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6-T5-2019-昭通市苦蕎生產技術規程-昭通市_第1頁
DB5306-T5-2019-昭通市苦蕎生產技術規程-昭通市_第2頁
DB5306-T5-2019-昭通市苦蕎生產技術規程-昭通市_第3頁
DB5306-T5-2019-昭通市苦蕎生產技術規程-昭通市_第4頁
DB5306-T5-2019-昭通市苦蕎生產技術規程-昭通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7.080.01B31DB5306昭通市地方標準DB5306/T5—2019代替DG5306/T5—2012昭通市苦蕎生產技術規程昭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DB5306/T5—2019前??言本規程按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本規程由昭通市農業科學院提出。本規程由昭通市農業農村局歸口。本規程主要起草單位:昭通市農業科學院。本規程主要起草人:宋維際、耿昭全、王韻雪。本規程代替了DG5306/T5—2012。IDB5306/T5—2019昭通市苦蕎生產技術規程1范圍本規程規定了苦蕎種植的術語和定義、生產環境、種植技術、肥料使用、病蟲防治以及收獲貯藏等要求。本規程適用于云南省昭通市苦蕎種植區。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3838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4404.4糧食作物種子蕎麥GB∕T19630.1—19630.4有機產品標準NY525商品有機肥3苦蕎亦稱韃靼蕎麥(Fagopyrumtataricum(L.)Gaertn,)屬蓼科(Polygonaceae)蕎麥屬(FagopyrumGaertn)一年生雙子葉草本植物,英文名tartarybuckw小時eat,為蕎麥屬中僅有的二個栽培種之一。指遵照有機農業標準,在苦蕎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植物生長調節劑、不采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種植平衡,保持農業生態系統持續穩定,且經過專門有機認證機構認證后的苦蕎。申請認證的區域應是邊界清晰、所有權和經營權明確的農業生產單元。多個農戶在同一地區以有機方式開展生產,并且建立了包括內部質量跟蹤審查在內的嚴密的組織管理體系,這些農戶所擁有的土地可以作為整體的區域申請認證。指從開始有機管理至生產單元和產品獲得有機認證之間的時間。1DB5306/T5—20193.5平行生產在同一種植區域中,同時生產相同或難以區分的有機、有機轉換或常規產品的,稱之為平行生產。3.6并存生產指在同一區域內種植的有機作物和非有機作物可以加以明確區分的生產情況,稱為并存生產。3.7緩沖帶在有機和常規地塊之間有目的設置的、可明確界定的用來限制或阻擋鄰近地塊的禁用物質漂移的過渡區域。3.8作物輪作在同一地塊上有順序地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作物或復種組合的種植方式。4有機苦蕎產地環境條件4.1產地的完整性有機苦蕎產地應是完整的區域,其間禁止有常規生產的地塊,但允許有有機轉換地塊;有機苦蕎基地與常規地塊交界處必須有河流、山丘、人為設置的隔離帶等。4.2產地環境與主干道公路、鐵路的距離1000m以上,周邊5000m以內無任何污染源,有機生產基地應遠離城區、工礦區、交通主干線、工業污染源、生活垃圾場等。4.3.1質量要求選擇生態條件好、無污染、灌排方便、土壤肥沃、不含殘毒和有害物質的地塊,并符合規定的空氣、水、土壤等質量控制標準。首選通過有機認證或有機認證轉換期的地塊;或符合生產有機苦蕎的地塊;要求地勢平緩,不易積水。土壤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20g/kg以上、養分充足、保水保肥能力強、通氣性好的沙壤土或壤土。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過量或不合理使用水資源等,在土壤和水資源的利用上,應充分考慮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護天敵及其棲息地生態環境,充分利用作物秸稈,禁止焚燒處理。DB5306/T5—2019一個區域內存在平行生產,應明確平行生產的品種,制定并實施平行生產控制規程(包括生產、收獲、貯藏、運輸、銷售環節),防止有機產品/有機轉換產品/常規產品發生混淆,避免有機產品受到禁用物質的污染。可以在整個區域范圍內逐步推行有機生產管理,或先對一部分區域實施有機生產標準,制訂有機生產計劃,最終實現全區域的有機生產。存在平行生產的區域,常規生產部分不得引入或使用轉基因生物。4.5.2防止混雜對平行生產管理的重點應是采取單獨收獲、隔離、清掃場地、標識等有效措施,防止有機和有機轉換產品在收獲、貯藏、運輸、銷售環節發生混淆。如果一個區域內存在并存生產,有機苦蕎存在受到非有機作物上施用的禁用物質污染的風險,因此,也需要對其采取與平行生產相同的嚴格管理措施。4.6緩沖帶有機苦蕎生產地塊與未實施有機管理的地塊(包括傳統農業生產田)之間必須設寬度至少30m以上的緩沖帶。5有機苦蕎栽培技術5.1轉換期由常規生產系統向有機生產轉換通常需要24個月時間,轉換期的開始時間從向認證機構申請認證之日起計算,生產者在轉換期間必須完全按有機生產要求操作。經一年有機轉換后的田塊中生長的苦蕎,可以作為有機轉換產品銷售。按傳統農業方式耕種的或有充分證據證明多年未使用禁用物質的農田,也應經過至少12個月的轉換期。轉換期內必須完全按照有機農業的要求進行管理。有機生產基地應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綠肥在內的至少3種作物進行輪作;在一年只能生長一茬苦蕎的地區,允許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內的2種作物輪作。前作收獲后,及時淺耕滅茬,然后深耕細耙,精細整地,達到土壤細碎平整,土松、草凈,上虛下實,含水量適宜,為爭取全苗、壯苗創造一個良好的土壤環境條件。前茬作物騰茬后,徹底打掃清潔基地,將病殘體全部運出基地外,銷毀或深埋,以減少病害基數。苦蕎地深耕一般以20cm~25cm。對于熟土層≤20cm的地塊,每年的耕層應比上一年增加3cm~5cm,但不能一次耕得過深,以免當季生土層偏厚,影響苦蕎生長。3DB5306/T5—2019選用通過審定并在當地示范成功的優質、高產、抗病苦蕎品種。選擇的品種有長苦蕎、大白圓子蕎、昭苦1號、昭苦2號等。在同一區域內,應種植1~2個品種。禁止使用轉基因苦蕎品種。5.4.2種子選擇5.4.2.1.1應選擇符合有機標準的種子當從市場上無法獲得有機種子時,可以選用未經禁用物質處理過的常規種子,但應制訂獲得有機種子的計劃。5.4.2.1.2禁止使用禁用物質和方法處理的種子如包衣種子。5.4.2.1.3種子質量符合GB4404.4—1999的規定。5.5種子處理5.5.1曬種播種前7~10天選擇晴朗天氣,將種子薄薄地攤在向陽干燥的地上或席上曬種2~3天即可。5.5.2選種采用風選、粒選等方式選種。5.5.3溫湯浸種用40℃溫水浸10分鐘~15分鐘。5.6播種5.6.1播種期1.8m米下線,播幅寬1.3m,走道寬0.5m,每播幅內種植7行,行距21.5cm,塘距18cm,每667㎡14410有機產地中施用肥料的種類和數量不應對環境造成污染。這些肥料應主要來自愿意以有機方式開展生產的農戶,使用有機肥料質量標準符合NY525—2002標準。遇特殊情況(如采用集約耕作方式)或處于有機轉換期或證實有特殊的養分需求等,經認證機構批準可以適當增加以有機方式開展生產的農戶外的肥料投入量。有機肥料(不含苦蕎根、莖、葉、花、籽粒),包括動植物的糞便及殘體,經高溫發酵無害化處理后的農家肥,如堆肥、廄肥、沼肥、泥肥、餅肥等;生物菌肥,如腐殖酸類肥料、根瘤菌肥料、復合微DB5306/T5—2019生物肥料等;綠肥,如草木樨、紫云英、紫花苜蓿等;草木灰等。礦物質,包括物理方法獲得的鉀礦粉、磷礦粉等物質。另外還包括有機認證機構認證的有機專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符合上述要求的肥料以發酵腐熟好的農家糞肥為好。有機肥堆制過程中允許添加來自于自然界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不是基因工程產物)。這些肥料必須經過高溫發酵。商品有機肥必須符合NY525-2002標準。其他允許使用的物質見附錄A。5.7.1.3限制使用的肥料限制使用人糞尿,必須使用時,應當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充分腐熟和無害化處理,并不得在結籽時進行葉面噴施。非人工合成的礦物肥料和生物肥料只能作為培肥土壤的輔助材料,而不可作為系統中營養循環的替代物。礦物肥料只能作為長效肥料必須保持其天然成分,禁止采用化學處理提高其溶解性5.7.1.4禁止使用的肥料禁止使用化學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5.7.2施用量及施用方法5.7.2.1施肥量每667m施用有機肥500~1000kg,追施有機專用肥100kg(配方為N+P+K≥5%,有機質≥35%,蛔2蟲卵殺滅率≥95%,大腸桿菌≤100個/克),補施適量葉面肥。5.7.2.2施用方法b)及時追肥:出苗后20天~25天,每667m追施有機專用肥100kg或3%濃度的沼液600公斤,2c)補施葉面肥:在現蕾期每667m用自制的3%沼液500kg進行葉面噴施,也可用腐殖酸肥、微生25.8.2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次數和時間根據地區、土壤、苗情及雜草多少而定。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幼苗6~7cm時結結合第一次中耕除草,春蕎每塘留苗5~6苗,每667㎡留苗量為6.8~8.2萬苗;秋蕎每塘留苗8~9苗,每畝留苗量10~12萬苗。5DB5306/T5—2019有機地塊的排灌系統與常規地塊應有有效的隔離措施,以保證常規地塊的水不會滲透或漫入有機地塊。5.9病蟲草害防治5.9.1控制規程制訂與記錄申請認證的區域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和傳統種植經驗,制定切實可行的病蟲草害控制規程,使用通過有機認證的植保產品,并建立相應的記錄,保留用于病蟲草害防治產品的包裝袋/標簽,以備審核。記錄中應包括為控制病、蟲、草害而施用的物質的名稱、成分、來源、使用方法和使用量。5.9.2苦蕎病害防治5.9.2.1病害種類立枯病、輪紋病、褐斑病、霜霉病等。5.9.2.2病害防治技術a)清除田間病殘植株b)藥劑防治:0.3%高錳酸鉀噴施,能防治多種病害;允許使用微生物及其發酵產品防治苦蕎病害。允許使用抑制真菌病害的軟皂、植物制劑、醋和附錄B中所列的允許使用物質。限制使用波爾多液以及其它含硫或銅的物質。5.9.3苦蕎蟲害防治5.9.3.1害蟲種類a)地上害蟲:粘蟲、蕎麥鉤刺蛾、大造橋蟲、草地螟、二紋柱螢葉甲等。b)地下害蟲:蠐螬、小地老虎、非洲螻蛄等5.9.3.2害蟲防治技術1)農業防治措施,深翻滅蛹:在苦蕎收獲后,至第二年播種前,進行深耕,讓蟲蛹暴露于外,借雪凌消滅越冬蛹。2)破壞卵塊生態環境:卵期進行中耕除草,從而達到減少田間卵塊量,以控制大量幼蟲危害。3)物理防治措施:燈光誘殺:利用成蟲的趨光性,在成蟲發生期,采用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4)化學防治措施:藥劑防治:藥劑防治一定要掌握在幼蟲3齡以前,二紋柱螢葉甲在苦蕎現蕾至開花始期進行藥劑防治,按附錄B所列物質,可用綠晶0.3%印楝素乳油90ml/667㎡、京綠0.38%苦參堿可溶性液劑150ml/667㎡、綠浪1.1%百部·川楝·煙乳油800倍、云菊5%乳油1000倍,噴霧防治。燈光誘殺或毒液誘殺成蟲。在成蟲發生期,可采用黑光燈或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還可在田間放置糖酒醋毒液誘殺成蟲,糖酒醋毒液的配制為:紅糖3份、酒1份、醋4份,再加2份水,然后再加毒液總量25%的印楝素或其它允許使用的殺蟲劑制成。每1000㎡地放1盆。DB5306/T5—2019松毛草、蒿枝、酸模葉蓼、馬唐、牛筋草、藜(灰灰菜)、苘麻、曼陀羅、豬毛菜等。5.9.4.2草害防治技術a)在耕整地時清理草根,人工薅除。b)堅持年年防除,在雜草結籽之前,加大防治力度,減少雜草量。6收獲以植70%籽粒呈現本品種固有色澤時收獲。收獲宜在早晨進行,收獲的植株應就近豎放。脫粒前后盡可能減少倒運次數,晴天脫粒后,籽粒應充分晾干,干燥后貯藏。7運輸、貯藏和包裝7.1運輸7.1.1運輸工具使用的運輸工具在裝載有機苦蕎前應清洗干凈。7.1.2運輸包裝在運輸工具、容器及外包裝上,應貼有清晰的有機認證標志和標識,避免與常規產品混雜。7.2.1防止污染倉庫應清潔衛生、無有害生物,無有害物質殘留。7.2.3貯藏方法允許采取低溫(低于15℃)、干燥貯藏、常溫貯藏。有機苦蕎與常規產品共同貯藏,應在倉庫內劃出特定區域,并用明顯的包裝和粘貼標簽等,確保有機產品和常規產品的識別。7DB5306/T5—2019應符合國家衛生要求和相關規定;包裝應簡單、實用,避免過度包裝,提倡使用可重復、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的包裝材料如木、竹、植物莖葉和紙制成的包裝材料。允許使用符合衛生要求的其它包裝材料。7.3.2產品標識在產品的外包裝上必須標明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認證證書號、生產日期及批號。獲得有機轉換認證的產品可以使用有機轉換標志,但必須在包裝上明確注明為有機轉換產品。7.3.3禁止使用的物質禁止使用接觸過禁用物質的包裝物或容器,在產品的外包裝上印刷標志或說明的油墨必須無毒、無刺激性氣味。DB5306/T5—2019AA附錄A(資料性附錄)有機苦蕎種植允許使用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質物質類別物質名稱、組分和要求作物秸稈和綠肥使用條件有機農業體系內畜禽糞便及其堆肥(包括圈肥)秸稈與動物糞便堆制并充分腐熟后滿足堆肥的要求畜禽糞便及其堆肥干的農家肥和脫水的家畜糞便海草或物理方法生產的海草產品滿足堆肥的要求I.植物和動物來源未經過化學加工處理來自未經化學處理木材的木料、樹皮、鋸屑、刨花、木灰、木炭及腐殖酸物質地面覆蓋或堆制后作為有機肥源未攙雜防腐劑的肉、骨頭和皮毛制品蘑菇培養廢料和蚯蚓培養基質的堆肥不含合成添加劑的食品工業副產品草木灰經過堆制或發酵處理后滿足堆肥的要求有機農業體系以外應經過堆制或發酵處理后禁止用于土壤改良;只允許作為盆栽基質使用不含合成添加劑的泥炭未添加化學合成的物質。應當是天然的,并且是物理方法獲得的,五氧化二磷中鎘含量小于等于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