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1頁
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2頁
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3頁
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4頁
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近代以來中國的官員選拔與管理制度-2023-2024學年高三歷史二輪(專題訓練)1.1905年,清廷下旨立??婆e的同時,還要求各省于1906年、1909年、1912年舉行優(yōu)貢考試、生員考職和保送舉貢,并在1909年按慣例舉行拔貢考試。1908年年底,為了慶祝翌年宣統(tǒng)帝即位,還照例開設了舉薦孝廉方正特科。這反映了(

)A.科舉停廢旨在籠絡士人 B.傳統(tǒng)觀念影響社會轉型C.統(tǒng)治階層無意推進改革 D.新式教育受到民眾抵制2.如表為1916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制訂的《選派留學外國學生規(guī)程》。如表中的規(guī)定(

類別基本內容關于留學考試留學生要通過考試方式進行選拔??荚嚪殖踉嚭蛷驮噧蓚€步驟,初試由省行政長官組織,復試由教育部在京組織進行,初試合格者的試卷要送教育部復核關于留學生的管理留學生由教育部特派的留學監(jiān)督進行管理。留學監(jiān)督每月收取留學生學位論文和考察報告,驗明留學生畢業(yè)憑證等A.體現出資產階級教育宗旨 B.說明政府對留學大力支持C.反映出政府重視人才培養(yǎng) D.規(guī)劃了留學生的發(fā)展目標3.1978年以后,我國干部制度進入改革和進一步完善階段,建立和推行公務員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公務員制度開始推行。200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標志著公務員制度正式形成。這表明公務員制度的推行(

)A.推動了工作重心的轉移 B.推動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C.適應了改革開放的需要 D.反映了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4.民國初,孫中山令法制局擬定出《任官狀紙程式》《任官令》《文官考試令》《文官考試委員官職令》《外交官及領事官考試委員官令》《法官考試令》《官職試驗章程》等法令,并交參議院議決。這些法令A.預示著立法程序和環(huán)節(jié)基本完成 B.保證了民主共和政體的建立與發(fā)展C.深受西方文官制影響而具有開創(chuàng)性 D.體現了建立現代文官制度的構想5.官員選拔與管理是國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治理的必要前提。晚清時期,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選官制度進行了重大變革。這種變革主要體現在(

)①廢除科舉制度

②設立學堂選官制度③正式確立公務員制度

④設立留學畢業(yè)生選官制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1897年,因聽聞科舉欲求變新,浙江很多人紛紛購買主張維新的《時務報》,以備應試,但很少有人“真能潛研精討以究中西治亂、強弱之故”;當年科舉考試“猶然故轍”,購報者遂意興索然。此現象說明當時的科舉(

)A.側重選拔時務人才 B.極大促進西學傳播C.尚未發(fā)生實質變化 D.深刻推動制度革新7.清光緒初年,“天下有事,功名多途”逐漸取代“以試為選”的“主流”文人追求,出現了新的“仕官捷徑”。據王韜《弢園文錄外編》記載:“凡屬洋務人員,例可獲優(yōu)缺,擢高官,而每為上游所器重,側席諮求……無不自命為治國之能員、救時之良相。”這一現象(

)A.源于洋務運動路線發(fā)生轉變 B.表明地方實力派勢力劇增C.說明民族國家建構意識增強 D.反映出社會轉型期的特點8.抗戰(zhàn)時期,陜甘寧邊區(qū)政府規(guī)定:“對公務人員有功或有過,人民有用任何方式向政府控告及建議之權?!薄案飨录壵蛘杖藛T,如接得人民向上級政府控告的訴狀,特別是控告政務人員的訴狀,須隨時負責轉呈上級政府,不得有任何阻難,亦不得置之不理。”這些規(guī)定意在A.發(fā)揮人民群眾的民主監(jiān)督作用 B.擴大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群眾基礎C.提高人民群眾在邊區(qū)政府的地位 D.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抗日積極性9.北洋政府廢除了中國自秦漢以來形成的官與吏之間的等級制,將除議員與軍官以外的所有官員統(tǒng)稱為文官。盡管文官仍有高等與普通之分,但從前從事具體行政事務的吏從此獲得了文官的身份以及相應的地位、待遇與法律保障。這反映出當時(

)A.文官制的等級差別消失 B.平等觀念為多數人接受C.民主政治得到一定發(fā)展 D.行政分工利于管理科學10.1902年有人在日記中寫道:“今歲省城將一切書院改為大學堂,選才華秀美者入堂肄業(yè),每月給薪水,所學以西法為要,有主教,有助教,以通西法者為之,此外又延洋夷為師(刻下尚未延來),在堂助教者,聞洋夷為師而告退之者數人,可謂有志氣者矣?!边@反映出(

)A.作者具有排外傾向 B.作者主張中體西用C.維新運動漸入高潮 D.天朝上國觀念盛行11.某政府公報中曾寫道:“第二屆高等考試……包括普通行政人員、財務行政人員、教育行政人員、統(tǒng)計人員、外交官領事官、司法官、會計人員7類考試。10月20日,考試在南京北平同時舉行,經過甄錄試、正試,共錄取及格人員102人(首次錄取女性2名)”據此推斷,該政府是(

)A.清政府 B.南京臨時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國民政府12.1906年,清政府進行官制改革,宣稱認同三權分立等原則。改革以前,各重要部門大臣都是滿、漢各半;改革以后,11個部的13名大臣、尚書中,滿族占了7人,蒙古族1人,漢族只有5人。晚清的官制改革A.是實行預備立憲的核心 B.動搖了晚清的統(tǒng)治基礎C.導致其統(tǒng)治的日趨衰落 D.以西方民主思想為指導13.下表是1978—2011年我國部分公務員制度改革的內容。這些改革(

)1978—1986年明確提出干部“四化”的方針;廢除領導干部終身制等1987—1999年提出分類管理改革,頒布實施《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2000—2011年制定實施《改革綱要》,頒布實施《公務員法》A.為改革開放提供了組織保障 B.促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成C.變革了黨管干部的組織原則 D.逐步完善黨內監(jiān)督制度建設14.北洋政府文官考試制度始于1913年。相關法令規(guī)定,年滿21歲的民國男子可報考,是在教育部認可的國內外大學或高等專門學校修習各項專門學科3年以上的有畢業(yè)文憑者,被褫奪公權、虧欠或侵蝕公款者不得參加考試。這些規(guī)定反映了北洋政府(

)A.要求官員精干廉潔 B.注重對官員甄別審查C.對文官素質的重視 D.遵循平等競爭的原則15.1901年,慈禧太后和部分官員希望通過舉行鄉(xiāng)試來提振權威,團結士心。但東南督撫劉坤一和張之洞奏請辛丑鄉(xiāng)試展期一年,經過多回合明爭暗斗,最終西南、西北等省按期舉行鄉(xiāng)試,東南各省展期一年。這反映出(

)A.清政府缺乏改革決心 B.地方勢力與朝廷全面對抗C.廢除科舉是當務之急 D.清政府對地方控制力削弱16.1922年,孫中山發(fā)表《中華民國建設之基礎》一文,指出國家的政治權力由民權和治權兩部分組成,民權由“選舉官吏之權”“罷免官吏之權”“創(chuàng)制法案之權”“復決法案之權”構成,治權可分為立法、行政、司法、監(jiān)察和考試五部分。這說明,孫中山的治國思想(

)A.推動了國共的合作進程 B.發(fā)展了西方的政治學說C.拋棄了中國的傳統(tǒng)政治 D.維護了資產階級的利益17.1934年,國民政府舉行第一次普通考試,涉及行政人員、法院書記官、教育行政人員、建設行政人員及監(jiān)獄官,這類錄取人員屬于政府較低級的技術類官員。從1931年到1947年,此類普通考試舉行14次,錄取委任級文官6210人。由此可見,普通考試(

)A.成為公務員主要選拔方式 B.促進近代文官考試制度的建立C.有利于公務員隊伍專業(yè)化 D.保證了官員選拔的公平公正性18.1902年創(chuàng)辦的山西大學堂設中學專齋和西學專齋,中學專齋初設經、史、政、藝四科,后只保留經學一門,并增設外文、理化、史地、藝體等。1905年首批畢業(yè)生分別被授予“貢生名義”。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A.新式學堂已擺脫傳統(tǒng)教育的模式和觀念B.近代教育呈現出新舊交織的轉型期特征C.該學堂的創(chuàng)辦是中國教育近代化的標志D.學堂選官已經成為官員選拔的主要方式19.1904年以前,湖南地區(qū)的官辦學堂占85%以上,而從1905年開始,公立、私立學堂一躍而上,公立學堂更占了2/3以上。1909年,湖南1262所學堂中,官立僅400所,占31%;而公立、私立學堂占69%。對此,學者認為“統(tǒng)治者將學務一下拱手讓與地方,并非心甘情愿,而是因經濟狀況迫不得已”。這一觀點指出(

)A.清政府被迫變革教育體制 B.科舉制因財政困難而被廢除C.學堂選官制度正逐步形成 D.“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遭到沖擊20.20世紀初,清政府頒行了近代中國第一個全國性的法定學制,建立了統(tǒng)一的教育行政體系,正式設立了嶄新的官員選拔制度。這一舉措(

)A.確立了留學畢業(yè)生選官制度 B.為結束科舉制度創(chuàng)造了條件C.是清末戊戌變法的重要內容 D.奠定民國公務員制度的基礎21.自古以來改革就是完善國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恰當的改革可以為國家發(fā)展提供新的活力。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王安石說:“募兵未可全罷,民兵可漸復,……今中國募禁軍往戌多死,此害于仁政。陛下誠能罷軍職,以所得官十二三,鼓舞百姓豪杰,使趨為民兵,則事亦成……今所以為保甲,為其足以除盜,然非特除盜也,固可見習其為兵?!c募兵相參,則可以消募兵驕志,省養(yǎng)兵財賦,事漸可以復古。”——楊永亮《近世視域下的宋代社會變革研究》材料二

北洋政府時期,中國近代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進程并未因袁世凱或其它軍閥統(tǒng)治者的專制獨裁而中斷,相反卻被作為強化其政治統(tǒng)治的一種手段而得以實施。從1913年開始,北洋政府陸續(xù)頒發(fā)了許多有關建立文官制度的法律法令,如《文官考試法草案》《文官任用法草案》《文官任用法施行法草案》、《文官甄別法草案》《文官懲戒法草案》《文官保障法草案》等等。這些法案明確“官吏是社會職業(yè)之一種。官吏與國家乃一種契約關系,……一切契約之成立,必須得當事人雙方之同意。其變更、消滅,亦自非雙方同意及有法定條件不可。官吏契約也應遵守這一規(guī)范"。——摘編自林新奇《中國人事管理史》材料三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統(tǒng)整體設計推進改革的新時代,開創(chuàng)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局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進一步發(fā)展變化,這就決定著,深化社會治理制度改革,推進社會全面創(chuàng)新進步,必須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和社會建設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xù)的有效制度安排?!蔫b《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1)根據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變法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王安石提出上述變法主張的意圖。(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文官考試法草案》頒布的歷史條件,并簡析北洋政府時期官員選拔法案制定的積極意義。(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指出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標志。2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的發(fā)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世官制、察舉制和科舉制。在世官割占統(tǒng)治地位的歷史階段,官職被限定在貴族范圍內。察舉制度創(chuàng)立之后,選官要先經官吏察訪,然后推薦給中央予以任用。科舉制則是通過考試選官,擇優(yōu)錄用?!幾渣S留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述略》材料二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開始設立經濟特科取士;廢除八股后,又采取學堂育才選才和留學生畢業(yè)錄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時期,受國內外諸種因素的影響,以強化文官立法為特點,中國近代文官制度進一步趨于完善。這些近代中國官員選任制度,具有許多值得總結和可供借鑒之處,并且在某些方面還顯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時代價值?!幾躁P學增《近代中國官員選任制度及其得失》材料三以1994年《國家公務員錄用暫行規(guī)定》正式頒布為標志,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正式建立。該規(guī)定實施20年以來,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陸續(xù)進入國家機關工作,為國家公務員隊伍建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摘編自韓達亮《當代中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淺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變化的趨勢,并簡析這些變化的積極作用。(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初期中國官員選任制度變革的歷史背景。(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我國實施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意義。23.【干部任用與經濟建設】材料

1948年2月19日,解放軍進駐鞍山。對中共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當時最大的鋼鐵基地,鞍山為中共發(fā)展工業(yè)提供了絕好的平臺。鞍鋼接管與恢復的好壞直接影響工業(yè)建設及未來的經濟發(fā)展。煉鋼廠工人干部提拔簡表姓名經歷丁孝科平爐工務員、老工人,1948年4月曾護廠,個性很強,曾去市職工干訓班學習,并入了黨,進步很大;7月提為工務員,現為黨支部副組織委員;立過功馬洪升老工人,現為木工班、瓦工班、運輸班領班,1948年4月參加護廠;工作積極負責,有計劃性;立過功,1949年7月15日入黨,現為黨支委兼小組長劉克祥十幾年的老鉗工,對煉鋼廠最熟,在整個修復過程中,工作積極負責,和藹;7月15日入黨,曾在職工干訓班學習;立過功劉文舉老工人,有點滑;在煉鋼廠訓練班學習過,工作上有辦法,勞動上不太夠,能說,該人獎勵是否適當還看今后進步如何蕭廣順煤氣爐領班,工作積極,有組織力;7月底在煉鋼廠訓練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