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jié)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_第1頁
第3節(jié)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_第2頁
第3節(jié)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_第3頁
第3節(jié)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_第4頁
第3節(jié)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中同步學(xué)案優(yōu)化設(shè)計GAOZHONGTONGBUXUEANYOUHUASHEJI第三節(jié)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第一章課程標(biāo)準(zhǔn)呈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目標(biāo)通過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3~4種地貌,描述其景觀的主要特點。1.結(jié)合景觀圖或野外考察,說出喀斯特地貌的成因、類型及特點。(地理實踐力)

2.結(jié)合景觀圖或野外考察,說出海岸地貌的成因、類型及特點。(地理實踐力)

3.結(jié)合景觀圖或相關(guān)資料,說出冰川地貌的成因、類型及特點。(綜合思維)目錄索引壹基礎(chǔ)落實·必備知識全過關(guān)貳重難探究·能力素養(yǎng)全提升基礎(chǔ)落實·必備知識全過關(guān)第二章一、喀斯特地貌1.概念:又稱巖溶地貌,是

巖石(以石灰?guī)r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蝕作用和伴隨的機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種地貌。

可溶性

原意為“巖石裸露的地方”2.類型(1)喀斯特溶蝕地貌溶蝕溝槽石脊陡峭100巖溶平原圓錐天坑溶解(2)喀斯特沉積地貌①類型:石鐘乳、

、石柱和鈣華等。

②鈣華:在合適的條件下,富含

的地下熱水接近或出露于地表時,因CO2大量逸出,導(dǎo)致

沉積而形成。包括

、鈣華湖等。

石筍Ca(HCO3)2CaCO3鈣華壩二、海岸地貌1.海岸帶:

互相接觸和互相作用的地帶。

2.海岸地貌(1)概念:海岸帶在構(gòu)造運動、

、生物作用和氣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表形態(tài)。

(2)類型①海蝕地貌:甲

,乙

,丙

②海積地貌:丁

、沙嘴、離岸堤、水下沙壩等。

陸地海洋海水運動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柱海灘三、冰川地貌1.冰川(1)概念:指

或高山地區(qū)多年存在并沿地面緩慢運動的天然

(2)類型劃分依據(jù)類型分布冰川的

和規(guī)模

大陸冰川面積大、冰層厚,主要分布在南極洲和

山岳冰川發(fā)育在高山上,主要分布在

高海拔地區(qū)

(3)冰川作用:冰川對地球表面的侵蝕、搬運和

作用。

主要形成在基巖海岸

極地冰體格陵蘭島中低緯度堆積2.冰川地貌(1)概念:

導(dǎo)致地表形態(tài)變化所形成的地貌。

(2)類型:

、冰川槽谷(U形谷)、

和刃脊等。

(3)現(xiàn)代冰川地貌①分布:

地區(qū)和中低緯度高山地區(qū),特別是

大陸、北美大陸的很多地區(qū)。

②典型地貌:冰蝕湖、

等。

③作用:研究

的依據(jù)。

冰川作用冰斗角峰兩極歐亞峽灣環(huán)境演變知識拓展喀斯特作用

化學(xué)反應(yīng)方程式作用CaCO3+CO2+H2O===Ca(HCO3)2

溶蝕作用Ca(HCO3)2===CaCO3↓+CO2↑+H2O沉積作用思維提升是不是所有的水都可對石灰?guī)r產(chǎn)生溶蝕作用?提示含有二氧化碳的水與石灰?guī)r中的碳酸鈣發(fā)生反應(yīng),從而使石灰?guī)r被溶蝕。溶蝕力的強弱與二氧化碳的含量有關(guān)。連線生活在一篇游記中有這樣一段話:“自古以來桂林就有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那么桂林的風(fēng)景到底有多么美呢?在這里有平地拔起、千姿百態(tài)的高山,還有蜿蜒曲折、明潔如鏡的漓江……”文字中所說的“平地拔起、千姿百態(tài)的山峰”屬于何種喀斯特地貌?為什么?提示

喀斯特溶蝕地貌(峰林或孤峰)。周圍為地勢平坦的洼地,才有平地拔起之感;受流水溶蝕作用形成千姿百態(tài)的高山。

圖表解讀讀教材圖2-41、2-42,完成以下問題。(1)形成海蝕崖、海蝕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什么?(2)海灘、沙嘴的成因與海蝕崖、海蝕柱的成因是否相同?提示波浪侵蝕作用。

提示不相同,海灘、沙嘴是波浪堆積作用形成的。連線生活蓋朗厄爾峽灣位于挪威西南岸,全長約16千米,兩岸聳立著海拔1500米以上的群山,有許多瀑布沿陡峭的巖壁瀉入峽灣,游客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震撼。嘗試探究蓋朗厄爾峽灣的形成原因。提示緯度高、終年氣溫低,冰川侵蝕作用強烈,形成槽谷;冰退以后,海水侵入槽谷而形成。知識拓展冰川沉積物的特征由碎屑物質(zhì)組成;大小混雜,缺乏分選性,經(jīng)常是巨大的石塊和細微的泥質(zhì)物的混合物;碎屑物無定向排列,扁平或長條狀石塊可以呈直立狀態(tài);無成層現(xiàn)象;絕大部分棱角分明。重難探究·能力素養(yǎng)全提升第三章情境探究材料部分喀斯特地貌圖。

①溶溝和石芽

②峰林、峰叢、孤峰

探究點一喀斯特地貌有哪些類型?各是怎樣形成的?③溶洞、石筍、石柱、石鐘乳

④溶斗

⑤鈣華景觀

結(jié)合材料探究:(1)圖中地貌按位置,可以分為地上喀斯特地貌和地下喀斯特地貌,據(jù)此分類。提示地上喀斯特地貌有①②④⑤,地下喀斯特地貌有③。

(2)圖中地貌按成因,可以分為喀斯特溶蝕地貌和喀斯特沉積地貌,據(jù)此分類。提示喀斯特溶蝕地貌有①②④以及③中的溶洞,喀斯特沉積地貌有③中的石筍、石柱、石鐘乳和⑤。

方法突破1.喀斯特地貌的發(fā)育過程

類型形態(tài)成因喀斯特溶蝕地貌石芽→石林→峰叢、峰林→孤峰→殘丘溶蝕水平方向:溶溝→溶蝕洼地→溶蝕谷地垂直方向:溶斗→落水洞→地下河溶洞喀斯特沉積地貌石鐘乳、石筍、石柱和鈣華等沉積2.喀斯特地貌類型、形態(tài)及成因?qū)嵺`應(yīng)用1“中國南方喀斯特”一期于2007年被收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名錄》。2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選址貴州黔南州平塘縣大窩凼的主要原因:地處亞熱帶,屬于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空氣質(zhì)量好;無線電環(huán)境理想;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接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造型,工程開挖量小;位于喀斯特地貌區(qū),巖石透水性強,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滲透,加之地下河較多,便于排水。應(yīng)用體驗《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中記載:“此處山小而峭,或孤峙,或兩或三,連珠駢筍,皆石骨嶙峋,草木搖飏,升降宛轉(zhuǎn),如在亂云疊浪中,令人茫然,方向(莫)辨。”下圖為我國不同地區(qū)地貌景觀圖,讀圖,完成1~2題。1.圖中四幅景觀圖中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所記載的地貌類型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B2.圖中④所示的地貌景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

)A.青藏高原 B.黃土高原C.云貴高原 D.內(nèi)蒙古高原B解析第1題,《徐霞客游記·楚游日記》中描述的景觀是喀斯特地貌,②符合,B正確。①是西北的雅丹地貌,③是沙丘,④是千溝萬壑的地貌,A、C、D錯誤。第2題,④是千溝萬壑的地貌,主要分布于黃土高原地區(qū),B正確;青藏高原多冰川地貌,A錯誤;云貴高原以喀斯特地貌為主,C錯誤;內(nèi)蒙古高原多風(fēng)成地貌,D錯誤。讀圖,完成3~4題。3.圖中地貌主要是受何種外力影響形成的?(

)A.流水溶蝕 B.風(fēng)力侵蝕C.冰川侵蝕 D.流水沉積4.關(guān)于該地貌發(fā)育的石鐘乳和峰林的成因關(guān)聯(lián),正確的是(

)A.石鐘乳——侵蝕作用峰林——侵蝕作用B.石鐘乳——侵蝕作用峰林——沉積作用C.石鐘乳——沉積作用峰林——溶蝕作用D.石鐘乳——沉積作用峰林——沉積作用AC解析第3題,據(jù)圖可知,圖中有溶洞和地下河等喀斯特地貌,說明是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第4題,石鐘乳是喀斯特沉積地貌,峰林是喀斯特溶蝕地貌。情境探究“嘩!嘩!……”海浪拍打著礁石,濺起了幾尺高的潔白晶瑩的水花,海浪涌到岸邊,輕輕地撫摩著細軟的沙灘,又戀戀不舍地退回,一次又一次地撫摩著,在沙灘上劃出一條條的銀邊……探究點二海岸地貌有哪些類型?各是怎樣形成的?結(jié)合材料探究:(1)海邊的礁石往往形態(tài)各異,試判斷其主要成因。(2)濱海的沙灘是如何形成的?提示波浪的侵蝕作用。

提示波浪的堆積作用。

方法突破1.海岸地貌的成因及主要類型

海岸地貌成因主要類型海蝕地貌岸邊巖石在波浪、潮流等不斷侵蝕下形成的海蝕穴、海蝕拱橋、海蝕崖、海蝕平臺、海蝕柱等海積地貌泥沙來源比較豐富的海岸,在波浪、沿岸流的共同作用下,泥沙發(fā)生堆積形成的海灘、沙嘴、離岸堤、水下沙壩等2.海蝕地貌的形成過程實踐應(yīng)用1潟湖是被沙嘴、沙壩或珊瑚分割而與外海相分離的局部海水水域。2海岸地貌通常分布在平均海平面上下10~20米,寬度在數(shù)千米至數(shù)十千米范圍內(nèi)。應(yīng)用體驗讀某海域相鄰的兩處海岸地貌景觀圖,完成1~2題。1.圖1所示地貌屬于(

)A.海蝕平臺 B.海蝕崖C.海蝕柱 D.離岸堤2.關(guān)于圖2所示海岸地貌的描述,正確的是(

)A.風(fēng)力作用下的泥沙堆積B.河流作用下的泥沙堆積C.波浪作用下的泥沙堆積D.冰川作用下的泥沙堆積BC解析第1題,讀圖并根據(jù)所學(xué)知識可知,圖1所示地貌屬于海浪侵蝕作用形成的海蝕崖,B正確;海蝕平臺是微微向大海傾斜的基巖平臺,海蝕柱的主要特點是呈柱狀,都與圖示地貌不符,A、C錯誤;激浪流挾帶的泥沙在沒有到達水邊線以前就堆積下來,在一定位置上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狀堆積體,就是離岸堤,與圖示地貌不符,D錯誤。第2題,圖2所示地貌分布在海岸地區(qū),為海岸地貌——沙灘,主要受波浪堆積作用形成,與風(fēng)力作用關(guān)系不大,A錯誤,C正確;圖示區(qū)域沒有河流、冰川,因此與河流作用和冰川作用無關(guān),B、D錯誤。情境探究海螺溝冰川是世界上僅存的低海拔冰川之一,它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境內(nèi)。海螺溝冰川是亞洲東部海拔最低、離大城市最近、最容易進入的冰川。在冰川侵蝕、搬運、堆積等外力作用下,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冰川地貌。冰川侵蝕地貌示意圖

流水堆積和冰川堆積垂直剖面圖

探究點三冰川地貌有哪些類型?它們是怎樣形成的?結(jié)合材料探究:(1)材料中有哪些冰川侵蝕地貌?(2)比較流水堆積和冰川堆積的差異,并分析原因。

提示角峰、冰斗、刃脊、冰川槽谷等。

提示流水堆積:有明顯的分層,并且顆粒物有明顯的分選性。原因:在流水堆積過程中,受重力作用,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冰川堆積:無明顯分層,大小顆粒物雜亂分布。原因:冰川在短時間內(nèi)融化,其挾帶的顆粒物來不及分選堆積,只能大小混雜地堆積在一起。方法突破1.常見冰蝕地貌及其特征

類型概況主要特征景觀圖示角峰多個冰斗之間的尖銳山峰金字塔形的尖峰刃脊相鄰冰斗之間的陡峭山脊刀刃狀的山脊類型概況主要特征景觀圖示冰斗在冰川源頭,由于冰蝕作用形成的斗狀洼地三面為陡壁所圍,朝向坡下的一面有個開口,外形如圍椅狀U形谷冰川侵蝕地面形成的谷地兩壁陡立,谷底開闊,形如字母“U”類型概況主要特征景觀圖示峽灣U形谷形成后,冰川消融,海水侵入狹長海灣,深入陸地數(shù)十至數(shù)百千米,海水很深,兩側(cè)陡崖巍然冰蝕湖由冰川的侵蝕作用產(chǎn)生的凹地積水而成的湖凹地積水而成的湖泊類型成因景觀圖示冰磧湖由不規(guī)則的冰磧物堆積形成的洼地積水而成冰磧平原冰川的沖擊和侵蝕使低山丘陵變平或消失,同時冰磧物也淤平了洼地和山谷,形成冰磧平原2.常見冰磧地貌及其成因類型成因景觀圖示冰磧丘陵冰磧物在冰層內(nèi)通常分布不均勻,其在冰川融化時沉積成厚度不同并且有波動起伏的冰磧蓋層實踐應(yīng)用1西歐典型冰川地貌(1)峽灣:冰川作用,崖壁陡峭,曲折幽深,典型景觀有挪威西峽灣。(2)波狀平原:冰磧作用,波狀起伏,有低緩的波狀丘陵,典型景觀有波德平原。(3)冰蝕湖:冰蝕作用,阿爾卑斯山脈南部峰巒挺拔,多寬谷、尖峰、冰蝕湖,山脈兩側(cè)有湖泊。2北美洲典型冰川地貌最典型的是北美五大湖,由冰川侵蝕作用形成。五大湖中的蘇必利爾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五大湖是冰川刨蝕作用形成的冰蝕湖,除密歇根湖外均為美國、加拿大兩國共有。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大部分在北溫帶。中國典型冰川地貌:喜馬拉雅山脈冰川、昆侖山脈冰川、唐古拉山脈冰川。應(yīng)用體驗下圖為小王同學(xué)在學(xué)習(xí)地理時看到的某種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據(jù)圖推測,形成該地貌的最主要外力作用是(

)A.冰川作用 B.風(fēng)力作用C.流水作用 D.波浪作用AD2.下列景觀與該地貌成因一致的最可能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