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地理期中試題(含答案)_第1頁
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地理期中試題(含答案)_第2頁
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地理期中試題(含答案)_第3頁
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地理期中試題(含答案)_第4頁
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地理期中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婁底市漣源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地理期中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的答案)下圖示意某大洲的自然環境特征和東、西半球海陸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上左圖所表示的大洲是上右圖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2.受地形地勢影響,上左圖所示大洲的河流大多()A.自南向北流 B.從中部向周圍流C.自東向西流 D.自東南向西北流3.下列關于上右圖中①②③④四個大洲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B.②大洲是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C.③大洲有世界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D.④大洲是世界最干旱的大洲圖為北美洲區域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北美洲東側瀕臨的大洋是()A.北冰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5.南、北美洲之間的分界線①是()A.蘇伊士運河 B.巴拿馬運河 C.土耳其海峽 D.白令海峽6.關于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描述,不正確的是()A.地跨熱、溫、寒帶B.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灣C.中西部地區為平原D.五大湖附近有豐富礦產猴面包樹有“非洲神樹”之稱,樹干很粗,木質非常疏松、表硬里軟。旱季時,它會全部落葉,以減少水分的散失;雨季時,它靠發達的根系大量吸收水分。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和猴面包樹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7.圖中甲是()A.土耳其海峽 B.白令海峽 C.巴拿馬運河 D.蘇伊士運河8.下列關于非洲氣候的敘述,錯誤的是()A.非洲以熱帶氣候為主B.干旱區面積廣大C.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D.季風氣候顯著9.猴面包樹樹干十分粗大,其主要作用是適應()A.潮濕的環境 B.炎熱的環境 C.干燥的環境 D.寒冷的環境人口分布受多種因素影響。一個地區人口數量過多或過少,都會成為人口問題。下圖為南美洲人口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0.南美洲人口集中分布在()A.北部 B.內陸地區 C.東南部 D.河流沿岸11.影響甲區域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礦產 C.河流 D.氣候中南半島因在中國以南而得名,與我國山水相連。讀“中南半島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2.詩句“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向北,條條南流水”,反映了中南半島()A.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B.地勢特征為南高北低C.河流都發源于青藏高原 D.河流均向南注入太平洋13.據圖判斷,影響中南半島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緯度位置②地形③海陸位置④河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瀾湄合作”是指中國、柬埔寨、老撾、緬甸、泰國、越南6國圍繞瀾滄江-湄公河流域實施可持續開發和開展互惠務實合作。讀中南半島水稻主產區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14.參加“瀾湄合作”會議的國家中,下列首都位于湄公河沿岸的是()A.內比都 B.曼谷 C.河內 D.萬象15.中南半島是世界著名的稻米產區,該地區發展水稻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有()①雨熱同期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地廣人稀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下圖為南亞局部地區略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6.圖示海域屬于()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17.印度半島南部地勢總體特征為()A.東高西低 B.西高東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18.在乞拉朋齊建造民居,應重點考慮()A.防風沙 B.防寒保暖 C.易拆裝 D.排水散熱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繪制了一幅框圖,探究某地區發達的畜牧業與居民飲食結構的關系。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9.該地區可能是()A.西亞 B.東南亞 C.歐洲西部 D.北亞20.框圖中,各數字序號與其填入的內容,下列敘述恰當的是()A.①地形以高原為主 B.②溫帶大陸性氣候廣布C.③經濟落后 D.④高度機械化、自動化歐洲西部經濟發達,旅游業是其支柱產業之一。讀歐洲部分國家及城市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21.下列活動中,能在德國體驗到的是()A.歡度慕尼黑啤酒節 B.游覽古羅馬競技場C.領略陡峻幽深的峽灣風光 D.欣賞巴黎的凱旋門22.吸引人們去歐洲旅游的主要原因是當地()A.地形平坦 B.旅游資源多樣C.消費超前 D.教育發達【認識世界區域+交通主題】沙特阿拉伯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高鐵——麥麥高鐵,是我國設計和承建的首條速度達到360千米/時的海外高鐵,途經地區沙漠廣布、高溫缺水。圖為麥麥高鐵位置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3.麥麥高鐵途經地區主要屬于()A.熱帶季風氣候 B.熱帶沙漠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雨林氣候24.修建麥麥高鐵時遇到的困難有()①風沙侵襲②高寒缺氧③高溫缺水④晝夜溫差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5.麥麥高鐵通車后,給當地帶來的積極影響有()①方便了人們出行②促進了文化交流③降低了能源運輸成本④帶動了經濟發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二、綜合題(共50分)26.非洲島國馬達加斯加推廣袁隆平團隊研發的雜交水稻技術,解決了當地糧食短缺問題。下圖示意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和馬達加斯加島簡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馬達加斯加瀕臨(海洋),大部分地區位于五帶中的。(2)在馬達加斯加貝馬拉哈國家公園的巖石中發現大量珊瑚和海藻化石。據此推測,該地曾經是(海洋/陸地)。(3)馬達加斯加島東部的氣候類型是,東、西部氣候都具有的氣溫特點是,能滿足水稻生長的熱量條件;袁隆平團隊的援建成果體現了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27.《馬可·波羅游記》是意大利人馬可·波羅記述他經行地中海、亞歐大陸和游歷中國的長篇游記。下圖為馬可·波羅旅行路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馬可·波羅旅行出發地威尼斯位于歐洲部,南臨海。(2)馬可·波羅途經甲海峽,該海峽溝通了太平洋和洋。(3)馬可·波羅途經印度,該國雨季時,往往盛行(東北/西南)季風;如果該季風來得晚、去得早,或風力較弱,易發生(災害)。(4)馬可·波羅返回路線途經福建省泉州,在泉州最有可能(品嘗荔枝/觀賞雪景/草原策馬奔騰)。28.“水果班列”促榴蓮價格“腰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23年“五一”假期結束后,“果中之王”榴蓮價格“腰斬”,中老鐵路“水果專列”立下功勞。中老鐵路創新運輸模式,“快進快出”冷藏車組助力熱帶水果“鮮上餐桌”。下圖為中老鐵路線路示意圖和泰國地形圖。【“一帶一路”】(1)一位老撾歌手創作了歌曲《騰飛于中老鐵路》,歌詞中寫到“兩國人民一線相牽,中老鐵路一軌相通……”中老鐵路一軌連接了中國云南省昆明市和老撾首都。(2)從海陸位置來看,老撾屬于(內陸/臨海)國,中老鐵路為老撾提供了一條與外界連接的陸上通道。(3)【“水果專列”】隨著中老鐵路的聯通,今年4月起,每天都有一列滿載泰國水果的專列進入中國。熱帶水果保鮮期短、對運輸時限要求高,的鐵路創新運輸模式解決了這些問題,豐富了國內水果市場。(4)【榴蓮“自由”】泰國是出口新鮮榴蓮最多的國家,2022年泰國對中國出口的榴蓮占總量的96%以上。榴蓮生長習性:日平均溫度達22℃以上;年降水量達1000毫米以上;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地。湄南河為榴蓮提供了灌溉水源,其流向是,原因是。(5)若只考慮地形,泰國榴蓮最可能分布在()A.a地 B.b地 C.c地 D.d地29.讀下列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冬季奧運會概況(見圖1)第25屆冬季奧運會將于2026年在意大利米蘭舉辦。冬奧會分為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冰上項目主要在室內場館進行,雪上項目如高山滑雪、跳臺滑雪等都在戶外進行。材料二歐洲西部歷屆冬奧會舉辦地示意圖(下圖2)(1)意大利名勝古跡眾多,舉辦冬奧會可以極大帶動業的發展。(2)與意大利相比,挪威開展雪上項目的有利自然條件是,積雪期更長。(3)歐洲西部氣候最為典型,全年溫和濕潤,冬季以降雪為主,為冬奧會舉辦提供了條件。(4)圖中冬奧會舉辦地都分布在(地形類型)附近,請分析原因。(任答兩點)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C2.B3.B【解析】【點評】亞洲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地跨寒溫熱三帶,絕大部分地區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亞洲的平均海拔高,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因此河流大多發源于中部山地地區,呈放射狀向周圍注入海洋,青藏高原位于亞洲的中部,平原大多分布在大陸邊緣地帶。1.讀圖可知,該大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的大洲,為③亞洲;

故答案為:C。2.亞洲的地勢特點為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使得該大洲的河流大多發源于中部,呈放射狀向四周流去;

故答案為:B。3.A.①為北美洲,以山地和平原為主,A錯誤;

B.②為南美洲,是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B正確;

C.③為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位于歐洲,C錯誤

D.④為非洲,不是最干旱的大洲,D錯誤;

故答案為:B。【答案】4.C5.B6.C【解析】【點評】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平均海拔高,地勢起伏大,地形分為三大南北縱橫帶,西部是高大的落基山脈,中部是寬闊的平原,東部是低緩的山地和高原,同時,北美洲冰川地貌廣布,氣候類型復雜多樣,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北美洲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熱帶范圍相對狹小。4.讀圖可知,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

故答案為:C。5.南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是人工開鑿的運河;

故答案為:B。6.北美洲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聳的落基山脈;

故答案為:C。【答案】7.D8.D9.C【解析】【點評】非洲大陸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部個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與亞洲相鄰,非洲大陸輪廓比較完整,簡單,以高原地形為主,氣候普遍炎熱,被稱為熱帶大陸。非洲的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其中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的南北兩側及東非高原,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和南回歸線附近西岸,地中海氣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南角,而高原山地氣候分布在埃塞爾比亞高原和東非高原上的部分地區。7.讀圖可知,甲為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故答案為:D。8.赤道穿過非洲中部,所以非洲的氣候特點是以赤道為中心呈對稱分布,非洲以熱帶氣候為主,沒有季風氣候;

故答案為:D。9.猴面包樹生長在熱帶草原氣候區,粗壯的樹干是為了儲存水分,以應對該地的干季;

故答案為:C。【答案】10.C11.D【解析】【點評】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南部,西部是縱貫南美大陸的安第斯山脈,東部是相間分布的平原和高原,其中世界第二長河亞馬孫河位于南美洲,這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支流最多,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南美洲的熱帶范圍廣闊,溫帶面積不大,沒有寒帶,以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是世界上最濕潤的大洲。10.讀圖可以看出,南美洲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部沿海地區;

故答案為:C。11.甲為亞馬孫雨林,該地氣候過于濕熱,環境原始,不適合長期居住;

故答案為:D。【答案】12.A13.D【解析】【點評】中南半島的典型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山脈南北延伸,地勢北高南低。河流流向是自北向南,上游河流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下游地勢平坦,流速慢。中南半島的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附近,這些地區大多是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有著悠久的農業歷史,交通發達。12.讀圖和題干可以看出,中南半島的的特點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總體地勢為北高南低,河流發源于北部,向南注入海洋;

故答案為:A。13.中南半島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處,這些地方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符合題意的是②④,故答案為:D。【答案】14.D15.C【解析】【點評】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由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組成,氣候高溫多雨,耕地少,人口稠密,主要的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其中東南亞是世界上天然橡膠、棕櫚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產地。中南半島的北部及菲律賓群島的北部為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地區和馬來半島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湄公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國又被稱為瀾滄江,有“亞洲的多瑙河”之稱。14.讀圖可知,位于湄公河沿岸的是萬象;

故答案為:D。15.中南半島為熱帶季風氣候,該地水熱條件優異,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勞動力充足,適合種植水稻;

符合題意的是①②③,故答案為:C。【答案】16.C17.B18.D【解析】【點評】南亞北靠喜馬拉雅山脈,南臨印度洋,西瀕阿拉伯海,東瀕孟加拉灣,大體在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洋之間,地形自北向南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按時間分布是每年的6-9月降水豐富,10月到次年5月降水稀少,影響因素是來自印度洋的季風。按地區分布是以印度半島的東西兩側和東北部地區降水最豐富,其中位于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被稱為世界的“雨極”。南亞的主要景觀是熱帶草原。其中西南季風對農業產生較大影響,西南季風較弱時容易發生干旱,較強則容易發生洪澇災害,影響農業生產。16.讀圖可知,該地為南亞,位于印度洋的北部;

故答案為:C。17.印度半島南部的總體地勢為西高東低,整個半島的地勢為北高南低;

故答案為:B。18.讀圖可知,乞拉朋齊是世界的雨極,降水非常豐富,同時該地緯度低,氣溫高,所以在此地建造民居需要考慮的是排水散熱的問題;

故答案為:D。【答案】19.C20.D【解析】【點評】歐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北寒帶,位置在歐洲的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隔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與非洲相望,工業發展早,是世界上發達國家分布最密集的地區。歐洲西部大多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這樣的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同時歐洲西部的地形多以平原為主,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自動化,因此在歐洲西部,乳畜業非常發達。19.讀圖可知,該地分布著廣闊的草場,發展現代化的畜牧業,為歐洲西部,該地為溫帶海洋氣候,全年溫和濕潤,草場廣布,同時經濟發達,現代化畜牧業發達;

故答案為:C。20.A.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為主,A錯誤;

B.歐洲西部以溫帶海洋氣候為主,B錯誤;

C.該地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C錯誤;

D.該地的畜牧業高度機械化自動化,D正確;

故答案為:D。【答案】21.A22.B【解析】【點評】歐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大部分在北溫帶,小部分在北寒帶,位置在歐洲的西部,北臨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隔直布羅陀海峽和地中海與非洲相望,工業發展早,是世界上發達國家分布最密集的地區。歐洲西部大多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濕潤,這樣的氣候適合多汁牧草的生長,同時歐洲西部的地形多以平原為主,農業生產高度機械化,自動化,因此在歐洲西部,乳畜業非常發達。21.A.慕尼黑啤酒節位于德國,A正確;

B.古羅馬競技場位于意大利,B錯誤;

C.峽灣在北歐更常見,C錯誤;

D.凱旋門位于法國,D錯誤;

故答案為:A。22.歐洲的旅游資源豐富,自然和人文旅游景點多樣,且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

故答案為:B。【答案】23.B24.D25.C【解析】【點評】中東地區位于亞洲西南部和非洲的東北部,自古以來就是東西方交通樞紐,為譽為“三洲五海之地”。中東溝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聯系亞歐非三大洲,連接了黑海,地中海,里海,紅海。阿拉伯海,還有兩個交通咽喉:亞非分界線的蘇伊士運河和亞歐分界線之一的土耳其海峽,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同時,中東是目前世界上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岸地區。該區域水資源極度匱乏,大部分地區為全年高溫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沙漠廣布,地中海沿岸分布著少量的地中海氣候,東北部分內陸地區有少量溫帶大陸性氣候。中東居民的主要人種為阿拉伯人,通用語言為阿拉伯語,屬于白色人種,中東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發源地,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少部分居民信仰基督教,猶太教和其他宗教,其中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視為圣地。23.讀圖可以看出,麥麥高鐵經過的地區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氣候全年炎熱干燥;

故答案為:B。24.該地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沙漠廣布,有風沙侵襲,高溫缺水,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所以修建時會有許多的困難;

符合題意的是①③④,故答案為:D。25.①.高鐵使得時間距離縮短,方便了人們的出行,①正確;

②.高鐵通車后,加強了沿線之間的聯系,促進了文化交流,②正確;

③.能源運輸通常以海運和管道的形式運輸,不會影響運輸成本,③錯誤;

④.高鐵的開通加強了沿線之間的聯系,帶動了沿線的經濟發展,④正確;

符合題意的是①②④,故答案為:C。26.【答案】(1)印度洋;熱帶(2)海洋(3)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科技【解析】【分析】(1)馬達加斯加瀕臨印度洋,主要位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

(2)珊瑚和海藻是海洋生物,說明此地曾經為海洋,體現了海陸變遷;

(3)讀圖可知,該島東部為熱帶雨林氣候,西部為熱帶草原氣候,東西部均為全年高溫,降水量有所不同;袁隆平的雜交水稻體現了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提高了糧食的產量;

故答案為:(1)印度洋;熱帶;(2)海洋;(3)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科技。

【點評】非洲大陸東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相望,東北部個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與亞洲相鄰,非洲大陸輪廓比較完整,簡單,以高原地形為主,氣候普遍炎熱,被稱為熱帶大陸。非洲的氣候以赤道為中心南北對稱分布,其中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熱帶草原氣候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的南北兩側及東非高原,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和南回歸線附近西岸,地中海氣候分布在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南角,而高原山地氣候分布在埃塞爾比亞高原和東非高原上的部分地區。27.【答案】(1)南;地中(2)馬六甲;印度(3)西南;旱災(4)品嘗荔枝【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威尼斯位于歐洲的南部,南臨地中海;

(2)甲為馬六甲海峽,溝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是重要的海上十字路口;

(3)印度受到季風影響較大,雨季時是受到西南季風的影響,但是不穩定的季風也容易帶來水旱災害,如果西南季風來得晚,退的早,會導致旱災;

(4)福建泉州緯度低,氣候濕熱,盛產荔枝;

故答案為:(1)南;地中;(2)馬六甲;印度;(3)西南;旱災;(4)品嘗荔枝。

【點評】(1)歐洲絕大部分地區位于東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小部分位于寒帶,沒有熱帶。歐洲地勢低平,南北高,中間低,冰川地貌廣布。氣候以溫帶氣候為主,其中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分布廣。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的河流和世界最長的內流河,多瑙河是歐洲第二長河,也是世界上干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萊茵河也是歐洲著名的河流。歐洲是工業革命的搖籃,也是世界上發達國家最集中的地區。

(2)印度位于熱帶和亞熱帶,位于亞洲的南部,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印度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其中恒河是印度第一大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注入孟加拉灣,被尊為圣河。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的國家,且人口增長仍然十分迅速。印度絕大部分位于熱帶和亞熱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一年有明顯的旱雨兩季,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季風帶來豐富的降水,對農業生產非常有利,但西南季風的不穩定性也會帶來許多旱澇災害,對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印度的東北部及半島的沿海地區降水豐沛,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適合水稻的生長,而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較少,灌溉方便,適合生長小麥,棉花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黃麻分布在恒河三角洲,茶則分布在東北部的低山坡地區。28.【答案】(1)萬象(2)內陸(3)“快進快出”冷藏車組(4)自北向南;地勢北高南低(5)D【解析】【分析】(1)讀圖可知,中老鐵路連接了昆明和萬象;

(2)老撾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

(3)讀題干可知,“快進快出”冷藏車組使得新鮮的熱帶水果能夠進入我國,解決了熱帶水果保質期短的問題;

(4)中南半島的地勢北高南低,所以該地的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