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性環境基礎知識_第1頁
爆炸性環境基礎知識_第2頁
爆炸性環境基礎知識_第3頁
爆炸性環境基礎知識_第4頁
爆炸性環境基礎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爆炸性環境基礎知識第一頁,共22頁。目錄□爆炸性物質及環境的解釋□爆炸的基本觀點□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可燃性粉塵的主要參數2第二頁,共22頁。□爆炸性物質及環境的解釋□爆炸的基本觀點□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可燃性粉塵的主要參數3第三頁,共22頁。爆炸性物質及環境的解釋名詞解釋可燃性物質可燃物就是可以燃燒的物質。在防爆技術中是指:物質(包括氣體、液體和固體)本身是可燃的,并能夠產生可燃性氣體、蒸氣、薄霧或可以在空氣中懸浮一段時間的固體微小顆粒。如:氣體類:氫氣、乙炔等液體類:汽油、酒精等粉塵類:面粉、煤粉等爆炸性物質爆炸性物質是指可燃性物質與空氣的混合物。4第四頁,共22頁。爆炸性物質及環境的解釋爆炸性環境在大氣條件下,可燃性物質以氣體、蒸氣、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形式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被點燃后,能夠保持燃燒自行傳播的環境。爆炸性氣體環境:在大氣條件下,可燃性物質以氣體或蒸氣的形式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被點燃后,能夠保持燃燒自行傳播的環境。爆炸性粉塵環境:在大氣條件下,可燃性物質以粉塵、纖維或飛絮的形式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被點燃后,能夠保持燃燒自行傳播的環境危險場所爆炸性氣體/粉塵環境出現或預期出現的數量達到足以要求對電氣設備的結構、安裝和使用采用專門措施的場所。5第五頁,共22頁。□爆炸性物質及環境的解釋□爆炸的基本觀點□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可燃性粉塵的主要參數6第六頁,共22頁。爆炸的基本觀點基本觀點燃燒三要素要了解爆炸就要熟悉燃燒現象。燃燒現象的出現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即要有可燃物質、助燃物質和點燃源,三者缺一不可。可燃物質-可以燃燒的物質助燃物質-空氣或氧氣點燃源-明火-熱表面-火花-電弧-靜電放電-電磁波或超聲波點燃源助燃物可燃物7第七頁,共22頁。爆炸的基本觀點燃燒和爆炸燃燒是一種化學反應。它是可燃物質在點燃源能量的作用下,在空氣或氧氣中,進行化學反應,引起溫度的升高,釋放出熱輻射及光輻射的現象。如果燃燒速度急劇加快,溫度猛烈上升,導致燃燒生成物和周圍空氣激烈膨脹,形成巨大的爆破力和沖擊波并發出強光和聲響,這就是爆炸。爆炸預防抑制或避免危險環境;避免點燃源;按照爆炸性環境出現的可能性,對仍然危險的場所劃分區域;然后確定采取的設備保護級別及與場所相適應的保護類型。8第八頁,共22頁。爆炸的基本觀點爆炸性環境除煤礦瓦斯氣體之外其他爆炸性氣體環境除煤礦外的爆炸性粉塵環境煤礦瓦斯氣體環境

Ⅰ類

Ⅱ類

Ⅲ類爆炸產生的前提是爆炸性環境和引燃源需要同時存在。采取保護措施的目的,是把電氣裝置成為點燃源的可能性降至可接受的程度。9第九頁,共22頁。□爆炸性物質及環境的解釋□爆炸的基本觀點□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可燃性粉塵的主要參數10第十頁,共22頁。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氣體環境主要參數閃點閃點是指在標準條件下,使液體變成蒸氣的數量能夠形成可燃性氣體/空氣混合物的最低液體溫度。液體的閃點越低,引燃的危險程度越大。如環氧丙烷的閃點為-37.2℃,不僅在冬天戶外場所蒸發蒸氣,而且在常溫時會快速蒸發蒸氣。液體周圍環境溫度是影響液體蒸發的主要依據。我國規定了最高環境溫度為45℃作為分界線,閃點高于45℃的稱可燃性液體;閃點低于45℃的稱易燃性液體。可燃性液體在常溫儲存沒有爆炸危險性。但當可燃性液體呈霧狀顆粒狀態及操作溫度高于液體閃點時同樣有爆炸危險性。11第十一頁,共22頁。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爆炸極限與范圍爆炸極限是指可燃性氣體(蒸氣)與空氣形成的混合物,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濃度(爆炸下限)或最高濃度(爆炸上限),介與爆炸下限和上限中間的濃度范圍稱爆炸范圍。爆炸范圍越大,則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機會越多;爆炸下限越低,則形成爆炸的條件越容易。12第十二頁,共22頁。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相對密度密度是指單位體積的物質質量。相對密度是指在同樣壓力和溫度下可燃性氣體(蒸氣)與空氣密度的比值(空氣=1.0)。相對密度是研究爆炸性混合物擴散范圍的重要依據。比空氣輕的可燃性氣體(蒸氣)會擴散至周圍空間的上部區域;比空氣重的可燃性氣體(蒸氣)停留在周圍的空間下部區域。爆炸性混合物的點燃溫度爆炸性混合物被點燃源點燃的最低溫度。13第十三頁,共22頁。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爆炸性氣體的級別爆炸性氣體的級別是便于Ⅱ類隔爆型電氣設備和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的制造,根據其特性而劃分為ⅡA、ⅡB、ⅡC三個等級。它們是根據氣體/蒸氣的最大試驗安全間隙和最小點燃電流比來劃分的。最大試驗安全間隙()是在規定的條件下,殼內所有濃度的被試驗氣體或蒸氣與空氣的混合物點然后,通過25長的接合面均不能點燃殼外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外殼空腔兩部分之間的最大間隙。最小點燃電流是在規定條件下,能點燃氣體/蒸氣的最小電流;最小點燃電流比()是氣體/蒸氣的最小點燃電流與甲烷的最小點燃電流的比值。14第十四頁,共22頁。ⅠMESG=1.14(mm)MIC=10.9≤MESG0.5<MESG<0.9MESG≤0.50.8<MICR0.45≤MICR≤0.8MICR<0.45隔爆外殼電氣設備

“d”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i”最大試驗安全間隙(MESG/mm)最小點燃電流比(MICR)IIAIIBIIC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注:由隔爆外殼“d”保護的設備和由本質安全型“i”保護的電氣設備分為二類。Ⅰ類:煤礦井下(甲烷)用電氣設備;Ⅱ類:除煤礦外的其他爆炸性氣體環境用電氣設備。15第十五頁,共22頁。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典型氣體代表、、、505美國(500)點燃能力丙烷ⅡADCB難

易乙烯ⅡB氫氣ⅡC乙炔A、、及美標分級方法對照表16第十六頁,共22頁。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爆炸性氣體(蒸氣)的分組由于爆炸性氣體/蒸氣各自的點燃溫度不同,所以對點燃物體的表面溫度控制是防止爆炸的重要因素。各種氣體/蒸氣點燃溫度的測定是在標準試驗環境、設備和方法下進行的,根據測試結果,可以得到各種爆炸性氣體/蒸氣的點燃溫度,從而為分組提供依據。將爆炸性氣體/蒸氣進行分組,是便于防爆電氣設備的設計和制造。根據各種氣體/蒸氣的點燃溫度不同共劃分為6個組別:T1、T2、T3、T4、T5、T6。防爆電氣設備在設計制造中,其可能點燃的發熱部件或設備表面溫度應滿足上述各個組別的要求。17第十七頁,共22頁。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及美標分組方法對照表、、、505500溫度組別最高表面溫(℃)溫度組別最高表面溫(℃)T1450T1450T2300T2300T2A280T2B260T2C230T2D215T3200T3200T3A180T3B165T3C160T4135T4135T4A120T5100T5100T685T68518第十八頁,共22頁。□爆炸性物質及環境的解釋□爆炸的基本觀點□爆炸性氣體(蒸氣)混合物的主要參數□可燃性粉塵的主要參數19第十九頁,共22頁。可燃性粉塵的主要參數粉塵環境主要參數術語及定義術語定義粉塵包括可燃性粉塵和可燃性飛絮的通稱。可燃性粉塵標稱尺寸≤500μm的固體顆粒,可懸浮在空氣中,也可依靠自身重量沉淀下來,可在空氣中燃燒或燜燃,在大氣壓力和常溫條件下可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顆粒。可燃性飛絮標稱尺寸>500μm,可懸浮在空氣中,也可依靠自身重量沉淀下來的包括纖維在內的固體顆粒。導電性粉塵*電阻率≤1×103Ω·m的可燃性粉塵。非導電性粉塵電阻率>1×103Ω·m的可燃性粉塵。注*:導電性粉塵是比較危險的粉塵,如果進入電氣設備外殼內將吸附在導電端子的絕緣構件上,造成電路短路及故障。20第二十頁,共22頁。粉塵層的最低點燃溫度規定厚度的粉塵層在熱表面上發生點燃的熱表面的最低溫度。粉塵層的最低點燃溫度()是指按的測試方法和裝置測定的。它是在標準大氣壓、室溫條件下,將粉塵層先后放在不同溫度的熱板上,測定粉塵溫度上升情況,粉塵溫度超過熱板溫度20K的最低熱板溫度。粉塵云的最低點燃溫度爐內空氣中所含粉塵云發生點燃時爐子內壁的最低溫度。粉塵云的最低點燃溫度()是指按的測試方法測定,并在爐中進行的。注:粉塵層(粉塵云)的最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