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詩詞格律與欣賞古文閱讀與模擬試題_第1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詩詞格律與欣賞古文閱讀與模擬試題_第2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詩詞格律與欣賞古文閱讀與模擬試題_第3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詩詞格律與欣賞古文閱讀與模擬試題_第4頁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詩詞格律與欣賞古文閱讀與模擬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詩詞格律與欣賞古文閱讀與模擬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詩詞格律(要求:正確識記和運用詩詞格律的基本知識,能準確判斷詩詞的平仄、押韻和句式結構。)1.下列詩詞中,哪一首詩的平仄不符合七言絕句的格律?(1)《登鸛雀樓》王之渙(2)《靜夜思》李白(3)《江雪》柳宗元(4)《望岳》杜甫2.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詩的押韻不符合律詩的格律?(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2)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3)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3.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詩的句式結構不符合詞的格律?(1)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4)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4.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詩的平仄不符合五言絕句的格律?(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5.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詩的押韻不符合詞的格律?(1)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3)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6.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詩的句式結構不符合律詩的格律?(1)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7.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詩的平仄不符合七言律詩的格律?(1)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2)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4)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8.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詩的押韻不符合五言律詩的格律?(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2)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3)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9.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詩的句式結構不符合詞的格律?(1)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2)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3)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4)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10.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詩的平仄不符合五言絕句的格律?(1)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4)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二、古文閱讀(要求:準確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內容,掌握文言文的重要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句子。)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不正確的一項是:(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不正確的一項是:(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不正確的一項是:(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8.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不正確的一項是:(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四、文言文翻譯(要求:能正確翻譯文言文句子,注意實詞、虛詞的用法和句式的變化。)1.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2.師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3.滕文公問曰:“夫子何為莫知也?”4.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6.然后秦王乃許之,使蒙恬北筑長城,卻匈奴。7.荀子曰:“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8.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10.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五、文言文斷句(要求:能正確斷句文言文,注意句首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對仗句式、主謂賓結構等。)1.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2.吾嘗終日而思矣3.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4.吾嘗跂而望矣5.吾嘗師而云者6.吾嘗終日而思矣7.吾嘗師而云者8.吾嘗跂而望矣9.吾嘗終日而思矣10.吾嘗師而云者六、文言文理解(要求: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內容,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1)下列對“血氣未定”一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指年少時精力充沛,容易沖動B.指年少時精力尚未穩定,容易受到外界影響C.指年少時精力旺盛,容易沖動D.指年少時精力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影響(2)下列對“戒之在得”一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指年老時,應該注意不要貪得無厭B.指年老時,應該注意不要過于貪圖名利C.指年老時,應該注意不要過于追求物質享受D.指年老時,應該注意不要過于追求精神滿足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夫子曰:‘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1)下列對“夫子曰:‘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認為,國家應該重視仁義,而不是僅僅追求利益B.孟子認為,國家應該以仁義為本,而不是以利益為重C.孟子認為,國家應該追求仁義,而不是僅僅追求利益D.孟子認為,國家應該以仁義為重,而不是以利益為重(2)下列對“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認為,如果國家上下都追求利益,國家就會陷入危機B.孟子認為,如果國家上下都追求利益,國家就會陷入危險C.孟子認為,如果國家上下都追求利益,國家就會陷入困境D.孟子認為,如果國家上下都追求利益,國家就會陷入絕境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詩詞格律1.D。七言絕句的格律要求每句七個字,且平仄、押韻要符合規則。《登鸛雀樓》中的“樓”、“流”、“秋”等字不符合七言絕句的押韻要求。2.A。《江雪》中的“雪”字與律詩的押韻規則不符,律詩的押韻要求在偶數句的末尾押相同的韻。3.D。《問劉十九》中的“問”字不符合詞的格律,詞的格律要求在偶數句的末尾押相同的韻。4.C。五言絕句的格律要求每句五個字,且平仄、押韻要符合規則。《靜夜思》中的“月”字不符合五言絕句的押韻要求。5.A。《將進酒》中的“酒”字與詞的押韻規則不符,詞的押韻要求在偶數句的末尾押相同的韻。6.C。《滕王閣序》中的“序”字不符合詞的格律,詞的格律要求在偶數句的末尾押相同的韻。7.D。七言律詩的格律要求每句七個字,且平仄、押韻要符合規則。《望岳》中的“岳”字不符合七言律詩的押韻要求。8.C。五言律詩的押韻要求在偶數句的末尾押相同的韻。《登鸛雀樓》中的“樓”字與律詩的押韻規則不符。9.B。詞的格律要求在偶數句的末尾押相同的韻。《靜夜思》中的“霜”字與詞的押韻規則不符。10.D。五言絕句的格律要求每句五個字,且平仄、押韻要符合規則。《江雪》中的“雪”字不符合五言絕句的押韻要求。二、古文閱讀1.C。“血氣未定”指的是年少時精力尚未穩定,容易受到外界影響。2.C。“戒之在得”指的是年老時,應該注意不要貪得無厭。3.C。“夫子曰:‘何必曰利?亦有仁義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孟子認為,國家不必只談利益,也應有仁義。4.D。“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國家上下都追求利益,國家就會陷入危機。三、詩詞格律1.B。《登鸛雀樓》中的“樓”、“流”、“秋”等字不符合七言絕句的押韻要求。2.A。《江雪》中的“雪”字與律詩的押韻規則不符。3.D。《問劉十九》中的“問”字不符合詞的格律。4.C。《靜夜思》中的“月”字不符合五言絕句的押韻要求。5.A。《將進酒》中的“酒”字與詞的押韻規則不符。6.C。《滕王閣序》中的“序”字不符合詞的格律。7.D。七言律詩的格律要求每句七個字,且平仄、押韻要符合規則。《望岳》中的“岳”字不符合七言律詩的押韻要求。8.C。五言律詩的押韻要求在偶數句的末尾押相同的韻。《登鸛雀樓》中的“樓”字與律詩的押韻規則不符。9.B。詞的格律要求在偶數句的末尾押相同的韻。《靜夜思》中的“霜”字與詞的押韻規則不符。10.D。五言絕句的格律要求每句五個字,且平仄、押韻要符合規則。《江雪》中的“雪”字不符合五言絕句的押韻要求。四、文言文翻譯1.孔子說:“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失敗。”2.孟子說:“我整天思考,但不如片刻學習來得有益。”3.滕文公問道:“先生為何沒有人了解呢?”4.孟子說:“掌握了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多;違背了道的人,幫助他的人就少。”5.于是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長城來守衛邊疆,使匈奴退卻了七百多里。6.于是秦王才答應了他,派蒙恬在北方修筑長城,使匈奴退卻。7.荀子說:“不積累小的步伐,就無法走到千里之外;不積累細流,就無法成為江河。”8.因此不積累小的步伐,就無法走到千里之外,不積累細流,就無法成為江河。9.孔子說:“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10.孔子說:“不怕貧窮,就怕分配不均;不怕少,就怕不安定。”五、文言文斷句1.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2.吾嘗終日而思矣3.然后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