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_第1頁
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_第2頁
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_第3頁
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_第4頁
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QING明MING祭先烈

敬英雄永遠銘記歷史致/敬/先/烈/不/負/英/魂飲/水/思/源/不/忘/來/路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目MU致/敬/先/烈/不/負/英/魂飲/水/思/源/不/忘/來/路錄LU第一部分知民俗第二部分祭英烈第三部分勇?lián)斨?敬/先/烈/不/負/英/魂飲/水/思/源/不/忘/來/路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知ZHI民MIN俗SU1清

明唐·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里描寫的是哪一個節(jié)日?關于這個節(jié)日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識?1清明節(jié)的由來1清明節(jié)的由來

清明—萬物生長,是農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草木繁茂之意,另有清淡明智之意。

清明節(jié)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8天。《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節(jié)日起源1清明節(jié)的由來節(jié)日起源

相傳大禹治水后,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

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蘇,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時節(jié)。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jié)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1清明節(jié)的由來節(jié)日沿革唐代首次將清明節(jié)列入國家法定假日,在唐代,清明節(jié)與寒食節(jié)一道,首次被列入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清明節(jié)放假了!在隋唐之前,人們重寒食、輕清明。到唐玄宗時,將清明節(jié)掃墓正式編入禮典,屬當時的“五禮”之一,清明節(jié)的地位因此得到抬升,清明假期與寒食節(jié)連在一起,成為當年繼元宵假期之后春天里的“小長假”。清明節(jié)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jié)日。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節(jié)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清明節(jié)正式成為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1清明節(jié)的由來古時,寒食是緬懷和感恩為主題的祭掃節(jié)日。清明原來是踏青春游的日子。后來,清明節(jié)演變成祭祖日,在這一天主要是祭祖和掃墓。掃墓從唐朝開始盛行。唐朝掃墓日期一般在寒食節(jié),唐玄宗詔令“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隨著時間的遷移,寒食節(jié)的習俗新漸融入了清明節(jié)。后來就逐逝轉變?yōu)榍迕鲯吣沽恕吣?清明節(jié)的由來踏青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趁便,一家老少在山鄉(xiāng)野間游樂,回家時順手折幾支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其樂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節(jié)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觀賞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jié)俗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1清明節(jié)的由來插柳據(jù)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蔭。1清明節(jié)的由來蕩秋千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jié)習俗。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秋千掛彩繩。”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之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fā)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yǎng)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1清明節(jié)的由來放風箏風箏又稱“紙鳶”,放風箏是清明時節(jié)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jié),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jù)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致/敬/先/烈/不/負/英/魂飲/水/思/源/不/忘/來/路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祭JI英YING烈LIE22緬懷先烈傳承精神清明,我們在祭拜先祖、表達哀思時,更應該祭奠革命先烈們!因為總有那么一群最勇敢,最擔當?shù)娜耍陉P鍵時刻挺身而出。他們?yōu)榱巳嗣竦男腋:蛧业母粡姡⒂聭?zhàn)斗,不懼犧牲,永遠地長眠于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他們用殷紅的鮮血,書寫了愛國主義最壯麗的詩篇!他們是時代的先鋒,是中國的脊梁,是民族的驕傲!那些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名字2緬懷先烈傳承精神楊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確山縣。曾任農民革命軍總指揮。1928年后,一直從事秘密革命工作。曾5次被捕入獄,屢受酷刑,堅貞不屈。1939年在東南滿地區(qū)秋冬季反“討伐”作戰(zhàn)中,自己率警衛(wèi)旅轉戰(zhàn)于蒙江一帶,最后只身與敵周旋5晝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在楊靖宇犧牲后,當殘忍的日軍割頭剖腹,發(fā)現(xiàn)他的胃里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無一粒糧食,也無不為之震驚。楊靖宇2緬懷先烈傳承精神江竹筠江竹筠,四川自貢人,紅巖烈士。1939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考入中華職校渝校會計訓練班。在校一年里,她在中共江北縣委的領導下,組織學校黨員開展抗日救亡宣傳。在宣傳中,她不顧個人危險,在學校、南岸等地散發(fā)傳單,揭露皖南事變真相。1948年6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囚于渣滓洞監(jiān)獄。在獄中,一次次面對敵人的辣椒水、筷子夾等慘無人道的酷刑,她始終毫無畏懼,她說:“你們可以打斷我的手,殺我的頭,要組織是沒有的。”1949年11月14日壯烈犧牲。2緬懷先烈傳承精神董存瑞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戰(zhàn)爭中,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zhàn)斗打響。董存瑞任爆破組組長,連隊突然遭敵猛烈火力的封鎖。董存瑞挺身而出,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在前進時左腿負傷,仍頑強堅持,沖至橋下。但是發(fā)現(xiàn)沒有可以放置炸藥的地方。在這危急關頭,他毅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此時,他年僅19歲。2緬懷先烈傳承精神雷鋒雷鋒,他14歲的時候加入中國少年先鋒隊,之后在196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同志,雷鋒在短暫的一生中幫助了無數(shù)人。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鋒日記》令無數(shù)讀者為之動容。他的一生,雖平淡與平凡,卻激勵了無數(shù)的人。雷鋒語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2今日英雄生命守護那些值得我們永遠銘記的名字我們沒有經歷過血雨腥風的戰(zhàn)爭年代,有幸生活在如今安靜祥和的和平年代。但我們不可忘記,和平年代依然有那樣的一群人,他們以生命護佑生命,更有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他們是新時代的英雄!2緬懷先烈傳承精神2020年6月15日,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qū),中印雙方發(fā)生激烈的肢體沖突。在面對外軍越線,我們的戰(zhàn)士毫不畏懼、英勇戰(zhàn)斗,直至壯烈犧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為救助戰(zhàn)友犧牲。戍邊官兵,保家衛(wèi)國,他們用熱血捍衛(wèi)界碑,以生命丈量雪原真正肩負起了“保家衛(wèi)國”的莊嚴使命,。陳紅軍,1987年生,80后戰(zhàn)士;肖思遠,1996年生,90后戰(zhàn)士;王焯冉,1996年生,90后戰(zhàn)士;陳祥榕,2001年生,00后戰(zhàn)士。2緬懷先烈傳承精神彭銀華,一個僅29歲的呼吸科醫(yī)生,2020年2月20日,他走了,帶著他最美的遺憾永遠離開了世界,早應該被送出的婚請柬還靜靜的崩在他的抽屜里。在疫情面前,他延遲婚期,主動請戰(zhàn)、他立下了“疫情不散,婚禮不辦”的誓言,堅定奔赴抗疫最前線。他,于國,他有著“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無畏精神,于家,他卻飽含“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愧對家人之心。在疫情面前,他是逆流而上的最美逆行者,危難之中,自有英雄!彭銀華2緬懷先烈傳承精神向雪飛向雪飛,2003年參加公安工作,生前系湖北省來鳳縣公安局漫水派出所所長。先后參與偵破各類刑事案件千余起,調解基層糾紛千余次,未發(fā)生一起錯案,多次立功受獎,被評為“湖北好人”“恩施楷模”等。全國公安系統(tǒng)二級英雄模范2016年7月13日,在和戰(zhàn)友參與抓捕涉毒團伙行動時,向雪飛被4名吸毒人員持兇器暴力襲擊,身上多處被刺傷,失血過多,生命永遠定格在41歲。向雪飛生前對工作很執(zhí)著,加班多、辦案抓壞人多、不回家多。他的警車上和手機里放著很多網上在逃人員的照片,方便自己隨時比對可疑人員。從警13年,向雪飛始終心系百姓,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2教師的話他們的身影,我們不會忘記!他們的名字,我們永遠記得!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沒有誰離開了土地,還能自由翱翔!讓我們記住他們的名字,記住他們的付出,為他們在人心里筑起一座豐碑!致/敬/先/烈/不/負/英/魂飲/水/思/源/不/忘/來/路清明時節(jié)寄哀思勇YONG擔DAN當DANG33互動交流讓我們再次向他們致敬,青山埋忠骨,史冊載功勛。秉承先烈遺志,傳承奉獻精神。無數(shù)先烈的前赴后繼,英勇犧牲,才換來了我們今天和平與幸福的生活,才讓我們的祖國變得繁榮富強,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怎樣做?銳意進取曾經的他們,是這樣做的!勇于擔當敢于拼搏傳承精神3國士無雙民族脊梁錢學森,浙江杭州人,系原裝備部科技委高級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黨的九大至十二大代表。他最先為中國火箭導彈技術的發(fā)展提出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此后長期擔任我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兩彈一星功勛人物。讓我們走近國士擔當功勛人物——錢學森3國士無雙民族脊梁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小羅克韋爾獎章和世界級科學與工程名人稱號。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榮營稱號,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領發(fā)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他的榮譽3國士無雙民族脊梁他的故事他曾經說過:“我從1935年去美國,1955年回國,在美國呆了整整20年。這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學習,后十幾年是工作,所有這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日后回到祖國能為人民做點事。”歸國后,錢學森以對祖國、對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無限忠誠,用其畢生的行動,殫精竭慮,實踐著自己的諾言。3國士無雙民族脊梁他的故事1950年8月,錢學森一家人準備乘坐加拿大班機離開美國。但是,美國國防部以莫須有的罪名通過海關扣留了他。之后,美國司法部簽署了逮捕令,錢學森失去達5年之久的自由。當?shù)弥X學森要回國時,美海軍部副部長立即給司法部打電話:“無論如何都不要讓錢學森回國,他太有價值了!”“寧可斃了他,也不要放他回國。”錢學森沒有屈服。在失去自由的日子里,他一方面繼續(xù)著自己的科學研究,一方面堅持斗爭,尋找回國的時機,最后在周總理的幫助下,終于在1955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3國士無雙民族脊梁他的故事作為新中國國防科技事業(yè)的主要創(chuàng)建者之一,錢學森嘔心瀝血,做出了歷史性貢獻。1960年,在他具體領導下,我國研制成功了第一枚導彈。1966年,他又親自主持我國“兩彈結合”的技術攻關和試驗工作,于成功發(fā)射了我國第一枚導彈核武器。1965年,他向中央提出研制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的時機已經成熟,并于1968年兼任空間技術研究院首任院長。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新中國終于迎來了航天時代的黎明。3國士無雙民族脊梁我本人只是滄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偉大的是中國人民,是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錢學森我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如果人民最后對我的工作滿意的話,那才是最高獎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