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B卷_第1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B卷_第2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B卷_第3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B卷_第4頁
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B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試卷及答案B卷人教部編版

一、積累與運用(本題共8小題,共30分。)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注音與漢字的書寫均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收斂(lion)人跡罕至(hdn)質樸慚愧

B.云宵人聲鼎沸(din)倜儻淋漓

C.奧秘美不勝收搏學紳士

D.綻開截然不同企盼搓捻(chai)

【答案】A

【解析】

本題考查字音字形。B選項云宵一一云霄,人聲鼎(ding)沸,C選項搏學一一博學,D選項搓捻(cuo)o

2.(2021?泰安中考)下列各句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選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B.古語說得好,“如釋重負”;俗話亦說的是,“心上一塊石頭落了地”。

C.當時我并不想到他們?yōu)槭裁茨昴暌輵颍楷F(xiàn)在想,那或者是春賽,是社戲了。

D.“快來呀!”杰里沖著我大喊一一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為你過去生病,所以就要當膽小鬼?這沒道

理。”

【答案】C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標點符號使用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題,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要用心體會標點符號的用法,

書寫過程中也要做到盡可能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另外對于一些標點符號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積累。

ABD使用正確;

C使用有誤,前一個分句是陳述句,并不表示疑問,所以應將問號改成句號。

故本題選C。

3.(2021?恩施中考)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桑園里一派熱鬧景象,映入眼簾的是,桑農采桑忙碌的身影和蠶食桑葉的沙沙聲。

B.無論是對故鄉(xiāng)親人的刻骨思念,還是對舉家團聚的遐思神往,記憶里的故鄉(xiāng)總是有溫度的。

C.校史陳列館里,一張張獎狀、一排排獎杯,對于這些老教師來說無一是青春汗水的結晶。

D.女足健兒超越自我、挑戰(zhàn)自我進而實現(xiàn)自我的拼搏姿態(tài),總能給人以砥礪前行的追夢勇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病句的辨析。常見的病句類型有成分殘缺、搭配不當、語序混亂、結構混亂、語意不明、

語言贅余等。先通讀所有句子,憑語感判斷正誤,如果不能判斷的,可以壓縮句子,看搭配是否得當,找

出病因。

A.有誤,搭配不當,應該在“和”后面加上“耳邊傳來”。

B.正確。

C.有誤,否定錯誤,在“無一”后面加“不”。

D.語序不當,“超越自我”和“挑戰(zhàn)自我”互換。

故本題選B。

4.(2021?河南中考)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①有了知識和智慧,我們才能獨立思考,懂得如何應對人生的種種不確定性,

②因為閱讀能給人以知識,給人以智慧。

③從而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從。

④閱讀為什么能提升我們的氣質?

⑤可以說,閱讀培育的是豐盈充實的靈魂,氣象萬千的精神。

A.①③④②⑤B.④②①③⑤C.①③②④⑤D.④②③①⑤

【答案】B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語句的排序能力。④句提出了問題,位于首句。②句給出了答案,應緊隨其后。①句中的

“有了知識和智慧”承接②句中的“給人以知識,給人以智慧”,因此①句應該是第三句。“懂得如何應對

人生的種種不確定性”,就可以“免于迷失和彷徨,知道何去何從”,因此③句應該是第四句。⑤句是總結

句,應該位于結尾。因此,以上句子的順序應該是④②①③⑤。

故本題選B。

5.下面選項中表述錯誤的一項是()(3分)

A.《朝花夕拾》中范愛農因為沒有學費被迫回鄉(xiāng),并一直被輕視、排斥和傷害,但他為人孤傲、正直,不

滿黑暗社會,積極投身革命,最后和徐錫麟、秋瑾一起被殺害。

B.自古以來中國在稱謂上謙敬有別。比如,謙辭有“犬子”“拙見”“鄙人”“見諒”“奉勸”等;敬辭有“惠

贈”“垂詢”“賜教”“勞駕”“久仰”等。

C.張桂梅校長對工作認真負責,雖然身患多種嚴重疾病,但她無時無刻都牽掛著大山深處的女孩子們,她

是教育脫貧的最美踐行者。(否定不當,應把“無時無刻都”改成“無時無刻不”)

D.“青巖古鎮(zhèn)入選‘中國古鎮(zhèn)’特種郵票。”句中“入選”和“郵票”依次是動詞、名詞。

【答案】A

【解析】

A錯誤,范愛農一次跟朋友去看戲,坐船回來,在大風雨中不幸落水致命。

故本題選A。

6.按照要求用原句填空。(5分)

(1)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李白《峨眉山月歌》)

(2),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3)正是江南好風景,0(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4)子曰:“賢哉,回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

改其樂。賢哉,回也!”(《論語》)

【答案】

(1)思君不見下渝州。

(2)回樂烽前沙似雪。

(3)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

(4)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名句的識記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我們需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做好積累,

根據(jù)提示語句寫出相應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理解性識記,注意結合語境填充。

7.名著閱讀。(4分)

《朝花夕拾》是魯迅的一部回憶性散文集,原名=其中一文,寫出了

孩子在父母毫不顧及自己心理時的無奈和厭煩。一文,寫“講義”事件和—

事件,不僅揭露了那些日本“愛國青年”的丑惡面目,也寫出了自己“棄醫(yī)從文”的動因。

【答案】

《舊事重提》;《五猖會》;《藤野先生》;幻燈事件

【解析】本題考查對名著的理解。作答時注意需結合名著的相關情節(jié)來解答。

8.綜合性學習(6分)

寒來暑往,四季更替,我們的生活因四季的變更而顯得異常精彩美麗。來吧,同學們,參與我們班的綜合

性學習活動“感受自然”吧,讓我們邁著輕松的腳步走進自然,走過四季,讓我們看風景去!

(1)【設計環(huán)節(jié)】請依照例子為這次活動再設計兩個環(huán)節(jié)。(2分)

第一環(huán)節(jié):繪四季美景

第二環(huán)節(jié):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環(huán)節(jié):唱四季歌曲

第四環(huán)節(jié):_________________

(2)【吟詠四季】歷代文人墨客向來毫不吝嗇對四季的描繪,請你補充出描寫春和冬的詩句。(2分)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秋: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啟示】根據(jù)畫線句子仿寫。

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成熟的稻穗低著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謙虛;

【答案】

(1)誦四季美文;寫四季美篇。

(2)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千里黃云白日嚏,北風吹雁雪紛紛。

(3)清澈的小溪無聲流淌,那是啟示我們要默默無聞

【解析】

(1)此題考查設計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兩個環(huán)節(jié),要仿照題干中所給例子進行設計。設計時必須考慮到活動的

具體內容。這樣才能使活動張弛有序。語言結構上要構成動賓短語。內容上要圍繞著“感受自然”的主題。

如誦四季美文,寫四季美篇等均可。

(2)此題考查詩詞積累。關于春天的詩句如“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

生”“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

時照我還”“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等。關于冬天的詩句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

東吳萬里船”“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白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千里

黃云白日嚏,北風吹雁雪紛紛”等。在書寫過程中要注意不要寫錯別字,任選一句默寫工整作答即可。

(3)此題考查仿寫句子,需注意和例句的句式手法等相同。如:一群螞蟻抬走骨頭,那是在啟示我們要齊

心協(xié)力。清澈的小溪無聲流淌,那是啟示我們要默默無聞。大雁成群結隊地飛過天際,那是在啟示我們要

目標一致等。

二、古代詩文閱讀理解(本部分共2篇,共13分。)

(一)詩歌鑒賞(4分)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9.皎白的月色、棲息的烏鴉、冰冷的露珠、濕潤的桂花營造了一種的環(huán)境氛圍,為下文抒發(fā)

詩人的之情作鋪墊。(2分)

10.本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9.冷寂(凄清、冷清等);思鄉(xiāng)(懷人)

10.本詩通過寫月圓人缺,靜寂孤苦,抒發(fā)了詩人的離別之情,思聚之念。

【譯文】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

鄉(xiāng)。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

在誰家?

(二)閱讀【甲】【乙】兩篇文言文,完成下列題目。(10分)

【甲】《論語》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如新,可以為師矣。”

子日:“由,海女知之!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調也。”

【乙】

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與

言。愿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

11.解釋下列加點詞。(4分)

(1)吾日三省吾身(2)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愿子還而視之(4)去而顧之

12.翻譯下列句子。(2分)

(1)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2)一旦而馬價十倍。

1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調也”有什么深刻的含義?(2分)

14.【乙】文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2分)

【答案】

11.(1)省:反省;(2)知:同“智”,智慧。

(3)子:您;(4)顧:回頭看

12.(1)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守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

(2)這匹馬的價錢立刻就漲了十倍。

13.人要不畏艱險環(huán)境,在困境中要能堅強不屈

14.我們不可盲目崇拜權威,更要注重實踐,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取得直接經(jīng)驗。(其

它觀點言之成理也問)

【譯文】

【乙】

有個賣駿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卻沒有人知道他賣的馬是駿馬。他拜見相馬的專家伯樂說:“我

有匹駿馬想要賣掉它,連著三天站在市上,沒有人來問過。希望您能圍著我的馬查看它,離開的時候再回

頭來看它一眼,請讓我奉送給您一天的報酬。“伯樂就走過去圍著那匹馬查看它,離開的時候又回頭看了

一眼。一日不到這匹馬的價錢成了原來的十倍。

三、現(xiàn)代文閱讀(本部分共兩篇,共27分。)

(-)閱讀下列文章,完成15——19題。(15分)

落在童年的雨

①陪兒子從培訓機構出來,暴雨已經(jīng)下了近半個小時,它還在撒著怒氣,絲毫沒有就此罷休的苗頭

②雨水順著馬路由高坡向低處流淌,淹沒了井蓋,洗凈了駛過的車輪,我的思緒隨著雨水上漲,漫延

到我的童年一一

③那個驕陽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處散播著豐收的喜訊。父母親望著南邊犯愁,他們必須趕在那團烏

云飄來前,將水稻割完,把脫粒的稻谷平鋪在曬谷場和屋頂平臺上,利用烏云裹挾而來的強烈熱浪和強勁

疾風,草草地讓稻谷迅速脫水,收攏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風越刮越猛,吹過殷實的田野,翻滾金色的巨浪。只見父親順著風奔跑,母親挑著一擔稻谷,艱難

緩慢地擋住風吹去的方向,我扛著小半袋剛剛收獲的稻谷跟在母親背后,編織袋里匯集的泥水從最低的一

角流淌出來,順著我的肩膀,滲透我的衣服,一股摻雜著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兒的氣息撲鼻而來。

⑤風夾著清涼的濕氣,父親已經(jīng)在屋頂平臺上手忙腳亂,從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經(jīng)完成了大部

分稻谷的收攏重任。風越來越沉,被水汽拖累。風止,雨至。急切的雨子彈似的擊中我的肩背,打得“啪

啪”作響,一瞬間,我和母親被蜂擁而至的雨柱團團包圍,前方、后背、左邊、右側,一片片混沌不清的

迷霧,一聲聲萬馬齊喑的嘈雜,一股股塵埃落定的泥腥。我緊跟著母親,她在我前面蹣跚地行走,夢筐里

的稻谷沾上雨水,擔子變得越來越沉,腳下的耕基路變得泥濘不堪,每一步都變得艱難。

⑥前面是一個小土坡,母親試圖踩上去,右腳落上去時用力踩實,人和扁擔歪成斜坡狀,左腳想跟進

時,一個踉蹌,連人帶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灑落在泥濘的路面和稻田里。母親癱坐在泥里,重擔壓得她

喘不過氣來,她回頭看著我,強忍著沒有哭出,只是長長地嘆了口氣。我趕緊上前把母親扶起,和母親一

起把灑落的稻谷捧入夢筐。雨絲毫沒有停息的意思,父親出現(xiàn)在雨幕中,接過母親肩上的擔子,母親接過

我肩上的編織袋。父親沖在前面,母親緊跟其后,我踩著他們踩過的腳印。我們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

被聲響掩埋,被涼氣沖淡,消失在曠野的鄉(xiāng)間驟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艱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場雨后,我慢慢長大,慢慢變得少年老成,

那年我10歲。

⑧“爸爸,我們打電話給媽媽,讓她來接我們吧。”雨還在下,我和兒子站立在樓道里。一個想法急

切地跳了出來,“兒子,要不我們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著兒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無忌憚地潑灑,濕透的衣衫緊緊裹著我們的身體,雨水浸

透衣服,滲入身體的每一個毛孔,清爽卻帶著一絲涼意。

15.作者在文中插敘了哪件往事?請簡要概括。(2分)

16.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對第①段進行賞析,并說說本段在全文結構上的作用。(4分)

17.結合語境,賞析第⑥段畫線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3分)

父親沖在前面,母親緊跟其后,我踩著他們踩過的腳印。

18.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為題目有什么好處?(3分)

19.第⑧段中“我”為什么“急切”地跳出一個想法?兒子為什么“愣”了一下?之后“欣然接受”說明了

什么?(3分)

【答案】

15.“我”10歲時和父母在暴雨中收獲稻谷。

16.①這一段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暴雨的猛烈和持久。

②結構上,這一段照應標題和結尾,并引出下文插敘的內容。

17.,,沖”字寫出父親快步走在前面,在雨中前行的無畏和勞動的艱辛;“跟”寫母親默契地配合父親;“踩”

寫出童年的''我”順著父母的腳印行走。這三個動詞,生動地描寫了一家人在雨中艱難、無畏地擔稻谷回

家的情景,寫出三人配合的默契和勞動的艱辛,為下文“我”帶領兒子雨中漫步作鋪墊。

18.題目概括了文章回憶童年往事的主要內容,含蓄提示了童年苦難對人生的成長有重要作用的主旨,設置

了懸念,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

19.①通過回憶童年往事,“我”突然萌生了讓兒子也經(jīng)歷淋雨后獲得成長的想法。

②兒子對爸爸冒雨回家的提議感到意外。

③兒子對爸爸的信任,懂事。也有兒子對新鮮做法的新奇、感興趣。

(二)(2021?鄂爾多斯中考)閱讀下列文章,完成20——23題。(12分)

俯向大地的身影

曹春雷

①一場春雨后,我回到鄉(xiāng)下幫母親種花生。母親的地塊小,用不上機器,只能人工種。

②田里,母親光著腳,來來回回。我也脫了鞋襪,用腳親近泥土。但腳下的土地顯然已不認識我這雙

習慣穿皮鞋的腳,不時用小石子珞一下我,或者用蓑藜扎一下我。我皺眉抱怨,母親卻笑著說,是你的腳

太嬌氣了,不能怨土地。

③我知道,其實母親的意思是,土地沒錯,是你離開這片土地太久了。是的,的確離開太久了,以至

于都長了腳氣。母親說,你光腳在田里待幾天,就能治好。我信,沒聽說哪個種田的人有腳氣。

④我負責點種,但花生總不肯聽我的話,有時這一粒與那一粒像是有仇,離得很遠,有時三四粒花生

擠擠攘攘挨在一起。母親說,你站得太直了,要彎一下腰。她在我身后撒肥,每一次俯身都大于九十度。

⑤這種姿勢,似乎是在向大地致敬。

⑥對土地,母親是虔誠的。記得小時候,我曾在一塊田地前,學大人的樣子估摸能產多少斤糧食,顯

然,我估摸的數(shù)字遠遠少于母親的預想。母親“噓”了一下,示意我閉嘴。她說,這片田地若聽到了會生

氣。我調皮地追問,田地生氣了會咋樣?母親說,打的糧食就少了,你想想,誰不愿意聽好話啊。

⑦母親還常說,你對地好,地就對你好:人勤地不懶。她總是把田地整理得像豆腐塊,堅持用農家肥。

到了豐收的季節(jié),村人經(jīng)過我家的田地時,總要夸贊幾聲。

③每年種完花生后,母親都會在田邊地堰上種上幾棵向日葵。向日葵成熟后,籽多且飽滿,但多半會

被鳥啄去,或者被路過的人摘食。母親卻不甚在意,她說,誰吃還不是一樣,種這個,只是因為地堰上閑

著。

⑨秋日,若想在一大片花生地里找到我家的那塊,很容易,邊上長著幾棵向日葵的就是。向日葵金燦

燦的,那時我就認為,這是大地因為母親的勤勞,而頒發(fā)給她的金色勛章。

覺著很可惜。好好的田地,瞎了啊一一瞎了,就是浪費了。有人說種糧食不值錢,她就

⑩如今,70歲的母親依然堅持種田。村里很多人外出打工,將田地搭了荒,母親就反駁,要是都不種

糧食了,總有一天會拿錢也買不著。

?我擔心母親種地太累,也曾勸她別再種了,說她該退休了。但母親說,我離退休還早著呢。她依然

固執(zhí)地、一次次地將身影俯向大地,播種,收獲,再播種,再收獲。

?如今,在城市里,我不會浪費每一粒糧食。愛惜糧食,就是向大地致敬,就是向每一個俯向大地的

身影致敬。這些身影里,有我的母親。

20.閱讀文章,想一想用“俯向大地的身影”做標題,有什么妙處。(2分)

21.文章敘述了母親與土地的事情,同時表達了母親對土地的情感。請結合全文內容完成表格。(4分)

事情

情感

22.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第⑨段加點詞“勛章”的表達效果。(3分)

23.結合文章內容及鏈接材料,談談你的感悟。(3分)

【鏈接材料】5月22日,一代“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舉國哀痛。年輕時的袁隆平院士曾

下定決心,一定要研究出高產水稻。最終,他的“禾下乘涼夢”讓無數(shù)人吃上飽飯。直至耄耋之年,他仍

然堅持下田勞作。

【答案】

20.一語雙關,既指母親俯向大地耕種的身影,又指母親對土地的敬畏;點明文章主旨。

21.①母親俯身撒肥②母親不讓土地聽壞話/母親虔誠的夸贊土地/母親整理土地③親近土地④堅守土地/不

離土地/珍惜土地

22.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金燦燦的向日葵比作勛章,生動形象地寫出母親勤勞/認真的形象,表達了“我”

對母親的贊美之情。

23.能夠結合文章內容和鏈接材料從辛勤執(zhí)著、珍惜糧食、堅持不懈、堅守土地、無私奉獻等方面談自己的

感悟、學習精神品質即可。

四、寫作(50分)

24,(2021?南充中考)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收到過不同的禮物,它可以是一塊蛋糕,也可以是一本書;可以是恩師的一次

諄諄教誨,也可以是父母的某次特殊陪伴;可以是朋友的一個擁抱,也可以是陌生人的一個微笑……每一

份禮物或許都會在你前行的路上帶給你溫暖、信心與鼓勵。

請以“謝謝你的禮物”為題目寫一篇文章。

寫作要求:

①立意準確,思想健康,情感真摯;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用規(guī)范漢字書寫,不少于600字;④不得

抄襲、套作,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補充說明:

(1)每三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不計,不設上限。

(2)沒有擬寫題目的,在獲得的相應分數(shù)上扣3分。

(3)文中出現(xiàn)真實地名、校名或人名的,在獲得的相應等次分上扣2分。

(4)不足600字的作文,每少50字扣1分;不足20行的詩歌,每少一行扣1分。

(5)確認為抄襲的作文,在四等之內評分。

【答案】

謝謝你的禮物

收拾筆紙,告別老師,又上完一天的課。

潑墨似的天空下,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