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民族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2月
月考語文試題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高考全部內容。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先秦時期是由分離走向統(tǒng)一的歷史時期,也是學術思想的繁榮時期。針對社會急劇的發(fā)展變化,更多
的人開始對國家的興衰進行思考,許多有識之士紛紛發(fā)表各自看法,逐漸形成一種熱烈討論的活躍氣氛。
在對人、物、社會的廣泛討論中,出現了多種思想流派,如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許多學派,
他們都很積極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與其他學派之間相互交流,互相爭論,史稱“諸子百家”。各個流
派廣泛討論社會問題,積極宣傳自家的政治思想,并且著書立說進行傳播,百家爭鳴,引發(fā)了思想方面的
浪潮,形成了中國文化史上空前繁榮的局面。中國許多偉大的思想家都出現在這個時代,他們的思想是中
華文明的精髓,為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諸子百家的學術觀點反映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諸子散文大都觀點鮮明,言辭犀利,感情充沛,表達
方式靈活多樣,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所以諸子百家散文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也具有重要的文學
價值。諸子百家思想見解的不同也從音樂思想理論的分歧上反映出來,因而這一時期也成為我國歷史上音
樂思想文化最為繁榮的時期。
儒家思想的創(chuàng)始人是孔子,他的音樂思想具有很強的政治目的,是為當時的統(tǒng)治階級服務的,但是他
的音樂美學思想又為后世音樂美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孔子的思想主要收集在《論語》中,書中有這么一
句話:“三月不知肉味。”這句話源于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后,有很長時間嘗不出肉的滋味。從中
可以看出孔子對于音樂的欣賞喜愛,也說明了他在音樂方面的高深造詣。孔子最推崇《韶》樂,認為其有
著渾厚的道德基礎,而且形式完美,盡善盡美。孔子曾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這里,他
提到了教育三個方面的內容,即詩、禮、樂。他認為人要先開始學習詩,再去學習禮儀,最后成于音樂。
詩、禮、樂是教育的基礎,所以要將三者的關系處理好。孔子音樂審美的準則是“樂而不淫,哀而不
傷”,其意為音樂中的情感表現要有節(jié)制,講究適度中庸。從中筆者理解出孔子想通過音樂來節(jié)制人們的
思想,促使人們遵守規(guī)則,不要越界。
孟子,戰(zhàn)國時期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在音樂美學思想方面他主張以“仁義”為中心,“仁義”應在音
樂中得到體現。他強調感性的音樂比抽象單調的說教更有教化意義,又強調“王與民同樂”。孟子認為統(tǒng)
治階級應該“施仁政于民”,要求統(tǒng)治階級同情人民疾苦,減少對人民的壓迫并善待民眾。孟子由“仁義
學說”出發(fā)來看待音樂,認為音樂是表現“仁義”的一種藝術形式,是為“仁義”服務的。
荀子,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樂論》一篇是至今所知最早的音樂美學專述,其中記載了荀
子的音樂美學思想。荀子認為人是需要音樂的,提出“夫樂者,樂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人在從事音
樂工作的時候,要有一定的規(guī)范與引導,不然人可能為了自身的情感需要,搞出一些放縱的音樂,不加以
控制可能造成社會的動亂,所以提出使用《雅》《頌》之聲去感化人的心靈,使人從善。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強調道法自然、無為等,其中包含了一些辯證法的因素。老子提出了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他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老子認為優(yōu)美的音樂應該是自然的音
樂,而不是人為造出來的。莊子是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莊子》一書中記載了他的哲學思想。在音樂
思想方面莊子主張“清靜無為”。與老子的思想不同,他沒有完全地否定音樂,而是把音樂分為天籟、地
籟和人籟三種類別。由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儒家推崇的禮樂成為一種治國理政的重要手段,其被統(tǒng)治階級作
為一種統(tǒng)治的工具。而莊子反對禮樂教化,同時認為禮儀應該是為世俗而設,要真實地享受自然,因此他
認為作為禮樂制度重要組成部分的音樂應該人人平等,人人都有享受音樂的權利。此外,莊子認為縱情的
音樂和煩瑣的禮儀是導致社會衰退的主要原因,這種脫離本質的音樂是對道的褻瀆。莊子反對在感官上享
受的簡單音樂,認為真正快樂的音樂應該與道同化。
墨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他認為音樂能產生美好的感受,使人感到快樂。他的音樂思想是與儒家
完全對立的,他是站在小生產者的立場,認為人欣賞音樂的前提是“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
因此提出了“非樂”的音樂美學思想。其反對音樂思想產生的重要原因是貴族無休止地放縱私欲,音樂成
為其享樂以及壓迫人的工具。墨子并不是從根本上反對音樂,不是覺得音樂不好聽,而是認為欣賞音樂的
前提是解決人們的衣食問題。必須先去解決人們的基本生活問題,再去進行音樂活動。
總之,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具有豐富的音樂美學思想,其思想的產生也為當時的社會發(fā)展做出了貢
獻,同時每一個學派的思想都對后世的音樂美學發(fā)展產生了深厚的影響,成為現代人研究古代音樂美學的
一手資料。
(摘編自武哲弘、楊美媛《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音樂美學思想》)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秦時期社會動亂,各個學派對國家的興衰進行思考,各抒己見,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繁榮。
B.先秦時期,諸子百家著書立說,百家爭鳴,他們的思想為中國文化的發(fā)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C.孔子認為,應從詩里面學禮,從禮里面學樂,而三者關系密切,共同指向個體的道德修養(yǎng)。
D.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音樂思想在產生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當時階級因素的影響。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諸子百家散文在學術方面和文學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然而諸子百家散文中的音樂思想更多地體
現了其學術價值。
B.春秋時期的各個流派的音樂思想各有特色,即使同一學派的不同代表人物,其音樂思想也相互交融但
又相互區(qū)別。
C.孔子對《韶》樂非常欣賞喜愛,甚至聽了《韶》樂,可以達到“三月不知肉味”的程度,這是因為
《韶》樂形式完美,盡善盡美。
D.莊子與老子對音樂的看法有所不同,莊子認為不受世俗限制、自然而發(fā)的音樂,人人都可以享受,這
一點莊子與儒家相同。
3.下列選項中,最能體現儒家音樂思想的一項是()
A.大音希聲,大象無形。B,辭義詳,而樂曲簡。
C.先王惡其亂也,故制雅頌之聲以道之。D,耽于女樂,不顧國政,則亡國之禍也。
4.墨子曾言:“樂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而荀子《樂論》中曾對此明確表示“君子以
為不然”。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二者觀點不同的原因。
5.請結合文本,完成下面的表格。
體現的相
諸子言論關的音樂
思想
孔子謂季氏:“八僧舞于庭,是可
忍,孰不可忍也?"(季氏,魯國
大夫。僧,古代樂舞的行列。按周
■----------------------------
禮規(guī)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僧,大
夫用四僧)
仁言不如仁聲之人人深也。(孟
—
子)
性情不離,安用禮樂!(莊子)
—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雨夜
靳以向I
圓圓的紅的光和綠的光向我的身上撲來,待傾斜著軀體躲避時才陡地想到行為的可笑,因為是正安適
地倚坐在車上層的近窗座位上。
在飛著細雨的天,街路是顯得更清靜了。搖曳著的燈光下,葉子露著溫柔的綠色,好像那碧翠將隨著
雨滴從葉尖流了下去,平坦的路上,灑滿了油一樣的雨水,潺潺的流水聲,使人想到了大雨一定是落過
了。
夏天里,風雨像是最無常的了。和友人夫妻共用了晚餐,正自想走出來,方才的大雨就開始落著。
“還有什么別的事么?”
“沒有,沒有,怕有人在等著我。”
這樣地說著,不過了解自己的岑寂而已。誰會來等我呢,除開我那空空的四壁,和一些使我厭了的陳
設。
“這么大的雨,怎么能走呢?”朋友說。為了不必過于固執(zhí),我就答應了下來。幾年來,到什么地方
也未曾安下心來,原不會把那勉強地可以稱為“家”的所在介于心中。只是想到了占去別人更多的時間,
心就更加不安起來。但是在這樣的驟雨之中,自己也不敢就遽然走出去。
“怕是大雨,不會停下來,總要冒一場雨的。”
“不會是那樣,——"友人很有把握似的笑著,“夏天的天氣像人生,變幻無常的,這一陣子雖是下
著這么大的雨,等一下就許完全停了,或是飛起細雨來。”
為了要觀玩雨聲,他拉開窗紙,再開了燈,我們都面對著窗望,玻璃窗上看不出雨點的痕跡,只是無
數不可分的雨腳射來,隨著就迅速地淌下去,就著路燈的光,看見一片像煙霧的雨氣,在那中間,包了一
團微黃的光暈。
“雨夜總是美麗的。”友人悠然地說。像是這景物又引起了他青年時節(jié)的詩人夢一般。
“也許是不幸的。”我似回答似不回答地說。
我問著自己為什么要到這里來,過往的情誼不應再記起了,我該離開他們。
正巧在這時候,急雨停止了,細細的雨絲在空中飛著,我就說我想回去了。怕的是過一陣又要有大雨
下來。
友人開了燈,留著我,說是即使再下大雨也無妨,我可以睡在他們家里;倚在他臂中的女人也那樣說
著,可是我堅持著自己的意見,就徑自取了帽子和上衣。
“那么就請有空的時候到這邊來坐吧。”
“好,好,將來我會來的。”
一面應著一面卻逃出了他們的家,橫飛的細雨撫摸著我的臉頰,我的心才覺得難有的清涼。
“我再也不能到他們那里去,我們中間的距離太遠了。”這樣地自己想著,高大的車搖搖晃晃地來
了。我走上去,向著上層,那里沒有一個人,我就獨自傍了車窗坐著。一路上沒有一個人上來,盡是自己
忍受著車的顫動,心又像是不安起來了。
我所要走的又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
過了居住區(qū),便是繁鬧的市街了,可是在雨中,失去了原性,也浸在寂靜之中。每天要有多少只腳踏
著的邊路,只是安然地躺在那里,屋頂上流下來的水沖過光滑的街面流向地溝,櫥窗仍是輝煌地明了燈,
或是紅的,綠的,紫的霓虹光,昂然站立著的女型像是也無力地垂下了頭,披在肩上的紗和緞,要從那上
面溜下來似的。
路上的車少得使人疑惑了,誰能信這是最繁鬧的街路呢?誰能相信這地價一方尺就值萬錢呢?而且這
路,是用上好的紅木鋪起來的。抬起頭來,就看到空漠地亮在那里的廣告。是的,這個城市是只相信大言
和虛偽的,說真話和給人真心看的是稀有的傻子。這樣的人該走回他所自來的地方。
走著那座橋,一條美麗的河在下面過去了,那美麗是沒有法子寫得出的,我突然像是癡呆了似的說
著:“你看,這河多美。——"我立刻就意識到在這上面我沒有相識的人,即使不相識的人,也沒有一
個。
到了我所要到的停站,我走下來,順著邊路走去。教堂前的散音器又激昂地說著上帝的萬能和上帝的
仁慈。”……上帝能使你富,使你離開貧窮,你們要信上帝,才能得到上帝的恩賜。……”可是我急匆匆
地走著自己的路,不久我就折入了一條較陰暗的巷子。
雨水使這條巷子的石子路中積著泥漿,在暗淡的燈光下,看到蜷曲著身子,偎在路的兩邊的盡是一些
沒有家的人。他們好像還能安然地睡眠,雖然雨水打在他們的身上臉上。
我的心在顫抖,好像地上的污泥涂到那上面,我的心中想著:“如果我也是他們中的一個,沒有能遮
風避雨憩宿的地方,風雨霜雪的日子,要躺在這里度著每一個夜,我,我該有什么樣的感想呢?”
過了這條巷,我的住處也在望了。為了不驚動二樓的友人,我輕悄悄地爬上三樓,我那寂寞的屋子正
自寂寞地在那里等著我。我該休息了,我就躺到床上,因為近窗,床罩為雨水濕了,從尚未關起來的窗口
還有細雨飛到我的臉上、手臂上和我的身上。
(原載《中流》1936年9月,有刪改)
[注]靳以:現代作家和編輯。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他積極參與新文學運動。他的作品多反映知識分子
生活和小市民生活,他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抨擊時弊,歌頌美好品格。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我”決定要離開友人家時,正好急雨變?yōu)榧氂辏拔摇庇X察到友人和他的夫人假意留“我”,于是
“我”也假意答應友人還會再來他家。
B.“我”不太看重家,因為“我”在這個只相信大言和虛偽的城市里,十分孤獨,從未安下心來,不會把
那勉強稱為“家”的處所放在心上。
C.“我所要走的又是一條很長很長的路”一句,表面上指回家的路很遠,實際指自己已經走過了漫長的人
生路,回想起過往的經歷,“我”感到迷惘。
D.“我”看到橋下面的河十分美麗,“我”癡迷這種美景,將禮贊美好事物的感情融會在小河的形象中,
表現了“我”對美好事物的渴望。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頭部分采用倒敘手法,先寫坐在公共汽車上,然后再寫坐上公共汽車的由來,使敘述產生波
瀾,避免敘述的平板和結構的單調。
B.“搖曳著的燈光下,葉子露著溫柔的綠色”用“溫柔”來形容葉子的綠色,賦予了自然景物以情感色
彩,使得整個畫面更加生動而富有情感。
C.文章寫了教堂前的散音器激昂地說著上帝的萬能和仁慈,其作用是勸人們要信奉上帝,不要像自己一
樣孤獨,體現了作者的善良與同情心。
D.文章運用了層層渲染的方法,寫車上沒有一個人,繁鬧的街市沉浸在寂靜之中,家中也是空落、岑寂
的,從而使孤寂的靈魂更加鮮明突出。
8.文中,“我”的朋友認為“雨夜總是美麗的",而“我”認為雨夜“也許是不幸的”,同為雨夜,為什么
會使他們的看法出現如此大的差異?請簡要分析。
9.面對那些“蜷曲著身子,偎在路的兩邊的沒有家的人",“我”是什么態(tài)度?你如何看待“我”的這種
心態(tài)?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張?zhí)镒止d,澧淵人。登進士第,知應天府司錄。歐陽修薦其才,通判廣信軍。夏竦、楊懷
敏建策增七郡塘水,詔通判集議,田日:“此非御敵策也,壞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為便。”因奏
疏極論,謫監(jiān)郢州稅。久之,通判冀州。內侍張宗禮使經郡,酣酒自恣,守貳無敢白者,田發(fā)其事,詔配
西陵灑掃。攝度支判官。洽享①太廟,又請自執(zhí)政下差減費費,唐介論其虧損上恩,出知薪州。
移桂州。異時蠻使朝貢假道,與方伯②抗禮,田獨坐堂上,使引入拜于庭,而犒賄加腆。士豪劉紀、
廬豹素為邊患,訖田去,不敢肆。京師禁兵來戍不習風土往往病于瘴痂田以兵法訓入丁而奏罷戍。或告交
此③李日尊兵九萬,謀襲特磨道,諸將請益兵,田日:“交趾兵不滿三萬,必其國有故,張?zhí)撀曇試樜?/p>
耳。”諜既得實,果其兄弟內相殘,懼邊將乘之也。宜州人魏利安負罪亡命西南龍蕃,從其使人貢,凡十
反。至是龍以烈來,復從之。田因其入謁,詰責之,梟其首,欲并斬以烈,叩頭流血請命。田日;“汝罪
當死,然事幸在新天子即位赦前,汝自從朝廷乞恩。”乃密請貸其死。
熙寧初,加直龍圖閣、知廣州。廣舊無外郭,民悉野處,田始筑東城,環(huán)七里,賦功五十萬,兩旬而
成。初,役人相驚以白虎夜出,田跡知其偽,召戒邏者日:"今夕有白衣人出入林間者,謹捕之。”如言
而獲。城既就,東南微陷,往視之,暴卒,年五十四。
田為人伉直自喜,好嫂罵,氣陵其下,故死無哀者。然臨政以清,女弟聘馬軍帥王凱,欲售珠犀于
廣,顧日:“南海富諸物,但身為市舶使④,不欲自污爾。”作欽賢堂,繪古昔清刺史像,日夕師拜之。
蘇軾嘗讀其書,以侔古廉吏。
(選自《宋史?張?zhí)飩鳌罚袆h改)
材料二:夫人佐公⑤,蓋十三年。孝肅漸貴,夫人與公終日相對,亡聲伎珍怪之玩,素風泊然。孝肅
薨,夫人扶喪歸肥川。已葬,屏居閔廷。官府召老生篤行者,教子于外舍,未嘗少假溫色,期必能復門
戶。暇或閱佛書以適性理。包之中外親,不足者,隨宜媚之;非義相干,一絲不與也。
(選自張?zhí)铩端喂视揽悼し蛉硕夏怪俱憽罚袆h改)
[注]①裕(xia)享:祭祀。②方伯:泛稱地方長官。③交駐:交駐國。④)市舶使:官名。⑤公:包
拯,北宋政治家,謚號“孝肅”。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京師禁兵A來戍B不習C風土D往往病E于瘴彷F田以兵G法訓胴丁而奏H罷戍。
II.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因,趁著,與《鴻門宴》“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中的“因”意思相同。
B.貸,寬恕、寬容,與現代漢語成語“嚴懲不貸”中的“貸”意思相同。
C.就,成功,與《荀子?勸學》“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中的“就”意思相同。
D.少,稍微,與《赤壁賦》“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中的“少”意思不同。
12.下列對材料一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張?zhí)锓磳速M,鞠躬盡瘁。他代理度支判官時,請求減少官員們的賞賜,被認為有過而被貶官;他在
廣州時,為民辦事,最終死在任上。
B.張?zhí)镉鍪骆?zhèn)靜,有判斷力。他在桂州時,有人謠傳交險國人將要來犯,他冷靜分析后平息了事端;他
在廣州時,也平息了一起謠言事件。
C.張?zhí)餅楣偌矏喝绯稹N豪卜缸锾油龅轿髂希瑥執(zhí)飻貧⒘怂⒁黄鹛幩栏豪餐鶃淼凝堃粤遥?/p>
在龍以烈求饒以后,才免他一死。
D.張?zhí)餅槿藙傊薄⒂胁牛灿胁簧偃秉c。他在廣州做官時曾經拒絕妹夫提出的無理要求;歐陽修、蘇
軾都稱贊他有才。但他喜歡罵人,欺辱下屬。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此非御敵策也,壞良田,浸冢墓,民被其患,不為便。
(2)異時蠻使朝貢假道,與方伯抗禮,田獨坐堂上,使引入拜于庭。
14.材料一中的張?zhí)镉泻芏鄡?yōu)質品質,材料二中的包夫人也同樣有很多優(yōu)質品質,請簡要概括包夫人的優(yōu)
質品質。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小題。
木蘭花慢?冰
蔣捷①
渺琉璃萬頃,冷光射、夕陽洲。見敗柳漂枝,殘?zhí)J泛葉,欲去仍留。羅疇②。少年夢里,正窺簾、月
浸素肌柔。誰念衰翁自老,斷髭凍得成虬。
凝眸。一望絕飛鷗。宇宙正清幽。漫細敲紫硯,輕呵翠管,吟思難抽。颼颼。晚風又起,但時聽、碎
玉落檐頭。多少梅花片腦,醉來誤整香篝③。
[注]①蔣捷:南宋詞人,南宋覆滅,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其氣節(jié)為時人所重。②羅疇:羅帳。
③梅花片腦:優(yōu)質冰片。香篝:熏籠。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前三句寫萬頃水面冰封,像琉璃一樣美麗,在冬日的殘陽下閃射著冷光。
B.“敗柳”“殘?zhí)J”漂流不去,描寫了冰面凍住后的滿眼荒莽敗落的寒冬景象。
C.詞人“凝眸”眺望,看不見鷗鳥的影子,茫茫宇宙,冰天雪地,顯得深邃寥廓。
D.“颼颼……檐頭”幾句從聽覺寫冰柱掉落的聲響,“晚風”從空間上照應“夕陽”。
16.詞的上片“少年”“衰翁”對舉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人非草木,有時難免如鰻在喉,正如鮑照《擬行路難(其四)》中“?
____________“兩句所言。
(2)課堂上,唐老師引用了魏征《諫太宗十思疏》中“,"兩句,幫助
學生理解成語“有始無終”。
(3)水天一色,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筆下的絕美景色。唐宋詩文中就有一些寫到水天一色的句
子,如“,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入蜀記》是陸游乾道六年由家鄉(xiāng)山陰赴夔州通判任上沿途所作的日記。詩人協家?guī)Э冢瑲v時五個半
月,行程五千余里,才抵達目的地,正如他在《滄灘》一詩中所云:“少年亦慕宦游樂,投老方知行路
難。”雖然歷盡艱辛,甲《入蜀記》這部長篇行記的問世,他詳細記載了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運
河、長江沿岸的名圣古跡、歷史掌故、風俗民情,在他的筆下——呈現,他還融入了自己的人生見解。全
書敘述平實而富于情趣,筆觸生動而繁簡得當,既有史料價值,又有文學價值。途中他還創(chuàng)作了不少紀行
之詩,兩者(A)。
陸游為什么要寫這部《入蜀記》?一則他(B),博古通今;二則這也是他仕途不順的發(fā)憤之作。他
因主張抗金而被罷官,在南宋以偏安為主的政治軍事格局中,很難成就他的“立功”愿望。但仕途的失意
卻成全了陸游,使他有意而為,要在“立言”方面有一翻作為。
陸游認為乙,源于見聞不廣,力有所不逮。這次的赴任將窮江湖萬里之險,可以飽覽山川、造
訪名勝、拜謁先賢、觀察世情,一定會對他今后的人生和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提升和推動。
陸游在給朋友的信中也說過“大抵此業(yè)在道途則愈工……絕塵邁往之作,必得之此時為多”,因為只
有在這樣的時候,詩人擺脫了平常生活的束縛,個性才能(0)地展露,對自然山水景物會有更新鮮的
感覺,也有更充分的體驗和感受,這樣才能激發(fā)文思詩興,發(fā)揮自己的獨創(chuàng)性。
18.請在文中括號內填入恰當的成語。
19.文中第一、二段有多處錯別字,請找出兩處并加以改正。
20.請在文中橫線空缺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
12個字。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概念史起初是一種哲學辭典的編纂方法。黑格爾去世后出版的《歷史哲學》出現了一個特別的用法,
將歷史書寫分為三類——“原始的歷史”“反思的歷史”和“哲學的歷史“概念史”被歸入“反思的
歷史有人因為只有孤例且黑格爾沒有闡釋何謂概念史而懷疑這里的概念史是否出自黑格爾之口或為記
錄者誤加。但是,這一用法別具意義,被賦予感知和反思意涵的概念史不正是科塞雷克等主編《歷史性基
礎概念:德國政治一社會語言歷史辭典》所要彰顯的旨趣嗎?正是在這部八卷大開本的歷史辭典中,具有
理解和反思意涵的概念史被確立為一種書寫歷史的方法。需要贅言的是,這里的“歷史辭典”雖有一般辭
典的書寫規(guī)范,但是內容異于通常意義的辭典詞條,有的概念篇幅堪比專著。
21.文中畫橫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2.簡要分析文中加點的詞“贅言”的表達效果。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在渤海岸邊,大鯨驅趕成群的鯊魚,追逐肥美的魚兒,把大海都攪動了,連巨大的島嶼都像要被簸掉
似的。大鯨張口一吞,就要吃掉幾十條像小船那么大的肥魚。它自恃勇猛,不知節(jié)制,終于擱淺在北面的
碣石山前,干渴而死。這時,先前被它當作食物的那些魚兒,反過來爭著去咬食它。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民族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2月
月考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1?5題答案】
【答案】1.C2.B
3.C4.墨子站在小生產者的立場,認為勞動人民急需解決的是溫飽問題,而音樂會讓貴族無休止地放縱
私欲,從而壓迫人民,因此墨子主張“非樂”;而荀子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認為人是需要音樂的,并且認
為好的音樂可以感化人的心靈,使人從善。
5.①.音樂是用來節(jié)制人們的思想的,促使人們遵守規(guī)則,不要越界②.音樂應該體現仁義,從
而使人們得到教化③.人們要排斥縱情的音樂和煩瑣的禮儀,要忠于自己固有的真情與本性
(二)現代文閱讀n(本題共4小題,16分)
【6?9題答案】
【答案】6.D7.C
8.“我”的朋友有著相對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中的小場景如雨夜能讓他喚起青年時節(jié)的詩人夢,能夠以
一種浪漫的眼光去看待雨夜。
“我”沒有一個真正能稱之為“家”的地方,內心是非常孤寂的;同時,“我”對社會現實感到悲哀,這
些都讓“我”對雨夜產生了不幸的感受。
9.第一問:“我”同情這些處境艱難的人,但沒有實際能力幫助這些人。
第二問:在當時充滿虛偽和不公的現實社會中,“我”雖有心,卻力不足,不能從物質上去幫助這些貧困
的人。但“我”通過自己的筆揭露了這種社會現實,發(fā)出與眾不同的聲音,表達了自己真切的關懷,展示
了一個善良的靈魂,令人尊敬與欽佩。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10?14題答案】
【答案】10.BDF
11.C12.D
13.(1)這不是抵抗敵人的策略,破壞良田,淹沒墳墓,百姓遭到禍害,沒有什么好處。
(2)過去蠻族使者朝貢途經桂州,和知州平起平坐,張?zhí)飬s獨自坐在堂上,派人帶蠻族使者進入庭中拜
見。
14.生活樸素,心性淡泊;重視教育,教子有方;樂于助人,堅持原則。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5?16題答案】
【答案】15.D16.①“少年……”幾句寫回憶,描繪了詞人少年時的美好夢境,充滿了青春的浪漫與柔
情。②“誰念衰翁……”幾句寫現實,表達了詞人現在的孤獨與凄涼,以及歲月無情的滄桑感。③回憶與
現實形成對比,實際上是詞人借個人身世的變化來抒發(fā)對國家命運的哀嘆,表達了深深的亡國之悲和身世
的飄零之感。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題答案】
【答案】①.心非木石豈無感②.吞聲哪躅不敢言③.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⑤.江天一色無纖塵⑥.皎皎空中孤月輪(落霞與孤鷲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0分)
[18-20題答案】
【答案】18.A相得益彰B學富五車C自由自在
19.“協”改為“攜”;“圣”改為“勝”;“翻”改為“番二
20.甲:但正是這次行程促成了乙:自己以前的詩文還不夠好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10分)
[21-22題答案】
【答案】21.示例有人懷疑這里的概念史并非出自黑格爾之口,概念史可能是記錄者誤加。因為這一概念
史只有孤例,且黑格爾并未闡釋何謂概念史。
22.“贅言”通常指不必要的、多余的言辭或說明。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代漢語詞匯演變試題及答案
- 法學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Photoshop中快速創(chuàng)建GIF動圖的技巧試題及答案
- 綜合性2025年稅法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普通邏輯考試與職業(yè)發(fā)展關聯剖析試題及答案
- MSExcel高級功能試題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邏輯考試的最佳復習資源試題及答案
- 探索WPS新功能的一級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休閑食品健康化轉型與高端市場拓展的差異化策略報告
- 2025年網絡技術與管理的結合試題及答案
-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管理指南(2025版)》解讀
- 2023-2024學年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一中高一下學期5月月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能力考試試題及答案
- 《家具設計》課件
- 國家開放大學2025年《機電控制工程基礎》形考任務1-4答案
- 出納人員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隨州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低血糖休克護理
- 小學生科普天文知識課件
- 2025至2030年多功能背封包裝機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白內障患者的護理查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