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章生產耍素價格理論
教學目的:
第二章到第五章,只是分析了產品市場均衡價格和數量的決定,沒
有分析生產要素市場均衡價格與數量的決定。具體表現是:第一,在
分析產品市場的消費者行為和需求曲線時,沒有說明消費者的收入水
平是如何決定的;第二,在分析產品市場的生產者行為和供給曲線時,
沒有說明生產要素的價格是如何決定的。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
者的收入水平,主要取決于他所擁有的生產要素的價格和可供出售的
要素數量。因此,分析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決定問題,就是分析生產要
素的價格決定問題。生產要素價格理論,也就是收入分配理論。通過
本章的學習,同學們需要掌握的內容有:
I、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行為:回答企業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
為什么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或者說,為什么生產要素的價格越低,
企業購買得越多?
2、家庭對生產要素的供給行為:回答家庭對生產要素的供給曲線
為什么從左下方向右上方傾斜。或者說,為什么生產要素的價格越高,
家庭提供得越多?
3、結合對生產要素的需求行為和供給行為分析,確定生產要素市
場的均衡價格和數量。
4、介紹衡量國民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兩個工具:洛倫茲曲線和基
尼系數。
第一節生產要素的需求行為
一、生產要素需求的性質
(-)生產要素和它們各自的價格
生產要素指生產中使用的各種經濟資源。這些資源可以分為兩類;
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人力資源包括勞動和企業家才能;物質資源包
括土地(自然資源)和資本。
1、勞動(labor):勞動者腦力和體力的支出。勞動者提供勞動獲得
的收入是工資(wages),單位勞動的收入被稱為勞動的價格一一工資率
(wagerate)o
2、土地(land):一切自然資源(naturalresources)的簡稱。因使用自
然資源而支付給所有者的報酬被稱為租金(rent)。單位土地面積的收入
被稱為土地的價格一一租金率。
3、資本(c叩ital):指的是人造的生產工具,包括機器設備、各項建
筑及存貨等三種形式。資本的報酬被稱為利息(interest),使用資本的價
格被稱為利率(interestrate)。
4、企業家才能(entrepreneurship):指的是生產者結合其他三種生產
要素從事生產的經營能力。經營能力的報酬是利泗(profit),也可以把
它看成是負擔虧損風險的報酬。
(-)生產要素需求是一種引致需求
1、生產資料私有制決定了在生產要素市場上要素的供給方是家庭,
而要素收入構成家庭在產品市場上的預算約束線;要素的需求方是企
業,對要素的支出構成了企業產品供給的成本。
2、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不同于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消費者對
產品的需求是因為產品能直接滿足消費者的欲望,廠商對生產要素的
需求則是因為生產要素所生產的產品有消費者購買。因此,消費者對
產品的需求被稱為費孝霞棗:而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被稱為引竺霞
求?(?deriveddemand),即由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引發廠商對生產要素的
需求。
3、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是一種引致需求,決定了他使用生產要
素的原則仍然是利潤最大化原則。從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在產品市
場上,利潤最大化的原則是:產品的邊際成本等于產品的邊際收益。
這個原則在要素市場表現為:使用要素的邊際成本等于使用要素的邊
呼呼單用公式表示為:
ATCFATRF
(8-1)
AF-AF
在(8-1)式中,等表示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的使用所導致的總
成本的增量,或稱為廠商使用要素的邊際成本;包竺表示增加一單位
生產要素的使用所導致的總收益的增量,或稱為廠商使用要素的邊際
收益。
二、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在分析要素市場的價格決定時,完全競爭廠商是指同時處于完全
競爭產品市場和完全競爭要素市場中的廠商,否則是不完全競爭廠商。
見表8-1o
表8-1廠商類型
產品市場
完全競爭壟斷
完全競爭廠商賣方壟斷廠商
完全競爭
要素第八章第三.五節第八章第六.七節
市場買方壟斷廠商買賣方都壟斷的廠商
壟斷
第八章第八節略而不論1
說明:“不完全競爭包括壟斷、寡頭和壟斷競爭三種情況。為簡單起見,這里主要分析壟斷的
情況”2。
下面我們重點分析完全競爭廠商的要素使用原則和需求行為。
(-)廠商使用要素的“邊際收益Q邊際產品價值
1、總收益是銷售一定數量產品所獲得的全部收益,用公式表示為:
77?,=?%(5-3)
i企業的銷售收入就是該企業的產品銷售量與市場價格的乘積。由
于產品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廠商是市場價格的接受者。因此,在(5-3)
式中,價格P就表現為外生變量,廠商的總收益7R就可以直接看成是
自己產量4的函數。
在產品市場分析中,總收益只被看成是產量的函數而與要素使用量
無關。但在分析要素價格的決定時,需要關心的問題是總收益與要素
使用量之間的關系,而短期生產函數公式起到了聯系要素使用量與總
收益之間的橋梁作用,使得總收益函數表現為要素使用量的復函數,
用公式表示為:
qi=f(KyL)=f(L)(4-4)
將(4-4)代入(5-3)就得到:
77?,=Pq,=Pf(L)(8-2)
2、對(8-2)式求一階導數,得到廠商使用要素的邊際收益為:
以竺二PxMC(8-3)
△F
(8-3)表示增加使用一單位要素(勞動)所增加的總收益,它等
于要素的邊際產量MP,與既定產品價格的乘積。為了把廠商使用要素的
邊際收益與前面關于產品的邊際收益區分開來,通常把完全競爭廠商
1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73頁。
2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73頁。
使用要素的邊際收益稱為邊際產品價值3,簡稱為(8-3)式進一
步表示為:
生型=VMP=PxMP](8-4)
△F
3、根據(8-4)式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兩個結論:
第一,由于產品價格P是一個常數,短期生產函數的特征是存在報
酬遞減規律。所以,邊際產品價值函數是一條遞減函數。在圖上表現
為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見表8-1,圖8-1:教科書P211):
第二,邊際產品價值與邊際產量的關系為:當P=1時,VMP與
MP重合;當P>1時,VMP高于MP;當Pvl時,VMP低于MP。
MP,VMP
圖84廠商的邊際產品和邊際產品價值
(-)廠商使用要素的邊際成本:要素價格
1、在第四章中,我們討論過性質不同的兩種成本函數:一種是將
成本函數定義成為產量的函數,另一種是將成本函數定義成為要素使
用量的函數。前者用于產品市場的分析,后者用于要素市場的分析,
并用公式表示為t
C=wL+rK(4-14)
當K是一個常量時,可變成本函數則為:
VC=wL(8-5)
3邊際產品價值VMP與產品的邊際收益的區別:產品的邊際收益或者簡稱邊際收益通常是對產量而言,故稱
稱為產品的邊際收益:邊際產品價值則是對要素而言,是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
部分)》第5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210頁。
4本章使用的成本和邊際成本概念不同于產品市場使用的相應概念。關鍵的區別在于,在論述產品市場時,
成本是作為產量的函數,而在論述要素市場時,成本是作為要素的函數。正是由于這一不同,才引起邊際成
本在這兩種情況下的不同表現形式:在產品市場中,邊際成本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所增加的成本,是所謂產
品的邊際成本;在要素市場中,它是指增加一單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是所謂要素使用的邊際成本。高鴻業: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212頁。
由了要素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廠商是要素價格的接受者,在公式
(8-5)中,勞動的價格w就成為一個外生變量,成本就是勞動使用數
量L的函數。
2、增加使用一個單位的要素所增加的總成本,即使用要素的邊際
成本,就是可變成本函數的一階導數,恰好等于要素的價格,用公式
表示為:
\TCF
(8-6)
△F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8-6)式在圖形中表現為一條水平線(見圖
8-2,教科書P212)。
W
Wo
L
圖8-2廠商使用要素的邊際成本
(三)完全競爭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
1、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是利泗最大化原則,在要素市場上則表現
為使用要素的邊際成本和對應的邊際收益相等。根據前面的分析我們
可以知道,在完全競爭市場條件下,廠商使用要素的邊際成本等于要
素的價格(8-6),而使用要素的邊際收益是所謂邊際產品價值(8-4)。因
此,完全競爭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可以表示為:
VMP=w(8-7)
或者PxMR=w(8-8)
w
或者加6=/(8-9)
當上述原則或條件得到滿足時,完全競爭廠商實現了利潤最大化,
此時使用的要素數量為最優要素數量。值得一提的是,(8.8)式表示邊
際產品價值與名義貨幣工資率相等,(8-9)則表示邊際產量與勞動的
實際工資率相等。
2、完全競爭廠商使用耍素原則的數學推導:根據(8?2)和(8?5)
式,可以得到廠商的利潤函數:
n(L)=Pq(L)-wL(8-10)
利潤最大化條件是(8-10)式的一階導數等于零5,即
""⑷=Px——卬=0或者,PxMP[=w
dLdLL
3、根據完全競爭廠商在產品市場上實現均衡的條件也可以得到廠
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首先,完全競爭廠商在產品市場上實現均衡的條件是:
MR=MC(5-7)
其次,完全競爭廠商的邊際收益為:
A77?.PxA<7.
M&=------L=--------=P(5-5)
S頌
其三,當生產函數為短期生產函數時,完全競爭廠商的邊際成本為:
A5TCAFC+AVCALxw卬(4-30)
AXAX-AX-MP[
將(4-30)和(5-5)式代入(5-7)式便得到:
P=——(5-9)
MP1
或PxMP,=vr(8-8)
可見,完全競爭廠商在要素市場實現均衡的條件完全是它在產品市
場實現均衡的條件的另一種表達方式而已。
三、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
(-)完全競爭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就等于邊際產品價值曲線
1、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L的需求曲線反映的是:在其他條件
不變時,完全競爭廠商對要素L的需求量與要素價格w之間的對應關
系。可以用(8-11)式來表示。其中,L為要素需求量,是因變量;w
為要素價格,是自變量,即要素需求量L是要素價格w的函數。
PxMP(L)=w(8-11)
既然(8-11)式構成完全競爭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因此它滿足:
5這里只討論利澗最大化的一階條件(即必要條件),而假定二階條件(即充分條件)已經滿足。
第一,曲線上的每一點都反映了生產要素價格與廠商的生產要素
需求量之間的對應關系;
第二,曲線上的每一點都是廠商的利潤最大化點;
第三,隨著要素價格的上升,廠商對要素的最佳使用量即需求量
將下降。
2、通過(8-11)式,還可以看出,要素價格w的變動將導致要素
需求量L的變動,但產品價格P的變動,或邊際產量MP的變動(即
生產技術的變動),將導致需求曲線的變動。
3、完全競爭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等于邊際產品價值曲線的條件: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使用一個生產要素以及不考慮其他廠商調整的
情況下兩線重合。
第一,要素的邊際產品(MP)曲線不受要素價格變動的影響,即
不考慮要素價格變動所導致的生產要素之間替代關系變動對產量的影
響。在只使用一種生產要素的情況下,這一假定自然滿足;
第二,產品價格不受要素價格變動的影響,也就是不考慮要素價格
變動對其他廠商生產行為的影響。在不考慮其他廠商調整的情況下,
這一一假定自然滿足。原因在于,如果不考慮其他廠商的調整活動,則
要素價格變化只會引起該廠商的要素需求數量和使用量的變化,從而
只會引起它的產量的變化。由于該廠商是產品市場的完全競爭者,故
其產量變化不會影響產品價格。
4、盡管要素的需求曲線與其邊際產品價值曲線重合為?條線,但
它們表示的含義卻完全不同:
首先,它們包含的變量的含義不同。作為邊際產品價值曲線,它的
L表示要素的使用量;而作為要素需求曲線,它的L表示最優要素使
用量或要素需求量。
其次,它們反映的函數關系不同。在邊際產品價值曲線的場合,自
變量為要素使用量L,邊際產品價值是要素使用量的函數;在要素需求
曲線的場合,自變量是要素價格w,要素需求量L是要素價格的函數6。
(-)從廠商對要素的需求曲線推導市場需求曲線7
一般來說,在考慮多要素共同使用和多個廠商共同調整時,完全
競爭廠商對要素L的需求曲線不再等于該要素的邊際產品價值曲線。
1、當要素價格下降時,其他廠商的要素使用量(由此決定的產量)
不變,單個廠商增加產量的行為不會改變產品的市場價格Po,此時的
要素需求曲線就是邊際產品價值曲線(見圖8-4)o顯然假設要素價格
下降而其他廠商不增加要素的使用量是不現實的。
2、當要素價格下降時,所有廠商都將增加要素的使用量,從而使
產品的供給增加,導致供給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在需求曲線不變的情
況,產品的市場價格下降,導致完全競爭廠商的邊際產品曲線向左下
方移動,意味著要素價格下降導致完全競爭廠商增加的要素需求量較
小。每個廠商的真正的要素需求曲線缺乏彈性(見圖8-4,P216)o
W
6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5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215頁。
7前述完全競爭條件市場要素需求曲線(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1999年入學考試題)。
0LoLiE2
圖8-4多個廠商調整時廠商m的要素需求曲線
3、因此,在完全競爭市場上,要素的市場需求曲線就等于經行業調整
后的所有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的簡單水平加總。
n
D=Ed,n=n?dm
圖8-5單個廠商和整個市場的要素需求曲線
四、賣方壟斷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略)
賣方壟斷廠商是指:廠商在產品市場上(作為產品的賣方)是壟
斷者,但在要素市場上(作為要素的買方)是完全競爭者。
(-)賣方壟斷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
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均要求滿足要素的邊際收益等于要素的邊際
成本原則。
1、賣方壟斷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邊際成本仍等于要素價格,原因
在于要素市場上依然是完全競爭市場,賣方壟斷廠商仍然是要素價格
的接受者。用公式表示仍然是:
\TCF
(8-6)
△F
在圖形中表現為一條水平線。
2、賣方壟斷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邊際收益等于產品的邊際收益和
要素的邊際產量的乘積,這個乘積通常被稱為要素的邊際收益產品,
簡稱為MR尸,用公式表示為:
任竺=MRxMP.=MRP(8-12)
△F
原因在于賣方壟斷廠商在產品市場上是壟斷者,它面臨的產品價
格是一個變量,取決于產量或銷售數量。因此,賣方壟斷廠商的總收
益函數為:
TR,=Pq1=Pf(L)(8-2)
要素的邊際收益函數為:
\TRFdTRdPdqdq(dP)dq
△FdLdqdLdL\dq)dLL
其中,MR=qx—+P
dq
關于邊際收益產品、邊際產量和價格之間的關系,見表8-3。
根據(8-12)式,可以得到如下兩個結論:
第一,邊際產品價值是邊際收益產品的特殊情況。當產品市場處
于完全競爭市場時,MR=P,邊際收益產品等于邊際價值產品。
第二,邊際收益產品曲線仍然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傾斜。原因在于
邊際產量和邊際收益都將隨著要素使用量的增加,即產量的增加而遞
減;而邊際產品價值下降只是由于邊際產量遞減。因此,邊際收益產
品曲線比邊際價值產品曲線更陡峭。見圖8-6。
3、賣方壟斷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是:
MRP=MRxMP=w(8-13)
即邊際收益產品與要素價格相等。
(-)賣方壟斷廠商對要素的需求曲線
1、將賣方壟斷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8-13)式稍做變動,就可以
得到要素的需求曲線。用公式表示為:
MRxMP(L)=w(8-14)
(8-14)反映了要素需求量與要素價格之間的對應關系,給定一個
要素價格,有唯一一個滿足要素使用原則的最優要素數量與之對應。
這個最優數量就是要素需求量。因此,要素使用原則確定了賣方壟斷
廠商對要素的需求函數。
2、賣方壟斷廠商對要素的需求曲線與邊際收益產品曲線(MRP)完
全重合。賣方壟斷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與邊際收益產品曲線一樣,也
因要素的邊際生產力遞減和產品的邊際收益遞減兩個原因而下降。
3、考慮多個廠商的共同調整。要素價格變化不會改變賣方壟斷廠
商所面臨的產品需求d曲線,也就不會改變廠商產品的邊際收益MR
曲線,MRP曲線也就不會改變(MP曲線顯然不會改變)。如果不考慮
某些較小的間接影響,則要素價格的變化不能影響賣方壟斷廠商的產
品需求曲線,從而不能影響它的邊際收益產品曲線。即,如果假定只
使用一種生產要素,則無論是否考慮多個廠商的調整,賣方壟斷廠商
的要素需求曲線都等于其邊際收益產品曲線MRPo
4、將要素市場上賣方壟斷廠商對要素的需求曲線水平加總,就可
以得到要素的市場需求曲線。
五、買方壟斷情況下生產要素價格和數量的決定(略)
買方壟斷廠商是指:廠商在要素市場上(作為要素的買方)是壟
斷者,但在產品市場上(作為產品的賣方)是完全競爭者。
(-)買方壟斷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
廠商使用要素的原則均要求滿足要素的邊際收益等于要素的邊際
成本原則。
MFC=[L?W(L)]f=W(L)+L?吧Q
dL
在構成邊際要素成本的兩部分中,W(L)是廠商所面臨的要素供給
曲線,它不同于市場的要素供給曲線(通常向右上方傾斜)。它的具體
形狀要依賴于廠商所處的市場類型。如果廠商為要素市場上的完全競
爭者,則廠商所面臨的要素供給曲線就是水平直線,要素市場的價格
(對它而言)就是固定不變的常量即W(L)=W,此時叫D=();而作
111J
為要素市場的壟斷買方,它所面臨的要素供給曲線W(L)就是市場的要
素供給曲線,而市場的要素供給曲線通常向右上方傾斜,W(L)向右上
方傾斜,從而其導數嚶再由MFC的表達式即知:
dL
MF6W,邊際要素成本函數位于要素供給曲線之上。
如果假定要素供給曲線是線性的,即
W(L)=a+bL(a、b均為常數且大于零)
則MFC=W(L)+L?吸―=a+bL+bL=a+2bL
要素邊際成本曲線與要素供給曲線的縱截距相等(都是d),但前
者斜率為2b,是后者的兩倍。
(-)買方壟斷廠商對要素的需求曲線
買方壟斷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不存在。
六、講練結合_
假設某壟斷者的需求函數為尸=80-5。,生產函數為Q=",即產量Q是一種生產要素Y
的函數,生產要素的價格,=5,試計算壟斷者利潤最大時的產品價格和產量、要素使用量和
利潤量,
解析:根據題意我們知道,該壟斷廠商屬于賣方壟斷廠商(因為它在產量市場上面臨的需求
曲線是市場需求曲線,而在要素市場是價格的接受者),所以,使用要素的原則為:
MRP=MRxMP=w(8-13)
根據題意,我們還可以得到:77?=PQ=(80-5g)xg=80g-5g2M/?=80-10g
Q==例尸二().5丫25
根據(8-13)式得:MRP=M/?xA/P=(80-10Q)x0.5K-05=5
將。="=丫°'代入上式得到:y=i6,由此還可以求得:G=4,p=6o
n=PQ-ry=(80-50x(2-5x16=160
第二節生產要素的供給行為
一、生產要素供給的一般分析
(-)要素所有者、效用最大化原則和供給問題
1、要素的所有者即是消費者
正如第一節指出,生產要素指生產中使用的各種經濟資源,它包括
勞動、資本、土地和企業家才能,這四種生產要素被稱為原始生產要
素,其特點是由消費者向市場提供。除原始生產要素以外,廠商還使
用中間生產要素,它們是由生產者提供,提供原則跟消費品一樣,滿
足利潤最大化原則。因此,微觀經濟學分析生產要素的供給,主要集
中分析原始生產要素的供給。
2、效用最大化原則
把生產要素的供給限于原始生產要素,就把生產要素的所有者與消
費者統一起來,也就把消費者消費商品的原則與他提供生產要素的原
8同濟大學1998年研究生入學考試題。
則統起來,即原始生產要素所有者提供生產要素的原則是舛用基為
管廖則。
3、供給問題
把生產要素所有者與消費者統一起來的另一個結論是,任何消費者
擁有原始生產要素的數量是既定的。消費者面臨的問題是:把既定資
源用于自己消費(俁留自用)還是用于廠商消費(要素供給)?要素
供給問題就是:消費者在一定的要素價格下,將其全部既定資源在要
素供給和保留自用兩種用途之間進行配置以獲得最大效用。
(二)要素供給原則:邊際效用分析方法
1、效用最大化條件
①假設消費者把自有資源全部用于個人消費(即保留自用),他從
消費全部自有資源中獲得的總效用和邊際效用都將下降。
②假設消費者向市場提供一定數量的自有資源(即要素供給)能夠
獲得某種程度的效用,這種效用同樣隨著消費者要素供給數量的增加
而下降。那么,
③消費者把既定的自有資源多少用于自己消費(保留自用),多少
用于廠商消費(要素供給)?其數量取決于作為“要素供給”的資源
的邊際效用與“保留自用”的資源的邊際效用相等。
2、要素供給的邊際效用:間接效用
①要素供給的效用是一種間接效用,即消費者把資源作為生產要素
供給市場本身對消費者來說并沒有任何效用,消費者供給生產要素的
原因是為了獲得收入,通過收入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效用。公式表示為:
U=U[Y(L)](8-14)
(8-14)式說明,消費者的效用U是收入Y的函數,而消費者的
收入Y是要素供給量L的函數。因此,消費者的效用U是要素供給量
L的復合函數。
②假設效用函數u=u(y)在點Y處的導數是與(收入的邊際效
用),收入函數y=y⑷在點L處的導數是包(要素的邊際收入)。(8.14)
at
式在點L處的導數就是:
_d_U_-_d__U_x_d_Y_(8-15)
dL~dYdL
要素供給的邊際效用絲等于要素供給的邊際收入與收入的邊際
dL
效用的乘積,它表示要素供給增加一個單位所帶來的消費者效用增量。
③假設要素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要素供給者是要素市場的價格接
受者,要素的邊際收入《就等于要素價格wo要素供給的邊際效用
dL
(6-15式)就可以進一步表示為:
dUdU
-----=------xw(8-16)
dLdY
3、自用資源的邊際效用
①自用資源既可以帶來間接效用,亦可以帶來直接效用。考慮到前
者與要素供給一致,為了分析方便,假定自用資源的效用都是直接的。
②如果用/來表示自用資源量,自用資源的邊際效用絲就是增加
dl
一單位自用資源所帶來的總效用的增量。
4、要素供給原則
要素供給的邊際效用與自用資源的邊際效用相等。用公式表示:
dU__dU__dU_
(8-17)
~dl~~dL~~dY
或者
dU/dl
(8-18)
dU/dY
在消費者行為理論中,我們曾假設貨幣(或收入)的邊際效用為
因此,(8-18)式可以進一步表示為:
dU/dl
----二W(8-19)
2
(8-19)式說明,資源保留自用的邊際效用除以收入的邊際效用(或
稱資源保留自用的邊際收益,即用貨幣衡量的邊際效用)等于最后用
于保留自用資源的市場價格w。如果我們把要素的市場價格看成是保留
自用資源的機會成本,(8-19)式則表示消費者對最后單位保留自用資
源的主觀評價等于該單位資源的市場價格。
(三)要素供給原則:無差異曲線分析
1、無差異曲線的建立
①假設消費者消費兩種物品:收入Y(用于購買其他商品的數量)
和自用資源/,消費者的效用函數(或效用無差異曲線)可以直接寫為:
U=U(YJ)(8-20)
(8-20)式中的U在這里不是表示效用的具休數量(基數效用),
而是表示效用大小的順序(序數效用)。
②假設Y和/都是正常物品,兩者數量的同時增加將導致無差異曲
線向外移動,即無差異曲線離圓點越遠,表示的效用越大。
③在同一條效用無差異曲線上,存在著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無差
異曲線切線的斜率,即是邊際替代率。用公式表示為:
MRS=-—(8-21)
I*Ydl
④無差異曲線不相交。
2、預算線的建立
①假設消費者在初始時擁有萬單位的既定資源和「單位的非要素
收入,即他處于圖8-6(教科書P221)的E點。
②假設生產要素的價格為w,消費者供給生產要素獲得的收入為:
Y=(L-l)w(8-22)
消費者的全部收入則為:
K=(L-l)w+Y(8-23)
當/=0時,K=Lw+Y,表現為圖8-6中的K點;當/=工時,K=Y,
表現為圖8-6中的E點:
連接K、E兩點便能得到KE直線,它表明了消費者在要素總量L既
定的情況下,最多能夠獲得的收入K(實際上也就是Y)與/之間的對
應關系。因此,KE直線可以看成是生產要素所有者的預算線。在圖8-6
中,預算線KE直線的斜率為-w。
K-Y
~T~
③當要素價格W上升將導致KE直線以E點為原點向右旋轉;當
要素價格w下降將導致KE直線以E點為原點向左旋轉。
圖8-6要素供給的原則:無差異曲線分析
3、最優要素供給的條件(原則)
①要素的最優供給量問題就是在預算約束條件下選擇最優收入Y
和自用資源/的組合問題。顯然,這個最優組合是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
的切點,滿足條件:
MRSIY=—色^=w(8-24)
“dl
即無差異曲線的邊際替代率與預算線的斜率相等。(8-24)式表示:
消費者為增加一單位自用資源所愿?意?放?棄?的收入量等于必?須?為此減少
的收入量。在此,W看成是自用資源的機會成本。
②如果效用可以用基數來衡量,則
dU_
J/x+dYx(8-25)
~dldY
(8-25)式表明:為了維持相同的效用,增加1所增加的效用與減
少Y所減少的效用之和等于零。該式進一步表示為:
dY_dU/dl
'~di=au/dY(8-26)
(8-26)表示資源供給的邊際替代率dY/dl可以表示為自用資源和
收入的邊際效用之比。
(8-26)進一步可以改寫為:黑《=w=表示資源供給的邊
cU/dYPY
際替代率dY/dl可以表示為自用資源和收入的邊際效用之比等于自用
資源和收入的價格之比。
將(8-26)式代入(8-24)式得到:
dYdU/dl
MRS”===W(8-27)
dldU/dY
dU/dl
或者(8-19)
(四)生產要素的供給曲線
1、價格擴展線
隨著要素價格的變化,預算線將繞著初始狀態點順時針或逆時針方
向旋轉。隨著預算線的旋轉,它與既定的無差異曲線簇的切點亦不斷
變化。所有這些切點的集合為曲線PEP,可稱之為價格擴展線。
2、由價格擴展線得到要素供給曲線
在消費者擁有資源數量既定的情況下,要素的供給量等于人Z-/。
給定一個要素價格,會得到相應的預算線,從而得到最優自用資源的
數量,進而得到要素供給量。把自用資源數量/與要素價格之間的對應
關系轉變成工-,與要素價格之間的關系,就得到要素的供給曲線。
圖8-7價格擴展線
還可以利用圖8-6來說明。在消費者擁有的要素量[不變的情況,
消費者的要素供給量取決于無差異曲線與預算線的切點所決
定的,的數量。在無差異曲線(即消費者偏好)不變的情況,切點所決
定的/的數量又取決于要素的價格Wo即:在消費者的初始非要素收入、
初始資源量及其偏好不變的情況下,給定一個要素價格,就有一個要
素供給量,這種要素的價格與供給量間的對應關系就是要素供給函數。
3、要素供給曲線與無差異曲線
要素供給曲線的形狀取決于無差異曲線的形狀以及初始狀態的情
況。要素供給曲線可以向右上方傾斜、也可以垂直,甚至可以向右下
方傾斜。
二、勞動供給曲線和工資率的決定
(一)勞動和閑暇
勞動供給問題可以看成是消費者決定其固定的時間資源中閑暇所
占的部分,或者說,是決定其全部資源在閑暇和勞動供給兩種用途上
的分配。
就實質而言,消費者并非是在閑暇和勞動二者之間進行選擇,而
是在閑暇和勞動收入之間進行選擇。或者說,是在自用資源和收入之
圖2-9時間資源在閑暇和勞動供給之間的分配
(-)勞動供給曲線
1、單個消費者的勞動供給曲線的得到
隨著勞動價格不斷變化,則消費者的預算線將繞初始狀態點順時
針或逆時針旋轉,會得到眾多的預算線分別與眾多的無差異曲線的切
點,從而能夠確定均衡點所對應的最優閑暇量和相應的勞動供給量,
最終得到單個消費者的勞動供給曲線。
圖870消費者的勞動供給曲線
2、單個消費者的勞動供給曲線的特點:單個消費者的勞動供給曲
線有一段“向后彎曲”的部分。
當工資較低時,隨著工資的上升,消費者為較高的工資吸引將減
少閑暇,增加勞動供給量。在這個階段,勞動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但是,當工資上漲到很高時,消費者的勞動供給量達到最大。此時如
果繼續增加工資,勞動供給量非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于是勞動
供給曲線開始向后彎曲。
三、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1.勞動供給是閑暇需求的反面
在時間資源總量給定的條件下,勞動供給的增加就是閑暇需求的
減少;反之亦然,即二者之間存在反方向變化關系。
2.勞動的價格即工資是閑暇的機會成本
增加一單位時間的閑暇,意味著失去本來可以得到的一單位勞動
的收入即工資。于是,亦可以將工資看成是閑暇的價格。
3.對替代效應的分析
閑暇的價格即工資上漲,于是,相對于其他商品而言,閑暇這個
商品現在變得更加“昂貴”了(其機會成本上升了)。于是消費者減少
對它的“購買”,而轉向其他替代商品。因此,由于替代效應,閑暇需
求量與閑暇價格反方向變化。
4.對收入效應的分析
閑暇價格即工資的上升意味著實際收入的上升。因為消費者此時
享有同樣的閑暇即提供同樣的勞動量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隨著收入
的增加,消費者將增加對商品的消費,從而亦增加對閑暇商品的消費。
結果,由于收入效應,閑暇需求量與閑暇價格的變化方向相同。
5.對勞動供給曲線形狀形成原因的分析
如果低工資即閑暇價格較低條件下工資上漲,則此時工資稍稍上
漲的收入效應小于替代效應,消費者會更多地減少閑暇即增加勞動供
給,從而勞動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如果工資已經處于很高水平,
則工資上漲引起的閑暇的收入效應會超過替代效應,消費者會更多地
增加閑暇,于是勞動供給曲線在較高的工資水平上開始向后彎曲。
四、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和均衡工資的決定
1.勞動的市場供給曲線仍然向右上方傾斜
盡管單個消費者的勞動供給曲線可能會向后彎曲,但勞動的市場
供給曲線卻不一定也是如此。在較高的工資水平上,現有的工人也許
提供較少的勞動,但高工資也會吸引新的工人進來,因而總的市場勞
動供給一般還是隨著工資的上升而增加,從而市場勞動供給曲線仍然
是向右上方傾斜的。
2.均衡工資的決定
向右下方傾斜的勞動需求曲線和向右上方傾斜的勞動供給曲線共
同決定了均衡工資水平。
3.均衡,資的變動
非勞動收入即財富、社會習俗、人口總量及其年齡、性別構成等
因素會對勞動供給有重大影響,從而影響均衡工資。
三、土地的供給曲線和地租的決定
(一)土地、土地供給和土地價格
1.土地是生產服務的源泉
土地是生產服務的源泉,但該生產服務本身卻是用“公頃/年”(即
使用1公頃土地1年)之類的單位來衡量的。
2.土地的源泉及其服務都可以在市場中交易
3.土地的價格和土地服務的價格
由于土地源泉和土地服務均可在市場上交易,則產生兩個價格:
土地的價格和土地服務的價格。
(二)土地的供給曲線
1.土地的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土地的供給曲線在全部土地數
量的點上垂直。
圖872土地供給的無差異曲線分析
假定土地只有一種用途即生產性用途,而沒有自用用途,則土地
對該用途的供給曲線垂直。如果將土地的自用價值考慮進來,具有多
種用途的土地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2.土地的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線的分析前提
之所以得到土地供給曲線垂直的結論,并不是因為自然賦予的土
地數量是(或假定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因為假定了土地只有一種用
途即生產性用途,而沒有自用用途。
一般結論任意一種資源對其用途的供給曲線在其機會成本水平
上垂直。
(三)使用土地的價格和地租的決定
1.市場的土地供給曲線
將所有單個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供給曲線水平相加,即得到整個市
場的土地供給曲線。市場的土地供給曲線為垂直線。
圖874土地服務的均衡價格
2.地租的概念
將右下方傾斜的土地的市場需求曲線與土地供給曲線結合起來,
即可決定使用土地的均衡價格。
當土地供給曲線垂直時,它與土地需求曲線的交點所決定的土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逼妻子寫協議書
- 股權入伙協議書
- 工程勞務合同和協議書
- 建煙花爆竹入股協議書
- 管件采購協議書
- 電線產品協議書
- 換熱站安全施工協議書
- 芯片代理協議書
- 退還補貼協議書
- 美甲學員協議書
- 消防工程包清工合同范本年
- 梁寧產品經理思維30講知識講稿
- 《無痛消化內鏡》課件
- 課題申報書: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幣圖像的國家形象視覺構建研究
- 硫酸的安全培訓
- 外國教育史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山東師范大學
- 幼兒教師信息素養養成(運城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知到智慧樹答案
- T-CBDA 70-2023 中小型體育館室內裝飾裝修技術規程
- 女孩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
- 2024年物理實驗室安全教育:從理論到實踐
- 急救藥品的安全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