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四川省邛煤市第一中學校高2022級高三二模考試
語文
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籍號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
2.答選擇題時,必須使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
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3.考試結束后,只將答題卡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共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對帝國主義壓迫,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的。它是我
們這個民族的,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它同一切別的民族的社會主義文化和新民主主義文化相聯合,建立
互相吸收和互相發展的關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化;但是決不能和任何別的民族的帝國主義反動文化相
聯合,因為我們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
料,這種工作過去還做得很不夠。這不但是當前的社會主義文化和新民主主義文化,還有外國的古代文
化,例如各資本主義國家啟蒙時代的文化,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但是一切外國的東
西,如同我們對于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
和糟粕兩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
收。所謂“全盤西化”的主張,乃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形式主義地吸收外國的東西,在中國過去是吃過大
虧的。中國共產主義者對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也是這樣,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
的具體實踐完全地恰當地統一起來,就是說,和民族的特點相結合,經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處,決
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公式的馬克思主義者,只是對于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開玩笑,在中國革命隊
伍中是沒有他們的位置的。中國文化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義的內
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文化。
(摘自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材料二:
隨著時代前進,民族和國家發展建設面臨的形勢在變,人民群眾的精神需要在變,但文化興盛作為
民族和國家強盛的支撐這一普遍規律不變,“創造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一主題不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希望大家擔
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毛澤東文化建
設思想對于創造新時代文化的啟示,可以濃縮為“今用”和“出新”,即利用古今中外優秀文化一切有益
的成分,尤其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建設能夠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文
化。
“今用”和“出新”是新文化建設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縱觀人類社會發展史,新事物不斷產
生,舊事物不斷消亡,合乎歷史前進方向的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一種辯證運動的客觀規律。恩格斯在談
到理論發展時就說:“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包括我們這個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
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時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一種新的文化思想體系的產生總是要以
繼承其前人的文化思想為基礎,同時又要根據自身最新的實際狀況,對原有體系進行變革和取舍,在辯證
否定中創新發展。回顧中華民族文化最近百年的發展史,的確經歷過由論爭、反思、翻身、改造到自信的
曲折歷程。我們黨把握符合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發展實際的文化發展規律,在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的
經驗,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貫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
用、西為中用”“百花開放、百家爭鳴”“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等方針。正在此意義上,
“我們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有條件破解‘古今中西之爭’,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
熔鑄古今、匯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抽象地看,“今用”以“此在”為原點,在時間維度和空間維度張開
兩個螺旋切面,延伸到古代和近代、歷史與現實、中國和外國、東方和西方等多個方向,進行篩查、甄
選、提取后吸收文化的有益因子,以推進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現代文化。“出新”必須扎根于“今用”的豐
厚土壤,從中汲取生長壯大的養分,如果割裂歷史般地憑空創造或不經甄別地胡亂嫁接,只會造就無源之
水、無花之果。
“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
文化使命。”履行這一文化使命,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
結合。當今時代,隨著經濟持續發展,物質財富變得極其豐裕,為進一步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世界
,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需要在鞏固文化建設成果的基礎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國家在
由富向強的發展歷程中,面對外部的紛擾和威脅,應不斷深化強化文化的內涵、底蘊、精髓與定力,走好
走實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增自信的文化高質量發展之道,切實提高國家文化的軟實力,建設有中國
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面對全人類共同邁向未來高度文明的訴求,要在文明交流互鑒中做出中國式現
代化的文化樣板,通過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標識、中國敘事體系和中國話語展示可信、可愛、可敬
的中國形象,增強文化的張力和影響力,以大國氣度和大國擔當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對此,毛澤東
文化建設思想中的核心元素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摘編自馬楓、姜延博《毛澤東文化建設思想的核心理念、實踐指向與時代意義》)
L(3分)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毛澤東認為,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革命的民族文化,帶有我們民族的特性,它反對帝國主義壓迫,
主張中華民族的尊嚴和獨立。
B.中國革命能取得勝利,是因為中國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實踐證明,只有馬克思主義理
論才是適用于中國社會的普遍真理。
C.馬克思認為,在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歷史的產物,不同時代的理論
思維的形式和內容是完全不同的。
D.毛澤東文化建設思想中的核心元素指導我們,無論何時何地,我國都要不斷深化強化文化的內涵,
走好走實文化高質量發展之道。
2.(3分)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對待外國文化,“全盤西化”的主張是錯誤的,形式主義地吸收外國的東西也是不可取的,我們應該
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
B.對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我們決不能主觀地公式地應用它。公式的馬克思主義者在中國革命
隊伍中是沒有他們的位置的。
C.新文化建設中的“今用”既包括“古為今用”,還包括“西為中用”,“今用”主張建設一批熔鑄古今、匯通
中西的文化成果。
D.新文化建設中的“出新”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土壤,從中汲取養分,進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3.(3分)下列選項,不符合材料二中“對原有體系進行變革和取舍,在辯證否定中創新發展”觀點的一項是
()
A.五四運動時期,我國對傳統文化進行了激烈的爭論和反思,經過批判式繼承,終于找到了一條符合
現代化中國特色的文化發展之路。
B.故宮文創開發出了一系列具有創意和文化內涵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受到消費者的歡迎,還極大地
提升了故宮文化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C.文藝復興運動對中世紀的文化藝術體系進行了變革,藝術家們重新發掘和弘揚古希臘、古羅馬文
化,創造了許多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作品。
D.面對觀眾老齡化等問題,一些京劇藝術家對京劇進行了創新發展,在保留京劇核心元素的基礎上,
創造出了具有時代特色的京劇作品。
4.(4分)材料一多處使用“決不能”“必須”等詞語,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5.(6分)對于“新文化”,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觀點有什么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
(-)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雪落北方靜悄悄
查干
前幾天北京大雪,是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下得很大,也很有氣勢,有點像白盔白馬揮戈而來的古
代兵士,在戰地沖鋒。推樓窗望將過去,整個北京城銀裝素裹,且閃著寒光,亭臺樓閣,水岸綠道,一片
雪白。而視野中的中國尊和景山萬春亭,在雪光的反襯下,顯得越發高聳起來。大街小巷,車行如貍,行
人明顯少了許多。只是在安定門大橋上,有一位紅衣女子,打著紅色雨傘,牽著她孩子的小手,匆匆而
走,像雪地里搖曳的一朵長春花。這是生活之美,是白雪營造的佳作。
雪,紛紛揚揚地在飄落,使人想起天女散花這一類畫面。此時,這座古城,一片寧謐,聽不見車
聲、人聲和犬吠聲。連風都壓低了嗓門兒,唯恐顯得不雅觀,驚嚇了他人。悠然而落的雪片,飄飄欲仙,
使這一座古城,顯得靜靜然,悄悄然,仿佛無人之境,使人想起空山鳥語這一境界。
此刻,靜靜然,悄悄然的,何止是這一座古老都城,那些星羅棋布的村村莊莊,廣大的田野和無邊
的大草地,都在雪飄的寧靜氛圍下安然入睡。①此刻的雪,是不是一曲慈母唱給她初生嬰兒的搖籃曲?此
刻的廣袤北方,除了靜,就是空。唐人柳宗元在他的五言絕句《江雪》里狀寫雪后景色:“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何等空靜,何等寂然?而詩人艾青借一位科爾沁詩人的口吻說
:“北方是悲哀的。”其實,如今的北方,一點也不悲哀,它的遼遠,它的豪闊,它的富有,一點也不輸富
饒的南國。目下顯得空且靜,是因為白雪在呵護著它。詩人毛澤東,對雪下北方的描摹真是絕筆,自古至今
無人能夠超越它。你看,如斯豪闊的北方,是悲哀的嗎?詩人所看到的,是空而靜的表象下,藏匿著多么
蓬勃的生命個體?有時,靜的潛能,會超越動的暴發力。
有關雪后北方,我寫下不少的文字,然而,有關雪后北方的靜態,在這篇文字里要著重思考和描
摹。因為它的大靜,我才開始思考人類世界正在失去的冷靜與深思的哲思意味。②我們不可以只贊美駿馬
在遼闊草原上的飛馳奔騰,而忽略一匹馬對著北風孤獨嘶鳴的內心獨白。
有一年,我在西蘇尼特草原上獨自欣賞雪落北方的壯闊場面。雪片,不聲不響地飄然而落,輕輕然
飄落,唯恐擊疼地面上萬千物體似的。大地開始換裝,由土灰色變為白色,白色蒙古包很快與大地連成一
片,不分彼此了。在包房前方的雪原上,有一群野羊,斜馳而過,它們的蹄印,即刻又被雪片掩沒。馬群
于遠方的丘陵地帶,在靜靜地走,披一身雪披在走,此刻,沒有一匹馬會打破雪的寧靜,而嘶鳴一聲。羊
群,也吞咽了它往日的峰峰聲,安靜地尋找所露不多的草尖。所望之中,像一片白云,在雪地上移動。而
鷹,斂翅落于不遠的山崗上,靜靜然凝視遠方,像一尊雕塑。
北方大地,安然一片。雪,使一切靈魂寧靜。鞍馬在包外站立,牧馬人在包房里飲酒。唯套馬桿橫
在包門外,似乎進入往日夢鄉。雪,仍在落,厚度在加碼。在天光,漸漸暗淡了下來,牛羊在歸牧。從蒙
古包的套那(天窗),飄出奶茶與手扒肉的香味。額吉走出包房,清掃門前雪和通向畜欄的道路。
夜,悄然來臨。一盞微弱的燈光和熱氣,從包門透出。那是茫茫雪原上,唯一的生存標志。廣大的
草地,夜幕四合,雪光使大地披一身神秘的青光。使我驀然想起唐人劉長卿五律《龍門八詠》里那一句千
古名句“千峰明一燈,,來。我在廬山牯嶺鎮逗留兩晚,夜里出來尋找那一盞明燈,卻無收獲,因為如今的廬
山群峰,燈火燦若繁星,與唐時截然不同。④只是沒了那個千峰明一燈的詩意境界。而眼下雪原上孤獨的
燈火,使我聯想,也是一種詩意契合吧
遂想起一件往事,幾十年前我在杜爾伯特草原上一家牧人包房里,所看到的情景。也是一個雪夜,
雪在下,很厚。那時的邊防線不大安寧,邊防戰士日夜巡邏,馬不停蹄。那天半夜,老額吉寂然起身,點
燃風燈,升火,煮起一大鍋奶茶,并拿出奶食和炒米、點心。我有些納悶兒,問:額吉怎么大半夜熬起奶
茶來?家里有牧馬人嗎?她長嘆一聲:這么大的雪,孩子們可受苦了,哎,霍熱嘿(可憐)。額吉邊說邊
推開包門,只見一小隊邊防戰士走近包房,額吉迎了上去,拍打他們身上的雪,慈悲之態,讓余動容。那
個溫馨的場面,至今留在記憶里,揮之不去。
話歸正傳,還是說雪。雪落北方靜悄悄,這是一種大境界,是母親的大自然,賜福給北方人的大禮
包,是圣潔的一幀祝詞,也是殷殷囑托。借問諸君,如今人類所迫切需要的,不就是一個圣潔的靜字嗎?
你以為如何?
(有刪改)
文本二: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
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燒。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
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6.(3分)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本一寫紅衣女子打著紅傘在雪天出行,用顏色的反差,凸顯蒼茫潔白的大雪背景,寫法及效果與
文本二上闋結尾三句相同。
B.文本一中反復用“靜靜然,悄悄然”來寫大雪時的北方城鄉,用詞宛如夢語呢喃,表達出作者對當下
安寧生活的贊美與陶醉。
C.作者不認同“北方是悲哀的”,不但因為北方“一點也不輸富饒的南國”,也因為作者對北方的“空”
“靜”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D.文本一以輕靈筆調描寫雪落北方的空靜,文本二以豪壯之詞寫北方雪景的宏偉,二者風格不一,但
都體現了作者的赤子情懷。
7.(3分)對文本一畫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以“搖籃曲”比喻飄飛的雪,連通了聽覺與視覺,生動地表達出作者對雪的獨特感受。
B.句子②拿草原常見的場景來類比,形象地表達出思考與描摹雪后北方靜態的意義,富有意味。
C.句子③描繪了一幅牛羊晚歸圖,其意境與陶淵明詩句“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頗為相似。
D.句子④中用“只是”表示弱轉折,暗含了作者雖有遺憾,但更為廬山今日繁榮而欣喜的心情。
8.(4分)文本一第5段與文本二上闋描寫雪景,均給人以“壯闊”之感,這一描寫效果各是如何取得的?請
簡要分析。
9.(6分)文本一和文本二除寫景外,還都融入了寫人敘事的內容,這對于文本的寫景、抒情有何好處?請
簡要分析。
二、古代詩文閱讀(共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材料,完成小題。
材料一:署之東園,久死不治。修至始辟之,糞瘠溉枯,為蔬圃十數畦,又植花果桐竹八百本。春
陽既浮,萌者將動。園之守啟曰:“園有樗焉,其根壯而葉大。根壯則梗地脈,耗陽氣,而新植者不得
滋;葉大則陰翳蒙礙,而新植者不得暢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腫,疏輕而不堅,不足養,是宜伐。”因盡薪
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廣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
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華,將待其實,若獨不能損數畦之廣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嘆曰:“吁!莊周之說曰:樗、株以不材終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見傷天。今樗誠不材
矣,然一旦悉翦棄;杏之體最堅密,美澤可用,反見存。豈才不才各遭其時之可否邪?”
他日,客有過修者,仆夫曳薪過堂下,因指而語客以所疑。客曰:“是何怪邪?夫以無用處無用,莊
周之貴也。以無用而賊有用,烏能免哉!彼杏之有華實也,以有生之具而庇其根,幸矣。若桂、漆之不能
逃乎斤斧者,蓋有利之者在死,勢不得以生也,與乎杏實異矣。今樗之臃腫不材,而以壯大害物,其見
伐,師宜爾,與夫才者死、不才者生之說又異矣。凡物幸之與不幸,視其處之而已。”客既去,修彎其言
而記。
——選自歐陽修《伐樹記》
材料二:匠石之齊,至于曲轅,見棟社樹。其大蔽數千牛,絮之百圍,其高臨山十仞而后有枝,其
可以舟者旁十數。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曰:“自吾執斧斤以隨夫
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視,行不輟,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為舟則
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棉,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無所可用,故能若
——節選自莊子《莊子?內篇?逍遙游》
10.(3分)文本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其下之地A最壤腴B以杏C故D特E不得F蔬G是H亦I宜薪
1L(3分)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凡”,指總計、總共,與《出師表》中“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的“凡”字詞義相同。
B.“者”,指“……的人”,與《歸去來兮辭》中的“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的“者”字用法相同。
C.“誠”,指確實、實在,與《諫太宗十思疏》中“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的“誠”字詞義不同。
D.“善”,意動用法,指“認為……是對的”,與《師說》中的“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中的“恥”
字用法相同。
12.(3分)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為寓言性的哲理文章,在問答過程中層層遞進,清晰地反映作者認識逐漸深化的過程。
B.材料一中守圃之人認為樗樹、杏樹根壯,妨礙其他植物生長,應砍除,歐陽修也贊成這一觀點。
C.材料二通過匠石與其徒弟的對話,以小見大,以棵樹被視為神樹一事,揭示了“無用之用”的哲理。
D.材料二中匠石認為棟樹得以保全,是因其無用,做成船會沉,做成棺材會腐朽,做器具會很快毀
壞,做門戶會流出污漿,做柱子會被蛀蝕。
13.(8分)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今樗誠不材矣,然一旦悉翦棄;杏之體最堅密,美澤可用,反見存。
(2)觀者如市,匠伯不顧,遂行不輟。弟子厭觀之,走及匠石。
14.(3分)在看待事物的“材與不材”時,歐陽修與莊子的觀點有何不同?請結合文本簡要概括。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小題。
梅花引
王特起畫
山之麓,河之曲,一灣秀色盤虛谷。水溶溶,雨濠濠。有人行李,蕭蕭落葉中。人家籬落炊煙濕,
天外云峰迷淡碧。野云昏,失前村。溪橋路滑,平沙沒舊痕。
丹楓下,瀟湘夜,橫披省見王維畫。畫無聲,慘經營。何如幻我,清寒此道行。馬頭風急催行色,
疑是山靈嫌俗客。釣魚磯,綠蓑衣。有人坐弄,滄浪猶未歸。
[注]王特起(生卒年不詳),字正之,崢縣(今山西原平)人。金章宗泰和三年(1203年)進士,調
真定府錄事參軍,有惠政。
15.(3分)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闋開頭三句從大處落筆,通過對山、河、空谷等景色的描繪,展現出寧靜而幽深的意境。
B.“野云昏……平沙沒舊痕”四句按照由近到遠的順序來寫景,雖無“雨”字,但處處見雨。
C.下闋前三句寫詞人在紅楓樹下、瀟湘夜雨中仿佛忽然看見了王維所作的這樣一幅橫披畫卷。
D.“馬頭風急催行色,疑是山靈嫌俗客”兩句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從側面表現了山川的清雅。
16.(6分)這首詞體現了“寫景如畫,畫中有畫,畫外有意”的意境,請從這首詞中選擇兩處分別簡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延安之旅中,房老師使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兩句話,提醒大學生不
要懼怕艱辛奮斗,不要過分沉迷享樂。
(2)小慧和家人傍晚漫步到江邊,看到月光潑灑江面,流水環繞花從。她欣喜地對家人說:“這不就
是古詩《春江花月夜》中寫的','嗎?”
(3)唐代詩人描摹樂聲時,常常假托自然界中的聲音,如“,”就以飛禽之聲寫樂
師演奏之音。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共20分)
閱讀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冰壺是一項技巧性運動,這里面也包含了很多的戰略思想,比賽時場上的局面d,不到最后一下,
誰也不知道比賽的勝負,這也許就是冰壺的魅力所在。
由于②,上面有一層特制的微小顆粒,這時候就該冰壺刷出場了。運動員可以用冰壺刷刷冰面以改
變冰壺與冰面的摩擦力,是冰壺滑行更加順暢。因此,因為掃冰者無法判斷冰壺的路線,這就需要投擲冰
壺的運動員通過叫喊來生,使冰壺的運行更加精準。這些吶喊聲雖然語言不同,但運動員至口最后一都要一
張開“面盆大口”,發?出一個長長的開口拖吊.
18.(6分)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隨字。
19.(4分)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從活靈活現的剪紙到精妙絕倫的青瓷,從余音繞梁的古琴到筆走龍蛇的書法……豐富多彩的非物質
文化遺產無不訴說著中華文明千百年來的燦爛與輝煌。如何讓千百年來的藝術結晶超越時空浸潤炎黃子孫
的心靈?如何讓口傳心授的生活智慧煥發時代生機造福千家萬戶?
近年來,非遺與數字化技術的結合賦能非遺數智轉型,讓非遺文化“活”了起來。
舞蹈節目《唐宮夜宴》備受歡迎,仿若從古畫史走下來的辨者在虛擬影像與現實舞臺交相呼應不展
示工仕女從整理妝容到夜宴演奏的過程”演員們穿梭于婦好鶴尊、蓮鶴方壺等國寶級文物影像之間,①讓
觀眾仿佛穿越回了1000多年前的唐朝,②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③《芙蓉池》再現了唐朝上元佳節的熱鬧
有趣,④《只此青綠》一舞更是舞出了千年的文化底蘊。⑤唯有文化與技術的不斷融合創新,⑥就能更好
實現文明的傳承。⑦無論是翩若驚鴻的《敦煌?飛天》,⑧還是靈動有趣的《唐宮夜宴》,⑨在這一次次火
爆出圈的背后,⑩也是一次次非遺的崛起。
20.(3分)在現代漢語的表達中,一些特別的句式能夠表現出強調的作用,請結合畫橫線的句子簡要分析。
21.(4分)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寫成三個較短的句子。可改變語序,適當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22.(3分)文中第二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
變原意。
四、作文(共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近年來短視頻興起,不少以“萌娃”為主題的賬號備受追捧。部分家長為抓商機,虛構劇本為孩子打
造互聯網人設。同時,一些學生也想嘗試,開始經營社交賬號,把成為大網紅當作自己的一個夢想……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
少于800字。
參考答案
1.A2.D3.B
4.①“決不能”“必須”等詞語表示強烈的語氣,斬釘截鐵,表達了作者鮮明的觀點、態度和立場,體現了作
者的自信。
②“決不能”“必須”等詞語體現了作者對形成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嚴格要求,使文章具有雄辯的氣勢,增強了
文章的說服力。
5.①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強調中國文化必須有自己的形式,必須立足于民族文化。
②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主張吸收外來文化中有益的成分,將之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
③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強調要將馬克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491-2025品牌價值評價養老服務業
- 2025年中考歷史中國近代史基礎知識測試題(選擇專項)
- 《神經內科疾病診療》課件
- 品質部培訓資料
- 訂民宿房間合同協議
- 郴電國際供用電合同協議
- 網絡安全設備銷售與安裝服務合同
- 支付定金手房地產轉讓合同
- 人才招聘居間服務合同
- 房地產銷售協議合同
- 2023年廣東深圳市福田街道辦事處招聘高頻考點題庫(共500題含答案解析)模擬練習試卷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全冊各章節課時練習題及章末測驗含解析
- 職業健康體檢結果告知單
- din中文版漸開線花鍵新
- GB/T 9074.1-2018螺栓或螺釘和平墊圈組合件
- GB/T 7705-2008平版裝潢印刷品
- 2023年高考新課標全國2卷理綜化學及答案
-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考題附答案
- 重力壩畢業設計-水電站混凝土重力壩工程設計
- 工程投標密封條
- 淺圓倉倉頂鋼桁架結構監理實施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