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藏阿里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_第1頁
2024年西藏阿里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_第2頁
2024年西藏阿里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_第3頁
2024年西藏阿里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_第4頁
2024年西藏阿里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西藏阿里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常識判斷1.西藏阿里地區著名的“岡仁波齊峰”是以下哪種宗教的圣地?A.佛教B.基督教C.伊斯蘭教D.猶太教答案:A。岡仁波齊峰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宗教的圣地。在佛教中,它被認為是世界的中心,具有極高的宗教地位。2.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的主題是()A.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B.加快建設農業強國C.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D.以上都是答案:D。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等方面展開。3.下列關于西藏阿里地區地理環境的描述,錯誤的是()A.地處青藏高原北部B.氣候寒冷干燥C.是雅魯藏布江的發源地D.擁有眾多湖泊答案:C。雅魯藏布江的發源地是杰馬央宗冰川,位于西藏西南部喜馬拉雅山北麓的仲巴縣境內,并非阿里地區。言語理解與表達4.西藏阿里的自然風光宛如一幅()的畫卷,每一處風景都讓人陶醉其中。A.鬼斧神工B.巧奪天工C.美輪美奐D.匠心獨運答案:A。“鬼斧神工”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達到的,常用來形容大自然的杰作,符合西藏阿里自然風光的特點。“巧奪天工”側重于形容人工技藝精巧勝過天然;“美輪美奐”多形容建筑物高大華麗;“匠心獨運”指獨創性地運用精巧的心思,一般用于形容創作。5.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西藏阿里地區的知名度不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秘。A.提升B.提高C.增加D.增強答案:A。“提升”側重于使位置、程度、水平、數量、質量等方面比原來高,“提升知名度”是常用搭配。“提高”一般與“效率”“能力”等搭配;“增加”側重于數量上的增多;“增強”通常與“體質”“信心”等搭配。6.閱讀下面一段文字,選擇合適的選項填空。西藏阿里的星空是如此(),仿佛能讓人的心靈得到洗禮。它()著無數的奧秘,等待著人們去探索。A.純凈蘊藏B.純粹蘊含C.干凈包含D.圣潔含有答案:A。“純凈”強調沒有雜質,用來形容星空的清澈、無污染很合適;“蘊藏”指蓄積而未顯露或未發掘,更能體現星空所具有的待探索的奧秘。“純粹”側重于不摻雜別的成分;“干凈”比較口語化;“圣潔”更多強調神圣純潔,與星空的奧秘的搭配不如“純凈”合適。“蘊含”“包含”“含有”在語義上沒有“蘊藏”那么強調待發掘性。數量關系7.某旅游團共有游客30人,在阿里地區游覽時,租用了大、小兩種車輛。已知每輛大車可坐8人,每輛小車可坐6人,若要求每輛車都坐滿,則有多少種租車方案?A.1種B.2種C.3種D.4種答案:B。設租用大車x輛,小車y輛,則可得到方程8x+6y=30,化簡為4x+3y=15。因為x、y都必須是正整數,當x=0時,y=5;當x=3時,y=1。所以共有2種租車方案。8.某景區門票,成人票每張100元,兒童票每張60元。一個旅行團有成人和兒童共20人,買門票共花費1680元。問該旅行團中兒童有多少人?A.6人B.8人C.10人D.12人答案:A。設旅行團中兒童有x人,則成人有(20x)人。根據題意可列方程60x+100(20x)=1680,展開得到60x+2000100x=1680,移項合并同類項得40x=16802000=320,解得x=8。9.一個等差數列的首項為3,公差為2,前10項的和是多少?A.110B.120C.130D.140答案:C。根據等差數列求和公式$S_n=n\timesa_1+\frac{n\times(n1)}{2}\timesd$(其中$n$為項數,$a_1$為首項,$d$為公差),將$n=10$,$a_1=3$,$d=2$代入公式可得:$S_{10}=10\times3+\frac{10\times(101)}{2}\times2=30+90=130$。判斷推理10.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此處應給出圖形,假設是一些簡單的圖形規律題,如三角形、圓形、正方形的數量變化等,由于無法實際展示圖形,僅做文字說明)圖形中三角形的數量依次為1、2、3、4,所以問號處應填入有5個三角形的圖形。答案:根據具體圖形選項,選擇有5個三角形的那一項。11.以下是一組詞語,判斷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阿里地區西藏中國A.紐約美國北美洲B.倫敦英國歐洲C.東京日本亞洲D.以上都對答案:D。“阿里地區”是“西藏”的一部分,“西藏”是“中國”的一個自治區;“紐約”是“美國”的一個城市,“美國”位于“北美洲”;“倫敦”是“英國”的首都,“英國”屬于“歐洲”;“東京”是“日本”的首都,“日本”位于“亞洲”,它們的邏輯關系都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且有地域層級的包含關系。12.某景區規定:只有購買了門票并且乘坐了景區觀光車的游客才能進入核心游覽區。已知小李進入了核心游覽區,以下哪項一定為真?A.小李購買了門票B.小李乘坐了景區觀光車C.小李既購買了門票又乘坐了景區觀光車D.以上都不一定答案:C。根據景區規定,進入核心游覽區的條件是“購買門票且乘坐觀光車”,小李進入了核心游覽區,這是對“進入核心游覽區→購買門票且乘坐觀光車”的“肯前”,根據“肯前必肯后”,可以得出小李既購買了門票又乘坐了景區觀光車。資料分析根據以下資料,回答1315題。2024年上半年,西藏阿里地區接待游客數量達到50萬人次,同比增長20%。旅游總收入達到3億元,同比增長25%。其中,來自國內游客的收入為2.5億元,同比增長30%;來自國外游客的收入為0.5億元,同比增長5%。13.2023年上半年,西藏阿里地區接待游客數量約為多少萬人次?A.40B.41.67C.42D.43答案:B。設2023年上半年接待游客數量為x萬人次,已知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數量達到50萬人次,同比增長20%,則可列方程$x(1+20\%)=50$,解得$x=\frac{50}{1.2}\approx41.67$萬人次。14.2024年上半年,國內游客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約為()A.80%B.83.33%C.85%D.87.5%答案:B。國內游客收入為2.5億元,旅游總收入為3億元,所以國內游客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為$\frac{2.5}{3}\times100\%\approx83.33\%$。15.2024年上半年,國外游客收入的同比增長量約為多少億元?A.0.02B.0.024C.0.025D.0.03答案:B。已知2024年上半年來自國外游客的收入為0.5億元,同比增長5%,根據增長量公式$增長量=\frac{現期量}{1+增長率}\times增長率$,可得國外游客收入的同比增長量為$\frac{0.5}{1+5\%}\times5\%=\frac{0.5}{1.05}\times0.05\approx0.024$億元。常識判斷16.阿里地區的象泉河主要是以下哪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A.古格文明B.樓蘭文明C.三星堆文明D.良渚文明答案:A。象泉河是西藏西部重要的河流,是古格文明的發源地。樓蘭文明位于新疆羅布泊地區;三星堆文明在四川廣漢;良渚文明在浙江杭州。17.2024年我國在科技領域取得了多項突破,以下哪項成果與我國相關?A.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B.完成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太空實驗C.研發出新型高溫超導材料D.以上都是答案:D。我國此前已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在科技發展過程中也有涉及人工智能太空實驗等相關探索;并且在材料科學領域不斷有新成果,研發新型高溫超導材料也是可能取得的進展。18.關于西藏阿里地區的生態保護,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建立了多個自然保護區B.重點保護藏羚羊、野牦牛等珍稀動物C.大力發展高污染工業以促進經濟發展D.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答案:C。阿里地區注重生態保護,建立了多個自然保護區來保護生態環境和珍稀動植物,如藏羚羊、野牦牛等。同時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來促進生態可持續發展。而大力發展高污染工業會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與生態保護理念相悖。言語理解與表達19.西藏阿里那()的荒原,像是一部無聲的史詩,訴說著歲月的滄桑。A.廣袤無垠B.一望無際C.漫無邊際D.遼闊無疆答案:A。“廣袤無垠”形容廣闊得望不到邊際,遼闊無邊,常用來形容土地、天空等,更能體現阿里荒原的廣闊和那種獨特的氣勢。“一望無際”“漫無邊際”“遼闊無疆”也有廣闊的意思,但“廣袤無垠”在語境中更合適。20.面對阿里地區的壯麗美景,游客們無不(),紛紛拿出相機記錄這難忘的瞬間。A.嘆為觀止B.贊不絕口C.拍案叫絕D.驚嘆不已答案:A。“嘆為觀止”指贊美所見的事物好到了極點,符合游客面對壯麗美景時的感受。“贊不絕口”側重于不停地稱贊;“拍案叫絕”多形容對精彩的表演、言論等表示贊賞;“驚嘆不已”強調驚訝贊嘆,但“嘆為觀止”更能表達出對美景的高度贊美。21.以下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通過這次在阿里地區的旅行,使我開闊了眼界。B.阿里地區的自然風光不僅美麗,而且人文歷史也很豐富。C.我們一定要發揚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D.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質,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答案:B。A項缺少主語,應刪去“通過”或“使”;C項語序不當,應先“繼承”再“發揚”;D項“品質”不能“浮現”,可將“品質”改為“形象”。數量關系22.某工程隊要在阿里地區修建一條公路,原計劃每天修50米,20天完成。實際每天多修10米,實際需要多少天完成?A.15天B.16天C.17天D.18天答案:B。首先計算公路的總長度為$50\times20=1000$米。實際每天修的長度為$50+10=60$米,那么實際需要的天數為$1000\div60=\frac{50}{3}\approx16.67$,天數需取整數,所以實際需要16天完成。23.有一個數,它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這個數最小是多少?A.23B.25C.27D.29答案:A。采用列舉法,除以3余2且除以7余2的數,即滿足$21n+2$($n$為自然數),當$n=1$時,這個數是$21\times1+2=23$,$23\div5=4\cdots\cdots3$,滿足除以5余3,所以這個數最小是23。24.一個圓形花壇的周長是62.8米,現在要在花壇周圍修一條寬1米的環形小路,求這條小路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A.65.94B.68.34C.70.65D.72.85答案:A。首先根據圓的周長公式$C=2\pir$($C$為周長,$r$為半徑),可得花壇的半徑$r=\frac{62.8}{2\times3.14}=10$米。外圓半徑為$10+1=11$米。根據圓環面積公式$S=\pi(R^2r^2)$($R$為外圓半徑,$r$為內圓半徑),可得小路面積為$3.14\times(11^210^2)=3.14\times(121100)=3.14\times21=65.94$平方米。判斷推理25.以下哪組詞語的邏輯關系與“阿里地區旅游勝地”一致?A.故宮歷史遺跡B.學校教育機構C.醫院醫療機構D.以上都對答案:D。“阿里地區”是“旅游勝地”的一種;“故宮”是“歷史遺跡”;“學校”是“教育機構”;“醫院”是“醫療機構”,它們都是種屬關系。26.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假設是圖形旋轉規律題)圖形依次順時針旋轉90度,那么問號處的圖形應該是前一個圖形順時針旋轉90度得到的。答案:根據具體圖形選項,選擇符合旋轉規律的那一項。27.某景區規定,只有購買了高級套票的游客才能享受景區內的特殊服務。已知小張沒有享受景區內的特殊服務,那么以下哪項正確?A.小張沒有購買高級套票B.小張可能購買了高級套票C.小張一定購買了普通套票D.以上都不對答案:B。“享受特殊服務→購買高級套票”,小張沒有享受特殊服務是對“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所以小張可能購買了高級套票,也可能沒買。資料分析根據以下資料,回答2830題。2024年第一季度,西藏阿里地區的旅游收入情況如下:餐飲收入為500萬元,住宿收入為800萬元,購物收入為1200萬元,門票收入為600萬元。28.2024年第一季度,阿里地區旅游總收入是多少萬元?A.2900B.3000C.3100D.3200答案:A。旅游總收入為餐飲收入、住宿收入、購物收入和門票收入之和,即$500+800+1200+600=2900$萬元。29.2024年第一季度,購物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約為()A.41.38%B.42.38%C.43.38%D.44.38%答案:A。購物收入為1200萬元,旅游總收入為2900萬元,所以購物收入占旅游總收入的比重為$\frac{1200}{2900}\times100\%\approx41.38\%$。30.若2024年第二季度旅游總收入比第一季度增長10%,那么第二季度旅游總收入約為多少萬元?A.3190B.3290C.3390D.3490答案:A。第一季度旅游總收入為2900萬元,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長10%,則第二季度旅游總收入為$2900\times(1+10\%)=2900\times1.1=3190$萬元。常識判斷31.阿里地區的札達土林是由以下哪種地質作用形成的?A.風力侵蝕B.流水侵蝕C.冰川侵蝕D.海浪侵蝕答案:B。札達土林是經流水侵蝕而形成的特殊地貌。風力侵蝕一般形成風蝕蘑菇、雅丹地貌等;冰川侵蝕會形成U型谷等;阿里地區遠離海洋,不存在海浪侵蝕。32.2024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周年。A.70B.71C.72D.73答案:D。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20241951=73周年。33.關于阿里地區的文化習俗,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主要信奉道教B.有獨特的藏戲表演C.婚禮習俗與漢族完全相同D.不重視傳統節日答案:B。阿里地區主要信奉藏傳佛教,并非道教;藏戲是藏族文化中的重要藝術形式,阿里地區也有獨特的藏戲表演;阿里地區有自己獨特的婚禮習俗,與漢族不同;當地非常重視傳統節日,如藏歷新年等。言語理解與表達34.西藏阿里的夜晚,萬籟俱寂,只有星星在()地閃爍,仿佛在訴說著宇宙的奧秘。A.靜靜B.悄悄C.默默D.暗暗答案:A。“靜靜”強調安靜、平靜,能很好地體現星星在寂靜夜晚閃爍的狀態。“悄悄”側重于不聲張、不讓人知道;“默默”更多有不說話、無聲無息做事的意思;“暗暗”有在暗中、私下的意思,都不如“靜靜”合適。35.以下句子中,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阿里的雪山像巨人一樣矗立在天地之間。B.那片湖泊宛如一面巨大的鏡子。C.草原上的羊群像天上的云朵一樣潔白。D.風兒輕輕地撫摸著阿里的大地。答案:D。A、B、C三項都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分別將雪山比作巨人、湖泊比作鏡子、羊群比作云朵;D項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將風兒賦予了人的“撫摸”動作。36.依次填入下列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西藏阿里的美景讓人(),無論是神秘的古格王朝遺址,還是()的自然風光,都值得細細品味。A.流連忘返鬼斧神工B.戀戀不舍巧奪天工C.樂不思蜀美輪美奐D.依依不舍匠心獨運答案:A。“流連忘返”指玩樂時留戀不愿離開,留戀得忘記了回去,符合人們對阿里美景的感受;“鬼斧神工”形容大自然的杰作,用來形容自然風光很合適。“戀戀不舍”“依依不舍”主要側重于不舍得離開;“樂不思蜀”原指蜀后主劉禪甘心為虜不思復國,后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有貶義;“巧奪天工”形容人工技藝精巧;“美輪美奐”多形容建筑物;“匠心獨運”用于形容創作。數量關系37.某商場在阿里地區開展促銷活動,一件商品先提價20%,再打八折出售,現在的價格與原價相比()A.提高了B.降低了C.不變D.無法確定答案:B。設商品原價為x元,提價20%后價格為$x(1+20\%)=1.2x$元,再打八折出售后的價格為$1.2x\times0.8=0.96x$元。因為$0.96x\ltx$,所以現在的價格與原價相比降低了。38.一個班級組織學生去阿里地區某景點游玩,若租用45座的客車,則有15人沒有座位;若租用同樣數量的60座的客車,則一輛客車為空車。問這個班級共有多少學生?A.220人B.230人C.240人D.250人答案:C。設租用客車的數量為x輛。根據學生人數不變可列方程$45x+15=60(x1)$,展開得到$45x+15=60x60$,移項合并同類項得$15x=75$,解得$x=5$。那么學生人數為$45\times5+15=240$人。39.某工廠生產一種零件,原來每個零件的成本是50元,技術改進后,成本降低了20%,現在每個零件的成本是多少元?A.30元B.35元C.40元D.45元答案:C。成本降低了20%,則現在每個零件的成本是原來的$120\%=80\%$,所以現在每個零件的成本為$50\times80\%=40$元。判斷推理40.以下哪項與“阿里地區噶爾縣”的邏輯關系一致?A.中國北京市B.美國紐約州C.英國倫敦市D.以上都對答案:D。“噶爾縣”是“阿里地區”的一個縣;“北京市”是“中國”的直轄市;“紐約州”是“美國”的一個州;“倫敦市”是“英國”的重要城市,它們都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41.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假設是圖形疊加規律題)圖形遵循前兩個圖形疊加,相同部分去掉,不同部分保留的規律。答案:根據具體圖形選項,選擇符合疊加規律的那一項。42.某景區規定,游客必須穿著保暖衣物且攜帶防曬用品才能進入高海拔區域。已知小王進入了高海拔區域,以下哪項一定為真?A.小王穿著保暖衣物B.小王攜帶了防曬用品C.小王既穿著保暖衣物又攜帶了防曬用品D.以上都不一定答案:C。根據規定“進入高海拔區域→穿著保暖衣物且攜帶防曬用品”,小王進入了高海拔區域是“肯前”,根據“肯前必肯后”,可以得出小王既穿著保暖衣物又攜帶了防曬用品。資料分析根據以下資料,回答4345題。2024年上半年,西藏阿里地區各月份的游客接待量如下表所示:|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游客接待量(萬人次)|2|3|5|6|8|10|43.2024年上半年,阿里地區游客接待量的月平均增長量是多少萬人次?A.1B.1.2C.1.4D.1.6答案:A。1月游客接待量為2萬人次,6月游客接待量為10萬人次,共經過了$61=5$個月,月平均增長量為$\frac{102}{5}=1.6$萬人次。44.2024年36月,阿里地區游客接待量的環比增長率最高的是()A.3月B.4月C.5月D.6月答案:B。3月環比增長率為$\frac{53}{3}\times100\%\approx66.7\%$;4月環比增長率為$\frac{65}{5}\times100\%=20\%$;5月環比增長率為$\frac{86}{6}\times100\%\approx33.3\%$;6月環比增長率為$\frac{108}{8}\times100\%=25\%$。所以環比增長率最高的是3月。45.若按照2024年上半年的平均月游客接待量來估算,全年的游客接待量約為多少萬人次?A.60B.66C.72D.78答案:C。上半年游客接待量總和為$2+3+5+6+8+10=34$萬人次,平均月游客接待量為$\frac{34}{6}\approx5.67$萬人次。一年有12個月,所以全年游客接待量約為$5.67\times12=68$萬人次,最接近72萬人次。常識判斷46.阿里地區的瑪旁雍錯是以下哪種宗教認為的圣湖?A.佛教B.印度教C.耆那教D.以上都是答案:D。瑪旁雍錯是佛教、印度教、耆那教等宗教認為的圣湖,在這些宗教中都具有重要的宗教意義。47.2024年我國在航天領域的一項重要任務是()A.發射新的通信衛星B.開展載人登月前期研究C.進行火星探測任務D.以上都是答案:D。我國在航天領域不斷發展,會進行發射新的通信衛星、開展載人登月前期研究、進行火星探測任務等多項工作。48.關于阿里地區的氣候特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全年高溫多雨B.晝夜溫差小C.冬季寒冷漫長D.降水豐富且均勻答案:C。阿里地區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寒冷漫長,晝夜溫差大,降水較少且不均勻,并非全年高溫多雨。言語理解與表達49.西藏阿里的文化遺產是我們()的財富,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和傳承。A.彌足珍貴B.屈指可數C.鳳毛麟角D.寥寥無幾答案:A。“彌足珍貴”形容十分珍貴、非常珍貴,符合阿里文化遺產的價值。“屈指可數”“鳳毛麟角”“寥寥無幾”都側重于數量少,而這里強調的是文化遺產的珍貴性。50.閱讀下面一段話,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在阿里地區的旅途中,我們()了壯麗的自然風光,也()了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A.欣賞體驗B.觀賞感受C.觀看體會D.觀察品味答案:A。“欣賞”側重于享受美好的事物,領略其中的情趣,與“自然風光”搭配合適;“體驗”指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的事物,與“民俗文化”搭配恰當。“觀賞”一般用于看具體的景物;“觀看”多強調看表演、比賽等;“觀察”側重于仔細察看;“感受”“體會”“品味”在與“民俗文化”搭配時,“體驗”更能體現親身參與的意思。51.以下句子中,表意明確、沒有歧義的一項是()A.他走了一個多小時了。B.我看見他很高興。C.他的父親是位著名的醫生。D.這個人誰都不認識。答案:C。A項“走了”有離開和行走兩種意思,有歧義;B項可以理解為“我看見他,我很高興”,也可以理解為“我看見他,他很高興”,有歧義;D項可以理解為“這個人不認識別人”,也可以理解為“別人不認識這個人”,有歧義。數量關系52.某商場舉行促銷活動,全場商品打八折銷售。一位顧客購買了一件商品,付款時又享受了滿200元減50元的優惠,最終實際支付了310元。問這件商品的原價是多少元?A.450元B.500元C.550元D.600元答案:B。設這件商品的原價為x元,打八折后的價格為0.8x元。若0.8x≥200,則0.8x50=310,解得0.8x=360,x=450,但450×0.8=360>200,說明假設成立。所以這件商品的原價是500元。53.一個水池有甲、乙兩個進水管,單開甲管10小時可注滿水池,單開乙管15小時可注滿水池。現在兩管同時打開,幾小時可以注滿水池?A.5小時B.6小時C.7小時D.8小時答案:B。把水池的容積看作單位“1”,甲管的注水效率為$\frac{1}{10}$,乙管的注水效率為$\frac{1}{15}$。兩管同時打開的注水效率為$\frac{1}{10}+\frac{1}{15}=\frac{3+2}{30}=\frac{1}{6}$,所以注滿水池需要的時間為$1\div\frac{1}{6}=6$小時。54.某班有學生45人,在一次數學考試中,全班平均分為80分,已知不及格的學生有5人,他們的平均分為40分,那么及格學生的平均分是多少分?A.85分B.86分C.87分D.88分答案:B。全班總分為$45\times80=3600$分,不及格學生總分為$5\times40=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