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海專用)小升初語文備考真題分類練習專題06文
言文閱讀(有解析)
專題06:文言文閱讀
(一)(2023?上海市?小升初真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鑄硯示志
宋,桑維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長。常臨鑒自奇曰:“七尺之軀,
不如一尺之面。”屢舉進士,試官惡其姓與“喪”同音,不取。或勸
改業,翰乃自鑄鐵硯以示人,曰:“硯穿則易。”卒以進士及第。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屢舉進士試官惡其姓
2.對文中劃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桑維翰才親自鑄了一個鐵硯臺來向別人示威。
B.桑維翰就親自鑄了一個鐵做的硯臺給別人看。
C.桑維翰才親自鑄了一個鐵做的硯臺給別人看C
D.桑維翰就親自鑄了一個鐵做的硯臺送給別人。
3.桑維翰對自己的長相的杰度是“”(用文中的字回
答)
4.讀了本文,你獲得的啟示是o
(二)(2023?浦東?小升初真題)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其父善游
有過于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授之于江中,嬰兒啼。人問其
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1)善游哉?以此
任物,亦必悖(2)矣。
注釋:(1)遽:就。(2)悖:不合事理,指犯錯誤。
5.解釋加點詞
①見入方引嬰兒而欲投之于江中:
②人問其故:
6.翻譯句子
其父雖善游,其子豈遽善游哉?
7.這個故事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三)(2022?楊浦?小升初真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問題。
(甲)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
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
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
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乙)
“多師是我師°”非止可師之人而師之也。村童牧豎①,一言
一笑,皆吾之師,善取之皆成佳句。隨園擔糞者,十月中,在梅下喜
報云:“有一身花矣!”余因有句云:“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
花。”余二月出門,有野僧送行,曰:“可惜園中梅花盛開,公帶不去。
”余因有句云:“只憐香雪梅千樹,不得隨身帶上船。”
——選自(清)袁枚《隨園詩話》
【注釋】①村童牧豎:指山村小兒、牧童。
8.甲文《書戴嵩畫牛》作者是宋代著名文學家(人
名)。
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①善取之皆成佳句
②在梅下喜報云
1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
11.下列對乙文畫線句意思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不是只有自己的老師,才能向他們學習的。
B.只效法自己的老師,向他們學習是不對的。
C.不是只有可以做老師的人,才能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老師的。
D.只效法可以做老師的人,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老師是不對的。
12.下列對甲乙兩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寫牧童“抱學大笑”,生動地勾勒出兒童天真無邪的情
態O
B.甲文中寫杜處士“笑”且“然之”,其豁達從容的形象躍然于
紙上。
C.乙文“霜高梅孕一身花”中的“孕”字展現出梅花怒放的美麗
姿態。
D.乙文“不得隨身帶上船”中的“不得”兩字表達“我”的遺憾
之情。
13.甲文中牧童、;乙文中、野僧帶給
“我”創作的靈感。甲乙兩文給我們共同的啟示是:。
(四)(2022?閔行?小升初真題)閱讀下面語段,完成問題。
世無良貓
某惡鼠,破家①求良貓。厭②以腥膏③,眠以氈質④。貓既飽且
安,率不捕鼠,甚者與鼠游戲,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復蓄貓,以
為天下無良貓也。
(樂均《耳食錄》)
【注釋】①[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財。②[厭]飽食。③[腥膏]魚和
肥肉C④「氈崩(j1)]氈子和毯子C
1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破家求良貓
②鼠以故益暴
15.對句中畫線句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這人十分生氣,于是又不養貓了,認為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
好貓。
B.這人十分生氣,于是又養貓了,以為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好
貓。
C.這人十分生氣,于是再也不養貓了,以為世界上根本沒有什
么好貓。
D.這人十分生氣,于是不再養貓了,認為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
好貓。
16.從這則故事中我們可以獲知的人生之理是
(五)(2022?浦東?小升初真題)課外文言文閱讀
商鞅立信
商鞅令①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之市
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②。民怪之,莫敢徒。復曰:“能
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輒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選
自《史記?商君列傳》)
注釋:①令:指變法的命令。②金:古代貨幣單位。
17.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
恐民之不信己以明不欺
18.下列對劃線句翻譯正確的是()
A.百姓感到奇怪,不敢搬走木頭。
B.百姓對此感到奇怪,沒有人敢搬走木頭。
C.百姓奇怪這件事,不敢搬走木頭。
D.百姓感到非常怪異,沒有人敢搬走木頭。
19.通讀上文,商鞅獎勵給這人五十金的目的是(用自己的話回
答)
(六)(2022?奉賢?小升初真題)課外文言文練習。
王華還金
王華六歲,與群兒戲水濱,見一客來濯足,以①大醉,去,遺所
提囊。取視之,數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復來;恐人持去,以投水中,
坐守之。少頃,其人果號而至,公迎謂曰:“求爾金耶?”為指其處。
其人喜,以一鋌為謝,卻不受。
[注釋]
①以:因為。②鋌:同''錠",古代貨幣單位。
20.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見一客來濯足足:
去,遺所提囊去:
21.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最恰當的一項是()。
A.王華估計他酒醒后一定再回來。
B.王華估計他酒醒后必須過來。
C.王華計算他酒醒后一定再回來。
D.王華巾算他酒醒后必須過來。
22.從文中看,“其人喜”的原因是_______
23.則故事中,王華具有和的品質。
(七)(2022?徐匯?小升初真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小題。
截竿入城
魯有執①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之,不可入;橫執之,亦不可入。
計無所出。
俄②有老父③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
入”遂④依而截之。
一一《笑林》
[注釋]①執:拿。②俄:一會兒。③老父(fii):對老年人
的尊稱。④遂:于是。
24.對“不可入”中“可”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準許B.能夠C.值得D.應該
25.對“何不以鋸中截而入”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你為什么不用鋸子從中間把長竿截斷進入城門呢?
B.你怎么不用鋸子的中間部分把長竿截斷進入城門呢?
C.你為什么不用鋸子的中間部分把長竿截斷進入城門呢?
D.你怎么不用鋸子的從中間把長竿截斷進入城門呢?
26.這是一篇古代的笑話,魯人盲從別人的意見,“”的
行為很可笑。老夫可笑在。(用自己的語言概括)
(八)(2022?上海?小升初真題)閱讀下文,完成問題
昔有一人,于甕中盛谷。駱駝入甕食谷,首不得出。主人以為憂,
無計可施。有一老人來語之,曰:“汝莫憂,吾有以教汝出。”主人亟
問:“法何?”老人曰:“汝當斬駝頭,自當出之「主人以為妙,即依
其語,以刀斬駝頭。既殺駝,而復破甕,如此癡人,為世人所笑。
27.解釋句中加點的詞。
①以刀斬駝頭②為世人所笑
28.翻譯下列句子。
既不得出,其人以為憂。
29.從這個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九)(2021?上海?小升初真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各題。
孫休好射雉
孫休①好射雉②,至其時,則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諫:此為小
物,何足甚耽③!休日:雖為小物,耿介過人,朕所以好之。
【注釋】①孫休:是吳國君主孫權的兒子,后繼位。②雉:野雞。
③耽:沉溺,貪戀。
30.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則晨去夕反
何足甚耽
31.對文中畫線句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雉是小動物,但它比人耿直,憑借這一點我喜好射雉。
B.即使雉是小動物,但它比人耿直,這是我喜好射雉的原因。
C.雖然雉是小動物,但它比人耿直,這是我喜好射雉的原因。
D.即使雉是小動物,但它比人耿直,憑借這一點我喜好射雉。
32.孫休“好射雉”具體表現在“
33.從孫休“好射雉”的原因,能看出他是一個的人;
面對群臣“莫不止諫”但孫休仍“好射雉”,又能看出孫休是個
的人C
(十)(2021?黃浦?小升初真題)閱讀課外文言文,回答問題
書黃筌畫雀
黃筌畫飛鳥,頸足皆展。或曰:“飛烏縮頸則展足,縮足則展頸,
無兩展者J驗之信①然。
乃知觀物不審者,雖畫師且不能,況其大者乎?君子是以②務學
而好問也。
注釋:①信:的確,果真。②是以:因此。
34.解釋加點字
書黃筌畫雀書()
35.文章認為“黃筌畫飛鳥,頸足皆展”的原因是黃筌犯了
“”的錯誤,而要避免這種錯誤,就要做到“”
和“(請用文中的詞句填寫)
(十一)(2021?黃浦?小升初真題)閱讀課內文言文,回答問
題
書戴嵩畫牛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
愛,錦囊玉鈾,常以自隨。
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斗牛也。牛
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處士笑而然之。
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
36.本文的作者是(朝代)代的(人名)。
37.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錦囊玉軸_____________
38.下列選項中,與文末“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一句意思最不
相符的是()
A.實踐出真知B.虛心使人進步
C.術業有專攻D.不恥下問
(十二)(2021?上海市?小升初真題)課外文言文閱讀
一篋磨穴硯
古人有學書于人者,自以為藝成,辭而去c師曰:“吾有一篋①
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J其人受之0因其封題②不甚密,
乃啟④而視之,皆磨穴之硯⑤也,數十枚,方知師夙③用者。頓覺羞
愧,乃反而學,至精其藝。
[注釋]①篋(qi6):指竹箱子。②封題:封條及封條上寫的字。
③夙:早④啟:打開⑤硯:也稱“硯臺二中國傳統文房用具,始
于漢代。文房四寶之一。以筆蘸墨寫字,筆、墨、硯三者密不可分。
3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古人有學書于人老書:
辭而去:
40.對文中畫線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A.就反而認真學習了,一直到技藝很精深的程度。
B.就返回去重新學習書法,直到精于這門技藝。
C.就返回去認真學習,認識到這是門精深技藝。
D.就反而認真讀書了,直到把書讀到精深的程度。
41.老師把“一篋物”特意托付于學書者的目的是一
42.這則故事給你的啟示是
(十三)(2020?上海?小升初真題)閱讀回答問題
王子敬①自會稽經吳,聞顧辟疆②有名園,先不識主人,徑往其家。
值顧方集賓友酣燕③,而王游歷既畢指麾④好惡傍若無人。顧勃然不
堪曰:“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齒之倫
⑤耳。”便驅其左右出門。王獨在輿上,回轉顧望,左右移時⑥不至,
然后令送著門外,怡然不屑。
(選自《世說新語》中華書局)
[注釋]①王子敬:即王獻之,官中書令(相當于丞相)。②顧辟疆:
吳郡(今屬江蘇)人,官郡功曹、平北參軍。③酣燕:盡情地宴會。④
指麾:指分析論。⑤倫:粗俗、鄙陋的人。⑥移時:長時間。
43(1)用給下面句子斷句。(限斷兩處)
而王游歷既畢指麾好惡傍若無人。
(2)根據《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提供的部分義項,給下列句子
中的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句子義項選擇
輕往其家①小路;②直往;③直徑。①
值顧方集賓友酣燕①群鳥停在樹上;②聚集;③詩文集子。②
不足齒之倫耳①腳;②足夠;③夠得上,值得。③
(3)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傲主人,非禮也;以貴驕人,非道也。
(4)選文選自《世說新語》“簡傲”篇。“簡傲”指簡慢高傲。請
結合文章內容,分析文中王獻之簡慢高傲的表現,并給他提點建議,使
其行為得體有禮。
我的建議:
(十四)(2021?上海?小升初真題)閱讀下文,完成下面各題。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錘子期曰:“善哉
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錘子期又曰:“善哉
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錘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
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44.本文選自的《呂氏春秋》,又稱,是先秦
家的代表著作。
45.解釋下列加點字。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伯牙破琴絕弦
46.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47.“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至今廣為傳頌。根據文章內容,子
期之所以能成為伯牙的“知音”,是因為(用自己的話概
括)。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多次;厭惡,討厭
2.B
3.奇
4.一個人只要有堅定的目標,并努力不懈地奮斗,是可以獲得
成功的C
【解析】【分析】譯文:宋朝有個人名字叫做桑維翰,長得奇丑
無比,身子很短但是臉很長。他常常看著鏡子里的自己驚奇地說道:
“七尺長的身軀,還不如一尺長的臉(看起來這么長)呢。”他多次參
加科舉考試,但是考官討厭他的姓與“喪”同音,所以不肯錄用他。
有的人勸他改作其它的行當(不要念書了),他就親自鑄了一個鐵做的
硯臺對別人說道:“如果這個硯臺穿孔了,我就改行。”最后他在科舉
考試中以進士及第了。解釋文言詞語要注意:(1)平時注意積累并掌
握常用常考的文言實詞和虛詞,根據平時積累判斷其意思和用法(2)
在學習時應靈活掌握。要熟記課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
詞類活用等。(3)結合詞語所在句子的句意推斷詞語的意思。
1.本題考查對字詞的理解。“屢舉進士”的意思是多次參加科舉
考試,故“屢”的意思是多次。“試官惡其姓”的意思是考官討厭他的
姓“桑”與“喪”同音,所以不錄用他。故“惡”的意思是厭惡,討厭。
故答案為:多次;厭惡,討厭
2.本題考查對重要句子的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
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
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此句中的
重點詞有:乃:于是;自:親自;以:用來;示:給別人看;句子翻
譯為:桑維翰就親自鑄了一個鐵做的硯臺給別人看。
故答案為:B
3.本題考查信息的篩選。根據文中的“常臨鑒自奇曰:“七尺之
軀,不如一尺之面一句,可提取出答案,他對自己長相的態度是:
奇。
故答案為:奇
4.本題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桑維翰因為長相與姓氏的原因,
屢次考試不中,但他毫不灰心,鑄鐵硯來表示自己的決心,后來終獲
成功。這說明了一個人只要有堅定的目標,并努力不懈地奮斗,是可
以獲得成功的。
故答案為:一個人只要有堅定的目標,并努力不懈地奮斗,是可
以獲得成功的。
【答案】5.正在:原因
6.孩子的父親雖然擅長游泳,這個小孩難道也立即會游泳嗎?
7.做事不能不切實際,要正確的處理各種事情。
【解析】【分析】本題為文言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閱讀
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
解和題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
即可順利作答。
5.①見入方引嬰兒而欲投之于江中,這句意思是看見有人要把
小孩子投入江中,“方”是將要的意思;“人問其故”意思是人人問其
中的原因,“故”是原因的意思;
故答案為:正在;原因
6.“善游”意思是擅長游泳;“遽”是“就”的意思;“豈”是難
道的意思;結合重點詞語意思,寫出對句子的理解,進行作答。
故答案為:孩子的父親雖然擅長游泳,這個小孩難道也立即會游
泳嗎?
7.結合文中對故事內容的描寫和敘述,文中過于江上者,因為
孩子的父親善于游泳,就認為孩子也一定善于游泳,而做出要把孩子
投入江中的荒唐舉動,說明了做事要懂得根據實際,靈活應對和分析,
否則就會犯錯誤。
故答案為:做事不能不切實際,要正確的處理各種事情。
【答案】8.蘇軾
9.善于;說
10.牛在角斗時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后腿中間,但這
幅畫卻畫成牛搖著尾巴斗角,畫錯了啊!
11.C
12.A
13.處士;擔糞者;藝術源于生活
【解析】【分析】本題為文言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閱讀
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
解和題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
即可順利作答。
【參考譯文】
甲:
四川境內有個姓杜的隱士,愛好書畫,他珍藏的書畫作品有成百
件,有戴嵩畫的牛一幅,他特別喜愛,用錦囊盛起來,用玉石作畫軸,
經常隨身攜帶著。
有一天晾曬書畫,一個牧童看到了這幅畫,拍手大笑說:“這畫
上畫的是角斗的牛呀,牛在角斗時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后
腿中間,但這幅畫卻畫成牛推著尾巴斗角,畫錯了啊!”隱士笑了,
認為牧童說得對。有句古話說:“耕地應當去問男的努奴隸,織布應
當去問婢女。”這句話是不可改變的。
乙:
“多向別人學習,別人便都是我的老師。「不只是向值得學習的
人學習,村童農夫,一言一笑,都是我的老師,只要善于摘取都是佳
句。我的隨園有一個挑糞的人,十月中,在梅樹下欣喜地報告說:“有
一身的花啊!”我因此而有佳句:“月光照著竹,像成千上萬的‘個'
字,霜花落地,梅樹飽孕一身花苞。”我二月出門,有一個不知名的
僧人前來送行,說:“可惜園中的梅花盛開,你卻帶不走!”我因此而
有詩句:“真可惜那芳香而潔白的梅花滿樹盛開,而我卻不能隨身帶
上船去。”
8.閱讀原文,結合相關知識,甲文《書戴嵩畫牛》作者是宋代
著名文學家蘇軾,又名蘇東坡。
故答案為:蘇軾
9.”①善取之皆成佳句”意思是善于獲取素材的人都能寫出美
妙的詩句,“善”是“善于”的意思;“在梅下喜報云”意思是在梅樹下
報告好消息說,“云”是“說”的意思。
故答案為:善于;說
10.“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
"這句中“斗”是角斗的意思;“搐入”是夾在的意思;“掉尾”指搖著
尾巴;"謬"是錯誤的意思。結合重點字的意思,可以理解整句話的意
思。
故答案為:牛在角斗時力量集中在角上,尾巴夾在兩條后腿中間,
但這幅畫卻畫成牛搖著尾巴斗角,畫錯了啊!
11.“非止可師之人而師之也。”這句話意思是不是只有可以當
老師的人才尊他為老師。結合上下文可以理解句子的意思。結合各項
中描述,做出正確選擇。
故答案為:Co
12.閱讀短文,結合原文內容和各項中表述,BCD三項中句子理
解表述都是正確的,A項中牧童“拊掌而笑”是牧童看到畫家的低級
錯誤而忍不住大笑,這項中理解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Ao
13.閱讀短文,文中牧童和杜處土以及擔糞者、野僧都給了我們
很多啟示,說明真正的藝術來源于生活的實踐。只有在生活實踐中進
行藝術創作,這才是值得的。
故答案為:處士;擔糞者;藝術源于生活
【答案】14.尋找;更加
15.C
16.示例:環境過于安分,就會懶散,不思進取。
【解析】【分析】本題為文言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閱讀
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
解和題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
即可順利作答。
14.“破家求良貓”意思是拿出家里所有的財務尋找優秀的貓,
“求”是“尋找”的意思;“鼠以故益暴”老鼠因此更加暴增,“益”是
更加的意思。
故答案為:尋找;更加
15.“某怒,遂不復蓄貓,以為天下無良貓也。”這句話意思是這
個人生氣了,于是不再養貓,認為天下沒有優秀的貓。結合各項中的
表述,C項的表述更符合句子的意思。
故答案為:Co
16.結合文中這個人養貓的故事,可以知道如果貓的生活過于安
逸,就會不再捉老鼠,人如果生活安逸,就會不思進取。結合自己的
理解,可以進行表述。
故答案為:環境過于安分,就會懶散,不思進取C
【答案】17.相信;表明、證明
18.B
19.用來證明自己言出必行,是值得信任的。
【解析】【分析】考查文言文的積累和默寫能力。結合原文內容
即可解答。商鞅變法的條令已準備就緒,還沒公布,擔心百姓不相信
自己,于是在國都集市的南門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招募有能把這
根木頭搬到北門的人賞十兩銀子。百姓對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
說“能搬木頭的人賞五十兩銀子。”有一個人搬了木頭,就給了他五
十兩銀子,用來表明沒有欺騙(百姓)。最后頌布了那法令。
17.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意思。答題時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
再根據句意來分析推斷詞義。“恐民之不信己”句意為:擔心百姓不相
信自己。信:相信。“以明不欺”句意為:用來表明沒有欺騙(百姓)。
明:表明,證明。
故答案為:相信、表明、證明
18.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答題時先要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然后初步翻譯,再根據現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調整,做到文從字順。直
譯為主,意譯為輔。本句的重點詞有:怪,感到奇怪;莫,沒有人;
徙,遷移,搬運。句意為:百姓對此感到奇怪,沒有人敢搬走木頭。
故答案為:B
19.本題考查分析理解文本內容。結合“令既具,未布,恐民之
不信,乃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可知,“立木南門,徙者獎勵”的
原因是怕百姓不相信制定的法律,故目的是取信于民。“有一人徙之”,
商鞅獎勵給這人五十金,“以明不欺”,從而表明自己說話的話是可信
的。
故答案為:用來證明自己言出必行,是值得信任的。
【答案】20.腳;;離開;
21.A
22.因為丟失的“數十金”失而復得,因此客人心里非常高興。
23.聰明機智;拾金不昧
【解析】【分析】本題為文言文閱讀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閱讀
和理解能力。作答時結合短文內容和題目要求,根據自己對短文的理
解和題目考查要要求,抓住原文中重點段落和語句進行分析和思考,
即可順利作答。
20.“見一客來濯足”意思是看到一位客人來洗腳,“濯足”是“洗
腳”的意思;“去,遺所提囊”意思是離開時,丟失了所提著的行囊,
“去”是離開的意思。
故答案為:腳;離開
21.”公度共醒必復來”意思是王華估計客人酒醒之后一定會回來。
結合各項中對句子的理解,B項的理解是正確的。
故答案為:Bo
22.閱讀短文,客人因為醉酒到河邊洗腳,最后丟失了自己的盛
有“數十金”的行囊;后來遇到了拾金不昧的王華,最后行囊和金子
失而復得,因此心里高興。
故答案為:因為丟失的“數十金”失而復得,因此客人心里非常
高興。
23.結合王華判斷客人一定會在酒醒之后再回來尋找,可以看出
王華的聰明機智;從王華撿到別人的金子之后,在原地等候最后歸還
失主,可以知道王華具有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
故答案為:聰明機智;拾金不昧;
【答案】24.B
25.A
26.魯人:依而截之;老夫:自以為是/自作聰明
【解析】【分析】文言文內容理解分析題,解題方法:1.引用原
文句子回答;2.摘錄原文關鍵的詞語回答;3.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
答。
24.本題考查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能力。句意為:不能進入城門。
可:能夠。
故答案為:B
25.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
雅”,翻譯的方法是“僧、刪、調、換、補、移二我們在翻譯句子時
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
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C
重點詞:何,為什么。以,用。而,表承接關系。句意為:你為
什么不用鋸子從中間把長竿截斷進入城門呢?
故答案為:A
2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能力。文中的這兩個人都很
可笑,拿竿子的人不動腦筋,對別人的建議不加思考,“遂依而截之”
的行為很可笑。老夫可笑在自以為聰明,好為人師。
故答案為:魯人:依而截之;老夫:白以為是/白作聰明
【答案】27.用;被
28.(因為駱駝的頭)出不來,這個人就為此事發愁。
29.做事情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力,不能盲目聽從別人的建議,
要三思而后行。
【解析】【分析】文言文的學習要多讀、多背,多積累文言字詞。
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所有的題目也就和現代文的閱讀相同了,所
以平時學習中要會背課文,還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附參考譯文】從前有一個人,先前把糧食存放到了甕中。一頭
駱駝偷吃了甕中的糧食,結果頭被卡在里面出不來了。因為駱駝的頭
出不來,這個人就為此事發愁。有一個老人來到那人跟前就說:“你
不要發愁,我教你一個能讓駱駝出來的方法。你把駱駝的頭斬斷,自
然就能夠出來了。”這個人聽了隨即就采納了老人的意見,用刀把駱
駝頭斬斷了。已經殺死了駱駝,進而又要把甕打破才能取出糧食。這
樣行事的蠢人,被后人所恥笑。
27.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以刀斬駝頭”意思是用刀把駱駝頭
斬斷了。“以“,用。“為世人所笑”被后人所恥笑。“為”,被。
故答案為:用;被
28.“既”:早已。“認為憂”:為這事而焦慮。“既不得出,其人
以為憂”(因為駱駝的頭)出不來,這個人就為此事發愁。
故答案為:(因為駱駝的頭)出不來,這個人就為此事發愁。
29.考查學生對文章中心的把握。閱讀文章可知,這個故事告訴
我們:做事情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力,不能盲目聽從別人的建議,
要三思而后行。
故答案為:做事情要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力,不能盲目聽從別人的
建議,要三思而后行。
【答案】30.出去;值得
31.C
32.至其時,則晨去夕反。
33.欣賞耿直;有主見
【解析】(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
學生對文章熟讀,熟讀百遍,其義白現。
(2)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
文意,尤其是重點句的翻譯。
(3)考查對短文內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時要帶著問題讀短文整
體感知文章內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即可。
(4)評價人物性格要應做到通觀全文根據文中故事情節以及人
物的言行舉止具體分析其中蘊涵的精神或品質。
30.考查字詞解釋。先大致了解文章內容,弄清楚句子的意思,
根據句意和對文言文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則晨去夕反”意思
是就早去晚歸。“去”:出去。“何足甚耽”意思是哪里值得過分迷戀。
“足”:值得。
故答案為:出去。值得。
31.考查句子理解。“雖為小物,耿介過人,朕所以好之”意思是
雖然是小東西,可是比人還耿直,我因此喜歡它。由此可知,應選C。
故答案為:C
32.考查文章內容理解。由原文”至其時,則晨去夕反”可知,
孫休喜歡射雉,到了射獵的季節,早出晚歸。
故答案為:至其肘,則晨去夕反。
33.考查文章人物形象分析。由“雖為小物,耿介過人”可知孫
休喜歡射雉的原因是因為野雞比人耿直,從而可以看出孫休是一個欣
賞耿直的人。“群臣莫不止諫”但孫休仍“好射雉”,大臣們都勸說他,
可孫休還是喜歡射野雞,可知孫休是一個具有主見的人。
故答案為:欣賞耿直;有主見。
【答案】34.記載
35.對事物觀察不夠細致:務學:好問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閱讀理解。解決此類問題解
決此類問題,需要學生多讀幾遍文言文,理解意思之后再做題,這樣
正確率會很高。
34.本題考查文言文中的字義。這里的“書”作動詞,是記錄,
記載的意思。比如:《書戴嵩畫牛》的“書”也是這個意思。
故答案為:記載
35.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的分析與理解。根據“乃知觀物不審
者,雖畫師且不能,況其大者乎?”可知,這句的意思是由這件事我
們知道,如果不能仔細的觀察事物,就算只是個畫師,也無法做好本
職工作,更何況是做大事的人呢?“黃筌畫飛鳥,頸足皆展”的原因
是黃筌犯了對事物觀察不夠細致的錯誤。根據“君子是以務學而好問
也可知,要避免這種錯誤,就要做到“務學”和“好問
故答案為:對事物觀察不夠細致;務學;好問
【答案】36.宋;蘇軾
37.用錦緞作畫套,又用玉裝飾卷軸。
38.A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的閱讀和理解。解決此類問題,
需要學生多讀幾遍文言文,理解意思之后再做題,這樣正確率會很高。
36.本題考查文言文作者。《書戴嵩畫牛》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
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先寫杜處士愛好書畫,尤為珍惜戴嵩所作《斗牛
圖》一軸;然后在此鋪墊基礎上突出一牧童拊掌大笑斗牛畫的情景;
最后以古語結束全篇,暗譏當政者不尊重現實而胡亂變法改制的錯誤
行為。全文短小精悍,情趣盎然,語言流暢明快,頗為生動,闡明了
繪畫要講求形似,寓含著藝術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故答案為:宋;蘇軾
37.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用錦緞作畫套,又用玉裝飾卷軸,意
思是對書畫作品的珍愛寶藏。
故答案為:用錦緞作畫套,又用玉裝飾卷軸。
38.A:“耕當問奴,織當問婢”的意思是種田要問耕種的農民,
織布要問織絹的婢女;“實踐出真知”的意思是任何事情只有通過自
己親自嘗試,,才能真正的認識、理解、掌握:
B:“虛心使人進步”的意思是虛心的人會努力學習就會有進步;
C:“術業有專攻”的意思是技能學術各有研究方向;
D:“不恥下問”的意思是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識少的人請教,不
覺得恥辱。
故答案為:A
【答案】39.書法;離開
40.B
41.給他看磨穿的硯臺,教育他書法技藝需要刻苦學習。
42.學習不能淺嘗輒止,只有勤奮刻苦,才能至精至深(大意即
可)
【解析】【分析】此題考查了文言文閱讀。在平時課內外的閱讀
中,多注重積累與誦讀,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的語文素養。文
言文的學習要多讀、多背,多積累文言字詞。只要理解了文章的意思,
所有的題目也就和現代文的閱讀相同了,所以平時學習中要會背課文,
還要懂得文章的意思。
39.解答此類題目,可以利用組詞法和翻譯原文法,先翻譯句子,
知道句意后再根據句意解釋詞語含義。“古人有學書于人者''意思是:
古人有個向別人學習書法的人。書:書法。“辭而去”意思是:告辭
老師而離開。辭:告別。去:離開。
故答案為:書法、離開。
40.根據題干,A句"反而”錯誤,“反"在這里同”返二是"返
回”的意思。C句“認識到”錯誤,“而”在這里表示順承,連接前后
的兩個動詞。D句“反而”錯誤;“讀書”錯誤,文中的“書”指書法。
應選B。
故答案為:B
41.根據題干內容,古時候有個人向別人學習書法,自認為書法
已經學成,告辭老師而離開。師父說:“我有一箱東西,不想交給別
的人,希望你能把它安放在某座山下面。”那個人接受了,因為箱子
的封條封得不是很牢,他就打開來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硯臺,有很
多枚,(那個人)才知道老師曾經有多努力。他頓時覺得十分慚愧,就
返回繼續學習,一直學到書法技藝非常精通的地步c目的是:學書法
的人到了看到磨穿的硯臺時才悟出了這個道理,但只要發現自己的錯
誤并改正,就為時不晚。
故答案為:給他看磨穿的硯臺,教育他書法技藝需要刻苦學習。
42.本題考查對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文章講了古時候這個
人自以為學到了所有的知識,未曾想他的師傅都從未停止過學習,于
是感到羞愧,重新回到師門繼續學習的故事。這里有虛心學習,不能
自滿白傲的道理,也有做人要知錯就改的啟示。啟示我們:學習不能
淺嘗輒止,只有勤奮刻苦,才能至精至深。
故答案為:學習不能淺嘗輒止,只有勤奮刻苦,才能至精至深(大
意即可)
43.【答案】(1)而王游歷既畢/指麾好惡/傍若無人。
(2)②;②;③
(3)對主人傲慢,這是失禮;憑高貴地位來輕視別人,這是無理。
(4)王子敬不認識名園的主人,還徑直到人家府上去,這是其一;
王子敬仗著自己地位高貴,不顧主人設宴暢飲,旁若無人地指分析論
園子的優劣,打擾別人的生活,這是其二。我的是議:王大人,您好。去
人家私宅參觀游覽一定要征得主人的許可方可進入;游覽時不可對人
家的宅院評頭論足,更不能打擾主人的正常生活。尊重別人,才能被
別人尊重。
【解析】【分析】(1)解答本題的關鍵在于讀懂句子,理解句意,
以意義劃分節奏,”而王游歷既畢指麾好惡傍若無人。”意思是可是王
子敬游遍了整個花園后,只在那里指分析論優劣,旁若無人。所以依據
句意劃分為:而王游歷既畢/指麾好惡/傍若無人。
(2)這是對文言實詞考點的考查。要求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詞
語的釋義掌握要具體、精確,更培養課內向課外遷移的能力。送到學
以致用,能淮確地理解課外文言文的重點字詞。輕往其家:還是徑直
到人家府上去。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全生命周期試題及答案
- 現代棉紡紗新技術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2025年黑龍江省安全員B證證考試題及答案
- 高校輔導員考試應考者心理建設試題及答案
- 皮革物理強度測試設備考核試卷
- 2025年注會學習小組活動試題及答案
- 電力系統中的能源路由器應用考核試卷
- 項目需求分析與變更的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3年中國電信貴州公司社會人才招聘41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3年中國林業出版社有限公司公開招聘工作人員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浙江省臺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二模試題 地理 含解析
- 2《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任務式)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育兒真經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浙江中醫藥大學
- 建筑行業勞動保護制度與措施
- (高清版)DB12 445-2011 天津市城市道路交通指引標志設置規范
- 一年級數學口算題1000題
- 初級車工(五級)技能認定理論考試題(附答案)
- 變電檢修工試題庫含參考答案
- 河南省氣象部門招聘真題2024
- 2025年自考學位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5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直屬和垂直管理系統事業單位招聘統一筆試自考難、易點模擬試卷(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