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訓練:盡善盡美之辨_第1頁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訓練:盡善盡美之辨_第2頁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訓練:盡善盡美之辨_第3頁
2025年高考作文備考訓練:盡善盡美之辨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論語·八佾》)在孔子看來,《韶》和《武》都是很美的音樂,但是《韶》反映的是堯時期的時代氣度,有和睦之美;《武》反映的是武王伐紂的樂舞,畢竟有征伐之意,所以“未盡善”。在工作、生活和學習中,我們也常常追求“盡善盡美”。然而,現實中“盡美卻未盡善”與“盡善卻未盡美”的現象不勝枚舉。在復興高級中學《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選修課上,同學們將就以上內容展開研討。請結合你的生活體驗寫一篇文章,表達你的思考和感悟,參與課堂討論。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寫作提示】本題考查寫作能力。(一)材料解讀這是一道材料作文題,與人教統編版高中語文選必中冊第一單元“單元研習任務二”(關于“真善美”話題)對接,與“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中華傳統文化專題探討”“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等學習任務群呼應。此題設置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選修課研習討論會這樣的學科學習情境,給出了儒家經典《論語》中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要求考生就“盡善盡美”這一人類追求的最高理想,及其內在的“盡善”“盡美”相互之間的關系,展開思辨、探究。“盡善盡美”是孔子評價文藝作品的重要標準,強調文藝作品應達到政治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統一。“美”是對藝術的審美評價和要求,“善”是對藝術的社會道德倫理規范和要求。孔子因政治上崇尚禮教,贊揚堯舜的“禮讓”而贊美《韶》樂,認為《韶》樂在思想上符合理想道德倫理觀念,不僅“盡美”而且“盡善”。“盡善盡美”之說延伸到社會生活層面,則體現了對人生追求的深刻思考。人們在做事時應該追求完美,不斷追求更高的境界。這種追求卓越、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鼓勵人們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為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進步貢獻力量。同時,“盡善盡美”也體現了孔子對中庸之道的追求,即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保持適度、避免極端。所以,孔子的“盡善盡美”思想具有豐富的社會內涵,它不僅是文藝作品的評價標準,也是對人生追求和社會責任的深刻思考。這一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寫作此題,既可在藝術范疇探究“盡善”與“盡美”的辯證關系,也可在政治(社會與國家治理)范疇剖析“仁政”“中庸之道”的價值,也可聯想到為人處世、干事創業等領域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保持適度、避免極端,還可由“盡善盡美”的基本內涵“極其完善,極其美好”“完美到沒有一點缺點”這一點切入,闡述對“完美主義”的思辨等。(二)參考立意(1)完美應是形式與內容二者的和諧統一;(2)外在形式的美使人感官愉悅,只有與善統一起來才會具有真正的價值;(3)善是美的價值基礎,美是善的形式構成;(4)美源于善并基于善;(5)做事不苛求盡善盡美,完美是一種理想狀態,可以無限接近,卻難以達到。【范文參考】盡善盡美之辨:生活中的和諧與沖突在孔子的音樂審美中,《韶》與《武》各具特色,前者因其和睦之美而被贊為“盡美矣,又盡善也”,后者則因帶有征伐之意而被認為“盡美矣,未盡善也”。這一評價不僅體現了孔子對音樂的深刻理解,更蘊含了對人生、社會和諧與沖突的哲學思考。在我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中,這種“盡善盡美”的追求與現實的“盡美卻未盡善”或“盡善卻未盡美”的沖突,同樣值得我們深思。生活中的“盡善盡美”往往是一種理想狀態,它代表著我們對事物完美無瑕的追求。然而,現實往往并不如我們所愿,許多時候,我們只能在“美”與“善”之間做出權衡和取舍。有時候,我們追求的形式上的美,可能掩蓋了內在的不和諧;而有時候,我們追求的內在的善,又可能因外在表現的不盡如人意而被人忽視。以工作為例,我們常常希望自己的工作既能夠得到領導的認可,又能夠符合自己的價值觀。但現實是,有時候我們為了得到領導的認可,可能不得不做一些自己并不認同的事情,這時,我們的工作雖然在外表上看起來很美,但內心卻充滿了矛盾和掙扎,這就是“盡美卻未盡善”。反之,有時候我們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雖然內心得到了滿足,但可能因為過于堅持而導致工作成果不盡如人意,這就是“盡善卻未盡美”。在生活中,這種沖突同樣存在。我們可能希望自己的家庭既能夠和睦相處,又能夠有足夠的物質條件。但現實是,有時候我們為了家庭的物質條件而不得不犧牲一些和睦的時光,比如加班、應酬等,這時,我們的家庭雖然在外表上看起來很光鮮,但內心卻可能充滿了孤獨和失落。反之,有時候我們為了家庭的和睦而放棄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或更高的收入,這時,雖然我們的內心得到了滿足,但可能又因為物質條件的不足而感到焦慮。在學習上,我們也常常面臨這樣的沖突。我們可能希望自己的學習成績既能夠優秀,又能夠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但現實是,有時候我們為了取得好成績而不得不進行大量的應試訓練,這時,我們的學習雖然在外表上看起來很成功,但內心卻可能充滿了厭倦和疲憊。反之,有時候我們為了保持對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而放棄了追求好成績的機會,這時,雖然我們的內心得到了滿足,但可能又因為成績的不足而感到自卑。然而,正是這種沖突和權衡,構成了我們豐富多彩的生活。它讓我們明白,生活中的“盡善盡美”并不是一種絕對的狀態,而是一種相對的平衡。我們需要在追求“美”與“善”的過程中,不斷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行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因此,我認為,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