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基礎教育教學資料,僅供參考,需要可下載使用!
高考化學學霸糾錯筆記
1.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將氫氧化鈉固體放在濾紙上稱量
B.用10mL的量筒量取8.58mL蒸偏
水
C.欲測某溶液的pH,需先用蒸儲水潤濕pH試紙,再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該溶液滴在試紙上,
并與標準比包卡比較
D.配制氯化鐵溶液時,將一定量氯化鐵固體溶解在較濃的鹽酸中,再用水稀釋到所需濃度
【錯因分析】本題多數同學易錯選B項,原因是對量筒的精確度把握不夠。也有同學會誤選A項,主要是
沒有考慮氫氧化鈉在空氣中易潮解且具有腐蝕性。
【試題解析】選項A,NaOIl易潮解且具有很強的腐蝕性,不能放在濾紙上稱量。選項B,10mL量筒達不到
0.01mL的精確度。選項C,pH試紙使用時不能潤濕,否則相當于將溶液稀釋,可能會產生誤差。選項D,
鹽酸的存在能防止Fe3+水解。
【參考答案】D
計量儀器使用時易忽視的4個問題
(1)托盤天平的精確度為0.1go
(2)量筒的規格不同,精確度不同,10mL量筒的精確度為0.1mL,且量筒無“0”刻度,小刻度在下方。
(3)滴定管的精確度為0.01磯,“0”刻度在接近上口處。
(4)容量瓶只有一條刻度線,只能讀取一個值,該數值為容量瓶的容量值。
實驗基本操作中的12個注意點
(1)容量瓶不能長期存放溶液,更不能作為反應容器,也不可加熱,瓶塞不可互用。
(2)燒瓶、燒杯、錐形瓶不可直接加熱。
(3)pH試紙不能直接蘸取待測液。
(4)藥品不能入口和用手直接接觸,也不能直接去聞藥品的氣味和嘗藥品的味道。
(5)中和滴定實驗中錐形瓶不能用待測液潤洗。
(6)溫度計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攪拌,測液體溫度時不能接觸容器內壁。
(7)用天平稱量藥品時,藥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8)量筒不能用來配制溶液或進行化學反應,更不能加熱或量取熱的溶液。
(9)試紙不能直接用手拿,要用鑲子夾取。
(10)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時,定容搖勻后液面低于刻度線時不能再加蒸俯水。
(1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并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如吸收或點燃等。
(12)檢查裝置氣密性:構成密閉體系一改變體系壓強一體系內是否出氣或進氣~通過現象判斷氣密性是
否良好。
1.下列有關儀器用途的說法正確的是
A.試管、燒杯均可用于給液體、固體加熱
B.使食鹽水中NaCl結晶析出時,用到的儀器有用埸、酒精燈、玻璃棒、泥三角
C.區別NaCkNa2sol時常用到膠頭滴管、試管
D.漏斗可用于過濾及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
【答案】C
【解析】試管可以給液體、固體加熱,而燒杯只能用于給液體加熱,A錯誤;使食鹽水中NaCl晶體析出的
方法通常是蒸發濃縮、冷卻結晶,使用的儀器應是蒸發血而不是用揭,B錯誤;由于物康鑒別所用試劑量較
少,故應使用試管作反應容器,通過膠頭滴管滴加試劑,C正確;向滴定管中添加溶液的方法是直接將試劑
瓶中的液體轉移到滴定管中,不使用漏斗,D錯誤。
忽視實驗安全導致操作錯誤
2.下列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錯因分析】若忽視Na2O2為粉末狀固體,且遇水劇烈反應,放出大量的熱,則易認為A中裝置可以制取
少量02o
【試題解析】A中裝置是簡易啟普發生器裝置,用此裝置制取氣體,必須滿足塊狀固體與液體反應,且反
應平和,而Na202是粉末狀固體,且遇水劇烈反應,放出大量的熱,所以用此裝置無法達到實驗目的,A選項
錯誤。氧氣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B選項正確。開始排出的氫氣中混有空氣,點燃后會發生爆炸,
不符合實驗安全要求。正確的操作是先檢驗氫氣的純度,后點燃,C選項錯誤。濃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混合后放出大量的熱,將水注入濃硫酸中,會造成液滴飛濺,不符合實驗安全要求,正確的操作是將濃硫
酸沿燒杯內壁緩緩注入水中,并不斷攪拌,D選項錯誤。
【參考答案】B
啟普發生器
啟普發生器制氣的優點:隨開隨制,隨關隨停。起到節約藥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塊狀固體與液體反
應,反應不需加熱,生成的氣體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且塊狀固體不能粉末化,反應熱效應小。中學階段僅
制備氫氣、二氧化碳、硫化氫時可以使用啟普發生器。
收集氣體的方法由氣體的性質決定,氣體不溶于某溶液時,可以采用排液法收集;氣體無毒、不與空
氣中的物質反應,可以用排空氣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氣密度的氣體,采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密度小于空
氣密度的氣體,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氣體,可以用排其他液體法收集,如用排煤
油或四氯化碳的方法收集氨氣。制取并檢驗某可燃性氣體的實驗,注意''兩檢",一檢查裝置氣密性,二檢驗
氣體純度。
2.化學實驗設計和操作中必須十分重視安全和環境保護問題。下列實驗問題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A.在制取氧氣時用排水法收集氧氣后出現倒吸現象,立即松開試管上的橡膠塞
B.在氣體發生裝置上直接點燃一氧化碳氣體時,必須先檢驗一氧化碳氣體的純度
C.實驗結束后將所有的廢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實驗室,以免污染實驗室
D.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不時移動試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暴沸傷人
【答案】C
【解析】A.反應器中液體倒吸是因為內部氣壓與外界氣壓存在校高壓強差所導致,松開試管上的橡膠塞使
內外氣壓相等倒吸現象就會停止;B.點燃可燃性氣體之前必須蛉純;C.實蛤結束后將廢酒根據情況回收或倒
入廢液缸,進行統一處理,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以免污染地下水。
不能將實驗原理與實驗裝置結合導致錯誤
3.如圖所示的裝置可用于收集氣體并驗證氣體的某些化學性質,你認為正確的是
^||**||
選項氣體試劑現象結論
酚獻溶液溶液變紅色B顯堿性
ANH3NH
溶液變渾濁
BX澄清石灰水X是C02
碘的淀粉溶液溶液藍色褪去有還原性
Cso2SO2
DC12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先變紅后褪色CL有酸性和漂白
性
【錯因分析】若忽視NH3會與水反應生成NH:t-H20,易錯選A項;若不清楚S02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
濁,易錯選B項。
【試題解析】A項,溶液變紅色是因為NFL與水反應生成的NH:,?HQ顯堿性,錯誤;B項,該氣體可以是
C02或SO?,錯誤;C項,S02與碘發生氧化還原反應:S02+I2+2H20^=H2S04+2HI,說明SO2有還原性,
正確;D項,CL與水反應的產物具有漂白性和酸性,錯誤。
【參考答案】C
“萬能瓶”裝置的多種用途
如圖所示,①洗氣瓶:A進B出,如用飽和NaHCO:i溶液除去C02中的HC1。②集氣瓶:排液法收集,
廣口瓶中盛滿液體,B進A出,如Ck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法收集。排氣法收集,若A進B出,可收集密度
比空氣大的氣體,如C02;若B進A出,可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如H2O③安全瓶:在氣體的制備與性
質驗證實驗中連接該裝置(瓶中不盛放任何物質),可有效地防止倒吸,起到安全瓶的作用(此時廣口瓶中A管
的長度與B管的相同)。④量氣瓶:廣口瓶中裝滿水或其他液體,利用氣排液的原理,測量不溶于水或有關
液體的氣體體積,氣體B進A出。
3.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討論甲、乙、丙、丁四種儀器裝置的有關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B.乙裝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順利流下
C.丙裝置:用圖示的方法不能檢查此裝置的氣密性
D.丁裝置:先從①口進氣集滿二氧化碳,再從②口進氣,可收集氫氣
【答案】C
【解析】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強,可以制備曜酸,A正確;B選I頁橡皮管的作用能使分流漏斗內外大氣壓相等,
液體順利流下,B項正確;C選項用圖示的方法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時,只要(甲)(乙)管內的液面能形成高度
差,就能證明裝置不漏氣,C選項錯誤;D先從①口進氣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再從②口進氣,可
收集密度比原氣體密度小的氣體,D選項正確。
錯誤判定混合物分離方法
4.按以下實驗方案可從海洋動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腫瘤活性的天然產物。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步驟(1)需要過濾裝置
B.步驟(2)需要用到分液漏斗
C.步驟(3)需要用到外埸
D.步躲(4)需要蒸偏裝置
【錯因分析】不清楚每個步驟的原理和目的,會導致錯選A、D,不清楚步驟(2)(3)中所需的儀器,會導
致錯選Bo
【試題解析】本題考查實驗方案的設計,意在考查考生的實驗設計與操作能力。濾液與不溶性物質是用過
濾的方法分離的,A項正確;分離水層與有機層,需要分液漏斗,B項正確;溶液蒸發結晶應用蒸發皿,C
項錯誤;用蒸僧的方法從有機層溶液中蒸出甲苯,D項正確。
【參考答案】C
考生應認識到不同的基本實驗操作對應不同的裝置和儀器,對混合物進行分離和提純常涉及的基本操
作:過濾、結晶、升華、蒸發、蒸僧(分僭)、萃取、分液、滲析、鹽析等。考生常忽略其適用范圍:不溶性
固體與液體分離采用過濾;從溶液中獲得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改變不大的固體物質可采用蒸發結晶,如NaCl,
從溶液中獲得溶解度隨溫度降低顯著減小的固體可采用降溫結晶,如KNa;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可采
用蒸鐳、分鐳;分離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可采用分液;膠體微粒與溶液中溶質的分離可采用滲析的方法。
4.除去括號內的雜質,所選用的試劑和操作方法都正確的是
選項物質試劑操作方法
AC02(C0)氧氣點燃
B乙酸乙酯(乙酸)飽和碳酸鈉溶液分液
CCaO(CaCOs)水溶解、過濾
DFe(OH)3膠體(鹽—過濾
酸)
【答案】B
【解析】A項,有大量CO:時,CO很難點燃目6的量也不好控制,錯誤;B項,乙酸能與碳酸鈉溶液反
應,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也不與碳酸鈉溶液反應,且在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分流后乙酸乙醍在
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上層,正確;C項,CaO能與水反應生成氮氧化鈣,碳酸鈣不與水反應,不符合除雜原
則,錯誤;D項,膠體能透過濾紙,不能透過半透膜,溶液既能透過濾紙又能透過半透膜,因此應該用滲
析的方法,錯誤。
忽視實驗目的導致儀器連接錯誤
5.如圖所示是用于氣體制備、干燥、性質驗證、尾氣處理的部分儀器裝置(加熱及夾持裝置均已略去)。
請根據下列要求回答問題。
(1)若錐形瓶中盛裝鋅片,分液漏斗中盛裝稀硫酸,貝!I:
①當儀器連接順序為A-D-B-B-C時,兩次使用B裝置,其中所盛的藥品依次是CuO、無水CuSO”
粉末。此實驗的目的是O
②為了使B中的CuO反應充分,在不改變現有藥品的條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有
(任寫一種)。
③加熱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
(2)若錐形瓶中盛裝Na2s。3固體,分液漏斗中盛裝H2soi溶液,B中盛裝過氧化鈉固體,驗證S02與
過氧化鈉反應是否有02生成。
①SO,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小的化學方程式可能為。
②根據氣流方向,從圖中選擇適當的儀器進行實驗,裝置的連接順序為()一()一()-()-
()(填字母,可以不填滿,也可以補充);裝置B中可能觀察到的現象是
③驗證有Q產生的方法是o
【錯因分析】題目給出了幾個盛有不同藥品的裝置,一些同學不能根據所制得的氣體與其可能含有雜質的
性質差異及其反應裝置進行綜合分析,導致儀器連接錯誤,如題(2)中的連接,忽視S02的污染、不清楚
C、E裝置的差異而錯選連接裝置。
【試題解析】(1)裝置A中產生的壓被濃H60」干燥后通過灼熱的CuO,由于Hz具有還原性,能將CuO
還原為Cu,通過無水CuSO.,來驗證H20的生成,最后連接裝置C是為了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盛有無
水CuSO」的裝置B中,可見此實驗的目的是驗證壓的還原性并檢驗其氧化產物。要使CuO與壓充分反應,
其關鍵是控制好生成H,的速率。由于與空氣的混合物點燃時易爆炸,所以點燃前需要對氣體進行驗純。
(2)①根據C02與Na。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類比推出S02與Na2O2反應生成02的化學方程式。②裝置
A產生S02,經濃硫酸干燥后通入盛有Na202的裝置B中,最后連接盛有堿石灰的裝置C,防止剩余的SO?
逸出,同時也防止空氣中的CO2、H20與NazOz反應對實驗造成干擾。③可利用02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
方法來檢驗是否生成02。
【參考答案】(1)①驗證H2的還原性并檢驗其氧化產物
②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HzSO,溶液緩慢滴入
③檢驗裝置中空氣是否排盡或檢驗氫氣的純度
(2)①2so2+2NazOz=2Na2so3+O2
②ADBC淡黃色固體粉末逐漸變為無色
③將一帶火星的木條置于裝置C末端出氣口處,看木條是否復燃
在檢驗某種氣體的性質之前,應先對氣體進行除雜和干燥。在純化氣體時,應根據所制得的氣體與其
可能含有的雜質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除雜試劑,再依據選取的除雜試劑選擇正確的除雜裝置,同時還應注意
各裝置的連接順序。
除雜和干燥的先后順序:
(1)若用洗氣裝置除雜,一般除雜在前、干燥在后。
(2)若用加熱裝置除雜,一般干燥在前,除雜在后。
(3)有多種氣體雜質存在時,一般是將酸性較強的氣體先除去。有多種氣體需要檢驗時,應盡量避免前步
檢驗對后步檢驗的干擾。如被檢驗的氣體中含有COi和HzO(g)時,應先通過無水CuSO,檢驗FUKg),再通過
澄清石灰水檢驗C02,
5.亞硝酰氯(N0C1,熔點:一64.5℃,沸點:一5.5℃)是一種黃色氣體,遇水易水解。可用于合成清潔劑、
觸媒劑及中間體等。實驗室可由氯氣與一氧化氮在常溫常壓下合成。
(1)甲組的同學擬制備原料氣N0和Ck,制備裝置如圖所示:
為制備純凈干燥的氣體,補充下表中缺少的藥品。
裝置I
裝置n
燒瓶中分液漏斗中
制備純凈的Cl2Mn02?________②________
制備純凈的NOCu③________④________
(2)乙組同學利用甲組制得的NO和Ck制備NOC1,裝置如圖所示:
①裝置連接順序為a-(按氣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②裝置IV、V除可進一步干燥NO、CL外,另一個作用是
③裝置VD的作用是.
④裝置VIII中吸收尾氣時,NOC1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
(3)丙組同學查閱資料,查得王水是濃硝酸與濃鹽酸的混酸,一定條件下混酸可生成亞硝酰氯和氯氣,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O
【答案】(1)①濃鹽酸②飽和食鹽水③稀硝酸④水
(2)①eff(或ffe)-c-b-*d②通過觀察氣泡調節氣體的流速③防止水蒸氣進入反應器
④NOCI+2NaOH===NaCl+NaN02+H20
(3)HN03(濃)+3HCl(濃)===NOC1t+CLf+2H20
【解析】(1)實蛉室通常用濃鹽酸和\InO;混合加熱制氯氣,因鹽酸有揮發性,氯氣中混有的HCI氣體需
要用飽和食鹽水除去,最后再用濃硫酸干燥即可得純Ch;用銅和稀硝酸反應制NO氣體,因裝置中混有的
氧氣和NO反應生成少量NO:,因此需要通過水除去NO:,再用濃硫酸干燥即可得較純凈的NO。
(2)①亞硝酰氯的熔'沸點校低,易液化,遇水易水解,故需要保持裝置內干燥和反應混合氣體干燥,同
時需要考慮Ch和NO尾氣對環境的污染,需要用NaOH溶液吸收尾氣,則裝置連接順序為a-cf(或
*b-*do
②裝置因、V除可進一步干燥NO、CZ外,還可以通過觀察氣泡調節氣體的流速,控制NO和Cb的比例。
③亞硝酰氯遇水易水解,裝置迎的作用是防止裝置皿中水蒸氣進入反應器VI中。
④裝置皿中NaOH溶液能吸收NO、CN及NOC1,其中NOC1與NaOH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OC1+
2NaOH===NaQ+NaNCh+H:O。
(3)濃硝酸與濃鹽酸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亞硝陸氯和氯氣,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NOX濃)+
3HCI(濃)一NOC1T+Clif+2H:Oo
考慮不周導致實驗設計出錯
6.Na202是常用的強氧化劑,CO和也是常用的還原劑。某學習小組以“探究過氧化鈉能否氧化C0、壓”
為目標開展下列研究:
【提出假設】假設1:過氧化鈉只氧化CO;
假設2:過氧化鈉只氧化上;
假設3:?
【查閱資料】赤熱的焦炭能與水蒸氣反應生成CO和他同時CO與水蒸氣在高溫下反應生成少量的CO?。
【設計實驗】學習小組的同學根據實驗目標設計如下實驗(假設裝置中藥品都充足)
主要實驗步驟:①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氣密性;②點燃A處酒精燈,緩慢通入水蒸氣,待裝置內空氣
排盡后,點燃C處酒精燈;③淺黃色的過氧化鈉熔融完全變白色時,熄滅C處酒精燈;④繼續通入
水蒸氣至C處玻璃管冷卻,停止通水蒸氣并熄滅A處酒精燈。實驗過程中,無水硫酸銅沒有變藍色,
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
【問題探究】
(1)上述方案有不足之處,請你提出修改建議:oB裝置的作用
是_。
(2)確認步驟②“裝置內空氣排盡”的操作是。
(3)預測C處玻璃管里可能發生的化學反應,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4)實驗室提供如下試劑:酚猷溶液、氯化鋼溶液、澄清石灰水、鹽酸、硝酸銀溶液、硫酸鐵溶液、
硫酸銅溶液。
請你設計實驗方案確認C玻璃管里白色固體的成分并填寫實驗報告(可以補充,也可以不填滿):
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和結論
1
2
3
【應用拓展】設計一個簡單實驗確認白色固體中是否含有過氧化鈉:。
【錯因分析】對于實驗設計類的題目,一些考生容易不能正確結合實驗目的和實臉步驟,導致假設3無
法寫出,容易考慮不全面導致實驗設計不合理。
【試題解析】
【提出假設】Na2O2具有強氧化性,能氧化壓、CO中的一種或者兩種,據此可提出假設3。
【問題探究】(1)根據題給資料知,焦炭與水蒸氣反應生成CO、上和少量C02)由于C02和水蒸氣都能與過
氧化鈉反應,故在H2和CO與過氧化鈉反應之前必須除去水蒸氣和C02;如果裝置空氣不排出,空氣中的
02與玲、co反應可能發生危險,并干擾實驗。
(2)收集尾氣驗純,可以確認裝置內空氣是否排盡。
(3)由于澄清石灰水和無水硫酸銅都沒有現象,說明C中反應無CO,、H2生成,過氧化鈉由淺黃色變成
白色粉末,說明發生了化學反應,可能是CO或Hz或CO和也與過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4)證明白色固體是否含碳酸鈉、氫氧化鈉,不能用澄清石灰水檢驗碳酸鈉,用澄清石灰水會引入0H-,
干擾氫氧化鈉的檢驗。
【應用拓展】根據Na202能與H20反應或者利用Na202具有漂白性可設計出檢驗Na202是否存在的實驗方案。
【參考答案】
【提出假設】過氧化鈉既能氧化CO,又能氧化也
【問題探究】(1)在E裝置后的導管處接一個氣球(或放一盞點燃的酒精燈)
吸收CO、出混合氣體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2)在E處收集一試管氣體,點燃,若氣體安靜燃燒或有輕微的爆鳴聲,證明裝置內空氣已排盡
△△
(3)Na2O2+H212NaOHNa202+C0=Na2C03
(4)
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和結論
取少量白色固體溶于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說明白色固體
1水,加入足量的氯化領中含有碳酸鈉;若無現象,則說
溶液明白色固體中不含碳酸鈉
若溶液變紅色,則說明白色固體中
在第1步的上層清液
2含有氫氧化鈉;否則,不含氫氧化
中滴加酚酰溶液
鈉
【應用拓展】取少量白色固體溶于水,無氣泡產生,則說明白色固體中不含過氧化鈉(或向溶液中滴加酚
酰溶液,若紅色不褪色,則說明白色固體中不含過氧化鈉,否則白色固體中含過氧化鈉)
實驗設計題答題策略
1.細審題:明確實驗目的和原理。實驗原理是解答實險題的核心,是實驗設計的依據和起點。實驗原理可
從題給的化學情境(或題目所給的實驗目的)并結合元素化合物等有關知識獲取。在此基礎上,遵循可
靠性、簡潔性、安全性的原則,確定符合實驗目的、要求的方案。
2.想過程:弄清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根據實驗原理所確定的實驗方案,確定實驗操作的步驟,把握各步實
驗操作的要點,弄清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
3.看準圖:分析各項實驗裝置的作用。有許多綜合實驗題圖文結合,思考容量大。在分析解答過程中,要認
真細致地分析圖中所示的各項裝置,并結合實驗目的和原理,確定它們在該實險中的作用。
4.細分析: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實驗現象(或數據)是化學原理的外在表現。在分析實驗現象(或數據)的過
程中,要善于找出影響實驗成敗的關鍵以及產生誤差的原因,或從有關數據中歸納出定量公式,繪制變
化曲線等。
6.硝酸銀是中學實驗室常見試劑。某小組擬設計實驗探究硝酸銀的氧化性和熱穩定性。I.
探究Fe3+和Ag,的氧化性相對強弱。
實驗1:取LOg純鐵粉裝于試管中,加入10mL4mol?L-1硝酸銀溶液,振蕩。片刻后,取上層清液分
裝在甲、乙兩支試管中進行如下實驗(經檢驗該硝酸銀溶液中NQ不能氧化Fe2+)。
實驗操作現象結論
i向甲試管中滴加KSCN溶液鐵與硝酸銀反應生成Fe3+
ii向乙試管中滴加酸性高鐳酸鉀溶液紫紅色溶液逐漸變為淺黃色鐵與硝酸銀反應生成Fe2+
(1)實驗i的現象是;實驗ii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根據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氧化性:Ag,(填“〈”或
“=")Fe3+oH.探究AgNOj的熱穩定性。
【查閱資料】
物質AgAg20AgNOz
部分性質不溶于氨水呈褐色,不溶于水,易溶于氨水和硝酸微溶于水,可溶于氨水
【提出假設】
假設l:2AgN03=^=2Ag+2NO21+02t
假設2:4AgNO;i=^=2Ag20+4N02t+02t
假設3:2AgN0:,==2AgN02+02t
【設計實驗】
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當A裝置中硝酸銀完全分解,不再產生氣體時,B中燒瓶中收集了一定量氣體(不考慮空氣的影響)。
(3))燒瓶中最終收集的氣體是(填化學式)。寫出燒瓶中可能發生反應的化學方
程式_O
(4)實驗證明假設2不成立,理由是;為了進一步證明
假設1和假設3,取少量燒瓶中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填試劑名稱),觀察到
(填實驗現象),則假設1成立。
(5)請你利用A中反應后殘留固體另設計實驗方案證明假設1:o
(簡述實驗步驟、現象和結論)(供選試劑:1mol硝酸銀溶液、2moi?廠|鹽酸、2moi?氨水、
2mol?硝酸、氯化鋼溶液、KSCN溶液)
?+3t2,
【答案】(1)溶液變紅色5Fe+MnO,+8H*==5Fe+Mn+4H20
(2)>
(3)024NO2+O2+2H2O=4HN0a
(4)NO2和&恰好以體積比4:1溶于水,無剩余氣體紫色石蕊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溶液變紅色
(或其他合理答案)
(5)取A中少量殘留固體于試管中,滴加足量2moi?氨水,振蕩,固體不溶解,則殘留固體是銀,假設
1成立
實驗數據不會處理
7,現有甲、乙、丙三個學生,欲測定某工業純堿樣品中Na2c。3的質量分數(純堿樣品中Na2C03的質量分數
為92婷96%),分別設計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幫助他們完成實驗。
甲:用(填實驗儀器名稱,不止一種,下同)稱取10.0g樣品,利用如圖所示裝置,
測出反應后裝置C中堿石灰增重3.52g,裝置D中堿石灰的作用是
乙:準確稱取10.00g樣品后,用(填實驗儀器名稱)配成1000mL溶液,用
式滴定管量取25.00mL溶液放入錐形瓶中,加入2滴酚酰作指示劑,用0.15mol/L
的標準鹽酸滴定至終點(有關反應為Na2C03+HCl=^=NaCl+NaHC03)o完成三次平行實驗后,消耗
鹽酸體積的平均值為15.00mL。
丙:準確稱取10.00g樣品后,向其中加入過量的鹽酸,充分反應直至樣品中無氣泡冒出,蒸干混合
溶液將所得的固體物質置于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后稱量。反復加熱、冷卻、稱量,直至所稱量的固
體
的質量幾乎不變為止,此時所得固體的質量為10.99go
請分析、計算后填表:
計算樣品中碳酸鈉的質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及
實驗結果的評價
量分數對結果的影響
甲①________________失敗②___________________
乙③________________成功—
丙④________________成功—
【錯因分析】實驗數據分析和處理是考查考生思維嚴密性的重要方式,也是考生極易出錯的地方,主要表
現在不能根據實驗目的來分析題目中數據的用途及數據之間存在的聯系,特別是對實驗誤差來源分析也是
部分考生不能考慮到的。
【試題解析】根據甲方案的測定原理,樣品中的Na2C03與鹽酸反應生成NaCl、C02和比0,根據裝置C中
增加的質量得出C02的質量,從而得到Na£03的質量,繼而得到NaaCOa的質量分數,但由于空氣中的CO?、
水蒸氣會進入裝置C中引起誤差,利用裝置D可阻止空氣中的CO2、水蒸氣進入裝置C而減少實驗誤差。
根據乙方案測定原理,是利用中和滴定來測定Na2C03的含量,準確稱取樣品后,需用1000mL容量瓶、
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等儀器將樣品配制成溶液。由于樣品溶液呈堿性,所以需用堿式滴定管來盛裝。
丙方案是根據樣品中的Na2c與鹽酸充分反應后,蒸干溶液得殘留固體的質量來確定Na2C0a的含量。甲方
案中堿石灰吸收的C02的質量為3.52g,可得Na2cO3的質量為0.08molX106g/mol=8.48g,Na2cO3
的質量分數為84.8%〈92%,測定結果偏低,說明甲裝置中的CO?沒有被堿石灰完全吸收。乙方案中,〃(Na2c。3)
1000mL
=0.015LX0.15---------=0.09mol,Na2cCh的質量為0.09molX106g/mol=9.54g,樣品中
mol/LX25.00Na2C03
mL
的質量分數為95.4%,92%<95.4%<96%,符合誤差范圍。丙方案中,設10.00g樣品中含有Na2C03的質量
117x
為xg,根據反應:Na2co3+2HCI^=2NaCl+COzf+H2O,最后得到的NaCl的質量為----g,貝情:10.00-x
106
117x
+----=10.99,解得x=9.54,則樣品中Na2cOs的質量分數為95.4%,92%<95.4%<96%,符合誤差范圍。
106
【參考答案】甲:托盤天平、藥匙、濾紙
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裝置C,減小實驗誤差
乙: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1000mL的容量瓶堿
①84.8%②反應生成的C02部分殘留在裝置A中,沒有完全被裝置C中的堿石灰吸收,結果偏小
③95.4%④95.4%
化學實驗數據采集的4要點
實驗數據的采集是化學計算的基礎,一般來講,固體試劑稱質量,而液體試劑和氣體試劑則測量體積。
1.稱量固體質量時,中學一般用托盤天平,可估讀到0.1g,精確度要求高的實驗中可以用分析天平或電孑
天平,可精確到0.0001go
2測量液體體積時,一般實驗中選用適當規格的量簡,可估讀到0.1mL,準確度要求高的定量實驗如中和
滴定中選用滴定管(酸式或堿式),可估讀到0.01mL?容量瓶作為精密的定容儀器,常用于配制一定物質
的量濃度的溶液,一般不用于量取液體的體積。
3.氣體既可稱質量也可量體積。稱氣體的質量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稱反應裝置在放出氣體前后的質
量減小值,另一種方法是稱吸收裝置吸收氣體前后的質量增大值。量氣體體積的裝置有多種,常見的如圖
所示,測出氣體體積的同時還要測出氣體的溫度和壓強,以便換算成相應的物質的量。
4.用pH試紙(測得整數值)或pH計(精確到0.01)直接測出溶液的pH,經過計算可以得到溶液中H,或0H-
的物質的量濃度。為了數據的準確性,實驗中要采取必要的措施,確保離子完全沉淀、氣體完全被吸收
等,必要時可以進行平行實驗,重復測定,然后取其平均值進行計算。如中和滴定實驗中測量酸或堿的
體積要進行2?3次平行滴定,取體積的平均值求算未知溶液的濃度。
7.實驗室制備三氯乙醛(CCLCHO)的反應原理為C2H50H+4Gh-<Cl3CH0+5HCl,可能發生的副反應是
GHson+nci-e^kci+i-bOo某探究小組模擬制備三氯乙醛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夾持、加熱裝置均略去)。
A
回答下列問題:
(1)用儀器a代替普通分液漏斗的目的是。
(2)裝置A中MnOz可以用KMnS代替,反應可以在常溫下進行,試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
式O
(3)儀器b中冷凝水從(填"p”或"q",下同)口進,—口出。
(4)若撤去裝置B,對實驗的影響是,
(5)實驗時發現D中導管口處氣泡速率過快,合理的解決方法是o
+22
(6)已知:CC13cH0+0H_CHCL+HCOO;HCOO+12___H+2I+CO2t;L+2S0___21+S0。
-==2=j=46
稱取0.40g產品,配成待測溶液,加入20.00mL0.100mol?L1碘標準溶液,再加入適量Na2c溶
液,反應完全后,加鹽酸調節溶液的pH,并立即用0.02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終點。重復
上述操作3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滴定時所用指示劑是,達到滴定終點時
的現象是,測得該產品的純度為(保留一位小數)O
【答案】(1)平衡滴液漏斗上方和燒瓶內氣體的壓強,便于液體順利滴下
2
(2)2MnO4+16^+1061=2Mn++5Cl2t+8H2O
(3)pq
(4)CL中的氯化氫雜質與乙醇反應,生成氯乙烷,導致三氯乙醛的純度降低
(5)停止對A加熱或控制滴加濃鹽酸的速度
(6)淀粉溶液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錐形瓶中的溶液由藍色變為無色,且半分鐘內不變色66.4%
常見的儀器
(1)可直接加熱的儀器
名稱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1
加熱前外壁無水滴;試管夾夾在離試管管口一處;試管
3
1
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內盛放液體的體積,不加熱時不超過其容積的一,加
2
在常溫或加熱時使用1
1熱時不超過其容積的(防止液體溢出或濺出);加熱后
試管3
不能驟冷,防止炸裂
把塔埸放在三腳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熱;取放培埸時
固體物質的高溫灼燒應用用埔鉗;加熱后可放在干燥器中或石棉網上冷卻;應
0根據加熱物質的性質不同,選用不同材質的增埸
培炳
2
盛放的液體體積不超過其容積的一(防止液體濺出),給
3
蒸發皿溶液的蒸發、濃縮、結晶液體加熱時要攪拌;蒸發后階段應停止加熱,靠蒸發皿
余熱將水蒸發;應該用卅煙鉗取放蒸發皿
(2)隔網可加熱的儀器
名稱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常見規格有100mL、250mL等;
放置在石棉網上或水浴中加熱;在
溶解、配液、反應器
O石棉網上加熱前外壁無水滴;攪拌
燒杯
時玻璃棒不可觸及杯壁和杯底
加熱時需墊石棉網;燒瓶內盛放液
體的體積不超過其容積的1(防止
2
液體濺出);加熱前外壁無水滴;
反應器、液體的蒸儲等
C蒸憎或需要加熱液體到沸騰的實
燒瓶(分7匱底燒瓶、
3驗中需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暴沸
平底燒瓶不口兼.儲燒瓶)
(若有難溶固體參與則不加)
八
應放置在石棉網上加熱;滴定時只
反應器、接收器振蕩,不攪拌;所盛液體的體積不
錐形瓶得超過錐形瓶容積的1
2
(3)常見的計量儀器
名稱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不
應為玻剛規氧先度的或支
,時用入用和計部瓶
熱體應性溫
數液應加常性前蝕的度底燒
加讀,能;酸的
能的用腐圍溫倒
,留時不積等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藥柜管理系統管理制度
- 苗木采購標準合同:版本
-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數學 4.2.6 乘加、乘減 課時練
- 設備買賣合同樣本:機器設備買賣合同書
- 長途客車租賃合同書
- 農田灌溉井成井勞務分包合同
- 2025國內買賣合同書參考范本
- 《職位分析與描述》課件
- 《京東物流運營分析》課件
- 2025培訓中心場地租賃合同協議書
- 四川省達州市普通高中2025屆第二次診斷性測試物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小學學校食品安全與膳食經費專項整治工作情況報告
- 學前兒童衛生與保健-期末大作業:案例分析-國開-參考資料
- 2023-2024學年福建省廈門一中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志愿服務證明(多模板)
- GB/T 12939-2015工業車輛輪輞規格系列
- 涉外商標實務培訓課件
- 社會研究方法復習資料(風笑天版)
- 《青年友誼圓舞曲》音樂課件
- 博士后出站研究報告
-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自用物品申請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