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專題16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考點2其他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長調節劑(2024新課標,2,6分)干旱缺水條件下,植物可通過減小氣孔開度減少水分散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葉片萎蔫時葉片中脫落酸的含量會降低B.干旱缺水時進入葉肉細胞的CO2會減少C.植物細胞失水時胞內結合水與自由水比值增大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運輸【答案】A脫落酸屬于逆境激素,其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葉片等,故葉片萎蔫時,葉片中脫落酸含量增多,可促進氣孔關閉,減少水分散失,A錯誤;干旱缺水時,植物氣孔開度減少,CO2吸收量減少,B正確;植物細胞失水時,失去的水主要是自由水,故細胞內結合水與自由水比值增大,C正確;無機鹽等營養物質溶于水才能被植物吸收,且根吸收的營養物質向莖葉運輸的動力主要是蒸騰作用,所以缺水不利于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運輸,D正確。(2024山東,10,2分)擬南芥的基因S與種子萌發有關。對野生型和基因S過表達株系的種子分別進行不同處理,處理方式及種子萌發率(%)如表所示,其中MS為基本培養基,WT為野生型,OX為基因S過表達株系,PAC為赤霉素合成抑制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培養時間MSMS+脫落酸MS+PACMS+PAC+赤霉素WTOXWTOXWTOXWTOX24小時080036000036小時3190572331818A.MS組是為了排除內源脫落酸和赤霉素的影響B.基因S通過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進種子萌發C.基因S過表達減緩脫落酸對種子萌發的抑制D.脫落酸和赤霉素在擬南芥種子的萌發過程中相互拮抗(相抗衡)【答案】BMS組為對照組,設置目的是排除內源脫落酸和赤霉素的影響,A正確;MS組內OX的種子萌發率明顯高于WT,這說明基因S促進了種子萌發,MS+PAC處理組赤霉素合成受抑制,組內WT和OX的種子萌發率相同,但比MS組的種子萌發率明顯下降,這說明基因S通過增加赤霉素的含量促進種子萌發,B錯誤;與MS組相比,MS+脫落酸組的WT種子萌發率明顯降低,這說明脫落酸能抑制種子萌發,MS+脫落酸組內OX種子萌發率明顯高于WT,這說明基因S過表達減緩了脫落酸對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C正確;由題中信息分析可知,脫落酸抑制種子萌發,赤霉素促進種子萌發,二者在種子的萌發過程中相抗衡,D正確。(2024湖北,6,2分)研究人員以野生型水稻和突變型水稻(乙烯受體缺失)等作為材料,探究乙烯對水稻根系生長的影響,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實驗組別植物體內生長素含量根系長度①野生型水稻++++++②突變型水稻++③突變型水稻+NAA++++④乙烯受體功能恢復型水稻++++++注:“+”越多表示相關指標的量越大A.第④組中的水稻只能通過轉基因技術獲得B.第②組與第③組對比說明乙烯對根系生長有促進作用C.第③組與第④組對比說明NAA對根系生長有促進作用D.實驗結果說明乙烯可能影響生長素的合成,進而調控根系的生長【答案】D第④組乙烯受體功能恢復型水稻也可由乙烯受體缺失型水稻誘變獲得,A錯誤。②③組水稻的自變量是NAA的有無,因變量是根系長度,故兩組對比說明NAA可促進根系生長,③④組不能形成對照,B、C錯誤。對比②④組,可說明乙烯受體功能恢復型水稻可以接受乙烯的信號刺激;又由②③組知,根系長度生長與生長素有關,故推測乙烯促進生長素的合成,進而調控根系的生長,D正確。(2024貴州,9,3分)矮壯素可使草莓植株矮化,提高草莓的產量。科研人員探究了不同濃度的矮壯素對草莓幼苗的矮化和地上部鮮重,以及對果實總產量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矮壯素是從植物體提取的具有調節作用的物質B.種植草莓時,施用矮壯素的最適濃度為400mg/LC.一定范圍內,隨濃度增加,矮壯素對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減弱D.一定濃度范圍內,果實總產量與幼苗地上部鮮重變化趨勢相近【答案】D矮壯素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A錯誤;草莓總產量是判斷矮壯素使用濃度的重要參考標準,依據矮壯素濃度與總產量的關系知,種植草莓時施用矮壯素的最適濃度約為200mg/L,B錯誤;由株高和矮壯素濃度關系曲線知,在一定范圍內,隨濃度增加,矮壯素對草莓幼苗的矮化作用逐漸增強,C錯誤;對比矮壯素濃度對草莓地上部鮮重和總產量的影響知,一定范圍內,果實總產量與幼苗地上部鮮重變化趨勢相近,D正確。(2024湖南,11,2分)脫落酸(ABA)是植物響應逆境脅迫的信號分子,NaCl和PEG6000(PEG6000不能進入細胞)皆可引起滲透脅迫。圖a為某水稻種子在不同處理下基因R的相對表達量變化,圖b為該基因的突變體和野生型種子在不同處理下7天時的萌發率。研究還發現無論在正常還是逆境下,基因R的突變體種子中ABA含量皆高于野生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NaCl、PEG6000和ABA對種子萌發的調節機制相同B.滲透脅迫下種子中內源ABA的含量變化先于基因R的表達變化C.基因R突變體種子中ABA含量升高可延長種子貯藏壽命D.基因R突變可能解除了其對ABA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答案】A分析圖a,與對照(H2O)組相比,用外源ABA處理,基因R的相對表達量增高,說明ABA可促進基因R的表達;由題意知,基因R的突變體種子中ABA含量比野生型高,說明基因R的表達又會抑制ABA的合成,說明滲透脅迫下種子會先促進內源ABA的合成,內源ABA含量的升高又會促進基因R的表達,B正確。由題可知,ABA是植物響應逆境脅迫的信號分子,NaCl和PEG6000均可引起滲透脅迫,推測NaCl和PEG6000可促進ABA的合成,進而促進基因R的表達,而ABA可以直接促進基因R的表達,因此NaCl、PEG6000和ABA對種子萌發的調節機制有所不同,A錯誤。分析圖b知,ABA的存在會抑制種子的萌發,因此基因R突變體種子中ABA含量升高可延長種子貯藏壽命,C正確。無論在正常還是逆境下,基因R突變體種子中ABA的含量皆高于野生型,可能是因為基因R突變解除了其對ABA生物合成的抑制,導致ABA的合成量增加,D正確。(2023重慶,11,3分)為研究馬鈴薯貯藏時間與內源激素含量之間的關系,研究人員測定了馬鈴薯塊莖貯藏期間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發芽率(圖1),以及20℃條件下3種內源激素的含量(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貯藏第60天時,4℃下馬鈴薯塊莖脫落酸含量可能高于20℃B.馬鈴薯塊莖貯藏期間,赤霉素/脫落酸的值高抑制發芽C.降低溫度或噴灑赤霉素均可延長馬鈴薯塊莖的貯藏時間D.20℃下貯藏120天后,赤霉素促進馬鈴薯芽生長的作用大于生長素【答案】A脫落酸能維持種子休眠,圖1中,貯藏第60天時,4℃時馬鈴薯塊莖發芽率明顯低于20℃時,推測4℃下馬鈴薯塊莖的脫落酸含量可能高于20℃,A正確;赤霉素促進種子萌發,脫落酸維持種子休眠,馬鈴薯塊莖貯藏期間,赤霉素/脫落酸的值高會促進發芽,B錯誤;從圖1、2可知,降低溫度和噴灑脫落酸均可延長馬鈴薯塊莖的貯藏時間,噴灑赤霉素會縮短馬鈴薯的貯藏時間,C錯誤;由圖2可知,20℃下貯藏120天后,赤霉素的相對含量低于生長素,但無法判斷兩者對馬鈴薯芽生長的促進作用的大小,D錯誤。(2023浙江6月選考,15,2分)為研究紅光、遠紅光及赤霉素對萵苣種子萌發的影響,研究小組進行黑暗條件下萵苣種子萌發的實驗。其中紅光和遠紅光對萵苣種子赤霉素含量的影響如圖甲所示,紅光、遠紅光及外施赤霉素對萵苣種子萌發的影響如圖乙所示。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遠紅光處理萵苣種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進種子萌發B.紅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進合成赤霉素相關基因的表達C.紅光與赤霉素處理相比,萵苣種子萌發的響應時間相同D.若紅光處理結合外施脫落酸,萵苣種子萌發率比單獨紅光處理高【答案】B圖甲顯示遠紅光處理下種子赤霉素含量下降,圖乙顯示遠紅光處理下種子萌發率為0,由此推知遠紅光處理萵苣種子使赤霉素含量下降,抑制種子萌發,A錯誤;光敏色素可以感受光信號,發生結構變化,促進或抑制相應基因的表達,圖甲顯示紅光使種子赤霉素含量增加,說明紅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進合成赤霉素相關基因的表達,B正確;圖乙顯示紅光處理時萵苣種子萌發的響應時間更短,C錯誤;脫落酸會抑制種子萌發,紅光處理結合外施脫落酸,萵苣種子萌發率比單獨紅光處理要低,D錯誤。(2023湖南,16,4分)(不定項)番茄果實發育歷時約53天達到完熟期,該過程受脫落酸和乙烯的調控,且果實發育過程中種子的脫落酸和乙烯含量達到峰值時間均早于果肉。基因NCED1和ACO1分別是脫落酸和乙烯合成的關鍵基因。NDGA抑制NCED1酶活性,1-MCP抑制乙烯合成。花后40天果實經不同處理后果實中脫落酸和乙烯含量的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番茄種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這種發育模式有利于種群的繁衍B.果實發育過程中脫落酸生成時,果實中必需有NCED1酶的合成C.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達可能延遲D.脫落酸誘導了乙烯的合成,其誘導效應可被1-MCP消除【答案】ABCD若番茄種子的成熟期晚于果肉,則果實被動物吃掉后,藏在果肉中的種子可能還沒有成熟,種子無法發育,這不利于種群繁衍,A正確;NDGA抑制NCED1酶活性,根據題目中的左圖分析,與對照組相比,花后40天果實用NDGA處理后,脫落酸含量極少且基本不增加,這說明NCED1酶是脫落酸合成的關鍵酶,B正確;根據題目中的右圖分析,與對照組相比,花后40天果實用NDGA處理后(NCED1酶活性被抑制),乙烯含量明顯上升的時間會推遲,而ACO1基因是乙烯合成的關鍵基因,綜上可推知,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達可能延遲,C正確;根據題目中的右圖分析,與對照組相比,花后40天果實用脫落酸處理后,乙烯含量會增多,且其達到峰值的時間也會提前,說明脫落酸誘導了乙烯的合成,花后40天果實用脫落酸+1-MCP處理后,乙烯含量幾乎不變,綜合分析可知脫落酸誘導乙烯合成的效應可被1-MCP消除,D正確。(2023遼寧,12,2分)分別用不同濃度蕓苔素(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赤霉素處理杜仲葉片,然后測定葉片中的有效成分桃葉珊瑚苷含量。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實驗中生長調節劑的濃度范圍可以通過預實驗確定B.設置對照組是為了排除內源激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C.與對照組相比,赤霉素在500mg·L-1時起抑制作用D.與用赤霉素處理相比,杜仲葉片對蕓苔素更敏感【答案】C預實驗可以為正式實驗摸索條件,實驗中生長調節劑的濃度范圍可以通過預實驗確定,A正確;植物自身可以合成赤霉素等內源激素,設置對照組是為了排除內源激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正確;赤霉素濃度在500mg·L-1時,桃葉珊瑚苷含量高于對照組,表現為促進作用,C錯誤;通過實驗結果可以得出,使用低濃度蕓苔素處理杜仲葉片時其桃葉珊瑚苷的含量和使用高濃度赤霉素處理時的桃葉珊瑚苷的含量接近,說明杜仲葉片對蕓苔素更敏感,D正確。(2023遼寧,14,2分)用含有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配比的培養基誘導草莓莖尖形成不定芽,研究結果如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組別處理及結果
123456789106-BA(mg·L-1)1NAA(mg·L-1)0.050.10.20.30.52,4-D(mg·L-1)0.050.10.20.30.5不定芽誘導率(%)68757769598192837061注:誘導率=出不定芽的外植體數/接種的外植體數×100%A.培養基中NAA/6-BA比例過高,不利于不定芽的誘導B.推斷6-BA應為細胞分裂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C.該研究的結果可指導草莓脫毒苗的生產D.相同條件下,NAA誘導草莓莖尖形成不定芽的效果優于2,4-D【答案】D據題表可知,隨NAA與6-BA的比值升高,不定芽誘導率先升高后降低,NAA與6-BA的比值過高不利于不定芽的誘導,培養外植體過程中,生長素與細胞分裂素的比值偏高有利于根的形成,不利于芽的形成,比值偏低則相反,NAA和2,4-D屬于生長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推斷6-BA是細胞分裂素類植物生長調節劑,A、B正確;脫毒苗的培育利用了植物組織培養技術,本題研究結果可用于指導脫毒苗的生產,C正確;由表格信息知,相同條件下NAA誘導草莓莖尖產生不定芽的效果低于2,4-D,D錯誤。(2023福建,8,2分)為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橄欖生長的影響,科研人員分別用不同濃度的吲哚丁酸(IBA)和萘乙酸(NAA)對橄欖幼苗根系進行不同時長的浸泡處理,移栽一段時間后,測定生長指標,部分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對照組應采用未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清水對橄欖幼苗根系進行浸泡B.低濃度IBA處理時,延長浸泡時間會抑制幼苗地上部分鮮重的積累C.相同濃度浸泡1h的情況下,NAA促進地上部分生長的效果優于IBAD.用高濃度IBA或NAA處理時,適當縮短浸泡時間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長【答案】B要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生理效應,需要用未添加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清水處理植物作為對照,A正確;實驗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的實驗數據比較,低濃度IBA的處理都體現出促進生長作用,B錯誤;實驗結果表明,相同濃度的NAA和IBA分別處理幼苗1h,NAA處理組的地上部分鮮重均大于IBA處理組,C正確;與對照組比較,高濃度IBA或NAA處理時,1h處理具有促進作用,3h與5h處理都表現為抑制作用,說明適當縮短浸泡時間有利于地上部分生長,D正確。(2023廣東,9,2分)某研學小組參加勞動實踐,在校園試驗田扦插繁殖藥用植物兩面針種苗。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插條只能保留1個芽以避免養分競爭B.插條均應剪去多數葉片以避免蒸騰作用過度C.插條的不同處理方法均應避免使用較高濃度NAAD.插條均須在黑暗條件下培養以避免光抑制生根【答案】B插條時應保留一定數量的芽,芽能產生生長素促進生根,A錯誤;插條時常去掉插條上的成熟葉片,以降低蒸騰作用,保持植物體內的水分平衡,B正確;處理插條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其中浸泡法要求溶液的濃度較低,處理時間較長(幾小時至一天),沾蘸法要求溶液的濃度較高,處理時間很短(沾蘸一下,約5s),C錯誤;插條在有光和無光條件下都可以培養,D錯誤。(2023湖北,12,2分)多年生植物甲為一種重要經濟作物,果實采收期一般在10月,在生長過程中常受到寄生植物乙的危害(植物乙的果實成熟期為當年10月到次年2月)。為阻斷植物乙的傳播和蔓延,科研人員選用不同稀釋濃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M噴施處理,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曲線1:稀釋濃度為1/100;曲線2:稀釋濃度為1/200;曲線3:稀釋濃度為1/400;曲線4:對照組A.據圖綜合分析,為防治乙的危害,M的稀釋濃度應選用1/400B.植物乙對照組的曲線逐漸下降,說明其生長逐漸減弱C.噴施M時間選擇甲果實采收后,乙果實未大量成熟前D.植物生長調節劑M與植物激素脫落酸的作用相似【答案】B從圖中曲線可以看出,選用1/400的稀釋濃度處理,乙的落葉率較高,防治效果明顯,且對甲的影響較小,而其他兩個濃度對甲的影響較大,所以應選用1/400的稀釋濃度處理,A正確;植物乙對照組曲線下降而且為負值,說明其葉片生長速率加快,B錯誤;由實驗數據可知,M會加快葉片脫落,推測其也會造成果實脫落,作用與脫落酸相似,所以噴施M應在甲果實采收后,乙果實未大量成熟前,既可以防止甲減產,也可以阻斷植物乙的傳播和蔓延,C、D正確。(2023北京,8,2分)水稻種子萌發后不久,主根生長速率開始下降直至停止。此過程中乙烯含量逐漸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漸下降。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對主根生長的影響如圖。以下關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乙烯抑制主根生長B.赤霉素促進主根生長C.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過不同途徑調節主根生長D.乙烯增強赤霉素對主根生長的促進作用【答案】D由實驗結果可知,乙烯抑制主根生長,赤霉素促進主根生長,A、B正確;赤霉素和乙烯的作用效果不同,可能通過不同途徑調節主根生長,C正確;同時施用赤霉素和乙烯時,主根長度小于只施用赤霉素時的,由此可知乙烯減弱了赤霉素對主根生長的促進作用,D錯誤。(2023海南,14,3分)禾谷類種子萌發過程中,糊粉層細胞合成蛋白酶以降解其自身貯藏蛋白質,為幼苗生長提供營養。為探究赤霉素在某種禾谷類種子萌發過程中的作用,某團隊設計并實施了A、B、C三組實驗,結果如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本實驗中只有A組是對照組B.赤霉素導致糊粉層細胞中貯藏蛋白質的降解速率下降C.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具有促進種子萌發的作用D.三組實驗中,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為B組、A組、C組【答案】DA組蒸餾水組為對照組,B組赤霉素組為實驗組,C組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劑處理的目的是排除內源赤霉素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與B組對比說明赤霉素作用的真實性,故C組也是對照組,A錯誤;隨著處理時間增加,B組赤霉素組貯藏蛋白質含量下降最多(蛋白酶活性最高),C組赤霉素合成抑制劑組下降最少(蛋白酶活性最低),說明赤霉素導致糊粉層細胞中貯藏蛋白質的降解速率上升,三組實驗中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為B組、A組、C組,B錯誤,D正確;由題意可知,蛋白酶降解貯藏蛋白質,為幼苗生長提供營養,赤霉素合成抑制劑組貯藏蛋白質降解量最低,說明其具有抑制種子萌發的作用,C錯誤。(2023全國甲,2,6分)植物激素是一類由植物體產生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轉變成生長素B.生長素可以從產生部位運輸到其他部位發揮作用C.生長素和乙烯可通過相互作用共同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D.植物體內生長素可以作為催化劑直接參與細胞代謝過程【答案】D生長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葉和發育中的種子,在這些部位,色氨酸經過一系列反應可轉變成生長素,A正確;生長素屬于植物激素,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B正確;生長素濃度升高到一定值時,就會促進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又會抑制生長素的作用,說明兩者可通過相互作用共同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C正確;植物激素既不組成細胞結構,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是作為信號分子起調節作用,D錯誤。(2022廣東,2,2分)我國自古“以農立國”,經過悠久歲月的積累,形成了豐富的農業生產技術體系。下列農業生產實踐中,與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直接相關的是()A.尿泥促根B.間作套種C.水旱輪作D.秸稈還田【答案】A植物生長調節劑指由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生長素類調節劑。人尿中含有微量的生長素類調節劑,尿泥促根就是利用尿中的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枝條生根,A正確,B、C、D錯誤。(2022山東,10,2分)石蒜地下鱗莖的產量與鱗莖內淀粉的積累量呈正相關。為研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石蒜鱗莖產量的影響,將適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多效唑的粉末分別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釋,處理長勢相同的石蒜幼苗,鱗莖中合成淀粉的關鍵酶AGPase的活性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多效唑通過增強AGPase活性直接參與細胞代謝B.對照組應使用等量清水處理與實驗組長勢相同的石蒜幼苗C.噴施赤霉素能促進石蒜植株的生長,提高鱗莖產量D.該實驗設計遵循了實驗變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答案】D植物生長調節劑多效唑通過增強AGPase的活性促進鱗莖內淀粉的合成,間接參與細胞代謝,A錯誤;對照組應使用清水稀釋相同倍數的等量甲醇溶液處理與實驗組長勢相同的石蒜幼苗,B錯誤;與對照組相比,赤霉素降低了AGPase的活性,可使鱗莖中淀粉合成量減少,從而降低鱗莖產量,C錯誤;題述實驗是在對照的基礎上人為增加了赤霉素或多效唑,以研究對相關酶活性的影響,故該實驗設計遵循了“加法原理”,D正確。(2022海南,7,3分)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可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將患惡苗病的水稻葉片汁液噴灑到正常水稻幼苗上,結實率會降低B.植物組織培養中,培養基含生長素、不含細胞分裂素時,易形成多核細胞C.矮壯素處理后,小麥植株矮小、節間短,說明矮壯素的生理效應與赤霉素的相同D.高濃度2,4-D能殺死雙子葉植物雜草,可作為除草劑使用【答案】C患惡苗病的水稻葉片汁液里含有赤霉素,將患惡苗病的水稻葉片汁液噴灑到正常水稻幼苗上,幼苗會瘋長,結實率會降低,A正確;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在促進細胞分裂方面可表現出協同作用,前者主要促進細胞核的分裂,后者主要促進細胞質的分裂,故在含生長素、不含細胞分裂素的培養基中進行植物組織培養易形成多核細胞,B正確;赤霉素可促進細胞伸長,從而使植株長高,節間變長,而矮壯素處理后,小麥植株矮小、節間短,說明矮壯素的生理效應與赤霉素的相反,C錯誤;相比于單子葉植物,雙子葉植物對高濃度生長素更敏感,故高濃度2,4-D(生長素類調節劑)能殺死單子葉農作物田里的雙子葉雜草,可作為除草劑使用,D正確。(2022湖北,9,2分)水稻種植過程中,植株在中后期易倒伏是常見問題。在適宜時期噴施適量的調環酸鈣溶液,能縮短水稻基部節間長度,增強植株抗倒伏能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調環酸鈣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B.噴施調環酸鈣的關鍵之一是控制施用濃度C.若調環酸鈣噴施不足,可盡快噴施赤霉素進行補救D.在水稻基部節間伸長初期噴施調環酸鈣可抑制其伸長【答案】C調環酸鈣不是由植物體內產生的,而是由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A正確;同植物激素一樣,植物生長調節劑也具有微量高效的特性,使用時需控制施用濃度,B正確;調環酸鈣的作用是抑制水稻基部節間伸長生長,與赤霉素作用相抗衡,若調環酸鈣噴施不足,不能通過噴施赤霉素進行補救,C錯誤,D正確。(2022重慶,15,2分)植物體細胞通常被誘導為愈傷組織后才能表現全能性。研究發現,愈傷組織的中層細胞是根或芽再生的源頭干細胞,其在不同條件下,通過基因的特異性表達調控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的作用,表現出不同的效應(見表)。已知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細胞分裂素時有利于根的再生;反之,有利于芽的再生。下列推論不合理的是()條件基因表達產物和相互作用效應①WOX5維持未分化狀態②WOX5+PLT誘導出根③WOX5+ARR2,抑制ARR5誘導出芽A.WOX5失活后,中層細胞會喪失干細胞特性B.WOX5+PLT可能有利于愈傷組織中生長素的積累C.ARR5促進細胞分裂素積累或提高細胞對細胞分裂素的敏感性D.體細胞中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答案】C干細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由①知,WOX5可使中層細胞維持未分化狀態,故推測WOX5失活會導致中層細胞喪失干細胞特性,A正確;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細胞分裂素時有利于根的再生,依據②知,WOX5+PLT可誘導出根,即可能有利于愈傷組織中生長素的積累,B正確;細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大于生長素時有利于芽的再生,③中抑制ARR5可誘導出芽,推測ARR5不利于細胞分裂素積累或降低細胞對細胞分裂素的敏感性,C錯誤;愈傷組織中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大小不同,愈傷組織分化方向就不同,說明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的作用可能相互抑制,D正確。(2022重慶,16,2分)當莖端生長素的濃度高于葉片端時,葉片脫落,反之不脫落;乙烯會促進葉片脫落。為驗證生長素和乙烯對葉片脫落的影響,某小組進行了如圖所示實驗:制備長勢和大小一致的外植體,均分為4組,分別將其基部插入培養皿的瓊脂中,封嚴皿蓋,培養并觀察。根據實驗結果分析,下列敘述合理的是()A.③中的葉柄脫落率大于①,是因為④中NAA擴散至③B.④中的葉柄脫落率大于②,是因為④中乙烯濃度小于②C.①中的葉柄脫落率小于②,是因為莖端生長素濃度①低于②D.①中葉柄脫落率隨時間延長而增高,是因為①中莖端生長素濃度逐漸升高【答案】CNAA不能透過玻璃隔板從④擴散至③,但④中的NAA可促進外植體產生乙烯氣體,乙烯可擴散并作用于③,導致③中的葉柄脫落率大于①,A錯誤;④與②的NAA含量相同,故產生的乙烯量相等,但③中外植體在乙烯的作用下成熟后也可產生乙烯,導致③④中的乙烯濃度高于②,因此④中的葉柄脫落率大于②,B錯誤;當莖端生長素(NAA)濃度高于葉片端時,葉片脫落,①中不含NAA,②中含NAA,①中的葉柄脫落率小于②,是因為莖端生長素濃度①低于②,C正確;①中葉柄脫落率隨時間延長而增高,是因為植物組織成熟后會釋放乙烯,乙烯會促進葉片脫落,D錯誤。(2022河北,5,2分)《爾雅》《四民月令》和《齊民要術》中記載,麻為雌雄異株,黑、白種子萌發分別長成雌、雄植株,其莖稈經剝皮、加工后生產的纖維可用于制作織物。雄麻纖維產量遠高于雌麻,故“凡種麻,用白麻子”。依據上述信息推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可從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組織,體外培養產生大量幼苗用于生產B.對雄麻噴灑赤霉素可促進細胞伸長,增加纖維產量C.因為雌麻纖維產量低,所以在生產中無需播種黑色種子D.與雌雄同花植物相比,麻更便于雜交選育新品種【答案】C可從雄麻植株上取部分組織,體外培養產生大量幼苗用于生產,即利用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實現快速繁殖,A正確;赤霉素可以促進植物莖的生長,對雄麻噴灑赤霉素可促進細胞伸長,增加纖維產量,B正確;雌麻纖維產量低,但麻為雌雄異株,生產中仍需播種黑色種子以進行有性生殖獲得種子,C錯誤;與雌雄同花植物相比,雌雄異株的麻雜交時無需去雄,更便于雜交選育新品種,D正確。(2022浙江6月選考,2,2分)新采摘的柿子常常又硬又澀。若將柿子與成熟的蘋果一起放入封閉的容器中,可使其快速變得軟而甜。這主要是利用蘋果產生的()A.乙烯B.生長素C.脫落酸D.細胞分裂素【答案】A成熟的蘋果會釋放較多的乙烯,乙烯可促進柿子成熟,A正確。易錯警示乙烯能促進果實成熟,而生長素可影響葉和果實的發育。(2022湖南,16,4分)植物受到創傷可誘導植物激素茉莉酸(JA)的合成,JA在傷害部位或運輸到未傷害部位被受體感應而產生蛋白酶抑制劑Ⅱ(PI-Ⅱ),該現象可通過嫁接試驗證明。試驗涉及突變體m1和m2,其中一個不能合成JA,但能感應JA而產生PI-Ⅱ;另一個能合成JA,但對JA不敏感。嫁接試驗的接穗和砧木葉片中PI-Ⅱ的mRNA相對表達量的檢測結果如圖表所示。嫁接類型WT……WTm1……m1WT……m1m1……WTm2……m2WT……m2m2……WT砧木葉片創傷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接穗葉片+++++--+++++++++++砧木葉片+++++++++++++++注:WT為野生型,m1為突變體1,m2為突變體2;“……”代表嫁接,上方為接穗,下方為砧木;“+”“-”分別表示有無,“+”越多表示表達量越高下列判斷或推測正確的是()A.m1不能合成JA,但能感應JA而產生PI-ⅡB.嫁接也產生輕微傷害,可導致少量表達PI-ⅡC.嫁接類型m1……m2,m2葉片創傷,m1中大量表達PI-ⅡD.嫁接類型m2……m1,m1葉片創傷,m2中大量表達PI-Ⅱ【答案】BD在嫁接類型m1……WT和WT……m1中,WT砧木葉片創傷產生的JA不能使m1接穗葉片表達PI-Ⅱ,但m1砧木葉片創傷產生的JA可使WT接穗葉片表達PI-Ⅱ,這說明m1能合成JA但對JA不敏感;對比m2……WT和WT……m2結果可推知m2突變體不能合成JA但對JA敏感,A錯誤。如嫁接類型WT……WT、WT……m1、m1……WT、WTm2和m2……WT中,即使砧木葉片沒有創傷,也存在少量PI-Ⅱ的mRNA相對表達量,這說明嫁接也能產生輕微傷害,導致少量表達PI-Ⅱ,B正確。由于m1能合成JA但對JA不敏感,m2不能合成JA但對JA敏感,故m1……m2嫁接類型,m2葉片創傷,m1不會大量表達PI-Ⅱ,而m2……m1嫁接類型,m1葉片創傷,m2可大量表達PI-Ⅱ,C錯誤,(2022全國甲,3,6分)植物激素通常與其受體結合才能發揮生理作用。噴施某種植物激素,能使某種作物的矮生突變體長高。關于該矮生突變體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測合理的是()A.赤霉素合成途徑受阻B.赤霉素受體合成受阻C.脫落酸合成途徑受阻D.脫落酸受體合成受阻【答案】A分析題意,噴施某種植物激素,能使某種作物的矮生突變體長高,說明該矮生突變體體內缺少該激素,且該激素的受體正常,B、D不符合題意;由于該激素能促進植株長高,因此該激素可為赤霉素,A符合題意;脫落酸與植物的葉和果實的衰老與脫落有關,C不符合題意。解后反思與植物激素相關的突變體形成原因及結果分析:若為某植物激素合成途徑受阻,則噴施該植物激素能改變植物生長狀況;若為某植物激素受體合成受阻,則噴施該植物激素不能改變植物生長狀況。(2022浙江1月選考,4,2分)某種植物激素能延緩離體葉片的衰老,可用于葉菜類的保鮮。該激素最可能是()A.細胞分裂素B.生長素C.脫落酸D.赤霉素【答案】A細胞分裂素可用于葉菜類的保鮮,故選A。22.(2022江蘇,6,2分)采用基因工程技術調控植物激素代謝,可實現作物改良。下列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A.用特異啟動子誘導表達iaaM(生長素合成基因)可獲得無子果實B.大量表達ipt(細胞分裂素合成關鍵基因)可抑制芽的分化C.提高ga2ox(氧化赤霉素的酶基因)的表達水平可獲得矮化品種D.在果實中表達acs(乙烯合成關鍵酶基因)的反義基因可延遲果實成熟【答案】B生長素能促進果實發育,用特異啟動子誘導表達生長素合成基因可獲得無子果實,A合理;大量表達細胞分裂素合成關鍵基因,會使細胞分裂素含量升高,細胞分裂素/生長素的值較高時,利于芽的分化,B不合理;赤霉素可促進細胞伸長,引起植株增高,提高氧化赤霉素的酶基因的表達水平會使赤霉素含量降低,從而能獲得矮化品種,C合理;乙烯可促進果實成熟,果實中表達乙烯合成關鍵酶基因的反義基因,可抑制乙烯的合成,果實成熟會延遲,D合理。(2021遼寧,7,2分)如表為幾種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下列有關其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名稱屬性萘乙酸生長素類6-BA細胞分裂素類乙烯利乙烯類PP333赤霉素合成抑制劑A.用一定濃度的萘乙酸處理離體的花卉枝條,可促進生根B.用一定濃度的6-BA抑制馬鈴薯發芽,以延長貯藏期C.用乙烯利處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統一采摘D.用PP333處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強抗倒伏能力【答案】B一定濃度的萘乙酸可促進扦插枝條生根,A選項正確;6-BA可促進細胞分裂,誘導馬鈴薯芽生長,B選項錯誤;乙烯利屬于催熟劑,可促進果實成熟,C選項正確;赤霉素可促進植物莖稈生長,解除種子休眠,PP333是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可使赤霉素合成受阻,使水稻矮化,增強水稻的抗倒伏能力,D選項正確。(2021浙江1月選考,13,2分)脫落酸與植物的衰老、成熟、對不良環境發生響應有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脫落酸在植物體內起著信息傳遞的作用B.缺水使植物脫落酸含量上升導致氣孔關閉C.提高脫落酸含量可解除種子的休眠狀態D.植物體內脫落酸含量的變化是植物適應環境的一種方式【答案】C脫落酸是植物激素中的一種,植物激素作為植物體內信息的化學載體,起著信息傳遞的作用,A正確;缺水導致氣孔關閉與植物脫落酸含量上升有關,B正確;降低脫落酸含量可解除種子的休眠狀態,C錯誤;植物體內脫落酸含量的變化是植物適應環境的一種方式,D正確。(2021湖北,6,2分)月季在我國享有“花中皇后”的美譽。為了建立月季某新品種的快速繁殖體系,以芽體為外植體,在MS培養基中添加不同濃度的6-BA和IBA進行芽體增殖實驗,芽分化率(%)結果如表。6-BA(mg·L-1)IBA(mg·L-1)0.10.20.30.40.51.031635849412.040957669503.037756454414.025353130255.08211284關于上述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6-BA濃度大于4.0mg·L-1時,芽分化率明顯降低B.6-BA與IBA的比例為10∶1時芽分化率均高于其他比例C.在培養基中同時添加適量的6-BA和IBA,可促進芽分化D.2.0mg·L-16-BA和0.2mg·L-1IBA是實驗處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組合【答案】B分析表中信息,培養基中6-BA濃度為2.0mg/L時,在不同IBA濃度下,各組芽分化率均是最高的,6-BA濃度大于2.0mg/L后,芽分化率均下降,而6-BA濃度超過4.0mg/L時,芽分化率降低更明顯,A正確;在6-BA濃度為2.0mg/L和3.0mg/L、IBA濃度為0.1mg/L時,芽分化率大于10∶1,即6-BA濃度為1.0mg/L、IBA濃度為0.1mg/L時,6-BA濃度為2.0mg·L-1、3.0mg·L-1時的芬分化率比為6-BA濃度為1.0mg·L-1時的高,B錯誤;在培養基中同時添加適量的6-BA和IBA可促進芽的分化,且由表中的實驗結果可知,表中組合中培養基中6-BA濃度為2.0mg/L、IBA濃度為0.2mg/L一組中的芽分化率最高,C、D正確。(2021山東,9,2分)實驗發現,物質甲可促進愈傷組織分化出叢芽;乙可解除種子休眠;丙濃度低時促進植株生長,濃度過高則抑制植株生長;丁可促進葉片衰老。上述物質分別是生長素、脫落酸、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種中的一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葉片B.乙可通過發酵獲得C.成熟的果實中丙的作用增強D.夏季炎熱條件下,丁可促進小麥種子發芽【答案】B題述四種植物激素中,能促進愈傷組織分化出叢芽的是細胞分裂素;能解除種子休眠的是赤霉素;濃度低時促進植株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植株生長的是生長素;促進葉片衰老的是脫落酸。細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脫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葉片,A錯誤;某些細菌能合成赤霉素,微生物發酵法能大規模生產赤霉素,B正確;成熟的果實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下降,成熟的果實中生長素的作用減弱,C錯誤;脫落酸能抑制種子的萌發,D錯誤。(2021河北,9,2分)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突變導致脫落酸受體與脫落酸親和力降低時,種子休眠時間比野生型延長B.赤霉素受體表達量增加的大麥種子萌發時,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細胞分裂素受體表達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長速度比野生型更快D.插條浸泡在低濃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長素受體活性減弱的株系更易生根【答案】A脫落酸具有抑制植物細胞的分裂,維持種子休眠的作用,所以基因突變導致脫落酸受體與脫落酸親和力降低時,種子的休眠期縮短,A錯誤;赤霉素具有促進種子萌發的作用,所以赤霉素受體表達量增加的大麥種子萌發時,萌發的速度比野生型更快,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快,B正確;細胞分裂素具有促進細胞分裂的作用,所以細胞分裂素受體表達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長速度比野生型更快,C正確;低濃度的NAA溶液可以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生長素受體活性減弱的株系對NAA不敏感,所以插條浸泡在低濃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長素受體活性減弱的株系更易生根,D正確。(2021湖南,14,4分)獨腳金內酯(SL)是近年來新發現的一類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變體都會出現頂端優勢缺失。現有擬南芥SL突變體1(max1)和SL突變體2(max2),其生長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頂端優勢,與野生型(W)形成明顯區別;在幼苗期進行嫁接試驗,培養后植株形態如圖所示。據此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注: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代表嫁接。A.SL不能在產生部位發揮調控作用B.max1不能合成SL,但對SL敏感C.max2對SL不敏感,但根能產生SLD.推測max2_S+max1_R表現頂端優勢缺失【答案】BCD分析題干信息可知,野生型(W)能產生SL,擬南芥SL突變體1(max1)和SL突變體2(max2)出現頂端優勢缺失,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有SL合成受阻、SL不敏感。分析題圖,①將SL突變體1(max1)地上部分嫁接到野生型(W)的根上,結果出現頂端優勢,可排除SL突變體1(max1)是不敏感突變體的可能性,結合題干信息也就判斷出max1是SL合成受阻類型的突變體;③將野生型(W)的地上部分嫁接到SL突變體1(max1)的根上,結果出現頂端優勢,與①對比分析可進一步判斷地上部分和根均能合成SL,且SL既能在非產生部位發揮調控作用,也能在產生部位發揮調控作用,A錯誤,B正確。分析②,將SL突變體2(max2)地上部分嫁接到野生型(W)的根上,結果出現頂端優勢缺失,由此可說明max2對SL不敏感;分析⑤,將SL突變體1(max1)的地上部分(不能合成SL,但對SL敏感)嫁接到SL突變體2(max2)的根上,結果出現了頂端優勢,可推斷SL突變體2(max2)的根能產生SL,往上運輸到地上部分,使其表現出頂端優勢,C正確。若將SL突變體2(max2)地上部分(對SL不敏感)嫁接到SL突變體1(max1)的根上,可推測其會出現頂端優勢缺失,D正確。(2021廣東,14,4分)乙烯可促進香蕉果皮逐漸變黃、果肉逐漸變甜變軟的成熟過程。同學們去香蕉種植合作社開展研學活動,以乙烯利溶液為處理劑,研究乙烯對香蕉的催熟過程,設計的技術路線如圖4。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圖4A.對照組香蕉果實的成熟不會受到乙烯影響B.實驗材料應選擇已經開始成熟的香蕉果實C.根據實驗安排第6次取樣的時間為第10天D.處理組3個指標的總體變化趨勢基本一致【答案】C乙烯可促進果實的成熟,對照組果實細胞可以產生乙烯,因此對照組果實的成熟會受到乙烯的影響,A錯誤;該實驗要研究乙烯對香蕉的催熟過程,開始成熟的香蕉果實中含有的較高含量的乙烯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所以實驗材料應選擇未成熟的香蕉果實,B錯誤;根據題意,每2d取樣一次,處理之前要取樣一次作為對照,所以第6次取樣時間為第10天,C正確;隨著香蕉果實的成熟,其果皮逐漸變黃,果肉逐漸變甜,因此淀粉會逐漸轉化為還原糖,所以淀粉含量會逐漸下降,還原糖含量會逐漸升高,黃色素也會逐漸積累,D錯誤。(2020山東,9,2分)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生產、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提高培養基中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間含量的比值可促進愈傷組織分化出根B.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獲得無子番茄C.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休眠的種子可促進種子萌發D.利用成熟木瓜釋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答案】A當生長素含量高于細胞分裂素時,可促進愈傷組織分化出根,A錯誤;生長素可促進果實發育,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獲得無子番茄,B正確;赤霉素可解除種子休眠,促進種子萌發,C正確;乙烯可促進果實成熟,可用于果實的催熟,D正確。(2020浙江7月選考,22,2分)下列關于植物激素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A.2,4-D可殺除禾谷類田間雙子葉雜草是由于雙子葉植物對2,4-D的敏感性強B.雙子葉植物花、葉和果實的脫落過程中存在生長素與乙烯的對抗作用C.赤霉素能促進果柄伸長,使無籽葡萄的果實增大D.噴灑脫落酸可延長綠色葉菜類蔬菜的保鮮時間【答案】D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雙子葉植物較單子葉植物敏感,因此可用一定濃度的2,4-D殺除禾谷類田間雙子葉雜草,A正確。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生長素可以促進植物生長,抑制器官脫落,而乙烯促進植物器官的成熟與脫落,在雙子葉植物花、葉和果實脫落過程中,生長素與乙烯存在對抗作用,B正確。赤霉素能促進果柄伸長和果實發育,C正確。脫落酸促進葉片衰老和脫落,D錯誤。(2019浙江4月選考,26,2分)圖甲為豌豆苗莖節段赤霉素(GA)合成途徑末端圖(其中GA1有生物活性,其他無活性),圖乙為外源添加生長素(IAA)對離體豌豆苗莖節段GA含量影響圖。圖甲圖乙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與去除頂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頂芽的莖節段中GA8的含量較低B.給離體豌豆苗莖節段添加IAA,能促進GA20至GA2C.若用乙烯處理豌豆苗,莖節段中的GA1含量上升D.若去除頂芽后,豌豆苗莖節段伸長,側芽萌發【答案】A本題借助豌豆苗的實驗考查生長素與赤霉素的作用及相互關系,屬于對科學探究素養中結果分析要素的考查。由圖乙可知,添加IAA組GA8的相對含量較低,因此與去除頂芽的豌豆苗相比,保留頂芽(生長素含量較多)的莖節段中GA8的含量較低,A正確;由圖乙可知,添加IAA組的GA20相對含量高、GA29的相對含量低,所以給離體豌豆苗莖節段添加IAA,能抑制GA20至GA29的合成,B錯誤;若用乙烯處理豌豆苗,莖節段中的GA1含量的變化無法得出,C錯誤;去除頂芽后,生長素含量減少,則GA1含量將減少,而只有GA1有生物活性,因此不利于豌豆苗莖節段伸長,D錯誤。(2018浙江4月選考,9,2分)某同學進行了2,4-D對插枝生根作用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其中丙是蒸餾水處理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中縱坐標的名稱只能用根數量表示B.2,4-D的濃度是該實驗的可變因素C.由圖中可知甲組的2,4-D濃度高于乙組D.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甲組處理時間比乙組長【答案】B本題以扦插枝條生根實驗為話題,考查生長素類似物的作用特點,屬于對科學探究素養中結果分析要素的考查。圖中縱坐標是實驗的因變量,其名稱可用根數量表示,也可以用根的干重或根的平均長度等來表示;2,4-D的濃度是該實驗的可變因素;由于2,4-D對插枝生根的作用具有兩重性,因此甲組的2,4-D濃度可能高于乙組,也可能低于乙組;由圖可知,達到a點的生根效果,甲組處理時間比乙組短。(2017課標全國Ⅰ,3,6分)通常,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下降可作為其衰老的檢測指標。為研究激素對葉片衰老的影響,將某植物離體葉片分組,并分別置于蒸餾水、細胞分裂素(CTK)、脫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將各組置于光下。一段時間內葉片中葉綠素含量變化趨勢如圖所示。據圖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分裂素能延緩該植物離體葉片的衰老B.本實驗中CTK對該植物離體葉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測ABA組葉綠體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組D.可推測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銀杏樹的葉由綠變黃的過程【答案】C圖中細胞分裂素組、脫落酸組和CTK+ABA混合液組為實驗組,蒸餾水組為對照組。與對照組相比,置于細胞分裂素溶液的葉片中葉綠素的相對含量明顯較高,說明細胞分裂素能延緩該植物離體葉片的衰老,A正確;CTK+ABA混合液組的葉片中葉綠素相對含量低于CTK組,說明ABA可削弱CTK對植物離體葉片的作用,B正確;葉綠素是光反應中吸收、轉化光能的主要色素,葉綠素含量的減少會降低光反應中NADPH的合成速率,ABA組葉綠體中葉綠素相對含量低于CTK組,所以光下ABA組光反應合成NADPH的速率小于CTK組,C錯誤;與對照組相比,施用ABA可降低葉片中葉綠素的相對含量,故可推測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銀杏樹的葉由綠變黃的過程,D正確。方法技巧分析對照實驗時,首先應明確對照組和實驗組,通過比較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實驗結果而得出結論。(2017江蘇單科,13,2分)研究小組探究了萘乙酸(NAA)對某果樹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結果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自變量是NAA,因變量是平均生根數B.不同濃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條生根率C.生產上應優選320mg/LNAA處理插條D.400mg/LNAA具有增加生根數的效應【答案】D本題考查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由實驗結果曲線圖知,本實驗的因變量為平均生根數和生根率,A錯誤;由題圖可知,在用濃度為300mg/L的NAA溶液處理時,生根率與對照組相當,用大于300mg/L的NAA溶液處理時,插條生根率比對照組低,即降低了插條生根率,B錯誤;生產上應選擇生根率和平均生根數均較高時所對應的NAA濃度(如200mg/L)處理插條,C錯誤;與對照組相比,400mg/L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數的效應,D正確。(2016四川理綜,4,6分)有人從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種生長素類似物,分別測試三種類似物的不同濃度對萵苣幼根生長的影響,結果如圖。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A.甲、乙和丙對萵苣幼根生長的影響均具有兩重性B.在0~20ppm范圍內,甲對萵苣幼根的促進作用大于丙C.乙的濃度大于20ppm后,對萵苣幼根生長起抑制作用D.據圖推測,用30ppm的甲處理萵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長【答案】D分析曲線圖可知,甲、乙和丙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均可促進萵苣幼根生長,超過一定濃度后均抑制萵苣幼根的生長,即甲、乙、丙對萵苣幼根生長的影響均具有兩重性,A正確;在0~20ppm范圍內,甲曲線在丙曲線的上方且甲、丙兩種生長素類似物作用后,根長相對值均大于生長素類似物濃度為零時,所以甲對萵苣幼根的促進作用大于丙,B正確;乙的濃度大于20ppm后,根長相對值小于乙濃度為零時,此時乙對萵苣幼根的生長起抑制作用,C正確;由題圖可知,濃度為30ppm的甲對幼根生長起促進作用,因幼根比幼芽對生長素敏感,故據此可推測,用30ppm的甲處理萵苣幼芽可促進其生長,D錯誤。(2016浙江理綜,2,6分)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脫落酸對貯藏期馬鈴薯塊莖發芽影響的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為使馬鈴薯塊莖提早發芽,可以外施脫落酸B.為延長馬鈴薯塊莖的貯藏時間,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馬鈴薯塊莖從開始發芽到最大發芽率所需的時間更短D.對照組馬鈴薯塊莖中赤霉素含量與脫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時大于實驗開始時【答案】D圖示曲線顯示,赤霉素組馬鈴薯塊莖發芽時間早于對照組,脫落酸組晚于對照組,但三組同時達到最大發芽率。為使馬鈴薯塊莖提早發芽,應用赤霉素處理。為延長馬鈴薯塊莖的貯藏時間,可外施脫落酸。外施赤霉素后,馬鈴薯塊莖從開始發芽到最大發芽率所需的時間(較對照組)更長。第5周時,對照組馬鈴薯塊莖已經發芽,說明此時馬鈴薯塊莖中的赤霉素含量與脫落酸含量的比值較實驗開始時已經增大,D正確。方法技巧分析對照實驗時應找準自變量,自變量是導致不同組別間實驗結果差異的原因。(2015山東理綜,1,5分)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應用,正確的是()A.蘋果樹開花后,噴施適宜濃度的脫落酸可防止果實脫落B.用赤霉素處理馬鈴薯塊莖,可延長其休眠時間以利于儲存C.用一定濃度乙烯利處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用生長素類似物處理二倍體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體番茄【答案】C脫落酸可促進果實脫落,A項錯誤;赤霉素具有解除休眠的作用,B項錯誤;乙烯利在水中分解為乙烯,乙烯具有促進果實成熟的作用,C項正確;可利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番茄幼苗誘導染色體加倍,得到多倍體番茄,D項錯誤。題后反思注意將各種植物激素放在一起,對比記憶五種激素的功能。(2015浙江理綜,3,6分)不同處理對某植物性別分化的影響如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處理結果完整植株雌、雄株各占一半去部分根雄株占多數去部分根+施用細胞分裂素雌株占多數去部分葉雌株占多數去部分葉+施用赤霉素雄株占多數A.根產生的赤霉素能促進雌株形成B.葉產生了促進雌株形成的細胞分裂素C.若對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則雌株數量增多D.赤霉素和細胞分裂素對性別分化的作用是不相互對抗的【答案】C由實驗中去部分根,雄株占多數,去部分根+施用細胞分裂素,雌株占多數的現象,可以說明根產生的細胞分裂素能促進雌株的形成,A錯誤;由去部分葉,雌株占多數,去部分葉+施用赤霉素,雄株占多數,可以說明葉產生的赤霉素能促進雄株的形成,B錯誤;對完整植株施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劑,使植株赤霉素含量減少,雌株數量增多,C正確;根據以上分析可知,赤霉素和細胞分裂素對該植物性別分化的作用是相互對抗的,D錯誤。解題思路注意運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實驗操作和實驗結果。(2024廣東,19,10分)乙烯參與水稻幼苗根生長發育過程的調控。為研究其機理,我國科學家用乙烯處理萌發的水稻種子3天,觀察到野生型(WT)幼苗根的伸長受到抑制,同時發現突變體m2,其根伸長不受乙烯影響;推測植物激素X參與乙烯抑制水稻幼苗根伸長的調控,設計并開展相關實驗,其中K試劑抑制激素X的合成,A試劑抑制激素X受體的功能,部分結果見圖。回答下列問題:(1)為驗證該推測進行了實驗一,結果表明,乙烯抑制WT根伸長需要植物激素X,推測X可能是。
(2)為進一步探究X如何參與乙烯對根伸長的調控,設計并開展了實驗二、三和四。①實驗二的目的是檢測m2的突變基因是否與有關。
②實驗三中使用了可自由擴散進入細胞的NAA,目的是利用NAA的生理效應,初步判斷乙烯抑制根伸長是否與有關。若要進一步驗證該結論并檢驗m2的突變基因是否與此有關,可檢測的表達情況。
③實驗四中有3組空氣處理組,其中設置★所示組的目的是。
(3)分析上述結果,推測乙烯對水稻幼苗根伸長的抑制可能是通過影響實現的。
【答案】(1)生長素(2)①激素X的合成②激素X受體激素X受體基因③排除有A試劑時NAA對WT根長的影響(3)激素X(生長素)的合成量解析(1)實驗一的乙烯環境中,對比單獨添加K試劑與添加K試劑+NAA的WT根長知,NAA與激素X的作用相同,可抑制乙烯環境中的WT幼苗根的伸長生長,說明激素X可能是生長素。(2)①由實驗二可知,圖中的縱坐標為激素X含量,實驗結果是WT與m2激素X含量相差不大,故實驗二的目的是檢測突變體m2的突變基因是否與激素X的合成有關。②實驗三中使用的NAA可自由擴散進入細胞,即NAA進入細胞與受體無關。故實驗三的目的是利用NAA的生理效應,初步判斷乙烯抑制根伸長是否與激素X的受體有關。可通過檢測突變體激素X受體基因的表達情況,以進一步驗證乙烯抑制幼苗根生長是否與激素X受體有關。③對比實驗四中★標記組與其他空氣組可知,自變量為是否有A試劑、是否有A試劑+NAA,三組的WT根長相差不大,故設置★標記組的目的是排除在有A試劑的情況下NAA對WT根伸長生長的影響。(3)實驗一乙烯環境下的水稻幼苗僅添加K試劑時根生長基本未受抑制,添加K試劑+NAA時根生長受抑制,而K試劑抑制激素X的合成,說明生長素的含量會影響乙烯對根的抑制作用;實驗四中乙烯環境下,僅添加A試劑時與添加A試劑+NAA時相比,WT根長相差不大,而A試劑抑制激素X受體的功能,說明生長素受體是否發揮作用對乙烯抑制根的伸長影響不大,說明乙烯可能通過影響激素X(生長素)的合成量進而抑制水稻幼苗根的伸長。(2024北京,18,12分)植物通過調節激素水平協調自身生長和逆境響應(應對不良環境的系列反應)的關系,研究者對其分子機制進行了探索。(1)生長素(IAA)具有促進生長的作用,脫落酸(ABA)可提高抗逆性并抑制莖葉生長,兩種激素均作為分子,調節植物生長及逆境響應。
(2)TS基因編碼的蛋白(TS)促進IAA的合成。研究發現,擬南芥受到干旱脅迫時,TS基因表達下降,生長減緩。研究者用野生型(WT)和TS基因功能缺失突變株(ts)進行實驗,結果如圖1。圖1結果顯示,TS基因功能缺失導致
。
(3)為了探究TS影響抗旱性的機制,研究者通過實驗,鑒定出一種可與TS結合的酶BG。已知BG催化ABA-葡萄糖苷水解為ABA。提取純化TS和BG,進行體外酶活性測定,結果如圖2。由實驗結果可知TS具有抑制BG活性的作用,判斷依據是:。
(4)為了證明TS通過抑制BG活性降低ABA水平,可檢測野生型和三種突變株中的ABA含量。請在圖3“()”處補充第三種突變株的類型,并在圖中相應位置繪出能證明上述結論的結果。
(5)綜合上述信息可知,TS能精細協調生長和逆境響應之間的平衡,使植物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請完善TS調節機制模型(從正常和干旱兩種條件任選其一,以未選擇的條件為對照,以文字和箭頭的形式作答)。【答案】(1)信息(2)IAA含量減少,干旱處理時生存率提高(3)隨著TS含量增多,BG活性逐漸降低解析(1)植物激素作為信息分子,可調節植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2)由實驗結果可知,與WT組相比,ts組IAA含量減少且在干旱處理時生存率提高。(3)由圖2可知,BG含量相同情況下,與對照組(TS0ug+BG1ug)相比,隨著TS含量增多,BG活性隨之降低,說明TS可抑制BG的活性。(4)TS可降低ABA水平,BG可催化ABA的生成,故與WT組相比,ts組(TS功能缺失)的ABA含量增多,bg組(BG功能缺失)的ABA含量減少,若要證明TS通過抑制BG活性降低ABA水平,可選擇TS無法與BG結合的突變株(如BG與TS結合位點突變株),若該突變株的ABA水平與ts組基本相同,則可證明題述結論,圖示詳見【答案】。(5)綜合題述信息可知,TS通過調節IAA和ABA的含量進而調節植物體的抗逆性,從而適應復雜多變的環境,具體調節機制見【答案】。(2023新課標,31,10分)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多種因素調控。回答下列問題。(1)細胞增殖是植物生長發育的基礎。細胞增殖具有周期性,細胞周期中的分裂間期為分裂期進行物質準備,物質準備過程主要包括。
(2)植物細胞分裂是由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協同作用完成的。在促進細胞分裂方面,生長素的主要作用是,細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
(3)給黑暗中生長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態出現明顯變化,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光信號的受體有(答出1點即可)。除了光,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環境因素還有(答出2點即可)。
【答案】(1)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2)促進細胞核的分裂促進細胞質的分裂(3)光敏色素溫度、重力等解析(1)完整的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分裂間期進行物質準備,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生長。(2)在促進細胞分裂方面,生長素主要促進細胞核的分裂,細胞分裂素主要促進細胞質的分裂,二者協同促進細胞分裂的完成。(3)植物通過光敏色素接受光信號的刺激,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生變化,關于這一變化的信息會經過信息傳遞系統傳導至細胞核內,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表現出生物學效應。除光外,溫度、重力等環境因素也會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2023湖北,20,16分)乙烯(C2H4)是一種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重要作用。為研究乙烯作用機制,進行了如下三個實驗。【實驗一】乙烯處理植物葉片2小時后,發現該植物基因組中有2689個基因的表達水平升高,2374個基因的表達水平下降。【實驗二】某一穩定遺傳的植物突變體甲,失去了對乙烯作用的響應(乙烯不敏感型)。將該突變體與野生型植株雜交,F1植株表型為乙烯不敏感。F1自交產生的F2植株中,乙烯不敏感型與敏感型的植株比例為9∶7。【實驗三】科學家發現基因A與植物對乙烯的響應有關,該基因編碼一種膜蛋白,推測該蛋白能與乙烯結合。為驗證該推測,研究者先構建含基因A的表達載體,將其轉入酵母菌中,篩選出成功表達蛋白A的酵母菌,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乙烯(14C2H4),再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進行實驗,其中實驗組是用不同濃度的14C2H4與表達有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時,通過離心分離酵母菌,再檢測酵母菌結合14C2H4的量。結果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一中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可通過分析葉肉細胞中的(填“DNA”或“mRNA”)含量得出。
(2)實驗二F2植株出現不敏感型與敏感型比例為9∶7的原因是
。
(3)實驗三的對照組為:用不同濃度的14C2H4與混合6小時,通過離心分離酵母菌,再檢測酵母菌結合14C2H4的量。
(4)實驗三中隨著14C2H4相對濃度升高,實驗組曲線上升趨勢變緩的原因是。
(5)實驗三的結論是。
【答案】(1)mRNA(2)植株對乙烯是否敏感的性狀至少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兩對染色體上,兩種顯性基因同時存在時表現為乙烯不敏感型,否則為乙烯敏感型(3)同種的不含基因A的酵母菌(4)膜蛋白A的數量有限(5)基因A編碼的膜蛋白能夠與乙烯結合解析(1)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可通過分析基因的轉錄產物mRNA的含量得出。(2)由F2中,乙烯不敏感型∶乙烯敏感型為9∶7[9∶(3+3+1)]可知,植株對乙烯是否敏感的性狀至少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兩種顯性基因同時存在時表現為乙烯不敏感型,否則為乙烯敏感型。(3)對照組與實驗組的自變量為酵母菌中有無基因A,故對照組用不同濃度的14C2H4與不含基因A的(同種)酵母菌混合。(4)轉基因酵母菌能表達膜蛋白A,進而能與乙烯結合,因為膜蛋白A數量有限,故隨14C2H4相對濃度升高,實驗組曲線上升趨勢變緩。(5)該實驗為了驗證基因A編碼的膜蛋白能與乙烯結合,根據實驗結果,可推知實驗結論,具體見【答案】。(2022北京,17,12分)干旱可誘導植物體內脫落酸(ABA)增加,以減少失水,但干旱促進ABA合成的機制尚不明確。研究者發現一種分泌型短肽(C)在此過程中起重要作用。(1)C由其前體肽加工而成,該前體肽在內質網上的合成。
(2)分別用微量(0.1μmol·L-1)的C或ABA處理擬南芥根部后,檢測葉片氣孔開度,結果如圖1。圖1據圖1可知,C和ABA均能夠,從而減少失水。
(3)已知N是催化ABA生物合成的關鍵酶。研究表明C可能通過促進N基因表達,進而促進ABA合成。圖2中支持這一結論的證據是,經干旱處理后。
圖2(4)實驗表明,野生型植物經干旱處理后,C在根中的表達遠高于葉片;在根部外施的C可運輸到葉片中。因此設想,干旱下根合成C運輸到葉片促進N基因的表達。為驗證此設想,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嫁接實驗,干旱處理后,檢測接穗葉片中C含量,又檢測了其中N基因的表達水平。以接穗與砧木均為野生型的植株經干旱處理后的N基因表達量為參照值,在表中填寫假設成立時,與參照值相比N基因表達量的預期結果(用“遠低于”、“遠高于”、“相近”表示)。接穗野生型突變體突變體砧木野生型突變體野生型接穗葉片中N基因的表達量參照值
注:突變體為C基因缺失突變體(5)研究者認為C也屬于植物激素,作出此判斷的依據是。這一新發現擴展了人們對植物激素化學本質的認識。
【答案】(1)核糖體(2)降低氣孔開度(3)C基因缺失突變體中的N基因表達量和ABA含量均顯著低于野生型(4)遠低于相近(5)植物根產生的C能夠運輸到葉片,微量即可調節氣孔開度的變化解析(1)C是一種分泌型短肽,其前體肽的合成場所是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2)據題圖1可知,與對照組相比,經微量的C或ABA處理組的葉片氣孔開度顯著降低,說明C和ABA均能夠降低氣孔開度。(3)題圖2顯示,經干旱處理后C基因缺失突變體中的N基因表達量和ABA含量均顯著低于野生型,說明C可能通過促進N基因的表達,進而促進ABA合成。(4)若假設成立,即野生型植株在干旱下根合成C運輸到葉片促進N基因的表達,則C基因突變體植株由于根部不能合成C運輸到葉片,進而影響N基因的表達。當以接穗與砧木均為野生型的植株經干旱處理后的N基因表達量為參照值時,接穗與砧木均為突變體的植株沒有C的促進,N基因的表達量遠低于參照值,接穗為突變體、砧木為野生型的植株可以合成C并運輸到葉片促進N基因的表達,則N基因的表達量與參照值相近。(5)植物激素是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植物根產生的C能夠運輸到葉片,微量即可調節氣孔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藥批發商藥品批發業務中的企業文化構建與傳播考核試卷
- 貨幣經紀公司企業文化與價值觀考核試卷
- 草原草原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考核試卷
- 充電設施在兒童游樂場所的布局考核試卷
- 草原土壤肥力評價與提升考核試卷
- 玉石行業在全球文化貿易中的角色考核試卷
- VCD技術的護理應用與維護
- 小學防電防煤安全教育課件
- 拼多多果園托管與品牌形象重塑服務合同
- 影視作品網絡播放權聯合租賃合作協議
- 護士服飾禮儀(護理禮儀課件)
- 創新思維與創業實驗-東南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焊接H型鋼的矯正
- 科學青島版五年級下冊(2022年新編)21 蠟燭的燃燒 課件
-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23年版)
- 基因奧秘智能型水潤抗衰深層治療操作流程
- 大學生創業計劃書word文檔(三篇)
- 土工織物防護施工
- 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對城市產業結構優化的影響共3篇
- 施工單位考察記錄表
- YY/T 1244-2014體外診斷試劑用純化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