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題PAGEPAGE1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教材型讀本《潮汕文化讀本》,以歷史、語言、風俗、民情、文學、藝術為主體,兼及教育課本與文化讀物,呈現一個豐富多彩、活色生香的“潮汕”。數年來,潮汕地域內的多所學校就該書開展了閱讀教學和贈書活動。“潮智匯”潮州文化沙龍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以沙龍的形式,圍繞鄉土文化暢所欲言、尋路探究。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陳平原:用腳去丈量這塊土地用腳去了解這座城市五十年前,我當老師時,會不自覺跟學生們講地方文化,帶他們走“四鄉六里”,做鄉土教育的工作。前幾天,在我的書畫展上,有一個中年人跑過來,他是我當年的學生。他對我說,他還記得我當年帶著他們到城里看電影一事。我當時帶著30個學生走十里路,到城里看電影,這對他們影響很大,念叨了幾十年還記得。我相信孩子們很想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的家鄉話里,有“四鄉六里”的說法,當時的視野、生活可及的范圍大概就是如此。今天明顯要比這個大得多。1991年后,國際交往、文化交流、學術交流逐漸普遍。我是那個時代走過來的,深有感觸。記得大學畢業時,同學給我留言說:“潮汕很漂亮,但潮汕很小。”學生們渴望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了解更多的詩與遠方,這種狀態下該如何實現?我特別感慨的是,今天的孩子們不一樣,今天的老師跟我當年也不一樣。上大學之前,我沒有走出過汕頭地區。今天的孩子有很大的機會,可以走出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如何將潮州優秀文化更好融入地理學科研學旅行的課程?如何讓課程突出潮州文化要素的經典性?我沒教過地理課,但是我有一個經驗,三十年前,在北京,我曾帶著學生,依據歷史資料,重走1919年5月4日北大學生走過的路線。從北大紅樓出發,到了天安門廣場,穿過東交民巷,再走到趙家樓跟老住戶聊天,“重走五四路”對學生來說很有意義。每年春游時,我會帶學生根據設計的路線去走北京這座城市。我曾寫文章說,可惜我不是北大校長,否則,我會要求所有北大學生,不管你學什么專業,在學期間,必須有一次“京城一日游”,用腳去丈量這塊土地,用腳去了解這座城市。不要坐公交車、地鐵,這樣才能真正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文脈及人文環境。我的學生,在北京各個大學教書的,他們也學著我,把歷史帶到地理,把事件化為人文,借助腳步來理解這座城市?;蛟S這個經驗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發。暨南大學潮州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石廣生:多渠道多形式傳播鄉土文化我覺得我們的潮州話不是“土”,而是“古”。舉個例子,潮州有話說,“阿妹頂毛葳葳蕤蕤”,意思是頭發亂蓬蓬。①葳蕤,表示植物茂盛,最早的出處在《詩經》“綠蘿紛葳蕤,繚繞松柏枝”。我們可以看到潮州話源遠流長的過程。我們的方言也好,外國的語言也好,彼此互相保留了對方的借詞,折射出我們海上絲路、潮商征服海洋的痕跡。五腳砌(limakaki)、dam(潮濕)、lard(豬油)……從馬來語、泰語、越南語到英語,例子不勝枚舉。我們的文化越琢磨越有意思。海外潮人的后代漸漸連潮州話都不會說了。許多海外潮人想要教授自己小孩鄉土文化,但苦于沒有讀本,在所在地大使館、領事館拿到的多以普通話為主,沒辦法讓孩子們知道家鄉的故事和文化。其實,可發展英文版的《潮汕文化讀本》,依托海外當地的僑團、華語學校、培訓機構等,傳承潮州文化??山M織各地同學會、潮州商會等安排組織年輕一代,回潮州體驗感受鄉土文化。高校、僑校和潮汕地區的教育機構,能否在僑務部門的支持下,舉辦潮語培訓班、潮文化體驗班等,或許對延續海外潮文化的“香火”有所幫助。另外,《潮汕文化讀本》是以書本的形式面世,不妨將其制作成音像視頻,借助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網絡平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出去。關于童謠譜曲,促進推廣和傳承,我覺得這確實是好事,我認為其中要注意兩個傾向,一個是不要把孩子的音樂做成“大人式”音樂,包括在表演的時候要體現童趣率真。譜曲要盡可能平易樸實,朗朗上口,音調適中,容易傳唱。另一個是曲子要做到“老少咸宜”。小孩喜歡唱,大人唱也不顯幼稚,這樣才能廣泛地傳播開來。此外,配樂要簡單,曲調要和潮州話搭配。潮州市教育學會副會長林朝虹:建立優秀傳統文化與受教育者的有效“鏈接”我認為,潮州文化具有兩面性,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不能僅僅靠一腔熱情,積極的實踐必須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必須開展科學化研究,在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與受教育者之間建立有意義且有效的“鏈接”?!冻鄙俏幕x本》的編寫與實踐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②它解決了靜態“教材編撰”與動態“課程建構”這兩大問題。“引入文體”的“教材型讀本”的教材體系構建,和兼及“文本對話”與“文化體驗”的讀本課堂,是從靜態和動態兩個視角建立了“鏈接”。我們一直在探求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科學性與規律性,這在當下具有現實意義。(摘編自《談鄉土文化的傳承發展——以<潮汕文化讀本>的推廣實踐為例》,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的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當年,陳平原帶著30個學生走十里路到城里看電影。后來在北京,陳平原帶著學生依據歷史資料“重走五四路”。這對學生都有特定的影響。B.陳平原認為把歷史帶到地理,把事件化為人文,用腳去丈量這塊土地,去了解這座城市,才能真正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文脈及人文環境。C.在石廣生看來,潮州話的“古”是指潮州話語源源遠流長,它的詞匯詞義出處久遠,比如被借指蓬亂的“葳蕤”一詞最早的出處在《詩經》。D.林朝虹認為,潮州文化具有兩面性,因此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的實踐要在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與受教育者之間建立有意義且有效的“鏈接”。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學生們渴望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了解更多的詩與遠方。多帶學生走“四鄉六里”,學生便可以走出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可以更客觀直接地獲取所需的學科知識。B.“如何將潮州優秀文化更好融入地理學科研學旅行的課程?”和“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融入學科研學旅行的課程?”兩個命題的對象是被包含與包含的關系。C.海外潮人漸漸連潮州話都不會說了,即使想要教授自己小孩鄉土文化,也沒辦法讓孩子們知道家鄉的故事和文化。海外當地的僑團、華語組織在此時是可以發揮一定作用的。D.將《潮汕文化讀本》作為潮汕資源文本,它的編寫與實踐是一個成功的案例?!冻鄙歉枳小芬彩且粋€潮汕資源文本,所以,它的編寫與實踐也是一個成功案例。3.論證的有效是指事例能夠證明觀點。下列各選項在文本中論證無效的一項是()A.某高校在僑務部門幫助下組織泰國“潮汕二代”代表到潮汕地區開展“民俗與僑批”研習。B.某論壇邀請不同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以沙龍的形式,圍繞鄉土文化暢所欲言、尋路探究。C.某名師工作室以《潮汕文化讀本》為教材開展潮汕童謠課堂教學聽評課活動。D.某中學語文學科、歷史學科組織學生到廣濟橋、進賢門等古跡開展學科融合考察教學。4.雙引號是一種常見的標點符號,在具體的表達語境中各有作用。請結合語境分析劃線句子中雙引號的作用。5.南山中學潮汕文化研究小組已出版“潮汕海外名人”專刊,現將對外宣傳推廣。請你結合文本就傳播途徑向他們提出建議?!敬鸢浮?.D2.B3.B4.①句子中的雙引號表示對詩經中原句子的直接引用,使之成為論據用于論證觀點:我們的潮州話不是“土”,而是“古”。②句子中的雙引號表示對論述對象“教材編撰指的是《潮汕文化讀本》的編寫”和“課程建構指的是《潮汕文化讀本》進入校園課堂教學的實踐”的著重強調,借以強調觀點:是從靜態和動態兩個視角建立了“鏈接”。5.①??梢园l展英文版的,依托海外當地的僑團、華語學校、培訓機構等進行傳閱。②可以作為特定主題的教材用于各學校的專項教學,與其他學科進行學科融合教學。③可借助各種信息技術平臺的方式加以傳播?!窘馕觥俊緦дZ】這篇文章通過三個專家的視角探討潮汕文化傳承和推廣的方式。文章強調通過實踐體驗和多渠道傳播,推動地方文化進校園以及海外傳播,借助體驗式教學和現代傳播工具,將靜態的文化教材動態化。文本成功講述了如何在現代教育中有效地連接傳統文化與受教育者,體現了鄉土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價值?!?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D.“林朝虹認為,潮州文化具有兩面性,因此……”錯誤,林朝虹提到潮州文化具有兩面性是在強調融入校園不能僅靠熱情,要遵循教育規律,并沒有直接因果關系強調兩面性與鏈接的必要性。故選D?!?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A.“多帶學生走‘四鄉六里’,學生便可以走出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可以更客觀直接地獲取所需的學科知識”錯誤,文中陳平原提到帶學生走“四鄉六里”做鄉土教育工作,只是體現鄉土教育對學生有影響,走“四鄉六里”主要是鄉土教育,與走出去見識廣闊世界和直接獲取學科知識沒有必然的直接因果關系。選項說法過于絕對。C.“海外潮人漸漸連潮州話都不會說了”錯誤,根據原文“海外潮人的后代漸漸連潮州話都不會說了”可知,文中說的是海外潮人的后代漸漸連潮州話都不會說了,選項偷換概念。D.“《潮汕歌仔》也是一個潮汕資源文本,所以,它的編寫與實踐也是一個成功案例”錯誤,僅因為《潮汕文化讀本》編寫與實踐成功,不能類推《潮汕歌仔》的編寫與實踐也一定是成功案例,不能簡單類比,兩者情況不一定相同。故選B?!?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本題考查對文本論證有效性的理解,需要判斷事例是否能有效證明關于鄉土文化傳承發展的相關觀點。A.這一事例與石廣生提到的“組織各地同學會、潮州商會等安排組織年輕一代,回潮州體驗感受鄉土文化”相呼應,能證明通過組織海外潮人年輕一代回潮州體驗的方式來傳承鄉土文化的觀點,論證有效。B.文章開篇雖提到“‘潮智匯’潮州文化沙龍邀請多位專家學者以沙龍的形式,圍繞鄉土文化暢所欲言、尋路探究”,但這只是作為一個背景引入,并非在具體論證過程中作為有力的事例來支撐觀點,在文本論證鄉土文化傳承發展這一方面相對無效。C.與林朝虹提到的《潮汕文化讀本》的編寫與實踐以及讀本課堂等內容相關,能證明以《潮汕文化讀本》為載體,通過課堂教學來傳承鄉土文化的觀點,論證有效。D.與陳平原所講的將文化融入學科研學旅行課程,帶學生用腳丈量土地、了解城市的觀點相符,能證明通過學科融合考察教學來讓學生了解鄉土文化的觀點,論證有效。故選B?!?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①句子中的雙引號表示對詩經中原句子的直接引用,以說明“葳蕤”一詞最早的出處,通過引用增強了所闡述內容的權威性和說服力,表明潮州話中“葳蕤”一詞的使用是有歷史淵源的,體現了潮州話的源遠流長。使之成為論據用于論證觀點:我們的潮州話不是“土”,而是“古”。②句子中的雙引號在這里是為了強調“教材編撰”和“課程建構”這兩個關鍵概念,表示對論述對象“教材編撰指的是《潮汕文化讀本》的編寫”和“課程建構指的是《潮汕文化讀本》進入校園課堂教學的實踐”的著重強調,突出了《潮汕文化讀本》在解決這兩個方面問題上的重要意義,讓讀者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讀本在這兩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借以強調“是從靜態和動態兩個視角建立了‘鏈接’”的觀點?!?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根據原文“可發展英文版的《潮汕文化讀本》,依托海外當地的僑團、華語學校、培訓機構等,傳承潮州文化”可知,專刊可以發展英文版的,依托海外當地的僑團、華語學校、培訓機構等進行傳閱。②根據原文“地方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不能僅僅靠一腔熱情,積極的實踐必須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必須開展科學化研究,在地方優秀傳統文化與受教育者之間建立有意義且有效的‘鏈接’”可知,可以作為特定主題的教材用于各學校的專項教學,與其他學科進行學科融合教學。③根據原文“《潮汕文化讀本》是以書本的形式面世,不妨將其制作成音像視頻,借助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網絡平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出去”可知,可借助各種信息技術平臺的方式加以傳播。(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文本一:連萬順的門面很好認,是個石庫門。麻石門框,兩扇大門包著鐵皮,用鐵釘釘出如意云頭。這樣的石庫門的門面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東街連萬順醬園了。這樣的店面是很神氣的。尤其顯眼的是兩邊白粉墻的兩個大字。黑漆漆出來的。字高一丈,頂天立地,筆畫很粗。一邊是“醬”,一邊是“醋”。連萬順的東家姓連。人們當面叫他連老板,背后叫他連老大,都說他善于經營,會做生意。連老大做生意,無非是那么幾條:一個信用好,一個是為人和氣。連萬順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鄉下生意。東鄉和北鄉的種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繩,就直奔連萬順,打油、買醬。他們把油壺往柜臺上一放,就去辦別的事情去了。等他們辦完事回來,油已經打好了。厚厚的桑皮紙將油壺口封得嚴嚴的,上蓋墨印:“連萬順記”。鄉下人從不懷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對不對。多年的老主顧了,還能有錯?他們要的十斤干黃醬也都裝好了。醬面蓋了紅曲印記,也是“連萬順記”。鄉下人付了錢,提了油壺醬筐,道一聲“得罪”,就走了。茶干是連萬順特制的一種豆腐干。豆腐出凈渣,裝在一個一個小蒲包里,包口扎緊,入鍋,碼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頭壓實,文火煨煮。煮得了,再一塊一塊從麻包里倒出來。這種茶干是圓形的,周圍較厚,中間較薄,周身有蒲包壓出來的細紋,每一塊當中還帶著三個字“連萬順”——在扎包時每一包里都放進一個小小的長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著字,木牌壓在豆腐干上,字就出來了。這種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開了,里面是淺褐色的,很結實,嚼起來很有咬勁,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連老大監制茶干,是很認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許馬虎。連萬順茶干的牌子闖出來了,車站、碼頭、茶館、酒店都有賣的。后來竟有人專門買了到外地送人的。雙黃鴨蛋,醉蟹、董糖,連萬順的茶干,湊成四色禮品,饋贈親友,極為相宜。連老大要說他有特別處,也有,就是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極少喝茶。他坐在賬桌上算賬的時候,面前總放一個豆綠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幾筆,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這么喝著,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從來沒有醉的時候。連萬順已經沒有了。連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歲的人還記得連萬順的樣子,記得門口的兩個大字。記得醬園內外的氣味,記得連老大的聲音笑貌,自然也記得連萬順的茶干。連老大的兒子也四十多了。他在縣里的副食品總店工作。有人問他:“你們家的茶干,為什么不恢復起來?”他說:“這得下十幾種藥料,現在,誰做這個!”一個人監制的一種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產,真也不容易。不過,這種東西沒有了,也就沒有了。(節選自汪曾祺《茶干》,有刪改)文本二: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這是一個“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拔覀兇蠹沂鞘烊耍騻€招呼就是了,還用得著多說么?”——這類的話已經成了我們現代社會的阻礙?,F代社會才發生法律。在鄉土社會中法律是無從發生的?!斑@不是見外了么?”鄉土社會里從熟悉得到信任。這信任并非沒有根據的,其實最可靠也沒有了,因為這是規矩。(摘編自費孝通《鄉土中國·鄉土本色》,有刪改)文本三:而在當今的社會中,市場經濟活動打破了血緣、地緣社會的界限,大多數人的生存、生活半徑早已越過了村、鎮、縣、省,跨出國界的現象也變得越來越平常,社會進入了“陌生人社會”?!澳吧松鐣奔瓷鐣鲃有栽龃?,絕大多數的社會交往行為發生在彼此互不相識、素昧平生的陌生人之間。這恰好與費孝通先生筆下的傳統中國“人們生于斯、長于斯、歌于斯、哭于斯”的熟人社會形成鮮明對比?!肮I社會以及它的市場經濟,把完整的個體的人的存在抽象化為‘經濟人’,使人只認識金錢和利益得失,時時處于計算與算計的行為謀劃中,這對農業社會的‘親情’是一個極大的沖擊?!鄙鐣只觿。吧耸澜缧纬?,人際關系由以倫理關系為主向以金錢關系為主轉變,由熟人社會的規則向陌生人社會的規則——冷漠、互防、少事等轉變;過去在“熟人世界”不能說的話、不能做的事,似乎在“陌生人世界”都能說、都能做,不受面子制約、熟人監督了。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轉型,既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至今的社會現狀總結。(摘編自《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社會信用體系新思考》)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店面兩邊的兩個大字在連老板故去多年后依舊讓人記得,表面上是因為它筆畫很粗,字高一丈。B.會做生意的連老板被人們在背后稱為“連老大”,這體現出他經商精明,待人和氣而受人尊重。C.在每一塊茶干當中壓印出“連萬順”的店號,客觀上說明連萬順已經具有商業經營的商標意識。D.從有人專門買茶干到外地送人到連老大兒子沒能承繼父業制作茶干,這是社會變遷的側面展現。7.下列對小說相關的藝術手法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市井小人物是古今中外小說共同關注點,其著重于展現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文中的連老大、《變色龍》中的奧楚蔑洛夫、《水滸傳》“智取生辰綱”中的老都管。B.文學作品中,當事物在文中有貫串故事情節的作用時,它就成了這篇文本的敘述線索,比如文中的茶干、《百合花》中的被子、《上圖書館》中的圖書館。C.門口的大字這一細節在小說中出現兩次,一次是顧客眼前看到的,一次是五六十歲的人還記得的,前后呼應,展現了連萬順的門面由興盛到“已經沒有了”的過程。D.小說中作者側重于直接塑造連老大的形象,如寫他酒量奇大時就直接描寫他的行為動作。這和曹操在《短歌行》中“婉而多諷”地表現自己的“愁”有很大的不同。8.文本一文末畫線的句子中加點“沒有”一詞意旨深含。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說明。9.研讀文本,分析文本一的故事如何印證文本二中費孝通對鄉土社會特點的理解,并結合文本三談談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型的原因。【答案】6.B7.B8.也就“沒有”了,一是說這些東西消失了就也沒能再出現,就連他的兒子沒能在連老大故去之后繼承父業,表達的是作者對這種東西消失感到可惜。一是說這些東西消失了也就只能由它去,表達的是作者對這種東西消失是時代所造成的無奈。9.①連老板做生意的對象多是熟人。他主要做本街和鄉下人的生意,大家彼此信任。比如,鄉下人上城就直奔連萬順,鄉下人從不懷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對不對等問題,映證了費孝通“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的觀點。②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型的原因一是在當今的社會中,市場經濟活動打破了社會界限,增大了社會流動性,大多數的社會交往行為發生在陌生人之間,一是工業社會以及它的市場經濟把完整的個體的人抽象化為‘經濟人’,加劇社會分化,人際關系由以倫理關系為主轉向以金錢關系為主?!窘馕觥俊緦дZ】文本一通過描述連萬順醬園的故事,展現了傳統鄉土社會中商家與顧客之間基于信任和信譽的關系;文本二指出鄉土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信任來自熟悉與規矩;文本三則討論現代社會向陌生人社會的轉型,強調經濟活動和地理流動性在改變傳統人際關系模式的角色。這三個文本共同探討了社會變遷對人際關系的深刻影響。【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B.“這體現出他經商精明,待人和氣而受人尊重”錯誤,根據文本一原文“人們當面叫他連老板,背后叫他連老大,都說他善于經營,會做生意。連老大做生意,無非是那么幾條:一個信用好,一個是為人和氣”可知,人們在背后稱連老板為“連老大”的原因是他善于經營,會做生意,待人和氣是會做生意的表現,不能看出他經商精明,選項曲解文意。故選B。【7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相關的藝術手法的分析鑒賞的能力。B.“它就成了這篇文本的敘述線索,比如文中的茶干”錯誤,在《百合花》中,“被子”有貫串故事情節的作用,是文本的敘述線索;《上圖書館》中,“圖書館”是作者情感寄托與表達的載體,串起了作者與圖書館相關的經歷等,也是敘述線索。但在本文中,“茶干”主要是用來展現連萬順醬園的特色以及連老大的經營認真等特點,并不是貫串故事情節的線索,文章不是圍繞“茶干”來展開故事情節的。故選B?!?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中重要詞語含義的能力。也就“沒有”了,一是說這些東西消失了就也沒能再出現,“沒有”直接指的是連萬順茶干這種特色食品沒有了。曾經連萬順的茶干制作精良,是當地的特色,深受人們喜愛,可隨著時代變遷,連萬順醬園消失,連萬順茶干也不再生產,市場上再也見不到這種茶干了。而如今連老大的兒子說“這得下十幾種藥料,現在,誰做這個”,反映出制作茶干的傳統技藝面臨失傳,就連他的兒子沒能在連老大故去之后繼承父業,表達的是作者對這種東西消失感到可惜。一是說這些東西消失了也就只能由它去,連萬順茶干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是當地鄉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曾與雙黃鴨蛋、醉蟹、董糖等湊成四色禮品,饋贈親友,是人們生活中社交往來的重要載體,代表著當地的一種文化習俗和生活方式。茶干的消失意味著與之相關的這部分鄉土文化也在逐漸淡去。“沒有”表達的是作者對這種東西消失是時代所造成的無奈?!?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①文本一中連老板做生意的對象多是熟人。他主要做本街和鄉下人的生意,大家彼此信任。鄉下人把油壺放在連萬順醬園就去辦別的事,對連萬順極為信任,從不懷疑油的分量和成色,這種信任是基于長期的熟悉,印證了文本二中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的特點,因為大家彼此熟悉,知道對方的為人和經營方式,所以無需過多的監督和質疑,映證了費孝通“鄉土社會是熟人社會”的觀點。②從熟人社會向陌生人社會轉型的原因:文本三指出當今的社會中,市場經濟活動增大了社會流動性,打破了血緣、地緣社會的界限。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活動范圍不斷擴大,不再局限于本地的熟人圈子。如現代社會中人們可能會與不同地區甚至不同國家的人進行商業往來,社會流動性增大,使得大多數人的生存、生活半徑不斷擴展,加速了向陌生人社會的轉型,從而進入了“陌生人社會”。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文本三指出工業社會以及它的市場經濟,把完整的個體的人的存在抽象化為“經濟人”。在這種情況下,加劇了社會分化,人們更注重金錢和利益得失,更關注自身的經濟利益,人際關系也逐漸由以倫理關系為主向以金錢關系為主轉變。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也亦遠矣,而恥學于師。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眴韬?!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ü澾x自韓愈《師說》)材料二:愈白:愈少駑怯,于他藝能,自度無可努力。又不通時事,而與世多齟齬,念終無以樹立,遂發憤篤專于文學。學不得其術,凡所辛苦而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適于實用,又重以自廢。是固學成而道益窮,年老而智愈困。今又以罪黜于朝廷,遠宰蠻縣,愁憂無聊,瘴癘侵加,惴惴焉無以冀朝夕。足下年少才俊,辭雅而氣銳。當朝廷求賢如不及之時,當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數寸之管,書盈尺之紙,高可以釣爵位,循次而進,亦不失萬一于甲科。今乃乘不測之舟,入無人之地,以相從問文章為事。身勤而事左,辭重而請約,非計之得也。雖使古之君子積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膠其口而不傳者,遇足下之請懇懇,猶將倒廩傾困,羅列而進也。若愈之愚不肖,又安敢有愛于左右哉!顧足下之能,足以自奮;愈之所有,如前所陳。是以臨愧恥而不敢答也。錢財不足以賄左右之匱急,文章不足以發足下之事業,稛載而往,垂橐①而歸,足下亮之而已。(節選自韓愈《答竇秀才書》)〖備注〗①稛載:滿載。舊時常以“稛載而歸”為贊商人獲利而歸的敬語。垂橐:向下掛著袋子,即掛著空袋子。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雖使古A之君子B積道C藏德D遁其光E而不曜F膠其口G而不傳者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與《勸學》“蚓無爪牙之利”“之”用法不相同。B.“不恥相師”中的“恥”的詞類活用情況與《赤壁賦》“舞幽壑之潛蛟”中的“舞”用法相同。C.“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與《赤壁賦》“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都是被動句。D.足下,古代常用的交際用語,表示對對方的敬稱,文中指“竇秀才”,可譯為“您”。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韓愈慨嘆古來的“師道”久已失傳,現在的一般人,既不能“無惑”,又“恥學于師”,所以越來越愚蠢。B.材料一列舉正反的事例層層對比,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于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C.韓愈認為竇秀才才智出眾,希望他專心于學問,考中功名,而來陽山向自己請教文學之事,恐會讓人失望。D.這兩段文字都直擊社會弊病,但前文側重于提倡從師學習的風尚,而后文則表達了自己不敢為師的憤激之情。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2)愈少駑怯,于他藝能,自度無可努力。14.韓愈認為自身難以勝任竇秀才的老師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答案】10.BDF11.B12.D13.(1)圣人成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這個緣故吧?(2)我年輕時平庸而怯懦,自己估計在其他方面沒有值得去下工夫的能力。14.①沒有其他才能且不通曉世事;②學術不得法且不實用;③年老道窮且能力不足;④被黜遠地且自身難保?!窘馕觥俊緦дZ】韓愈在《師說》中批判了譏笑求學于師風尚的陋習,指出師道不傳的嚴重性,強調教育傳承和擇師問學的重要性。他以士大夫與百工相對比,表達心憂邦國的強烈責任感?!洞鸶]秀才書》中,他謙虛自責,認為自己能力有限,難承擔指導后輩重任,反映了自知之明和對竇秀才的期許與尊重。這兩則材料共同表達了韓愈對學術傳承和人才培養的深刻思考。【1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即使讓古代道德修養深厚,而想掩隱起他們的光彩不炫耀于世、牢牢封住嘴巴不傳揚名聲的君子。本句話是一個定語后置句,“古”修飾“君子”,“古之君子”是整句話的中心語,而后文是長定語,所以應在“子”后面斷開,即在B處斷開;“積道”“藏德”意思是積累深厚的道德,構成互文,中間不應斷開,應在“德”后面斷開,即在D處斷開;“遁其光而不曜”和“膠其口而不傳”句式對稱,應在“曜”后面斷開,即在F處斷開。故選BDF。【11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詞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的理解能力。A.正確。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定語后置的標志。句意:尊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B.錯誤。意動用法,以……為恥辱;/使動用法,使……起舞。句意:不以互相學習為恥。/能使深谷中的蛟龍為之起舞。C.正確,均為“被動句”。句意:現在又因犯罪而被朝廷貶逐。/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圍困的地方么?D.正確。句意:您年輕而且才智出眾。故選B?!?2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后文則表達了自己不敢為師的憤激之情”錯誤。根據材料二“是以臨愧恥而不敢答也”“文章不足以發足下之事業”等可知,韓愈在材料二中主要表達的是自己學無所成、智困道窮的自謙態度,并非直接表達“不敢為師的憤激之情”。故選D?!?3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的原因;第一個“圣”,圣人;第二個“愚”,愚人;“其”,語氣副詞,表示猜測,大概。(2)“駑怯”,平庸而怯懦;“度”,估計;“努力”,下工夫的能力?!?4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信息、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①根據材料二“愈少駕怯,于他藝能,自度無可努力。又不通時事,而與世多齟齬”可知,韓愈認為自己沒有其他才能,且不通曉世事。②根據材料二“學不得其術,凡所辛苦而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適于實用”可知,韓愈認為自己學術研究方法不當,所得知識多為空談,缺乏實際應用價值。③根據材料二“是固學成而道益窮,年老而智愈困”可知,韓愈感嘆自己年老力衰,智慧和能力愈加不足,難以有所作為。④根據材料二“今又以罪黜于朝廷,遠宰蠻縣,愁憂無聊,瘴癘侵加,惴惴焉無以冀朝夕”可知,韓愈因獲罪被貶至偏遠之地,處境艱難,自身難保,更無力承擔教導他人的責任。參考譯文:材料一:唉!尊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也很難了!古代的圣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跟從老師并向他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比圣人差得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成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這個緣故吧?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于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涂?。∧切┙绦『⒆拥模▎⒚桑├蠋煟趟x書,學習書中的文句的停頓,并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句子停頓,有疑惑解決不了,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要學習,大的方面卻放棄了,我沒有看到他的明達。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聽到稱“老師”稱“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們。問他們,就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覺得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了?!卑?!求師的風尚難以恢復由此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各種工匠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現在他們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真是奇怪??!材料二:韓愈稟述:我年輕時平庸而怯懦,自己估計在其他方面沒有值得去下工夫的能力。又不通曉當今的時務,而與世人還常常意見不合。想到最終無法立身樹名,于是就發憤深入鉆研經學文章。我在學術上不能夠得到它的正確方法,所有那些辛苦研究后僅有的成果,全與空談一樣,而不適用于實際,于是又再次自己廢棄。因此即使學業稍有成,但自己思想卻越來越貧乏,年紀越來越大,智慧卻越來越困弱?,F在又因犯罪而被朝廷貶逐,遠遠地來到這南方邊遠地區擔任縣令,愁悶憂慮,無以聊賴,又受到瘴癘之病的侵擾,整天在惴惴不安中度過,無法希冀朝夕相保。您年輕而且才智出眾,談吐高雅,氣度不凡。正值朝廷求賢若渴的時候,而掌權者又都是賢良的官員,拿起筆桿,給他們寫上一封信,從高處就可借以獲得爵位,即使不這樣,依次一級一級地往上考試,也能在科舉考試中不出差錯。如今您卻乘上這前途未卜的船,進入荒無人煙之地,把隨我學習文章作為當務之事。你身雖勤勉,但與您應該從事的職分卻不相符合,言辭雖鄭重,而提出的要求卻不夠周全,這是不得當的考慮。即使讓古代道德修養深厚,而想掩隱起他們的光彩不炫耀于世、牢牢封住嘴巴不傳揚名聲的君子,遇到您如此懇求也傾囊相授,一一指教。像我這樣愚鈍不賢的人,又哪里敢受您的仰慕呢!我看您的才能,足以用來自己發奮而起;我所擁有的能力,就如我前面陳說的那樣。因此面對此事,我感到羞愧而不敢應允。我的錢財不夠送給您解決生活上的匱乏和急需之用,我的文章不足以啟發您去開創您的事業,您滿載而來,卻只會空囊而歸,請您明白就是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②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紓渥ⅰ舰俦驹娮饔谠褪辏ü?18年)中秋夜,時白居易因直言進諫,被貶為江州司馬。②杏園:唐時朝廷舉辦慶宴的場所。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首聯敘述了去年詩人在皇家街園曲江杏園邊賞月,心情無疑是歡暢的,今年就被貶到江州,境遇改變,令人感慨。B.頸聯“西北望鄉”“東南見月”浸透著詩人的孤寂和凄苦,“何處是”“幾回圓”強化了詩人內心的孤苦之情。C.尾聯表現出詩人歷經磨難之后極其復雜的心理狀態,既傳遞出內心的感慨,又表現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與支持之意。D.整首詩通過寫在特定空間面對特定時間的月亮而引發人生感慨,暗寓自己無法主宰命運的無奈和感傷之情。16.同是寫月,《琵琶行》的“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與本詩相比,作用有什么不同?【答案】15.A16.①本詩以眼前之月渲染凄清的氣氛,烘托孤苦的情懷,寄托相思之情,抒發思鄉之苦;將昔年賞中秋之月的愉悅與今年賞中秋之月的孤苦對比,進一步突出自己無法主宰命運的無奈和感傷之情。②《琵琶行》則借“月”寫環境的靜寂寥廓,點出聽眾完全沉浸在音樂聲中,側面烘托琵琶女演奏的效果?!窘馕觥俊緦дZ】本詩通過中秋月夜對比去年與今年的境遇變化,展現了詩人被貶后心境的孤寂與凄苦。詩中“西北望鄉”“東南見月”寄托思鄉之情,尾聯表達內心復雜感受,暗示了對白首相依不離的眷戀?!?5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首聯敘述了去年詩人在皇家街園曲江杏園邊賞月”錯誤,原詩是“昔年八月十五夜”,意思是往年的八月十五在杏園賞月?!拔裟辍笔峭甑囊馑?,并不是去年。故選A?!?6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煉句的能力。①本詩中,關于月的描寫主要在后半部分“東南見月幾回圓”“今夜清光似往年”,意思是“身在東南月亮已經圓了幾次”“今夜月光還和去年一樣清涼”。此外,本詩前四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月,卻分別寫了今昔望月的不同場景。所以,這首詩中,關于月的描寫全都貫穿了過去與現在的對比,主要用的是對比手法。而詩人之所以要將過去身在京城賞月的歡暢與今日獨在偏僻異鄉賞月的低落心情進行強烈對比,主要是為了表現他此時此刻失意落寞的心情。而這昔之樂與今之苦、昔之歡與今之憂的鮮明比照,全是因為遭遇貶謫引起的,所以表達了詩人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無奈和感傷之情。②“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意思是東面和西面的畫舫和游船都靜悄悄的,只看見江心之中映著的秋月泛著白光。之所以沒有正面寫琵琶女,而去描寫月光,是因為大家都聽得入迷了,演奏已經結束,而聽者尚沉浸在音樂的境界里,周圍鴉雀無聲,只有水中倒映著一輪明月。此處寫月光并非主要目的,而只是通過間接的環境描寫側面烘托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展現其高超的技藝和音樂的迷人魅力。(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8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赤壁賦》中寫作者蕩漾江中與水中的生物和岸上的動物為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2)《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______,______”兩句既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生活的渴慕,也隱含了消極遁世的思想。(3)《荀子·勸學》中舉例論證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時說,終日殫精竭慮思考,卻“______”,踮起腳極目遠望,卻“______”。(4)“月”是古典詩詞中的常見意象,古人借“月”表達不同的情感,《琵琶行》中“______”借“月”描寫秋江月影,抒寫離愁別緒;《念奴嬌·赤壁懷古》中“______”借酬“月”來表達詩人尋求超脫的豁達?!敬鸢浮浚?)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2)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3)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不如登高之博見也(4)別時茫茫江浸月一尊還酹江月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一)(本題共3小題,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小說《百合花》并沒有正面描寫戰斗場面,而是集中描繪了幾幅日常情景,巧妙地展現出人物的特征。在“同行”和“借被”這兩個場景中,“我”和新媳婦各自初次見到通訊員,都對他有些誤解。也正是(①),“我”和新媳婦才了解到通訊員看似有些不茍言笑,其實是個質樸善良的年輕人,對他頗感親切和喜愛。到了晚上,氛圍稍微舒緩,隨后戰斗打響了,并且越來越激烈,不可阻擋地將故事推向高潮:通訊員被送到包扎所,“我”和新媳婦目睹了他的死亡。在戰斗前與戰斗后,所有的細節都是呼應的,無論是撒滿百合花的被子、在新媳婦家掛破的衣服,還是送“我”的兩個饅頭。作者十分善于通過(②),來表達微妙而美好的感情。通訊員之死,是一個普通的、具體的人的死亡。因此,與單純的崇高感相比,犧牲時仍穿著掛破的衣服的他,在讀者內心所引發的更多的是親切的喜愛和同情。同時,作者借用新媳婦這個“處于愛情的幸福之漩渦中的美神”(茹志鵑《我寫<百合花>的經過》)的視角,讓同樣年輕且尚未體驗人生幸福的通訊員之死顯得更令人痛惜。和《荷花淀》對一場伏擊驚險的抒情化描寫相比,《百合花》是戰爭背景下的日??臻g,充滿了日常生活的氣息,給人一種更親切的感覺。戰爭之殘酷與生活之靜美構成鮮明的對比??v然是在殘酷的戰爭時期發生了悲劇事件,但小說的總體情緒是克制的。當被子蓋上通訊員的臉時,文章呈現出告別與擁抱、犧牲與希望的復雜情感。可以說,這是另一種理想主義,另一種革命浪漫主義。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和《荷花淀》對一場驚險伏擊的抒情化描寫相比,《百合花》是戰爭背景下的日常空間,充滿了日常生活的氣息,給人一種更親切的感覺。B.和《荷花淀》對一場伏擊驚險的抒情化描寫相比,《百合花》所描寫的是戰爭背景下的日??臻g,充滿了日常生活的氣息,給人一種更親切的感覺。C.和《荷花淀》對一場驚險伏擊的抒情化描寫相比,《百合花》所展現的是戰爭背景下的日??臻g,充滿了日常生活的氣息,給人一種更親切的感覺。D.和《荷花淀》對一場伏擊驚險的抒情化描寫相比,《百合花》所展現的是戰爭背景下的日常空間,充滿了日常生活的氣息,給人一種更親切的感覺。19.以上文段最后一句改寫為:“可以說,這是革命主義精神的體現?!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述效果更好?20.請在文中畫括號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字?!敬鸢浮?8.C19.①原句表述更細膩,深化了主題,強調戰爭中的人性溫暖,而改寫的句子表述過于單一。②原句表述更加有節奏和層次感,更呼應前文細節,而改寫的句子結構單一,顯得突兀。20.①通過這些誤解②對具體的人和物的描寫【解析】【18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旱谝惶帲耙粓龇鼡趔@險抒情化描寫”語序不當,“驚險”應修飾“伏擊”,所以將“驚險”放在“伏擊”的前面。故排除BD。第二處,“《百合花》是戰爭背景下的日??臻g”搭配不當,“《百合花》”和“日常空間”主賓不搭配,《百合花》是小說,不能直接等同于“日??臻g”,應在“《百合花》”后加“所展現的”。故排除A。故選C?!?9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語句表達效果的能力。①“可以說,這是另一種理想主義,另一種革命浪漫主義”,“另一種”的表述突出了《百合花》所展現的理想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宏大敘事,而是有著獨特視角。小說通過對戰爭背景下日??臻g的描繪,展現了在殘酷戰爭中綻放的人性溫暖,是另一種理想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的具體體現,深化了主題。改寫的句子表述過于寬泛籠統,僅僅提及“革命主義精神”,忽略了小說在戰爭描寫中對人性的體現,顯得空洞單一。②“另一種理想主義,另一種革命浪漫主義”采用并列句式結構,有節奏感?!袄硐胫髁x”和“革命浪漫主義”形成遞進,讓讀者能更清晰地理解小說在精神層面的多元表達和層次感。同時,前文提到了戰爭的殘酷與生活的靜美形成對比,原句的表述與這些細節相呼應,使文章結構更加完整、連貫。而改寫的句子結構簡單,沒有與前文的敘述形成有效的呼應和銜接,缺乏節奏和層次感,在語境中顯得突兀。【20題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①處:前文提到“‘我’和新媳婦各自初次見到通訊員,都對他有些誤解”,后文又說“‘我’和新媳婦才了解到通訊員看似有些不茍言笑,其實是個質樸善良的年輕人”,所以此處應補寫從誤解到增進了解的途徑,可補寫“通過這些誤解”。②處:前文列舉了“撒滿百合花的被子、在新媳婦家掛破的衣服,還是送‘我’的兩個饅頭”等具體的物,以及新媳婦、通訊員等具體的人,后文說“來表達微妙而美好的感情”,所以此處想表達這些具體的人和物時“表達微妙而美好的感情”的方法,所以可補寫“對具體的人和物的描寫”。(二)(本題共2小題,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費孝通先生的內心世界是存有一份家國情懷的。他一直通過書寫表達他對這份家國情懷發自內心的默默認同和持之以恒的執著追求。費孝通明確提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新理論。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這一文章發表30年后,許多民族問題的研究,包括今天國家層面所提倡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種研究,仍然離不開費孝通所提出的頗具包容性的“多元一體”民族關系格局這個出發點。他關注到了中國那種獨特的以家庭為單位的養老方式,是以年長一輩對年輕一輩___①___的關懷為前提,關懷其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等年輕的一代成長起來時,便得到一種反哺式的養老。費孝通所有鄉村研究的課題都未曾真正脫離中國人的家觀念而將其作為其全部問題思考的出發點。費孝通的學術思想觀念最終實現了一種一體性涵蓋并包容多樣性的家國認同。換言之,在中國文化之中,傳統儒家觀念里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理念,與費孝通所說的,以及最初便認識到的以家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一層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