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學試卷題庫_第1頁
2024年教育學試卷題庫_第2頁
2024年教育學試卷題庫_第3頁
2024年教育學試卷題庫_第4頁
2024年教育學試卷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育學《教育學》試卷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10分)1、教育史上最先提出教學的教育性原則的教育家是(B)。A、夸美紐斯B、赫爾巴特C、裴斯泰洛齊D、凱洛夫2、中國教育界最早試圖用馬克思主義觀點論述教育基本理論問題的教育家是(D)。A、陶行之B、陳鶴琴C、徐特力D、楊賢紅3、直接決定教育性質的是(B)。A、生產力發展水平B、社會政治經濟制度C、社會其他意識形態D、領導權4、對年輕一代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的是(C)。遺傳B、環境C、教育D、個人的主觀性5、馬克思主義有關人的全面發展的本質涵義是(B)。A、德智體全面發展B、智力和體力獲得充足自由的發展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D、走工農相結合的道路6、智力的關鍵是(D)觀測力B、記憶力C、注意力D、思維力7、清朝政府頒布的第一種學制是(A)A壬寅學制B壬戌學制C癸卯學制D壬子癸丑學制8、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B)A備課B、上課C課外輔導D學業成績的檢查和評估9、班主任做好個別學生工作是指(D)A、做好學生成績差的學生工作B、做思想品德差的學生工作C、做優秀學生的工作D、對全班每個學生都要進行個別教育工作10、國家對一門學科教學提出的統一規定和詳細規定是(C)A、課程計劃B、教科書C、教學大綱D、教學內容)二、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5分)1、教育學2、義務教育3、人的發展4、課外活動5、師德三、辨析題:(每題5分,共25分)1、大鳥帶小鳥飛行,是動物界的教育現象。(F)2、有什么樣的環境,就會造就出什么樣的人。F3、教學有法,但無定法。T4、自我教育能力對一種人畢生成長往往起著決定性作用。T5、掌握知識就是發展能力。F四、論述題:(每題15分,共25分)1、試論述遺傳、環境及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試論述怎樣做一種合格的人民教師。五、案例分析:1、請分析這個案例符合或違反教育學上什么原理。李老師剛接初一(2)班時,全班大多數同學有隨地吐痰的習慣,他沒有立即提出嚴禁隨地吐痰的規定。一天,他在教師巡視一圈說:“地面很潔凈,可惜吐了不少痰,誰懂得吐痰有什么害處?”同學們立即把身下的痰用腳搓了後來紛紛舉手發言,他也邊聽邊乘機補充說:“顯微鏡下,可看到一滴滴呈有大量病菌,肺結核就是有痰傳播的,大家應養成不隨地吐痰的衛生習慣?!暗诙欤绿档默F象明顯減少了,他表揚了大家,後來每天都講吐痰的害處。一種星期後,吐痰的人已由多數變為很少數時,他當眾鄭重宣布:”從今曰起,嚴禁在教室吐痰,違者要記入《班級曰志》,嚴重者要刷洗地面,後來在教室裏杜絕了吐痰現象。《教育學》試卷二一、單項選擇題:1、我國古代最早比較系統地總結教學經驗的論著是(C)A、《論語》B、《勸學》C、《學記》D、《進學解》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變化起(C)A、決定作用B增進作用C加速或延緩作用D消極作用3、要貫徹教育方針,實現教育目的,必須堅持(D)A、學生德智體平均發展B、以發展智育為主,兼顧發展其他教育C、以發展德育為主,兼顧發展其他教育D、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面向全體,因材施教。4、體育的最重要作用是(B)A、鍛煉身體B、增進發育,增強體質C、培養思想品德和性格D、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5、獲得教學成功的內因是(D)A、教師的主導作用B、學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體作用D、學生的主體作用6、“拔苗助長”違反了教學的(C)原則因材施教B、啟發式C、循序漸進D、鞏固性7、社會主義新型師生關系最集中的體現是(C)A、民主平等B、平等博愛C、尊師愛生D、雙向反饋8、對後進學生和失足學生進行教育,較有針對性和行之有效的原則是(D)A、堅持對的方向的原則B、師生心理相容原則C、通過集體教育的原則9、班主任理解學生的基本措施是(B)A、談話B、平常觀測C、通過任課教師理解學生狀況D、查閱分析有關書面材料10、德育過程的重要矛盾是(B)之間的矛盾A、教育者與教育內容B、教育規定與受教育者既有的品德水平C、德育任務與德育途徑措施D、教育者與德育手段三、名詞解釋:1、學校教育2、教育目的3、師生關系4、課程計劃5、教育原則三、辨析題:(每題3分,共15分)1、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年輕一代。F2、教育發展水平歸根究竟由統治階級的意志決定的。F3、良好的楷模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師身教重于言教。T4、講授的措施是一種教師講,學生聽的措施,因此是一種注入式的措施。教學指導思想5、教育過程中,積極權應在教師,而不在學生。F四、論述題:1、試述教育怎樣適應人身心發展規律并有效地增進人的身心發展。2、運用教育學原理,談談你對教學改革的認識。五、案例分析:米歇爾等人在試驗中,規定小朋友按規則重現一種游戲,在試驗開始階段,成人與小朋友一起玩,這時小朋友被提成兩組,第一組的成人規定小朋友遵守規則,自已也遵守規則;第二組的成人規定小朋友遵守規則,但自已卻不遵守規則。當成人在場時,第二組的小朋友也還是按規則進行,可當成人不在場時,他們就不按規則去做了,而第一組的小朋友基本上是嚴格遵守規則的。請分析,上述案例體現或違反的德育措施。《教育學》試卷三一、單項選擇題:1、學校教育正式出目前(B)A、原始社會末期B、奴隸社C、封建社會D、資本主義社會初期2、最早以教育學命名的專著是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A)A、《一般教育學》B、《教育學教程》D、《教育學原理》C、《實用教育學》3、最早對班級講課制作了論述的教育著作是(D)A、《教育論》B、《教育漫話》C、《愛彌爾》D、《大教學論》4、《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B)年頒布的A、1982年B、1986年C、1995年D、5、班集體形成的重要標志之一是(B)A、成立了班委會B、形成了對的輿論C、開展了班主任工作D、確定了班主任工作6、最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B)夸美紐斯B、赫爾巴特C、凱洛夫D、布魯納7、人的思想品德發生和發展的主線動力是(C)A、加強思想品德教育B、社會存在影響C、人的思想品德內部矛盾的斗爭D、教育學的重要作用8、我國現階段普遍采用的教學形式是(C)A、個別教學B、現場教學C、課堂教學D、小組教學9、學生掌握知識,重要是掌握(A)A、書本知識B、自然科學知識C、社會科學知識D、實踐經驗10、“拾年樹木,百年樹人”,這體現了教師勞動的(D)A、示范性B復雜性C、發明性D、長期性二、名詞解釋:1、廣義教育2、人的發展3、教學相長4、楷模示范5、“班”三、辨析題:1、教育是人類社會永恒的普遍現象。T2、教育對政治,經濟制度起決定作用。F3、有人說:看一所中學與否辦得好,應當看這所學校升學率的高下。F4、勞動技術教育的目的,首先是進行技術教育,首先是通過生產勞動為國家發明物質財富。F5、教師的教學活動歸根究竟是協助學生去學習。T四、論述題:1、教師應具有哪些素質?怎樣提高教師素質?2、在德育理論教學中,分析出現“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現象的原因,并結合實際談談怎樣提高德育成效。五、案例分析:一次上班會課時,萬教師發現教室地上丟著三個紙團。當時,尚有三位同學尚未進教室,萬老師指著地上紙團對大家說:“這兒擺著三個紙團,你們都沒有撿起來,目前看看背面三個同學怎么做?!比嗤瑢W都瞪大眼睛在看,第一種同學看也不看沖進教室。第二個同學看了一眼,無動于衷地來到座位上。第三個同學出目前門口,看到紙團,就彎下腰拾了起來。同學們對此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時萬老師表揚了這個拾紙團的同學。從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紙屑了。請用學過的教育學原理加以分析?!督逃龑W》試卷四一、單項選擇題:1、(A)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A、教育目的B、管理目的C、素質教育D、德育2、教師職業道德的關鍵是(C)A、忠誠教育事業B、教書育人C、熱愛學生D、為人師表3、學校工作的中心是(A)A、教學B、行政C、後勤D、黨的組織建設4、義務教育就是(B)A、免費教育B、強迫教育C、基礎教育D、基本教育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應了(A)對人的影響A、環境B、教育C、遺傳素質D、社會活動6、孔子主張“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朱熹倡導“熟讀精思”體現了教學的(B)原則A、因材施教B、鞏固性C、啟發性D、循序漸進7、群體發展的最高形式是(C)團體B、非正式團體C、集體D、班主任8、課外活動與課堂教學相比,更有助于貫徹執行哪個原則(C)。啟發式B、直觀性C、因材施教D、循序漸進9、小朋友中心課程又稱(D)A、學科課程B、關鍵課程C、融合課程D、活動課程10、初中三年級是中學生的(C)A、適應期B、關鍵期C、人生道路選擇期D、生長的高峰期二、名詞解釋:1、教學2、平行影響原則3課外活動4、教育觀5德育三、辨析題:1、只要學好專業知識,政治思想品德好,沒學過教育學也能當好教師,搞好教學工作。F2、進行德育必須循著從知到行的次序進行。F3、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智力的發展是與知識的掌握同步一致的。F4、教育從一開始就具有階級性。F5、“一兩的遺傳勝過一噸的教育”F四、論述題:1、在一堂外語課上,教師講:公雞一詞在英語中叫COCK。一位學生陰陽怪氣地發問:“老師,那母雞是什么K?”假如你是這位教師,你打算怎樣回答。2、談談你對我國目前中小學課程改革的見解。五、案例分析:請分析下面這個案例,符合或違反什么德育原則。一次,張老師上課時,發現了一位女同學向一位男同學遞紙條,張老師把紙條沒收,嚴厲地批評了這位學生,并把紙條上的內容當眾念了一遍,那位同學受不了老師對她的批評方式,很快就自殺了?!督逃龑W》試卷五一、單項選擇題:1、資本主義社會教育與社會主義教育同屬(A)A、近代教育B、現代教育C、現代教育D、未來教育2、教育的生物來源說和教育心理來源說都否認了教育的(B)A、階級性B、社會性C、歷史性D、相對獨立性3、生產力的發展制約著教育的(D)方針政策B、受教育權C、領導權D、規模速度4、國家指導教學實踐,辦好學校的重要文獻是(A),它規定了各年級學習科目的項目和范圍。A、教學大綱B、教學內容C、教學計劃D、教科書5、“不陵節而施,學不躐等”所反應的教學原則是(C)A、啟發性原則B、因材施教原則C、循序漸進原則D、鞏固性原則6、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運用一定的設備儀器和材料,在一定條件控制下,引起研究對象的某種變化,從中獲得直接知識的一種教學措施叫(C)A、演示法B、參觀法C、試驗法D、電話教學7、義務教育的發生地是(C)亞洲B、美洲C、歐洲D、拉丁美洲8、我國近代學制的開始是(C)A、壬寅學制B、壬戌學制C、癸卯學制D、六三·三學制9、德育是對學生進行的(C)A、政治教育B、道德教育C、政治思想品德教育D、思想教育10、教師總規定學生講究衛生,但班裏常常有學生隨地吐痰,亂扔紙屑,教師應側重哪方面進行教育(A)提高認識B、豐富情感C、鍛煉意志D、訓練行為習慣二、名詞解釋:1、教育機智2、智育3、職業技術教育4、情感陶冶法5、教學措施三、辨析題:1、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繼續,而不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F2、組織建立好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T3、既說“教有常法”又說“教無定法”,顯然是矛盾的F4、義務教育具有強制的性質。T5、智育是人的全面發展教育的基礎。T四、綜合分析題:1、班上男女學生之間出現了談情說愛的現象,你準備怎樣處理?為何這樣處理?請設計一個教育方案。2、有人認為“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就是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工農業生產勞動。你與否同意這種觀點?請刊登自已的見解?!兑话憬逃龑W》試卷六一、單項選擇題:1、在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著作是(A)A、《學記》B、《論演說家的教育》C、《論語》D、《理想國》2、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學著作是(A)A、夸美紐斯《大教學論》B、赫爾巴特的《一般教育學》C、康德講授的《教育學》D、斯賓塞的《教育論》3、生產力的發展制約著教育的(D)A、方針與政策B、受教育權C、領導權D、教育的規模與速度4、“美育”這一概念是(D)首先提出來的A、孔子B、柏拉圖C、亞裏士多德D、席勒5、世界上第一種義務教育法律誕生在(B)A、法國B、德國C、英國D、曰本6、思想品德教育過程是培養學生思想品德中的(D)A、知B、情C、意D、知情意行7、學校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是(C)A、教育B、智育C、教學D、課外活動8、“平行教育影響”原則是由蘇聯教育家(B)提出來的A、蘇霍姆林斯基B、贊可夫C、馬卡連柯D、布魯納9、群體發展的最高階段是(D)A、參照體B、學生群體C、正式群體D、班集體10、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是(C)感知教材B、領會教材C、理解教材D、記憶教材二、名詞解釋:1、學校教育2、教師3、智力4、教科書6、道德情感三、辨析題:1、教育就是研究教育現象的社會科學。F2、教育發展水平,歸根究竟是由統治階級的意志決定的。F3、少年期學生是輕易出錯誤的時期,有人稱為“危險期”,值得引起家長和教師的重視。T4、一般所說的培養人才,就是培養大專畢業生以上的專門人才。F5、智育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T四、論述題:1、分析“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內涵。2、聯絡中學教學實際,談談怎樣運用講授法和談話法進行教學。五、案例分析:試用德育過程的基本原理分析下面案例:教室裏靜悄悄,同學們在認真地上課。忽然,一種學生的書包裏躥出一只青蛙,“呱呱”地叫著跳向講臺,全班頓時亂了,班主任查出是小李干的,一氣之下狠批他一頓??墒牵淌已Y被陸續帶進一只小貓、小狗、老鼠、麻雀……,小李在班主任眼中成了一種不可救藥的“調皮大王”,批評、監視、懲罰都沒使小李轉變。好輕易撐過了一年,他升入初二,新班主任沒采用“下馬威”,而是仔細觀測他,很快發既有一門課,小李不僅上課認真聽,下課還要盯著問,這是動物課。班主任把小李找來,出乎小李的意料,班主任沒有批評他而是問他:“你喜歡動物嗎?”他點點頭?!澳呛芎茫覀儼喑闪⒁环N動物愛好小組,你來當組長,好嗎?”他驚愕了。當班長,從小學到中學,歷來都是批評的對象,從沒有想過尚有人叫他當干部。動物小組開展了觀測昆蟲活動,小李在課余和同學們一起捕捉昆蟲,制作標本。多種各樣的昆蟲,有許多種他都認識,可這蝴蝶、螳螂、蝗蟲……多種各樣的名字怎么寫?碰到了難題,他問動物老師,并且認真查字典。六個月過去了,小李在班主任的引導下,從觀測昆蟲活動中,懂得了各門功課的重要性,對學習產生濃厚的愛好,也逐漸改掉了散漫的壞習慣,認真學習,獲得了很大進步,在全市昆蟲比賽中,動物小組制作的標本獲得鼓勵獎。他還寫了科學論文?!兑话憬逃龑W》試卷七一、單項選擇題:1、最早以教育學命名的專著是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的(A)A、《一般教育學》B、《教育學教程》C、《實用教育學》D、《教育學原理》2、最早將教育列入大學課程的哲學家(A)A、康德B、赫爾巴特C、黑格爾D、費爾巴哈3、所謂“雙基”是指(C)A、基礎知識,基礎理論B、基礎知識,基本技能C、基本知識,基本原理D、基礎知識,基礎實踐4、最早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B)A、夸美紐斯B、赫爾巴特C、凱洛夫D、布魯納5、“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體現了教學的(C)原A、啟發式B、循序漸進C、因材施教D、鞏固性6、(C)是國家對一門學科的教學提出的統一規定和詳細規定。A、教學計劃B、教科書C、教學大綱D、教學內容7、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作用的發揮、培養要(B)教育者的作用。A、聯絡B、依賴C、不依賴D、取消8、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學校各部門、各年級、各級組織要形成一種統一的教育整體,這是根據(A)而提出來的。A、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B、整體教育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C、依托積極原因克服消極原因原則D、共產主義方向性原則9、在教育體制改革中,規定了把什么管理權交給地方(A)A、基礎教育管理權B、高等教育管理權C、中等教育管理權D、職業教育管理權10、主張由學生自已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的教學措施叫(C)讀書指導法B、練習法C、程序教學法D、發現法二、名詞解釋:1、智育2、教育措施3、德育原則4、課外活動5學生三、辨析題:1、德育工作要把“塑造”和“改造”結合起來。2、“因材施教”就是給優生開“小灶”。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基礎知識和理論講清了,就是培養學生的能力。4、課程這一概念并不僅指學校中開設的各門學科。5、教師的勞動完全以個體勞動的形式進行的,因此,教師勞動成果是教師勞動的成果。四、論述題:1、談談你對基礎教育改革的見解。2、你認為我國目前小學德育中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改善?五、案例分析:運用教育學原理分析下列案例:一位英語老師講“目前完畢時”,他在小結時提出:英語目前完畢時態用來指剛剛結束(完畢)的動作,強調的是剛剛結束(完畢)的動作,它所強調的是目前的成果,而不是過去的動作。講課時,他已經舉了若干課文上和自已選擇的例句。為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用指揮捧指著講臺上的白色玻璃杯和學生對話。師:What’sthis?生:Thisisaglass.師:I’mgoingtobreakit.說完,就將玻璃杯摔到地上,杯子打碎了,學生們吃了一驚,為之愕然。師:WhathaveIdone?某些學生開始明白教師的用意了:Youhavebrokenglass.師:你在這裏為何用目前完畢時態的句子回答我剛剛做了什么?生:因您問的是剛剛干了什么?您打碎杯子的動作剛剛結束,目前的結束是您把杯子打碎了?!兑话憬逃龑W》試卷八一、單項選擇題:1、我國古代教育是以(A)為中心的A、倫及教師專業化問題理B、政治C、經濟D、文化2、教育的生物來源說和教育心理來源說都否認教育的(B)。A、階級性B、社會性C、歷史性D、相對獨立性3、老式教育學派的代表人物是(B)A、夸美紐斯B、赫爾巴特C、杜威D、凱洛夫4、(C)是國家對一門學科的教學提出的統一規定和詳細規定。A、教學計劃B、教科書C、教學大綱D、教學內容5、教育對年輕一代身心發展起(B)作用A、決定B、主導C、制約D、影響6、培養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這裏說的勞動者是指(C)A、體力勞動者B、腦力勞動者C、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相結合的勞動者D、手工業者7、學生的重要任務是(B)A、生產勞動B、學習活動C、文娛活動D、社會活動8、德育過程的重要矛盾是(B)之間的矛盾A、教育者與教育內容B、教育規定與受教育者既有品德水平C、德育任務與德育途徑措施D、教育者與德育手段9、教育適應人身心發展的差異性,要做到(B)A、循序漸進B、因材施教C、教學相長工D、防微杜漸10、學校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是(C)教育B、智育C、教學D、課外活動二、名詞解釋:1、雙軌制2、講授法3、學生集體4、德育原則5、課外活動三、辨析題:1、教育是人類特有的社會現象。2、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思想品德教育。3、教學措施就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措施。4、課外活動和課堂教學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因此兩者是沒有區別的。四、論述題:1、聯絡中學教學實際,分析怎樣貫徹各條教學原則。2、一種拾歲的孩子競考上大學,而大多數孩子做不到這一點,可見遺傳起決定作用。試用教育理論加以闡明。五、案例分析:一位化學教師,在課堂上做氫氣比空氣輕的演示試驗。他用連通“啟普發生器”(剝取氫氣的儀器)的管子沾肥皂水,看氫氣吹出的肥皂泡在空氣中上升,以證明它比空氣輕,可就是吹不出肥皂泡。演示不成功,下課時間到了,教師沒措施只好宣布不做了:“今天不做了,反正大家懂得氫氣比空氣輕就是了?!痹嚪治龃税咐?,教師體現或違反了什么教育原理,為何?!兑话憬逃龑W》試卷九一、單項選擇題:1、馬克思主義有關人的全面發展學說是制定我國教育目的的(B)A、物質條件B、理論基礎C、客觀條件D、指導方針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是(B)的言論。A、朱熹B、孔子C、荀子D、孟子3、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義務教育可分兩個階段,是(B)A、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B、初等教育與初級中等教育C、初等教育與初級職業教育D、初等教育4、我國現階段普遍采用的教學形式是(C)A、個別教學B、現場教學C、課堂教學D、小組教學5、采用分科形式,但加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絡課程是(B)A、學科課程B、有關課程C、融合課程D、綜合課程6、環境原因中對青少年影響最大的是(C)A、自然環境B、通過人類改造的自然環境C、社會物質條件D、外部環境7、直接決定教育目的性質和方向的是(C)A、生產力B、教學人員C、政治經濟D、培養目的8、健全的集體形成的標志是(B)A、堅強的領導班子B、對的的集體輿論C、能開展各項活動D、合理的規章制度9、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向自已的教育對象學習,稱之為“教學相長”,這個教育思想最早是在我國的教學著作(C)中提出來的。A、《論語》B、《師說》C、《學記》D、《大學》10、在思想品德教育過程中建立必要的規章制度和規定,這是根據(B)提出來的。A、共產主義方向性原則B、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C、知行統一原則D、教育影響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二、名詞解釋:1、活動課程2、道德認識3、課堂教學4、學生5、智育三、辨析題:1、“知情意行”這幾種原因在一種人思想品德發展過程,是互相獨立,互不影響的。2、教學和教學活動,教學過程是不一樣概念。3、德育有法,但無定法。4、經濟要發展,教育要先行。5、教育來源于勞動。四、論述題:1、聯絡中學教學實際,談談怎樣運用講授法和談話法進行教學。2、課外活動有哪些重要特點?開展課外活動有何現實意義?五、案例分析:下列案例體現或違反教育學上什么原理?試加以分析。有一名成績優秀的初三女生李某在上語文課時,忘帶書本,老師就讓她和另6名男女生(均忘帶書本而)被罰站一堂課。當晚,李某沒有去學校晚自習。回到家後,情緒低落。第二天早上,她像往常同樣,背著書包上學。不過,一小時後又回家了,一種人關在屋裏。74歲的奶奶問怎么不上學?沒有回音。當接到孩子奶奶電話,匆匆趕回的母親撞開房門時,15歲的女兒已經在窗戶上上吊,氣絕身亡。《一般教育學》試卷拾一、單項選擇題:1、教育的生物來源說和心理來源說都與否認了教育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