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華清宮杜牧課件_第1頁
過華清宮杜牧課件_第2頁
過華清宮杜牧課件_第3頁
過華清宮杜牧課件_第4頁
過華清宮杜牧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匯報人:16過華清宮杜牧課件目錄CONTENT詩人與背景介紹詩作內容解析歷史事件探究文學價值與社會意義探討跨文化對比與傳承思考01詩人與背景介紹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唐朝文學家,宰相杜佑之孫。杜牧生平杜牧的詩風清新俊逸,豪邁不羈,富有才情和韻味。他善于通過歷史事件和自然景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作品中常常帶有諷刺和批判現實的意義。創作風格杜牧生平及創作風格歷史背景此詩是杜牧在經過華清宮時所作,華清宮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度假勝地,見證了唐帝國的盛衰。創作動機杜牧通過描繪華清宮的昔日繁華和今日荒涼,旨在借古諷今,警示當朝統治者要以史為鑒,勤政愛民。《過華清宮》創作背景宮廷政治唐代宮廷政治復雜多變,皇帝與官僚、宦官、外戚之間的斗爭不斷。宮廷文化宮廷文化繁榮,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形式得到了極大發展。宮廷生活奢侈唐代宮廷生活極為奢侈,皇帝和貴族們追求享樂和排場,導致社會風氣敗壞。030201唐代宮廷生活概覽02詩作內容解析原文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譯文《過華清宮》原文欣賞在長安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華清宮千重門依次打開。一騎馳來煙塵滾滾妃子歡心一笑,無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0102首句“長安回望繡成堆”描述華清宮所在驪山的景色,以及華清宮的奢華。次句“山頂千門次第開”進一步描繪華清宮的宏偉規模,以及宮門依次打開的壯觀景象。三句“一騎紅塵妃子笑”通過快馬揚塵的生動描繪,展現了楊貴妃的受寵和歡愉。末句“無人知是荔枝來”巧妙揭示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極度寵愛,以及這種奢侈生活背后的荒唐。詩句逐句解讀與賞析通過描繪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奢侈生活,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進程,以及對唐玄宗荒淫誤國的批判。主題思想此詩含蓄委婉,寓意深刻。在描繪華清宮的奢華和楊貴妃的受寵時,不直接進行諷刺和揭露,而是通過細膩生動的描繪和巧妙的暗示,讓讀者自己去領悟和感受其中的深意。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歷史典故和傳說,增強了詩的意蘊和魅力。藝術特色主題思想及藝術特色剖析03歷史事件探究相識與冊封唐玄宗李隆基與楊玉環在開元年間相識,后楊玉環被冊封為壽王妃,天寶年間再被冊封為貴妃。寵愛有加唐玄宗對楊貴妃寵愛有加,兩人常一起歌舞、玩樂,導致朝政荒廢。馬嵬驛之變安史之亂中,唐玄宗逃至馬嵬驛,禁軍嘩變要求誅殺楊貴妃,唐玄宗被迫縊死楊貴妃。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故事回顧荔枝來源唐玄宗為博得楊貴妃歡心,每年冬季從南方運送新鮮荔枝到長安。運送困難荔枝易變質,需快速運送,唐玄宗下令沿途設驛站,換人換馬,日夜兼程。勞民傷財荔枝運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導致社會怨聲載道,加劇社會矛盾。030201荔枝運送事件始末揭秘杜牧的《過華清宮》是基于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和荔枝運送事件而創作的。創作背景詩歌表達了對唐玄宗荒淫誤國的批判和對楊貴妃悲慘命運的同情。主題思想詩歌運用對比、諷刺等手法,揭露了唐玄宗的昏庸和楊貴妃的悲慘命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藝術特色歷史事件對詩作影響分析04文學價值與社會意義探討唐代詠史詩的代表作《過華清宮》展現了杜牧獨特的創作風格,其語言精煉、意境深遠,富有批判精神。杜牧的創作風格詩歌的藝術價值《過華清宮》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其押韻工整、用典巧妙,展現了杜牧的詩歌才華。《過華清宮》是唐代詠史詩的代表作之一,通過歷史事件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程。《過華清宮》在文學史上的地位揭露宮廷奢靡生活《過華清宮》揭露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奢靡生活,反映了唐朝宮廷的腐敗和道德淪喪。反映民生疾苦通過描繪楊貴妃喜歡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馬從四川、廣州給她運來,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貧富懸殊和民生疾苦。批判統治者的昏庸詩作批判了唐玄宗的昏庸和楊貴妃的禍國殃民,表達了詩人對唐朝由盛轉衰的感慨。詩作反映的社會現象及批判精神詩歌藝術的借鑒杜牧的《過華清宮》在詩歌藝術上具有很高的借鑒價值,其押韻、用典等技巧為后世詩人提供了學習的范例。詠史詩的典范《過華清宮》為后世詠史詩提供了典范,啟示詩人要關注歷史、關注現實,通過詩歌反映社會現象。批判精神的傳承杜牧在《過華清宮》中展現出的批判精神,對后世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啟示詩人要敢于揭露社會黑暗,為正義發聲。對后世文學創作啟示05跨文化對比與傳承思考中國古代宮廷文化以皇權為中心,注重禮儀、音樂、舞蹈、詩詞等藝術形式的繁榮和發展,如唐朝的宮廷音樂和舞蹈。外國古代宮廷文化同樣注重宮廷禮儀和文化藝術的發展,但表現形式和內容有所不同,如歐洲宮廷的芭蕾舞、歌劇等。中外古代宮廷文化比較唐代詩歌的傳播唐代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黃金時代,詩歌創作繁榮,傳播廣泛,至今仍有大量的唐詩被人們傳誦和欣賞。唐代詩歌的接受唐詩以其藝術魅力和思想內涵深受后人喜愛,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當代文學和藝術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代詩歌在當代傳播與接受情況教育途徑通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途徑,加強對優秀傳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