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斷想》教學設計_第1頁
《地下森林斷想》教學設計_第2頁
《地下森林斷想》教學設計_第3頁
《地下森林斷想》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下森林斷想學習目標1.品味充滿激情、生動形象的語言。2.學習本文詠物抒情的藝術表現手法。3.感悟作品蘊含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內化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教學過程一、導入初唐詩人宋之問有詩曰:“兩巖天作帶,萬壑林披衣。秋菊迎霜序,春藤礙日暉。翳潭花似織,綠嶺竹成圃。”這首詩描寫了一種自然景觀——地下森林。在我國鏡泊湖西北約50公里的深山中,就有一座火山原始森林。這節課,我們將隨作家張抗抗去那里看看。張抗抗,1950年生,浙江杭州人。主要作品有《燈》《分界線》《愛的權利》《隱形伴侶》等。1988年英國劍橋大學國際名人傳記中將其收入“世界名人錄”。和所有的同齡人一樣,張抗抗沐浴過燦爛的陽光,遭遇過文革的苦痛,人人都是中國生活舞臺中的一個角色。然而張抗抗能成為一個作家,達到思想與藝術的輝煌,卻有著大背景下屬于她自己的生動故事。七十年代末,她寫出《地下森林斷想》,坦坦蕩蕩的泄露愛與憎,表現了天地山林融洽無間的情致。二、整體感知1.自讀課文。2.指名朗讀課文,思考:①本文的線索是什么?②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③本文是如何按塊來寫的?預設:①作者的感情線索。②面對大自然創造的地下森林奇跡,作者展開豐富的想像,優美生動的語言,描寫了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滿懷激情的歌頌了地下森林的頑強不屈的生命力,表達了對孕育地下森林的峽谷的無限景仰之情。③思路第一塊(1——2):文章總起,點明地下森林的特點——奇特,表達作者的感受——驚訝。第二塊(3——20):描寫地下森林形成的歷史,突出其“艱辛”的特點。第一層(3——8):大地火山爆發,所有生命毀于一旦。第二層(21——27):極寫環境的惡劣和地下森林生長的艱辛。第三塊:描寫現時作者親眼所見的地下森林的狀貌,突出其“自豪”的特點,表達作者的“景仰”之情,并揭示作者悟出的深刻哲理。三、作者的寫作意圖預設:歌頌地下森林的頑強不屈的生命力,表達對峽谷的景仰之情,揭示深刻哲理。中華民族經歷浩劫,損傷了肌體,卻保留和鍛煉了靈魂和精神。還打上了作者的個人思想的烙印,可從作者的經歷中窺測。四、研讀賞析預設:風來似一片綠色的海,夜靜如一堵堅固的墻。狂風呼嘯,氣浪灼人,沙石風騰,巖漿橫溢,霎時天昏地暗,山崩地裂,好像到了世界的末日。在語言賞析基礎上,總結地下森林的品格:沉默寡言、與世無爭、沉著謙遜、擁有無比的財富、堅韌頑強、不怕艱難險阻、不怕黑夜、忍受漫長過程的煎熬、樂觀豪邁、自信生命力的強大、終究戰勝一切困難、任何時候,都不悲傷或消沉、無私奉獻、把偉岸的成材獻給人類,用美麗的景色裝點大自然。五、寫法探究預設:擬人表現手法。對比、襯托鳥兒山泉大風陽光魚鱗松對比艱難條件青楊正反白樺襯襯黃菠蘿峽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