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1頁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2頁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3頁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4頁
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遼宋夏金元的經濟、社會與文化-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1.“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此“書”乃是A.《春秋》 B.《史記》 C.《資治通鑒》 D.《史通》2.唐代南北方多地均有制瓷窯場,河北邢窯、河南黃冶窯、湖南長沙窯、浙江越窯是其典型代表。宋元時期,廣州、潮州、惠州、雷州、德化、晉江、福州等地制瓷窯場迅速增加,數量大大超過北方。當時廣東、福建兩省制瓷窯場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

)A.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B.大一統局面的出現C.南方制瓷技術的進步 D.北方人口大量南遷3.《宋書》記載劉宋的一段描述:至于元嘉……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會土帶海傍湖,良疇亦數十萬頃,膏腴上地-.城跨南楚之富,揚部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由此可知,這一時期(

)A.北民南遷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和技術B.江南成為全國糧食生產中心C.三吳地區的工商業繁榮局面形成D.南方經濟開發取得一定成就4.如表唐宋時期美術家地域分布統計表比較項中原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其他地區唐朝73%11%6%10%北宋63%17%10%10%南宋6%26%65%3%——據俞建華《中國美術家人名詞典》(趙雅辭統計)整理某研究者據此得出“經濟重心南移導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結論。該研究者A.能嚴謹地進行歷史推論 B.準確運用了唯物史觀C.忽視了政治因素的影響 D.所依據的史實不正確5.棉花在古代又叫吉貝、白疊等。據下表可以認定的史實是(

)史料出處“淮海惟揚州”“島夷卉服,噘筐織貝”《尚書·禹貢》高昌國有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爐,名曰白疊子。國人取織以為布,布甚軟白,交用焉《太平御覽》福建省崇安縣武夷山船棺中曾發現一片距今約3000年棉布,經鑒定,該棉布為平紋棉布《崇安武夷山船棺出土紡織品的研究》A.福建棉紡織業非常發達 B.棉布是古人的主要衣料C.我國棉花種植歷史悠久 D.棉花自西北和東南傳入6.中國古代有一農書兼論南北,是我國第一部在全國范圍內對整個農業做系統研究的農業專著。全書分為農桑通訣、百谷譜、農器圖譜三大部分。其中農器圖譜20集,占全書80%的篇幅,幾乎包括了傳統的所有農具。這一“農書”成書于(

)A.漢朝 B.北魏 C.元朝 D.明朝7.從南宋開始,政府規定,凡是要賣出田地之人,要先問宗親及四鄰,他們有優先購買權。只有他們不買時,方可賣給他人。這反映了A.封建土地兼并的蔓延 B.小農經濟出現嚴重分化C.鄉村宗族關系的發展 D.工商經濟向農村的擴展8.下表是遼、金、宋政權建都情況遼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東京(今遼寧遼陽)南京(今北京)西京(今山西大同)金上京(今黑龍江哈爾濱)東京(遼寧遼陽)西京(今山西大同)南京(今河南開封)北京(今內蒙古寧城)中都(今北京)宋東京開封(今河南開封)西京(今河南洛陽)南京(河南商丘)北京(河北大名縣)。南宋遷都臨安(今杭州)由上表可推知,當時A.各民族之間的交往相當頻繁B.北方仍具有較大經濟優勢C.區域經濟格局發生根本轉變D.政治中心逐步向北部遷移9.由下表內容可知,我國古代科學家朝代科學家活動記載結論唐朝張志和讓人背向太陽噴灑小水珠,看到類似虹霓情景彩虹是因陽光通過空中的水滴形成北宋沈括把磁針擱在碗沿上;以針橫貫燈芯草浮于水面;用獨根繭絲將蠟少許粘著于針腰,在無風處懸掛只有“縷懸法”才能使指南針真正“指南”元朝趙友欽將一個黑漆球掛在屋檐下,該球半個亮半個暗,猶如月球反射太陽光。不同角度看黑球,其反光部分的形狀各異,有月牙形、半月形等解釋月亮的盈虧現象A.重視科學技術的實用性 B.通過觀察實驗的方法著述C.運用實驗說明天人感應 D.以科學理論挑戰封建思想10.下圖所示為隋朝與元朝大運河,與隋朝大運河相比,元朝大運河突出的變化是A.中心從洛陽轉變為大都 B.航線向北拓展航程延長 C.增加了向南延伸的支線 D.大運河的功能發生變化11.原產于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的水稻“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宋真宗“以江、淮、兩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斛,分給三路為種,內出種法”。這一做法A.體現了南北糧食日趨融合的趨勢 B.促使外來農作物成為種植的主體C.解決了長期以來的糧食安全問題 D.提高了農民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12.在郭守敬的建議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學家,在國內27個地點進行天文觀測,其觀測結果為編制《授時歷》提供了科學的數據。這些天文觀測活動產生的直接影響是A.引起了生產技術的變革 B.有利于中國古代重農政策的穩定C.推動了小農經濟的發展 D.促進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強化13.元代王禎在《農書》中總結南方水田的耕作方式,“其法:起拔為疄(田壟),兩疄之間,自成一畎(田間小溝),一段耕畢,以鋤橫截其疄,泄利其水,謂之腰溝,二麥既收,然后平溝畎,蓄水深耕,俗謂之再熟田也。”該耕作方式(

)A.有利于保苗抗旱排水防澇 B.促使南北農業發展趨向平衡C.在元朝時開始出現并推廣 D.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地矛盾14.錢穆先生認為宋代經濟是劃時代的近代經濟的開始。以下可以作為佐證的是①風雨冥晦時,惟憑針盤而行②今朝半醉歸草市,指點青簾上酒樓③坊巷橋門及隱僻去處,俱是鋪席買賣④初,蜀人以鐵錢重,寺為券謂之交子,以便貿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5.下表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區鎮江府和秀州華亭縣商稅收入的狀況。這可用于說明宋代(

)地區時間商稅收入鎮江府熙寧十年(1077年)39502貫962文嘉定年間(1208~1224年)206298貫298文秀州華亭縣熙寧十年(1077年)10618貫671文紹熙年間(1190~1194年)48463貫774文A.坊市的時空界限被打破 B.國家對經濟的控制減弱C.商稅成為財政主要來源 D.市場經營環境較為寬松16.如表是現代中國的一些學者對儒學的評論,這些評論最適合用于研究(

)學者評論劉振東傳統儒學存在固有的缺陷:它主要使用于在封建社會結構基本處于穩定狀態下維護和協調的運轉,它倡導的倫理規范和道德精神具有理想主義色彩。葛兆光儒學傳統中有一個地方特別容易受到挑戰:他們關于宇宙與人生的思路未能探幽尋微,為自己的思想找到立足點,而過多地關注處理現世問題的倫理與政治。馬克賣儒學家們摒棄佛道所宣揚的彼岸世界,不相信輪回轉世,而力求在現實世界中實現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種理性主義的哲學。A.漢初尊奉黃老思想的依據 B.儒學獨尊地位確立的影響C.魏晉時期社會動蕩的原因 D.宋代程朱理學興起的背景17.宋代的“說話”上承唐代,日益興盛,在勾欄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為生的“說話人”?!罢f話”分為四家:小說、說經、講史、合聲(演出者隨興“指物題詠”)這反映出宋代A.城市經濟得到較快的發展B.世俗文學成為了文化主流C.傳統禮教受到了較大沖擊D.說書藝術開始在民間出現18.下表是中國古代某部著名的史著目錄,據此判斷,該目錄出自A.《史記》B.《資治通鑒》C.《史通》D.《文史通義》19.《東坡志林》中有一則生動的事例:“涂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边@說明當時A.官方哲學理學束縛人們的思想 B.正統觀念影響人們的價值判斷C.三國故事最受統治階級的推崇 D.小說成為傳播市民文化的載體20.據學者考證,蘇軾長子為中書舍人石昌言孫女婿,次子娶了歐陽修孫女,幼子娶翰林學士范鎮孫女;蘇轍的長子娶翰林學士梁顥的曾孫女,另有兩子分別娶龍圖閣大學士黃實之二女。由此可見,宋代(

)A.宗法血緣維系權力壟斷 B.官僚結黨營私現象突出C.婚嫁男女身份趨于平等 D.婚姻擇偶注重功利名譽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齊東野語》記載,“自為遇仙酒肆……遂為湖山旗亭之甲”。宋代時期,這種供人休息駐足的旗亭大量興建,不少商家因地制宜地在此開設酒肆、茶肆之類。在汴京、洛陽、臨安等大城市中,街道不斷被拓寬,城中河堤修茸一新,“浮鋪”“車擔”等流動小販穿梭其中,成為百姓休閑、賞景、作詩、品茗和社交的絕佳場所,不同身份、職業的人活躍其中,通宵達旦。節日期間,皇帝更是在御街進行“賜御酒”“撒金錢”活動?!稓q時廣記》“探春游”中載:“大抵都城(汴京)左近皆是園圃,百里之內并無閑地,并縱人賞玩。”此類的城市公共空間在兩宋時期得到快速發展,宋政府在節慶日活動期間加強治安、消防等方面的管控;并為防止民眾對公共場所地的侵占和破壞,政府數次組織對亂建房舍的拆除、雇傭民眾對園圃和街道清潔及對惡意破壞市容衛生人員的抓捕?!幾詤遣氏肌对囌撍未某鞘泄部臻g》材料二

1951年,中共中央指出,“在城市建設計劃中,應貫徹為生產,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同時規定允許使用地方財政進行市政工業設施及城市公共空間的修建。各城市采用以工代賑的方法,結合愛國衛生運動,發動群眾,清運垃圾、疏浚河道、開辟苗圃、恢復整理舊有公園。1953年后,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國家投資與城市規劃局對公共空間的人均面積、功能分區和分布等進行了針對新建城市和舊城市的不同遠景規劃。除了拓寬馬路、規劃道路信號燈等,新建城市廣場成為這一時期城市建設的亮點,最主要和常見的城市廣場是大規模群眾性的政治集會場所,空間尺度追求宏大、空間氣氛追求宏偉,如北京天安門廣場、成都人民廣場;此外交通廣場廣泛籌建,尤其是火車站前廣場、機場航運樞紐站廣場,不僅解決了人流、車流的集散,也成為旅客的短暫休閑、休憩空間。——摘編自周波《城市公共空間的歷史演變——以20世紀下半葉中國城市公共空間演變為研究重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宋朝城市公共空間的特點,并指出其發展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宋朝時期相比,20世紀50年代中國城市公共空間發展的表現。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城市公共空間的認識。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學說簡表(部分)學派代表人物基本觀點儒家孔子禮、為政以德、有教無類孟子人性善、仁政荀子①_________墨家墨子兼愛、非攻、尚賢法家②_________以法治國、中央集權③_________老子道是萬物之原、道法自然、樸素辯證法、無為而治莊子崇尚逍遙自由陰陽家鄒衍五行“相生相勝”——摘編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書●中外歷史綱要(上)》材料二

從北宋中期起,一批學者掀起了儒學復興運動。他們力圖挖掘儒家經書的思想內涵,強調學術為現實服務,特別是希望充分發揮儒學在強化社會倫理道德秩序、樹立基本價值觀方面的作用。其代表人物是北宋的程顥、程頤兄弟和南宋的朱熹,因此這一學派也被稱為“程朱理學”。理學家認為“理”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根本原則,也稱“天理”。人生的目標,應當是“存天理,滅人欲”,即通過道德修養克服過度的欲望,最終實現對“天理”的充分體驗,從而達到“圣人”的精神境界。從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學受到官方尊崇?!幾匀嗣窠逃霭嫔纭镀胀ǜ咧薪炭茣裰型鈿v史綱要(上)》材料三

漢武帝即位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魏晉隋唐時期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間廣為流傳,傳統儒學受到挑戰。兩宋時期,一種新的儒學體系一程朱理學形成。它在吸收佛教和道教學說的基礎上,極大地深化了傳統儒學,進一步鞏固和凸顯了儒學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主體地位。明清之際,以個性解放為核心,反映社會需要的早期啟蒙思潮悄然滋長。進步思想家批判宋明理學,倡導求實精神,開創出思想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