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1頁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2頁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3頁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4頁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1.清末,以“忠君”為主題的傳統屈原闡釋逐漸動搖;新文化運動時期,“屈原愛國”觀念確立并逐漸傳播,但尚未獲得各方的足夠認同;九一八事變后,民族主義闡釋壓倒其他闡釋而漸成主流,“屈原愛國”成為一種制度性、風俗性和常識性觀念。這一轉變表明(

)A.社會形勢變化影響歷史解釋 B.新文化運動對思想解放作用有限C.楚國歷史年代久遠無法考證 D.中國的傳統文化得到了發揚光大2.明朝官員謝杰在《虔臺倭纂》中指出:“寇與商同是人,市通則寇轉為商,市禁則商轉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嚴而寇愈盛。片板不許下海,艨艟巨艦反蔽江而來;寸貨不許入番,子女玉帛恒滿載而去……于是海濱人人皆賊,有誅之不可勝誅者?!币韵赂黜検菍@一表述的理解,其中不恰當的是A.海禁加劇了寇患B.海禁的負面作用明顯C.海禁會使商人鋌而走險D.應當廢除海禁政策3.1793年,清政府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其中第一條規定對活佛轉世的認定實行金瓶掣簽制度。該條文說:“大皇帝為求黃教得到興隆,特賜一金瓶,今后遇到尋認靈童時,……由各呼圖克圖和駐藏大臣在釋迦牟尼像前掣簽認定?!边@一制度A.是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權的體現 B.解決了西藏各教派之間的矛盾C.確立了佛教在西藏至高無上的地位 D.使西藏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理4.清朝在新疆設立伊犁將軍,向西藏派遣駐藏大臣,在蒙古族地區實行盟旗制度。以上舉措的共同目的是(

)A.增加財政收入 B.抵御西方侵略 C.強化邊疆治理 D.推行地方自治5.如表所示是某學校歷史研究性學習小組整理的材料,據此可以判斷他們的研究主題是(

)地區措施東南地區1684年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東北地區1689年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蒙古和新疆地區平定準噶爾部、大小和卓的叛亂西藏地區1727年派駐駐藏大臣A.清朝前期的民族關系 B.捍衛國家統一的康熙帝C.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 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6.明清統治者推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其主要影響有①阻礙了中外之間的貿易往來

②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③失去了開拓海外市場的契機

④保護了民族工業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根據如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下列有關軍機處的說法正確的是(

)A.軍機大臣由朝中重臣推舉任用 B.是統率內閣、六部的正式機構C.隸屬于皇帝,參與機要政務 D.對皇權形成有效制約8.清朝前期統治者處理邊疆民族關系時,主張“因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能體現該主張的是()A.設臺灣府 B.平定準噶爾叛亂C.冊封達賴、班禪 D.設伊犁將軍9.現代中國的版圖基本奠定是在(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10.明朝中后期,內閣“大事皆首輔主持,次輔以下不敢與較”。清朝內閣設置了由滿州旗人壟斷的領班大學士,但領班大學士的地位與其他閣臣差別不大。閣臣的權勢高低主要由其能否“參預機務”決定。這一變化表明,清朝(

)A.君主治政風格更加獨斷 B.注意調節統治集團內部矛盾C.中樞官僚體制趨于成熟 D.重視吸取明王朝衰亡的教訓11.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特別重視邊疆的管理,其中康熙帝在哪一地區建樹相對較少A.西藏B.東南C.東北D.西北12.下圖是中國某時代的疆域示意圖,統治該時代的皇帝應是A.秦始皇B.漢武帝C.元世祖D.乾隆帝13.隆慶元年(1567年),明政府開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設督飼館,私人海上貿易取得某種程度的合法地位。當地民眾“富家以財,貧人以驅,輸中華之產,馳異域之邦,易其方物,利可十倍”。而月港“所貿金錢,歲無慮數十萬……其殆天子之南庫也”。據此可知A.明朝奉行鼓勵對外貿易的政策 B.對外貿易有利于改善國計民生C.月港是明朝對外貿易的主要通道 D.私人海上貿易使貧富分化加劇14.自唐以來長盛不衰、歷代開放的港口是A.廣州 B.泉州 C.福州 D.廈門15.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設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方政務;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設伊犁將軍;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最終確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這表明,清代A.新疆正式歸屬中央管轄 B.行省制度開始在全國推行C.強化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D.中央政府與西藏開始交往16.明清時期加強專制統治的措施有①明太祖廢除丞相②雍正帝設立軍機處③實行八股取士④思想上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A.①②③

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7.順治十三年,清廷正式頒布“禁海令”,定“三藩之亂”即將結束之際,福建總督及江蘇、福建、廣東巡撫等先后上疏,要求廢除海禁,準民出海貿易。這說明A.海禁政策受到質疑 B.明清出現進步思想C.東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擾 D.清朝君主專制日益強化18.清中葉以后,中央政府在漠南蒙古設置綏遠城將軍。歷任綏遠城將軍呈遞皇帝的奏折內容極其豐富,大概涉及了綏遠城修筑、內政、軍務等八個大類。清朝此舉意在A.加強對于蒙古地區的控制 B.擴大地方行政權力C.賦予將軍處理政務的職權 D.推行改土歸流政策19.清代一位皇帝特意設立了一個臨時軍政機構,開始名為軍機房,就設在乾清門西側的養心殿外,當時正在西北用兵,軍事上需要集中力量迅速解決,以防貽誤軍機。這位皇帝還①命令地方大員密折奏事

②正式賜予“達賴喇嘛”的封號③在西南地區大規模實行“改土歸流”

④重建太和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晚清詩人黃遵憲《番客篇》言:“國初海禁嚴,立意比驅鱷。借端累無辜,此事實大錯。”清朝入關之初厲行“海禁”政策,其主要針對A.東南沿海反清勢力 B.東部沿海奸商勢力C.來自日本的倭寇勢力 D.來自西方的殖民勢力2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在歷史上產生過九個統一的全國的大朝代,我們可稱秦漢為“第一帝國”,隋唐宋為“第二帝國”,明清則為“第三帝國”。第一帝國的政體還帶貴族性格,世族力量強大。第二帝國則大規模和有系統地科舉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將經濟重心由華北的旱田地帶逐漸轉移到華南的水田地帶?!魧⒌诙蹏偷谌蹏容^,則可以看出第二帝國“外向”“開放”,帶“競爭性”。與明清之“內向”“保守”及“非競爭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國帶擴張性,而第三帝國則帶收斂性。

——黃仁宇《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1)根據材料與所學知識,指出“第二帝國”在政治結構、經濟格局和選官制度等方面與“第一帝國”相比,發生的主要變化。(2)結合有關史實,說明第三帝國的“內向”“保守”及“非競爭性”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上諭大臣……又曰:“廣南市舶(市舶司,為掌管海外貿易征稅、管理外商及收購舶來物貨的官署),利(利稅、利潤)人甚厚,提舉官(管理市舶事務的官員)宜得人(用人得當)而久任。庶(期望)蕃商肯來,動得百十萬緡,皆寬民力(減輕人民的財力負擔)也?!薄未钚膫鳌督ㄑ滓詠硐的暌洝凡牧隙幻賳T在乾隆二十四年給皇帝的奏拆中說:“近年以來,南北絲貨騰貴,價值較往歲增至數倍……民間商販希圖重利出賣,洋艘轉運,多至盈千累萬,以至絲價日昂。”乾隆皇帝諭旨宣布:“前因出洋絲斤過多,內地市價翔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織衽?!薄畼渲尽秶肥v》材料三清政府在粵海關規定:(一)洋船銷貨、裝貨,應該按期離開,禁止在廣州過冬;(二)洋船不許同漢奸私自交易;(三)內地行商不許向洋商借貸資本;(四)洋商不許雇傭內地仆役;(五)在洋船停泊處必須有官員與兵了彈壓、稽查。——樊樹志《國史十六講》材料四進入近代以來,特別是19世紀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現了新的狀況。中國的茶葉、生絲、棉花大量輸往西方,以“英國制造”為代表的西方紡織品、金屬制品、機械設備等也飄洋過海。洋人反客為主,得操絲市、茶市之權華商之業絲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區,洋布排擠了土紗土布,使中國城鄉出現生產凋敝、經濟蕭條的狀況?!幾岳钯┑取吨袊贰?.根據材料一,概括有效的歷史信息。2.根據材料二、三,概括清政府的貿易政策,分析該政策帶來的影響?3.依據材料四,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現的新狀況,并分析出現這些新狀況的原因。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一部歐洲史從希臘開始,轉向到羅馬意大利半島,又轉向到西班牙、葡萄牙,再轉向到荷、比、英、法諸國,再轉向到德意志,直至今又轉向到蘇俄,其在地理區域上之輪轉動態,大致如此。中國歷史趨勢,不好說是轉動的,只好說是展拓的。中國史是最先從某一狹小地區,展擴到廣大地區去。由是而再從廣大地區推拓到較狹小的地區,從高燥地帶推拓到低濕地帶,從寒冷地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