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5年高考備考生物復習之細胞的生命歷程一.選擇題(共6小題)1.(2018秋?張掖期末)對性腺組織細胞進行熒光標記,等位基因M、m(常染色體上)都被標記為黃色,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下列有關推測合理的是()A.若觀察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則在赤道板附近會出現4個黃色熒光點 B.若觀察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則某條染色體上一定有2個黃色點 C.若觀察處于四分體時期的細胞,則所有四分體都有4個黃色熒光點 D.若觀察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細胞,則一定會出現含2個黃色熒光點的染色體2.(2017秋?紅塔區校級期末)下列能說明某細胞已經發生分化的是()A.進行ATP的合成 B.進行DNA的復制 C.存在血紅蛋白 D.存在呼吸酶基因3.(2015秋?響水縣校級期末)下列幾類細胞分裂中,觀察不到紡錘絲的有()A.蛙的紅細胞 B.骨髓造血干細胞 C.根尖分生區細胞 D.受精卵細胞4.(2021秋?渦陽縣校級期末)“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所描繪的現象,從細胞學的角度分析,下列特征不會出現的是()A.細胞內水分減少 B.細胞核體積減小 C.多種酶的活性降低 D.細胞膜通透性改變5.(2017春?龍巖期中)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細胞生長使物質運輸效率降低 B.細胞分化的實質是不同細胞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不同 C.細胞分化、衰老和癌變的共同特征是細胞代謝速率減慢 D.細胞全能性的表現必須要通過細胞分化才能實現6.(2015秋?吉林校級月考)有絲分裂中期的動物細胞中不可能出現的結構是()A.紡錘體 B.染色體 C.染色單體 D.細胞板二.多選題(共5小題)(多選)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細胞分化和卵細胞質無關 B.如果沒有細胞核,細胞質不可能分化 C.在形態發生時期,胚胎對環境特別敏感,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易發生先天畸形 D.胚胎發育時期細胞決定晚于細胞分化 E.最早決定細胞分化方向的物質是卵細胞質中的基因產物——mRNA和蛋白質(多選)8.(2018春?福田區校級期中)下列生理過程,對生物體有利的有()A.細胞增殖 B.細胞衰老 C.細胞分化 D.細胞凋亡(多選)9.(2016春?攀枝花校級月考)如圖為某學生進行某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實驗的目的是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 B.該同學的操作步驟中錯誤的是解離后不用清水漂洗就染色 C.f步驟在臨時裝片上再加一塊載玻片的目的是防止蓋玻片滑動 D.換成高倍顯微鏡觀察前,首先應找出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并移到視野中央(多選)10.(2016春?重慶校級期中)DNA相對含量不同,將某種連續增殖的動物細胞歸為甲、乙、丙三組,每組細胞數如圖1所示.根據細胞中核DNA含量在細胞周期中的變化繪制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圖的分析,正確的是()A.圖1中的丙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BC段 B.圖1中的甲組細胞絕大多數位于圖2中的DE段 C.圖1中的乙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AB段 D.圖1中的丙組細胞中部分細胞不出現紡錘體(多選)11.(2013春?東莞期末)下列有關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應選擇根尖伸長區細胞進行觀察 B.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C.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D.實驗時可以在一個細胞中觀察到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動態變化過程三.填空題(共6小題)12.(2013春?宜賓縣校級期中)如圖表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1)此圖是表示細胞,此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期.(2)該細胞此時有條染色體,條染色單體.(3)此細胞分裂結束以后,子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有個.(4)此時期繼續發展,將在赤道板位置出現,逐漸擴展形成細胞壁,最終分裂為兩個子細胞.13.(2014春?岳麓區校級月考)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14.(2016秋?松滋市校級月考)如圖A表示某雄性動物生殖器官內細胞發生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曲線,其中過程Ⅰ是有絲分裂.圖B、圖C為該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行為變化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1)圖B和C中,表示有絲分裂的是,表示進行減數分裂的是.(2)圖B和C中含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是,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之比為1:1的是.(3)圖C細胞的名稱是,所示分裂時期發生在圖A的過程.15.(2016春?重慶校級期中)以下是與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有關的內容.(1)在高等植物細胞中,有絲分裂常見于根尖、芽尖的等(部位)的細胞.制作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流程為.(2)如圖為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若要由視野A變為視野B時,有關操作過程中的正確順序是(用下列供選的序號填寫)①轉動粗準焦螺旋②轉動細準焦螺旋③調節光圈與反光鏡④轉動轉換器⑤向左下方移動裝片⑥向右上方移動觀察其連續裝片(3)洋蔥根尖中有些細胞正在分裂,觀察時能否將視野固定在一個細胞中觀察其連續的變化過程?(是或者否)(4)制作裝片時,如果用解離液(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按1:1混合)在室溫下解離1min,然后按正常要求進行操作.在觀察中發現根尖細胞沒有分開,原因是.16.(2015春?邯鄲校級月考)如圖A、B、C三圖是不同生物細胞有絲分裂圖,據圖回答:(1)A圖表示的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理由是:a;b.(2)A圖細胞所處的細胞分裂期是期,該期的主要變化是.(3)B圖細胞處于分裂的期.該細胞所屬的生物體的體細胞有條染色體.(4)C圖的下一時期細胞的變化是.17.(2013秋?肅南裕縣校級期中)圖1是某細胞分裂的簡圖,據圖回答:(“橫線”上按要求填數字、文字或字母).(1)圖2所示過程進行的場所是.(2)圖1所示細胞是細胞分裂的簡圖,理由是:.該圖中細胞分裂順序依次是、、、.(用字母表示).(3)圖1所示作為一個細胞周期還缺少處于期的細胞簡圖.(4)圖1中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最好的時期是.(5)A圖中染色體的數目為,染色單體數為.(6)圖1中存在同源染色體的是,存在染色單體的是.(7)圖1示的細胞分裂結束后,子細胞內含條染色體.(8)圖2中甲細胞處于分裂的期,乙細胞處于分裂的期,其產生的子細胞名稱為.(9)就圖2乙分析可知,該細胞含有條染色單體.四.判斷題(共5小題)18.(2014春?漢川市校級期中)細胞都會衰老和凋亡..(判斷對錯)19.(2017春?渭濱區校級期末)細胞的有絲分裂對生物的遺傳有重要意義.(判斷對錯)20.(2016秋?屯溪區校級期末)細胞都能進行有絲分裂..(判斷對錯)21.植物的每個細胞在植物體內和體外都能表現出全能性。(判斷對錯)22.發育成完整個體所需的基因都存在于細胞核中.(判斷對錯)五.實驗題(共2小題)23.(2022秋?興化市期中)某學校興趣小組利用洋蔥進行觀察有絲分裂實驗,如圖甲中a、b、c、d表示洋蔥根尖的不同區域:圖乙是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圖像,字母為細胞標號:圖丙是小組成員繪制的細胞內染色體與核DNA數目比的變化關系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洋蔥根尖臨時裝片時,需進行解離→→制片,解離的目的是為了。(2)觀察根尖有絲分裂時應選擇(用圖甲中字母表示)區細胞。(3)圖乙中的細胞(用圖乙中字母表示)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圖丙中bc段比值減半的原因是。24.(2020秋?臺州期末)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配制不同溶液培養洋蔥根尖24小時后,制成臨時裝片觀察不同處理方法對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的影響,結果如表。(注:有絲分裂指數=分裂期細胞數/細胞總數×100%)組別對照組0.1%氟化鈉溶液0.1%秋水仙素溶液有絲分裂指數(%)13.4211.78?請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需要制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制片過程中需要用到10%的鹽酸溶液,其作用是。通過觀察細胞中的形態和位置,可以區分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2)實驗中對照組的處理是用培養洋蔥根尖。經0.1%的氟化鈉溶液處理可使有絲分裂指數下降,原因可能是氟化鈉能抑制,從而使更多細胞停留在分裂間期。已知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形成,據此推測,與對照組相比,經秋水仙素處理的實驗組有絲分裂指數將。(3)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部分細胞圖象。已知分裂間期洋蔥體細胞中含16條染色體。細胞1中含有條染色體。細胞3中含有條染色單體。細胞4在赤道面上形成,從而完成細胞質的分裂。六.解答題(共2小題)25.(2020秋?靖遠縣期末)如圖是某動物體內的細胞分裂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以上細胞是產生一個生殖細胞的過程,則這4個細胞出現的先后順序是。(2)該生物的一個體細胞中,最多含有條染色體。如圖所示細胞中,屬于初級性母細胞的是,該細胞內染色體的行為特征是。(3)細胞④的名稱是,處于期。26.(2022秋?城關區校級月考)科學家們發表在《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雜志上的文章中指出,可以抽取扁桃體中的干細胞(這一部分是我們身體所不需要的)來修復受損的肝臟器官,且全程無需動手術便可實施。請回答下列問題:(1)理論上同一個體,扁桃體中干細胞和肝細胞的(“蛋白質”、“mRNA”、“DNA”)完全相同,干細胞中不存在轉氨酶的根本原因是。(2)肝細胞中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被效應T細胞攻擊的死亡屬于細胞凋亡。細胞凋亡是指,常常被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凋亡后的細胞,可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吞噬細胞以方式吞噬凋亡細胞。(3)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影響,肝細胞發生癌變后具有特征。(至少答2點)
2025年高考備考生物復習之細胞的生命歷程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6小題)1.(2018秋?張掖期末)對性腺組織細胞進行熒光標記,等位基因M、m(常染色體上)都被標記為黃色,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下列有關推測合理的是()A.若觀察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則在赤道板附近會出現4個黃色熒光點 B.若觀察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則某條染色體上一定有2個黃色點 C.若觀察處于四分體時期的細胞,則所有四分體都有4個黃色熒光點 D.若觀察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細胞,則一定會出現含2個黃色熒光點的染色體【考點】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細胞的減數分裂.【專題】正推法;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答案】A【分析】在細胞分裂間期,染色體進行復制,基因(DNA)數目加倍,含有等位基因M、m的常染色體上含有2個黃色熒光。【解答】解:A、由于染色體經過復制,基因也隨之加倍,使含有等位基因M、m的常染色體上,含有2個M和2個m,因此有絲分裂中期的細胞,在赤道板附近會出現4個黃色熒光點,A正確;B、若觀察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在DNA復制前,則某條染色體上有1個黃色點,DNA復制后,則某條染色體上有2個黃色點,B錯誤;C、若觀察處于四分體時期的細胞,則含有等位基因M、m的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有4個黃色熒光點,C錯誤;D、若觀察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的細胞,由于含有等位基因M、m的同源染色體分離,則每個細胞中會出現含2個黃色熒光點的染色體,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著絲點分裂,則會出現含1個黃色熒光點的染色體,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以熒光標記為手段,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DNA復制的相關知識,著重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屬于中等難度題。2.(2017秋?紅塔區校級期末)下列能說明某細胞已經發生分化的是()A.進行ATP的合成 B.進行DNA的復制 C.存在血紅蛋白 D.存在呼吸酶基因【考點】細胞的分化.【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C【分析】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即不同細胞基因表達情況不同,如血紅蛋白基因只在紅細胞中表達【解答】解:A、所有細胞都能進行細胞呼吸,因此都能合成ATP,所以據此不能判斷細胞已經分化,A錯誤;B、連續分裂的細胞都能進行DNA的復制,B錯誤;C、只有紅細胞才能合成血紅蛋白,存在血紅蛋白說明其已經高度分化,C正確;D、同一個體的所有基因都是由受精卵有絲分裂而來的,含有相同的遺傳物質,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相關知識,首先要求考生掌握細胞分裂的特點和細胞分化的概念,明確同一生物體所有細胞都含有相同的遺傳物質,且都含有該個體的全部基因;其次要求考生掌握細胞分化的實質,再選出正確的選項。3.(2015秋?響水縣校級期末)下列幾類細胞分裂中,觀察不到紡錘絲的有()A.蛙的紅細胞 B.骨髓造血干細胞 C.根尖分生區細胞 D.受精卵細胞【考點】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專題】正推法;有絲分裂.【答案】A【分析】真核細胞的增殖方式包括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其中無絲分裂過程無紡錘絲和染色體的出現,減數分裂和有絲分裂過程中有紡錘絲的出現.【解答】解:A、蛙的紅細胞進行的無絲分裂,不能觀察到紡錘絲,A正確;B、骨髓造血干細胞能增殖,其分裂方式是有絲分裂,可以觀察到紡錘絲,B錯誤;C、根尖分生區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所以能夠看到紡錘絲,C錯誤;D、受精卵細胞卵裂的方式是有絲分裂,所以能夠看到紡錘絲,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要求考生識記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明確無絲分裂和原核細胞的二分裂不會出現紡錘絲,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會出現紡錘絲,再作出正確的判斷.4.(2021秋?渦陽縣校級期末)“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所描繪的現象,從細胞學的角度分析,下列特征不會出現的是()A.細胞內水分減少 B.細胞核體積減小 C.多種酶的活性降低 D.細胞膜通透性改變【考點】細胞衰老的特征和原因.【專題】跨學科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B【分析】衰老細胞的特征:(1)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但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2)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3)細胞色素隨著細胞衰老逐漸累積;(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減慢,新陳代謝減慢。據此答題。【解答】解:A、細胞衰老后,細胞內的色素逐漸積累,從而妨礙物質交流和信息傳遞,A正確;B、細胞衰老后,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核體積增大,B錯誤;C、細胞衰老后,細胞內某些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內呼吸速率減慢,C正確;D、細胞衰老后,細胞膜的通透性改變,其物質運輸能力降低,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知識點簡單,以李白的詩句為背景,考查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識記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能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5.(2017春?龍巖期中)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細胞生長使物質運輸效率降低 B.細胞分化的實質是不同細胞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不同 C.細胞分化、衰老和癌變的共同特征是細胞代謝速率減慢 D.細胞全能性的表現必須要通過細胞分化才能實現【考點】細胞的分化.【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C【分析】1、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2、衰老細胞的特征:(1)細胞內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但細胞核體積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2)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3)細胞色素隨著細胞衰老逐漸累積;(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減慢,新陳代謝減慢.3、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無限增殖;(2)形態結構發生顯著改變;(3)細胞表面發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易轉移.【解答】解:A、細胞生長后,細胞體積增大,但相對表面積減小,物質運輸效率降低,A正確;B、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即不同細胞遺傳信息的執行情況不同,B正確;C、細胞分化后細胞的代謝速率不一定減慢;細胞衰老后細胞的代謝速率減慢;細胞癌變后細胞的代謝速率加快,C錯誤;D、細胞全能性的表現必須要通過細胞分化才能實現,D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分化、細胞衰老、細胞全能性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細胞分化的實質;識記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征;識記細胞全能性的概念;掌握細胞體積與相對表面積的關系,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6.(2015秋?吉林校級月考)有絲分裂中期的動物細胞中不可能出現的結構是()A.紡錘體 B.染色體 C.染色單體 D.細胞板【考點】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答案】D【分析】有絲分裂過程:(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即染色體的復制;(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3)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的移向兩極;(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解答】解:A、在有絲分裂中期的動物細胞中,具有由中心粒發出的星射線形成的紡錘體,A錯誤;B、在有絲分裂中期的動物細胞中,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B錯誤;C、在有絲分裂中期的動物細胞中,每條染色體上含有兩條染色單體,C錯誤;D、細胞板只在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末期才出現,不可能出現在有絲分裂中期的動物細胞中,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要求考生識記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有絲分裂中期的洋蔥根尖細胞含有的結構,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二.多選題(共5小題)(多選)7.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細胞分化和卵細胞質無關 B.如果沒有細胞核,細胞質不可能分化 C.在形態發生時期,胚胎對環境特別敏感,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易發生先天畸形 D.胚胎發育時期細胞決定晚于細胞分化 E.最早決定細胞分化方向的物質是卵細胞質中的基因產物——mRNA和蛋白質【考點】細胞的分化.【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ABD【分析】1、細胞分化是指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在形態、結構、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其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經過分化,產生不同類型的細胞。在許多情況下,細胞在分化之前就已預先確定了其未來的發育命運,只能向特定方向分化,這種現象稱為細胞決定。在這種狀態下,細胞沿著預定的方向分化,細胞決定一方面由卵細胞質控制,另一方面由相鄰細胞的相互作用而受到決定。最早決定細胞分化方向的物質是卵細胞質中的基因產物——mRNA和蛋白質。2、胚胎細胞分化與決定分化受細胞核與細胞質之間、細胞群與細胞群之間、胚胎不同部位之間、細胞外物質等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的制約。3、形態發生是胚胎發育過程中組織器官和機體形態結構的形成過程。它是通過細胞差異生長、細胞遷移和形態變化、細胞識別和粘著、細胞增殖和凋亡而實現,整個過程都是受基因控制,也受環境因素影響。【解答】解:A、細胞分化與卵細胞質有關,例如卵細胞質中的物質在子細胞中分配不均等,這些細胞質成分可以調控核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使細胞向不同方向分化,A錯誤。B、細胞質的分化在卵細胞形成時就已發生了,B錯誤;C、形態發生是胚胎發育過程中組織器官和機體形態結構的形成過程,受環境因素影響,某些因素作用下,易發生先天畸形,C正確;D、在許多情況下,細胞在分化之前就已預先確定了其未來的發育命運,只能向特定方向分化,細胞決定早于細胞分化,D錯誤;E、卵細胞質控制的控制是細胞決定的重要方面,最早決定細胞分化方向的物質是卵細胞質中的基因產物——mRNA和蛋白質。故選:ABD。【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分化、細胞決定相關內容,需要在所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拓展學習,難度較大。(多選)8.(2018春?福田區校級期中)下列生理過程,對生物體有利的有()A.細胞增殖 B.細胞衰老 C.細胞分化 D.細胞凋亡【考點】細胞的分化;細胞衰老的特征和原因;細胞死亡;細胞增殖的意義和細胞周期.【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ABCD【分析】1、細胞增殖可使細胞數目增多,但細胞種類不變;細胞分化可使細胞種類增多,但細胞數目不變.2、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歷程,對有機體是有利的.3、細胞衰老的特征:(1)水少:細胞內水分減少,結果使細胞萎縮,體積變小,細胞新陳代謝速率減慢;(2)酶低:細胞內多種酶的活性降低;(3)色累:細胞內的色素會隨著細胞衰老而逐漸累積,它們會妨礙細胞內物質的交流和傳遞,影響細胞正常的生理功能;(4)核大:細胞內呼吸速度減慢,細胞核的體積增大,核膜內折,染色質收縮,染色加深;(5)透變:細胞膜通透性功能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解答】解:細胞增殖、細胞衰老、細胞分化和細胞凋亡都屬于正常的生命歷程,因此對生物體都是有利的。故選:ABCD。【點評】本題比較基礎,考查生命活動的歷程,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分化、細胞衰老、細胞凋亡和細胞增殖的意義,能根據題干要求做出準確的判斷.(多選)9.(2016春?攀枝花校級月考)如圖為某學生進行某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該實驗的目的是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 B.該同學的操作步驟中錯誤的是解離后不用清水漂洗就染色 C.f步驟在臨時裝片上再加一塊載玻片的目的是防止蓋玻片滑動 D.換成高倍顯微鏡觀察前,首先應找出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并移到視野中央【考點】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實驗.【答案】AC【分析】分析題圖:a表示剪取洋蔥根尖2﹣3mm;b表示解離,目的是使組織細胞分散開來;c表示染色,常用堿性染料,如龍膽紫或醋酸洋紅;d表示漂洗,需要洗去解離液,易于著色;e表示制作臨時裝片;f壓片,目的是使細胞分散開來;g表示顯微鏡下觀察.【解答】解:A、該實驗的目的是觀察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的有絲分裂,A錯誤;B、該實驗的操作步驟應該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和觀察,所以該同學的操作步驟錯誤,應該解離后用清水漂洗再染色,B正確;C、f步驟在臨時裝片上再加一塊載玻片的目的是使蓋玻片受力均勻,防止蓋玻片被壓碎,C錯誤;D、換成高倍顯微鏡觀察前,首先應找出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并移到視野中央,D正確。故選:AC。【點評】本題結合實驗流程圖,考查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識記能力;能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多選)10.(2016春?重慶校級期中)DNA相對含量不同,將某種連續增殖的動物細胞歸為甲、乙、丙三組,每組細胞數如圖1所示.根據細胞中核DNA含量在細胞周期中的變化繪制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圖的分析,正確的是()A.圖1中的丙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BC段 B.圖1中的甲組細胞絕大多數位于圖2中的DE段 C.圖1中的乙組細胞全部位于圖2中的AB段 D.圖1中的丙組細胞中部分細胞不出現紡錘體【考點】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專題】圖形圖表題;有絲分裂.【答案】CD【分析】分析圖1:甲組細胞中DNA的相對含量為2,可表示G1期和有絲分裂末期;乙組細胞中DNA相對含量在2~4之間,表示DNA正在進行復制,處于S期;丙組細胞中DNA相對含量為4,可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分析圖2: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表示分裂間期(S期);BC段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細胞質分裂;D點之后表示有絲分裂末期.【解答】解:A、圖1中的丙組細胞處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丙不是全部位于圖2中的BC段,A錯誤確;B、圖1中甲組細胞處于G1期和有絲分裂末期,可見甲組細胞絕大多數位于圖2中的A點之前,B錯誤;C、圖1中的乙組細胞處于S期,對應于圖2中的AB段,C正確;D、圖1中的丙組細胞處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G2期不出現紡錘體,D正確。故選:CD。【點評】本題考查有絲分裂過程及其變化規律,重點考查學生分析柱形圖和曲線圖,根據DNA含量來判斷細胞所處時期,這就要求學生掌握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及DNA含量變化規律,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多選)11.(2013春?東莞期末)下列有關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應選擇根尖伸長區細胞進行觀察 B.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 C.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 D.實驗時可以在一個細胞中觀察到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動態變化過程【考點】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答案】BC【分析】制作洋蔥根尖臨時裝片的操作順序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分析每一個步驟的注意事項解題.【解答】解:A、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應該選擇分生區的細胞進行制片與觀察,A錯誤;B、制作洋蔥根尖臨時裝片的操作順序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B正確;C、解離是用解離液進行的,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C正確;D、由于解離時細胞已經被殺死了,所以不可能看到一個細胞中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的動態變化過程,D錯誤。故選:BC。【點評】本題考查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點,意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培養了學生分析題意、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填空題(共6小題)12.(2013春?宜賓縣校級期中)如圖表示細胞有絲分裂過程,請據圖回答問題:(1)此圖是表示細胞,此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期.(2)該細胞此時有條染色體,條染色單體.(3)此細胞分裂結束以后,子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有個.(4)此時期繼續發展,將在赤道板位置出現,逐漸擴展形成細胞壁,最終分裂為兩個子細胞.【考點】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分析題圖:圖示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均勻地移向兩極,應該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解答】解:(1)圖示細胞含有細胞壁,屬于植物細胞;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2)該細胞此時有8條染色體,8個DNA分子,不含染色單體.(3)此細胞含有8條染色體和8個核DNA分子,將平均分配給兩個子細胞,因此該細胞分裂結束以后,子細胞內的核DNA分子有4個.(4)此時期繼續發展,將在赤道板位置出現細胞板,逐漸擴展形成細胞壁,最終分裂為兩個子細胞.故答案為:(1)植物后(2)80(3)4(4)細胞板【點評】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含量變化規律,能結合圖解準確答題.13.(2014春?岳麓區校級月考)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考點】細胞的分化.【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關于“細胞分化”,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1)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2)細胞分化的特點:普遍性、穩定性、不可逆性.(3)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4)細胞分化的結果:使細胞的種類增多,功能趨于專門化.【解答】解: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的適應過程中,激素調節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故答案為:時間和空間【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分化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分化的概念、特點及意義,掌握細胞分化的實質,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14.(2016秋?松滋市校級月考)如圖A表示某雄性動物生殖器官內細胞發生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曲線,其中過程Ⅰ是有絲分裂.圖B、圖C為該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行為變化的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1)圖B和C中,表示有絲分裂的是,表示進行減數分裂的是.(2)圖B和C中含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是,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之比為1:1的是.(3)圖C細胞的名稱是,所示分裂時期發生在圖A的過程.【考點】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精子和卵子的形成過程及異同.【專題】圖文信息類簡答題;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A表示某二倍體哺乳動物某器官內連續發生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變化曲線,其中Ⅰ表示有絲分裂過程,Ⅱ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Ⅲ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過程;圖B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姐妹染色單體分離,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圖C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分離,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解答】解:(1)根據試題的分析,圖B和C中,表示有絲分裂的是B,表示進行減數分裂的是C.(2)圖B和C中含有染色單體的細胞是C,染色體數與DNA分子數之比為1:1的是B.(3)圖C細胞同源染色體分離,細胞質均等分裂,是初級精母細胞.所示分裂時期發生在圖A的過程Ⅱ.故答案為:(1)BC(2)CB(3)初級精母細胞II【點評】本題結合曲線圖和細胞分裂圖,考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以及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含量變化規律,能準確判斷曲線圖中各區段表示的時期,能準確判斷各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的時期,再運用所學的知識解答即可.15.(2016春?重慶校級期中)以下是與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有關的內容.(1)在高等植物細胞中,有絲分裂常見于根尖、芽尖的等(部位)的細胞.制作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流程為.(2)如圖為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某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若要由視野A變為視野B時,有關操作過程中的正確順序是(用下列供選的序號填寫)①轉動粗準焦螺旋②轉動細準焦螺旋③調節光圈與反光鏡④轉動轉換器⑤向左下方移動裝片⑥向右上方移動觀察其連續裝片(3)洋蔥根尖中有些細胞正在分裂,觀察時能否將視野固定在一個細胞中觀察其連續的變化過程?(是或者否)(4)制作裝片時,如果用解離液(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按1:1混合)在室溫下解離1min,然后按正常要求進行操作.在觀察中發現根尖細胞沒有分開,原因是.【考點】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專題】實驗性簡答題;有絲分裂.【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分析題圖:圖示是觀察有絲分裂實驗中觀察到的兩個視野,A與B相比可知,A是低倍鏡下觀察到的視野,B是高倍鏡下觀察到的視野;甲細胞中著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應該處于有絲分裂中期.【解答】解:(1)在高等植物細胞中,有絲分裂常見于分生區細胞,如根尖、芽尖等.制作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的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2)比較視野A和視野B可知,視野A處于低倍鏡下,視野B處于高倍鏡下,且甲位于視野的左下方,由于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是上下和左右都顛倒的像,因此要將甲移到視野的中央,還應向左下方移動玻片.高倍顯微鏡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鏡下觀察清楚,找到物像→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鏡觀察→調節反光鏡或光圈使視野變亮,同時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見.因此,要由視野A變為視野B時,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⑤④③②.(3)制作裝片的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其中解離步驟后細胞就已經死亡,因此解離步驟后細胞就已經停止分裂.因此觀察時不能將視野固定在一個細胞中觀察其連續的變化過程.(4)制作裝片時,如果用解離液(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和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溶液按1:1混合)在室溫下解離2min,然后按正常要求進行漂洗、染色、制片.在觀察中發現根尖細胞沒有分開,原因是解離時間不足.故答案為:(1)分生區解離→漂洗→染色→制片(2)⑤④③②(3)否(4)解離時間不足【點評】本題結合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考查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圖中細胞所處的時期;掌握顯微鏡的原理及操作步驟;識記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步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結合題圖答題.16.(2015春?邯鄲校級月考)如圖A、B、C三圖是不同生物細胞有絲分裂圖,據圖回答:(1)A圖表示的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理由是:a;b.(2)A圖細胞所處的細胞分裂期是期,該期的主要變化是.(3)B圖細胞處于分裂的期.該細胞所屬的生物體的體細胞有條染色體.(4)C圖的下一時期細胞的變化是.【考點】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分析題圖:A細胞中核膜和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染色體和紡錘體,處于有絲分裂前期;B細胞中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C細胞中著絲點分裂,處于有絲分裂后期.【解答】解:(1)A圖細胞含有細胞壁,沒有中心體,表示是植物細胞.(2)A圖細胞染色質變為染色體,核膜逐漸解體,核仁逐漸消失,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處于有絲分裂前期.(3)B圖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含有12條染色體,此時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2倍,因此B圖代表的生物,細胞內有6條染色體.(4)C圖的下一時期是有絲分裂末期,細胞的變化是染色體變為染色質,紡錘體消失,核膜、核仁重現,細胞膜從中部向內凹陷,最終縊裂為兩個子細胞.故答案為:(1)植物有細胞壁,沒有中心體(2)前期染色質變為染色體,核膜逐漸解體,核仁逐漸消失,細胞兩極發出紡錘絲,形成紡錘體(3)后期6(4)染色體變為染色質,紡錘體消失,核膜、核仁重現,細胞膜從中部向內凹陷,最終縊裂為兩個子細胞【點評】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細胞所處的時期;識記動植物細胞的異同,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17.(2013秋?肅南裕縣校級期中)圖1是某細胞分裂的簡圖,據圖回答:(“橫線”上按要求填數字、文字或字母).(1)圖2所示過程進行的場所是.(2)圖1所示細胞是細胞分裂的簡圖,理由是:.該圖中細胞分裂順序依次是、、、.(用字母表示).(3)圖1所示作為一個細胞周期還缺少處于期的細胞簡圖.(4)圖1中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最好的時期是.(5)A圖中染色體的數目為,染色單體數為.(6)圖1中存在同源染色體的是,存在染色單體的是.(7)圖1示的細胞分裂結束后,子細胞內含條染色體.(8)圖2中甲細胞處于分裂的期,乙細胞處于分裂的期,其產生的子細胞名稱為.(9)就圖2乙分析可知,該細胞含有條染色單體.【考點】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細胞的減數分裂.【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分析圖解:圖1中,A表示有絲分裂后期,B表示有絲分裂前期,C表示有絲分裂中期,D表示有絲分裂末期;圖2中,甲表示有絲分裂后期,乙表示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級卵母細胞,丙表示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解答】解:(1)分析圖解可知,圖2中乙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并且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因此為初級卵母細胞,因此圖2所示過程發生在卵巢中.(2)圖1所示細胞均具有細胞壁,并且處于分裂末期的圖D細胞中,中部形成細胞板,由此確定該細胞為植物細胞.由分析可知,該圖中細胞分裂順序依次是B、C、A、D.(3)圖1中,A為后期,B為前期,C為中期,D為末期,因此作為一個細胞周期,還缺少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簡圖.(4)有絲分裂過程觀察染色體形態和數目最好的時期是中期.(5)A圖中染色體的數目為8,由于細胞的著絲點分裂,因此染色單體數為0.(6)由于有絲分裂過程中沒有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因此全過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體;而當后期著絲點分裂后,細胞中的染色單體消失,因此存在染色單體的是BC.(7)圖1示的細胞分裂結束后,子細胞內含4條染色體.(8)圖2中甲細胞中存在同源染色體,并且細胞的著絲點分裂,因此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乙細胞正發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因此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由于該細胞的細胞質不均等分裂,因此為初級卵母細胞,其產生的子細胞為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9)圖2乙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故答案為:(1)卵巢(2)植物分裂末期,細胞中部形成細胞板B、C、A、D(3)分裂間期(4)C(5)80(6)ABCDBC(7)4(8)有絲后減數第一次后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9)8【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根據圖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確定各簡圖所屬分裂方式和時期;識記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別;能夠準確區分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減數分裂過程的區別,屬于考綱中識記、理解層次的要求.四.判斷題(共5小題)18.(2014春?漢川市校級期中)細胞都會衰老和凋亡..(判斷對錯)【考點】細胞死亡.【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細胞死亡包括細胞凋亡和細胞壞死,其中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屬于正常的生命現象,對生物體有利;細胞壞死是由外界環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細胞死亡,對生物體有害.對于多細胞生物而言,細胞的衰老和個體的衰老不是一回事,個體的衰老是細胞普遍衰老的結果.【解答】解: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特點,因此癌細胞不會衰老和凋亡.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細胞凋亡、細胞衰老以及細胞癌變的有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凋亡的概念,掌握癌細胞的額特點,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19.(2017春?渭濱區校級期末)細胞的有絲分裂對生物的遺傳有重要意義.(判斷對錯)【考點】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專題】正推法;有絲分裂.【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復制(實質為DNA的復制)以后,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由于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DNA,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之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解答】解:有絲分裂通過復制將遺傳物質傳給下一代,對細胞的遺傳有重要意義.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有絲分裂的特征和意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分析題意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20.(2016秋?屯溪區校級期末)細胞都能進行有絲分裂..(判斷對錯)【考點】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增殖.【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真核細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絲分裂、無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原核細胞一般通過二分裂方式增殖.所有細胞分裂過程中都有DNA的復制過程.【解答】解:原核細胞只能進行二分裂,蛙的紅細胞進行的是無絲分裂,并且高度分化的細胞不具有細胞增殖的能力.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細胞的增殖方式,要求考生識記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的增殖方式,同時識記無絲分裂、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特點,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21.植物的每個細胞在植物體內和體外都能表現出全能性。(判斷對錯)【考點】細胞全能性的原因及應用.【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分析】細胞表現出全能性的條件:離體、適宜的營養條件、適宜的環境條件等。【解答】解: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其離體時具備發育成完整植株的潛能,而植物體內的細胞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并不能表現出全能性。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細胞的全能性,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全能性的含義,掌握細胞表現出全能性的條件,能結合所學的知識做出準確的判斷。22.發育成完整個體所需的基因都存在于細胞核中.(判斷對錯)【考點】細胞全能性的原因及應用.【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全能性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每個細胞都含有該個體的整個基因組,這是細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礎.在離體條件下,加上其他合適條件就可以使基因組基因表達,從而發育成某個器官或個體.【解答】解:對于真核生物來講,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主要位于細胞核內,其細胞質的線粒體、葉綠體也有少量DNA,也可以控制生物性狀;對于原核生物來講,沒有細胞核,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位于擬核;對于病毒來講,沒有細胞結構.故答案為:×【點評】本題考查細胞的全能性及應用,主要是指真核生物,對于原核生物、病毒也可以發育成完整個體,遺傳物質不在細胞核.五.實驗題(共2小題)23.(2022秋?興化市期中)某學校興趣小組利用洋蔥進行觀察有絲分裂實驗,如圖甲中a、b、c、d表示洋蔥根尖的不同區域:圖乙是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圖像,字母為細胞標號:圖丙是小組成員繪制的細胞內染色體與核DNA數目比的變化關系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1)制作洋蔥根尖臨時裝片時,需進行解離→→制片,解離的目的是為了。(2)觀察根尖有絲分裂時應選擇(用圖甲中字母表示)區細胞。(3)圖乙中的細胞(用圖乙中字母表示)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圖丙中bc段比值減半的原因是。【考點】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答案】(1)漂洗→染色;使組織中細胞相互分離開來(2)b(3)B;DNA分子復制【分析】分析圖甲:圖中a是根冠,b是分生區,c是伸長區,d是成熟區。分析圖乙:圖中A處于有絲分裂間期,B處于有絲分裂中期,C處于有絲分裂前期,D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分析圖丙:表示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染色體與核DNA數目比的變化關系,其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cd段表示每條染色體含有2個DNA分子,可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ef表示每條染色體只含有1個DNA分子,可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解答】解:(1)制作洋蔥根尖臨時裝片時,需進行解離→漂洗→染色→制片。解離的目的是為了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2)圖甲中a是根冠,b是分生區,c是伸長區,d是成熟區,其中b分生區的細胞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適于作為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材料。(3)圖乙中的細胞B處于有絲分裂中期。圖丙中bc段比值減半的原因是DNA分子復制。故答案為:(1)漂洗、染色;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2)b;(3)B;DNA分子復制;【點評】本題結合圖示,考查了細胞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培養了學生分析實驗、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24.(2020秋?臺州期末)某研究性學習小組配制不同溶液培養洋蔥根尖24小時后,制成臨時裝片觀察不同處理方法對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指數的影響,結果如表。(注:有絲分裂指數=分裂期細胞數/細胞總數×100%)組別對照組0.1%氟化鈉溶液0.1%秋水仙素溶液有絲分裂指數(%)13.4211.78?請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需要制作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制片過程中需要用到10%的鹽酸溶液,其作用是。通過觀察細胞中的形態和位置,可以區分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2)實驗中對照組的處理是用培養洋蔥根尖。經0.1%的氟化鈉溶液處理可使有絲分裂指數下降,原因可能是氟化鈉能抑制,從而使更多細胞停留在分裂間期。已知秋水仙素可抑制紡錘體形成,據此推測,與對照組相比,經秋水仙素處理的實驗組有絲分裂指數將。(3)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到的部分細胞圖象。已知分裂間期洋蔥體細胞中含16條染色體。細胞1中含有條染色體。細胞3中含有條染色單體。細胞4在赤道面上形成,從而完成細胞質的分裂。【考點】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專題】觀察類實驗;有絲分裂.【答案】(1)使細胞分離(進行解離、破壞果膠)染色體(2)清水DNA復制(染色體復制、蛋白質合成)升高(3)160細胞板【分析】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需要制作臨時裝片,制片的過程:解離、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分開來,便于觀察;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體著色;壓片的目的是為了將根尖細胞分散開,便于觀察。【解答】解:(1)解離液是15%的鹽酸和95%的酒精的混合液,制片過程中需要用到10%的鹽酸溶液,其作用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和位置不同,因此可以通過觀察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和位置,可以區分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細胞。(2)該實驗的自變量為溶液的種類(氟化鈉溶液和秋水仙素溶液),因此實驗中對照組的處理是用蒸餾水(清水)培養洋蔥根尖。與對照組相比,經0.1%的氟化鈉溶液處理可使有絲分裂指數下降,原因可能是氟化鈉能抑制DNA復制,導致更多細胞停留在分裂間期。秋水仙素能抑制紡錘體形成,導致分裂期細胞數目增多,與對照組相比,經秋水仙素處理的實驗組有絲分裂指數將增大。(3)細胞1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處于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中含有16條染色體,細胞3著絲點發生分裂,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處于有絲分裂后期,不含有染色體單體。細胞4處于有絲分裂末期,在赤道面上形成細胞壁,從而完成細胞質的分裂。故答案為:(1)使細胞分離(進行解離、破壞果膠)染色體(2)清水DNA復制(染色體復制、蛋白質合成)升高(3)160細胞板【點評】本題考查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分析題意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六.解答題(共2小題)25.(2020秋?靖遠縣期末)如圖是某動物體內的細胞分裂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以上細胞是產生一個生殖細胞的過程,則這4個細胞出現的先后順序是。(2)該生物的一個體細胞中,最多含有條染色體。如圖所示細胞中,屬于初級性母細胞的是,該細胞內染色體的行為特征是。(3)細胞④的名稱是,處于期。【考點】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細胞的減數分裂.【專題】圖文信息類簡答題;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答案】(1)③①②④(2)8②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3)次級卵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后【分析】分析題圖:甲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著絲點分開,是有絲分裂后期,乙細胞同源染色體配對且排在赤道板,屬于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丙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所有染色體著絲點排在細胞赤道板,屬于有絲分裂中期,丁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染色體著絲點分開,是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1)若以上細胞是產生一個生殖細胞的過程,細胞先經過有絲分裂形成精原細胞或卵原細胞,再進行減數分裂形成生殖細胞,所以順序是③(有絲分裂中期)、①(有絲分裂后期)、②(減數第一次分裂)、④(減數第二次分裂)。(2)從圖中看出,染色體數目最多的是有絲分裂后期,有8條染色體,初級性母細胞是減數第一次分裂的細胞即②,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3)圖中④細胞細胞質不均等分裂,且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是次級卵母細胞。故答案為:(1)③①②④(2)8②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3)次級卵母細胞減數第二次分裂后【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細胞分裂圖象的識別,要求學生掌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過程特點,能正確區分兩者,準確辨別圖示細胞的分裂方式及所處時期。細胞分裂圖象辨別的重要依據是同源染色體,要求學生能正確識別同源染色體,判斷同源染色體的有無,若有同源染色體,還需判斷同源染色體有無特殊行為。26.(2022秋?城關區校級月考)科學家們發表在《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雜志上的文章中指出,可以抽取扁桃體中的干細胞(這一部分是我們身體所不需要的)來修復受損的肝臟器官,且全程無需動手術便可實施。請回答下列問題:(1)理論上同一個體,扁桃體中干細胞和肝細胞的(“蛋白質”、“mRNA”、“DNA”)完全相同,干細胞中不存在轉氨酶的根本原因是。(2)肝細胞中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被效應T細胞攻擊的死亡屬于細胞凋亡。細胞凋亡是指,常常被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凋亡后的細胞,可被吞噬細胞吞噬、消化,吞噬細胞以方式吞噬凋亡細胞。(3)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影響,肝細胞發生癌變后具有特征。(至少答2點)【考點】細胞的分化;細胞死亡;細胞的癌變的原因及特征.【專題】正推法;細胞的增殖;細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1、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一般來說,分化了的細胞將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狀態直到死亡。多細胞生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僅僅有細胞的增殖,而沒有細胞的分化,就不可能形成具有特定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組織和器官。2、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由于細胞凋亡受到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所以也被稱為編程序死亡。細胞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也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細胞凋亡對于多細胞生物完成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都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3、癌細胞的主要特征:(1)無限增殖。(2)形態結構發生顯著改變。(3)細胞表面發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易轉移。【解答】解:(1)同一個體的扁桃體中干細胞和肝細胞都是來源于最初的一個受精卵,因此二者的DNA完全相同,但是由于細胞分化,導致二者的mRNA和蛋白質不完全相同,細胞分化的本質是基因組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選擇性表達,轉氨酶是由肝細胞中相關基因選擇性表達得到的,干細胞中雖然具有該相關基因,但是這些基因并不表達。(2)細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細胞自然更新、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的清除,也是通過細胞凋亡完成的,吞噬細胞可通過胞吞的方式吞噬凋亡細胞,利用溶酶體將其降解再利用。(3)與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形態發生顯著變化、并且可以無限增殖,細胞膜表面糖蛋白減少(癌細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質減少是癌細胞的一個重要特征,由于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使癌細胞之間的黏著性顯著降低,容易在體內分散和轉移)。故答案為:(1)DNA基因選擇性表達(2)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胞吞(3)無限增殖、形態發生變化、細胞膜的黏著性減低,易擴散和轉移【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從題干中獲取扁桃體中干細胞的相關信息,并結合所學細胞分化、細胞凋亡以及細胞癌變的知識做出正確判斷,屬于識記層次的內容,難度較易。
考點卡片1.細胞增殖的意義和細胞周期【知識點的認識】1、細胞的相對表面積對細胞的生命活動的意義細胞相對表面積越大,物質交換速度越快,細胞代謝越旺盛。2、細胞增殖的方式和意義真核細胞增殖的方式有: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分裂;細胞增殖的意義:細胞增殖是重要的細胞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遺傳的基礎。3、細胞周期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為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兩個階段。【命題方向】下列關于動物細胞細胞周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分裂間期有DNA和中心粒的復制B.染色單體形成于分裂間期,消失于分裂后期C.紡錘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D.分裂間期DNA含量和染色體數目都加倍分析: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①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②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③中期,染色體形態固定、數目清晰;④后期,著絲粒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均勻地移向兩極;⑤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解答:A、動物細胞在細胞周期的間期發生染色體復制,即完成染色體的DNA分子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中心體也發生了復制而加倍,A正確;B、染色單體形成于分裂間期,后期著絲粒分裂、染色單體分開而消失,B正確;C、紡錘體形成于分裂前期,由移向兩極的中心粒及周圍物質發出的星射線組成,消失于分裂末期,C正確;D、分裂間期DNA含量因而復制而加倍,但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加倍發生在分裂后期,D錯誤。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動物細胞細胞周期和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難度不大。【解題思路點撥】不同生物,同一生物的不同時期,細胞周期都是不一樣的。2.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特征及意義【知識點的認識】有絲分裂的過程:1、細胞周期的概念: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2、細胞周期分為兩個階段:分裂間期和分裂期。(1)分裂間期:①概念: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前。②主要變化:DNA復制、蛋白質合成。(2)分裂期:主要變化:1)前期:①出現染色體:染色質螺旋變粗變短的結果;②核仁逐漸解體,核膜逐漸消失;③紡錘體形成。2)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體形態、數目清晰,便于觀察。3)后期:著絲點分裂,兩條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紡錘絲牽引分別移向兩極。4)末期:(1)紡錘體解體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體解旋成染色質形態;④細胞質分裂,形成兩個子細胞(植物形成細胞壁,動物直接從中部凹陷)。如圖所示:【命題方向】題型一: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區別典例1:(2013?江蘇)下列關于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A.分裂間期有DNA和中心體的復制B.分裂間期DNA含量和染色體組數都加倍C.紡錘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單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分析:本題比較簡單,考查只需結合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進行作答即可。解答:A、在有絲分裂間期既有DNA分子的復制和蛋白質的合成,同時中心體也發生了復制,A正確;B、分裂間期DNA含量加倍,但是細胞的染色體數目不變,B錯誤;C、紡錘體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錯誤;D、染色單體形成于分裂間期,后期著絲點分裂時消失,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絲分裂過程中相關結構和數目的變化情況,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以及知識網絡構建的能力,難度不大。題型二:有絲分裂的特點典例2:下列關于細胞增殖的表述正確的是()①二倍體動物體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細胞每一極均含有同源染色體;②二倍體動物體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細胞每一極均不含同源染色體;③二倍體生物體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與細胞質DNA平均分配;④二倍體生物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在細胞分裂時,隨機地、不均等地分配。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分析:二倍體動物體細胞中含有同源染色體,因此有絲分裂過程中始終存在同源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后期平均拉向細胞的兩極,使每一極均存在于與體細胞中相同的染色體。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是平均分配的,因此染色體上的DNA是平均分配的;而細胞質的DNA是位于線粒體中的,由于細胞質在分裂過程中是隨機分配的,因此細胞質DNA分配也是隨機的。解答:在有絲分裂的后期,細胞的每一極都有相同的一套染色體,每一套染色體都和體細胞的染色體相同,因此二倍體動物體細胞有絲分裂后期的每一極都含有同源染色體,①正確,②錯誤;③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質DNA的分配是隨機地、不均等地分配,而細胞核中的DNA是均等的分配,③錯誤,④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了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并且明確有絲分裂全過程中均存在同源染色體;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核DNA是平均分配的,而位于細胞質的DNA分配是隨機的、不均等。【解題思路點撥】有絲分裂過程要點:體細胞中的染色體上只有一個DNA分子。復制后,一個染色體上有兩個DNA分子,分別位于兩個染色單體上。當染色體著絲點分裂后,原來的一個染色體成為兩個染色體。染色體有兩種形態,細絲狀的染色質形態和短粗的染色體形態。染色質在前期高度螺旋化,轉變為染色體,染色體有在后期解螺旋,恢復成染色質。因此,前期和末期有染色質和染色體兩種形態的轉化,而中期和后期只有染色體一種形態。3.觀察根尖分生區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知識點的認識】實驗: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一、實驗目的:1、制作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裝片.2、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識別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比較細胞周期不同時期的時間長短.3、繪制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簡圖.二、實驗原理:1、高等植物的分生組織有絲分裂較旺盛.2、有絲分裂各個時期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行為變化不同,可用高倍顯微鏡根據各個時期內染色體的變化情況,識別該細胞處于那個時期.3、細胞核內的染色體易被堿性染料(如龍膽紫)染成深色.三、實驗材料:洋蔥(可用蔥.蒜代替),質量分數為15%的鹽酸,體積分數為95%的酒精,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將龍膽紫溶解在質量分數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紅液,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固定裝片.四、實驗用具:顯微鏡,載玻片,蓋玻片,玻璃皿,剪子,鑷子,滴管.五、方法步驟:1、洋蔥根尖的培養在上實驗課之前的3﹣4天,取洋蔥一個,放在廣口瓶上.瓶內裝滿清水,讓洋蔥的底部接觸到瓶內的水面.把這個裝置放在溫暖的地方培養.待根長約5cm,取生長健壯的根尖制成臨時裝片觀察.2、裝片的制作制作流程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1)解離: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剪去洋蔥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鹽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溫室下解離.目的:用藥液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2)漂洗:待根尖酥軟后,用鑷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目的:洗去藥液,防止解離過度.3)染色:把根尖放進盛有質量濃度為0.01g/ml或0.02g/ml的龍膽紫溶液(或醋酸洋紅液)的玻璃皿中染色.目的:染料能使染色體著色.4)制片:用鑷子將這段根尖取出來,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鑷子尖把根尖能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再加一片載玻片.然后,用拇指輕輕的按壓載玻片.目的:使細胞分散開來,有利于觀察.5)觀察:a、低倍鏡觀察:找到分生區細胞,其特點是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有的細胞正在分裂;b、高倍鏡觀察:在低倍鏡觀察的基礎上換高倍鏡,直到看清細胞的物象為止;c、仔細觀察:先到中期,再找其余各期,注意染色體的特點.d、移動觀察:慢慢移動裝片,完整地觀察各個時期(如果自制裝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觀察洋蔥根尖固定裝片).【命題方向】題型一:實驗材料的選擇典例1:(2014?海南)下列植物細胞中,適合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是()A.蠶豆葉肉細胞B.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C.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D.洋蔥根尖伸長區細胞分析:在四個備選項中只有C選項的細胞具有分裂能力,其它細胞都不能進行細胞分裂.解答:A、蠶豆葉肉細胞屬于成熟的植物細胞,不能進行細胞分裂,另外葉綠體中含有色素,妨礙觀察,故A選項錯誤;B、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屬于成熟的植物細胞,不能進行細胞分裂,用于觀察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故B選項錯誤;C、蠶豆根尖分生區細胞成正方形,排列緊密,細胞分裂旺盛,故C選項正確;D、洋蔥根尖伸長區細胞細胞逐漸成熟,不能進行細胞分裂,故D選項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觀察細胞有絲分裂的材料選擇,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難度不大.題型二:實驗步驟典例2:(2011?閘北區一模)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基本步驟包括:①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轉換高倍鏡;③把分裂相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④將洋蔥根尖永久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A.④③②①B.②①④③C.③②④①D.①②③④分析:高倍物鏡的使用:使用高倍物鏡之前,必須先用低倍物鏡找到觀察的物象,并調到視野的正中央,然后轉動轉換器再換高倍鏡.換用高倍鏡后,視野內亮度變暗,因此一般選用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鏡的凹面,然后調節細準焦螺旋.解答:將洋蔥根尖永久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找到物像,接著將分裂相的細胞移至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成高倍鏡,同時調節細準焦螺旋和光圈.故選:A.點評:高倍鏡的使用方法注意四動一不動,一動玻片、二動轉換器、三動細準焦螺旋、四動反光鏡和光圈、粗準焦螺旋不動.題型三:實驗現象的描述典例3:(2011?閔行區一模)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下列描述正確的是()A.處于分裂間期和中期的細胞數目大致相等B.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相等C.觀察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體D.可選一個細胞持續觀察它的整個分裂過程分析: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包括分裂期和分裂間期,分裂期又分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分裂間期時間最長,在視野中細胞最多.解答:A、細胞周期中分裂間期要遠遠大于分裂期,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所以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數目最多,而分裂期的中期細胞較少,A錯誤;B、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目可能不相等,如分裂后期染色體數目加倍,是其它時期的兩倍,B正確;C、觀察處于分裂期的細胞,可以看到染色體,但是不可能看到赤道板,因為赤道板是一個假想的板,并不存在,C錯誤;D、在實驗的第一個步驟解離時,細胞已經被固定殺死了,所以觀察時,不可看到連續分裂的動態過程,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題意、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一般.題型四:異常現象分析典例4:有1位同學做根尖有絲分裂實驗,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象如圖所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①取材位置不合適②取材時間不合適③制片時壓片力量不合適④解離時間不合適⑤視野選擇不合適.A.②③B.②⑤C.①②⑤D.①③④分析: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需要制作臨時裝片,其制作步驟為:解離、漂洗、染色和制片,其中解離和制片時壓片的目的都是使細胞分散開來;最后觀察時,應該選取根尖分生區細胞進行觀察,分生區細胞的特點是呈正方形,排列緊密.解答:①根尖分生區細胞呈正方形,而圖示有些細胞呈長方形,可能是取材位置不合適,①正確;②圖中細胞多處于未分裂狀態,可能是取材時間不合適,②正確;③圖示細胞均已近分散開,說明制片時壓片力量合適,③錯誤;④解離的目的是使細胞分散開,而圖示細胞已經分散開,說明解離時間合適,④錯誤;⑤圖示細胞有些細胞呈長方形,可能是伸長區細胞,可能是視野選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醫療器械采購協議合同
- 2025合法的醫療器械代理合同模板
- 學生安全家校協作指南
- 2025年河北省鹽山縣孟店中學初中學業水平模擬測試數學試卷
- 腫瘤靶向治療
- 專家釣魚島與南海問題成中美關系緊張主要根源
- 【Meltwater融文】2025年社交媒體管理的AI革命中國品牌出海新策略345mb
- 湖南省三新協作體G10H11聯盟大聯考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4月期中生物試題 含解析
- 浙江省衢州市五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聯考試題 生物含答案
-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表格)
- 防曬知識科普課件
- 煤礦安全生產協同管理系統
- 鐵路段擴能改造站房及生產生活房屋工程方案投標文件(技術方案)
- 2025四年級美術國測知識競賽題庫(104題附答案)
- 2025年《養老護理員》考試模擬練習題及答案
- 教師培訓系列講座: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
- 2025至2030中國注射用重組人腦利鈉肽行業運行態勢及未來趨勢研究報告
- 陜09J01 建筑用料及做法圖集
- 電診斷在康復醫學中的應用ppt課件
- 裱紙機安全操作規程
- 杜絕違法分包轉包承諾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