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ECSCECSxxx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潴
嚴寒和寒冷地區農村居住建筑節能
改造技術規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energysavingrenovationofrural
residentialbuildingsinseverecoldandcoldregions
(征求意見稿)
20xx北京
1總則
1.0.1為指導嚴寒和寒冷地區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的診斷、設計、施工及驗收
等,改善農村居住建筑室內環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制定本規程。
1.0.2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應根據節能診斷結果,基于農村居住建筑現狀、當
地經濟條件、發展水平,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技術成熟、經濟節能、施工
安全、施工難度可承受、尊重農民意愿的原則,選取合理可行的節能改造方案和
技術措施。
1.0.3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診斷、設計、施工及驗收等,除應符合本規程外,
尚應符合國家和地方現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1
2術語
2.0.1農村居住建筑ruralresidentialbuildings
指農村集體土地上已建成的用于居住的分散獨立式、集中分戶獨立式(包括
雙拼式和聯排式)和低層建筑等。
2.0.2建筑物耗熱量指標indexofheatlossofbuilding
在計算供暖期室外平均溫度條件下,為保持室內設計計算溫度,單位建筑面
枳在單位時間內消耗的需由室內供暖設備供給的熱量。單位為W/m,
2.0.3能效提升energyefficiencyimprovement
對既有農村居住建筑圍護結構、用能設備和系統進行節能改造,降低建筑能
耗水平,其值為農村居住建筑改造后耗熱量指標與改造前耗熱量指標相比的降低
率。
2.0.4生物質成型燃料采暖(炊事)爐具采暖熱效率Heatingefficiencyofbiomass
heatingstove
采暖工況下,爐具穩定運行時輸出的有效熱量與爐具燃燒生物質成型燃料發
熱總量的百分比。
2.0.5生物質爐具熱水供暖系統Biomassfurnacehotwaterheatingsystem
指以水為介質,額定工作壓力為常壓,循環系統高度不大于10m,供暖出水
溫度不大于85℃的戶用生物質成型燃料采暖(炊事)爐作為熱源,末端為散熱
器、地板輻射采暖或風盤等供暖系統。
【條文說明】本條參照《生物質炊事采暖爐具通用技術條件》NB/T34007-2012
關于戶用采暖爐具的相關限定。
2
3基本規定
3.0.1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應堅持建筑抗震安全、技術可靠、經濟實用、功能
合理、使用舒適、便于維護等原則,不影響原有建筑結構安全、抗震性能、防火
性能的前提下進行。
3.0.2農村居住建筑在節能改造前,應按現行《農村住房危險性鑒定標準》JGJ/T363
進行結構安全鑒定,達到A、B、C等級,且其主體結泡的后續使用年限不應少
于20年。C級危房應先采用加固方式進行改造,其質量安全標準合格后,再實
施節能改造。
3.0.3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前應對建筑現狀、圍護結構熱工性能、供暖系統、
照明系統等進行現場調查和節能診斷,對擬改造建筑的能耗狀況及節能潛力進行
評估后,制定切實可行的節能改造方案。
【條文說明】現狀節能評估,涉及到房間布局逐否合理、困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
供暖系統、生活熱水系統、室內舒適度等,診斷涉及相應現狀的綜合分析,確定
主要的能耗及急需解決的問題。考慮到農村居住建筑量大,現場調查宜以村為單
位,按照建筑結構形式、樓層、建筑材料、圍護結構等情況分類進行,選擇具有
代表性的農村居住建筑實施節能評估。按照村莊規模進行不同比例抽樣,村莊農
宅總戶數在1000戶以上的,按類型共抽查戶數10戶;村莊總戶數低于1(X)0戶
的,抽查戶數為總戶數的10%,且不少于3戶。
3.0.4制定嚴寒和寒冷地區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方案時,臥室、起居室等主要
功能房間,節能計算冬季室內熱環境參數的選取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計算溫度應取16℃;
2計算換氣次數應取0.5b1o
3.0.5農村居住建筑圍護結構和用能系統節能改造宜同步進行,且應在圍護結構
改造完成的基礎上實施用能系統改造。
3.0.6農村居住建筑進行圍護結構改造時,圍護結構改造部分的熱工性能應滿足
現行國家標準《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T50824的要求,且改造后建筑
3
物耗熱量指標宜下降30%以上。
【條文說明】圍護結構改造可按如下方案進行改造:
1當改造費用允許時,宜進行整體圍護結構改造;
2當改造費用不足時,一層農村居住建筑可僅對外墻、外窗和屋面中1?2
項進行改造;二層農村居住建筑可選擇首層外墻、外窗和屋面中1~2項進行改造;
三層農村居住建筑至少選澤首層外墻、外窗和屋面中2項進行改造;
3僅進行圍護結構改造而不進行熱源側改造時,一層農村居住建筑對外墻、
外窗和屋面中2項進行改造;二層農村居住建筑選擇首層外墻、外窗和屋面中2
項進行改造;三層農村居住建筑選擇首層外墻、外窗和屋面進行改造。
規定改造后建筑物耗熱量指標下降3()%以上主要是參考財政部、住房城鄉建
設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印發的《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曖試點城市績效評
價辦法》的要求。
3.0.7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有條件時優先利用可再生
能源。
3.0.8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使用材料、制品和設備應符合方案和設計要求,其
性能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不得采用國家和地方禁止和限制使用
的建筑材料、制品和設備;使用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和防火要求,應符合國家現
行《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等
標準規范的規定和地方相關管理規定。
3.0.9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工程施工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節能匚程
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D411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
規定;改造施工安全應符合國家現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消防安全技術規范》
GB50720規定。
3.0.10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的診斷、設計和施工,應由具有相應資質要求的建
筑檢測、設計、施工資質的單位和專業技術人員承擔。
3.0.11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造,應充分考慮當地建筑文化的傳承,對于有較強的
4
地域特色、文化性的建筑,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條文說明】大部分農村居住建筑是農民自建房,具有較強的地域特色。對一些
有歷史價值、較強的地域特色、屬于傳統民居、特色村落等的建筑,節能改造中
應予以充分考慮,在保護文化的同時,提升和改善這類建筑的節能水平和使用者
的熱舒適度。
3.0.12改造過程中不得任意變更建筑節能改造施工圖設計。當確實需要變更時,
應與設計單位洽商,辦理設計變更手續。
5
4改造原則
4.0.1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以圍護結構改造為主,在保證節能目標基礎上,應
控制改造成本和運行維護成本。
【條文說明】農村節能改造應因地制宜、因戶制宜,優先對建筑外墻、門窗、屋
面等進行改造,這些改造后續維護成本低,節能效益顯著,同時受住戶使用行為
影響較小;在圍護結構改造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供暖系統,涉及熱源、末端及
控制,同時還有生活熱水、廚房余度熱的利用,應選擇高效的設備系統,如高效
的空氣源熱泵、節能照明燈具等。
4.0.2節能診斷宜包括以下內容:
1圍護結構、用能系統和室內熱環境的現狀調查;
2國護結構熱工性能和采暖系統運行效率的測試和診斷;
3節能改造技術經濟性評估。
4.0.3節能診斷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行業標準《居住建筑節能檢驗標準》
JGJ/T132-2009中的有關規定。
4.0.4圍護結構熱工性能測試與診斷宜包括以下內容:
I建筑圍護結構主體部位的傳熱系數;
2建筑圍護結構熱工缺陷。
[條文說明]本條規定了嚴寒和寒冷地區農村居住建筑外墻節能診斷檢查內容。
表征外墻保溫性能的主要指標為傳熱系數。傳熱系數可通過計算、現場檢測兩種
方式獲取。外墻熱工缺陷包括墻體熱橋、與墻體交接位置密封不嚴等情況。熱橋
是圍護結構中熱流強度顯著增大的部位。一般分布于梁與墻交接位置、樓板與墻
交接位置、屋面板與墻交接位置、地層與墻交接位置,以及框架結構墻體的結構
構件位置。
4.0.5圍護結構熱工性能診斷結果達不到現行國家標準《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
標準》GB/T50824的要求時,宜進行節能改造。
4.0.6圍護結構節能改造技術經濟性評估宜包括以下內容:
1節能改造前的建筑耗熱量指標、節能潛力和改造后的建筑耗熱量指標;
2圍護結構節能改造的技術方案利措施,以及相應的材料和產品。
4.0.7計算節能改造前后建筑基礎耗熱量指標時,非改造部位的性能參數應保持
6
不變。
4.0.8編制節能改造方案時,應考慮農村居住建筑改造前后室內環境溫度變化對
基礎耗熱量指標的影響。
【條文說明】制定嚴寒和寒冷地區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方案時,臥室、起居室
等主要功能房間節能計算冬季室內計算溫度取16℃,高于《農村居住建筑節能
設計標準》中規定的14'C,適當提高了農村室內熱舒適度。
4.0.9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應統籌考慮間歇式農戶使用需求,有針對性進行
設計。
【條文說明】目前大部分時間農戶在室內時間較少,或僅有少數人居住,在改造
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不同人數、間歇式使用需求對能耗的影響,從而對不同
功能房間進行不同的節能改造設計,在一定投入的情況下,實現節能效益的最大
化。比如農村居住建筑一般僅首層房間使用較多,且臥室一般在夜間需要供暖,
首層客廳一般根據農戶需求間歇供暖。
4.0.10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宜考慮生活熱水系統熱源、使用便利性與舒適性。
【條文說明】提供便利的生活熱水,是改善居住條件的重要舉措,尤其是洗澡、
廚房用的熱水,從農村建筑,節能的角度,應充分考慮這部分余熱的回收利用。據
調查,大部分北方農村,并沒有完好的給排水系統,衛生間的淋浴等環境較差,
為此,設計中應充分考慮這一情況,采取相關措施,保障其使用生活熱水的便捷
與舒適。生活熱水可采用太陽能光熱利用系統等。
4.0.11農村居住建筑供暖系統改造時應因地制宜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
炊事余熱、太陽能、空氣能、淺層地熱能等。
7
5圍護結構
5.1一般規定
5.1.1農村居住建筑進行建筑功能性改造時,宜同步考慮節能改造。
【條文說明】房間功能布局的合理性,涉及不同功能分區,如起居室、臥室、餐
廳、廚房、衛生間等,合理的功能布局、自然通風和天然采光是建筑被動式節能
的重要方戈,閔此,農村居住建筑若進行功能性改造時,宜基于對不同地區、不
同文化、不同生活習慣的農戶需求,同步進行節能改造。
5.1.2圍護結構節能診斷后應出具節能診斷報告,包括現狀調查、診斷結果、初
步的節能改造建議和節能改造潛力分析。
5.1.3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后宜對改造部位及整體節能效果進行評估。
【條文說明】考慮到農村居住建筑量大,按照建筑結構形式、樓層、建筑材料、
圍護結構等情況分類進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農村居住建筑實施節能評估,每種
類型至少選2個。
5.1.4抽樣檢測方法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居住建筑節能檢測標準》JGJ/T132的
有關規定。
5.1.5節能改造時,施工單位應先編制施工組織方案,并經監理單位或農戶確認。
施工現場應對從事施工作業的專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必要的實際操作培訓。
5.L6節能改造質量驗收應有農戶、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相關單位參加。
5.1.7節能改造后建筑圍護結構內表面不得出現結露、發霉。
5.2外墻改造
I節能診斷
5.2.1外墻進行現場核查時,應對外墻裂縫、滲漏、破損狀況、保溫構造及材料
厚度等進行型式檢查。必要時應對圍護結構熱工缺陷等進行節能測試診斷。
【條文說明】外墻主體部位指不受熱橋、裂健和空氣滲透影響的部位。
5.2.2外飾面為飾面磚的農村居住建筑進行節能改造前應進行飾面磚粘接強度檢
8
驗,滿足現行《建筑工程飾面磚粘接強度檢驗標準》JGJI10要求。
【條文說明】評價時審查第三方機構出具的飾面磚粘接強度現場檢險報告等正式
文件。
II改造設計
5.2.3選擇外墻節能改造做法時,宜遵循以下原則:
I宜優先選擇外保溫構造。
2當建筑外立面需保留,或外保溫施工有困難,或為間歇供暖方式時,宜采
用外墻內保溫構造。
3優先考慮北墻,其次為西墻、東墻等。
4應重點改造主要功能房間,對常年不用或偶爾使用房間不宜進行改造。
【條文說明】外保溫構造形式有利于減少墻體熱橋,當條件允許時,優先選擇外
保溫構造做法。嚴寒地區不宜使用內保溫構造,熱橋問題較難處理。考慮到施工
便利性,南墻窗墻比大于0.6時不宜進行改造。
5.2.4外墻的保溫層厚度應經熱工計算或權衡判斷確定。
5.2.5外墻節能改造應滿足以下要求:
1外墻外保溫改造,應做好屋檐、門窗洞口的滴水等構造節點的設計。保溫
層應做到散水處。
2外墻改造采用內保溫做法時,應對混凝土梁、柱等熱橋部位進行結露驗算。
3僅進行首層外墻改造時,首層與首層以上交接部分應做好防火防水處理,
首層以上外墻部分,應同步進行外立面處理。
【條文說明】屋檐、門窗洞口的滴水構造避免雨水沿外墻順流,侵蝕破壞外墻外
保溫系統。同步進行外立面處理可保證建筑外立面整體改造效果。
5.2.6外墻改造時應考慮墻體與屋面、門窗、地面的交接位置,以及墻面雨水管
等位置的節點構造。
m施工與驗收
9
5.2.7外墻節能改造施工前,應檢查墻體表面質量,并做好以卜工作:
1表面與基層結合不牢固,或污染嚴重的面層,或空鼓開裂的砂漿面層等應
徹底清除,并用水泥砂漿或聚合物砂漿找平;
2涂料面層、空鼓的飾面層等均應清除。必要時應對基層進行界面處理,并
對不平的表面采用聚合物砂漿找平。
528外保溫墻體的保溫層施工時,從室外地坪至1.8m標高處位置,應采取雙層
耐堿網格布加強措施。
5.2.9采用粘結工藝的外保溫構造時,應對基墻表面進行處理且達到表5211要
求:
1對裂縫、滲漏、凍害、析鹽、侵蝕所產生的損壞進行修復;
2對墻面缺損、孔洞應填補密實,損壞的磚或砌塊應進行更換;
3對表面油跡、疏松的砂漿進行清理;
4外墻飾面磚應根據實際情況全部或部分剔除,也可采用界面劑處理。
表5.2.11基墻墻面性能指標要求
指標要求
外表面風化程度無風化、酥松、開裂、脫落等
外表面的平整度偏差±4mm以內
外表面的污染度無積灰、泥土、油污、霉斑等附著物,鋼筋無銹蝕
外表面的裂絳無結構性和非結構性裂縫
飾面磚的空鼓率<10%
飾面磚的破損率<30%
飾面磚的粘結強度>0.1MPa
5.2.10外墻采用內保溫構造時,基墻表面應做如下處理:
1()
I對內表面涂層、積灰油污及雜物、粉刷空鼓應舌!掉并清理干凈:
2對內表面脫落、蟲蛀、霉爛、受潮所產生的損壞進行修復;
3對裂縫、滲漏進行修復,墻面的缺損、孔洞應填補密實;
4對原不平整的墻體表面加以修復;
5室內各類主要管線安裝完成,并經試驗檢測合格后方可進行。
5.2.11外墻外保溫施工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144
的要求。外墻外保溫系統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宜優先選用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墻外保溫系統;
2首層外墻外保溫應采用加強措施,防止外力撞擊引起破壞;
3應做好保溫和防水構造。
5.2.12外墻內保溫施工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外墻內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T
261的要求。外墻內保溫系統施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保溫板或復合板與基層墻體宜采用粘結砂漿或粘結石膏等方式固定,必要
時附以錨栓固定;
2有機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做防護層,內保溫層內表面應確保美
觀且有足夠強度,防止H常碰撞出現破損;熱橋部位應采取可靠的保溫措施,防
止結露;
3外墻內表面粘貼自保溫壁紙、敷設環保性能達標的酚醛樹脂板,或者噴涂
保溫砂漿。
【條文說明】有防水要求不應采用粘結石膏。
5.2.13外墻外保溫系統施工應采取斷熱橋處理的保溫釘。
5.2.14墻體節能改造施工時與屋面、門窗、地面、雨水管、空調支架等的細節做
法應做施工交底。
IV驗收
11
5.2?15進行外墻節能改造質量驗收時,提交有關文件和記錄,并應符合卜.列規定:
1外墻節能改造方案、設計圖紙、設計說明、計算復核資料等應完整齊全;
2所用各類材料和構件的質量、規格、品種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有關標準
的規定,并應提供產品合格證;
3所用各類材料和構件性能檢驗報告和進場驗收記錄,并宜提供復驗報告;
4施工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提交相應的施工記錄、各分項工程施工質
量驗收記錄;
5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應完整,且符合設計要求。
5.2.16墻體節能改造施工完成后,宜在首個供暖季進行墻體傳熱系數檢測,并分
析其熱工缺陷。
5217外墻改造施工后雨水管等節點部位宜采用紅外熱像儀等進行檢查。
5.3門窗改造
I節能診斷
5.3.1當農村居住建筑外窗氣密性等級低于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幕墻、門窗通用
技術條件》GB/T31433規定的2級,宜進行節能改造。
5.3.2門窗節能診斷應采用現場檢查和必要的抽樣檢測方法。現場檢杳應包括以
下內容:
1外窗:窗戶型材種類、開啟方式、玻璃結構、密封形式和密封膠條、五金
配件;
2遮陽:遮陽形式、構造和材料;
3戶門:構造、材料、密閉形式;
4門窗的裂縫、滲漏、破損情況。
5.3.3門窗節能診斷時應測算其熱工性能和氣密性能。然工性能按《民用建筑熱
工設計規范》GB50176、《建筑門窗玻璃幕墻熱工計算規程》JGJ/T151測算。
窗口氣密性能應按照《居住建筑節能檢測標準》JGJ/T132的有關規定檢測。
12
5.3.4門窗節能診斷應根據建筑物現狀、門窗現場檢查、熱工性能計算與檢測的
結果等對其熱工性能進行判定,并為節能診斷報告提供卜.列內容:
1門窗的傳熱系數、太陽得熱系數;
2門窗可能存在的熱工缺陷狀況。
II改造設計
5.3.5外門窗節能改造應根據農村居住建筑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安全、節能、隔聲、
通風、采光等性能要求。改造后外窗整體性能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其中外窗的
傳熱系數符合《農村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T50824規定,氣密性能不低于
《建筑幕墻、門窗通用技術條件》GB/T31433規定的4級。
5.3.6建筑門窗節能改造應按制定的節能改造方案進行設計,設計內容應包括外
窗、戶門、不封閉陽臺門和單元入口門。
5.3.7對外窗進行節能改造時,宜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以下技術措施:
1原有外窗較好,且窗臺空間允許,可增加一桎新窗;
2原有外窗較好,可在內側增加一層保溫窗簾,保溫窗簾要做到容易開啟
和關閉,以便利于必要時的通風需求;邊框根據情況可選用塑料或鋁合金,確保
邊框周邊密封性能;
3原有外窗沒有維修價值時,應統一更換為傳熱系數較小、氣密性良好的
中空玻璃平開窗:
4單層外門可采取加門簾、門斗或更換為保溫門等措施;門窗框與墻體之
間的縫隙應采用聚氨酯發泡膠封堵填實,并用硅酮密封膠密封;
5當農村居住建筑設有戶外連廊時,宜采用單玻窗進行封閉(封廈),封廈
部分中的外墻和外窗可不做保溫處理。
5.3.8當在原有單玻窗基礎上加裝一層窗時,兩層窗戶的間距不應小于10()mm;
更換外窗時,可采用塑料窗、隔熱鋁合金窗、玻璃鋼窗以及鋁木復合窗等,并應
將單層玻璃窗更換為二玻中空或三玻二腔中空窗。
13
5.3.9陽臺門非透光部分的門芯板應為保溫隔熱型,也可對原有陽臺進行封閉處
理;陽臺門的玻璃宜采用節能玻璃。
5.3.10對外窗進行遮陽設計改造時,應優先采用外遮陽措施。增設外遮陽時,應
確保增設結構的安全性。遮陽設施的安裝位置應滿足設計要求。遮陽設施的安裝
應牢固、安全,可調節性能應滿足使用功能要求。
5.3.11單層外門可采取更換為保溫門、加保溫門簾、設置門斗等措施。
5.3.12嚴寒地區外門不采用雙層門時,宜設置門斗或設兩道門等避風設施,當設
置兩道門時,間距不小于800?】000mm;嚴寒地區冬季北向的外門宜進行封堵,
外門和外窗應采取附加的保溫措施,如窗戶內側或外側加一層塑料薄膜,外門掛
保溫門簾;寒冷地區外門直設門斗或掛保溫門簾等減少冷風滲透和侵入措施。
m施工與驗收
5.3.13采用外墻外保溫技術施工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應包覆門窗框外側洞口,
并與防水、裝飾相結合,做好保溫層密封和防水。采用外墻內保溫技術施工的建
筑,內墻內保溫系統應包覆門窗框外側洞口,并與防水、裝飾相結合,做好窗框
與保溫層連接處的密封和防水以及門窗洞口與保溫層處的密封和防水。對原有門
窗洞口處裂縫、滲漏,應進行修復,洞口的缺損、孔洞應填補密實,對洞口的表
面不平整處,應予以修復,
5.3.14外門窗節能改造質量驗收時,應提交有關文件和記錄,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I外門窗節能改造方案、設計圖紙、設計說明、計算復核資料等應完整齊全;
2玻璃、型材、五金件等部品部件的質量、規格、品種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
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并應提供產品合格證;
3所用部品部件的性能檢驗報告和進場驗收記錄,并宜提供復驗報告;
4施工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提交相應的施工記錄、各分項工程施工質
量驗收記錄;
5宜提供改造后外窗的氣密性能檢測報告。
14
5.4屋面改造
I節能診斷
5.4.1屋面節能診斷宜采用現場檢查和必要的抽樣檢測方法。應對屋面的縫隙、
滲透和破損狀況進行現場檢查,對屋面的結構形式、遮陽板、防水構造、保溫隔
熱構造及厚度進行診斷。
II改造設計
5.4.2屋面節能改造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345的
規定。
5.4.3屋面的設置應滿足下列規定:
1宜在原有屋面上進行,不宜改動原構造層;
2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及房屋屋頂用途,在滿足使用功能和結構安全前提下,
可進行平改坡設計或一體化設計;
3農村居住建筑的屋面應設置保溫層,屋架承重的跛屋面保溫層宜設置在吊
頂內,鋼筋混凝土屋面的保溫層應設在鋼筋混凝土結構層上。
【條文說明】農村居住建匏屋面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要場所,尤其是太陽能熱
水器及光伏組件,由于這些可再生能源利用裝置有一定的重量,還涉及部分管線,
從安全、高效、耐久的前皮,應進行一體化設計,做好預留,同時考慮相應后續
維護的需求,設置相應的通道及設施。
5.4.4坡屋面節能改造宜優先采用改造吊頂或新增吊頂方式。對已有承重能力較
強的吊頂,可在吊頂上鋪設保溫材料,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于Bi級;
對已有石膏板等不具備承重能力的吊頂,可直接用酚醛樹脂板進行更換;新增吊
頂時,可采用木龍骨支撐下方覆蓋酚醛樹脂板或帶有鋁箔的橡塑海綿層等方式,
并在條件允許時,盡量減少室內層高。
5.4.5平屋面表面平整、無滲漏,宜在原屋面上增設保溫層和保護層,形成倒置
式屋面構造形式,改造部位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倒置式屋面工程技術規程》
JGJ230的規定;如屋面滲漏,應防水修復后施工。上人屋面臨空處防護欄桿高
15
度須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C
【條文說明】屋面保溫應選用導熱系數小、吸水率低、壓縮強度高的擠塑聚苯板
(XPS板)、石墨擠塑聚苯板(SXPS板)等高效保溫材料。
in施工與驗收
5.4.6屋面節能改造施工準備工作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在對屋面狀況進行診斷的基礎上,應對原屋面上損壞的部品予以修復;
2屋面的缺損應填補找平;
3屋面上的太陽能生活熱水、太陽能光伏發電等系統設備、管道等應提前安
裝完畢,并預留出外保溫層的厚度;
4屋面的防水質量應保證,必要時應重新做好防水;
5防護設施應安裝到位。
5.4.7進行屋面節能改造質量驗收時,應提交有關文件和記錄,并應符合下列規
定:
1屋面節能改造方案、設計圖紙、設計說明、計算復核資料等應完整齊全;
2所用各類材料和構件的質量、規格、品種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有關標準
的規定,并應提供產品合格證;
3所用各類材料和構件性能檢驗報告和進場驗收記錄,并宜提供復驗報告;
4施工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提交相應的施工記錄、各分項工程施工質
量驗收記錄;
5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應完整,且符合設計要求;
6宜提供屋面節能構造現場實體檢測報告。
5.5地面改造
I改造設計
5.5.1地面保溫材料層熱阻不宜超過表551規定限值。
表5.5.1嚴寒和寒冷地區農村居住建筑地面保溫材料層熱阻限值
地面傳熱系數K(W/m2-K)保溫材料厚度參考值(mm)
建筑氣候分區
地面EPS板XPS板爐渣
嚴寒(A)區0.3150120
嚴寒(B)區0.35120100
嚴寒(C)區0.410080500
寒冷(A)區0.58060
寒冷(B)區0.58060
【條文說明】嚴寒和寒冷地區農村居住建筑節能改造技術以建筑能耗為約束目標,
因此根據不同地區建筑具體情況,非透光圍護結構的傳熱系數限值不應該是唯一
的,可以通過結合其它部位的節能設計要求進行調整,表5.5.1中列出的地面保
溫材料傳熱系數是參照《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JGJ26中對城
市建筑地面保溫材料層傳熱系數的規定、綜合考慮農村地區經濟狀態、技術水平
及節能投入效益等多方面因素,整體要求比城市建筑偏低。
552地面保溫設計要點:
I室內地面表面宜采用蓄熱系數小的材料,減小地面溫度與空氣溫度差值;
2在進行地面熱阻計算時不宜包括回填土墊層的熱阻。
【條文說明】由于回填土在潮濕的情況下節能效果很差。
5.5.3根據不同地面面層的構造,在面層以下設置保溫層。
【條文說明】由于地面均需承受一定的荷載,因此保溫材料均需因地制宜,就地
取材,選擇適合農村現有經濟條件的保溫材料且抗壓強度較高的產品,如爐渣、
擠塑聚苯板(XPS板)、模型聚苯板(EPS板)、硬泡聚氨酯等,地面保溫構造
如圖5.5.3-1和圖553-2所示。
17
1-40月C20細石混凝土:2裝板保溫層:3-20
厚1:3水泥砂漿找平;4-水泥砂漿一道(內摻1-40厚細石混凝土;2-水泥砂漿一道(內摻
建筑膠);5-100厚C10混凝土墊層;6-墊層:建筑膠;3-100盡C10混凝土墊層;4-500厚
7-素士夯實層爐渣墊層;5-素士夯實
圖5.5.3-1苯板保溫地面做法示意圖5.5.3-2爐渣保溫地面做法示意
5.5.4農村地區地面輻射的末端可選用蓄熱地面,構造方法如圖554,選取太陽
能集熱器為其熱源。
面層
圖5.5.4蓄熱地面構造圖
【條文說明】一般地面輻射中地面構造的混凝土厚度小于該蓄熱地面,其蓄熱能
力則小于蓄熱地面內的蓄熱層。根據農村地區的建筑形式可知,蓄熱地面適用于
農村地區,可充分利用建筑地面以下的空間。蓄熱層的下層材料為傳熱低、易成
型粘土,上層材料為傳熱恢、蓄熱系數高的細沙,取材方便,蓄熱層厚度為600mm,
保溫層厚度為100mm,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蓄熱地面加熱管的熱源,以熱水為
介質為蓄熱層提供暖量。
考慮部分太陽能資源,宜采用太陽能集熱器吸收的熱量轉移至建筑地面的蓄
熱層內。在冬季供暖前,將集熱器所集熱量有效儲存于蓄熱層內,蓄熱初期蓄熱
層的蓄熱量大于面層的散熱量,隨著蓄熱量的增加,蓄熱層內部溫度升高;到供
暖季開始后,面層的放熱量增大;在冬季供暖時,白天太陽能集熱器產生的熱水
向蓄熱層繼續蓄熱,面層同時放熱,實現了將太陽能與建筑構件相結合的跨季節
蓄熱,并將不穩定的太陽能熱源轉化成能向室內持續供暖的穩定熱源,解決了建
筑中由于熱水或火炕供暖系統的間歇運行導致的室內環境不穩定及住房內無人
看管短期內不運行帶來的防凍問題,并且有效降低室內供暖設施選型過大的問題。
n施工與驗收
5.5.5地面節能改造必要時宜鑿除原地面,重新做保溫地面。
[條文說明]在做地面保溫層之前,應先做一道防潮層,可選擇聚乙飾塑料薄膜,
薄膜應在保溫層板材交接處下方連續搭接不間斷,搭接處采用瀝青密封。
5.5.6鋪貼或固定保溫板分層鋪設時,上下接縫應相互錯開。保溫板應拼嚴,縫
寬超過2mm時應用相應厚度的保溫板片或發泡聚氨酯填塞。
工5.7地面保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后續的施工.
5.5.8地面節能改造中應對下列部位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并應有詳細的文字記錄
和必要的圖像資料:
1基層及其表面處理;
2保溫材料厚度;
3保溫材料粘結或鋪設。
5.5.9進行地面節能改造質量驗收時,應提交有關文件和記錄,并應符合下列規
定:
1地面節能改造方案、設計圖紙、設計說明、計算負荷資料等應完整齊全;
2所用各類材料和構件的質量、規格、品種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有關標準
的規定,并應提供產品合格證;
3所用各類材料和構件性能檢驗報告和進場驗收記錄,并宜提供復驗報告;
4施工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提交相應的施工記錄、各分項工程施工質
量驗收記錄;
5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應完整,且符合設計要求;
6宜提供地面節能構造現場實體檢測報告。
2()
6能源系統與末端設備
6.1生物質爐具供暖系統
I一般規定
6.1.1在生物質資源豐富的農村地區,宜采用生物質爐具進行供暖。
6.1.2生物質爐具供暖系統包括生物質爐具熱水供暖系統和生物質爐具熱風系統。
基于安全性以及兼顧滿足炊事功能等,宜采用生物質爐具熱水供暖系統。
6.1.3生物質爐具供暖系統應優先采用高效燃燒低排放的直燃型戶用生物質成型
燃料采暖爐具。
6.1.4生物質爐具供暖系統宜采用適應秸稈類、林木類等多種成型燃料的爐具。
僅在林木資源特別豐富的地區,可采用只適應木質顆粒的生物質爐具。
II生物質爐具選用要求
6.1.5應優先選用高效燃燒低排放的直燃型戶用生物質成型燃料采暖(炊事)爐
具,爐具熱效率指標不低于85%。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CO、煙氣黑
度等排放標準應達到行業標準《生物質炊事采暖爐具通用技術條件》等現行標準
要求。
6.L6應優先選用可兼顧炊事以及生活熱水功能的生物質爐具。
6.1.7戶用生物質成型燃料采暖爐的基本結構、制造質量、性能指標、安全使用
要求應符合《民用水暖煤爐通用技術條件》GB16154的規定。
6.1.8宜優先選用具備智能化操作和智能化運行的智能型生物質爐具,并滿足以
下條件:
1具備可按鍵或觸屏操作的操作板進行智能化操作;
2具備自動點火、自動進料以及自動調節配風比等智能化功能;
3具備出水溫度可調功能,以滿足不同末端或運行工況下的調節;
4具備對進出水溫度、排煙溫度以及環境溫度的采集與記錄功能,運行數據
可本地存儲或遠程上傳等功能;
5宜具備故障報警、故障記錄與查詢等功能。
21
6.1.9宜選擇有較好的燃粒適應性的戶用生物質成型燃卻采暖爐,能在燃料種類
變化時穩定燃燒。
6.1.10爐具選用時應根據用戶供暖熱負荷選擇相應輸出功率的爐具。
m施工
6.1.11生物質采暖爐具安裝應嚴格按照設備安裝使用說明進行操作,同時應注意
以下事項:
1爐具安置地點應在室內,地面應采取硬化措施,安裝地點應與臥室有效隔
離;
2爐具四周與墻壁間距離應滿足日常操作與檢修要求,且四周嚴禁堆放易燃
易爆物品;
3爐具煙囪應通往室外,并保證煙氣流動通暢,煙囪高度應保證無電情況下
的自然排煙;
4爐具安裝的房間應保持室內通風或送風排風良好,同時應設置CO自動報
警裝置;
5應有安全用電防護拮施。
6.1.12末端水系統的施工應按照散熱器、地板輻射采暖或風機盤管等相關標準執
行,同時注意以下事項:
1當系統水容量較小時,應增加緩沖水箱;
2截止閥安裝在爐具進出水口管道上。
3可直接水泵接補水管道,或利用回水管外接漏斗進行補水。
4在爐具進水口安裝Y型水過濾器,防止雜物進入爐具內。
5在水系統管路最高處設排氣閥,排除水系統內空氣。
6在水系統管路最低處設放水閥。
7水系統應安裝防爆閥,確保運行安全性。
8不同房間支路宜設置單獨可控制的回路,以滿足使用中的間歇使用。
22
9當供回水管道穿過室外時,應采取保溫防凍措施。
10水泵前后增加軟連接,以避免震動傳遞至采暖房間。
IV驗收
6.L13生物質爐具供暖系統應主要對以下內容進行檢查和驗收:
1戶用生物質采暖爐、閥門、安全裝置、支吊架、電氣及監控儀表等;
2室內(外)供暖管道、分水器、集水器、閥門、溫控、供暖末端裝置、電
氣及監控儀表等。
6.1.14生物質爐具試運行驗收程序及要求如下:
1試運行前爐體內充滿水,供暖水系統運行正常,儲料倉加適當的料(不少
于料倉1/3);
2上電后,操作板操作啟動,自動點火至穩定燃燒時間不應人于5min;
3生物質爐具正常燃燒后,排煙溫度不應高于50C,排煙不應有明顯黑煙;
4供暖系統穩定循環運行后,實際出水溫度與設定溫度差不大于3℃;
5正常工作時,爐體外壁面最高溫度不應超過60℃;
6風機運行正常,無異響;
7室內機操作面板操作準確反應靈敏。
6.1.15水系統應主要對下列內容進行驗收:
1末端水系統驗收按照相關標準執行;
2水泵運行無異響,采曖房間室內無明顯震動與噪音;
3爐具進出水溫差應為5?15℃,溫差過高或過低說明水系統水流不暢或水泵
選型不合適,應檢查水路;
4試運行完畢后,應再次清洗系統內水過漉器。
【條文說明】溫差過高或迂低說明水系統水流不暢或水泵選型不合適,應檢查水
23
路。
6.2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
I一般規定
6.2.1應優先選用高效變頻的空氣源熱泵。
6.2.2嚴寒和寒冷地區應選擇超低溫化霜功能良好的空氣源熱泵,應根據低溫工
況卜的制熱量進行設備選型,以滿足低溫供暖需求。
【條文說明】應滿足-25°C下正常運行。
6.2.3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宜統籌考慮生活熱水需求,與太陽能等耦合,提高
系統能效。
II設計
6.2.4空氣源熱泵系統形式、末端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建筑的負荷特性、使用需
求。
【條文說明】空氣源熱泵系統包括熱水供暖系統以及空氣源熱泵熱風機(《低環
境溫度空氣源熱泵熱風機》JB/T13573-2018所規定的熱風機)供暖系統。空氣
源熱泵按功能分為單熱型和冷暖型。
6.2.5電驅動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適用于電力穩定、電容量充裕或有經濟能力進
行電力外網擴容的農村地區。
6.2.6當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獨立供暖時,應根據當地冬季采暖室外計算溫度下
的制熱量進行選型。
【條文說明】對于熱水供暖系統選擇相應出水溫度工況。
6.2.7戶用電驅動空氣源熱泵熱水作為獨立熱源進行農宅冬季供暖時,在當地冬
季供暖室外計算溫度工況下空氣源熱泵出水溫度41℃,制熱能效不低于2.1,且
在極端低溫下能保證正常運行的情況下;當獨立供暖不能滿足時,應進行經濟性
分析,可適當增加電直熱或生物質等輔助供暖方式或直接采用其他供暖方式。選
用參照本標準第6.6節多能互補能源利用系統。
24
【條文說明】能效不低于2.1為國標《低環境溫度空氣源熱泵(冷水)機組》
GB/T25127.2-2010對機組名義工況(-12℃環境溫度,41℃出水溫度)的能效要
求。
6.2.8嚴寒和寒冷地區采用空氣源熱泵熱水供暖系統時宜采用分體式以防室外管
道凍裂;當采用整體式時,室外水管道應進行保溫或添加防凍液等措施防止管道
凍裂。
6.2.9末端為散熱器、地板輻射供暖、風機盤管等宜選用空氣源熱泵熱水供暖系
統;當用戶有夏季制冷需求時宜采用冷暖型空氣源熱泵加風機盤管型末端系統。
6.2.10空氣源熱泵熱水供暖應根據末端選擇滿足相應出水溫度的設備,地板輻射
供暖供水溫度為35?40C,風機盤管供水溫度為40?45℃,散熱器不低于50℃。
6.2.11戶用電驅動空氣源熱泵熱風作為獨立熱源進行農宅冬季采暖時,隹當地冬
季采暖室外計算溫度工況下,空氣源熱泵進口空氣溫度20℃,制熱能效不低于
2.2;當獨立供暖不能滿足時,應進行經濟性分析,可適當增加電直熱或生物質
等輔助供暖方式或直接采用其他供暖方式。
【條文說明】能效不低于2.2為《低環境溫度空氣源熱泵熱風機》JB/T13573-2018
對機組名義工況(?12℃環境溫度,20C空氣進口溫度)的能效要求。
6.2.12高濕以及近海區域應慎重考慮選用空氣源熱泵,以防結霜或腐蝕嚴重,影
響機組正常運行.連續制熱周期不宜低于30min,除霜時間不宜高于5min.
【條文說明】連續制熱周期即在制熱運行模式下,從上一次制熱開始(除霜結束)
到本次除霜結束的一個完整的制熱、除霜過程。
m安裝與驗收
6.2.13空氣源熱泵室外機組的安裝應注意以下事項:
1室外機組應安裝在出風方向氣流流暢的室外,且應避免安裝在冬季長期背
陰、受主導風常吹的位置;
2室外機組四周預留檢修空間應滿足距離要求;
3機組的安裝基礎應牢固;
25
4室內外機連接的穿墻銅管應進行保溫處理。
6.2.14分體式空氣源熱泵室內機機組安裝應注意以下事項:
1應保證電氣安全,開關連接應單獨線路且安裝型號合適的空開;
2安裝位置與高度應滿足用戶日常便捷操作需求。
6.2.15空氣源熱泵熱水供暖系統水路系統的施工應注意以下事項:
1水泵:當空氣源熱泵無水泵時,正確選擇水泵型號。當熱泵自沿水泵機型,
確定是否需要外置增壓泵,水泵進出水口是應有減震軟接;
2緩沖儲水箱:系統的水容量不得小于l()L/kW,如果水系統管路內水容量小
于系統要求的最小水容量,必須增加保溫蓄水箱,能有效解決水容量過小帶來的
負荷波動和壓縮機頻繁啟停的問題,達到延長設備壽命和節能的目的:
3截止閥:安裝在機組進出水口管道上;
4補水閥:當熱泵帶自動補水閥時,可直接接補水管道,或利用回水管外接
漏斗進行補水;
5Y型水過濾器:在機組進水口安裝水過濾器,防止雜物進入機組內水換熱
器;
6排氣閥:在水系統管路最高處設排氣閥,排除水系統內空氣;
7放水閥:在水系統管路最低處設放水閥,在冬季長時間不使用機組時,排
掉水系統內存水,避免水換熱器和水泵等部件凍裂;
8安全閥:防止因意外造成系統內壓力過高損壞機組或系統,造成漏水事故
產生其它損失;
9室外管路或非采暖戾間水管應進行保溫。
6216空氣源熱泵熱水供暖系統、末端系統的安裝施工應按照散熱器、地板輻射
供暖或風機盤管等相關標準進行。
6.2.17空氣源熱泵熱水供暖系統,各房間末端水支路宜設置單獨調節閥門。
6.2.18空氣源熱泵熱風機的安裝應參照《低環境溫度空氣源熱泵熱風機》GB/T
13573附錄A熱風機的使用安裝。
26
6.2.19空氣源熱泵熱水機組驗收試運行程序及要求如占
I試運行前,水系統連通正常,且系統已充水,系統壓力正常。正常試運行
前對設備應預熱12h;
2按照設備操作說明,艱據季節選擇熱泵運行模式,開機后水泵應運行平穩,
檢查系統運行是否存在異常;
3檢查室外機風機與E縮機運行正常,無異響;室內機操作面板操作準確反
應靈敏;
4水泵運行無異響,采暖房間室內無明顯震動與噪音;
5熱泵供暖機組進出水溫差應為3~7℃,溫差過高或過低都說明水系統水流
不暢或水泵選型不合適,應檢查水路;
6試運行完畢后,應再次清洗系統內水過濾器。
6220空氣源熱泵熱風供暖系統驗收試運行程序及要求如下:
I按照設備操作說明,艱據季節選擇熱泵運行模式,開機后水泵應運行平穩,
檢查系統運行是否存在異常;
2檢杳室外機風機與壓縮機運行正常,無異響;
3室內出風正常無異響,操作面板操作準確反應靈敏。
6.3地源熱泵供暖系統
I一般規定
6.3.1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應規劃在具有合適的水源和地埋管換熱器場地條件的區
域。冷熱源采用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地下水地源熱泵系統、地表水地源熱泵系
統時,不應破壞、污染地下資源。
6.3.2地源熱泵系統形式的選擇應以安全、可靠、穩定為基本準則,宜綜合考慮
當地氣象條件、地表水地下水資源、淺層地熱能資源、地質地貌、用戶需求和農
村居住建筑負荷特點等因素,進行適當的經濟技術分析,選擇適宜的末端形式及
控制模式。
【條文說明】地源熱泵系統設計時,應進行工程場地狀況調查,并應對淺層地熱
資源進行勘察。
27
6.3.3農村居住建筑宜采用小型地源熱泵系統。有條件時,寒冷地區農村居住建
筑可采用地源熱泵系統進行供暖空調或地熱直接供暖。
6.3.4采用地埋管地源熱泵系統時,冬季地埋管換熱器進口水溫宜高于4℃。
6.3.5農村居住建筑地源熱泵系統設計、施工、驗收應滿足《地源熱泵系統工程
技術規范》GB50366.《農村小型地源熱泵供暖供冷工程技術規程》CECS313要
求。
6.4太陽能光伏利用系統
I一般規定
6.4.1農村居住建筑安裝光伏發電系統應根據所在地的資源條件、氣候特點、建
筑物形式、實際需求和系統適用性進行綜合評估。
6.4.2農村居住建筑戌造前要進行現場的勘察,應考慮周邊及現場的環境因
素、場地結構、建筑遮擋及并網信息進行評估。
6.4.3光伏發電系統應由有資質的設計單位進行屋面承載計算復核,并對接
入方案設計、用電負荷評估、經濟性進行評估。
6.4.4屋面上安裝光伏構件時,屋面防水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屋面工程技術規
范》GB50345的有關規定。
n設計
6.4.5在建筑上增設或改造光伏系統,應進行建筑結構安全、光伏系統的電氣復
核,并應滿足光伏安裝屋面的防水、防雷、防火、防靜電等相關功能要求和建筑
節能要求。
【條文說明】太陽能光伏組件應與屋面或其他安裝位置穩固連接,充分考慮防雷
等安全問題。光伏構件不應對建筑形體完整構成破壞。
6.4.6光伏系統的布局應考慮施工、運維等要求,不降低相鄰建筑或建筑本身的
H照標準.
【條文說明】太陽能光伏組件設計時應預留相應的安裝維修通道,用于除雪、去
污漬等。
6.4.7光伏方陣的排列方式宜根據光伏組件安裝的位置、面積、傾角、遮擋物、
28
屋面的承重、光伏組件規格進行確定。
6.4.8當既有建筑屋面使用的是非阻燃材料時,應進行防火處理之后加裝光伏系
統。
6.4.9農村居住建筑為平屋面時,加裝光伏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I光伏組件安裝宜按最佳傾角進行設計,宜考慮維修、人工清洗設施和通道;
2按最佳傾角進行設計的光伏方陣的間距宜滿足冬至口9點至15點不遮擋太
陽光的要求;
3由建材型光伏組件構成的建筑屋面,應保證屋面排水通暢,且安裝基層應
保證結構安全,并應考慮清洗措施。
6410農村居住建筑為坡屋面時,加裝光伏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I光伏組件宜隨坡度安裝:
2順坡架空安裝的光伏組件與屋面之間的垂直距離應滿足安裝和通風散熱
間隙的要求,架空在坡屋面上的光伏組件與屋面間宜留有不小于50mm的通風間
隙。
6.4.11當光伏發電系統的電纜穿越墻體時,應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填塞。
6412光伏系統支架、支撐構件及其連接點設計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光伏發電
站設計規范》GB50797的要求。
【條文說明】選用光伏構件,應向產品生產廠家確認相關結構性能指標,滿足建
筑物使用期間對產品的結溝性能要求。
6413當光伏系統并網時,應滿足《光伏系統并網技術要求》GB/T19939、《光伏
發電系統接入配電網特性評價技術規范》GB/T31999及《分布式電源并網技術要
求》GB/T33593o
6.4.14電氣系統、方陣、組串、匯流箱和逆變器等的設計應滿足《民用建筑太陽能光伏系統
應用技術規范》JGJ2O3的要求。
III施工安裝與驗收
29
6.4.15安裝光伏系統時,應制定詳細的施工流程與操作方案,應選擇易于施工、
維護的作業方式。
6.4.16施工安裝人員作業應符合《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的有
關要求,并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穿絕緣鞋、戴低壓絕緣手套、使用絕緣工具;
2當光伏系統安裝位置上空有架空電線時,應采取保護和隔離措施。
6.4.17光伏系統產品施工安裝應按照產品使用說明中的要求進行。
6.4.18光伏系統驗收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國家標準《光伏與建筑一體化發電系
統驗收規范》GB/T37655的有關規定。
6.5太陽能光熱利用系統
I一般規定
6.5.1嚴寒和寒冷地區農村居住建筑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宜采用主被動結合的方式,
在建筑改造設計中宜考慮被動式太陽能利用,應以冬季,呆溫和獲取太陽得熱為主,
夏季應考慮隔熱遮陽要求。
6.5.2被動式太陽能供暖應符合行業標準《被動式太陽能建筑技術規范》JGJ/T267
的規定。建筑外圍護結構及室內構筑物宜選用集熱性能高、蓄熱能力大和放熱能
力強的深色、重質的材料(.
6.5.3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時增設或改造太陽能供熱采暖系統時,宜進行現場勘查
并對建筑結構安全復核,滿足建筑結構及其他相應的安全性要求。
【條文說明】現場勘察應也括下述內容:建筑結構狀況、建筑遮擋情況等。
654主動太陽能供暖系統優先應用于太陽能資源豐富的三類及以上地區。
n設計
6.5.5太陽能供熱供暖系統選型應按《太陽能供熱采暖「程技術規范》GR50495
的規定進行。
【條文說明】太陽能供熱供暖系統可由太陽能集熱系統、短期蓄熱系統(需要時)、
末端供熱供暖系統、自動控制系統和其他能源輔助加熱/換熱設備集合構成。
3()
656依據當地經濟情況、生活習慣,宜選取主要房間進行太陽能供暖。太陽能
熱水系統人均日用水量宜按30L-60L選取。太陽能空氣集熱器供熱采暖系統送
風溫度宜為30℃~50℃。
6.5.7同時承擔供暖和供熱水負荷時,應采用兩者中較大的負荷作為最后確定的
系統負荷。供熱供暖系統的負荷計算應按《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術規范》GB
50495的規定進行。
6.5.8太陽能供暖系統配置輔助熱源時應優先選用生物質、熱泵、燃氣、電等能
源,輔助熱源應單獨計量。輔助熱源設計應按《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術規范》
GB50495的規定進行。
6.5.9太陽能集熱系統設計應按國家標準《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術規范》GB
50495有關規定進行。
6.5.10短期蓄熱太陽能供然采暖系統設計應按國家標準《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
術規范》GB50495有關規定進行。
【條文說明】應根據太陽能集熱系統的形式、性能、投資,供暖負荷、太陽能保
證率等進行技術經濟分析是否需要采用短期蓄熱系統。
6.5.11太陽能熱水供暖系統設計應按國家標準《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
計規范》GB50736有關規定進行。
【條文說明】可采用熱水延板輻射、水一空氣處理設備和散熱器等末端供暖系統。
6.5.12太陽能供熱采暖系統效益評估應按國家標準《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術標
準》GB50495有關規定計算。
m施工與安裝
6.5.13太陽能供熱供暖系統的施工安裝應單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并應包括與主
體結構施工、設備安裝、裝飾裝修等相關工種的協調配合方案和安全措施等內容。
6514安裝的產品、配件、材料應有產品合格證,其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太陽
能集熱器應有性能檢測報告。
6.5.15系統的施工安裝不得破壞建筑物的結構、屋面、地面防水層和附屬設施,
31
不得削弱建筑物在壽命期內承受荷載的能力。
6.5.16太陽能集熱系統的施工應符合國家標準《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術規范》
GB50495有關規定進行。
6.5.17短期太陽能蓄熱系統的施工應符合國家標準《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術規
范》GB50495有關規定進行。
6.5.18末端供熱供暖設備和管道施工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給水排水及
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和《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43的相關規定。
6.5.19低溫熱水輻射供暖系統的施工安裝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輻射供暖供冷技
術規程》JGJ142的相關規定。
6.5.20系統的電纜線路施工和電氣設施的安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
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攻規范》GR50168和《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
范》GB50303的相關規定。
6.5.21系統中電氣設備和與電氣設備相連接的金屬部件應做等電位連接處理。電
氣接地裝置的施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
規范》GB50169的規定。
IV調試及驗收
6522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應在系統調試合格后方可竣工驗收。。
6523系統調試應包括設備單機、部件調試和系統聯合調試。系統聯合調試完成
后應進行連續3d的試運行。
6.5.24太陽能供熱采暖系統工程的分項工程驗收和竣工驗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
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攻統一標準》GB50300的規定。
6.5.25太陽能供熱采曖系統調試及驗收內容應滿足《太陽能供熱采暖工程技術標
準》GB50495的有關規定。
6.6多能互補能源利用系統
I一般規定
32
6.6.1嚴寒和寒冷地區農村居住建筑供暖系統節能改造宜根據當地資源條件,遵
循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安全可靠、講究效益的原則,優先選擇可再
生能源,如太陽能、生物質、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應采取靈活的方式,
可采用單戶分散利用方式,也可采用集中利用的方式。
【條文說明】由于農村建筑現在有新型農村社區,合理規劃,布局緊湊,基本上
聚居在一片地區,可以根據當地資源條件,合理地采用集中式系統;對于村落較
為分散,或獨立村落規模較小,或村落具備一定規模但其中的建筑布局較分散情
況,不適用集中式供暖系統,因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單戶分散式系統。
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存在豐富多樣的能源資源,并且具有地域性、多能源互補
性等特點。全國2/3地區太陽能資源高于H類,具有理想的開發利用潛力。農
村是生物質能的最主要產地,在經濟發達地區,農村的秸軒、薪柴、糞便等生物
質能源豐富,規模開發的潛力極大。我國農村地域廣泛,地熱能資源豐富。
為降低建筑能耗,,減少生活用能,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既要節流,又要開源,
所以,應努力增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范圍。在技術、經濟和資源等條件
允許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太陽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邏輯推理與風險識別試題及答案
- Delphi快速開發特性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基礎考試知識試題及答案集
- 計算機二級Web考試快速掌握技巧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二級Msoffice考試高效策略試題及答案
- 實戰困惑與解決方案Python試題及答案
- MySQL數據加密技術與試題及答案分享
- 2025年Python分布式編程實戰題及答案
- 財務管理邏輯思維提升的有效途徑與試題及答案
- 漢語語用技巧提升訓練試題及答案
- 微生物實驗室病原微生物評估報告
- 陜旅版五年級英語上冊句型詞匯知識點總結
- 漢字構字的基本原理和識字教學模式分析
- RouterOS介紹
- 綜采工作面液壓支架壓死救活技術研究
- 十字軸鍛造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畢業論文
- 主體結構監理實施細則范本
- 控制性詳細規劃 - 寧波市規劃局
- 保潔員工考勤表
- JGJ8-2016建筑變形測量規范
- 《MSDS培訓資料》PPT課件.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