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趣味古文閱讀理解試題)_第1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趣味古文閱讀理解試題)_第2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趣味古文閱讀理解試題)_第3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趣味古文閱讀理解試題)_第4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趣味古文閱讀理解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趣味古文閱讀理解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趣味古文閱讀理解要求:仔細閱讀下面的古文,然后回答問題。古文:昔者,孔子游于泰山之下,見一老父,衣褐戴笠,負薪而行。孔子問曰:“老丈,何往?”老父曰:“往泰山之陽。”孔子曰:“泰山之陽,何以為?”老父曰:“欲求道也。”孔子曰:“道在何處?”老父曰:“道在心中,非在泰山之陽。”孔子曰:“吾聞泰山之陽有神仙,老丈何往?”老父曰:“神仙者,非在泰山之陽,而在吾心也。”孔子曰:“善哉!”遂與老父同行。1.請問孔子在泰山之下遇到了誰?A.一位農夫B.一位老父C.一位神仙D.一位朋友2.老父為什么要往泰山之陽?A.為了游玩B.為了求道C.為了見神仙D.為了找朋友3.孔子問老父道在何處,老父如何回答?A.道在泰山之陽B.道在心中C.道在神仙D.道在朋友4.孔子認為老父的回答如何?A.錯誤的B.正確的C.沒有意義的D.沒有聽懂的5.孔子與老父同行后,發生了什么?A.孔子向老父請教更多關于道的問題B.孔子覺得老父是個騙子C.孔子覺得老父是個瘋子D.孔子覺得老父是個神仙6.請問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A.孟子B.莊子C.荀子D.墨子7.請問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A.講述了孔子求道的故事B.講述了老父求道的故事C.講述了神仙與道的關系D.講述了孔子與老父的友誼8.請問這篇文章屬于哪種文學體裁?A.詩歌B.散文C.小說D.戲劇9.請問這篇文章中的“道”指的是什么?A.路徑B.道理C.神仙D.朋友10.請問這篇文章對你有什么啟示?A.要多讀書B.要多思考C.要多行走D.要多交友二、古文填空要求:根據上下文,填入合適的詞語。古文:1.孔子游于______之下,見一老父,衣褐戴笠,負薪而行。2.老父曰:“______之陽,何以為?”3.孔子曰:“道在何處?”老父曰:“道在______。”4.老父曰:“神仙者,非在______,而在吾心也。”5.孔子曰:“善哉!”遂與老父______。三、古文翻譯要求:將下面的古文翻譯成現代漢語。古文:孔子問老父曰:“老丈,何往?”老父曰:“往泰山之陽。”孔子曰:“泰山之陽,何以為?”老父曰:“欲求道也。”孔子曰:“道在何處?”老父曰:“道在心中,非在泰山之陽。”孔子曰:“吾聞泰山之陽有神仙,老丈何往?”老父曰:“神仙者,非在泰山之陽,而在吾心也。”孔子曰:“善哉!”遂與老父同行。四、古文改寫要求:將下面的古文改寫成現代漢語,注意保持原意。古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改寫:五、古文填空要求:根據上下文,填入合適的詞語。古文:1.學而時______之,不亦說乎?2.有______自遠方來,不亦樂乎?3.人______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六、古文解釋要求: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學而時習之2.有朋自遠方來3.人不知而不慍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趣味古文閱讀理解1.B.一位老父解析:孔子在泰山之下遇到了一位老父,原文中提到“見一老父”。2.B.為了求道解析:老父回答說“欲求道也”,表明他往泰山之陽是為了求道。3.B.道在心中解析:老父回答孔子關于道在哪里的問題時說“道在心中”。4.B.正確的解析:孔子聽了老父的回答后說“善哉”,表示認同老父的觀點。5.A.孔子向老父請教更多關于道的問題解析:文章中沒有提到孔子覺得老父是個騙子、瘋子或神仙,而是選擇與老父同行,說明孔子想向老父請教更多關于道的問題。6.B.莊子解析: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莊子,他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7.A.講述了孔子求道的故事解析:文章主要講述了孔子與一位老父關于道的對話,可以看作是孔子求道的故事。8.B.散文解析:這篇文章沒有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體裁的典型特征,而是以敘述為主的散文。9.B.道理解析:文章中的“道”指的是道理,老父說“道在心中”,意味著道理存在于人的內心。10.B.多思考解析:文章通過孔子與老父的對話,啟示我們要多思考,才能理解道理。二、古文填空1.學而時習之2.有朋自遠方來3.人不知而不慍三、古文翻譯孔子問老父曰:“老丈,何往?”老父曰:“往泰山之陽。”孔子曰:“泰山之陽,何以為?”老父曰:“欲求道也。”孔子曰:“道在何處?”老父曰:“道在心中,非在泰山之陽。”孔子曰:“吾聞泰山之陽有神仙,老丈何往?”老父曰:“神仙者,非在泰山之陽,而在吾心也。”孔子曰:“善哉!”遂與老父同行。四、古文改寫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改寫:孔子說:“學習并且經常復習,不是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卻不生氣,不是君子嗎?”五、古文填空1.學而時習之解析:這句話出自《論語》,意思是學習并且經常復習。2.有朋自遠方來解析:這句話也出自《論語》,意思是朋友從遠方來。3.人不知而不慍解析:這句話同樣出自《論語》,意思是別人不了解自己卻不生氣。六、古文解釋1.學而時習之解析: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