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語文閱讀題突破:現代文閱讀II之小說題目和主題(原卷版)_第1頁
新高考語文閱讀題突破:現代文閱讀II之小說題目和主題(原卷版)_第2頁
新高考語文閱讀題突破:現代文閱讀II之小說題目和主題(原卷版)_第3頁
新高考語文閱讀題突破:現代文閱讀II之小說題目和主題(原卷版)_第4頁
新高考語文閱讀題突破:現代文閱讀II之小說題目和主題(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主題06現代文閱讀n(四)

考點四:小說題目和主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題目。

拄著鋤把出村的時候又有人問:“六安爺,又去百畝園呀?”

倒拿著鋤頭的六安爺平靜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爺,后晌天氣這么熱,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爺!”

六安爺還是平靜地笑笑:“我不是鋤地,我是過癮。”

“咳呀,鋤了地,受了累,又沒有收成,你是圖啥呀你六安爺?”

六安爺已經記不清這樣的問答重復過多少次了,他還是不緊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鋤地,我是過癮。”

斜射的陽光明晃晃地照在六安爺的臉上,漸漸失明的眼睛,給他帶來一種說不出的靜穆。六安爺看不

清人們的臉色,可他聽得清人們的腔調。但是六安爺不想改變自己的主意,照樣拄著鋤把當拐棍,從從容

容地走過。

百畝園就在河對面,一抬眼就能看見。一座三孔石橋跨過亂流河,把百畝園和村子連在一起。這整整

一百二十畝平坦肥沃的河灘地,是亂流河一百多里河谷當中最大最肥的一塊地。西灣村人不知道在這塊地

上耕種了幾千年幾百代了。幾千年幾百代里,西灣村人不知把幾千斤幾萬斤的汗水灑在百畝園,也不知從

百畝園的土地上收獲了幾百萬幾千萬斤的糧食,更不知這幾百萬幾千萬斤的糧食養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

但是,從今年起百畝園再也不會收獲莊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畝園,要在這塊地上建一個焦炭廠。兩年

里反復地談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購價壓在每畝五千塊。為了表示絕不接受的決心,今年下種的季節,

西灣村人堅決地把莊稼照樣種了下去。煤炭公司終于妥協了,每畝地一萬五千塊。這場驚心動魄的談判像

傳奇一樣在亂流河兩岸到處被人傳頌。一萬五千塊,簡直就是一個讓人頭暈的天價。按照最好的年景,現

在一畝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塊錢。想一想就讓人頭暈,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流一百多年的汗,才

能在一畝地里刨出來一萬五千塊錢吶!勝利的喜悅中,沒有人再去百畝園了,因為合同一簽,錢一拿,推

土機馬上就要開進來了。

可是,不知不覺中,那些被人遺忘了的種子,還是和千百年來一樣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綠的葉子

上都會有珍珠一樣的露水,在晨風中把陽光變幻得五彩繽紛。這些種子們不知道,永遠不會再有人來伺候

它們,收獲它們了。從此往后,百畝園里將是爐火熊熊、濃煙滾滾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爺舍不得那些種子。他掐著指頭計算著出苗的時間,到了該間苗鋤頭遍的日子,六安爺就拄著鋤

頭來到百畝園。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現在,勞累了一天的六安爺已經感覺到腰背的酸痛,滿是老繭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著探

出一塊空地,然后,坐在黃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煙,等著僵硬了的筋骨舒緩下來。等到歇夠了,就再

拄著鋤把站起來,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鋤頭一次又一次穩穩地探進搖擺的苗攏里去。沒有人催,自己心里

也不急,六安爺只想一■個人慢慢地鋤地,就好像一個人對著一■壺老酒細斟慢飲。

終于,西山的陰影落進了河谷,被太陽曬了一天的六安爺,立刻感覺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絲涼意。他

緩緩地直起腰來,把捏鋤把的兩只手一先一后舉到嘴前,輕輕地碎上幾點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

舉起了鋤頭。隨著臂膀有力的拉拽,鋒利的鋤刃悶在黃土里咯嘯咯喝地割斷了草根,間開了密集的幼苗,

新鮮的黃土一股一股地翻起來。六安爺愜意地微笑著,雖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聲音,鼻子里的氣味,

河谷里漸起的涼意,都讓他順心,都讓他舒服。銀亮的鋤板魚兒戲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綠波中上下翻飛。

于是,松軟新鮮的黃土上留下兩行長長的跨距整齊的腳印,腳印的兩旁是株距均勻的玉菱和青豆的幼苗。

六安爺種了一輩子莊稼,鋤了一輩子地,眼下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爺心里知道,這是他這輩子最后一

次鋤地了,最后一次給百畝園的莊稼鋤地了。

沉靜的暮色中,百畝園顯得寂寥、空曠。六安爺喜歡這天地間昏暗的時辰,眼睛里邊和眼睛外邊的世

界是一樣的。他知道自己正慢慢融入眼前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們跟著推土機來到百畝園,無比驚訝地發現,六安爺鋤過的苗瓏里,茁壯的禾苗均勻

整齊,一棵一棵蓬勃的莊稼全都充滿了豐收的信心。沒有人能相信那是一個半瞎子鋤過的地。于是人們想

起六安爺說了無數遍的話,六安爺總是平穩固執地說,“我不是鋤地,我是過癮。”

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小說開頭寥寥幾句對話,六安爺這個勤勞而孤僻的老農形象已經躍然紙上,同時,他與村人的分歧

也開始顯露,并為下文情節發展埋下了伏筆。

B.西灣村人與煤炭公司“驚心動魄的談判”,是小說中隱約可見的敘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會背景,

巧妙地將六安爺的個人感受跟時代的變化連接起來。

C.小說中寫到百畝園將要變成焦炭廠,往日的田園風光將會被“爐火熊熊、濃煙滾滾”的景象所取代,

深化了作者關于生態問題的思考及小說的環保主題。

D.關于六安爺鋤地的描寫生動而富有詩意,傳達了六安爺在百畝園勞作時愜意舒暢的感覺,這樣的寫

法強化了小說所表達的人與土地分離的悲涼感。

E.綜合全文來看,六安爺的“平靜固執”,說明他作為一個老人,一方面已經飽經滄桑,看透世事變

遷,另一方面也難免思想保守,無法與時俱進。

★5.小說以“鋤”為標題,有什么寓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6分)

6.小說較為夸張地連續使用“幾萬”“幾百萬”之類的詞語描述百畝園的歷史,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請

簡要分析。(6分)

7.“我不是鋤地,我是過癮”這句話,既是理解六安爺的關鍵,也是理解小說主旨的關鍵。請結合全文進

行分析。(8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題目。

船過青浪灘

“哇、哇”的怪叫聲震耳欲聾,無數頭渾身墨黑的河鴉,遮天蔽日地在桅頂上盤旋。“鳩鴻”捧起飯

團朝天上撒去,一面連聲祈禱,“求大將軍保佑二佬無事平安……”我望見河鴉俯沖下來,猛如雨點般的

鴉嘴便將齋飯啄食得顆粒不剩。

灘姐火了:“蠢鴨鵝!活人不敬敬鬼魂!”

“鴨鶴”嘆了一聲,趕開了河鴉。

“姑娘,坐穩哪!船標灘了!”

我躬腰進了船篷,抱起嬰兒二佬。

船像箭一樣,兩岸怪石一晃而過,令人頭暈目眩。穩石離水面只有半尺,像狼牙,像鬼斧。灘姐穩如

鐵塔一般立于船頭,褲腳卷齊膝蓋,赤露著一雙古銅柱似的腳桿,大浪撲上來,在她腳桿上撞成飛沫。

“啊!媽呀!”

我失聲驚叫起來!船頭剛躲開一塊猙獰的礁石,一團黑嫩越的巨大魔影,張牙舞爪地撲來……

“用鵝!穩篙!”

灘姐大吼一聲,甩過船篙,直插巨石,“當”地一聲,船身抖動幾下,迅即減慢了速度。再一看灘姐,

手里的船篙變成了一把大弓!篙尖抵在石縫里,下截撬住船頭,她自己將身子縮成一尊秤坨,死死地壓住

篙尾任彎弓似的船篙左右搖擺。囂張的灘水遇到了羈絆,一個惡浪接一個惡浪地撲打著船舷,好像要把船

只撕爛、咬碎。

“鳩鵝!莫松篙呀!”

灘姐咬牙切齒地迸出這幾個字來,臉膛紫得像茄子,眼睛紅得像火球!船身在顫栗中僵持著。這是生

死攸關的時刻,只要灘姐有一絲懦弱,“吞船浪”便會瞬間將我們卷入閻羅殿!

招佬奔上船頭,小小的身軀也幫著母親去壓船篙...

“走開!”灘姐吼道。

“不!”想不到招佬竟敢那么大聲地頂撞!

船篙一閃一閃的,巨大的彈力不時將母女倆的身子掂起來,但船篙又被母女倆拚死命地壓下去...

“招佬,快走開呀!”

灘姐幾乎是癲狂了一般嘶喊著。

“不嘛!”

招佬兩腳往船篙上一夾,兩手箍緊了船篙,索性將整個身子纏在上面了!

我忘了手中還抱有嬰兒,也急步撲了過去……

沒等我挨攏船篙,就被灘姐飛起一腳,踹倒在船板上。與此同時,只聽“呼”地一聲風響,船篙從灘

姐的身子下彈起來,一個黑影,隨著船篙一齊飛向陰森森的石壁。

“哇!招佬!——”

我眼前一黑,腦殼里“嗡”地一聲,仿佛天崩地裂,什么也不知道了……

……似乎整個宇宙都是呼喚“招佬”的聲音。我從冥冥之中慢慢蘇醒,真不敢相信:天還在!太陽還

在!……唔,這是誰呀?黑黑的臉,一雙失神的眼睛那么直愣愣地盯著我……

“姑娘,你……沒有事吧?”

我坐起來:“招佬,招佬呢?!”

灘姐急忙背轉臉去,肩頭不停地抽搐著。懷里的二佬“哇”地哭起來,她回過頭,將奶子重新塞進乳

兒的嘴里。乳房上,也傷痕累累,二佬吸吮到的,一半是奶,一半是血……

我往船頭看去,招佬靜靜地睡在船板上。“鳩鶴”屈膝跪在她的枕頭邊,默默地滴著眼淚……

“哇!哇!”河鴉又飛來,且越飛越低,漆黑的翅膀快撩著了我們的頭發。“鴨鵝”“嗷”地一聲站

起來,操起船篙,朝滿天的河鴉一陣猛打!

“要你們保佑!要你們保佑!嗷!……”

“神兵們”一聲接一聲地慘叫,紛紛墜入灘水里。活下來的,拽著長長的怪腔,倉惶逃散。灘姐無言

地走過來,脫下一件白內衣,小心較緩地將女兒裹好,放進船篷里。她拿起船篙,硬著喉嚨說:“她爹,

開船吧!”

灘姐狠撐了兩篙,就將船頭退出了石罅……

青浪灘最險的地段已過,浪頭像精疲力竭的野獸,低低地嗚咽著。

我坐在船篷里,心如刀割地飲泣著,負罪的心情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姑娘,出來曬曬太陽吧!”是灘姐的聲音。

“唔。”昏昏沉沉地出了船篷,站在她的身后。頭頂上的太陽明晃晃的,我卻感受不到它的溫暖。

“你看,那塊巖石上的叮叮雀兒,叫得多好聽呀!”

灘姐指著水面礁石上的一對藍羽綠嘴的小鳥,但并沒有回頭來看我。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頭寫“鵠鵝”喂河鴉的場景,不僅渲染了緊張的氣氛,同時也表現了“鴻鵬”這個人物信奉迷信

的思想觀念,與灘姐構成鮮明對照。

B.灘姐雖然是個女性形象,但是從作者的筆墨中我們絲毫感受不到她的柔弱,表現在面對險灘惡浪時,

她非常勇敢、無畏、堅強。

C.小說善于運用簡練的語言表現人物。“灘姐急忙背轉臉去,肩頭不停地抽搐著",只這一句,就充

分體現了灘姐失去招佬的巨大痛苦。

D.小說生動地描述了“船過青浪灘”的驚險過程,讀來驚心動魄,而且故事還帶有象征性,隱含耐人

尋味的人生道理,給人以深刻的啟迪。

2.小說中安排了“我”這個人物,主要有什么作用?請簡要說明。(6分)

★3.小說寫“船過青浪灘”的故事,表現出哪些深刻意蘊?請簡要說明分析。(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曹鐵匠的小尖刀

南翔

周日這天,曹木根有點心神不寧。昨天接到在深圳當大老板的老同學吳天放的電話,講是今天要帶一

個孫姓學者過來采訪他,曹木根自言自語道,采訪我?我有啥子好采訪的嘮!

老同學的不由分說令鐵匠曹木根芒刺在背。直到下午三時許,一聲汽車喇叭的脆響從街口傳來,曹木

根一直繃緊的心思,才驟然如江邊解纜的船只,悄然松滑。

孫老師過來問,這條街恐怕就你一家鐵匠鋪子了吧?曹木根道,是啊。整個縣里十鎮八鄉不會剩下兩

個巴掌的鐵匠,講起什么家伙都能打的鐵匠,恐怕也就是本人一個了嘮。

曹木根順著孫老師的目光,瞥見的是右側一塊灰蒙蒙的鐵匾,是自家鎏的一塊鐵牌,上有“曹鐵匠”

三字草書,已經生銹了。

孫老師便談起這次來的意圖,是領著學生做一個非虛構民間匠藝的采集,可以稱作“非非遺”寫作。

現在上上下下都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卻還有很多沒有列入各級非遺的匠藝,譬如散落在

鄉野的鐵匠、蔑匠、箍桶匠、油漆匠等工匠及他們的技藝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正因這些“非非遺”一不

來錢,二不能引起重視,所以比非遺式微得更快。

曹鐵匠喉嚨里響咳了一聲道,《國風?鄴風?式微》就有一首寫的是: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

故,胡為乎中露!

孫老師贊日,我只知“式微”一詞來源《詩經》,早不記得這首詩了!環顧左右兩個弟子問,你們知

道出處嗎?兩人均搖頭,一起說:真不知道。孫老師嘆道:真正是野有遺賢人未知啊!

曹木根其實不是本地人。他父親在饑荒年頭,一路做手藝來到了江南,后來做到了天福鐵木器材廠的

廠長。那時放學之后,木根都要到鐵木廠來耍鬧,木根最迷戀的,還屬鐵匠爐,無論是父親操鉗,還是其

他工人掌錘,他都饒有興致。

后來曹鐵匠的兒子和兒子的同學又重演了他少兒時的一幕,從小在鐵木廠廝混。有一次他們調皮弄壞

了車床皮帶,曹鐵匠大怒,收繳他們的東西,包括兒子的一把木制小尖刀,一起折斷,兒子哭得上氣不接

下氣,幾天都沒理爸爸。一周之后,曹鐵匠送給兒子一把精心打制的小尖刀,挽回了兒子開心的笑容。

孫老師朝爐子那邊看一眼道,我小時候是看過鐵匠干活的,年頭太久印象都模糊了,我的學生則無論

來自城市還是鄉村,幾乎都沒有這方面的記憶。能否勞煩曹師傅打一件鐵器給我們看看?這也是我們田野

調查,或者說“非非遺”調查的一個好機會。

曹鐵匠起身,朝爐子走去。倆學生都雀躍跟隨。曹鐵匠用火鉗夾著螺紋鋼送入爐膛,燒得通紅取出兩

面錘打,復燒,復打,淬火之后,再打、削、磨……便見他的腦門上摔下了一粒一粒的汗珠。

吳天放貼近他的耳朵問,為何放著空氣錘不用?他答,就是想讓你帶來的老師和學生,看一看最本色

的打鐵方式。

一根生銹的螺紋鋼,眼見得在曹鐵匠的手中,在火紅的爐膛里,在冰冷的鐵氈上,在沁涼的水桶里……

該扁的扁,該圓的圓,該尖的尖,最后出示的是一把比巴掌略長的小尖刀,上面還做了三個圓環把手。

孫老師嘖嘖道,這么短的時間,完全手工制作,你們看這把刀的兩條刃,簡直像拷貝出來的兄弟,覺

不出有任何差別。這三個環也真是圓,如同圓規畫出來的,左右兩個小環又是一對攣生兄弟。這就是老鐵

匠的功夫!

聽到孫老師的夸贊,曹鐵匠的一撮濃眉猛地一彈。他撩起洗不凈的灰色T恤擦擦額頭道,做什么事情,

一是要喜歡,二是要做出年頭來。熟能生巧罷了,做夠年頭,你們都行,沒什么稀奇的。跟當老師年頭久

了,教書教得好,是一個道理。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

孫老師問,曹師傅的孩子呢?在外上學還是工作了?

吳天放這才告訴孫老師,三年前,曹木根的兒子剛剛二十出頭,得了白血病。從發現到去世,不到半

年,也考慮過骨髓移植,因醫生意見不一致,且要花一大筆錢,他就放棄了,以后卻一直后悔,人都有些

恍惚。

吳天放道,曹木根原本有三次出去的機會,都被他放棄了。沒走出去未必是壞事。鄉鎮里的人如果都

跑出去了,哪個來種田?就像我們今天回來,你哪里采訪得到老鐵匠?我在深圳也常常想,我們出來就都

對嗎?他們不出來就都錯嗎?或者,出來也對,留下也對?

這時,兩個弟子看中了這把小尖刀,說你再給打一把唄,我們一起買了。

曹鐵匠兩眼空虛地望著遠方,自言自語道,給你們打剪刀、菜刀、柴刀,都行,就是小尖刀,不行,

一把都不能從這里帶走我這三年都沒有給任何客戶打過小尖刀了。

迎著落日開車,吳天放戴上了墨鏡,將剛抽兩口的煙隨手掐滅。

孫老師道,你盡快找一張他兒子的照片給我,我采訪過一個做鐵板浮雕的師傅,他敲的鐵板浮雕人物

栩栩如生。我會叫他敲一幅曹鐵匠兒子的肖像,肖像一定要配一把錚亮的小尖刀。

吳天放道,好啊,發生的費用,都算在我天放頭上……一語末了,哽住了。

(有刪改)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條街恐怕就你一家鐵匠鋪子了吧”“上有‘曹鐵匠'三字草書,已經生銹了”等語句,暗示了鐵匠

鋪的生意蕭條。

B.曹木根吟誦《國風?北B風?式微》一詩,但孫教授的兩個弟子卻不知“式微”的出處,說明曹木根有著

比較高的文化素養。

C.聽到孫老師的夸贊,曹木根道出“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一句,表明其打鐵技藝精湛并非

一日之功。

D.小說中孫老師想讓鐵板浮雕師傅敲一幅曹木根兒子的肖像,并且要配一把錚亮的小尖刀,是因為他被曹

木根的打鐵技術所折服。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與《邊城》一樣,這篇小說也不以激烈的矛盾沖突見長,其最主要的矛盾沖突一一曹木根與兒子的沖突

也充滿溫情。

B.“小尖刀”在小說中有重要作用,它是曹鐵匠匠藝的具體體現,承載了人物的情感,推動了故事情節的

發展。

C.文中“復燒”“復打”“淬火”“再打”“削”“磨”等一系列動作再現了打鐵的過程,表現了曹木根

技藝的高超。

D.小說主要通過人物對話來展開故事情節,在平實、極富生活氣息的語言敘述中,塑造了血肉豐滿的人物

形象。

3.吳天放這個人物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現實關懷和時代精神是優秀作品的應有之義和內在特征,請簡要分析本小說體現的現實關懷和時代精

神。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8題。

傻程子

張港

不祭,稱作“記”,曾經的常用字。嫩江流域地廣人稀時,遍地種僚子,學校里老師教這個字。可到了

搞生產隊時,這東西就種不得了,產量太低,交不上公糧。因此,襟子漸漸絕跡。

奔小康了,脫貧致富,家家都想多打糧、多賣錢。可老田頭卻偏偏種上了榛子,還是傻裸子。

傻粽子不用鏟,不用耦,籽一撒,即可坐等收成。就像農村里的傻小子,野著、散著才壯實、厚道,

走多遠都不忘村里鄉家;若伺候著、慣著、寵著,就會來一身毛病,長大了跟爹娘搶房子的都有。可這傻

梯子,產量太低不說,種容易,吃卻難,沒有人會吃,賣不出錢來。

貧困戶一^^一個摘了帽,只剩老田家。

老田因種傻粽子返貧,驚動到縣里。縣長下基層,訓村主任:“問題得解決,不解決不行,不能不解

決。旱改水,千斤稻,不能再種那傻粽子了。”

村主任苦得很:“縣長啊,老田的工作好做,問題是老田上邊還有老老田。”

“老老田?”

“老老田是老田的爹。老田家原來也種稻子,也不窮,不知中了哪門子邪,老老田非要種傻粽子,90

歲的人了,哪個簞得過他?讓他罵了事小,把他氣犯了病,事就大了!”

縣長決定一竿子插到底,親自做老老田的思想工作——不能讓一個老老田拖了全縣的后腿。

在村鄉干部的陪同下,縣長來到田家。

縣長講脫貧工作的重大意義,講思想解放開新路,講發財,講致富。

老老田傻傻地聽著,不作聲,無表情。

村主任說:“老田爺,這可不是我,可不是鄉領導,這是縣長。你點頭!你同意!”

老老田冷不丁來了一句:“光知道發財!光知道錢!”

這是把人頂撞上南墻的話。縣長尷尬不?鄉書記小聲地說道:“按現代科學,這就是阿爾茨海默病。”

60歲的老田搓著手說道:“大縣長,我爹都這歲數了,別跟他孽了,再依他幾年。”

縣長與老老田握手,祝老人家長命百歲,就告別了。

老田跟他爹發火:“我說爹,那可是縣長,咋給大縣長冷臉?”

老老田也怒:“縣長?省主席我也見過。大熱天西裝革履的,也不怕捂出癢子。縣長就這樣?呸——"

老老田自然種不動田,但他天天坐在地頭看傻粽子。傻糕子長得倔強,山蘇子、紅蓼子都讓傻稚子壓

得抬不起頭。傻梯子支棱開來,吐出嫩嫩的、淺淡的穗穗兒。老老田手捋著苗苗,稀罕地嗅味道。

“曜!傻榛子!”

老老田這才發現,旁邊有個人,也在捋著苗苗,很稀罕。這人臉黑,頭發白,穿著露手臂的T恤、老

年運動鞋。

“曜!還有認得傻粽子的!”老老田不能不吃驚。

那人仰天長嘆一口氣,道:“這東西好吃,小時候——俺娘會吃僚子。”

“你吃過傻梯子?”

“這是市長!”老老田這才看到,還有幾個人,說話的是鄉書記。

“市長!你說梯子撈飯是啥味兒?”

市長說不明白傻榛子撈飯的味道,鼻子對著苗苗猛吸氣,道:“吃不到那種味道了喲!”

“你想吃?那中,跟我到家!”

一行人跟到了老田家。

老老田親自動手,給這些人煮傻榛子撈飯。

老老田忙活著,老田打著下手。市長撫著田家的小小丫頭,問:“閨女,傻榛子,好吃不?”

“不好吃——拉嗓子,咽不下去。”

“飯好了哎——傻糕子撈飯做得了——"

一種香氣,清清的香,跟著老老田進屋了。

這世上呀,最難用嘴說明白的正是嘴里的味道。傻粽子撈飯啥味道?這么說吧,清晨彩刀打下的帶露

水的五花草,當年竹葉當年米包成的綠粽子,半嫩冒漿黏苞米煮熟掀鍋蓋時的那股子熱氣,這三樣兒混到

一起,興許有傻糕子撈飯的八成清香。

吃上傻粽子撈飯,市長問了:“田老伯,為啥偏偏種傻粽子?這事我解不開疙瘩。”

“大市長喲,事是這么個事。嘴甭閑,聽我說就中。那年哪,剛剛解放,剛剛分到地。那個誰,嫩江

省的省主席——那時不叫省長,他姓于,于主席下鄉,派飯派到我家。于主席吃好了俺娘煮的傻榛子。臨

走時,于主席說了,還要來吃傻梯子,就是自己不來,也有省里人來。還跟我拉了鉤,一百年不變。這事

我一直記著,共產黨說話算話,說來吃傻粽子就肯定會來吃。早些年,餓怕了,要的是產量。現在日子好

了,我腦子里全是傻粽子。不種傻襟子,真有省里人來,我拿啥給人家吃?這不你來了。”

“田老伯,做粽子撈飯,可是難喲。”

“大市長,我年年吃舊米,留新米,等著你們來。孩子們年年吃的是陳米,陳米可就難吃了。跟別的

米不一樣,榛子米,先煮個半熟,炕干了,再做飯,說道太多。現在,除了我,沒人煮得出榛子米香了。”

后來,市長端著碗吃傻粽子撈飯的照片見報,人們便認得了這個“糕”,并且想知道這東西的清香。

村里大量種植傻榛子,辦了加工廠,老老田坐鎮指揮。雖然傻榛子的產量還是很低,但是人們認了,

因為它的價錢上去了。后來,老田家富了,村子也富了。

(有刪改)

5.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O

A.雖然傻襟子容易種,但由于產量太低,加之沒有人會吃,賣不出錢來,所以,農村家家戶戶漸漸地就不

愿再種傻糕子了。

B.老田家的貧困戶帽子摘不了,原因在于他的父親老老田對種傻襟子情有獨鐘,而且還聽不進包括村主任在內的干

部的勸說。

C.市長深入群眾的做法,較之于其他干部的做法更能贏得群眾信任,這才能有老老田講述往事的情節,難題最終

得以圓滿解決。

D.市長端著碗吃傻糕子撈飯的照片上報后,傻程子重新獲得了新生,種傻程子也成為農民致富的途徑之一。

6.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關于傻程子相關狀態以及老田家種傻程子的敘述,設置了懸念,吸引了讀者的閱讀興趣。

B.“傻模子支棱開來……穗穗兒”一句生動地寫出了傻程子長勢喜人,也襯托出老老田內心的喜悅之情。

C.小說對老老田的描寫抓住了其外在形象特征,同時,大量運用口語和方言,增強了小說的藝術感染力。

D.老老田交代自己種傻襟子是因為當年的承諾,文章以小見大,借此表現出人民對中國共產黨的深情。

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

★8.小說題目“傻模子”中的“傻”字有什么內涵?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喊雁陣

劉心武

①她左手手背上長出兩個痕子。起初比較小,顏色也淡,工作忙,就沒太在意。這些天痕子忽然變大

To忙到網上查相關資料,越看心里越堵。去醫院就診,大夫說的跟網上查到的相符,開的藥有化學成分,

是取回來用,還是按網上查到的太平偏方來治,煮蕙米粥,吃醋泡蛋,用香蕉皮擦……

②老公為一個項目出長差,兒子期中考試,自己在公司的那份工作,下了班還得在電腦上繼續一陣,

老板可不算你加班,煮出的凍餃子慘不忍睹,只好再叫一貫譏為“垃圾食品”的外賣,兒子倒還吃得津津

有味,吃完還主動來給她按摩肩膀,雖然鬧不清穴位,享受著已過十五周歲的小男子漢的呵護,也就覺得

輕松許多……

③那晚兒子去看電影,起初她不放行,你這次期中考試總成績從全班第七名降到了第九名啊,見兒子

垂眼簾咬嘴唇模樣,才一揮手:“去吧去吧!”自己想聽音樂,許久沒用過的留聲機,擱上當成寶貝的舊

黑膠唱片,卻放不出音來,給老公打去電話,卻“現在無法接通”,固執地連撥數遍,依然是那無情的聲

音,好煩!莫非老公他……自己終究是信得過,但公司里有閑言碎語飄進她的耳朵,總還是如同心尖上粘

了柳絮……

④于是給閨蜜榮榮打電話,榮榮說:“也正要給你撥呢!”“心有靈犀一點通”不是?將煩惱傾巢潑

出,最后提到手背上的痕子:“據說大的是公,小的是母,弄不好它們還要自動繁殖,甚至傳染他人!煩

透!自己按偏方治了半個月了,一點不見效!哪敢用西藥,人家說明書上就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給你挑明

了……”

⑤榮榮就跟她說:“我有偏方!小時候,在農村,我臉上長了痕子,你猜我媽怎么給我治的?她教我

拍著巴掌喊:'大雁飛,屣子追!大雁落,痕子掉!'注意,'大雁落'要喊成'大雁澇'的音,土話才

押韻嘛。我媽說,她年輕的時候,臉上就長過癮子,姥姥就是那么教她的,她見著天上的雁陣,就跑著喊,

后來,也沒吃藥也沒搽藥,鹿子自己就癟了掉了,臉上光光生生大美女,所以我爸那大帥哥娶了她嘛……

不消說,后來我如法炮制,痕子也沒影了!”

⑥她聽了忍不住樂:“這偏方!叫'喊雁陣'吧?好搞怪!我倒真想試試,不過,如今城里頭,動不

動霧霾罩頂,就是有那雁陣飛過,哪兒見得著?想必大雁也都躲著飛,我到哪兒喊‘大雁飛,痕子追!大

雁落,痕子掉’……”

⑦跟榮榮煲電話粥,不知不覺間兒子已從電影院回來了,兒子是說著電話進門的,到她跟前就喊她:

“媽!爸給你打電話總不通,驚驚乍乍的,搞得我也以為驚悚片演在了咱們家!"她這才跟榮榮“拜拜”,

鈴聲立即爆響,是老公,她不由得先狠甩一句:“干什么驚驚乍乍的?”幾分鐘后,才平心靜氣,道出手

背上的麻煩,還有榮榮推薦的“喊雁陣”偏方,老公笑了:“現在這個季節,就是藍天白云,也沒有大雁

遷徙啊。不過,我出差的這地方不遠,有個濕地公園,聽說有幾十種禽類呢,你們母子倆不如飛這兒來度

周末,說不定這兒有小雁陣,夠你喊一氣的!”她就心疼花錢,又說:“怕你們也感染上,生出一群痕子

來!”老公說:“咱們小康勝大富,不當守財奴,你在網上想必也查出來了,痕子這類東西,歸根結底跟

心情有關,'喊雁陣'恐怕就是一種化解焦慮的心理療法,心情舒暢,經脈大通,免疫功能必然提升,治

什么病也得先從這個入手!至于傳染,咱們之間是互相免疫的呀,那可能性幾乎等于零!”

⑧那個周末,他們一家出現在濕地公園,正觀賞,榮榮發來彩信,她一看就明白:“閑言碎語——風

過耳”“排名跌位——不在一時”“唱機失聲A音未泯”……閨蜜將她傾訴過的煩惱一一點化,正如

翩飛的雁陣,身邊有親人,關懷有好友,她不禁開懷高喊:“大雁飛,雇子追!大雁落,瘦子掉!”老公

和兒子也跟她一起快活地喊....

⑨信不信由你,再一周,她手背上的痕子果然先癟后掉。

9.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手背上長出的盛子,“她”上網查資料,去醫院就診,買藥備用,還用煮意米粥、吃醋泡蛋等偏方來

治,寫出了她有病亂投醫的焦躁狀態。

B.“她”一直沒把關于她老公的閑言碎語放在心上,可當給在外地出差的老公打電話連撥數遍依然無法接

通時,“她”開始懷疑老公。

C.小說用“好煩”“煩透”等詞語準確地寫出了“她”的心情,真實地表現出部分當代都市女性缺乏耐心、

抗挫折能力差的現狀。

D.“老公”雖為次要人物,但在文中不中不可成缺,他的出現,讓棘手的問題得以以解決,并對主要人物

“她”起到襯托作用。

10.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取材于現實生活,有極強的現實意義,結尾“她”手背上的猥子果然掉了,暗示了作者對中國傳統

文化的高度認可。

B.小說語言清新典雅,極具表現力,人物對話生動凝練,如“他不由得先狠甩一句:’干什么驚驚乍乍的?'

表現出“她”矛盾復雜的心理。

C.小說圍繞著治“唳子”展開情節,她上網查偏方治“瘦子”,閨蜜提供偏方,一家人在濕地公園喊雁陣

治“腺子”,最后“唳子”消失。

D.小說綜合運用語言、動作、外貌、神態、心理等描寫方法來刻畫人物,塑造了懂事的兒子、貼心的閨蜜、

開朗的老公等鮮活的形象。

11.小說中的“她”具有哪些品性特征?請簡要概括。

★12.小說為什么以“喊雁陳”為標題?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戲之骨

張中杰

他打小是個沒見過爹娘的孤兒。村里人可憐他,給他幾件舊衣服,時不時給他送碗粥。有紅白大事的

時候,他就去幫廚,一來解決吃的問題,二來也算是對大家的報答,好多廚師見他機靈透鉆,想收他為徒。

十二歲時他迷上了戲。七里八鄉逢會趕集唱大戲,一定要去看,眼瞪得溜兒圓,支棱著倆招風耳聽得

入了迷,連草臺班子的戲也一場不落。有時聽到入境處,一會兒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一會兒又自顧自地

哈哈大笑,手舞足蹈,驚得看戲人都忘詞了,回過頭看他,拿眼戳他。大家都以為他魔怔了。

“當大廚多好,一輩子好吃好喝,起碼混個肚兒圓!”班頭說。

他沖戲臺班頭說想學唱戲,班頭叼個煙袋鍋吧嗒吧嗒吸,不正眼瞧他。

“人不能光為了吃,我得學戲。唱好了,報父老鄉親對我的恩!”他說得一板一眼,像念道白,尾字

音拖起了長腔。說畢,他恭敬地跪拜作揖,比臺上的主角還有范兒。

班頭被他這一■腔驚呆,又見他心誠,知道感恩,說得在理,讓他跟了班子。

他除了為戲班子做飯,剩下的時間就跑龍套。奇怪的是,沒見他跟誰學過,卻唱念做打樣樣在行。他

一個人能演所有角色,缺啥就能補啥;要是唱全場,誰看誰呆,連臺上人都能被瞞過,原來的演員心中直

怨他搶人飯碗。

生旦凈末丑,他學啥像啥,唱啥是啥。扮老生顯盡滄桑,扮小生俊逸風流,扮青衣裊娜依人,扮凈角

叱咤風云。扮文丑出場,插科打渾,臺上臺下笑聲不斷;當武丑更見真功夫,連臺下力氣蠻的大漢也懼他

三分。至于扮旦角,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扮相各展風流。

要是唱苦戲,他念及從前孤兒之難,悲悲切切,幽幽怨怨,讓臺下觀眾喉嚨跟著發堵;又忽然聲聲苦

句句淚高亢起來,觀眾眼淚便喇喇直流,臺下哭聲大作。要是唱笑戲,他眉飛色舞,自豪感溢滿于胸,聲

音朗朗從喉間有節奏地往高處走,臺下也跟著大笑不止,鼓掌聲、叫好聲自然是連成一片。

好多大班子慕名用重金來挖,私下允以優厚待遇,均被他拒絕。他說:“我從一而終。”一撥撥來人

說客悻悻而歸。

劇團八個大戲箱之外,是他那只大小適中的“百寶箱”,香樟木,磨得黑明光亮,看不清顏色,到哪

兒都背身上,寸步不離。打開箱子,有擦臉毛巾、小鏡子、胭脂膏,也有針線包、紗布,還有跌打丸。大

家戲稱之“神秘九號”。

他什么人都敢頂。有個村醫是戲迷,老死以后送殯。村民們湊錢想讓他出臺戲,正巧與保長的爹八十

大壽時間沖突。班頭想給保長的爹演,他斷然拒演。

“一輩子救過多少人命,又是咱的鐵桿票友,我得用戲送他一程。你們不去我一個人去!”他說得斬

釘截鐵,擲地有聲。班主無奈,又聯系其他戲班子,給保長好說歹說,才救了場。

他不找女人,說戲就是女人,常常私下里一個人扮演自己的女人,咿咿呀呀,呢呢噥噥。

他見剩飯搶著吃,每次吃過的碗像舔過似的光,說什么“剩飯姓張,越吃越香"。夏天飯都餒了,他

也不舍得倒掉。好在他身體好像銅墻鐵壁,從未犯過胃病。

后來,他成了班主。再后來,日本鬼子進了中國。戲班子流離四方,槍炮聲起,馬上轉移。不管轉到

哪里,看戲的也沒幾個,一年掙不了幾個錢。一天,皇帝的蟒袍被鬼子的三八大蓋穿個碗大的洞,人倒是

沒事,可衣服卻置換不起。他搬開隨身的百寶箱,從里面拿出針線包。一愣眼工夫,蟒袍上的破洞已被縫

得嚴絲合縫。他放下補好的戲裝,怔怔地發呆。

19路軍從抗日前線撤下來。他找到隊伍說要義演。臺下坐滿士兵,有的衣服上還有血痕。他正演《鋤

美案》里的包公怒斥陳世美,高潮處,掌聲、喝彩聲四起。忽地狂風刮過來,頭頂搭起的頭柱倒下。拉二

胡的二大爺和邊上昏睡的小孫子來不及反應。但見他邊唱邊飛身而起,撲向二人,被柱上的燈砸中腦門兒,

瞬間血流如注。他硬生生面不改色,唱完最后一句,猛然直挺挺倒地。

大家把他翻過身來,“速拿我九號箱來!”血污滿面的他,京腔京韻大聲念白。

“毛巾?”他擺手,“急救包?”他搖頭,食指下探示意下翻。箱子最下邊嘩嘩啦啦,有五角、一塊、

兩塊的紙幣和硬幣,也有閃亮的銀元。

“這些一半給19路軍,一半置辦新行頭……”言畢,氣絕而去。

19路軍最終還是收下了錢。幾千當兵的向他行軍禮告別。風很大。

大家把他葬了。一老戲迷,民間雕刻家,在他墳丘的碑上刻上“戲之骨”。字跡風流,勁直有力。

(有刪改)

13.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好多廚師想收“他”為徒“他”沒去及下文沒見“他”學戲“他”卻樣樣在行、一人能演所有角色等交

代表現了“他”對廚師的看不起和對戲的癡迷。

B.“他”放下蟒袍“怔怔地發呆”,“他”有對戲班的活路和一生摯愛的戲的出路的憂慮,還可能有對國

家命運的擔憂和茫然。

C.“他”非常珍愛他的“9號箱”,到哪兒都背身上,寸步不離,生怕他辛辛苦苦節儉出來的錢丟了,不

能置辦新行頭。

D.小說敘述了一個孤兒由愛看戲到學戲、演戲,最后演戲時為救人而死的故事,表現出熱愛以戲劇為代表

的傳統文化的主題。

14.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頭說“他”是孤兒,接受村里人接濟長大,為寫“他”知恩報恩,不怕得罪保長給村醫送殯唱戲以及

給抗日的19路軍義演做鋪墊。

B.小說中寫觀眾喉嚨“發堵”、眼淚“喇喇直流”、“哭聲大作”、“大笑不止”、鼓掌聲叫好聲“連成

一片”等側面表現了“他”唱戲的藝術魅力。

C.小說先借“神秘九號”設置懸念,埋下伏筆;結尾處欲揚先抑,當由各種錢幣組成的巨款散落出來時,

才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D.小說采用了傳奇手法,將一個鐘愛民間曲藝的市井小人物的傳奇一生描寫得淋漓盡致,留白充滿張力,

具有很高的藝術表現力。

15.小說中的“他”沒有名字,這樣的敘述有什么效果?

★16.小說結尾“他”墳丘的碑上所刻的“戲之骨”三個字具有豐富的意蘊,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15分)

沒文化

[俄羅斯]安德烈?馬卡羅夫

①科利亞?瑟羅耶戈夫繼承了一套兩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媽去世了。

②“這是上帝賞給我們的,”妻子說,“因為我們受的折磨。”

③“你胡說什么?”科利亞頂了妻子一句,“我們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④“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賞賜了我們,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

居一室,難道不是一種折磨?”

⑤科利亞沒有再爭辯,公平就公平吧。半年過去了,失去親人的哀痛漸漸淡忘,現在科利亞在這套房

子里來來回回地踱步,四處打量著,手里拿著一串鑰匙,臉上是燦爛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

⑥姑媽一生從教,是一個非常有文化修養的女人,僅書就擺滿了五個古舊的大書櫥。可她生活非常清

貧,只有一臺老式圓角冰箱、一臺電子管電視機和一臺單缸半自動洗衣機。現在他們要把這些寶貝當垃圾

扔掉。妻子想把這些書也一塊扔了,但科利亞沒同意。

⑦“我要在整面墻上定做一個漂亮的書柜,”科利亞說,“這樣我們家也有藏書了,也有文化氣息了,

終于像個書香門第了。”

⑧他說完,像個孩子似的坐在了這堆書旁。

⑨''沒有帶圖的。”妻子調侃了一句,就去廚房了。

⑩怎么沒有!科利亞真的找到了幾本圖畫書,小時候姑媽親自給他讀過,有《一只小灰鴨》《小紅帽》

《一個士兵》等。這幾本書簿簿的,沒多少頁碼。科利亞突然笑了起來,想起了故事里那個士兵是怎么在

一個吝嗇的老太太家里用錘子煮粥的。

?科利亞把這幾本書摞在了一起,心想,給兒子講是晚了,孫子還不知什么時候有呢。他挪了挪身子,

又翻弄起各種文學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詩集使勁回憶了半天,也就記得在中學教學大綱中有那

首《大門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詩還算強點兒,《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和《我們將從這里開始打敗瑞典

人》,他零零碎碎地記得幾個片段,可也都是兩三行而已。

?科利亞著實埋怨了一番自己沒文化,剛要潛心閱讀,填補一下大腦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臺洗衣

機先拖走扔掉。

?他們舉家喬遷后,科利亞立刻叫來了一位師傅,讓他測量了一下墻上要定做的書柜的尺寸,計算了

定做費用。那位師傅很快就給出了預算,但科利亞家的第一筆支出買的卻是一臺新電視機。他們選的那臺

電視機大得簡直就像一塊電影銀幕,于是這些書暫時被挪到另一面墻邊去了。一個月后,妻子又買了一套

床具,那套床具實在太寬太大了,這些書只好又換了地方。又過了一個月,妻子偶然在一個展銷會上買到

了一套壁柜,帶梳妝臺,梳妝臺鏡子上方還安裝著一盞鏡前燈。

?“兒子,”科利亞懇求道,“把書放在你的房間里吧,能占一整面墻,看著多有文化。”

?“什么?”兒子把一只耳塞從耳朵里拿出來說,“不行,我整個這面墻上就掛一輛自行車。你還是

給我買電子書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iPad。”

?兒子說完又把耳塞塞進耳朵,伴著音樂邁著舞步走了。

?“怎么搞的!”科利亞把這些書一摞摞地塞進了電視機對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來我們

一家三口在一個房間里都住得下,可現在一整套房子里連一本書都放不下了。老婆!”他怒吼道,“我們

家就不能有點兒文化嗎?”

?“那就看第五頻道的文化臺吧!”妻子回敬道。

?后來科利亞出差了兩個星期。他回來時,姑媽的那些書已經沒了蹤影。他出差的時候,妻子發了一

則啟事:“藏書出售,傳世經典。”書當天就被人運走了,而賣書的錢妻子則買了一只小轉角沙發,正好

擺在了電視機對面。

?科利亞只有三本書幸免于難,這三本書一直在他床底下放著,他從來沒拿出來過,但名字似乎還記

得。第一本是《鼠疫》,很有哲理,但非常枯燥,一看就犯困,而且作者的名字也很可笑,叫加繆,像白

蘭地的名字,所以他記住了。還有一本是愛倫?坡的,一位美國作家。他的故事適合夜里讀,比任何一部恐

怖片都純凈。最后一本是幽默作品,叫《三十只狗崽》,是一個叫米哈伊爾的人寫的,里面的故事很有意

思,但是關于狗的話一句也沒有,寫的都是形形色色的野蠻人,史前的。這不難理解,不管是電視,還是

互聯網,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都沒有,只有帶著一個圓圓的小喇叭的收音機。

?科利亞難過了一段時間后又像從前一樣該怎么過就怎么過了,不再想什么文化。

(李冬梅譯)

[顯性提考能]

4.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X)

A.小說的矛盾起于一套突如其來的房子,這套房子一石激起千層浪,打破了科利亞家的平靜的生活,

也由此激化了科利亞與妻子的矛盾。

B.科利亞的兒子追求時尚,不喜歡用落后的紙質閱讀方式,而喜歡用便利快捷的新式閱讀方式來獲取

知識。

C.小說用繁筆,鋪敘了姑媽留下的一些書的遭遇,有力地突出了書籍在科利亞一家人眼中的地位,揭

示了他們只看重物質享受,輕視文化追求的本質。

D.文中多次寫到科利亞較重視姑媽留下的一些書籍,說明他是個很有文化追求的人,可又拗不過妻兒,

只好隨波逐流了。

5.小說為了凸顯主題,運用了多種手法,最突出的是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答:...............................................................................

★6.請概括小說的主題思想,并結合現實談談自己的體會或啟示。(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