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高一必修一第12課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1頁
歷史高一必修一第12課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2頁
歷史高一必修一第12課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3頁
歷史高一必修一第12課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4頁
歷史高一必修一第12課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2課甲午中日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

教學目標:1、掌握甲午中日戰爭暴發原因,歸納戰爭經過,分析《馬關條約》和甲午中日戰爭影響;2、了解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原因,概括其經過,綜合分析《辛丑條約》內容及八國聯軍侵華影響;3、體會中華民族英勇不屈斗爭精神。第1頁日本朝鮮滿蒙中國臺灣亞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大陸政策第2頁慈禧李鴻章第3頁一、甲午中日戰爭1.原因(1894---1895)根本原因:明治維新后日本實施對外擴張,侵華野心蓄謀已久直接原因:1894年朝鮮農民起義第4頁一、甲午中日戰爭1.原因直接原因:1894年朝鮮農民起義

2.戰爭經過(1894---1895)根本原因:明治維新后日本實施對外擴張,侵華野心蓄謀已久第5頁1894.7.251894.9.151895.2.21894.9.17黃海海戰豐島平壤旅順威海衛第6頁第7頁一、甲午中日戰爭1.原因直接原因:1894年朝鮮農民起義

2.戰爭經過(1894---1895)根本原因:明治維新后日本實施對外擴張,侵華野心蓄謀已久豐島海戰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遼東戰役(占領大連、旅順)威海衛戰役(北洋海軍全軍覆沒)3.結果:簽署《馬關條約》第8頁項目內容影響和危害割地賠款開埠其它權利喪失《馬關條約》遼東半島、臺灣及從屬島嶼、澎湖列島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軍費2億兩可在通商口岸投資設廠,產品運銷內地免收內地稅破壞中國領土完整,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野心,掀起瓜分中國狂潮加重中國人民負擔使侵略勢力深入內地拓展了列強對華資本輸出路徑,嚴重妨礙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

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第9頁一、甲午中日戰爭1.原因直接原因:1894年朝鮮農民起義

2.戰爭經過(1894---1895)根本原因:明治維新后日本實施對外擴張,侵華野心蓄謀已久豐島海戰平壤戰役黃海戰役(鄧世昌)遼東戰役(占領大連、旅順)威海衛戰役(北洋海軍全軍覆沒)3.結果:簽署《馬關條約》4.影響第10頁列強在瓜分中國(漫畫)第11頁沙皇俄國德國日本法國英國第12頁義和團口號:扶清滅洋第13頁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原因根本原因:瓜分中國,變中國為他們完全殖民地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第14頁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原因2.經過根本原因:瓜分中國,變中國為他們完全殖民地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第15頁

1900年6月,八國聯軍在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下,從大沽登陸,挑起大規模侵華戰爭,侵略者所到之處,燒殺劫掠,中國人民遭受到空前蹂躪。第16頁第17頁第18頁第19頁被聯軍轟毀北京民房和正陽門第20頁第21頁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辛丑條約》1.原因3.結果:簽署《辛丑條約》2.經過根本原因:瓜分中國,變中國為他們完全殖民地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第22頁《辛丑條約》①賠款4.5億

②劃使館界

③拆炮駐兵

④禁止反帝

⑤設外務部

加重了中國人民負擔,稅收受列強控制“國中之國”,成為列強侵華大本營腹地京津至山海關廣大地域,置于列強武裝控制之下便于鎮壓反帝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工具

;墮落為“洋人朝廷”列強經過外交路徑加強了對清政府控制

內容影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完全形成第23頁二、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原因3.結果:簽署《辛丑條約》2.經過根本原因:瓜分中國,變中國為他們完全殖民地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4.影響第24頁畫面中那個身帶血跡、瘦弱并顫動著人代表是當初受盡欺凌中國人。他正被眾多不平等條約扎得像個木乃伊。表明帝國主義者憑借多個不平等條約殘酷剝削中國人。第25頁清政府就像列強手中扯線木偶一樣,逐步成為侵略者統治中國工具第26頁探究:中國是怎樣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英國中國開始淪為半殖半封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英法使中國半殖半封程度加深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日本使中國半殖半封程度大大加深八國聯軍侵華(1900—1901)列強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原因條約影響直接原因—禁煙運動根本原因—打開中國市場直接原因—修約被拒絕根本原因—深入打開中國市場導火線—朝鮮農民起義根本原因—日大陸政策、蓄謀已久直接原因—鎮壓義和團運動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第27頁

全國人大十屆二次會議期間,溫總理答記者問時,引用了清末詩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萬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1.這首詩寫于哪一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