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永年二中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26題,每題2分,共52分)1.子曰:"君子(
道德修養高的人
)和(
講求和諧
)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B:”兼相愛,交相利。"C:"威勢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亂。”
D:"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2。當下,中國人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簽.“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據此推斷,下面孔子的哪個主張有可能貼不上“正能量”的標簽(
)
A.提倡“為政以德"B.“克己復禮”C.仁者愛人D.有教無類3。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評論先秦時期的某一學派:“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這一評論針對的是()
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4.春秋戰國諸子百家著述各異,各自提出挽救時弊的主張。墨子主張國家應“節用",不要浪費.孟子強調劃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張開辟草萊,制定阡陌。對于以上三位學者的主張,以下說明何者較為適當(
)
A.三者都站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立場B.三者都是基于維護農民利益的立場
C.三者都是以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做考慮D.三者都是以重視發展商品經濟做考慮5.“欲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當若繁為攻伐,此實天下巨害也。"慨言此論的先秦思想流派對傳統文化的最大貢獻應是
A.關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態度:真實、自由、寬容
B.關注國家,留下的是治國理念:公開、公平、公正
C.關注社會,留下的是公平與正義:平等、互利、博愛
D.關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價值:仁愛、正義、自強6.”書籍被燒殘,其實還在其次,春秋末年以來,蓬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種精神,事實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郭沫若的這一說法是指(
)
A:百家爭鳴B:焚書坑儒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D:三教合歸儒7。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綱”思想的精神實質,從來都不是讓人們無條件地服從君權,或無止境地強化王室權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勢力的膨脹,以及諸侯興起、地方分權破壞天下安寧之血的教訓。從儒家思想演變的進程看,最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
A.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克己復禮”B.董仲舒倡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C.孟子主張“民貴君輕”、“性本善”D.朱熹主張“格物致知”、“明道德”8。“儒學的三次話語轉向,即儒學在漢代經學中完成的政治轉向、在宋明理學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學轉向……”材料中的“政治轉向"是指
A.意在規勸皇帝實行仁政B.希望恢復西周的禮樂制度
C.認為天理是萬物的本原D.適應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9。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是否遵循“三綱五常”,維護社會秩序B.“理"是否是世界萬物的本原
C.是否繼承孔孟正宗以治理國家D.“格物致知”與“發明人之本心”的矛盾10。費正清在《中國:傳統與變遷》中指出:“理學并不僅僅是對前秦和兩漢儒學的繼承和發展.它部分是對傳統的重新發展,部分是全新的創造。”“全新的創造"是指(
)
A.融合陰陽家、黃老之學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學
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學發展形成新的理論體系
C.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并且凸顯人性的尊嚴
D.強化了儒家綱常倫理道德并借此維護封建專制統治11。李贄說:“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計事,徒失佳偶,空負良緣,不如早自決擇,忍小恥而就大計。《易》不云乎: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明相照,同類相招,云從龍,風從虎歸鳳求凰,安可誣也!”從中可以看出,李贄A.反對封建禮教B.反對盲從孔子C.反對君主專制D.反對儒學經典A.a處:秦朝“焚書坑儒”B.b處: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c處:魏晉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D.d處: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動12.下圖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國發展示意圖,下列對a、b、c、d四處出現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
13。顧炎武認為:“知封建之所以變而為郡縣,則知郡縣之敝而將復變。然則將復變而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縣之中,而天下治矣。"表明其主張A.反對封建君主專制B.郡縣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C.應重新恢復分封制D.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14.仔細觀察下圖,說明這是記載()
A:造紙術B:印刷術C:火藥D:指南針15.說到人生追求,我們也許會吟誦,“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里依次引用的文學形式分別是:(
)
A.楚辭、漢賦、唐詩B.楚辭、唐詩、宋詞
C.宋詞、唐詩、楚辭D.唐詩、宋詞、元曲16。下面所列內容為中國近代某派別的一些主張和基本活動。據此推斷該派別是(
)
A.洋務派B.革命派C.維新派D.抵抗派17.甲午戰后,“憂時之士感栗危懼,深怵亡國滅種之痛,于是________運動一時大起,繼之以________運動,皆風靡一時,二者雖背道而馳,而其意在救亡則同也。”文中橫線處的文字分別是()
A.維新、義和團B.維新、辛亥
C.新政、預備立憲D.太平天國、義和團18.“他一方面為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奔走呼號,另一方面又小心翼翼地轉向傳統觀念求助。他以資本主義近代化為目標,力圖沖破封建體制,但又難以擺脫封建羈絆。”文中描述的“他”屬于中國近代的A.地主階級抵抗派B.地主階級洋務派C.資產階級維新派D.資產階級革命派19.歷史學家陳旭麓先生在所著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指出:“鴉片戰爭的整個過程里,中國以中世紀的武器、中世紀的政府、中世紀的社會來對付近代化的敵人。戰爭以嚴酷的實施暴露了這種差距,促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二十世紀初,中國愛國知識分子對此思考的結論是(
)
A.“夷之長技三:一戰艦,二火器,三養兵練兵之法.”
B.“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
C.“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D.“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20.1919年6月20日,中國訪問的杜威在寫給女兒的信中說:“要使我們國家14歲多的孩子領導人們展開一場大清掃的政治改革運動,并使商人和各行各業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們的隊伍,那是難以想象的。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國家……”在當時的中國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其主要原因是()
A.戊戌變法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
B.新文化運動使人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
C.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
D.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進入了新階段21。歷史學家楊天石在《帝制的終結簡明辛亥革命史》一書中對孫中山的定性問題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認為,孫中山不是“資產階級革命家”,可以把孫中山定性為“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簡稱“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B.“創立民國”
C.“平均地權"與“節制資本”D.“天下為公"22。胡繩在《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中寫道:“說明了同盟會的革命綱領之后,河南洛陽嵩縣的綠林好漢們議論開了,有的人說‘先殺洛陽知府,再殺河南巡撫,趕走北京皇帝,孫文坐了天下,我們都要當官,沒有人敢說我們是土匪啦!’"由此可見,這些“綠林好漢們”
①未真正理解革命綱領的實質②具有殺富濟貧式的革命精神
③把民主革命理解成傳統的農民革命④體現了三民主義反封建的局限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3。美國一位歷史學家說:“共產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被蔣介石殺害,但有些人逃進了華南山區。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毛澤東這時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這位歷史學家所說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進行工農武裝割據B.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C.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D.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24。毛澤東曾強調:“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就是要學會把馬列主義的理論運用到中國的今天環境……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中共活用“馬列主義"體現在()①發動南昌起義,占領中心城市②建立工農武裝割據,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的政權③運用“一國兩制”理論,解決祖國統一大業④采用和平贖買政策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①③④25。鄧小平從列寧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給中國改革開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羅斯學者認為,中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改革屬于新版的蘇俄新經濟政策。實際上鄧小平對新經濟政策有繼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現是A.利用市場手段發展社會經濟B.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C.走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道路D.把解決農民問題放在突出位置26。鄧小平說:“改革開放邁不開步子,不敢闖,說來說去就是怕資本主義的東西多了,走了資本主義道路。"“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這些論斷的直接效果是A.促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全面推廣B.促使國家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C.引導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D.推動社會主義商品市場體系初步確立材料題(本題共3題,共48分)(13分)近代中國出現了幾千年未有之變局,有識之士對此做出了積極回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歷史上有兩種傳統,足以影響士大夫對外之基本態度.其一是以中國為中心的優越感,其二是戒勤遠略的歷史教訓……歷代積累的經驗,造成中國人素來具有一切自足、無待外求之心理。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造成中國人素來具有一切自足,無待外求之心理”形成的原因.(3分)
材料二
中國人對于中國所處地位“變局"的發現,在19世紀后半期成為中國先知先覺之士議論中的一項重要前提。這些人的共同認識,以為中國正面臨數千年來一個巨大的變局,在中國歷史上將產生一個前所未見的創新機運。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19世紀中后期中國“數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出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這一變局在政治、經濟、文化領域的表現是什么?(3分)材料三
自1840年以來,各時代思想特征雖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說,個別概念之瑣屑,復不可勝計。而最基本之原始動力則是完全一致的。
以上材料摘編自王爾敏《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3)材料三中中國近代思潮不斷涌現的原始動力是什么?(2分)在這一動力驅使之下近代中國有識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3分)28。(20分)“中國夢”,折射出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發展主線,描繪了近現代中華民族生生斷求索的歷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整個21世紀一直是中國無數仁人志士頑強追求的目標,一直是時代潮流中突出的主題。中國的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也好,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這可以說是貫穿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基本線索.”
—------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
材料二、鴉片戰爭后,中國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華民族面臨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20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的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產生了三位站在時代前列的偉大人物: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
---————-江澤民
材料三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曾飽受欺凌,山河破碎、民生凋敝,但“中國夢”在無數矢志于民族復興的仁人志士心中從未泯滅過。夢想不滅,希望永在。“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不竭動力,牽引中國砥礪前行的腳步。五四運動以來,匯集了中華民族先進分子的中國共產黨,率先破解了“中國夢"的密碼,找到了實現“中國夢”的途徑,波瀾壯闊的鑄夢世紀工程大幕開啟.
—---節選自《夢在前方,路在腳下》
(1)依據材料一、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近現代“中國夢”的內容,簡述20世紀三次歷史性的巨大變化對實現中國夢的貢獻分別是什么?
(2)依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近代史上中國共產黨破解和實現“中國夢”的密碼和途徑。
(3)依據上述材料,從近現代“中國夢"的實踐出發,談談你對“中國夢”的認識。29.(15分)自去年以來,習近平就提出要“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傳統的儒家政治,并非一無可取,在幾千年與王權又聯合有斗爭的歷史實踐之中,積累了豐富的政治智慧:道統與政統的雙重權威、士大夫與君主共治天下、民間的清議傳統、文官考試與御史制度等等,這些政治智慧與制度實踐以民意為依歸、以天理為最高價值,以儒家士大夫為社會中堅力量,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限制了皇權獨霸天下,使得中國政治在若干朝代和歷史時期之中保持了清明、理性與有序,使得古老的中華帝國在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和文化多元的土地上,持續了二千多年的文明歷史:許紀霖《儒家孤魂,肉身何在》
(1)結合漢代和宋代的有關史實,說明“傳統的儒家政治"是怎樣“與王權又聯合有斗爭"的(8分)材料二錢穆一直很推崇古代士人那種“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風范,并在《國史大綱》中屢次推重宋代士大夫這種以天下為己任的“秀才教’精神。而牟宗三、唐君毅等現代新儒家后來提出了“內在超越"的觀點,認為士有種脫離世俗的思想超越}生.而“內在超越”的說法更因余英時提倡而廣為人知。朱儡“國學熱”的冷思考
(2)根據上述材料,指出傳統儒學中的“精華”的現實意義。(7分)
永年二中2017-2018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答案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52分)1-5、ABACC6—10、CBDDA11—15、ADDAC16-20、CACBB21-25、CDABB26、C
二、材料題(共48分)27、28、29、【答案】
(1)西漢的董仲舒發揮了儒家學說,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分’主張被漢武帝采納,鞏固“大一統”的政治(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注會考前心理素質提升試題及答案
- 園路仿石磚施工方案
- 項目管理質量控制試題及答案
- 資格認證考試實戰秘籍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作為職業發展的選擇試題及答案
- 銀行客戶生命周期管理試題及答案
- 考生常見疑惑與解答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會備考流程的詳細解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的重要復習階段試題及答案
- 橡膠制品在汽車安全氣囊的快速充氣性能考核試卷
- 體育場館消防設施提升施工方案
- 信息科技大單元教學設計之七年級第三單元便捷的互聯網服務
- 合作無固定期限合作協議書范本
- 【《新能源汽車行業融資模式探析:以蔚來汽車為例》11000字(論文)】
- 超聚變 FCIA 考試題庫
- 勞動實踐烹飪課程設計
-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利用勾股定理求最短路徑問題(教案)-2023-2024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
- 2024年社區工作者面試題庫與答案
- 銷售人員工資方案底薪+提成+獎金
- DB34∕T 3221-2018 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評估規程
- 地震監測設備維護保養手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