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電容器的原理及實際應用_第1頁
電力電容器的原理及實際應用_第2頁
電力電容器的原理及實際應用_第3頁
電力電容器的原理及實際應用_第4頁
電力電容器的原理及實際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容器與無功補償一、電容器的原理1.概念顧名思義,電容器是“裝電的容器”,是一種容納電荷的器件,英文名稱:capacitor。電容器通常簡稱為電容,用字母C標示。2.單位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Q與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勢差U的比值,叫做電容器的電容,用C表示。C=式中,電荷量Q是用于度量電荷多少的物理量,簡稱電量,單位為庫侖,簡稱庫,符號為C。庫侖的定義是,若導線中載有1安培的穩恒電流,則在1秒內通過導線橫截面積的電量為1庫侖。電壓U的單位為伏特,簡稱伏,符號為V。電容器的單位在數值上等于兩極板間的電勢差為1V時電容器需帶的電荷量。電容的物理意義是,表征電容器容納(儲存)電荷本領的物理量。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容的單位是法拉(F),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物理量,我們在電力系統中常用的低壓并聯電容器,電容一般不到一法拉的千分之一。所以,常用單位還有微法(μF)和皮法(pF)。1F=106μF=1012pF。對于一個確定的電容器而言,電容是不變的,C與Q、U無關。3.構造任何兩個彼此絕緣又相互靠近的導體都可以構成電容器。在兩個相距很近的平行金屬板中間夾上一層絕緣介質,就組成一個最簡單的電容器,叫做平行板電容器。(見圖1)4.電容器的大小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跟介電常數ε成正比,跟正對面積S正比,跟極板間的距離d成反比:圖1平行板電容C=式中,k為靜電力常量,其值為9.0×109Nm2/C2。靜電力常量表示真空中兩個電荷量均為1C的點電荷,它們相距1m時,它們之間作用力的大小為9.0×109N。εr為兩平行板之間的絕緣介質的相對介電常數,其值為絕緣介質的介電常數和真空介電常數的比值。S為兩平行板相對部分的面積,單位為m2,d為兩平行板之間的距離,單位為m。圖2相對介電常數εr5.電容器的工作狀態(1)充電:使電容器帶電的過程,叫做充電,見圖3。(2)放電:使電容器兩極板上的電荷中和的過程,叫做放電,見圖4。充電過程的實質是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場能的過程(圖3中用電池給電容器充電,是化學能轉化為電場能),放電過程的實質是電場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圖4中電場能轉化為連接兩個極板間的導線的熱能)。所以,電容器是一種儲存電場能的裝置。圖3電容器充電圖4電容器放電6.電容器的相關公式(1)純電容電路XCIQcosφ=0i=u式中,XC-----容抗,Ω;C-----電容,F;UC-----電容兩端電壓,V;QC-----電容上無功功率,W。(2)電阻電感電容串聯電路Z=I=UU=cosφ=P=IQ=IS=IU=i=u=U當XL>XC(3)電阻電感串聯后與電容并聯電路IIII=b.結構圖10為典型單相電容器的內部結構圖。圖中1為出線套管,2為出線連接片,3為連接片,4為扁形元件,5為固定板,6為絕緣件,7為包封件,8為連接夾板,9為緊箍,10為外殼。其中扁形元件為電容器的基本組成單元,電容器由多個電容元件經過并聯、串聯而成。高壓電容器內部還含有放電電阻和熔絲(如圖11)。圖10單相電容器圖11電容器內部電氣連接示意圖目前我國低壓系統中采用自愈式電容器,優點是具有優良的自愈性能,介質損耗小,溫升低,壽命長,體積小,重量輕。自愈式電容器的特點是具有自愈性能。當介質擊穿時,短路電流會使擊穿部位周圍的金屬膜融化蒸發,從而恢復絕緣,因此具有較高的運行可靠性。c.在低壓電容補償柜中的應用(1)單位換算并聯電容器是低壓電容補償柜中的核心部件,對提高系統的功率因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為了方便電容器的選用,電容器的單位一般為kvar,kvar和電容器的基本單位F之間的關系可以這樣換算:對于一個BSMJ0.4-30-3的三項補償角接電容器而言,其內部電氣連接圖如下圖:該三相電容器的補償容量30kvar,額定電流0.4kV,所以額定線電流為:I線=P3U=圖11三相電容器得每相電容容量為C在電容器的銘牌上,額定電容值為三個單相電容之和,所以額定電容為199×3=597μF。從以上的計算可以看出,電容器補償容量越大,電容值越大,對于三相共補電容器,角形連接,1kar補償容量對應的三相電容值為19.9μF(2)星接與角接的區別補償電容器的接線方式有星接和角接兩種(如圖13所示),這兩種接法各有什么優缺點呢?圖12電容器銘牌首先我們進行理論計算,假定同為補償30kvar的容量,按照我們之前的計算,角形連接的電容器每相電容額定電壓為400V,額定容量為199μF;在星形連接的情況下,IU則每相電容容量C為:C圖13電容器的星形接法和角形接法表2是電容器星形接法和角形接法的參數對比。電容器接線方式假定補償容量(kvar)電容器額定電流(A)電容器額定電壓(V)電容器額定容量(μF)角形連接3025400199星形連接3043.3231597表2電容器星形接法和角形接法的參數對比注:電容器的額定電流、額定電壓以及額定容量均指連接成星接或角接的單相電容器的額定值。我們再來看成本的對比,低壓電容器我們一般采用金屬膜自愈式電容器,這種電容器的單價與容量成正比,這點容易理解,但是我要說在額定容量相同的前提下,額定電壓230V的電容器比額定電壓400V的電容器貴了不少,可能許多人就疑惑了,這是為什么呢?從圖14可以看出,自愈式電容器主要由金屬化層以及中間的薄膜組成,金屬化層作為導體,薄膜作為絕緣介質。由電容器公式C=εrS4πkd可以看出,電容值與導體面積成正比,與導體之間的距離(薄膜厚度)成反比。以400V的電容器為例,用厚8μm金屬化膜時,工作場強為50MV/m,如用厚7μm的金屬化膜,工作場強為57.14MV/m,而230V的電容器,如維持與上述的工作場強相近時,則必須選用更薄的金屬化膜,但4~5μm薄膜的價格要比7~8μm薄膜貴得多,故對1-芯軸,2-噴合金層,3-金屬化層,4-薄膜內的通常價格,同容量的230V電容器的價格圖14低壓自愈式電容器結構為400V電容器的2倍以上。最后,從安全角度考慮,當電容器組發生擊穿短路時,星形(中性點不接地)接線的故障電流僅為其額定電流(相電流)的3倍,而如果是三角形接線,其故障電流則為二相短路電流,因而星形接線對電容器運行來說比較安全。綜合以上原因,一般高壓補償電容器多采用星形接法,這主要是從安全角度的考慮,低壓補償電容器多采用角形接法,主要是從成本方面的考慮。(3)共補與分補傳統的低壓補償都是采用三相共補的方式,根據控制器統一取樣,各相投入相同的補償容量,這種補償方式適用于三相負載基本平衡、各相負載的cosφ相近的情況;三相分補方式就是各相分別取樣,各相分別投入不同的補償容量,適用于各相負載差別較大,cosφ也有較大差別的情況。與三相共補的不同特點是:=1\*GB3①電容器接法為星接,單臺電容器的額定電壓為230V;=2\*GB3②控制器分相進行工作,互不影響。三相分補的成本高于三相共補,一般要高20%~30%。從經濟的角度出發,也可以采用混合補償的方案,即三相共補與三相分補相結合的接線方案。例如某廠家Δ接電容器組的單臺電容器分別為400V,10、15、20、30kvar。Y接電容器組的單臺電容器分別為:230V,3、4、5、6、8、10kvar。這種接線方式的補償裝置,運行方式機動靈活,其成套價格低于三相分補的接線方案。也有的廠家對Y接的電容器組仍采用400V的電容器,其單臺銘牌容量圖15共補與分補與Δ接電容器組選用相同的電容器,而Y接部分的電容器實際輸出的容量只有銘牌的1/3。這樣做的目的是由于400V的產品比較便宜,即使實際容量較名牌值小,但由于工作場強低,壽命較長,且整個裝置只用一個規格的電容器,互換性強。(4)并聯電容器的投切開關=1\*GB3①交流接觸器70年代廣泛應用的PGJ補償柜,都是采用交流接觸器作為并聯電容器的投切開關,迄今仍有沿用。其優點是線路簡單,成本較低,但是也有以下缺點:a.投入電容時產生倍數較高的涌流,容易在接觸器的觸點處產生火花,燒損觸頭;b.切斷電容時,容易粘住觸頭,造成拉不開;c.涌流過大對電容器本身有害,會影響使用壽命。一般采用的措施是:a.適當選擇額定容量較大的接觸器,如用額定電流40A的接觸器投切15kvar的三相電容器(IC=21.7A);b.采用專用的接觸器,其型號有CJ16、CJ19、CJ20C、B25C~B75C、CJ41等系列;c.每臺電容器加裝串聯小電抗器,用以抑制涌流。在這里說一下電容器投切專用接觸器與普通接觸器有什么區別。電容器專用接觸器在主觸點(控制電容器的電路)吸合前,首先通過接通一組輔助觸點,在輔助觸點上接入一電阻,對電容進行小電流充電,大約數毫秒之后主觸頭接通,輔助觸頭中永久磁鐵在彈簧反作圖16CJ19接觸器用下釋放,斷開切合電阻,使電容器正常工作。圖16中頂端的觸點即為輔助觸點,輔助觸點引出的線繞成電話線的形式,起到了電抗的作用,可以進一步降低涌流。下表為國內某主要品牌的接觸器主要參數性能:圖17CJ19接觸器主要參數性能=2\*GB3②雙向晶閘管開關電路采用雙向晶閘管的無觸點開關電路(又稱固態繼電器)取代交流接觸器用于投切電容器的接線如圖16所示。其優點是過零觸發,無拉弧,動作時間短,可大幅度地限制電容器合閘涌流,特別適合于繁投切的場合。但也存在以下缺點:a.采用雙向晶閘管制造成本高,晶閘管開關電路的補償柜價格要比采用接觸器的補償柜貴70%~80%左右;b.晶閘管開關電路運行時有較大的壓降,運行中的電能損耗和發熱問題不可忽視。以BZMJ0.4-15-3并聯電容器為例,其額定電流為21.7A,如晶閘管開關的電壓降為1V時,3個晶閘管開關電路運行時,損耗的功率為:P=3×1×21.7=65.1W,如補償柜的無功功率為90kvar,則全部投入時,晶閘管的功率損耗為65.1×6=390.6W,以每天平均10h計,日耗電量達3.906kW·h。年耗量約為1426kW·h,有功消耗的發熱量還會增加整個補償裝置的溫升,而需采用相應的散熱降溫的措施,如采用接觸器則基本上不消耗有功;c.晶閘管電路的本身也是諧波源,大量的應用對低壓電網的波形不利。因此,除了對晶閘管開關電路加以改進外,還應使之在完成開合閘操作后退出,仍由與之并聯的接觸器維持電容器的正常運行。=3\*GB3③等電壓投零電流切的無觸點開關電路等電壓投零電流切的新型無觸點開關電路的接線如圖18所示,圖中J為交流接觸器的觸點。其運行操作順序說明如下:當投入電容器時,先由微電腦控制器發出信號給開關電路,使之在等電壓時投入電容器,微電腦的控制器緊接著又發信號給接觸器,使其觸點也閉合,將晶閘管開關電路短路,由于接觸器J閉合后的接觸電阻遠小于開關電路導通時的電阻,達到了節能和延長開關電路使用壽命的目的。當需要切除電容器時控圖18新型開關電路制器先發信號給接觸器,使接觸器觸點J斷開,此時開關電路處于導通狀態,并由開關電路在電流過零時,將電容器切除。本方案的優點是:運行功耗低、涌流小、諧波影響小,制造成本低,開關電路和接觸器的使用壽命長。(5)并聯電容器的控制器電容補償控制器的檢測量主要有cosφ、無功功率Q和無功電流IQ三種,傳統的方式多選用以cosφ為檢測量的控制器,通過檢測功率因數的大小控制接觸器通斷來投切電容器。這種方式的主要缺點是:輕載時容易產生投切震蕩,重載時不易達到充分補償,故新型的控制器已不再選用以cosφ為檢測量。檢測量為Q的控制器,其工作原理是將電壓和電流的信號送入霍爾元件或相敏放大器等具有乘法功能的器件,以測出Q=UIsinφ,由于檢測量和控制目標都是同一物理量,技術上是合理的,但檢測難度要大些。檢測量為IQ的控制器,利用了相電壓u由正到負過零的瞬間,恰好就是A相無功電流最大值IQmax的原理,用相電壓u關于投切震蕩,現舉例說明如下:某用戶的變壓器容量為315kVA,補償總容量為100kvar,用20kvar的電容共5只,控制器采用市面上常用的JKG型控制器,此控制器的控制物理量是功率因數,目標功率因數投入門限是滯后0.92,切除門限是滯后0.99,在某時刻發現系統功率因數為滯后0.6,視在功率為12.5kVA,感性無功功率為10kvar,根據JKG型控制器控制原理系統功率因數低于目標功率因數時控制器必須投入電容器組,當電容器組投入后由于多補償了10kvar的容性無功功率,使得補償后的功率因數為超前0.6,所以控制器又需切除剛投入的電容器組,這樣就不停地來回重復動作,專業術語叫投切振蕩。其弊端有兩點:一是頻繁而無意義的投切動作大大縮短了電容器組合交流接觸器的使用壽命,第二電力系統雖然安裝了補償裝置卻達不到預期的補償效果。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需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控制的物理量不能取功率因數,應取無功功率或無功電流,二是所有電容器組不能取等容量,應進行大小搭配,三是控制器應具有自動“挑選”合適電容器容量的能力。(6)電容柜內其他元器件=1\*GB3①隔離開關或斷路器:作為低壓電容柜主電路上的開關,一般選隔離開關,最好選刀熔開關,這樣比較經濟實惠,有的用戶傾向于選用斷路器,這樣也沒有問題,但是價格要高出刀熔開關不少。在開關額定電流的選擇上,一般取線路額定電流的1.5倍。=2\*GB3②熔斷器或微型斷路器熔斷器或微型斷路器串接在單個電容器的相線中,作為過流保護元件。在這兩個元件的原則上,個人認為選擇熔斷器較好一點,理由有以下兩個:一是熔斷器承載短時沖擊的能力要比同規格的斷路器優秀的多,考慮電容器的涌流沖擊,盡管有電抗或抑制涌流電阻,但斷路器存在瞬動,容易引起誤動作;二是斷路器的分斷能力較小,遠遠達不到要求。有的廠家傾向于使用微型斷路器的原因是熔斷器熔絲斷了用戶不知道就給廠家打電話要求維修,而用微斷跳閘后用戶容易發現,減小維修量,在成本上,兩種元件相差不大。GB50227-2008規定,用于單臺電容器保護的外熔斷器的熔絲熔斷電流,應按電容器額定電流的1.37~1.50倍選擇。=3\*GB3③熱繼電器關于熱繼電器的使用一直存在爭論,現在已經越來越多的廠家選擇了不加熱繼電器。電容器在正常運行時沒有過電流,而且熱繼電器對涌流無作用,熱繼電器的作用是當諧波電流很大時,對電容器起到保護作用,但是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很小。這因為電路中諧波含量不會特別高,即使出現這種情況,也應該用電抗器來限值諧波電流,而不是采用熱繼電器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也就是說,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熱繼電器起不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給整臺電容柜多增加了一個故障點。根據多個廠家在取消熱繼電器后多年的運行經驗,實際運行情況還是比較穩定的。基于以上原因,個人認為熱繼電器可以取消,如果要加的話,建議按照電容器額定電流的1.25倍來選取熱繼電器。=4\*GB3④避雷器由于投切操作、并聯諧振等原因,電容器兩端可能出現過電壓,常用避雷器限制該過電壓。GB50227規定,避雷器用于限制并聯電容器裝置操作過電壓保護時,應選用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常見的型號為FYS-0.22。=5\*GB3⑤電抗器電容器是提高功率因數的,帶串聯電抗器的電容器組目前廣泛應用,其目的之一是減少電容器組的合閘涌流,另一個目的是將電容器組作為濾波器來治理諧波。目的不同,所串聯電抗器的電抗率也是不同的。前者電抗率一般為0.1%~1%,由制造廠選配,后者電抗率應根據背景諧波的不同,選擇合適的電抗率。所謂電抗率K,就是所串聯電抗器的感抗(ωL)和電容器容抗(1/ωC)的百分比,即K=ω2LC,此處ω=2πf,f即基波頻率50Hz。對某次頻率,如n次,感抗是nωL,或稱nXL,容抗是1/nωC或稱如果略去很多分支回路,某次諧波從諧波源出發,面臨2個并聯回路,其中一個回路是電網系統,另一個回路是串聯電抗器的電容器組。如下圖所示(假設系統基波電抗是XS)圖19并聯電容器串聯電抗器系統諧波電抗為nXS,串聯組諧波電抗是nXL-XC/n=XC(nK-1/n)。設諧波源流出的n次諧波電流為In,In可分別得出:II作為濾波器,當然希望諧波電流In全部流入電容器組,即希望nK-1/n=0,即K=1/n2。對3次諧波,K=11%,對于5次諧波,K=4%,對于7次諧波,K=2%。但若果真如此,這種現象就叫串聯諧振,諧波電流大量流入將威脅電容器組,造成電容器大量損壞,因此K根據GB50227-2008《并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推薦,抑制3次諧波的串聯電抗器電抗率為12%,抑制5次諧波的電抗率宜取4.5%~5%。按照這樣的電抗率組成的電容器組,一方面能吸收部分系統內的諧波電流,一方面又不致引起電容器過熱。根據IEC的規定,所選電抗率應為K=1.25×1/n2,該式來源于K=1/(0.9n)2,0.9是考慮到不大于10%的調諧偏差率。按這個規定,對于3次諧波來說,選用14%,對5次諧波來說,選用5%,對7次諧波來說,選用2.6%。按照英博公司的標準,電抗率有14%、7%和5.5%,如果系統中存在5次諧波,可以選擇5.5%或7%的電抗率,如果系統中存在3次諧波,則需要14%的電抗率。電容器串聯電抗器治理諧波的效果如何呢?在這里先引入諧波電壓放大率的概念。由于諧波源為電流源,諧波電壓放大率與諧波電流放大率相等,在數值上等于Ins與IF式中,FVN為諧波電流放大率,K為電抗率,s=XS/XC=Q當上式的分母數值等于零時,諧波放大率FVN為無限大,表示電容器裝置與電網在第n次諧波發生并聯諧振,并可推導出電容器裝置的諧振容量QQ當上式中分母數值不為零時,FVN的數值越大,表示設10kV系統的容量無限大,10/0.4kV配電變壓器容量為1600kVA,其短路電抗為6%,低壓側電容器為500kvar,那么,Sd、XS、XC、QCX、FVN(系統的短路容量SdS系統的感抗XSX電容器的容抗XCX電容器裝置的諧振容量QCX諧波次數電抗率3575.5%1498-401-9247%1098-801-132414%-771-2670-3193諧波放大率FVN電抗率諧波電壓放大率FK1次2次3次4次5次6次7次8次9次0.1%1.021.081.211.441.933.3429.493.551.531%1.021.081.231.562.6718.291.250.430.145.5%1.021.111.500.670.440.590.650.680.697%1.021.121.840.290.620.690.730.740.7512%1.021.170.320.750.810.830.840.850.8514%1.021.210.610.810.840.860.860.870.87從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低壓電容器的配置可以躲開諧振容量QCX,從諧波電壓放大率的計算來看,電抗率5.5%比7%的效果好,對5次諧波的抑制效果更明顯,而且對3次諧波的放大作用較小;電抗率12%和14%那么是不是選用電抗率5.5%和12%就一定比選用電抗率7%、14%更合理呢?答案是否定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因為5.5%和12%更接近于串聯諧振的電抗率,造成流入電容器組的諧波電流較7%和14%大,對電容器組來說是不小的考驗;二是因為各種元器件存在制造偏差、運行條件偏差等,選用的電抗率離串聯諧振的電抗率較近也會增大發生串聯諧振的風險。要做到合理選用電抗率,必須了解電容裝置接入處母線的背景諧波,根據實測的結果選取,使電容器與串聯電抗器得到合適的匹配。a.當電容裝置接入處的背景諧波為3次,且含量已超過或接近標準時,宜選用12%~14%串聯電抗器;b.當電容裝置接入處的背景諧波以3、5次為主,且兩者含量均較大(其中之一已超過或接近標準時),宜選用12%~14%與4.5%~7%兩種電抗率混裝方式,以保證抑制3次諧波放大為前提(據驗算,串接12%~14%電抗器的電容器組容量大于總裝置容量的15%即可)。該方案的優點是比全部串接12%~14%方案可降低無功與有功損耗,缺點是投切順序是必須先投12%~14%的電容器組,再投低電抗率電容器組,切除時則相反。c.當電容裝置接入處背景諧波以3次為主,5次以上諧波含量較小,且經驗算電容裝置投入后,3次諧波有所放大,但未超標且有裕度,應選用0.1%~1%的串聯電抗器;d.當電容裝置接入處的背景諧波以3、5次為主,3次諧波含量較小,5次諧波含量已超過或接近標準,應選用4.5%~7%串聯電抗器,不能用0.1%~1%的串聯電抗器。e.當電容裝置接入處背景諧波為5次及以上時,且5次諧波含量較大,應選用4.5%~7%串聯電抗器。f.當電網中含有多種諧波成分,且都具有較大含量時,串聯電抗器的選用,應使電容器支路對于在較大含量的各次諧波中的最低次諧波總阻抗呈感性,此時該電容器支路對于較大含量的各次諧波均不會產生放大作用。串聯電抗器的電抗值XLX式中n為具有較大含量的最低諧波次數,α為可靠系數,一般取1.2~1.5。g.對于新建的變電所,無從得知電網的背景諧波,電容裝置選用阻尼式限流器,限流器中串聯電抗器的額定電流按電容器組的最終容量考慮選擇。諧波的防治應在諧波源就地治理。(7)限制涌流計算分析根據GB50227-2008規定,電容器組投入電網時的涌流計算公式如下:IβQ=式中,Iym*---涌流峰值的標幺值(以投入的電容器組額定電流峰值為基準值Q------同一母線上裝設的電容器組總容量(Mvar);Q0-----正在投入的電容器組容量(Mvar)Q'-----所有正在運行的電容器組容量(Mvar)β------電源影響系數。單組電容器投入時,通常合閘涌流不大,在電容器組接入處的母線短路容量不超過電容器組容量的80倍時,單組電容器的合閘涌流將不超過10倍電容器組額定電流。電容器組追加投入時的涌流倍數較大,而且組數愈多,涌流愈大,投入最后一組電容器時涌流達到最大。高頻率高幅值涌流對開關觸頭和回路設備的絕緣將會造成破壞。根據國內多年的運行經驗,確定了涌流的限值倍數,因為20倍涌流未見對回路設備造成損壞,所以規定20倍涌流作為限值。我們可以根據上面的公式計算涌流,實際上,只要裝設有抑制諧波的串聯電抗器,合閘涌流均不會超過電容器組額定電流的20倍。將該公式帶入上面我們所舉的示例,當串聯電抗器的電抗率不小于0.3%時,在任意一步電容器投入時,涌流都不會超過電容器組額定電流的20倍。(8)電容器的參數選擇在確定了電容器總的補償容量和相應的電抗率后,下一步就需要確定電容器的參數了。電容器的參數主要有額定容量、額定電壓。確定了總的補償容量后,單只電容的容量如何選擇呢?為了使變壓器在各種負荷情況下都能得到較為精確的補償,單步電容器投入的容量越小越好。但是,由于無功補償控制器的路數有限(一般為4~12路),而且受限于電容柜的空間和成本,也不能布置太多的小容量電容。所以,電容器的搭配至關重要。在這方面,一些電容器生產廠家生產的電容柜內的電容組合較為合理,可以作為借鑒。以300kvar電容補償為例,約克森電氣(YorksonElectric)給出的電容組合有兩種,一種是40kvar×6+20kvar×3的組合,一種是40kvar×6+30kvar×2的組合。前一種的最小補償步數為20kvar,后一種的最小補償步數為30kvar,前者補償較精確,但后者的成本較低。眾所周知,電容器的輸出容量與其運行電壓的平方成正比(即Q=ωCU2),電容器運行在額定電壓時,則輸出額定容量,當運行電壓低于額定電壓時,則電容器的輸出容量也就低于額定容量(俗稱虧容)。因此,在選擇電容器的額定電壓時,如果安全裕度取值過大,則輸出容量的并聯電容器裝置接入電網后引起的電網電壓升高;諧波引起的電網電壓升高;裝設的電抗器引起的電容器端子電壓升高;相間和串聯段間存在的容差,將形成電壓分配不均,使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