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檢測卷(帶答案)_第1頁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檢測卷(帶答案)_第2頁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檢測卷(帶答案)_第3頁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檢測卷(帶答案)_第4頁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檢測卷(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三章光的折射透鏡》單元檢測卷(帶答

案)

學校:班級:姓名:學號:

一、單選題

1.如圖所示,筷子在水中看起來向上偏折,下列能正確解釋此現象的光路圖是()

A.B.日署上呈現針的影子

D.筆好像在水面處“折斷”

3.如圖所示,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線處,此時在光屏中心已成

燭焰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燭焰、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局度

B.此時燭焰在光屏上的成像特點與投影儀成像特點相同

C.當蠟燭移至10cm刻度線處時,要使光屏上仍能成像則應向右移動光屏

D.若蠟燭移至45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現燭焰清晰放大的像

4.小明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當燭焰、透鏡及光屏的相對位置如圖所示時,

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該凸透鏡的焦距()

A.小于8.0cmB.在8.0cm到10.0cm之間

C.在10.0cm到16.0cm之間D.大于20.0cm

5.在岸邊看到水中的魚要比實際位置偏高一些。如圖所示,能夠正確反應魚被人眼看到的

6.光從空氣射向透明玻璃時,通常會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在漫反射現象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B.當入射角增大時,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會增大

C.在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D.光束垂直射向透明玻璃時,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是0°

7.目前城市的很多路口都安裝了監控攝像頭,它可以拍攝違章行駛或發生交通事故的現場

照片,小夢想探究它的成像規律。他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分別固定在光具座上,移

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各元件位置如圖所示。則所用凸透鏡的焦距

可能為()

A.10cmB.12cmC.15cmD.18cm

8.下列光現象的原理是光的折射的是()

A.用放大鏡取火B.汽車觀后鏡

C.小孔成像D.猴子撈水中的月亮

9.小紅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燭光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如圖,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凸透鏡光屏

蠟燭kxi

2FFOF2F

A.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燭焰的像向上移動

B.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小,只需將蠟燭靠近凸透鏡

C.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可制成投影儀

D.為了便于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光滑的玻璃板

10.小明在家使用投影儀時,屏幕上出現如圖所示的畫面,整個畫面左小右大,中央清晰兩

邊模糊。他該如何調整投影儀才能讓屏幕上的畫面正常,清晰且成長方形()

凸透鏡

(J鈦頭

A.鏡頭略微左旋B.鏡頭略微右旋

C.鏡頭略微上旋D.鏡頭略微下旋

二、填空題

11.現代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如圖所示,小明利用自拍桿進行自拍,與手拿手機

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可以物距,從而取景范圍,取得更好的拍攝效果(后兩個

空均選填“增大”或“減小”)。

12.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寫道:“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他看見的潭水中

的魚,實際上是光從斜射向時發生_____而形成的,像的位置比實際魚的位

置要(選填"高”或“低”)一些。

13.如圖所示,透過手表表盤上光滑透明凸起部分,能清楚地讀出日期信息,光滑透明凸起

部分相當于,觀看到的是日期數字(選填寫“實”或“虛”)像,手表的背

面打磨得非常光滑,能清晰地照出小明的像,是由光的形成的。

14.小明同學找來一個薄壁圓柱形玻璃杯,并將畫有箭頭的白紙靠在玻璃杯后,觀察結果如

圖甲所示。向杯中加水,使得水面高過箭頭位置,透過玻璃杯觀察紙上的“箭頭”;將白紙逐

漸遠離杯子的過程中,觀察到圖乙、丙、丁所示的情景出現的先后順序是,其中圖—

與照相機成像的原理相同。

15.2023年12月4日下午,江陰市周莊鎮三房巷派出所接到一男子報警,其家中患病老人

在當天上午離家后一直未歸。民警接到報警后迅速進行搜尋,當天傍晚民警出動無人機采用

熱成像技術繼續搜尋,通過無人機傳回的可疑熱成像點位分析,最終在當地百畝荒林中找到

了該老人。熱成像技術是靠接受人體發出的(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來實現的。

搜救過程中,發現可疑熱量源后,無人機操作人員應__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無人

機高度進行細致甄別。

三、實驗題

16.小明用焦距為10.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pinpiii

0cm1

(1)在光具座上將點燃的蠟燭、光屏放在凸透鏡的兩側,調整燭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鏡

的,其目的是;

(2)蠟燭放在圖示位置后,將光屏向(選填“左”或“右”)移動,直到光屏上呈現清晰

的像。生活中(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

(3)當燭焰在光屏上成實像時,用不透明的紙擋住凸透鏡上半部分,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選填“完整”或“不完整”)的,像變(選填“亮"或‘暗");

(4)當蠟燭距凸透鏡6.0cm處時,光屏上_______(選填“有”或“沒有”)燭焰經透鏡折射的光

線,此時像成在_______(選填“光屏”或“蠟燭”)一側。

17.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

|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0cm102030405060

0204060

(1)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把(選填“點燃”或“不點燃”蠟燭)

的蠟燭放在20cm刻度處,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

(2)如果保持圖甲中透鏡和蠟燭位置不變,將光屏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光屏上的像變模

糊,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應該在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一個(選

填“近視眼鏡”或“遠視眼鏡”);

(3)小明根據實驗記錄,繪制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和實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之間的關

系如圖乙所示,則凸透鏡的焦距為cm;

(4)蠟燭隨著燃燒而變短,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這時需要(選填“向上”

或“向下”)移動光屏;

(5)如圖丙所示,保持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18cm刻度線處,則人眼在_________處

能觀察到燭焰的像,像是圖丁中的(選填“1”“2”“3”或“4”)。

四、計算題

18.在研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過程中,細心的同學發現,當成實像時物距、像距和焦距間存

在著一定的關系,進一步對數據進行研究發現,要成清晰的實像必須滿足:求:

fUV

(1)若現用一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做成像實驗,當物距為12cm時,此時光屏應在透鏡右

側距透鏡多遠的地方才能成清晰的像?

(2)若此時蠟燭在1s鐘內遠離透鏡2cm,則光屏應該向哪端移動多少cm像才能清晰?像

移動的速度是多少m/s?

19.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

此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畫出)。(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1)根據所學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求此凸透鏡的焦距范圍;

⑵若物距(〃)、像距(v)和焦距⑺之間的關系為!=1+問:

fUV

①此透鏡的焦距是多少?

②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將透鏡換成焦距為5cm的凸透鏡,則光屏移到什么位置能

再次呈現蠟燭清晰的像?

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CBABAABAAA

1.c

【詳解】當光從水中射入空氣時,在水與空氣的交界面上發生折射,進入空氣中的折射光線

遠離法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我們認為光是沿直線傳播的,我們看到的筷子位置在折射

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上,從而位置比實際位置偏高,看起來筷子向上彎折,故C符合題意,

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B

【詳解】A.鳥巢在水中形成“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

題意;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在不透明物體背光一側形成的暗區域,日號上呈現針的影子是

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

C.放大鏡把字“反大”是凸透鏡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筆好像在水面處“折斷”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虛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A

【詳解】A.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調整燭焰、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故

A正確;

B.由圖可知,此時物距大于像距,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

實像,應用于照相機,故B錯誤;

C.當蠟燭移至10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增大,根據凸透鏡成實像時,物遠像近像變小可

知,使光屏上仍能成像則應向左移動光屏,故C錯誤;

D.若蠟燭移至45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

t/=50cm-45cm=5cm</'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D錯誤。

故選Ao

4.B

【詳解】由圖可知:〃=20cm,v=16cm,且心v;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此時的像是倒

立縮小的實像;則

w=20cm>2f.......①

2f>v>f

2f>16cm>f..….②

由①②式解得

10cm>f>8cm

故選B。

5.A

【詳解】人看到魚時,魚反射的光經水折射到空氣中,然后進入人眼,而光在水面處發生折

射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可知折射光線要偏離法線,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6.A

【詳解】A.在漫反射現象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A錯誤;A不符

合題意;

B.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當入射角增大時,反射角增大,折射角都會增大,故B正確;B符

合題意;

C.在反射現象和折射現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故c正確;C符合題意;

D.光束垂直射向透明玻璃時,入射角等于0。,故反射角和折射角都是0°,故D正確;D

符合題意。

故選Ao

7.B

【詳解】由圖知,像距小于物距,所以此時物距大于多像距處于7和4之間,即

30.0cm>2/1

/<20.0cm<2/,

則可得

10.0cm</<15cm

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8.A

【詳解】A.放大鏡是凸透鏡,由于光的折射,把平行的太陽光會聚到了一點,能夠“取火”,

故A符合題意;

B.汽車觀后鏡是凸面鏡,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題意;

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水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9.A

【詳解】A.由于此時成倒立的實像,蠟燭變短,根據凸透鏡成像時,透過光心的光線不發

生偏轉可知:成的像將向上運動,故A正確;

B.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小,則應增大物距,蠟燭應遠離凸透鏡,故B錯誤;

C.由圖知,此時像距小于物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根據這個原理制成了照相機,而投影

儀是根據成放大倒立實像的原理制成的,故C錯誤;

D.只有光屏選用較粗糙的玻璃板,光在上面發生漫反射,才能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燭焰的像,

故D錯誤。

故選Ao

10.A

【詳解】如圖所示,是投影儀成像,成的是倒立的縮小的實像,左邊小右邊大,根據凸透鏡

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可知,需要向左旋,增大左側的像距,將左邊

放大,同時減小右側的像距,將右邊變小。使畫面清晰且成長方形。故A符合題意,BCD

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1.增大增大

【詳解】⑴⑵小明利用自拍桿進行自拍,與手拿手機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桿可以使手機的

鏡頭與人的距離增大,可以增大物距,所成的像變小,從而增大取景范圍,取得更好的拍攝

效果。

12.水空氣折射高

【詳解】[1]⑵[3]看到水中的“魚”,是魚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進入空氣中時發生折射形成

的虛像。

[4]從水面上看水中魚A的像4的位置,如圖所示:

根據圖解,魚反射的光線斜射到水面發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魚的像在折射光線的反

向延長線A上,成的是偏高的虛像,像的位置在真實魚的上方。

13.放大鏡虛反射

【詳解】口]⑵透明凸起的部分中間比邊緣厚是凸透鏡,其作用相當于一個放大鏡,手表數

字在凸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則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3]手表的背面打磨得非常光滑,能清晰地照出小明的像,類似于平面鏡成像,此像是由于

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

14.丁、丙、乙乙

【詳解】口]圓柱形玻璃杯中注入水相當于凸透鏡,將白紙逐漸遠離杯子的過程中,開始時

靠近玻璃杯,位于一倍焦距以內,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箭頭方向不變,左右變長,是圖丁;

接著移動到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左右方向改變,左右變長,是

圖丙;然后移動到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左右變短,方向改變,是圖乙,故

正確的順序是丁、丙、乙。

⑵照相機成像原理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因此圖乙與照相機成

像的原理相同。

15.紅外線降低

【詳解】[1]人體處于常溫條件下,表面會不斷地發出紅外輻射,這種輻射能夠被紅外熱成

像設備捕捉到,所以熱成像技術是靠接受人體發出的紅外線來實現的。

⑵降低無人機的高度,減小無人機與可疑熱量源的距離,能讓無人機進行細致甄別。

16.(1)主光軸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Q)左照相機

⑶完整暗

(4)有蠟燭

【詳解】(1)口][2]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

度上,即在凸透鏡的主光軸。

(2)□北2]如圖所示,將蠟燭放在20cm刻度線處,此時物距

a=50cm-20cm=30cm>4根據">多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因此要想在光屏上呈現清

晰的像,可以將光屏向左移動,光屏上恰好呈現一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是倒立、縮小的實

像,是照相機的成像原理。

(3)口][2]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的下半部,經凸透鏡折射后,照

樣能會聚成完整像,像的大小不發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

(4)當蠟燭距透鏡6.0cm時,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像在凸透

鏡的同側,光屏上有燭焰經透鏡折射后的光線,只不過折射光線不能會聚成像,像成在蠟燭

一側,眼睛應該在光屏的一側,透過凸透鏡觀察。

17.點燃同一高度遠視眼鏡10向上B4

【詳解】(1)口北2]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中實驗的要求,必須讓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

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使其成像在光屏的中心,只有先將蠟燭點燃,才可以確定燭焰的中心,

所以點燃蠟燭應在調整高度之前。

(2)[3]把光屏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加強凸透鏡的折

射能力,故需在凸透鏡和蠟燭之間放置適當的凸透鏡,即遠視眼鏡。

(3)[4]由圖物距等于20cm時像距也等于20cm時,說明此時物距等于兩倍焦距,成倒立

等大實像,所以焦距為10cm?

(4)[5]蠟燭在燃放中不斷縮短,向下移動,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動,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中

央,應上移光屏。

(5)⑹[7]凸透鏡焦距為10cm,使蠟燭位置不變,移動透鏡至18cm刻度線處,這時的w=8cm,

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因像與物同側,則人眼在B處觀察到蠟燭的像,像是圖丁

中的4。

18.(1)60cm;(2)向左端移動25ctn,0.25m/s

【詳解】解:(1)根據題意知道,焦距為10cm,物距為12cm,由!=工+,知道,此時能

fuv

成清晰的像時,光屏應在透鏡右側的距離是v,此時

111

----------------------1----

10cm12cmv

解得

v=60cm

(2)若此時蠟燭在Is鐘內遠離透鏡2cm,則物距為

u'=12cm+2cm=14cm

由±知道,此時的像距貝!1

fUV

111

-------=---------1---

10cm14cmv'

解得

v'=35cm

所以,成像清晰時光屏應該向左端移動的距離

Au=u-M=60c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