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點01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
目錄
01易錯字-清
02易錯陷阱-析(4大陷阱)
03舉一反三-訓【易錯訓練1】米勒實驗的關鍵步驟
【易錯訓練2】生物進化證據一化石
【易錯訓練3】自然選擇
【易錯訓練4】動物進化歷程
04易錯通關-練
原始海洋氨基酸米勒脊椎動物兩棲動物自然選擇變異化石
2,宓
易錯陷阱1米勒實驗擴大化
【鏈接知識】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過程如下:
無機分子有機小分子A有機大分子一?原始生命
米勒實驗驗證
【陷阱分析】學生難以將米勒實驗與原始地球的實際環境聯系起來,夸大實驗結論。
【解題技巧】1.準確分析教材米勒實驗裝置圖。
2.無機物不能直接合成有機大分子物質,因此,米勒實驗得到的是氨基酸而不是蛋白質。
3.熟記米勒實驗結論:在一定條件下,原始大氣各種成分轉化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因此米勒
實驗驗證生命起源第一步。
易錯陷阱2化石證據理解片面
【鏈接知識】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遺跡。化石真實記錄了生物進化歷程,是生物
進化直接證據。
【陷阱分析】學生知識面受限,審題上忽略直接和唯一的不同。
【解題技巧】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證據,但不是唯一證據。還有解剖證據學、分子生物學證據等也能證
明生物進化關系。
易錯陷阱3進化方向和變異方向混淆
【鏈接知識】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而生物進化是定向的,即向著適應環境的方向發展。
【陷阱分析】學生容易錯誤地認為生物變異是定向的,朝著適應環境的方向發展。
【解題技巧】弄清楚自然選擇學說的內容,其中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也就是環
境選擇了適應環境的變異個體。
易錯陷阱4爬行類、鳥類、哺乳類進化關系辨識不清
【鏈接知識】
上^鳥類
爬行類、
哺乳類
【陷阱分析】學生容易習慣性認為魚類進化兩棲類、兩棲類進化爬行類、爬行類進化鳥類、鳥類進化哺乳
類
【解題技巧】1.熟悉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的關鍵特征及進化中的變化。
2.明確爬行類是鳥類和哺乳類的共同祖先,進化是有先后順序和分支的。
舉一反三?訓
【易錯訓練1】米勒實驗的關鍵步驟
[例1]米勒模擬原始地球條件的實驗說明()
A.無機小分子能轉變成有機小分子B.無機小分子能夠轉變成原始生命
C.有機小分子能夠轉變成原始生命D.有機大分子能夠轉變成原始生命
常見錯因:生命起源步驟條理不清
避錯攻略:米勒實驗是生命起源第一步,從無機分子到有機小分子,有機小分子主要是氨基酸。
【答案】A
【分析】生命起源的學說有很多,其中海洋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海洋化學
起源說將生命的起源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無機小分子生成有機小分子的階段;第二個階段,從
有機小分子物質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質;第三個階段,從生物大分子物質組成多分子體系;第四個階段,有
機多分子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
【詳解】米勒通過實驗驗證了海洋化學起源學說的第一階段。米勒的實驗如圖:
米勒設計的實驗裝置
將水注入左下方的燒瓶內,先將玻璃儀器中的空氣抽去,然后打開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氫氣的混
合氣體(模擬原始大氣)。再將燒瓶內的水煮沸,使水蒸氣和混合氣體同在密閉的玻璃管道內不斷循環,并
在另一容量為5升的大燒瓶中,經受火花放電(模擬雷鳴閃電)一周,最后生成的物質,經過冷卻后,積
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物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實驗結果共生成20種
有機物,其中11種氨基酸中有4種(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質所含有的。
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
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BCD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故選A。
【點睛】本題的重點是了解生命的起源。
【變式1-1]下列有關生命起源及實驗探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原始生命誕生的場所是原始海洋B.原始大氣中沒有氧氣
C.米勒實驗中火花放電模擬了閃電D.米勒實驗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夠形成生命
【答案】D
【分析】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入和各種不同的證據的發現,人們對生命起源的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
化學起源說是被廣大學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說。
【詳解】A.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經過及其漫長的歲月,
逐漸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搖籃,A正確。
B.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氨、氫、甲烷、水蒸氣等,沒有氧氣,B正確。
C.米勒通過兩個電極放電產生電火花,模擬原始天空的閃電,以激發密封裝置中的不同氣體發生化學反應,
C正確。
D.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國學者米勒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設計了一個實驗裝置,將甲烷、氨、氫、水蒸
氣等氣體泵入一個密閉的裝置內,通過火花放電,合成了氨基酸,即得出的結論是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從
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是完全可能的,D錯誤。
故選D。
【變式1-2]下圖是探究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的一個模擬實驗裝置,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裝置最初的設計者是美國科學家米勒
B.B內模擬的是原始大氣的成分
C.正負電極之間能夠產生火花放電,作用相當于原始地球條件下的閃電等
D.該實驗可以證實,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
【答案】D
【分析】化學起源學說認為:原始地球的溫度很高,地面環境與現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電閃雷
鳴,地面上火山噴發、熔巖橫流;從火山中噴出的氣體,水蒸氣、氨氣、甲烷等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層,與
現在的大氣成分明顯不同的是原始大氣中沒有游離的氧;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
長期作用下,形成了許多簡單的有機物,隨著地球溫度的逐漸降低,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雨降落到
地面上,這些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熱
湯,其中所含的有機物,不斷的相互作用,形成復雜的有機物,經過及其漫長的歲月,逐漸形成了原始生
命。可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詳解】A.該裝置最初的設計者是美國科學家米勒,用此裝置進行模擬實驗,證明了原始地球條件下雖然
不能形成生命,但是能夠形成構成生命的有機物,故A正確。
B.B里的氣體相當于原始大氣,有水蒸氣、氨氣、甲烷等,與現在大氣成分的主要區別是無氧氣,故B正
確。
C.正負電極之間能夠產生火花放點,作用相當于原始地球條件下的閃電,為實驗的進行提供能量,故C正
確。
D.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在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從無機物生成有機
小分子物質是完全可能的,故D錯誤。
故選D。
【變式1-3】科學研究中經常用模擬實驗來解決不能或不便用直接實驗法解決的問題,便于提高效率、獲取
證據。依據圖,下列對米勒模擬實驗的解釋你不必目的是()
A.③內模擬的是原始海洋B.④內收集到了多種蛋白質
C.①內模擬的是原始大氣及閃電D.②內模擬的是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凝結降雨的過程
【答案】B
【分析】米勒實驗如圖所示:
美國青年學者米勒用如圖的實驗證明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物能夠合成構成氨基
酸等小分子有機。
【詳解】原始大氣中有水蒸氣、氨氣、甲烷等,它與現在大氣成分相比主要不含有氧氣。米勒向裝置中通
入推測的原始大氣成分:甲烷、氫氣、氨水蒸氣,因此米勒實驗裝置①內擬了原始大氣的成分。實驗中,
進行火化放電是模擬了原始地球上的閃電,這主要是為該實驗提供能量。米勒試驗裝置中煮沸的水模擬了
原始海洋,經過冷卻后,積聚在儀器底部的溶液內,模擬原始大氣中生成的有機物被雨水沖淋到原始海洋
中,所以③中液體模擬了原始海洋;②模擬了降雨過程;④內收集到了多種氨基酸等混合物,米勒的實驗
證明了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物能夠合成構成簡單的有機物,如氨基酸,故B錯誤。
故選B。
【易錯訓練2】生物進化證據一一化石
【例2】科學以證據為判斷尺度,下列證據與推論之間不相符的是()
A.研究中華龍鳥化石——鳥類可能由古代爬行類進化而來
B.比較鯨的鰭肢、蝙蝠的翼手的解剖結構一它們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
C.比較爬行類、哺乳類動物化石出現的早晚一無法推測它們的進化歷程
D.比較不同生物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異——可判斷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
常見錯因:“直接”和“唯一”概念不清
避錯攻略:深入學習化石定義、形成過程和條件,明確不是所有生物都會形成化石。將化石證據與其他
生物進化證據進行對比,整理各自的特點和作用,分析化石不是唯一證據,但是最直接證據。
<)
【答案】C
【分析】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質經過極其漫長的化學進化過程,逐漸演變而來的。在研究生物
的進化的過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證據。
【詳解】A.遼寧省的一位農民發現了“中華龍鳥”化石標本,科學家們經過認真地研究,確認這是最早的原
始鳥類,比德國發現的始祖鳥更原始,所以始祖鳥和中華龍鳥的化石可以證明鳥類由古代爬行動物進化而
來的,A正確。
B.比較鯨的鰭肢、蝙蝠的翼手的解剖結構,發現他們雖有差異,但有很多同源器官,說明這些生物可能有
共同的原始祖先,B正確。
C.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順序,是人們研究生物進化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現和地層的形成,
有著平行的關系。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種類少、越簡單、越低等、水生生物較多;在越新近的
地層里,形成化石的生物種類多、越復雜、越高等、陸生生物較多;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先后順序,說明
了生物的進化歷程和進化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逐漸進化而來的。因此比較
爬行類、哺乳類動物化石出現的早晚能推測它們的進化歷程,C錯誤。
D.生物細胞色素C的氨基酸組成的比較,是在分子水平上進行分析比較,揭示生物進化的現象和本質,為
判斷各種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提供了依據。細胞色素C的差別越小,其親緣關系越近;差別越大,則生物
間的親緣關系越遠,D正確。
故選Co
【變式2-1]如圖所示,在兩個不同的地層中,發現了A、B兩種生物化石,你認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種A是由物種B進化而來的B.物種A可能比物種B結構復雜
C.物種A比物種B數量多D.物種A比物種B體形大
【答案】B
【分析】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等,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漫長的年代
和復雜的變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證據,各類生物化石在地層中按照一定順序出
現的事實證明了生物進化的趨勢。
【詳解】不同的地層中埋藏著不同類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較淺地層中的化石與現代生物結構比較相似,
埋藏于較深地層中的化石與現代生物結構差別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層中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簡單、
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層中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復雜、越高等,陸生生物化石越
多。兩種生物化石出現在不同地層中,物種A形成化石的地層比物種B形成的地層晚,在越晚形成的地層
中,成為化石的生物越復雜、越高等,物種A比物種B結構復雜,但是不能說明物種A一定是由物種B進
化而來的,也不能說明物種A比物種B數量多、形體大,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變式2-2】多年前,我國著名古生物學家一舒德干院士曾提出圖1所示的演化樹假說。2019年,我國科學
家發表了寒武紀時期清江生物群的最新研究成果,引起世界廣泛關注。科學家利用清江生物群化石,繪制
出圖2所示的復原生物深海生境假想圖,印證了舒德干院士的假說。下列關于該成果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化石可以為圖1所示演化樹假說提供最可靠證據
B.化石可記錄寒武紀時期清江海洋生物演化的歷程
C.圖2表明寒武紀時期的生物均已演化為現存生物
D.圖1所示假說符合“由簡單到復雜”的演化趨勢
【答案】C
【分析】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
【詳解】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主要證據。在越古老的地層,出現
的生物越簡單、低等;在越晚的地層,出現的生物越復雜、高等。在地層中最初出現的是水生無脊椎動物,
以后依次出現魚類,開始登陸的兩棲類,陸生的爬行類和由爬行類分化出的鳥類和哺乳類,最后才出現人
類,A、B、D正確。生物在進化過程中經歷了大爆發和大滅絕的過程,因此C錯誤。
【點睛】掌握生物進化的證據——化石。
【變式2-3]湖南省道縣樂福堂鄉的福巖洞附近出土5枚古人類牙齒化石和大量哺乳動物化石。關于這些化
石的敘述正確的是()
A.這些化石是研究人類和哺乳動物進化的唯一證據
B.科學家運用比較的方法研究不同時期古人類化石
C.這些化石的發現可以推測人類起源于湖南
D.沒有發現低等生物化石,可以推測此時此地沒有低等生物出現
【答案】B
【分析】(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如卵、糞便等)或生活痕跡(如動物的腳印、爬跡等),
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逐漸形成的。
(2)越是古老的地層中發掘的生物化石結構越簡單、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層中發掘
的生物化石結構越復雜、高等,陸生生物化石越多。可見,生物的進化經歷了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
等,從簡單到復雜的進化歷程。
【詳解】A.生物進化的證據有化石證據、胚胎學上的證據等,A錯誤。
B.科學家通過對不同年代化石的縱向比較,推斷出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B正確。
C.這些化石的發現只能說明湖南曾經有人類存在,C錯誤。
D.沒有發現低等生物化石,或者是因為低等生物的化石保存條件較差,并不能完全排除當時此地存在低等
生物的可能性,D錯誤。
故選B。
【易錯訓練3】自然選擇
【例3】隨著抗生素被濫用,有些病菌已經對多種抗生素產生了耐藥性。關于細菌耐藥性產生的敘述,下列
說法符合達爾文生物進化論觀點的是()
A.細菌產生的變異都是有利的
B.抗生素的使用使細菌產生了耐藥性變異
C.細菌耐藥性的產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耐藥性細菌在不同環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常見錯因:忽視變異本質,因果關系錯亂及對選擇對象誤解
避錯攻略:深入研讀自然選擇內容,強化變異認知,牢記變異的隨機性和不定向性,梳理自然選擇因果關系,
明確選擇本質。
【答案】c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的主要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
【詳解】A.生物的變異是有利還是有害由環境決定,適應環境的一般為有利變異,不適應環境的一般為有
害變異。因此,細菌發生的變異有的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故A錯誤。
B.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而且變異不是生物的自主選擇,因此細菌不能通過主動的變異,產生抗藥性,
來適應存在抗生素的環境,故B錯誤。
C.細菌群體中抗藥性存在著變異,有的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使用抗生素時,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
這叫不適者被淘汰;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叫適者生存。活下來的抗藥性強的細菌,繁殖的后代有的
抗藥性強,有的抗藥性弱,在使用抗生素時,又把抗藥性弱的細菌殺死,抗藥性強的細菌活下來。這樣經
過抗生素對細菌的長期選擇,導致細菌的抗藥性越來越強,甚至產生了“超級細菌”。因此細菌耐藥性的產生
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故C正確。
D.耐藥性細菌適應性很強,但它的生殖方式還是分裂生殖,故D錯誤。
故選C。
【變式3-1】科研機構調查某地區一種兔時發現,20世紀50年代該種兔各種毛色個體的數量如圖甲所示,
20世紀90年代的數量如圖乙所示,有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數數,
00
里里
I=L->
深灰淺灰白毛色深灰淺灰白毛色
甲乙
A.白色兔最容易被天敵發現
B.該種兔的毛色差異屬于可遺傳變異
C.淺色兔為適應環境變化發生深色變異
D.不同毛色兔的數量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答案】C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這就是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的主要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
不斷進化。
【詳解】A.在自然環境中,淺色(如白色)的個體在深色背景中更容易被天敵發現,因此其生存
風險增加。這是合理的推斷,符合自然選擇的原理,A正確。
B.毛色作為生物的一種性狀,其差異往往由遺傳物質(基因)決定,因此這種差異是可遺傳的,
B正確。
C.變異是隨機的、不定向的,不是生物體為了適應環境而主動發生的。在這里,深色兔因為更適
應環境(如更難以被天敵發現)而在自然選擇中獲得了生存優勢,其數量在種群中逐漸增加。因
此,說淺色兔為適應環境而主動發生深色變異是不準確的,C錯誤。
D.不同毛色兔的數量變化確實反映了自然選擇的作用。在自然環境中,那些更適應環境的個體(如
深色兔)更容易生存下來并繁殖后代,從而導致其數量在種群中逐漸增加,D正確。
故選C。
【變式3-2】某生物興趣小組對某品牌抑菌皂的抑菌效果進行監測,繪制了細菌對抑菌皂的敏感程度示意圖。
如圖,下列解釋錯誤的是()
菌
群
數
量
.
b
間
的時
菌皂
用抑
作用
的抑制
對細菌
抑菌皂
原因是
下降的
ab段
A.
向
殖的傾
過度繁
細菌的
不敏感
升的是
e段上
B.b
活下來
個體存
感細菌
的不敏
是少數
為0
點不
C.b
變異
感基因
生不敏
細菌產
皂導致
是抑菌
be段
D.
】D
【答案
。
變的
是可
物種
點是:
中心論
學說的
然選擇
。自
內容
核心
論的
進化
生物
,是
學說
選擇
自然
文的
】達爾
【分析
生
、適者
變異
傳和
、遺
斗爭
生存
殖、
度繁
:過
內容是
的主要
擇學說
自然選
性。
適應
性和
多樣
具有
生物
而且
存
。
正確
故A
抑制,
有效的
進行了
對細菌
抑菌皂
因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臨沂市沂縣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期末考試(物理試題理)試卷含解析
- 寧德職業技術學院《公共管理思想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沈陽市新民市2024-2025學年小升初易錯點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管理會計系列綜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物業管理師考試試卷及答案
-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旗尼爾基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三3月“陽光校園空中黔課”階段性檢測試題化學試題含解析
-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濟南一中2025年高三下學期線上周歷史試題含解析
- 2025年文化傳媒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專生計算機操作考試試題及答案
- 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區三校2024-2025學年高中畢業班模擬考試(一)物理試題含解析
- 燃氣安全事故處理及應急
- 2025屆高考語文作文押題預測10篇(含題目)
- 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件 第六章 燃油供給系
- 可再生能源預測技術研究
- 2024-2030年中國耐火材料行業供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 部門級安全培訓考試題附答案【考試直接用】
- 物業五級三類服務統一標準
- 見證取樣手冊(給排水管道工程分部)
-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學業水平檢測數學試題
- 作家太宰治課件
- 廣西2024年廣西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招聘筆試上岸歷年典型考題與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