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解剖知識講解_第1頁
顱腦解剖知識講解_第2頁
顱腦解剖知識講解_第3頁
顱腦解剖知識講解_第4頁
顱腦解剖知識講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顱腦解剖知識講解演講人:日期:目

錄CATALOGUE02腦顱詳解01顱骨概述03面顱詳解04顱腦解剖生理關系05常見顱腦疾病與解剖關系06顱腦解剖在臨床中應用顱骨概述01定義顱骨是人和脊椎動物頭部的骨架,由23塊形狀和大小不同的扁骨和不規則骨組成(中耳的3對聽小骨未計入)。功能顱骨起著保護和支持腦、感覺器官以及消化器和呼吸器的起始部分的作用。定義與功能腦顱位于顱的后上部,包括成對的頂骨和顳骨,不成對的額骨、蝶骨、枕骨和篩骨,共8塊,圍成顱腔,容納腦。腦顱面顱為顱的前下部分,包含成對的上頜骨、顴骨、鼻骨、淚骨、腭骨及鼻甲骨,不成對的犁骨、下頜骨、舌骨,共15塊,構成眶、鼻腔、口腔和面部的骨性支架。面顱顱骨組成界線位置以眶上緣及外耳門上緣連線為分界線,將顱分為腦顱和面顱兩部分。界線意義此分界線有助于在臨床和解剖學上更好地識別顱的腦顱和面顱部分,便于診斷和治療。顱骨分界線腦顱詳解02額骨是顱前上部的一對膜化骨,組成顱骨的29塊骨頭之一,左右兩塊在額部中間相連,形成額部隆起。額骨由額鱗、額骨鼻部、眶部、額骨顴突等部分組成,其中額鱗是額骨的主要部分。額骨對于保護腦組織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參與構成眼眶的上壁和前壁。額骨病變常見于顱骨骨瘤、腦膜瘤等疾病,可能導致額骨突出、變形等。額骨結構與特點額骨形狀額骨組成額骨功能額骨疾病頂骨和枕骨介紹頂骨形狀頂骨為成對的腦顱骨,外隆內凹的四邊形扁骨,左右兩塊在頭頂部相連,形成頭頂的隆起。枕骨形狀枕骨位于腦顱的后部,呈內凹外凸瓢狀的扁骨,中央有枕骨大孔,是腦與脊髓相通的通道。頂骨和枕骨功能頂骨和枕骨共同構成顱頂的主要部分,起到保護腦組織的作用。頂骨和枕骨疾病頂骨和枕骨骨折常見于顱骨骨折,可能導致腦損傷和顱內血腫等嚴重后果。蝶骨形狀篩骨形狀蝶骨形如蝴蝶,位于前方的額骨、篩骨和后方的顳骨、枕骨之間,橫向伸展于顱底部。篩骨位于蝶骨的前方和兩眶之間,上接額骨鼻部并突入鼻腔內,前面觀呈中字形。蝶骨和篩骨分析蝶骨和篩骨功能蝶骨和篩骨共同構成顱底和顱腔的側部,其中篩骨的水平板分隔顱腔前部與鼻腔,對顱內壓力有緩沖作用。蝶骨和篩骨疾病蝶骨和篩骨病變常見于顱底腫瘤、鼻竇炎等疾病,可能導致頭痛、鼻塞等癥狀。顳骨組成顳骨由顳骨鱗部、巖部、鼓部等部分組成,其中巖部是顳骨的主要部分。顳骨疾病顳骨病變常見于顳骨巖部炎、中耳炎等疾病,可能導致聽力下降、面癱等癥狀。顳骨功能顳骨對于保護腦組織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參與構成眼眶的外側壁和顱底的一部分。顳骨形狀顳骨是成對的腦顱骨之一,左右各一,位于頭顱兩側,并延至顱底,參與構成顱底和顱腔的側部。顳骨結構與功能面顱詳解03上頜骨、顴骨及鼻骨介紹顴骨顴骨位于面中部前面,眼眶的外下方,呈菱形,形成面頰部的骨性突起。顴骨共有四個突起,分別是額蝶突、頜突、顳突和眶突,對于面部輪廓的支撐起到重要作用。鼻骨鼻骨位于鼻背的成對的小骨,呈長方形,上厚下薄,支撐著鼻背。鼻骨與上頜骨、額骨相接,對于鼻子的形態和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上頜骨上頜骨為成對的固定的含氣骨,位于鼻腔的兩側,組成顏面下份的大部分。上頜骨與多個骨頭相接,包括鼻骨、顴骨、額骨等,形成了面部的支架。030201淚骨淚骨是構成眼眶內側壁的一部分,形狀較小而薄,呈長方形或方形,對于眼部形態和穩定性有一定作用。淚骨、腭骨及鼻甲骨闡述腭骨腭骨位于上頜骨的后方,為成對的呈“L”形的骨板。其構成鼻腔外側壁及骨腭的后部,并參與顳下窩和翼腭窩的構成,對于鼻腔和口腔的分隔起到重要作用。鼻甲骨鼻甲骨是爬行動物鼻腔內首次出現的復雜結構,對于鼻翼有著少許支撐的作用(并不明顯),在人類中已逐漸退化。犁骨形態犁骨是一粗略的斜方形三角骨,形成鼻中隔的后下部,將鼻腔分為左右兩部分。犁骨連接犁骨分別與鼻中隔軟骨以及篩骨的垂直板形成關節,增加了鼻腔的穩定性和靈活性。犁骨結構特點下頜骨是面顱骨中最大的骨頭,位于下牙槽處,呈馬蹄形。下頜骨是咀嚼肌的主要附著點,對于咀嚼、吞咽和語言等功能起到重要作用。下頜骨舌骨是舌中的骨頭,不與其他任何骨形成關節,而以韌帶及肌肉懸掛在顳骨的莖突。舌骨對于舌頭的活動和發音起到重要作用。舌骨下頜骨與舌骨功能顱腦解剖生理關系04腦脊液量的增減可以緩沖顱內壓的變化,保持顱內壓相對穩定。腦脊液調節腦組織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適應顱內壓的變化。腦組織彈性顱骨的堅硬結構對腦組織起到保護作用,能夠緩沖外界對腦部的沖擊。顱骨緩沖作用顱內壓力平衡機制010203腦脊液循環途徑腦脊液循環路徑腦脊液經室間孔進入第三腦室,再經中腦導水管進入第四腦室,最后經第四腦室的正中孔和外側孔流入蛛網膜下腔,通過蛛網膜顆粒回滲到上矢狀竇,進入靜脈系統。腦脊液功能腦脊液具有緩沖、減輕或消除外力對腦組織和脊髓的損傷,調節顱內壓,供給中樞神經系統營養物質,并調節其酸堿平衡,轉運代謝產物等作用。腦脊液產生腦脊液主要由腦室脈絡叢產生,其中側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最多。030201腦神經出入顱部位顱底孔裂包括圓孔、卵圓孔、棘孔等,其中圓孔是上頜神經出顱的孔道,卵圓孔是下頜神經出顱的孔道,棘孔是腦膜中動脈入顱的孔道。顱中窩顱后窩有三叉神經節和三叉神經上頜支、下頜支的出顱孔道,以及視神經孔和眶上裂等結構。有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等腦神經出顱,其中舌下神經出顱后通過舌下神經管下行至舌部。常見顱腦疾病與解剖關系05頭皮損傷包括顱蓋骨線狀骨折、顱底骨折、凹陷性骨折,可能導致顱內血腫、腦脊液漏、腦挫裂傷等。顱骨損傷腦損傷包括腦震蕩、腦挫裂傷、彌漫性軸索損傷等,常表現為意識障礙、頭痛、嘔吐、抽搐等。包括頭皮血腫、頭皮裂傷、頭皮撕脫傷,多表現為頭皮疼痛、出血、腫脹。顱腦損傷類型及臨床表現顱內腫瘤發生部位及影響大腦半球腫瘤多引起顱內壓增高,表現為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等癥狀,還可導致偏癱、失語、精神異常等。垂體瘤可能導致激素分泌異常,引起巨人癥、侏儒癥、性早熟、性功能減退等。顱底腫瘤可能侵犯顱神經,導致視力下降、面部麻木、聽力下降等。腦干腫瘤可能引起交叉性癱瘓、共濟失調、感覺異常等。出血性腦血管疾病包括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引起顱內壓增高、腦組織受壓,可導致頭痛、嘔吐、昏迷等。腦血管結構特點腦血管管壁薄、管腔狹窄,易發生缺血和出血。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包括腦血栓形成、腦栓塞等,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引起偏癱、失語等。腦血管疾病解剖學基礎顱腦解剖在臨床中應用06顱骨結構特點顱骨由多塊形狀不規則的扁骨和不規則骨組成,各骨片之間存在縫隙和孔道,這些結構是神經外科手術入路的重要依據。神經外科手術入路選擇依據顱內腔隙分布顱內腔隙包括腦外間隙、蛛網膜下腔、腦室系統等,了解這些腔隙的分布對于手術入路的選擇和避免損傷重要結構具有重要意義。顱底結構特征顱底有許多孔裂和通道,是顱內外血管、神經和腦脊液循環的重要通道,顱底結構的解剖特點對于手術入路的選擇和手術安全至關重要。CT能夠清晰地顯示顱骨結構和顱內病變,對于顱內出血、腦挫裂傷、腦水腫等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頭顱CTMRI能夠顯示腦組織的結構和代謝變化,對于腦腫瘤、腦血管病變、腦膜炎等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頭顱MRIDSA能夠清晰地顯示腦血管的形態和分布,對于腦血管病變、動脈瘤、腦血管畸形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價值。DSA腦血管造影影像學檢查在顱腦疾病診斷中價值010203顱腦解剖對康復治療指導意義神經康復治療了解顱腦解剖結構和功能,有助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