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第2課時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_第1頁
第2節 第2課時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_第2頁
第2節 第2課時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_第3頁
第2節 第2課時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_第4頁
第2節 第2課時 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GAOZHONGTONGBUXUEANYOUHUASHEJI第三章第二節第2課時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高中同步學案優化設計匯報人:目錄索引PARTONE任務二

明確季風環流的成因、分布及氣候特點PARTTWO任務一

明確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課程標準運用示意圖,說明氣壓帶、風帶的分布素養目標1.結合海陸熱力差異和熱力環流的原理,理解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的形成與分布,培養綜合思維素養2.結合所處的地理位置,了解東亞季風的風向變化,并探究其成因,進而掌握南亞季風的成因和風向的季節變化,培養區域認知素養3.通過對比南亞和東亞不同季節季風風向的差異,分析季風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樹立人地協調觀素養學習目標思維導圖任務一明確海陸分布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PARTONE必備知識?落實

海水與陸地上土壤、巖石比熱容的差異1.海陸的熱力差異對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2.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1)成因:北半球陸地面積

且海陸

分布,海陸的熱力差異大。

(2)分布時間原因陸地海洋7月

帶被大陸上的熱低壓所切斷

亞洲低壓高壓中心1月

帶被大陸上的冷高壓所切斷

亞洲高壓低壓中心3.南半球氣壓分布南半球的

面積占絕對優勢,緯向分布的氣壓帶比北半球明顯,特別是南緯30°以南的地區,氣壓帶基本上呈

狀分布。

大相間副熱帶高壓副極地低壓海洋帶【跨學科概念】水的比熱容大,故增溫慢,降溫也慢。因此,夏季陸地增溫快,溫度比海洋高,冬季海洋降溫慢,溫度比陸地高。

【方法技巧】1.巧記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的分布(1)口訣法:“陸高切低,陸低切高”。冬季,陸地上形成高壓,副極地低壓帶被陸地上的高壓切斷,只保留在海洋上;夏季,陸地上形成低壓,副熱帶高壓帶被陸地上的低壓切斷,只保留在海洋上。物理概念月份大西洋亞歐大陸太平洋7月亞速爾高壓亞洲低壓夏威夷高壓1月冰島低壓亞洲高壓阿留申低壓(2)圖示法2.高、低氣壓活動中心的判斷方法(1)根據等壓線的閉合情況判斷等壓線閉合,中心氣壓偏低,為低壓中心,中心氣壓偏高,為高壓中心。(2)根據季節判斷夏季,陸地上形成低壓,海洋上形成高壓;冬季,陸地上形成高壓,海洋上形成低壓。(3)根據風向判斷風由陸地吹向海洋時,陸地上是高壓,海洋上是低壓;風由海洋吹向陸地時,海洋上是高壓,陸地上是低壓?!旧顚嵺`】1.冬季,陸地近地面氣溫低,形成高壓;夏季,陸地近地面氣溫高,形成低壓。2.影響我國寒潮的冷高壓是亞洲高壓。對點訓練?突破下圖為某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形勢圖。讀圖,完成1~3題。

1.該氣壓分布形勢一般出現在(

)A.1—2月 B.5—6月C.7—8月 D.9—10月2.在這種氣壓分布狀況下,A地盛行(

)A.東南風 B.西南風

C.東北風 D.西北風AD3.圖中的氣壓分布格局反映了(

)A.太陽輻射在不同季節的差異B.大氣環流的多樣性C.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D.地勢起伏對大氣環流的影響C解析第1題,根據圖中亞歐大陸和太平洋的氣壓差異可知,此季節亞歐大陸高壓強盛,是由于陸地比熱容較小,冬季降溫快,空氣收縮下沉,形成冷高壓;海洋上相反。所以,圖中氣壓狀況出現在冬季。第2題,由圖中等壓線分布分析,A地氣壓西北高東南低,氣壓梯度力由西北指向東南,在向右的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西北風。第3題,圖中同緯度的陸地氣壓高,海洋氣壓低,反映了海陸的熱力差異。任務二明確季風環流的成因、分布及氣候特點PARTTWO必備知識?落實1.1月份北半球氣壓中心和冬季風

2.7月份北半球氣壓中心和夏季風3.亞洲季風環流地處最大的大陸,瀕臨最大的海洋,海陸的熱力差異顯著,季風氣候最為典型比較項目

東亞季風南亞季風主要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季節冬季夏季冬季夏季主要風向

東南風東北風

源地冬季風源于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夏季風源于西北太平洋冬季風源于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夏季風源于印度洋西北西南比較項目東亞季風南亞季風主要成因海陸熱力差異季風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海陸熱力差異

主要分布地區中國東部季風區、朝鮮半島、日本印度半島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方法技巧】季風環流的判斷方法(1)通過30°N或60°N處的氣壓分布狀況判斷季節。例如,若30°N的陸地近地面有低壓中心(70°E附近,即亞洲低壓)分布,則為北半球的夏半年;若60°N的陸地近地面有高壓中心(90°E附近,即亞洲高壓)分布,則為北半球的冬半年。(2)通過東亞、南亞、東南亞地區的風向判斷季節:偏北風為北半球冬季,偏南風為北半球夏季。(3)根據季節可判斷30°N或60°N處氣壓狀況及東亞、南亞、東南亞的風向?!就卣寡由臁课鞅碧窖蟾睙釒Ц邏杭古c我國鋒面雨帶移動的關系(1)正常年份:副熱帶高壓脊位置變動和鋒面雨帶的位置變化(2)異常年份①若夏季副熱帶高壓脊西伸至我國大陸且位置持續偏南時,雨帶則長時間滯留在江淮地區,易造成江淮地區洪澇災害,而北方地區則會發生干旱。②當副熱帶高壓脊季節性北躍時間提前,位置較常年偏北時,我國北方地區就容易出現洪澇災害,南方則易干旱?!旧顚嵺`】1.我國東北、西北地區因距離冬季風源地(蒙古、西伯利亞地區)近,冬季風的勢力強于我國的南方地區。2.北半球夏季,幾內亞灣北岸、索馬里半島盛行的西南風,其成因都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3.季風氣候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主要是雨熱同期,不利影響主要是旱澇災害頻繁。能力素養?提升情境探究(參照中圖版選擇性必修1教材)鄭和下西洋首次航行始于永樂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結束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共計七次。下圖為鄭和下西洋航行線路示意圖。(2)(地理實踐力)鄭和船隊的航行動力主要來自季風,你認為何時出發比較合適?何時返航比較合適?提示東海、南海、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北印度洋。東海、南海北部冬季吹西北風,夏季吹東南風;南海南部、孟加拉灣、阿拉伯海、北印度洋冬季吹東北風,夏季吹西南風。提示冬半年出發,夏半年返航。

(1)(區域認知)鄭和下西洋的船隊通過了哪些海區?這些海區冬季、夏季各吹什么季風?思維建模下圖為某區域季風風向圖。據此完成1~2題。1.圖示a、b兩風向中(

)A.a為夏季風,炎熱干燥B.a為冬季風,寒冷干燥C.b為夏季風,暖熱濕潤D.b為夏季風,陰冷濕潤2.b季風的形成原因是(

)A.海陸的熱力差異B.大氣受熱膨脹上升C.赤道與極地的溫差大D.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CD【思維流程】對點訓練?突破下圖為某區域不同季節盛行風向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圖示甲、乙盛行風中(

)A.甲風7月最為盛行B.甲風形成與海陸的熱力差異無關C.乙風1月最為盛行D.甲風主要由信風越過赤道偏轉形成2.在甲風盛行的季節(

)A.非洲斑馬活動位置偏北B.內蒙古草原一片蔥綠C.阿爾卑斯山雪線較高D.亞洲高壓勢力強盛DD解析第1題,由圖可知,甲為西北季風,應為北半球冬季時東北信風南移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向左偏轉形成西北季風,該季風在1月最盛行;甲風形成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是夏季,陸地是低壓,海洋為高壓,與海陸的熱力差異有關;乙風為東南信風,在7月最為盛行。第2題,由上題可知,甲風1月最為盛行,即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此時非洲南部的熱帶草原氣候區正值濕季,斑馬活動應偏南;內蒙古草原為枯草季節;阿爾卑斯山此季節積雪多,雪線較低;此時為冬季,亞洲高壓勢力強盛。下圖為世界某區域某月季風示意圖。據此完成3~4題。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時為7月份B.圖中A、B、C三種風都是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C.A、B、C三種風影響的地區都易出現降水D.C風是B風越過赤道后偏轉而形成的4.圖示季節(

)A.亞歐大陸上被亞洲高壓控制B.亞歐大陸上的溫度高于同緯度海洋C.亞洲東部地區低溫少雨D.全球氣壓帶、風帶位置偏南AB解析第3題,圖中顯示南亞和東亞地區盛行偏南風,此時可能是北半球夏季;圖中A、B、C三種風分別是東南季風、西南季風、東南信風。其中,東南信風常年存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