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勝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技術規范培訓資料_第1頁
華勝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技術規范培訓資料_第2頁
華勝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技術規范培訓資料_第3頁
華勝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技術規范培訓資料_第4頁
華勝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技術規范培訓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西蒲縣華勝煤業

蒲縣華勝煤業公司

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技術規

(試行)

機電管理部

二。一六年三月

目錄

第一章總則1

第二章機械通用部分2

一、緊固件2

二、鍵和鍵槽3

三、軸和軸承3

(一)軸3

(二)滾動軸承3

四、聯軸器4

(一)聯軸器兩軸的同軸度和端面間隙應符合表2的規定。4

(二)彈性圈柱銷聯軸器5

(三)液力偶合器5

五、齒輪6

六、減速器箱體7

七、圓環鏈與鏈輪8

八、密封件8

九、高壓膠管與管接頭9

十、涂飾10

第三章電氣通用部分10

一、一般規定10

二、緊固件規定11

三、礦用一般型電氣設備的通用要求12

(一)隔爆接合面12

(二)螺紋隔爆結構13

(三)絕緣套管與增安型設備絕緣繞組極限溫度13

(四)接地連接件14

(五)接線15

(六)聯鎖裝置和警告16

第四章固定設備16

一、水泵16

(一)軸16

(二)葉輪17

(三)大、小口環18

(四)導葉18

(五)平衡裝置18

(六)填料函19

(七)多級泵19

(八)總裝配19

(九)試運轉20

二、潛水泵21

(一)泵體21

(二)軸21

(三)葉輪22

(四)大、小密封環22

(五)導葉23

(六)轉子裝配23

第六章采掘設備32

一、液壓支架32

(一)一般規定32

(二)結構件33

(三)立柱和千斤頂34

(四)間類35

(五)膠管和接頭36

(六)部件檢驗37

(七)電液控制系統38

(八)整架檢驗39

二、采煤機40

(一)機殼和機械零件40

(二)柱塞泵和柱塞馬達41

(三)齒輪泵和擺線轉子泵42

(四)閥43

(五)液壓、油箱44

(六)行走驅動裝置44

(七)截割傳動裝置和滾筒44

(九)電氣元器件46

(+)電控箱、電動機47

(十一)部件試驗49

三、掘進機59

(一)切割部59

(二)回轉臺與機架60

(三)裝運機構60

(四)行走機構61

(五)液壓部分62

(六)液壓缸62

(七)液壓泵、液壓馬達63

(八)問件63

(九)整機空載試驗63

四、乳化液泵站65

(一)軸向柱塞泵65

(二)徑向柱塞泵65

(三)泵體66

(四)膠管與接頭67

(五)閥件67

(六)乳化液箱67

(七)蓄能器67

(八)試驗運行68

(九)整機試運68

第七章礦用電氣設備68

一、礦用隔爆型高壓配電裝置68

(一)真空斷路器68

(二)母線室69

(三)信號指示70

(四)外形結構70

(五)電氣間隙和爬電蹉離71

(六)欠壓脫扣器71

(七)保護裝置72

(七)隔離開關(小車)73

(八)過電壓保護74

(九)密封性能74

(十)互感器74

二、礦用隔爆型低壓交流真空開關75

(-)主電路與控制電路75

(二)外形結構76

(三)保護裝置76

(四)憒電開關脫扣器78

(五)主腔電氣間隙和爬電距離79

(六)JDB型綜合保護器80

(七)操作與試驗80

三、移動變電站用開關81

(一)外殼81

(二)礦用隔爆型高壓真空配電裝置(開關)81

(三)低壓饋電開關81

(四)操作機構82

(五)憒電開關信號顯示83

(六)聯鎖機構83

(七)電纜連接器與接線83

(八)試驗84

四、礦用隔爆型移動變電站與礦用隔爆型干式變壓器84

(一)組成84

(二)隔爆型干式變壓器84

(三)聯鎖裝置87

第八章電動機87

一、交流電動機87

(一)定子與轉子87

(二)集電環與電刷90

(三)軸承90

(四)冷卻水路92

(五)溫度傳感元件92

(六)外殼92

(七)交流電動機的陽裝,92

(八)試驗93

第九章規性附錄93

煤礦機電設備檢修技術規

第一章總則

一、在檢修煤礦設備時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不安全不準檢。

二、設備檢修必須要有計劃、有組織、有安全措施。

三、設備檢修必須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設備檢修安全和有關規

定。

四、設備檢修后與設備運行中應達到《煤礦礦井機電設備完好標準》、

《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考核評級辦法》與其它相關標準的要

求。

五、防爆型電氣設備檢修后應達到防爆性能要求;有關設備、部件、

材料符合“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要求,符合阻燃和抗靜電的

要求,符合有關設備檢修資質管理的要求。

六、依照本《規》檢修的設備在出廠前應做整機空載和加載運行試驗。

七、本《規》通用部分的技術要求和計量單位等執行國家或有關行業

的技術標準。

八、本《規》執行《煤炭法》、《礦山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

《煤礦安全規程》等煤炭法律、法規、規程和管理標準,執行所有

相關MT煤炭行業技術標準。

九、檢修人員的勞動保護、安全防護、勞動衛生與環境要求等必須按

照國家和有關行業標準執行。

十、檢修工作提倡設備效能、節能,堅持綠色環保和持續發展。

第二章機械通用部分

一、緊固件

1、螺紋連接件和鎖緊件必須齊全、牢固可靠。螺栓頭部和螺母不得有

鏟傷、棱角嚴重變形。螺孔亂扣、滑扣時,允許擴孔,增大螺栓直徑,

但不能因擴孔而影響被擴工件的機械強度和工作性能。

2、螺母必須擰緊,擰緊后螺栓的螺紋應露出螺母1?3個螺距,不得

在螺母下加多余的墊圈來減少螺栓露出長度。

3、螺栓不得彎曲,螺紋不得損傷,連接件螺栓的螺紋旋入孔長度不

得小于螺紋直徑的1.5倍。沉頭螺栓擰緊后,沉頭部分不得凸出連接

件的表面。

4、螺紋表面必須光潔,不得用粗制螺紋代替精制螺紋。

5、同一部位的緊固件規格必須一致,材質必須滿足設計要求。主要連

接部位或受沖擊載荷容易松動部位的螺母,必須使用防松螺母或其它

防松方法。

6、使用花螺母時,開口銷應符合要求。使用止動墊圈時,包角應穩固;

使用鐵絲鎖緊時,其拉緊方向必須和螺栓方向一致,接頭應向彎曲。

7、彈簧墊圈應有足夠的彈性(自由狀態開口重疊部分不得大于墊圈厚

度的1/2)。

8、螺栓頭部或螺母必須和相接觸的部件緊貼。如該處為斜面時,應加

一樣斜度的斜墊。

二、鍵和鍵槽

1、鍵的表面應光滑平整,規格符合要求,四角倒棱。

2、鍵和鍵槽之間不得加墊。平鍵鍵槽磨損后,允許加寬原槽的5%。

軸與輪轂的鍵槽寬度應一致。

3、裝配楔鍵和切向鍵時,鍵初打入鍵槽的長度,不得小于鍵全長的

80%,不得大于鍵全長的95%(鉤頭鍵不包括鉤頭的長度)。鍵與輪

轂的接觸長度不得小于輪轂寬度的80%?;ㄦI的接觸齒數應不小于總

齒數的2/3。

三、軸和軸承

(一)軸

1、軸不得有裂紋、嚴重腐蝕或損傷,直線度應符合技術文件的要求。

軸頸加工減小量不得超過原軸頸的5%。

2、軸與軸孔的配合應符合技術文件要求。超差時在強度許可條件下,

也可采用鑲套處理,但不得用電焊修理,

(二)滾動軸承

1、軸承元件不得有裂紋、脫落、傷痕、銹理、點蝕或變色等。保持架

應完整無變形。轉動靈活,無異響。

2、軸承圈與軸頸、軸承外圈與軸承座的配合應符合技術文件規定;不

得采取在軸頸上打麻面或加墊的辦法來欠理該項配合出現的間隙。

3、安裝圓錐滾柱軸承時,必須用墊調整軸向間隙,使其符合設計圖紙

要求。

4、軸承潤滑的油量要適當,油質應符合規定,軸承座不得漏油。

5、裝配時應將軸承上注有字樣的端面朝外,軸承必須緊貼在軸肩或間

隔套上,不得有間隙(可調整的軸承例外)。

6、滾針軸承的表面不得有劃痕或退火現象。拆卸時不得混套,應原套

裝在原軸上。同一組滾針的直徑差不得超過0.005mm。滾針直徑磨損

量不得超過0.02mm。

7、軸承在運行中應無異常響聲,軸在軸承上的振幅不得超過表1的規

定。運行中的溫度:滾動軸承不得超過75℃;滑動軸承不得超過65℃,

或按廠家技術文件執行。

表1軸在軸承上的振幅

轉速?r/min>1000<1000750<600<500

允許振幅'mm0.080.100.120.160.20

四、聯軸器

(一)聯軸器兩站的同軸度和端面間隙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聯軸器同軸度和端面間隙單位為毫米

兩軸同軸度

外型直徑瑞面間隙

徑向位移傾(%)

>70?260^0.10

柱<

>260?410設備最大軸向竄量加2?3W0.12

銷1.0

>410-500<0.15

輪<3005W0.20

耳關>300-50010W0.25<

軸>500?90015W0.301.0

器>900-140020W0.35

<200<0.10

>200-400W0.20<

簧設備最大軸向竄量加2?3

>400-700W0.301.0

>700-1350《0.50

(二)彈性圈柱銷聯軸器

1、兩個半聯軸器的任何兩個穿柱銷的孔對準后,柱銷應能自由地穿入

其它各孔。

2、彈性圈的徑與柱銷應緊密配合,外徑與孔應有0.3?0.7min的間隙。

柱銷螺母應有防松裝置。

3、齒輪聯軸器齒厚磨損不得超過原齒厚的20%。

4、蛇型彈簧聯軸器的彈簧不得有損傷,厚度磨損量不得超過原厚度的

10%。

(三)液力偶合器

1、泵輪、透平輪與外殼不得有變形、損傷、腐蝕或裂紋。外殼有輕微

裂紋,可焊補修復,但應消除應力。

2、修理時應做靜壓試驗,充入0.3MPa的氣壓,將液力偶合器的充氣

口封住,保持5min,壓力不得下降。

3、有離心轉閥的液力偶合器,必須加試離心轉網的動作情況,其動作

應靈活可靠。

4、液力偶合器必須采用難燃液為工作介質(調速型液力偶合器不受此

限)。

5、易熔合金塞必須完整嗔熔化溫度應符合各型號液力偶合器的規定。

五、齒輪

1、齒輪不得有斷青,齒面不得有裂紋和剝落等現象。

2、齒面出現早期點蝕,如不再發展,仍可繼續使用。

3、齒面出現輕微磨損可繼續使用,但不得超過下列規定:

a、硬齒面齒輪,為面深度磨損達硬化層深度的40%;

b、軟齒面磨損量達到齒厚的5%;

c、開式齒輪齒厚磨損達原齒厚的10%。

4、圓柱齒輪副嚙合時,齒長中心線應對準,偏差不得大于1mm。圓錐

齒輪副嚙合時,端面偏差不得大于1.5mm°

5、新更換齒輪副的嚙合,接觸斑點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a、圓柱齒輪沿齒長不小于50%,沿齒高不小于40%;

b、圓錐齒輪沿齒高、齒長均不小于50%;

c、圓弧齒錯齒輪沿齒高、齒長均不小于30?50%;

6、蝸輪沿齒長不小于35%,沿齒高不小于50%;

7、圓柱齒輪副、蝸輪副的接觸斑點的分布位置應趨于齒面的中部;圓

錐齒輪應在齒面的中部,并接近小端。

8、用壓鉛絲法檢查齒輪的側隙時,在齒面沿齒兩端平行放置兩條鉛絲,

鉛絲直徑約為該齒輪規定側隙的4倍,圓錐齒輪、圓弧齒錐齒輪不超

過側隙的3倍。轉動齒輪擠壓后,測量鉛絲最薄處厚度,即為所測的

側隙。

9、用百分表檢驗時,將百分表測頭與齒輪齒面垂直接觸,轉動與百分

表測頭接觸的齒輪,測出其游動量即為所測的間隙。

10、更換齒輪時,應裝完一對檢查一對,圓弧齒錐齒輪應按照標記成

對更換。

11、裝在滑動花鍵軸上的齒輪,應能在軸上靈活平穩的滑動。

12、齒輪裝完后,用人力盤動檢查,轉動應靈活、平穩,并無異響。

13、齒圈與輪心配合必須緊固。鑄鐵輪心不得有裂紋;鑄鋼齒輪的輪

轂如有裂紋,允許用焊補方法修復。

14、齒輪輪載軸孔與軸的配合、連接件如螺栓、鍵等,必須緊固,不

得松動。

六、減速器箱體

1、減速器箱體不得有裂紋或變形,如果有輕微裂紋,允許焊補修復,

但應消除應力。鑄鐵箱體只允許在非主要受力部位焊補,如裂紋已貫

通兩軸孔時,必須更換。

2、減速器箱體接合面應平整嚴密,墊應平整無褶皺,裝配時應涂密封

膠,不得漏油。

3、減速器箱體軸孔磨損后,在強度允許條件下,可擴孔鑲套修復,但

與其相對應的軸孔的平行度、兩錐齒輪的垂直度允差應符合技術文件

要求。

4、蓋板不得有裂紋或變形,接觸面應平整嚴密,平面度不得超過

0.3mm。

5、機殼與蓋板所有隔爆面,應符合GB3836.2《隔爆型電氣設備d》的

規定。

6、減速器應按技術文件選用潤滑油或潤滑脂,油量適當,油壓正常。

7、空載跑合試驗,正、反運轉各半個小時,應無異響,溫升正常。

8、做3h滿負荷試驗,減速器溫度不得超過生產廠家技術文件的規定。

9、試驗時,減速器的結合面和各軸頭無滲漏現象。

七、圓環鏈與鏈輪

1、圓環鏈節距伸長量應不大于原節距的3%。鏈環直徑磨損量不得大

于3mm。

2、鏈輪齒面應無裂紋或嚴重變形,最大磨損量:節距64mm與以下不

得大于5mm;節距86mm與以上不得大于6mm(用圓環鏈平置于鏈輪上,

檢查圓環鏈上表面與輪轂的距離)。

八、密封件

1、密封件的拆裝必須使用專用工具。各部密封件齊全完整,性能良好,

不漏油。

2、浮動油封的密封環不得有裂紋、溝痕,必須成對更換,成對使用。

3、更換密封件時,應檢查密封件的性能,如發現發粘、變脆、變色時,

不得使用。密封表面無損傷,油封骨架不變形。

4、各部接合面的紙墊、石棉墊、耐油膠墊應平整,無褶皺,眼孔一致,

符合原設計的尺寸和材質。

5、油封彈簧松緊適宜,油封硬度應為邵氏85?90度,在彈簧壓力下

其徑比軸頸小的壓縮值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油封徑壓縮值mm

油封徑名義〉30?>90?

>180

尺寸90180

油封徑比相1.5?2.5?

2.0-2.5

應軸頸小2.03.0

6、“0”型密封圈松緊適宜,裝在槽不得扭曲、切邊,保持性能良好。

九、高壓膠管與管接頭

(一)新的或重復使用的膠管,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接頭無嚴重銹蝕、變形、毛刺,能順利插入配合件,在無壓工況下

應可以自由旋轉;

2、檢修時必須重新更換“0”形圈和擋圈;

3、膠管外層橡膠在每米長度上其破損不多于兩處,破損面積每父不大

于lcm2,破損處距管接頭在200mm以上,且金屬網未被破壞;

4、膠管無折痕、壓痕或明顯的永久變形。

(二)膠管部必須嚴格清洗,不得有污垢。

1、嚴重損壞的膠管,可切去損壞部分,重新扣壓接頭。

2、新扣壓的接頭應用額定工作壓力的1.5倍進行試驗,保持5min,

不得有滲漏、鼓包或接頭位移等現象。

十、涂飾

1'設備經過大修后均應涂刷防銹漆(已有防銹層者例外)。

2、涂漆前,必須清除毛刺、氧化皮、粘砂、油污等臟物。

3、特殊部位如油嘴、油杯、注油孔、油塞、防爆標志等部件的外表應

涂紅色油漆,以交起注意。在用設備上的油管、風管、水管,應分別

涂不同顏色,以示區別。

4、電動機涂漆顏色應與主機一致。

5、涂漆前,必須對設備的銘牌、煤安標志等標牌進行遮擋。

第三章電氣通用部分

一、一般規定

1、零部件齊全、完整,符合各項技術性能的要求,更換的零部件,

其技術性能不得低于原設計的要求。

2、設備外殼或隔爆面,必須進行防腐矢理。處理方法:設備外殼可

以噴或涂防腐漆;防爆加工面可以化學父理或定期涂防腐油脂;接線

盒壁和正??赡墚a生火花部分的金屬外殼壁嘟必須均勻地涂耐弧漆。

3、電氣設備檢修后,除按規定進行出廠試驗外,并應按有關規定進

行通電試驗。通電試驗時間一般不少于2h;

4、設備檢修后應帶有銘牌,如銘牌字跡應清楚。

5、保護插件安裝貝,防止自行松脫的裝置完整有效;

6、檢修中各項質良測定記錄、試驗記錄、零部件檢修記錄應隨設備

出廠,交機電部存檔。

二、緊固件規定

1、緊固件材料應適用于外殼材料,除含輕金屬外殼外,緊固件螺栓

或螺母不允許用塑料或輕金屬材料制造c

2、緊固用螺栓、螺母和墊圈等應進行噴涂防腐漆、電鍍或其它化學

方法的防腐處理,不得有銹蝕。

3、緊固用的螺栓、螺母須有防止松脫的措施??筛鶕O備部位的具

體要求,采用加裝彈簧墊圈、背帽或開口銷等。彈簧墊圈的緊固程度

以壓平為合格,螺母的緊固程度應達到GB3836.1要求的力矩為合格,

彈簧墊圈符合其性能要求。

4、同部位的緊固件,其規格應一致;墊圈、彈簧墊圈的規格應與螺栓

直徑相適應。

5、螺栓或螺釘沒有墊圈而完全擰入螺孔E寸,螺栓或螺釘與螺孔底部應

留有螺紋裕量;螺栓擰入螺孔的長度不小于螺栓的直徑(鑄鐵、銅、

鋁件不小于螺栓直徑的1.5倍)。

6、螺母要上滿扣為合格,一般螺栓長出螺母的扣數應在1?3扣圍。

7、設在護圈的螺栓頭或螺母的上端不得超出護圈的高度。

8、設在護圈的螺栓頭或螺母,須使用由專用工具才能打開的裝置。

9、在防爆型專用標準中要求使用特殊緊固件,應按原設計要求配置。

當采用可拆卸螺釘或螺栓緊固隔爆外殼的任何部件時,這些螺釘或螺

栓孔不應穿透外殼壁。孔周圍的金屬厚度應不小于孔徑的三分之一,

且至少為3mm。

三、礦用一般型電氣設備的通用要求

(一)隔爆接合面

1、快動式門或蓋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寬度L須不小于25min。

2、靠外殼壁支撐的操縱桿或軸,其接合面寬度應不小于表4規定的最

小結合面寬度;

3、如果操縱桿或軸的直徑超過了表4規定的最小接合面寬度,其接合

面寬度應不小于操縱桿或軸的直徑,但不大于25mm。

4、當操縱桿與桿孔配合間隙因磨損而增大時,可采取在桿孔處嵌鑲襯

套等措施進行修復。特殊情況下,加設一個正常使用中不易磨損的封

蓋。

表4I類外殼隔爆接合面的最小寬度和最大間隙(注:I類為煤礦

用)

與外殼2院積對應的最大間隙/mm

接合面寬度V/cm31)

VW100V>100

平面接合面和止口接

合面0.30—

6WLC2.50.400.40

12.5WLV250.3500.50

25WL

操縱桿和軸2)

6WLC12.50.30一

12.5WLV250.400.40

25WL0.500.50

帶滑動軸承的轉軸3)

6WLC12.50.30—

12.5WLC250.400.40

25WLC400.500.50

40ML0.600.60

帶滑動軸承的轉牯

6WLC12.50.450—

12.5WLV250.600.60

25ML0.7500.750

1)對于操縱桿、軸和轉軸,其間隙是指最大的直徑差。

2)對于旋轉電機轉軸的最小單邊間隙應不小于0.075mni。

3)帶有滑動軸承的隔爆軸承蓋的火焰通路長度,當轉軸直徑不大于25mm時,應不小于轉軸直

徑;當轉軸直徑大于25imn時,應不小于25mm。

4)在確定帶油封槽的軸承蓋的火焰通路長度,其油封槽部分不應計算在。

5、隔爆接合面有防銹措施?如涂204T防銹油等,但不準涂油漆°

(二)螺紋隔爆結構

1、螺紋的螺距不小于0.7mm;

2、螺紋的最小嚙合扣數、最小軸向嚙合長度符合表2-2-5-1的規定。

表5螺紋的最小嚙合扣數、最小軸向嚙合長度

外殼凈容積V最小軸向嚙合長度最小嚙合

cm3mm扣數

VW1005.0

V>1008.05

(三)絕緣套管與增安型設備絕緣繞組極限溫度

1、絕緣套管在拆、接線中可能承受扭矩E寸,應安裝牢固,保證所有部

位不轉動。

2、絕緣套管應采用吸濕性較小的材料制成。對電壓高于127V的電氣

設備,不得采用酚醛塑料制品。

(四)接地連接件

1、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和鎧裝電纜的接線盒,必須設有外接地連接件,

并標志接地符號“三”。移動式電氣設備,可不設外接地連接件,但必

須采用具有接地芯線或等效接地芯線的電纜。

2、設備接線空腔部須設有專用的接地連接件,并標志接地符號“主”。

3、、外接地連接件的直徑須符合下列規定:

1)當導電芯線截面不大于35mn?時,應與接線螺栓直徑一樣。

2)當導電芯線截面大于35m/時,應不小于連接導電芯線截面

一半的螺栓直徑,但至少等于連接35m/芯線的螺栓直徑。

4、外接線螺栓的規格,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1)功率大于10kW的設備,不小于M12;

2)功率大于5kW至10kW的設備,不小于M10;

3)功率大于250W至5kW的設備,不小于M8;

4)功率不大于250W,且電流不大于5A的設備,不小于M6。

5)本質安全型設備和儀器儀表類外接地螺栓能壓緊接地芯線即

*SJ-O

5、接地連接件結構必須能夠防止導線松動、扭轉,且有效保持接觸壓

力。

6、接地連接件應至少保證與一根導線可靠連接,導線截面積見表7。

表7接地導線截面積

主電路導線每相截面積S對應保護線最小裁面積S

mm'mm2

SW16S

16VSW3516

S>350.5s

(五)接線

1、連接件和接地端子應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并保證連接可靠,雖受溫度

變化、振動影響,也不應發生接觸不良現象C

2、如采用鋁芯電纜,必須采用過渡接頭,以免發生電腐蝕。

3、隔爆設備的接線盒、增安型設備的電氣間隙與爬電距離隔爆設備的接線

盒、增安型設備的電氣間隙與爬電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4、不同電位的裸

露導電部分之間的電氣間隙,應符合表8的規定,對外部導線連接時其最

小值為3mm。

5、爬電距離不同電位的裸露導電部分之間的爬電距離必須符合表8的規

定。外部導線連接時其最小值為3mm°

表8電氣間隙

最小爬電距離

最小電氣

額定電壓nun

間隙

V材料級別

mm

Il]nl)ma"

UC151.61.61.61.6

15CUW301.81.81.81.8

30VUW602.12.63.42.1

60<UC1102.53.242.5

110<U<1753.2453.2

175CUW27556.385

275CUW42081012.56

420VUW5501012.5168

550CUW750121G2010

750CUW114022283417

1140<0<220032364030

2200CUW330040455036

3300CUW420050566344

4200CUW550063718050

5500CUW6600809010060

6600CUW830010011012580

8300<U^11000125140160100

注:I、n、ma是絕緣材料相比漏電起痕指數分級,其中

I為上釉的瓷、云母、玻璃、石英;

n為三聚騰胺石棉耐弧塑料、硅有機石棉耐弧塑料、不飽和聚酯團料;

ma為聚四氟乙烯塑料、三聚月青胺玻璃纖維塑料、表面用耐弧漆父理的環氧玻璃布板。

(六)聯鎖裝置和警告

1、檢修后的礦用電氣設備,為確保其安全供電和防爆性能,必須實現

兩防(防止擅自送電,擅自開蓋操作)保證非專用工具不能解除的聯鎖

功能,礦用開關兩防鎖的結構性能按有關廠家或產品技術文件執行。

2'當設備外殼打開后的帶電部位,應設“帶電”“危險”等字樣的警告標

志?;蛘咴谕鈿さ拈T和蓋醒目位置設置“嚴禁帶電開蓋”的警告標志。

3、隔爆外殼的修理必須按《煤礦隔爆型電氣設備外殼修理規程》的規定執

行。

第四章固定設備

一、水泵

(一)軸

1、水泵軸不得有下列缺陷:

a軸頸磨損出現溝痕,或圓度、圓柱度超過規定。

b軸表面被沖刷出現溝、坑。

c鍵槽磨損或被沖蝕嚴重。

d軸的直線度超過大口環徑與葉輪入水口外徑規定間隙的1/3。

2、大修后的水泵軸應符合下列要求:

a軸頸的徑向圓跳動不超過表10的規定。

表10徑向圓跳動單位為毫米

軸的直〉18?〉30?>50?〉12?

W18

徑3050120260

彳去向圓

0.040.050.060.080.10

跳動

b軸頸與安裝葉輪處的表面粗糙度RaWO.8〃m。

c鍵槽中心線與軸的軸心線的平行度不大于0.03%,偏移不大于

0.6min°

(二)葉輪

1、葉輪不得有下列缺陷:

a葉輪表面裂紋。

b因沖刷、浸蝕或磨損而使前、后蓋板壁厚變薄,以致影響強度。

c葉輪入口父磨損超過原厚度的40%。

2、新更換的葉輪與原葉輪材質應保持一致,并應符合下列要求:

a葉輪軸孔軸心線與葉輪入水口級外圓軸心線的同軸度、葉輪端

面圓跳動與葉輪輪薪兩端平行度均不大于表30的規定。

表11葉輪三項形位公差單位為毫米

葉輪軸>18-〉30?〉50?>

孔直徑183050120120?260

公差值0.00.0250.0300.0400.050

20

b鍵槽中心線與軸孔軸心線平行度不大于0.03%,偏移不大于

0.06mm0

(三)大、小口環

1、鑄鐵制的大、小口環不得裂紋。與葉輪入口或與軸套的徑向間隙不

得超過表12的規定。

表12大、小口環配合間隙(半徑方向)/mm

大小>>>>>>>

口環徑8-120120-150150?180180?220220?260260?290290?320

裝配0.10.170.200.220.250.250.27

間隙5?0.225?0.2550-0.2805?0.3150-0.3400-0.3505-0.375

0.40.510.560.630.680.700.75

最大4

度損間隙

(四)導葉

導葉不得有裂紋,沖蝕深度不得超過4向】,導葉葉尖長度被沖蝕磨損不得

大于6mm°

(五)平衡裝置

1、平衡盤密封面與軸淺的垂直度不大于0.3猊

2、平衡盤與摩擦圈、平衡板與出水段均應貼合嚴密,其徑向接觸長度不得

小于總長度的2/3,防止貼合面產生泄漏。

3、平衡盤尾外徑與竄水套徑的間隙為0.2?0.6mm,排混濁水的水泵可適

當加大。

(六)填料函

1、大修時要更換新填料。

2、填料函處的軸套不得有磨損或溝痕。

(七)多級泵

1、多級泵在總裝配前,應將轉子有關部件進行預組裝,用銷緊螺母固定后

檢查下列各項:

a各葉輪出水口中心的節距允差為±0.5mm?各級節距總和的允差

不大于±0.1mm;

b葉輪入水口欠外圓、各軸套外圓、各擋套外圓、平衡盤外圓對

兩端支承點軸線的徑向圓跳動不大于表12的規定;

公稱直徑W50〉5D?>120?>260?

120260500

葉輪入口父外圓0.060.080.090.10

軸套、擋套、平衡盤外0.030.040.050.06

c平衡盤端面圓跳動不大于表13規定。

表13平衡盤端面圓跳動單位為毫米

公稱直徑50?120>120-260>260-500

端面圓跳動0.040.050.06

(八)總裝配

1、前后段拉緊螺栓必須均勻緊固。

2>在未裝平衡盤前,檢查平衡板的端面圓跳動,不得大于表14的規定。

公稱直徑>50?120>120-260>260-500

端面圓跳動0.040.060.08

3、裝配時葉輪出水口中心和導葉中心應該對正。總裝后用檢查轉子軸向竄

量的方法檢查其對中性:在未裝平衡盤時檢查轉子的總竄量;裝平衡盤后

和平衡板靠緊,檢查向后(自聯軸節向平衡盤方向)的竄量,均應符合原

生產廠家技術文件的規定。

允許在平衡盤尾部端面添加或減少調整墊,以調整竄量。調整墊必須表面

光潔,厚度均勻。

4、總裝后用人力扳動聯軸器應能輕快地轉動。

(九)試運轉

1、水泵不能在無水情況下試運轉。在有水情況下,也不能在閘閥全閉情況

下作長期試運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