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科目一試題及答案_第1頁
考試科目一試題及答案_第2頁
考試科目一試題及答案_第3頁
考試科目一試題及答案_第4頁
考試科目一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試科目一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

1.下列關于地球自轉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

B.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4小時

C.地球自轉產生了晝夜更替現象

D.地球自轉的速度在不同緯度上是一樣的

2.下列關于大氣圈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氣圈是由氣體組成的

B.大氣圈對地球有保護作用

C.大氣圈的厚度約為1000公里

D.大氣圈主要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3.下列關于生物的分類單位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A.門、綱、目、科、屬、種

B.界、門、綱、目、科、屬、種

C.門、界、綱、目、科、屬、種

D.界、門、綱、科、目、屬、種

4.下列關于我國主要山脈的分布說法正確的是:

A.喜馬拉雅山脈位于我國西南部

B.黃山位于我國東南部

C.秦嶺位于我國中部

D.橫斷山脈位于我國西南部

5.下列關于我國主要河流的流向說法正確的是:

A.長江自西向東流

B.黃河自東向西流

C.淮河自北向南流

D.海河自南向北流

6.下列關于我國主要地形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黃土高原位于我國中部

B.云貴高原位于我國西南部

C.四川盆地位于我國西南部

D.江漢平原位于我國中部

7.下列關于我國主要氣候類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北方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B.南方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C.西南地區屬于高原氣候

D.西北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

8.下列關于我國主要災害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震、洪水、臺風屬于自然災害

B.森林火災、干旱、酸雨屬于人為災害

C.地震、洪水、森林火災屬于人為災害

D.臺風、干旱、酸雨屬于自然災害

9.下列關于我國主要經濟作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棉花、小麥、水稻屬于糧食作物

B.棉花、油菜、茶葉屬于經濟作物

C.小麥、水稻、玉米屬于經濟作物

D.油菜、茶葉、玉米屬于糧食作物

10.下列關于我國主要礦產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石油、天然氣、煤炭屬于化石燃料

B.鐵、銅、鋁屬于金屬礦產

C.金、銀、鎢屬于非金屬礦產

D.石油、鐵、金屬于金屬礦產

11.下列關于我國主要旅游資源的說法正確的是:

A.黃山、廬山、泰山屬于自然景觀

B.故宮、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屬于人文景觀

C.西湖、漓江、九寨溝屬于自然景觀

D.故宮、長城、西湖屬于人文景觀

12.下列關于我國主要歷史事件的年代說法正確的是:

A.春秋戰國時期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

B.秦始皇統一六國在公元前221年

C.漢武帝時期在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

D.唐朝時期在公元618年至907年

13.下列關于我國主要文學作品的作者說法正確的是:

A.《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

B.《西游記》的作者是吳承恩

C.《水滸傳》的作者是施耐庵

D.《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

14.下列關于我國主要藝術流派的代表人物說法正確的是:

A.中國畫派代表人物有齊白石、徐悲鴻

B.京劇代表人物有梅蘭芳、程硯秋

C.粵劇代表人物有馬師曾、紅線女

D.黃梅戲代表人物有嚴鳳英、馬蘭

15.下列關于我國主要節日的習俗說法正確的是:

A.春節有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

B.清明節有掃墓、踏青的習俗

C.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D.中秋節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16.下列關于我國主要民族的說法正確的是:

A.漢族是我國人口最多的民族

B.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

C.壯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

D.朝鮮族主要分布在遼寧省

17.下列關于我國主要宗教的說法正確的是:

A.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B.道教起源于中國

C.基督教起源于中東地區

D.伊斯蘭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島

18.下列關于我國主要政治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B.我國實行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C.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D.我國實行一國兩制政策

19.下列關于我國主要經濟政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B.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

C.我國實行宏觀調控政策

D.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

20.下列關于我國主要國防政策的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實行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

B.我國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C.我國實行全民皆兵的政策

D.我國實行軍隊現代化建設政策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1.地球公轉的周期是一年,自轉的周期是一天。()

2.南極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陸。()

3.生物的分類單位中,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4.我國最長的河流是黃河。()

5.我國最大的湖泊是青海湖。()

6.我國最豐富的礦產資源是煤炭。()

7.我國最大的旅游城市是北京。()

8.我國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

9.我國最著名的古代醫學典籍是《黃帝內經》。()

10.我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4題)

1.簡述地球自轉和公轉的區別。

2.簡述生物多樣性的內涵及其保護措施。

3.簡述我國的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特點。

4.簡述我國的主要民族分布情況。

四、論述題(每題10分,共2題)

1.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論述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2.分析我國在環境保護方面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試卷答案如下:

一、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題)

1.ABC

解析思路:地球自轉方向為自西向東,周期為24小時,產生晝夜更替現象,速度在不同緯度上不同。

2.AB

解析思路:大氣圈由氣體組成,對地球有保護作用,厚度約為1000公里,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

3.B

解析思路: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為界、門、綱、目、科、屬、種。

4.ABCD

解析思路:喜馬拉雅山脈、黃山、秦嶺、橫斷山脈均位于我國不同地理區域。

5.ABCD

解析思路:長江、黃河、淮河、海河均為我國主要河流,流向各異。

6.ABC

解析思路: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均位于我國不同地理區域。

7.ABCD

解析思路:北方、南方、西南、西北地區氣候類型分別為溫帶季風、亞熱帶季風、高原、溫帶大陸性氣候。

8.AD

解析思路:地震、洪水、臺風屬于自然災害,森林火災、干旱、酸雨屬于人為災害。

9.B

解析思路:棉花、油菜、茶葉屬于經濟作物。

10.AB

解析思路:石油、天然氣、煤炭屬于化石燃料,鐵、銅、鋁屬于金屬礦產。

11.AC

解析思路:黃山、廬山、泰山屬于自然景觀,故宮、長城、秦始皇兵馬俑屬于人文景觀。

12.ABCD

解析思路:春秋戰國、秦始皇統一六國、漢武帝時期、唐朝時期均為我國歷史上的重要時期。

13.ABCD

解析思路:《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的作者分別為曹雪芹、吳承恩、施耐庵、羅貫中。

14.ABCD

解析思路:齊白石、徐悲鴻為中國畫派代表人物,梅蘭芳、程硯秋為京劇代表人物,馬師曾、紅線女為粵劇代表人物,嚴鳳英、馬蘭為黃梅戲代表人物。

15.ABCD

解析思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均有各自的習俗。

16.ABC

解析思路:漢族為我國人口最多民族,藏族、壯族、朝鮮族分別主要分布在西藏、廣西、遼寧省。

17.ABCD

解析思路: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均具有世界性的影響,起源地分別為古印度、中國、中東地區、阿拉伯半島。

18.ABCD

解析思路: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國兩制政策。

19.ABCD

解析思路: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對外開放政策、宏觀調控政策、改革開放政策。

20.AD

解析思路:我國實行積極防御的軍事戰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軍隊現代化建設政策。

二、判斷題(每題2分,共10題)

1.√

解析思路:地球自轉和公轉都是地球圍繞自身軸心或太陽的運動,但自轉周期為一天,公轉周期為一年。

2.√

解析思路:南極洲位于地球最南端,氣候極端寒冷。

3.√

解析思路:種是生物分類中最基本的單位,代表了一個物種的獨特特征。

4.×

解析思路:我國最長的河流是長江,而非黃河。

5.√

解析思路: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湖泊,面積約為4330平方公里。

6.√

解析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