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靜海縣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_第1頁
2024年天津靜海縣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_第2頁
2024年天津靜海縣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_第3頁
2024年天津靜海縣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_第4頁
2024年天津靜海縣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天津靜海縣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常識判斷1.下列關于我國科技成就的說法,正確的是()A.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于1964年發射成功B.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是由“神舟五號”完成的C.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是完全自主研發制造的D.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于2015年首飛成功答案:B解析: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于1970年發射成功,A選項錯誤;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是在前蘇聯海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次艦瓦良格號基礎上改造而成,并非完全自主研發制造,C選項錯誤;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C919于2017年首飛成功,D選項錯誤。2003年10月15日,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由“神舟五號”完成,楊利偉成為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B選項正確。2.下列關于天津的歷史文化說法,錯誤的是()A.天津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B.天津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C.天津的天后宮是中國三大媽祖廟之一D.天津方言屬于冀魯官話保唐片答案:D解析:天津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A選項正確;天津地處海河五大支流匯合處和入海口,有“九河下梢”“河海要沖”之稱,B選項正確;天津天后宮是中國三大媽祖廟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媽祖廟之一,C選項正確;天津方言屬于冀魯官話保唐片天津小片,表述不準確,天津方言是一個獨立的方言片區,D選項錯誤。言語理解與表達3.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重復性、規律性的工作崗位逐漸被機器取代。這就要求人們不斷學習新技能,以________快速變化的社會。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適應B.順應C.迎合D.符合答案:A解析:“適應”強調個體或事物調整自身以適合外部環境的變化,“適應社會”是常見搭配,且能體現人們面對社會變化需要做出自身調整的意思,A選項符合語境;“順應”側重于順著某種趨勢,更多強調外在趨勢的引導,不如“適應”能體現人主動做出改變去適合社會,B選項不合適;“迎合”通常帶有貶義,指故意使自己的言語或舉動適合別人的心意,與文意不符,C選項排除;“符合”一般表示與某種標準、要求等相一致,不能很好地表達人們應對社會變化做出調整的意思,D選項不合適。4.讀書時,即使書中的字都認得了,話全懂了,也未必就知道作書人的意思。意思是離不開語言的,但有些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達出來的。如果僅局限于語言文字,死抓住語言文字不放,那就成為死讀書了。語言文字是幫助了解書的意思的拐棍。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得意忘言”,在讀書中,就是要過河拆橋。對文中“得意忘言”一詞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明白了文句的字面意思,就要忘記文句B.明白了文句精神實質,就要忘掉文句C.懂得了文句精神實質,就不拘泥于文句D.懂得了文句的字面意思,就不受文句限制答案:C解析:“得意忘言”在文中是指讀書時不能僅僅局限于語言文字,死抓著文字不放,而是要理解文字背后所傳達的精神實質。A選項“忘記文句”表述過于絕對,且沒有準確體現出對精神實質的理解;B選項“忘掉文句”也不準確,不是要完全忘掉,而是不拘泥;D選項“字面意思”錯誤,應該是理解精神實質。C選項“懂得了文句精神實質,就不拘泥于文句”準確地解釋了“得意忘言”的含義。數量關系5.某工廠生產一批零件,原計劃每天生產100個,因技術改進,實際每天生產120個。結果提前4天完成任務,還多生產了80個。則工廠原計劃生產零件()個。A.2520B.2600C.2800D.2880答案:C解析:設原計劃生產x天,根據零件總數相等可列方程:100x=120×(x4)80,展開式子得到100x=120x48080,移項可得120x100x=480+80,即20x=560,解得x=28。那么原計劃生產零件的數量為100×28=2800個。6.某單位組織員工去旅游,要求每輛汽車坐的人數相同。如果每輛車坐20人,還剩下2名員工;如果減少一輛汽車,員工正好可以平均分到每輛汽車。問該單位共有多少名員工?()A.244B.242C.220D.224答案:B解析:設原計劃有x輛車,根據員工人數不變可列方程:20x+2=(x1)×y(y為減少一輛車后每輛車坐的人數)。由“每輛車坐20人,還剩下2名員工”可知員工人數的尾數是2,只有B選項242符合。也可以通過代入法來驗證,當員工人數為242人時,原計劃車的數量為(2422)÷20=12輛,減少一輛車后為11輛,242÷11=22人,符合題意。判斷推理7.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此處應插入一道圖形推理的題目圖形,由于無法實際插入,假設是一個簡單的圖形規律題,如一組圖形中元素數量依次遞增]A.B.C.D.答案:[根據具體圖形規律得出的選項]解析:觀察圖形,發現其元素數量依次為1、2、3、4,呈現遞增規律,所以問號處圖形的元素數量應為5,只有[符合數量為5的選項]符合這一規律。8.所有的戰爭和混亂都是在沒有協商、無理可講的時候發生的,講理和協商都離不開語言,然而,并非有語言的地方就自動會有說理,有語言的地方必須有自由才能有說理。由此可以推出()A.所有的戰爭和混亂都是因為沒有自由而發生的B.并非所有的戰爭和混亂都是在不可以協商和不可以講理的時候發生的C.如果沒有自由,不能講理,就可能發生戰爭和混亂D.有語言和自由的地方就一定不會發生戰爭答案:C解析:題干翻譯為:①戰爭且混亂→?協商且?說理;②講理且協商→語言;③說理→語言且自由。A選項,由①和③遞推只能得出戰爭和混亂與自由可能有關,并非所有戰爭和混亂都是因為沒有自由發生的,過于絕對,排除;B選項,與題干中“所有的戰爭和混亂都是在沒有協商、無理可講的時候發生的”矛盾,排除;C選項,“?自由且?說理”是對③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說理”,“?說理”是對①的肯后,肯后推可能,所以可能發生戰爭和混亂,該項可以推出;D選項,“有語言和自由的地方”是對③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不能得出一定不會發生戰爭,排除。資料分析根據以下資料,回答910題。2023年,某省全年糧食種植面積7032.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4.5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80.2萬公頃,減少17.1萬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287.0萬公頃,增加12.7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65.2萬公頃,增加2.2萬公頃。全年糧食產量32016.7萬噸,比上年增加535.6萬噸,增產1.7%;棉花產量446.6萬噸,減產3.5%;油料產量3517.2萬噸,增產4.3%;糖料產量12556.3萬噸,增產6.6%。9.2022年該省糧食種植面積為()萬公頃。A.7028.2B.7037.2C.7040.0D.7042.2答案:A解析:已知2023年糧食種植面積7032.7萬公頃,比上年增加4.5萬公頃,那么2022年糧食種植面積為7032.74.5=7028.2萬公頃。10.2023年該省棉花產量比上年減少了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