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閉合水準測量實驗報告_第1頁
四等閉合水準測量實驗報告_第2頁
四等閉合水準測量實驗報告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實用文檔四等閉合水準測量實驗報告一、目的與要求1、掌握四等水準測量觀測程序和具體施測方法。2、熟悉四等水準測量的主要技術要求與檢核方法。3、掌握四等水準測量的內業計算方法。二、實驗過程1、在確定為閉合水準測量以及要求前后尺的距離不小于30m后,我們組在學校內確定一個可以實施測量的范圍。2、范圍大致確定好了以后,我們首先確定了水準點的位置,以邁大步的形式確定距離(30步為15米),并依次對轉點進行確定,共設置了6個站點。3、站點確定好以后,我們進行了人員工作分配,一位同學負責水準儀的拿取、粗平;一位同學負責讀數;一位同學負責記錄數據;一位同學負責同步誤差計算;另外兩位同學負責水準尺的正確擺放。4、每測好一個數據我們都會檢核(用雙面法檢核),滿足容許值才轉動水準儀及移動水準尺(前尺不動,后尺成前尺)。依次測量每個站點后我們整理好儀器并放回。三、實驗結果所有數據符合各項限差要求,儀器設備完整。四等水準測量記錄測點點號后尺上絲前尺上絲方向及尺號水準尺讀數K+黑-紅高差中數備注下絲下絲黑面紅面后視距前視距視距差累積差1112921411后11905879-2-162.510891196前13026092-3203215-112-213112122214021379后13006089-27311981185前12785965021319422124-219313318621835后176564502-19.516651632前17346520119720331-7016374414121381后12906079-26611711170前12755962024121115117-230675514211365后131059970-6.511971165前12656055-322420045-58324916613951387后12936082-25811951186前12855974-220020181080192驗算+8.5高程誤差配賦表點號距離(km)或測站數平均高差(mm)改正數(mm)改正后高差(mm)點之高程(m)備注A5.78510.042-162.5-1.428=sum(C2:D2)-163.9285.6210.04173-1.394=sum(C3:D3)71.60625.6930.040-19.5-1.360=sum(C5:D5)-20.8635.6720.04566-1.530=sum(C7:D7)64.4745.7360.042-6.5-1.428=sum(C9:D9)-7.92855.7280.04058-1.360=sum(C11:D11)56.64A5.7850.2508.5-8.50L=0.25km實驗總結因為是第二次進行試驗,我們組的目的性相對于第一次試驗要強很多,但是仍然出現了很多失誤,比如站點選擇使水準儀看不到水準尺,必須重新確定;水準尺4.787與4.687的K值導致我們組糾結于誤差而不知所措。所以從這次實驗中我得出一下總結:每次試驗一定要熟知試驗目的及過程,才能有目的的去做好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