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同步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1頁
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同步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2頁
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同步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3頁
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同步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4頁
7.1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同步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作為中國文博界的“頂流”,故宮博物院集古代建筑群、宮廷收藏、歷代文化藝術為一體,共藏有180余萬件文物,一級藏品更是多達8000余件,堪稱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所謂文物不言,自有春秋。文物見證歷史,承載文化,提供滋養。今天我們就云游“故宮博物院”,解讀文物蘊含的“人文精神”!文物僅僅是一件古老的物品嗎?人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經典《周易》講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認為,觀察大自然中日月星辰的變化,可以知曉四季轉換的規律;觀察人間萬象,可以知曉人和社會的道理,通過禮樂教化促成人類的文明。何為人文,在古代主要指禮樂教化、典章制度,即詩書、禮樂、法度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也泛指人事,即人類社會的行為、習俗或狀態。中國古人的許多思想尤其是政治、倫理思想,都基于“人”提出,閃耀著人文關懷的光輝。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強調以人文化成天下,以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發展的道理來教育世人,達到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的目的,并由此發展出影響深遠的中華人文精神。—第7課

弘揚中華人文精神—恰逢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云游故宮博物院,品味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總議題:循跡故宮博物院,

叩響千年人文精神的時空回響分議題1:步入展覽天地,開啟人文精神價值之門分議題2:對話無聲瑰寶,解語人文精神千年沉淀步入展覽天地,開啟人文精神價值之門01交流交往是人類歷史發展的主題。在歷史之遇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我國與西亞之間跨越千年的交往交流,體悟我國與別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和諧共處。故宮博物院每年都會推出多個展覽,涵蓋了多個主題和領域。在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中,我們可以在詩文、書畫中感受其豁達的人生態度。“琴者,情也”。琴聲可以直抒悲憤與決絕、可以在送別之際抒發離思別情...置身古琴展中,我們仿佛聽到古人抒情達志的琴音跨越千年而來。中國人將飲茶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諸多文人以茶言志:“人生當如茶,清廉勝浮華。”“寧飲清茶一杯,不愿涉足豪門。”表露寧愿在清貧之中覓求一杯清茶的淡泊志趣。議一議:從以上展覽中,談談中華人文精神對你的啟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與人們的生活實踐緊密相連,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具體表現在處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學追求、生活理念等諸多方面。知識總結★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豐富人文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②(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③歷史上的中華人文精神,滲透在詩書禮樂等精神文明的創造中,發揮了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1.中華人文精神的價值?P59、P58藍字、P6202對話無聲瑰寶解語人文精神千年沉淀東漢朝廷授予烏桓族首領的官印。烏桓是中國古代東胡族的一支。“率眾長”為烏桓族部之長,“率眾”的封號與其率眾歸附、守備邊塞、助戰平叛等事跡相關。“漢保塞烏桓率眾長”駝鈕銅印丁云鵬三教圖軸佛、儒、道三教創始者紅衣羅漢、孔子、老子坐于樹下共同探究玄理。故宮博物院文物號:新00025705故宮博物院文物號:新00105980①這兩件文物分別表達了不同民族和諧共處;佛、儒、道三教創始者和諧共處的場景,從中給予我們何種處世方法的啟示?議一議求同存異②這種處世方法有何作用?請你能列舉一些相應的例子。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倡導和諧相處,協調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和而不同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這些古老的民族智慧不僅是我們為人處世的方法,還影響了中國處理對外關系的理念。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多次闡述“求同存異”“君子和而不同”的中國主張。知識總結①內涵:求同存異,就是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和而不同,就是倡導和諧相處,協調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②作用:求同能讓人們更加親近、友善,存異則讓人們彼此尊重、包容。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有助于解決人際矛盾,為化解當代社會沖突提供重要啟示。(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P59顧安竹石圖軸文物號:新00023082梅清雙松圖軸文物號:新00053975玄燁行書九日對菊詩軸文物號:故00237966不與繁花競,寒苞晚更香。數莖偏挺秀,嘉爾傲風霜。①“歲寒三友”(松竹梅)和“四君子”(梅蘭竹菊)是傳統詩詞、繪畫等文藝作品中常見的主題,寄托著中國人對高尚品格的推崇,從這些文藝作品中你體會到了哪些高尚品格?議一議梅:凌霜傲雪、玉潔冰清;蘭:優雅樸素、高潔堅貞;竹:中空外直、寧折不彎;菊:清新高雅、悠然寧靜;松:高風亮節、堅韌頑強等。②你還知道哪些蘊含著中華人文精神的文藝作品?這些文藝作品體現了什么思想?文學和書法:如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蘭亭集序》。《蘭亭集序》記述了蘭亭周圍的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體現了對生命的珍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獨特看法,呈現出超然自得的魏晉風度。書法布局疏朗有致,筆法變化多端,取勢縱橫自如,可謂字字精妙,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世人常用“翩若驚鴻,婉若游龍”來贊美王羲之的書法藝術。知識總結①內涵:各種各樣的文化表現形式都承載著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②作用: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對于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義。(2)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P60“文”指的是文學創作及作品;“道”指的是作品蘊含的道理或思想。“文”,主要指禮樂教化、典章制度,即詩書、禮樂、法度等精神文明的創造;“化”,則是教化、教導民眾,并使之改變。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民族史詩《瑪納斯》《瑪納斯》是柯爾克孜族的英雄史詩,有二十三萬余行,講述了傳奇英雄瑪納斯及其子孫七代帶領柯爾克孜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瑪納斯》經久流傳、生生不息,以史詩的恢宏敘事主題和崇高演述風格凝聚民心、團結人民,給予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力量。我國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熔鑄了燦爛的中華文化,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像《瑪納斯》這樣的文化遺產,既是少數民族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卷文物號:新00146004種種人物鮮明逼真,井然有序;江河煙波浩渺,氣象萬千,壯麗恢宏;千里江山之壯闊....觀看《千里江山圖》時,你內心產生了何種感受?議一議畫家寄情于景,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自己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構成情景交融、物我交融的審美意象,使得這幅作品充滿了生命力。知識總結①體現:詩歌、舞蹈、繪畫、書法等文藝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態,而且富有獨特神韻,可謂“形具而神生”。在文化生活中,人們追求立象盡意,主張將人的思想情感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②作用: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3)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P60“形”即有形的形體,“神”則是內在的精神世界、生命活動和事物運動變化的原因。“情”外化為“景”,成為“景”的有機構成部分;“景”貫注了“情”,成為“情”的外化和顯現,二者達成內在統一,構成情景交融、物我交融的審美意象。原濟陶淵明詩意冊文物號:新00128958-10/12議一議“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詩人陶淵明的這些詩作感情真摯、樸素自然,表達了陶淵明淡泊名利、安貧樂道的高貴品質和儉樸、自然的生活態度,深受后人喜愛。分析陶淵明的田園詩,你從中感受到何種生活理念?①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體現對自然的親近,反映了他對塵世的厭倦和對儉樸、自然生活的向往。②淡泊名利、安貧樂道、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態度,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③對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描述了人生的短暫易逝,鼓勵人們奮發進取。總的來說,蘊含著回歸自然、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生活理念。知識總結①體現:中華民族倡導儉樸、簡約的生活方式,強調不為物役,追求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②作用: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有助于人們堅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有利于真正實現人的價值。(4)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P61強調在物質生活中的節儉和自律追求內心平和、行為適當、人際關系和諧的生活態度中和泰和中和泰和。這是一種追求內心平和、行為適當、人際關系和諧的生活態度。“中和”出自《禮記》,強調遵循中庸之道,找到恰當的道路,避免極端和偏離,以達到內外平衡的狀態,包括諸多方面,如情緒的穩定、思想的平衡、行為的適當、人際關系的和諧等。“泰和”,又稱“太和”,出自《周易》,強調事物之間的整體和諧,達到一種完美的平衡狀態。總的來說,在日常生活層面,“中和泰和”體現了以豁達平和、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化,在交往中尊重他人、理解差異,以和諧友好的方式解決分歧、塑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在國家和社會層面,“中和泰和”意味著國家安定、社會和諧、人民安居樂業;在國際關系層面,“中和泰和”展現了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秉承“協和萬邦”的中國智慧,有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故宮中和殿(左)、太和殿(右)知識總結中華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處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學追求、生活理念等諸多方面。2.中華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P59-P61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文以載道、以文化人形神兼備、情景交融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知識總結影響深遠的人文精神價值體現①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②促進社會和諧、成就美好人生③強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①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②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③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④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隨堂練習03隨堂練習1.新時代背景下,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

統文化蘊含的人文精神等。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

人文精神理解不正確的是(

)①它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②它深邃博大,是解讀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密碼③它彰顯了中華民族對現實生活意義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養④它包括講仁愛、重民本等核心思想理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①對中華人文精神解讀錯誤。②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理念的特點與內容,解讀錯誤。③是中華人文精神的重要性。本題為逆向選擇題,因此選B。B隨堂練習2.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倡蘊含

豐富多樣性、承認差異和矛盾、承認個性和特殊性的和諧。這啟示我們要(

)①求同存異,尊重不同意見②和而不同,協調不同意見③盲從茍同,保留不同意見④耐心勸導,保證達成一致意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本題考查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題干中的“承認差異和矛盾”“承認個性和特殊性”等信息啟示我們要求同存異,堅持和而不同,①②符合題意。“盲從茍同”說法錯誤,排除③。“保證達成一致意見”與題意不符,排除④。故本題選A。A隨堂練習3.2024年,央視總臺特邀93歲的敦煌藝術和工藝美術設計研

究專家常沙娜設計《年錦圖》。這幅作品展現了優美典

雅、別具韻味的中國傳統紋樣,寓意吉祥喜慶和對幸福繁榮

的美好向往。對此作品理解正確的是(

)①體現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②富有獨特神韻,追求立象盡意③通過多感官切入,成為最優秀的文藝作品④塑造了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氣質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題考查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由題干中的“優美典雅、別具韻味”等信息可以看出,《年錦圖》體現了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分析可知,①②④符合題意。③中的“最優秀”說法絕對,排除。故本題選A。A隨堂練習4.漫畫啟示我們要堅持(

)解析:由漫畫中的“厲行節約”“避免浪費”以及“拒絕浪費”等信息可以看出D符合題意。DA.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的處世方法B.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C.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美學追求D.儉約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隨堂練習5.(2024安徽合肥廬陽區三模改編)某校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圍繞建立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面向學生征集宣傳標語。下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