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綠》 表格式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1頁
10《綠》 表格式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2頁
10《綠》 表格式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3頁
10《綠》 表格式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綠》表格式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教案

課題10、綠課型新授課

教學目標1.通過反復朗讀課文,體會詩歌韻味,熟讀成誦.2.模仿創作,接受詩歌美的熏陶。3.通過反復朗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詩歌韻味,了解現代詩的一些特點,體會詩歌的情感。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作者所描繪的綠。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所描繪的綠,感受作者對綠的贊美、對春天的謳歌,像詩人一樣去熱愛生活。

教學方法導入法、討論法、交流法、情境創設法

教學過程

教學共案二次備課(手寫)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播放生機勃勃的綠的視頻。2.師談話導入:我們剛從冰雪中走來,看到這生機勃勃的綠實在賞心悅目。我們來繼續學習詩人艾青的《綠》。3.教師板書課題。二、誦讀課文,感悟體會1.回顧學習(1)第1小節主要講了什么內容?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預設:抓住“好像"和“到處”這兩個詞,引導學生思考這一節詩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明確:到處表示整個世界,點明描寫春天。(2)發散思維:請同學們想一想,你能想到哪些事物是綠色的?指名回答。(3)教師出示圖片。(山川綠、竹林綠、湖水綠、鄉村綠、田野綠、山坡綠)2.朗讀第2節,深入感受綠的顏色多。思考:(1)詩中春姑娘用巧手為我們調出了哪些綠色?你還知道哪些“綠"?用鉛筆在書上畫出各種綠。明確:墨綠、淺綠、嫩綠、翠綠、淡綠、粉綠……(2)這一小節在描寫什么內容?怎樣具體描寫“綠”的?明確:詩人先羅列各種不同的綠,表現綠的色彩豐富,再用“發黑"出奇”二詞總括綠的整體形象,突出綠的顏色多。(3)通過這些綠色,你可以想象到什么樣的畫面呢?指名學生說說自己想到了什么畫面。(教師出示圖片。)(4)教師引導學生感悟“綠的發黑,綠的出奇"。(5)詩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明確:詩人滿眼滿心被綠充斥,被眼前的綠所震撼而產生的一種獨特感受。(6)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第二小節,讀出詩人被綠所震撼的感情。3.齊聲朗讀第3節,感受綠的事物多。思考:(1)看到這么多和綠有關的顏色,你想到了什么?預設:教師引導學生對應顏色填空。(2)這一小節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明確:排比,節奏感加強,增強氣勢,有利表達強烈感情。(3)“風”“雨"水”“陽光"怎么會是綠色的呢?你是如何理解的?明確:綠已經映入了詩人的心里,他帶著一顆詩意的心來看世界,自然連風、雨、水、陽光都是綠的了。(4)你能展開聯想,具體說說下列事物綠的狀態嗎?(教師出示動態圖片并填空,學生感受綠的事物。)風中的________是綠色的;雨中的________是綠色的;水中的________是綠色的;陽光下的________也是綠色的。(5)仿寫第3小節,教師指名學生分享。4.指名朗讀第4節,感受靜態的綠。思考:這一節是怎樣描寫“綠”的?明確:這一節著力刻畫靜態下的綠。“集中"擠”“重疊"交叉”再次寫出了綠的繁多。5.指名朗讀第5節,感受動態的綠。思考:(1)這一節描繪的是什么景象?明確:這一節寫的是風吹過綠樹綠草,它們隨著風一起擺動的情景。在詩人的筆下,綠仿佛是一群智慧的精靈,能有意識地跟著風的指揮飄動。(2)說說“所有的綠就整齊地按著節拍飄動在一起"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明確:綠是生命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作者心里充滿了綠,充滿了希望,感覺所有的綠都在春風的吹拂下起起伏伏,富有節奏,所以這一切好似按著節拍飄動。6.教師播放風隨著音樂節奏吹拂草地的視頻,學生感悟詩歌。7.找一找,你的身邊還有哪些“綠”?(豆綠、熒光綠、草綠、青綠、碧綠、蔥綠)三、課堂小結1.主題概括:《綠》這首詩歌,是詩人艾青寫的,描述了春天到處都是綠,樹木和小草在春風的吹拂下來回擺動,風是綠的,水是綠的,陽光也是綠的,世界充滿了綠,表現了作者對春天的贊美與喜愛和對未來充滿希望。(教師指導學生填空完成主題概括。)2.教師出示配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詩歌。四、拓展閱讀,賞析名段過渡:詩人艾青筆下的“綠"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間,作家宗璞筆下的“綠”也別具特色。閱讀下面的片段,說說帶給你怎樣的感受。1.出示閱讀片段,指名朗讀。雨中去訪靈隱,一下車,只覺得綠意撲眼而來。道旁古木參天,蒼翠欲滴,似乎飄著的雨絲兒也都是綠的。飛來峰上層層疊疊的樹木,有的綠得發黑,深極了,濃極了;有的綠得發藍,淺極了,亮極了。峰下蜿蜒的小徑,布滿青苔,直綠到了石頭縫里。_________——選自宗璞的《西湖漫筆》2.閱讀與交流。(1)文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對西湖靈隱寺綠的喜愛和贊美之情)(2)找出文段中想象奇特的地方,讀一讀,說說你的感受。示例:這一段文字描寫了作者雨中去訪靈隱寺一路上感受到的“綠”,具體通過參天的古木、層疊的樹木和小徑旁的青苔來刻畫山路的清幽。在細雨的潤澤下,山道上所有的綠色都顯得更加鮮亮、純凈。(3)比較此片段與艾青的《綠》的異同。明確:①相同之處:都寫出了綠色的豐富和范圍的廣,都體現了對“綠”的喜愛之情,等等。②不同之處:一篇是詩歌,一篇是散文,《西湖漫筆》描繪的景象比較寫實,而《綠》更多的是體現了詩人的獨特感受,等等。3.出示有關綠色的詩句,學生齊讀并積累。

板書設計

10、綠到處是綠顏色多事物多畫面美靜態美動態美喜愛與贊美

作業1.選取本課詩歌的其中一小節進行仿寫,表達出自己的喜愛和贊美之情。2.認真預習第11課《白樺》。預習要求:1.熟讀詩歌,做到有感情朗讀詩歌。2.把握詩歌主要內容,給詩歌劃分結構,知道每一部分的具體內容。

教學反思《綠》是一篇語言文字非常優美、凝練的文章,要寫好一種顏色本來就很難,作家通過自己的感覺和觀察體驗,竟能將綠寫得如此美麗,令人陶醉。在本課時中,我利用多媒體先帶學生進入一個綠色的世界,欣賞了大量的關于綠色的圖片,用圖片沖擊學生的眼睛,然后通過讀來感悟全詩,對全文有一個總體的把握。在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