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答案與解析★★答案與解析★大教育山東聯盟2025屆高三質量檢測第二次聯考化學參考答案與評分參考1.D【解析】“強燒之,紫青煙起”,這是K元素的焰色反應,故A錯;丹砂為HgS,加熱變為Hg,發生了分解反應,故B錯;根據慈石的顏色和可吸連針鐵,說明其主要成分為Fe3O4,C錯誤;“蒸令氣上”,說明該方法為蒸餾,D正確。2.D【解析】酚醛樹脂的單體為苯酚和甲醛,而不是甲醇,A錯誤;聚氨酯(PU)材料,具有透氣性、熱塑性,B錯誤;聚酯是通過羥基和羧基縮聚反應形成的,C錯誤;聚乙烯醇中含有大量的羥基,能與水形成氫鍵,D正確。3.B【解析】電器起火,先切斷電源,再用火器滅火,防止觸電或電器發生爆炸傷人,A正確。過氧乙酸的結構簡式為CH3COOOH,屬于有機過氧化物;過碳酸鈉的化學式為2Na2CO3·3H2O2,屬于無機過氧化物,B錯誤。高錳酸鉀易分解,應保存在棕色瓶中,固體應保存在廣口瓶中,C正確。食鹽和苯甲酸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差異較大,可以利用重結晶法將低溫下溶解度較小的苯甲酸提純出來,D正確。4.C【解析】NH3的收集需用向下排空氣法,A錯誤;灼燒海帶要在坩堝里進行,B錯誤;分液時,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C正確;Br2易揮發,可隨氣體進入AgNO3溶液,同時,HBr易溶于水,吸收時需要防倒吸,D錯誤。5.B【解析】SiH4中Si為+4價,H為-1價,SiH4為還原劑,NH3為氧化劑,H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A錯誤;Si3N4中Si周圍有4個N原子,N周圍有3個Si,還有1個孤電子對,雜化方式均為sp3,B正確;氮化硅的熔點為1900℃,是共價晶體,不是分子晶體,C錯誤;第一電離能N>C,C>Si,所以N>Si,故D錯誤。6.B【解析】Z中含有飽和碳原子,不可能所有原子共平面,A錯誤;Y、Z均含碳碳雙鍵,均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碳雙鍵,共5種官能團,C錯誤;X不能發生水解反應,D錯誤。7.B【解析】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層s軌道與p軌道上的電子數相同,X可能為C或Si,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Y原子的價電子數等于X原子的核外電子總數,說明X原子的核外電子數小于8,所以X為C,Y為O或S;短周期元素Z原子的價電子所在能層有9個軌道,則Z的價電子位于第3能層,又根據4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結構,Z形成+1價陽離子,因此Z的價電子排布為3s1,即Z為Na,則Y為O;W的原子序數最小且只能形成1個共價鍵,因此W為H。電負性:C>H,A錯誤;基態C原子和基態O原子中,未成對電子數均為2,故B正確;基態O原子核外電子共占據5個軌道,即電子空間運動狀態有5種,C錯誤;碳的氫化物有多種物質,例如辛烷的沸點高于水的,D錯誤。8.D【解析】由配離子的結構推斷Fe為+3價,Fe3+的3d價電子軌道表示式為,A正確;據題圖所示,每個Fe3+連接6個原子,配位數為6,B正確;H2O與相鄰O之間存在氫鍵,中心O與Fe原子之間存在配位鍵,C正確;乙酸根中有兩個C原子,一個是sp2雜化,另一個是sp3雜化,D錯誤。9.B【解析】該材料具有良好的離子電導率,Li+的定向移動完成電流的傳導,A正確;放電時,負極由Ti(Ⅲ)失電子變為Ti(Ⅳ),正極由Ti(Ⅲ)得電子變為Ti(Ⅱ),正極反應為Li3TiCl6+Li++e-==Li4TiCl6,B錯誤;充電時,陰極由Ti(Ⅳ)得電子變為Ti(Ⅲ),電極反應為Li2TiCl6+Li++e-==Li3TiCl6,C正確;電池工作時,負極脫嵌1molLi+,質量減小7g,正極嵌入1molLi+,質量增加7g,兩極質量變化總和為14g,D正確。為兩步:CH3COOH+O2==2CO+2H2O,2CO+O2==x(CO)曲線中,最高點前v(醋酸氧化)>v(CO氧化),最高點后v(醋酸氧化)<v(CO氧化),M點時x(CO)已經從最高點降低,A錯誤;由M點的坐標可知,前3s內v(醋酸氧—2—A正確;根據步進行,不同時間段內兩個反應進行的速率不同,所以無法判斷,C錯誤;由第2個圖可知,溫度升高,x(CO)峰值出現的時間提前且峰值更高,意味著在更短時間內一氧化碳的物質的量分數達到更高值,說明醋酸快速氧化生成一氧化碳,即醋酸的氧化速率增長幅度比一氧化碳的氧化速率的增A正確;根據11.BD【解析】由相對分子質量可知分子中C、H的相對質量為107,107除以C的相對原子質量12得8余11,則分子式為C8H11O2N,若減1個C則分子式為C7H23O2N,H原子數太多,不符合要求,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8H11O2N,CNC—OCCCCOC2500200015001000波數/cm-l可知,分子中有4種片段,結合題干中物質名稱α-氰基丙烯酸酯可知,分子中含氰基、碳碳雙鍵、酯基三種官能團,B錯誤;樣品中加入強堿溶液,有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生成,證明分子中有氰基,C正確;核磁共振氫譜實驗,顯示5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1∶2∶2∶3∶3,說明分子中有2個化學環境不同的甲基,D錯誤。+2價,化合價未變,A錯誤;由圖乙可知,化合物2和H2O生成化合物3與HCOO-的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但不能判斷化合物2的能量和化合物3的能量的大小關系,所以不能比較二者穩定性的相對大小,B錯誤;由圖甲可知M為OH-,物質3與OH-反應生成4與H2O,C正確;由圖甲知CO2氫化的總反應為CO2+H2+OH-==HCOO-+H2O,D正確。13.C【解析】反應中有極性鍵的斷裂(如C—N鍵、C—H鍵等),非極性鍵的生成(如C—C鍵的生成),A正確;RH*R3R'3均為烷基,*C價層電子對數為R3R'R24,N+為N原子失去1個電子形成的,價層電子對數為4,B正確;X中N原子上無孤電子對,不顯堿性,不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鹽酸鹽,M中N原子上有孤電子對,顯堿性,能與鹽酸反應生成鹽酸鹽,C錯誤;由機理可知,上述反應可發生,D正確。14.CD【解析】反應①②均無舊鍵斷裂,只有新鍵生成,故ΔH<0,二者均為離子轉變為沉淀的反應,故ΔS<0,所以反應①②低溫下均可自發進行Ksp數據可知,CuS的溶解度遠小于Cu(OH)2的,所以反應③不能發生,不會出現藍色沉淀,B錯誤;由實驗1和2可知,反應①的速率大于反應②的,C正確;由實驗2可知,增大Cu2+和S2-濃度可使反應②發生,所以Cu2+的氧化性和S2-的還原性與濃度有關,D正確。15.A【解析】由圖可知曲線M代表lgc(H+),曲線N代表lgc(OH-),曲線X的Ksp=1×10-20,曲線Y的Ksp=1×10-15,因為Ksp[Co(OH)2]>Ksp[Pb(OH)2],所以X代表lgc(Pb2+)與pH的關系,A錯誤。HR的電離常數Ka=,當lg-3時,c(H+)=10-2mol·L-1,則Ka=1×10-5;當c(R-)=5c(HR)時,c(H+)=2×10-6mol·L-1,c(OH-)=5×10-9mol·L-1,Ksp[Pb(OH)2]=1×10-20,所以c(Pb2+)=4×10-4mol·L-1,B正確。a點時,由Ksp[Co(OH)2]=1×10-15可知,此時c(OH-)=10·L-1,c(H+)=10-9.5mol·L-1,代入Ka=可得c(R-)≈0.1mol·L-1>c(Co2+),由圖像知a點c(Co2+)>c(H+)>c(Pb2+),所以c(R-)>c(Co2+)>c(H+)>c(Pb2+),C正確;Co(OH)2+2HRCo2++2R-+2H2O的平衡常數KEQ\*jc3\*hps16\o\al(\s\up3(o),c)EQ\*jc3\*hps9\o\al(\s\up7(2),2)EQ\*jc3\*hps16\o\al(\s\up3(O),c)EQ\*jc3\*hps16\o\al(\s\up3(c),H)()H+),由圖像可知Ksp[Co(OH)2]=10-15,Ka=10-5,Kw=10-14,代入可得K=103,D正確。16.(共12分)【答案】(1)①5(1分)ⅡB(1分)1(1分)②離子晶體(1分)[(CH3)3S]2[CdBr4](2分)sp3(2分)(2)H—N=C=S(1分)異硫氰酸(H—N=C=S)分子間能形成氫鍵,分子間作用力大,沸點高(1分)(3)硫氰酸>異硫氰酸>氰酸(2分)【解析】(1)①在元素周期表中與Zn緊鄰的只有左、右、下三個位置,左為Cu元素,右為Ga元素,故Cd只能為同族的下一周期。②由圖可知,晶胞中[CdBr4]m-位于頂角和面心,根據均攤法知,[CdBr4]m-有8×+6×=4個;[(CH3)3S]n+有8個在頂角上,4個在面上,5個在晶胞內部,所以根據均攤法[(CH3)3S]n+有8×+4×+5=8—3—[(CH3)3S]2[CdBr4]。[(CH3)3S]+與(CH3)3N為等電子體,所以S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3雜化。(2)因為異硫氰酸與硫氰酸互為同分異構體,但沸點遠高于硫氰酸,所以存在分子間氫鍵,結構式為H—N=C=S。電荷的分散度逐漸減弱,所以酸性逐漸減弱。17.(共12分)【答案】(1)恒壓滴液漏斗(1分)打開K1、關閉K2,向裝置中通入氬氣,排盡裝置中的空氣(2分)(2)NO2-+Fe2++2H+==Fe3++NO↑+H2O(2分)(3)NO2Cl(2分)(4)①中和NOCl、NO2Cl水解產生的酸,以免影響滴定終點的判斷(2分)②%(2分)偏小(1分)【解析】該實驗的原理是Cl2+2NO2NOCl,實驗過程中可能存在少量NO被氧化為NO2,可能存在反應Cl2+2NO22NO2Cl。沸點:NOCl為-6℃,NO2Cl為5℃,F控制的溫度約為-15℃,故產物NOCl中可能含有的少量雜質NO2Cl會冷凝為液體而被收集,未反應的Cl2、NO由于沸點低于-15℃而不會冷凝,以氣體形式逸出進行尾氣處理。(1)為防止NO被氧化,通入NO和Cl2前,應排盡裝置中的空氣,具體操作:打開K1、關閉K2,向裝置中通入氬氣。(2)裝置A中制取NO,根據裝置中給出的反應物:NaNO2為氧化劑,FeSO4為還原劑,故離子反應為NO2-+Fe2++2H+==Fe3++NO↑+H2O。(3)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少量NO2會發生反應Cl2+2NO22NO2Cl。NO2Cl沸點為5℃,F中控制的溫度約為-15℃,故產物NOCl中可能含有的少量雜質為NO2Cl。(4)①NOCl、NO2Cl水解生成HNO2、HNO3和HCl,溶液呈酸性,滴入K2CrO4,H+與CrOEQ\*jc3\*hps9\o\al(\s\up3(2),4)-反應,使CrOEQ\*jc3\*hps9\o\al(\s\up3(2),4)-濃度降低,從而無法形成Ag2CrO4磚紅色沉淀來指示滴定終點,加入NaOH溶液,中和NOCl、NO2Cl水解生成的酸,以免影響滴定終點的判斷。②NOCl和NO2Cl的水解反應分別為NOCl+H2O==HNO2+HCl,NO2Cl+H2O==HNO3+HCl。Cl-+Ag+==AgCl↓。故NOCl和NO2Cl的物質的量之和等于滴定時消耗AgNO3標準液的物質的量。n(Cl)=10n(AgNO3)=10×0.1×10-3V1mol,Cl的質量分數=(10×0.1×10-3V1×)×100%=%。鉻酸鉀指示劑濃度過高時,一是由于顏色太深,會影響終點的觀察,二是會提前生成Ag2CrO4磚紅色沉淀,導致終點提前到達,使V1變小。根據表達式%,V1變小,表達式的值變小。18.(共12分)【答案】(1)SO2(1分)(2)FeS+2Fe3+==3Fe2++S(2分)避免在除去Al3+時Fe3+一并沉淀(1分)(3)5.2≤pH<7.5(1分)S、Al(OH)3(2分)(4)①負(1分)3Fe2O3+2e-==2Fe3O4+O2-(2分)②11.2L(2分)【解析】(1)硫鐵礦煅燒時,S元素被氧化為SO2,故氣體X為SO2。(2)“還原”的目的是使Fe3+變為Fe2+,發生的反應是FeS+2Fe3+==3Fe2++S;先“還原”,可使Fe3+變為Fe2+,“調pH”除去Al3+時鐵元素不會造成損失。(3)根據表中數據知,使Al3+沉淀完全且Fe2+不能生成沉淀的pH范圍為5.2≤pH<7.5;因“還原”時生成S成Al(OH)3沉淀,故濾渣2的成分為S、Al(OH)3。(4)①由圖像知,Fe2O3在陰極被還原為Fe3O4,則a為電源負極,發生的電極反應為3Fe2O3+2e-==2Fe3O4+O2-,生成的/)的Cl-/)的Cl-在陽極HOHO放電生成Cl2,240gFe2O3的物質的量為1.5mol,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1mol,生成0.5molCl2,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L。19.(共12分)還原反應(1分)(2)硝基、羧基(2分)=→NO2=CH3/+NHEQ\*jc3\*hps9\o\al(\s\up3(+),4)(2分)CH2CH2—4—(6)金屬鈉(1分)H3C=(2分)SO3H羅的合成路線一如下:=NO2=CH3/CH2CNAH2O/H+ →=NO2=CH3/CH2COOHB=====NO2=====CH3/SOCl2/ →CH2COClCNO2CH3CH2CON(CH2CH2CH3)2DNO2CH3CH2CH2N(CH2CH2CH3)2ENO2CH2COCOOCH2CH3/CH2CH2N(CH2CH2CH3)2FNO2CH2COOH/CH2CH2N(CH2CH2CH3)2GHCH2CH2N(CH2CH2CH3)2羅匹尼羅(CH3CH2CH2)2NH →一定條件B2H6/四氫呋喃 →COOCH2CH3/N2COOCH2CH3 →CH3CH2ONaH2O2 →①Pd/C,H2 →②一定條件(1)B→C發生的是羧基上的—OH被—Cl取代的反應,CH3NOCH3C的結構簡式=CH2COCl(E分子中H原子數增加,O原子數減少)和已知信息ⅱ,D→E為還原反應。(2)以A的結構簡式為基礎,結合反應條件和分子式可推出B的結構簡式(見上述流程圖),則B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為硝基、羧基。(3)A→B是—CN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COOH的反應,—CN中的N生成NHEQ\*jc3\*hps9\o\al(\s\up3(+),4),離子方程式(見答案)。(4)根據G的結構和信息“羅匹尼羅分子中除苯環外,還存在一個五元環”,且羅匹尼羅分子中只有一個O原子,可推知反應①是—NO2被還原為—NH2,—NH2和—COOH縮水成環,其結構簡式(見答案)。(5)B的分子式為C9H9NO4,①能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說明苯環與—OH直接相連,能發生銀鏡反應,說明COOH;含有—CHO;②屬于α-氨基酸,說明存在CCOOH;NH2CHO組峰,說明存在COOH組峰,說明存在COOHC,且NH2CHO—OH與—OH與COOHNH2式(見答案)。OH的結構簡式為(6)根據信息ⅲ,推出Q的結構簡式為OH路線二:OHocophOHpd/CCH3C,H4SO2clpd/CN2H4·N2H4·H2OHHHPQPCH2CH2CH3OOSCH3CH2CH2CH2CH2CH3OOSCH3(CH3CH2CH2)2NHCH3HH羅匹尼羅R根據Q與R的結構差異,Q中存在羥基,可選擇金屬鈉檢驗羥基的存在。R生成羅匹尼羅時,還生成對甲基苯磺酸=H3C=。SO3H—5—20.(共12分)【答案】(1)>(1分)10(3a-2b)(2分)(2)0.1(1分)在反應時間較短時分離產物Y(1分)催化劑m,可加快反應Ⅱ的速率,縮短到達平衡的時間,產物Y的濃度峰值點提前,反應Ⅰ消耗的M減少,體系中M濃度增大,Y的濃度峰值點增大(2分)不變【解析】(1)設反應Ⅰ的反應熱為ΔH(Ⅰ),反應Ⅱ的反應熱為ΔH(Ⅱ),根據蓋斯定律,則反應③的焓變ΔH(Ⅲ)=ΔH(Ⅱ)-ΔH(Ⅰ),根據題意,分別以0.5mol的M和1mol的H2為原料進行上述反應,當產物X和產物Y的產率均為10%時,體系放熱akJ;當產物X產率為15%和產物Y的產率為25%時,體系放熱bkJ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