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ECST/CECSXXX-202X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
鐵路無酢軌道混凝土高低周疲勞加載試
驗技術規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ighandlowcyclefatigueloadingtestofballastlesstrack
concreteinrailway
(征求意見稿)
(提交反饋意見時,請將有關專利連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中國XX出版社
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標準
鐵路無酢軌道混凝土高低周疲勞加載試
驗技術規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ighandlowcyclefatigueloadingtestofhallastlcsstrack
concreteinrailway
T/CECSXXX-202X
主編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批準單位: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
施行日期:202X年X月X日
中國XX出版社
202X北京
前言
根據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關于印發〈2022年第一批協會標準制訂、修
訂計劃〉的通知》(建標協字[2022]13號)的要求,編制組經深入調查研究,認真
總結實踐經驗,參考國內外先進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規程。
本規程共分8章和3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定、
混凝土、其他材料、無昨軌道混凝土高周疲勞加載試驗、無昨軌道混凝土低周疲
勞加載試驗、無祚軌道混凝土高低周疲勞加我試驗。
本規程的某些內容可能直接或間接涉及專利,本規程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
這些專利的責任。
本規程由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檢測與試驗專業委員會歸口管理,由西南
交通大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反饋給西
南交通大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二環路北一段111號西南交通大學土木
工程學院,郵編:610031).
主編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參編單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審查人:
目次
1總則..............................................................1
2術語和符號........................................................2
2.1術語..........................................................2
2.2符號..........................................................3
3基本規定..........................................................5
3.1高周疲勞荷載取值..............................................5
3.2低周疲勞荷載取值.............................................6
3.3試件的尺寸...................................................7
4混凝土............................................................9
4.1原材料........................................................9
4.2配合比.......................................................14
4.3抗壓強度.....................................................16
4.4耐久性.......................................................17
5其他材料..........................................................18
5.1CRTSI型板式無昨軌道水泥乳化瀝青砂漿......................18
5.2CRTSII型板式無昨軌道水泥乳化瀝青砂漿......................19
5.3CRTSIII型板式無昨軌道自密實混凝土..........................20
6無昨軌道混凝土高周疲勞加載試驗...................................22
7無昨軌道混凝土低周疲勞加載試驗...................................25
8無昨軌道混凝土高低周疲勞加載試驗.................................28
附錄A應力水平取值方法.............................................29
附錄B沖擊彈性波法.................................................30
附錄C凍融-疲勞交互試驗方案........................................32
用詞說明............................................................34
引用標準名錄........................................................35
附:條文說明........................................................36
I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s.............................................................................................................3
3BasicRequirements....................................................................................................5
3.1HighCycleFatigueLoadingValues................................................................5
3.2LowCycleFatigueLoadingValues................................................................6
3.2DimensionsofTestPieces................................................................................7
4Concrete.......................................................................................................................9
4.1Rawmaterials.....................................................................................................9
4.2ProportionofMixture.....................................................................................14
4.3CompressiveStrength.....................................................................................16
4.4Durability........................................................................................................17
5OtherMaterials..........................................................................................................18
5.1CementAsphaltMortarofCRTSIBallastlcssTrack....................................18
5.2CementAsphaltMortarofCRTSIIBallastlcssTrack...................................19
5.3Self-CompactingConcreteofCRTSIIIBallastlessTrack...........................20
6HighCycleFatigueLoadingTestofBallastlessTrackConcrete..........................22
7LowCycleFatigueLoadingTestofBallastlessTrackConcrete..........................25
8HighandLowCycleFatigueLoadingTestofBallastlessTrackConcrete...........28
AppendixAStressLevelDeterminationMethod........................................................29
AppendixBShockElasticWaveMethod...................................................................30
AppendixCFreeze-thawfatigueinteractiontestprogram.........................................32
ExplanationofWording..................................................................................................34
ListofQuotedStandards................................................................................................35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36
1總貝IJ
1.0.1為了規范鐵路無作坑道混凝土高低周疲勞加載試驗規程,提高無祚軌道混
凝土試驗和評估水平,制定本規程。
1.0.2本規程適用于寒區無祚軌道混凝土疲勞加載試驗。
1.0.3無昨軌道混凝土高低周疲勞加載試驗除應符合本規程規定外,尚應符合國
家現行有關標準和現行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有關標準的規定。
I
2術語和符號
2.1術語
2.1.1軌道track
路基、橋梁、隧道等線下結構物以上的線路部分,由鋼軌及配件、軌枕及扣
件、道床、道岔及鋼軌伸縮調節器等組成。
2.1.2無昨軌道ballastlesstrack
用鋼筋混凝土等整體結構作為軌下基礎的軌道結構。
2.1.3CRTSI型板式無祚軌道CRTSIballastlesstrack
在現場澆筑的鋼筋混凝土底座上鋪裝預制軌道板,通過水泥乳化瀝青砂漿進
行調整,通過凸形擋臺進行限位的單元板式無昨軌道結構形式。
2.1.4CRTSII型板式無昨軌道CRTSIIballastlesstrack
在現場攤鋪的混凝土支承層或現場澆筑的鋼筋混凝土底座上鋪裝預制軌道
板,通過水泥乳化瀝青砂漿進行調整的縱連板式無昨軌道結構形式。
2.1.5CRTSm型板式無昨軌道CRTSmballastlesstrack
在現澆的鋼筋混凝土底座上鋪裝帶擋肩的預制軌道板,通過自密實混凝土進
行調整,通過板卜.門形筋、自密實混凝土和底座上凹槽進行限位的單元板式無昨
軌道結構形式。
2.1.6CRTS雙塊式無昨軌道CRTSbi-blocksleeperballastlesstrack
將預制的雙塊式軌枕組裝成軌排,以現場澆筑混凝土方式將軌枕澆筑到鋼筋
混凝土道床內,并適應軌道電路的無昨軌道結構形式。
2.1.7設計使用年限designservicelife
正常使用和維護狀態下,設計規定的結構或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預定目
的使用的年限。
2.1.8高周疲勞highcyclefatigue
無昨軌道混凝十材料在設計壽命周期內承受超過I"?|。5次的荷載作用,稱
為高周疲勞,一般情況下可達到IO7次,本規程重點考慮列車荷載作用。
2.1.9低周疲勞lowcyclefatigue
無昨軌道混凝土材料在設計壽命周期內承受不超過IO’?105次的荷載作用,
2
稱為低周疲勞,本規程重點考慮寒區凍融循環荷載作用。
2.1.10高低周疲勞highandlowcyclefatigue
無昨軌道在服役過程中經受高周和低周荷載作用下的經時疲勞行為,稱為高
低周疲勞,本規程重點考慮列車荷載和凍融循環交互作用。
2.2符號
力一混凝土抗折強度(MPa)
F—試件破壞荷載(N)
L—支座間跨度(mm)
b----試件截面寬度(mm)
h----試件截面高度(mm)
f-——疲勞荷載加載頻率(Hz)
v—列車運行速度(m/s)
/i——列車轉向架固定軸距(m)
/2—車輛長度(m)
m—車輛轉向架個數
〃一每個轉向架輪對數
$——單H投入運行的列車對數
N,,.Ng?——不同編組的列車車廂數(節)
%,P2—不同編組的列車占投入運行列車的比例
N”,——每一節車廂的輪對數
P—輪軌垂向力在輪軌力最大值附近出現的概率
Y一天數
[]——取整符號
Nh—取整后的疲勞加載次數
K——為自然凍融與室內快速凍融間損傷比例系數
RAT——快速試驗條件下混凝土的劣化速度
3
RLT——實際情況下混凝土的劣化速度
ML自然凍融環境下混凝土最大凍融循環次數
M-室內快速凍融環境下混凝土最大凍融循環次數
△第M次凍融后的質量損失率,精確至0.01
Wo一第0次凍融后的試件質量(g)
W〃一第M次凍融后的試件質量(g)
4
3基本規定
3.1高周疲勞荷載取值
3.1.1試件的高周疲勞荷載取值應考慮荷載的大小、頻率和次數。
3.1.2試件高周疲勞荷載大小取值由應力等效原理決定,數值上等于試件抗折強
度對應荷載與所受應力水平的乘積,應力水平取值方法可參考本規程附錄A的
規定。
3.1.3測定無昨軌道混凝土初始抗折強度試驗的試件尺寸應符合國家標準《混凝
土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2019中第10.0.2條的規定。初始抗
折強度應按下式(3.1.3)計算:
FI
f=—x0.85(3.1.3)
fbh2
式中:ff——混凝土抗折強度(MPa);
F——試件破壞荷載(N);
L—支座間跨度(mm);
b試件截面寬度(mm);
h試件截面高度(mm)。
3.1.4列車高周疲勞荷載頻率與所計算車輪間的相對距離有關,若按單個轉向架
軸距計算,荷載頻率應按式(3.1.4-I)計算;若按整個車輛長度計算,荷載頻率
應按式(3.1.4-2)計算:
_v
f=~(3.1.4-1)
_v
f=mn-(3.1.4-2)
<2
式中:f-~~疲勞荷載加載頻率(Hz);
v—列車運行速度(m/s);
/i---列年轉向架固定軸距(m);
h—車輛長度(m);
m—車輛轉向架個數;
〃一每個轉向架輪對數。
5
3.1.5試驗考慮等幅疲勞加載,宜選取輪軌力統計中出現頻次最大的進行疲勞次
數計算,疲勞次數應按下式(3.1.5)計算:
Mr=[(NdxP]xNgjXNw+NdXp,XNg2xNw+......)xYxp](3.1.5)
式中:N’,—單日投入運行的列車對數;
N”
、NA.2一不同編組的列車車廂數(節);
Pj必——不同編組的列車占投入運行列車的比例;
N”,——每一節車廂的輪對數;
P—輪軌垂向力在輪軌力最大值附近出現的概率;
Y一天數;
[]——取整符號;
Nh—取整后的疲勞試驗加載次數。
3.2低周疲勞荷載取值
3.2.1無昨軌道低周疲勞以寒區凍融循環荷載為例,試件的低周疲勞荷載取值應
考慮凍融溫度及凍融次數0
3.2.2無昨軌道混凝土低周疲勞溫度荷載取值應符合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長期
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50082-2009中第4.2.4條的規定,在冷凍和
融化過程中,試件中心最低和最高溫度應分別控制在(-18±2)℃和(5±2)℃內。在
任意時刻,試件中心溫度不得高于7℃,且不得低于-20℃。
3.2.3凍融次數應根據統計分析不同年份最高、最低氣溫差別和不同年份負溫的
天數及可能產生的凍融循環次數來確定。
3.2.4材料在室內加速試驗環境下的失效機理與自然環境下大致相同,兩者間關
系應按下式(3.2.4)計算:
K=R〉RLT(3.2.4)
式中:K—為自然凍融與室內快速凍融間損傷比例系數;
RAT——快速試驗條件下混凝土的劣化速度;
RLT——實際情況下混凝土的劣化速度。
6
3.2.5損傷比例系數K宜符合表3.2.5的規定。
表32.5我國四種典型地區的損傷比例系數表
氣候區最冷月平均氣溫(°C)W-8-4-80-420
受凍等級嚴重受凍區受凍區微凍區偶凍區
損傷比例系數K7121723
3.2.6混凝土自然凍融損傷劣化速度較慢,持續時間較長,通過快速凍融間損傷
比例系數得室內快速凍融循環次數以減小研究所需時間應按卜.式(3.2.6)計算:
乂=匹](3.2.6)
K_
式中:自然凍融環境下混凝土最大凍融循環次數;
M-室內快速凍融環境下混凝土最大凍融循環次數。
3.3試件的尺寸
3.3.11:1足尺無作軌道混凝土模型澆筑時間長、試驗場地受限,難以在室內大量、
重復加載使用,且不方便測試,宜采用立方體及棱柱體兩種試件類型。
1立方體試件及立方體組合試件,整體尺寸為lOOmmxlOOmmx100mm(圖
3.3.1-1和圖3.3.1-2)o
1-軌道板混凝土
圖3.3.1-11OOminx1OOmmx100m立方體試件
1-軌道板混凝土;2-調整層混凝土
圖3.3.1-2lOOmmxlOOmmx100mm立方體試件
2棱柱體試件及棱柱體組合試件,整體尺寸為1OOmmx100minx400mm(圖
331-3和圖331-4)。
三
1-軌道板混凝土
圖3.3.1-3lOOmmxlOOmmx400mm棱柱體試件
I-軌道板混凝土;2-調整層混凝土
圖3.3.1-4IOOmmxl00mmx400mm棱柱體試件組合試件
8
4混凝土
4.1原材料
4.1.1水泥應選用通用硅酸鹽水泥,不宜使用早強水泥cC30及以上的混凝土應
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C30以下的混凝土可采用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礦渣硅酸鹽水泥或復合硅酸鹽水泥。水泥性能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通用硅酸
鹽水泥》GB175的規定外,還應符合表4.1.1的規定。
表4.1.1水泥的性能
項目技術要求
比表面積(nf/kgj300?350
堿含量<0.80%
游離氧化鈣含量<1.0%
熟料中鋁酸三鈣含量<8.0%
注:當骨料具行堿-骨料反應活性時,水泥的堿含量不應超過0.60%。C40及以上混凝
土用水泥的堿含量不宜超過0.60%e
4.1.2粉煤灰、礦粉等礦物摻和料應選用能改善混凝土性能且品質穩定的產品。
礦物摻和料性能應符合表4.1.2-1~表4.1.2-2的規定。
表4.1.2-1粉煤灰的性能
技術要求
項目
I級II級
細度(45用】1方孔篩篩余)<12.0%<30.0%
需水量比<95%<105%
燒失量<5.0%<8.0%
氯離子含量<0.02%
含水量<1.0%
三氧化硫含量<3.0%
半水亞硫酸鈣含量陶<3.0%
氧化鈣含量<10%
9
游離氧化鈣含量<1.0%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和三氧化二鐵總含量>70%
密度(g/CIT?)<2.6
活性指數28d>70%
堿含量③—
注:1當混凝土結構所處的環境為嚴重凍融破壞環境時,宜采用燒失量不大于3.0%的
粉媒灰。
2當采用干法或半干法脫硫工藝排出的粉煤灰時,應檢測半水亞硫酸鈣
(CaS0.i?1/2比0)含量。
3堿含量用于計算混凝土的總堿含量。
表4.1.2-2礦粉的性能
技術要求
項目
S75S95S1O5
密度(g/cn?)>2.8
比表而枳(nf/kg)>300>400>500
流動度比>95%
燒失量<3.0%
氧化鎂含量<14.0%
三氧化硫含量<4.0%
氮離子含量<0.06%
含水量<1.0%
7d>55%>75%>95%
活性指數
28d>75%>95%>105%
堿含量①—
注:堿含量用于計算混凝土的總堿含量。
4.1.3細骨料應選用級配合理、質地堅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潔凈天然河砂
或母材檢驗合格、經專門機組生產的機制砂,不應使用海砂。細骨料的性能應符
合表4.1.3-1~表4.1.3-2的規定。
)0
表4.1.3T細骨料的性能
技術要求
項目
<C30C30~C45>C50
顆粒級配應符合本規程表4.1.3-2規定
含泥量<3.0%<2.5%<2.0%
泥塊含量<0.5%
云母含量<0.5%
輕物質含量<0.5%
有機物含量淺于標準色
壓碎指標(機制砂)<25%
石粉含量MBvO.5g/kg<15.0%
(機制砂)0.5g/kg<MB<1.40g/kg<10.0%<7.0%<5.0%
MB>1.40g/kg<5.0%<3.0%<2.0%
吸水率<2.0%
堅固性<8%
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以SO3計)<0.5%
氯化物含量(以Q-計)<0.02%
堿活性(快速砂漿棒膨脹率)(£。③<0.30%
注:1當細骨料中含有顆粒狀的硫酸鹽或硫化物雜質時,應進行專門試驗研究,確認能
滿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能使用。
2凍融破壞環境下,細骨料的含泥量不應大于2.0%,吸水率不應大于1.0%。
表4.1.3-2細竹料的累枳篩余百分數
方孔篩篩孔尺寸級配區
mmI區n區in區
4.7510%~010%~010%?0
2.3635%~5%25%~015%~0
1.1865%~35%50%~10%25%-0
0.6085%-71%70%-41%40%-16%
11
0.3095%~80%92%-70%85%~55%
天然河砂100%?90%100%-90%1()0%?90%
0.15
機制砂97%~85%94%-80%94%~75%
注:除4.75mm和0.60mm篩外,細骨料其他篩檔的實際累積篩余百分率與本表相比
允許有超出分界線,但超出總量不應大于5%。
4.1.4粗骨料應選用粒形良好、級配合理、質地堅固、吸水率低、線脹系數小的
潔凈碎石。粗骨料的性能應符合表4.1.4-1~表4.1.4-3的規定。
表4.1.4?1粗骨料的性能
技術要求
項目
<C30C30~C45>C50
顆粒級配應符合本規程表4.1.4-2規定
壓碎指標應符合本規程表4.1.4-3規定
針片狀顆粒總含量<10%<8%<5%
含泥量<1.0%<1.0%<0.5%
泥塊含量<0.2%
巖石抗壓強度(碎石)大于或等于L5倍混凝土抗壓強度等級
吸水率W2.0%(凍融破壞環境下R.0%)
緊密空隙率<40%
堅固性08%(用于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時W5%)
硫化物及硫酸鹽含量(以SO3計)<0.5%
氧化物含量(以C1一計)<0.02%
有機物含量(卵石)淺于標準色
堿-硅酸反應酸V0.30%(快速砂漿棒膨賬率)
堿活性⑹)
堿-碳酸鹽反應V0.10%:巖石性膨脹率)
注:1當粗骨料為碎石時,巖石抗壓強度用其母巖抗壓強度表示。
2施工過程中,粗骨料的強度可用壓碎指標進行控制.
表41,4-2粗骨料的累積篩余質量百分數
公稱方孔篩篩孔邊長尺寸
粒級mm
mm2.364.759.516.019.026.531.537.553
95%-1080%~10
5~100~15%0—————
0%0%
95%~1085%~1030%~6
5-160-10%0————
0%0%0%
95%-1090%-1040%~8
5-20—0-10%0———
0%0%0%
95%~1090%~1030%~70~5
5-25—0——
0%0%0%%
95%~1090%-1070%?915%~40-5
5-31.5——0—
0%0%0%5%%
95%--1070%-930%~60~5
5-40————0
0%0%5%%
注:1粗骨料的最大公稱粒徑不宜超過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的2/3,在嚴重腐蝕環
境下不宜超過1/2,且不應超過鋼筋最小間距的3/4.
2配制強度等級C50及以上混凝土時,粗骨料最大公稱粒徑不應大于25mm。
表4.1.4-3粗骨料的壓碎指標
混凝土強
<C30>C30
度等級
變質巖或深噴出的火變質巖或深噴出的火
巖石種類沉積巖沉積巖
成的火成巖成巖成的火成巖成巖
碎石<16%<20%<30%<10%<12%<13%
卵石<16%<12%
注:沉枳巖包括石灰巖、砂巖等,變質巖包括片麻巖、石英巖等,深成的火成巖包括花
崗巖、正長巖、閃長巖和橄欖巖等,噴出的火成巖包括玄武巖和輝綠巖等。
4.1.5減水劑宜選用高效減水劑或高性能減水劑。減水劑性能應符合表4.1.5的規
定。
表4.1.5減水劑的性能
項目技術要求
含氣量<3.0%>3.0%
含氣量經時變化量1h—-1.5%-+1.5%
減水率高效減水劑>20%
13
高性能減水劑>25%
高效減水劑<20%
泌水率比
高性能減水劑<20%
壓力泌水率比(用于泵送混凝土時)<90%
硫酸鈉含量(按折固含量高效減水劑<10.0%
計)高性能減水劑<5.0%
氧離子含量(按折固含量計)<0.6%
堿含量(按折固含量計)<10%
4.1.6拌和用水可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來源的水時,其性能應符合表4.1.6的
規定。
表4.1.6拌合用水的性能
技術要求
項目
預應力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
pH值>6.5>6.5>6.5
不溶物含量(mg/L)<2000<2000<5000
可溶物含量(mg/L)<2000<5000<10000
<500
<350(用鋼絲或熱處<1000<3500
氧化物含量(以計)mg/L理的鋼筋)
<200(混凝土史于氧鹽環境下)
硫酸鹽含量(以SO/計)mg/L<600<2000<2700
堿含量(mg/L)<1500<1500<1500
抗壓強度比28d>90%
凝結時間差(min)<30
注:對于鋼筋配筋率低于最小配筋率的混凝土結構,其混凝土拌合用水性能亦應滿足本
表中鋼筋混凝土用拌合水性能要求。
4.2配合比
421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參數應根據混凝土結構的設計使用年限、所處環
境條件、環境作用等級和施工工藝等確定。
)4
4.2.2混凝土中應根據需要摻加能夠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煤灰、礦粉等礦物摻合
料。
4.2.3混凝土中應摻加能夠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減水劑,減少用水量和膠凝材料。
4.2.4混凝土配合比應按最小漿體比原則進行設計。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方法既
可采用體積法,也可采用質量法。
4.2.5混凝土的總堿含量應符合行業標準《鐵路混凝土》TB/T3275-2018中第7.1.5
條的規定。
4.2.6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不宜超過表4.2.6所規定的限值要求。
表426混凝土的膠凝材料最大用量(kg/n?)
成型方式
混凝土強度等級
振動成型自密實成型
<C30360—
C30~C35400550
C40~C45450600
C50480—
C55~C60500—
4.2.7凍融環境下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表4.2.7所規定的限值要求。
表427混凝土的膠凝材料最小用量(kg/n?)
環境類別作用等級100年60年30年
D1300280280
D2320300300
凍融破壞環境
D3340320320
D4360340340
4.2.8凍融環境下混凝土中礦物摻和料的摻帚宜滿足表4.2.8要求。
表4.2.8凍融環境下混凝土中礦物摻和料的摻量范圍(%)
水膠比
環境類別礦物摻和料種類
<0.40>0.40
粉煤灰<40%<30%
凍融破壞環境
礦粉<50%<40%
15
注:年平均環境溫度低于15℃硫酸鹽環境下,混凝土不宜使用石灰石粉。
4.2.9凍融環境下混凝土水膠比不應高于表4.2.9所規定的限制。
表4.2.9混凝土水膠比的最大值
環境類別作用等級100年60年30年
DI0.500.550.55
D20.45C.500.50
凍融破壞環境
D30.40C.450.45
D40.36C.400.40
4.2.10混凝土砂率應根據骨料的最大粒徑和混凝土的水膠比確定,宜滿足表
4.2.10的要求。
表4210混凝土砂率的要求
骨料最大粒徑水膠比
(mm)0.300.40C.500.60
1038%~42%40%~44%42%-46%46%~50%
2034%~38%36%~40%38%~42%42%~46%
40—34%~38%36%-40%40%~44%
注:1本表適用于采用碎石、細度模數為2.6?3.0的天然口砂拌制的坍落度為80mm~
120mm的混凝土。
2砂的細度模數每增減0.1,砂率相應增減0.5%~1.0%。
3當使用卵石時,砂率可減少2%~4%。
4當使用機制砂時,砂率可增加2%~4%。
4.3抗壓強度
4.3.1無昨軌道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應滿足表4.3.1要求。
表4.3.1無昨軌道結構混凝土抗壓強度等級
無昨軌道結構層
無滸軌道結構類型
軌道板/道床板底座板
CRTSI型板式C60C40
CRTSII型板式C55C30
)6
CRTS川型板式C60(預應力)C40
CRTS雙塊式C4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四川省南充市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5月月考試題 生物含答案
- 一年級下冊英語文化介紹計劃
- 城市道路施工環保措施及交通維護策略
- 天津市2025年中考藝術試卷創意表達及范文
- 一年級語文下冊線上學習資源整合計劃
- 大學生職業探索路徑規劃
- 新版人教版一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計劃
- 施工項目管理技術措施
- 醫院消防臺賬課件教學
-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科學實驗室安全計劃
- DB14-T 3206-2024 企業投資項目工作規范 竣工聯合驗收
- 飲水安全水質檢測項目服務方案及質量保障措施
- 2025年度供應鏈管理居間費范本合同
- 電力公司綜合辦公室安全職責
- 2025年江蘇武進經濟發展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初中強基數學試卷
- 2025年江蘇海安市瑞海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國旗班隊列動作訓練標準
- 《化妝品用原料 羥丙基四氫吡喃三醇》
- 抖音月度規劃
- 2024儲能項目補貼政策匯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