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六年級生物練習題(滿分:50分時間:60分鐘)2025.04第Ⅰ卷(選擇題)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15分。將答案填在答題欄內。1.藻類形態多樣、種類繁多,下列關于藻類的說法錯誤的是A.海帶、紫菜呈現褐色或紫紅色,是因為細胞內不含葉綠體B.大氣中大部分的氧氣是由藻類進行光合作用提供的C.藻類是結構簡單的生物,由細胞構成D.滸苔屬于多細胞綠藻,當其爆發性增殖時會對海洋造成一定危害2.自古以來,古人留下許多關于生物的詩句,下列詩句描述苔蘚植物的是A.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B.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C.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D.鉤簾陰卷柏,障壁坐防風3.如圖為腎蕨,可吸附砷、鉛等重金屬,被譽為“土壤清潔工”,蕨類植物的植株比苔蘚植物的高大,主要原因是A.適于在干旱的環境中生長繁殖B.在葉的背面有孢子囊群C.是多年生植物,多年生長的結果D.根、莖、葉中有輸導組織4.銀杏是我國特有的古老樹種,早在2億多年前就出現了。下列有關銀杏的敘述錯誤的是A.銀杏用種子繁殖,屬于被子植物B.銀杏適于在干旱的陸地生活C.白果并不是果實,而是銀杏的種子D.銀杏的種子是裸露的,外面沒有果皮包被5.種子植物是目前地球上最占優勢的植物類群,有關種子植物的敘述錯誤的是A.種子植物可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B.松樹、卷柏、銀杉、牡丹、滿江紅等都是種子植物C.種子植物產生種子并用種子繁殖,擺脫了對水環境的依賴D.種子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衣食住行往往離不開它們6.地球上已知的藻類和苔蘚植物、蕨類植物、種子植物有50多萬種,它們形態各異,生活在不同的環境中,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A.卷柏、側柏都屬于裸子植物,蘇鐵通過種子繁殖后代B.“青苔滿階梯”描述的植物可作為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海帶和紫菜屬于海洋中的藻類,它們沒有根、莖、葉的分化D.藻類、苔蘚植物、蕨類植物都能產生孢子繁殖后代7.下列關于節肢動物的說法正確的是A.節肢動物身體和附肢分節,體表有堅硬的角質層B.昆蟲是一般具有兩對足、三對翅的節肢動物C.蚊會傳染疾病,蝗蟲危害植物,所以節肢動物只會危害人類D.蛾和蝶的成蟲可以協助植物傳播花粉,但是它們的幼蟲取食植物,是農林害蟲8.無脊椎動物分布廣泛,大自然的各個角落幾乎都可以發現無脊椎動物。下列關于幾種無脊椎動物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水螅——刺胞動物,身體呈兩側對稱,體表有刺細胞B.渦蟲——生活在清澈的海水中,靠兩個黑色的眼點進行感光C.血吸蟲——線蟲動物,身體分節,體表有角質層D.蟬————體表的外骨骼不能隨著身體的生長而生長,所以出現“金蟬脫殼”的現象9.某同學根據課本上常見動物的特征繪制了如圖所示的模式圖,其中甲、乙分別表示不同動物,陰影部分為它們的共同點,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若甲為海葵,乙為絳蟲,則陰影可表示輻射對稱B.若甲為血吸蟲,乙為鉤蟲,則陰影可表示有口有肛門C.若甲為蝸牛,乙為絲蟲,則陰影可表示體表有外套膜D.若甲為蚯蚓,乙為蝗蟲,則陰影可表示沒有脊柱10.揚子鱷,我國特有的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稱為“中生代的活化石”,下列有關揚子鱷的說法正確的是A.生殖發育擺脫了水環境,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B、體表的外骨骼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C.在水中產卵,卵表面有堅韌的卵殼D.它屬于變態發育,可水陸兩棲生活11.“天高任鳥飛”,各種姿態的鳥在藍天中翱翔,形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關于鳥類適于飛行的結構特征,敘述錯誤的是A.身體呈流線型,減少飛行中空氣的阻力B.發達的氣囊擴大了吸氣時的氣體交換面積C.骨骼輕、薄,有的骨中空,可以減輕體重D.體溫恒定可使其能適應更復雜的環境12.如圖為野兔和獅子的牙齒,分析圖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A圖為野兔的牙齒,分化為[1]白齒和[2]門齒B.B圖為獅子的牙齒,分化為門齒、犬齒和臼齒C.門齒適于磨碎食物,白齒適于切斷食物,肉食性動物有發達的犬齒D.牙齒分化提高了哺乳動物攝取食物的能力,也增強了對食物的消化能力13.脊椎動物形態結構彼此懸殊,生活方式千差萬別。下列關于脊椎動物類群的敘述,正確的是A.鳥類是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也是唯一的恒溫動物B.大鯢又叫娃娃魚,是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C.蜥蜴皮膚干燥,頭部后方有頸,因此,頭部可以靈活地轉動D.魚類是脊椎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著名的“四大家魚”是青魚、草魚、鯉魚、鳙魚14.如下表描述的生物各類群名稱、特征及實例對應正確的選項是選項類群名稱特征實例A爬行類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或甲,體內受精,在陸地上產卵烏龜、蛇B魚類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無四肢,用鰭劃水草魚、鯉魚C鳥類流線型、被覆羽毛、有兩翼、有氣囊家鴿、蝙蝠D兩棲類皮膚裸露、幼體用鰓呼吸、成體用肺呼吸、體溫不恒定鯨、海馬15.微塑料污染是備受關注的新型污染之一、研究人員選用大小、生長狀況等均相同的幼鯽魚,分組飼養在不同濃度微塑料水體中,在相同條件下養殖60天后,記錄體長及體重的增長量,計算增幅平均值,結果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不同濃度微塑料水體中應飼養數量相同的多條鯽魚B.微塑料濃度為0的一組在實驗中起對照作用C.微塑料濃度高于0.18克/升時,鯽魚體長不再增長D.微塑料濃度越高對鯽魚生長的抑制作用越強六年級生物練習題得分欄一二總分1617181920選擇題答題欄憠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第Ⅱ卷(非選擇題)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5分)(“[]”內填序號或字母,橫線上填文字)16.(7分)目前,地球上已經發現并且命名的生物有200多萬種,多種多樣的生物讓地球充滿生機,它們是人類在地球家園的伙伴,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如圖A為水綿,B為葫蘆蘚,C為狼尾蕨。請分析回答:(1)圖中(選填字母)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簡單的生物,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它是多細胞的,每個細胞中有帶狀的[],所以它能進行光合作用,用碘液染色后,出現藍色小顆粒,說明它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2)圖中(選填字母)通常具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是這兩種結構中沒有,而且圖中3為,因此,一般長得比較矮小。(3)如圖C的結構有葉、(填序號)、根的分化。17.(7分)種子植物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衣食住行往往離不開它們。如圖一為菜豆,圖二、圖三分別為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基本結構模式圖,圖四為玉米種子切面圖,請分析回答:(1)像圖一菜豆這樣,種子外面有[]包被的植物稱為被子植物。如圖二菜豆種子具有片4,這樣的植物稱為雙子葉植物,它的根系和葉脈分別具有的特點是。(2)把玉米粒平放在培養皿里,用刀片沿著如圖四的(填字母)線剖開,在剖面上滴加碘液,結果發現圖三中[]變藍。(3)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中新植物的幼體分別是(用序號表示)。玉米種子中新植物的幼體由(填名稱)構成。18.(7分)某興趣小組對下圖中的無脊椎動物進行了研究學習,了解了它們的結構特點、生活方式、主要特征等。請分析回答:(1)水螅身體一端附著在水草等物體上,身體呈對稱,便于感知周圍環境中來自各個方向的刺激。(2)水螅和渦蟲消化功能都不發達,主要表現在兩者都,兩者分別屬于動物。(3)蛔蟲主要在人的小腸里營生活,其體表有,可防止消化液的侵蝕。(4)蚯蚓是我們常見的一種動物,它在土壤中靠協調配合完成蠕動。(5)蝸牛身體柔軟,為了使柔軟的身體不受傷害,蝸牛的能夠分泌相關物質形成貝殼來保護自身。19.(7分)圖中是我們學過的五種動物,A鯽魚、B青蛙、C蜥蜴、D家鴿、E兔。請分析回答:(1)圖中的五種動物體內都有,它們統稱為脊椎動物。(2)B、D兩種動物輔助肺呼吸的結構分別是。(3)A通過軀干部和尾部的擺動以及的協調作用游泳,通過感知水流和測定方向。(4)C類動物的受精方式為;大多數在陸地上產卵,卵表面具有,因此是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5)E類動物生殖發育的特點是,這種特點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20.(7分)飼養觀賞魚時,控制好水溫是很重要的。某校興趣小組的同學通過觀察小魚在不同溫度下的呼吸頻率(每分鐘鍶蓋張合次數),來探究溫度對它生活的影響,進行了如下的實驗。材料準備:小魚,大玻璃缸,大燒杯,溫度計,已曬過的自來水,熱水,冰塊。方法步驟:①向大燒杯中倒入已曬過的自來水,放入溫度計記錄溫度后,將3條小魚一起放入大燒杯中。②將大燒杯放入大玻璃缸中,向大燒杯中稍加熱水,當溫度上升到25℃時,保持溫度穩定,小魚安靜2分鐘后開始記錄小魚在1分鐘內的鰓蓋張合次數。稍停片刻,再重復兩次,記錄觀測數據。(每名學生只記錄其中1條小魚的鰓蓋張合次數)③向大玻璃缸內加冰塊,使燒杯中的水溫下降到20℃、15℃、10℃、5℃,再用同樣的方法,分別記錄各溫度下1分鐘內小魚的鰓蓋張合次數。溫度與呼吸頻率(鰓蓋張合次數)關系記錄表如下:統計水溫每分鐘呼吸頻率(解蓋張合次數)(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1號魚2號魚3號魚1號魚2、號魚3號魚1號魚2號魚3號魚5℃107911691078'910℃1714161814171613161615℃3332313431323430333220℃7645636553626947616025℃132112109122110107127109111115(1)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魚的口和鰓蓋后緣(填“交替”或“同時”)張合,這是魚在,從鰓蓋后緣流出的水與流入的水相比,其中溶解的氣體成分的變化是。(2)此實驗探究的變量是。(3)實驗用的小魚種類、大小、活動狀況等基本相同,其目的是。(4)·由表中數據分析,在一定溫度范圍內,小魚的鰓蓋張合次數可隨水溫的升高而(增加或減少),從而得出的結論是。六年級生物練習題參考答案2025.04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15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CDABADDDABCCAC二、非選擇題:空1分,共35分。16.(7分)(1)A[1]葉綠體淀粉(2)B輸導組織(導管、葉脈)假根(3)517(7分)(1)[②]果皮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