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葉片泵是機床液壓系統中應用最廣的一種泵,相對于齒輪泵來說,它輸出流量均勻,脈動小,噪聲低,但結構較復雜,對油液的污染比較敏感。主要用于速度平衡性要求較高的中低壓系統。隨著結構、工藝及材料的不斷改進,葉片泵正向著中高壓及高壓方向發展。按照工作原理,葉片泵按每轉吸排油液次數分為單作用式和雙用式兩大類。雙作用式與單作用式相比,其流量均勻性好,工作壓力較高,應用較廣,但其只能作成定量泵,而單作用葉片泵可以做成多種變量形式。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
1.雙作用葉片泵的工作原理
雙作用葉片泵主要由定子3、轉子4、葉片5及裝在它們兩側的配流盤1組成。一、雙作用葉片泵定子配流盤葉片轉子配流盤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
1.雙作用葉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內表面形似橢圓,由兩段半徑為R的大圓弧、兩段半徑為r的小圓弧和四段過渡曲線所組成。一、雙作用葉片泵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1.雙作用葉片泵的工作原理定子和轉子的中心重合。在轉子上沿圓周均布的若干個槽內分別安裝有葉片,這些葉片可沿槽作徑向滑動。一、雙作用葉片泵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1.雙作用葉片泵的工作原理在配流盤上,對應于定子四段過渡曲線的位置開有四個腰形配流窗口,其中兩個窗口與泵的吸油口連通,為吸油窗口;另兩個窗口與壓油口連通,為壓油窗口。定子配流盤葉片轉子配流盤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1.雙作用葉片泵的工作原理當轉子由軸帶動旋轉時,葉片在自身離心力和由壓油腔引至葉片根部的高壓油作用下貼緊定子內表面,并在轉子槽內往復滑動。這樣,在轉子、定子、葉片和配油盤之間就形成了若干個密封的工作容積。當葉片由定子小半徑r
處向定子大半徑R處轉動時,相鄰兩葉片間的密封腔容積就逐漸增大,形成局部真空,而經過窗口a
吸油;當葉片由定子大半徑R
處向定子小半徑r處轉動時,相鄰兩葉片間的密封腔容積就逐漸減小,通過窗口b
壓油。轉子每轉一周,每一葉片往復滑動兩次,因而吸、壓油作用發生兩次,故這種泵稱為雙作用葉片泵。又因吸、壓油口對稱分布,作用在轉子和軸承上的徑向液壓力相平衡,所以這種泵又稱為平衡式葉片泵。視頻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視頻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2.
YB1型雙作用葉片泵的結構
YB1型雙作用葉片泵主要由左泵體1、左配流盤2、轉子4、、葉片6、定子7、右配流盤8、右泵體9等組成。1—左泵體2—左配流盤3—左軸承4—轉子5—組件連接螺釘
6—葉片7—定子
8—右配流盤9—右泵體10—壓油口濾網
11—密封蓋板12—右軸承13—密封圈14—驅動軸15—鍵16—蓋板螺釘17—吸油濾網18—泵體連接螺釘2.
YB1型雙作用葉片泵的結構YB1型雙作用葉片泵主要由左泵體1、左配流盤2、轉子4、、葉片6、定子7、右配流盤8、右泵體9等組成。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1—左泵體2—左配流盤3—左軸承4—轉子5—組件連接螺釘
6—葉片7—定子
8—右配流盤9—右泵體10—壓油口濾網
11—密封蓋板12—右軸承13—密封圈14—驅動軸15—鍵16—蓋板螺釘17—吸油濾網18—泵體連接螺釘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2.
YB1型雙作用葉片泵的結構為了便于裝配和使用,兩個配流盤與定子、轉子和葉片可組裝成一個部件。螺釘5為部件的緊固螺釘,其頭部作為定位銷插入左泵體1的定位孔內,以保證配油盤上吸、壓油窗口的位置能與定子內表面的過渡曲線相對應。轉子4上開有12條狹槽(葉片槽),葉片6安裝在槽內,并可在槽內自由滑動;葉片槽的底部開有小孔,和配流盤上的壓油槽相通。轉子通過內花鍵與驅動軸相配合,主動軸由兩個滾珠軸承3和12支承,以使其工作可靠。骨架式密封圈13安裝在密封蓋板11上,用來防止油液泄漏和空氣滲入。5螺釘1左泵體4轉子6葉片12軸承3軸承1113觀察結構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1)左配流盤2:兩個凹口a
為吸油槽,兩個腰形孔b
為壓油槽。吸油槽為通孔結構,以便和吸油孔連通,壓油槽為盲孔結構。在壓油槽腰形孔的端部開有三角槽d
,其作用是使葉片間的密封工作容積逐步與高壓腔相通,不致產生液壓沖擊。為了使葉片頂部和定子內表面緊密接觸,在配流盤中部對應于葉片根部的位置,開有一環形槽c
,該環形槽通過葉片根部的小孔與右配流盤的環形槽相通,并通過右配流盤的環形槽將壓油口的壓力油引入到葉片根部。當葉片處于吸油區時,因為葉片頂部與吸油腔通,沒有壓力,所以葉片對定于的壓緊力又嫌過大,使定子吸油區過渡曲線部位磨損嚴重,減少葉片厚度可減小葉片底部的作用力,但受到葉片強度的限制,葉片不能過薄。在高壓葉片泵中采用了各種結構來減小葉片對定子的壓緊力。
YB1型雙作用葉片泵的結構特點:觀察結構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YB1型雙作用葉片泵的結構特點:觀察結構凸緣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YB1型雙作用葉片泵的結構特點:觀察結構θ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28746吸油口觀察結構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88746壓油口觀察結構9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4.雙作用葉片泵的排量和流量:葉片每伸縮一次,每相鄰葉片間油液的排出量等于大圓半徑圓弧段的容積與小圓半徑圓弧段的容積之差。若葉片數為z,則雙作用葉片泵每轉排油量等于上述容積差的2倍。若忽略葉片本身所占的體積,則雙作用葉片泵的排量即為環形體容積的2倍,即:V=2π(R2-r2)b。泵實際輸出流量為:q=VnηV=2π(R2-r2)bnηV式中:
b為葉片寬度,R為定子長半徑,r為定子短半徑。從上式可看出,雙作用葉片泵為定量泵。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5.葉片泵提高工作壓力的主要措施:隨著技術的發展,雙作用葉片的最高工作壓力已達成20~30MPa;這是因為雙作用葉片泵轉子上的徑向力基本上是平衡的,因此不像高壓齒輪泵那樣,工作壓力的提高會受到徑向承載能力的限制。葉片泵采用浮動配流盤對端面間隙進行補償后,泵在高壓下也能保持較高的容積效率,葉片泵工作壓力提高的主要限制條件是葉片和定子內表面的磨損,為了解決定子和葉片的磨損,要采取措施減小在吸油區葉片對定子內表面的壓緊力,目前主要采取雙葉片結構、彈簧葉片式結構和母子葉片結構。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5.葉片泵提高工作壓力的主要措施:
1)雙葉片結構:在轉子2的葉片槽內裝有兩片葉片1,葉片頂端和兩側面倒角,兩葉片側面的倒角構成了“V”形通道,油液能夠通過此通道由葉片底部進到葉片與定子之間的接觸處。這樣,不論在高壓區還是在低壓區,葉片上、下兩端均受壓力相同的油液壓力作用,但承壓面積不同。正確選擇葉片頂部棱邊的寬度,可以改變葉片頂部的有效作用面積,控制葉片對定子的壓緊力大小,從而既保證了高、低壓腔的密封,又不至于產生過大的接觸應力。兩個葉片可以相對滑動,在任何位置葉片頂端都有兩處與定子接觸,因而密封可靠,同時也增強了葉片的彎曲強度。觀察結構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5.葉片泵提高工作壓力的主要措施:
2)彈簧葉片式結構:與雙葉片結構類似,葉片2在頭部及兩側開有半圓型槽,在葉片的底面上開有三個彈簧孔,內有彈簧4。通過葉片頂部和底部相連的小孔及側面的半圓槽使葉片底部與頂部溝通,這樣,葉片在轉子槽3中滑動時,頂部和底部的壓力完全平衡。葉片2和定子1內表面的接觸壓力僅為葉片的離心力、慣性力和彈簧力,故接觸力較小。觀察葉片結構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一、雙作用葉片泵
5.葉片泵提高工作壓力的主要措施:
3)母子葉片式結構:在轉子4葉片槽中裝有母葉片2和子葉片3,母、子葉片能自由地相對滑動。通過配流盤使轉子上的K腔保持和排油壓力相通(壓力為p2),K腔和母子葉片間的中間壓力腔C相通,C腔壓力也為p2。轉子上的壓力平衡孔h使葉片的頂部和底部的液壓力相等,其壓力為p1。母葉片根部L的壓力也為p1。當葉片經過壓油腔時,
p1
=
p2,葉片作用在定子1上的力F=0;當葉片經過吸油腔時,
p1
=0,母葉片根部不受高壓油作用,只受C腔的高壓油作用而壓向定子,葉片作用在定子上的力F=tbp2,由于C腔有效作用面積不大,所以定子所受的壓緊力也不大。觀察葉片結構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二、單作用葉片泵1.單作用葉片泵的工作原理:單作用葉片泵主要由配流盤1、轉子3、葉片5、定子4、傳動軸2等組成。和雙作用葉片泵顯著不同處:單作用葉片泵的定子內表面是圓柱面,轉子和定子中心之間存在著偏心量e。葉片在轉子的槽內可靈活滑動,在轉子轉動時的離心力以及葉片根部油液壓力作用下,葉片頂部貼緊在定子內表面上,于是,兩相鄰葉片、配流盤、定子和轉子便形成了一個密封的工作容積。定子2配流盤5葉片3轉子1配流盤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二、單作用葉片泵1.單作用葉片泵的工作原理:轉子逆時針旋轉時,圖右側的葉片向外伸出,密封容積逐漸增大,產生真空,油液通過吸油口、配流盤上的吸油窗口進入密封容積;而在圖的左側,葉片往里縮回,密封容積逐漸縮小,密封腔中的油液排往配流盤壓油窗口,經壓油口被輸送到系統中去。這種泵在轉子轉一轉的過程中,吸油、壓油各一次,故稱單作用葉片泵。由于轉子上受有單方向的液壓不平衡作用力,故又稱非平衡式泵。觀察原理1觀察原理2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二、單作用葉片泵2.單作用葉片泵泵的排量和流量:
單作用葉片泵的排量近似為:V=2πbeD泵的實際流量為:q=2πbeDnηV式中:b
為葉片寬度,e
為偏心距,D
為定子內徑,
n為轉速。
改變定子和轉子間的偏心距e
的大小,便可改變泵的流量;改變偏心距e的方向,即可改變泵吸、壓油口的方向,故單作用葉片泵可做成雙向變量葉片泵。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二、單作用葉片泵3.限壓式變量葉片泵:1)限壓式變量葉片泵的工作原理:限壓式變量葉片泵的轉子3的中心o1
是固定的,定子2可以左右移動,在限壓彈簧1的作用下,定子被推向右端,靠緊在反饋控制活塞5的左端面上,使定子中心o2
和轉子中心o1之間有一初始偏心距e0,其大小可用流量調節螺釘7調節,它決定了泵的最大流量。壓力調節螺釘6調節限壓彈簧1作用在定子左側的預緊力kx0,(
k為彈簧剛度,x0為彈簧的預壓縮量)。這種泵是利用出口壓力油(工作壓力為p),經泵體內的通道作用于控制活塞5的右端面上,使活塞對定子2產生一作用力pA(A
為活塞有效作用面積),與限壓彈簧1的預緊力kx0的平衡關系進行工作的。當反饋力pA和限壓彈簧的預緊力kx0相等時,即:
pA=kx0,
p=kx0/A
,稱此時的工作壓力p為限定壓力,用pB來表示。1—限壓彈簧2—定子3—轉子4—葉片5—反饋控制活塞6—壓力調節螺釘7—流量調節螺釘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二、單作用葉片泵3.限壓式變量葉片泵:1)限壓式變量葉片泵的工作原理:當泵的工作壓力p
小于限定壓力pB時(
pA≤kx0)
,此時,定子不作移動,最大偏心量e0
保持不變,泵輸出流量為最大。當泵的工作壓力p升高至大于限定壓力pB時(pA>kx0),此時限壓彈簧被壓縮,定子左移,偏心量減小,泵輸出流量也減小。泵的工作壓力越高,偏心量越小,泵輸出流量也越小。工作壓力達到某一極限值pC
(截止壓力)時,限壓彈簧被壓縮到最短,偏心距到最小,泵的實際輸出流量為零。因此,這種泵被稱為限壓式變量葉片泵。觀察過程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任務三葉片泵二、單作用葉片泵3.限壓式變量葉片泵:2)限壓式變量葉片泵的流量與壓力特性
如圖所示,AB
段表示工作壓力小于限定壓力pB
時,流量最大而且基本保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集成式建筑工程勞務用工安全質量保障合同
- 建筑玻璃節能技術研發采購及施工應用合同
- 高級家政保姆全方位服務長期協議
- 澳大利亞留學生自習室租用管理與費用結算協議
- 影視器材意外損壞賠償與責任劃分合同
- 忠誠協議精神賠償免除與責任追究完整解決方案合同
- 網絡安全漏洞掃描與網絡安全意識培訓合同
- 數據安全事件調查與處理合同
- 影視道具租賃與影視劇本審查服務合同
- 電商直播移動應用開發與直播服務合同
- 醫院藥物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倫理審查申請及受理表
- 中藥塌漬療法操作評分標準
- 09式 新擒敵拳 教學教案 教學法 圖解
- 智能網聯汽車線控技術課件
- 建筑工程全流程資料全套范本(929頁及百張模板)
- 營銷策劃模版課件
- 消防系統介紹與維護管理-副本詳解知識講解
- GB_T9578-2021 工業參比炭黑4#(高清最新版)
- (精選)社區管理網上形成性考核作業
-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PPT課件
- 恩格勒系統整理17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