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試卷第=PAGE1*2-11頁(共=NUMPAGES1*22頁) 綜合試卷第=PAGE1*22頁(共=NUMPAGES1*22頁)PAGE①姓名所在地區姓名所在地區身份證號密封線1.請首先在試卷的標封處填寫您的姓名,身份證號和所在地區名稱。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規定的位置填寫您的答案。3.不要在試卷上亂涂亂畫,不要在標封區內填寫無關內容。一、詩歌鑒賞與分析1.古代詩詞鑒賞
題目:請鑒賞杜甫的《春望》,分析其藝術特色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解題思路:首先分析詩歌的背景,杜甫寫作此詩時的社會環境。逐句分析詩句的意義,探討詩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總結詩歌的整體風格和杜甫通過此詩表達的情感。
2.近現代詩詞鑒賞
題目:請鑒賞魯迅的《秋夜》中的詩句,并分析其反映的現實意義。
解題思路:了解魯迅的創作背景,結合詩句分析其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或反思。注重對詩句中的意象、隱喻和象征意義的解讀。
3.名家詩歌鑒賞
題目:請分析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話的意境。
解題思路:分析詩句中的關鍵詞和意象,如“千百度”、“燈火闌珊”,探討這句話在詩歌中的作用和情感表達。
4.歷史背景與詩風
題目:結合《詩經》的歷史背景,分析《國風·周南·關雎》中的愛情觀。
解題思路:了解《詩經》的編撰時期和社會環境,分析《關雎》中體現的古代愛情觀及其在當時的時代意義。
5.詩歌意象解讀
題目:在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解讀“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的意象。
解題思路:分析“原上草”、“枯榮”等意象,探討其在詩歌中的作用,以及這些意象所象征的生活哲理。
6.詩歌情感把握
題目:在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把握詩人的憂患意識。
解題思路:分析詩歌的背景和創作情感,通過詩句中的關鍵詞和意象,把握蘇軾在赤壁懷古時所抒發的憂患之情。
7.詩歌語言風格
題目:比較李白的《將進酒》與杜甫的《登高》在語言風格上的異同。
解題思路:分析兩位詩人的生平和創作風格,通過比較詩句的用詞、節奏和意象,總結兩詩在語言風格上的特點。
8.詩歌結構分析
題目:分析王維的《相思》詩歌結構,探討其表達技巧。
解題思路:分析詩歌的結構布局,如起承轉合,探討王維在詩歌中運用何種表達技巧以達到意境和情感的共鳴。
答案及解題思路:
1.《春望》答案及解題思路:此詩通過描寫春天的景色,表達了對國家和人民遭受苦難的憂慮之情。藝術特色包括對比手法、景物描寫與抒情相結合等。
2.《秋夜》答案及解題思路:魯迅通過“秋夜”這一意象,反映了對當時社會的失望和不滿。詩句中“千百度”、“燈火闌珊”象征了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3.《青玉案·元夕》答案及解題思路:此句通過“千百度”和“燈火闌珊”的對比,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4.《關雎》答案及解題思路:《關雎》體現了古代社會的愛情觀,即對純潔愛情的向往和追求。
5.《賦得古原草送別》答案及解題思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寓意著生命的無常,表達了對人生短暫的感慨。
6.《念奴嬌·赤壁懷古》答案及解題思路:詩句體現了詩人對國家和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懷,表達了對歷史的憂慮。
7.《將進酒》與《登高》答案及解題思路:《將進酒》豪放、奔放,而《登高》則深沉、哀傷。
8.《相思》答案及解題思路:王維在《相思》中巧妙運用結構布局,以“相思”為主題,表達了離別之情。二、詩歌創作技巧1.詩歌主題構思
題目:請以“自然之美”為主題,構思一首五言絕句。
答案:山川共長天,花鳥任悠然。
解題思路:首先確定主題“自然之美”,然后選擇五言絕句這種形式,通過描繪山川、花鳥等自然元素,表達出自然之美的意境。
2.詩歌意境營造
題目:請以“秋夜”為背景,營造一種靜謐、深邃的意境。
答案:月華如練,夜色如夢,梧桐葉落,清影搖曳。
解題思路:以“秋夜”為背景,通過描繪月華、夜色、梧桐葉落等意象,營造出靜謐、深邃的意境。
3.詩歌語言運用
題目:請以“友誼”為主題,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表達友誼的美好。
答案:友誼如花開,千里共芬芳;友誼似酒香,越久越醇厚。
解題思路:確定主題“友誼”,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友誼比作花開、酒香,生動形象地表達友誼的美好。
4.詩歌修辭手法
題目:請運用對仗、排比等修辭手法,寫一首贊美家鄉的詩歌。
答案:山川壯麗,風光旖旎;民風淳樸,人杰地靈。
解題思路:以贊美家鄉為主題,運用對仗、排比等修辭手法,突出家鄉的美麗風光和人文底蘊。
5.詩歌韻律規律
題目:請以七言律詩的形式,描述一幅田園風光圖。
答案:青山綠水映晴空,麥浪翻滾映日紅。
解題思路:以七言律詩的形式,遵循平仄、押韻等韻律規律,描繪田園風光圖。
6.詩歌結構安排
題目:請以“離別”為主題,寫一首五言律詩,注意起承轉合。
答案:離別愁滿樓,春風吹不散;相逢難再聚,淚眼望秋水。
解題思路:以五言律詩的形式,注意起承轉合的結構安排,表達離別之情。
7.詩歌情感表達
題目:請以“思鄉”為主題,寫一首七言絕句,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答案:悠悠思鄉情,夢回故園時。
解題思路:以七言絕句的形式,通過“悠悠思鄉情”和“夢回故園時”等意象,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8.詩歌創作方法
題目:請結合以下案例,談談詩歌創作方法。
案例一: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答案:詩歌創作方法包括:1.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意象;2.運用修辭手法;3.注意韻律規律;4.結構完整,情感真摯。
解題思路:通過分析《登鸛雀樓》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選取了“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等具有代表性的意象,運用了夸張、對比等修辭手法,同時遵循了韻律規律,使詩歌結構完整,情感真摯。三、詩歌填空題1.古代詩詞填空
(1)《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空1][空2]
(2)《春曉》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空3][空4][空5]
2.近現代詩詞填空
(1)《登高》近現代郭沫若:[空6]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空7][空8][空9]
(2)《靜夜思》近現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空10][空11][空12]
3.名家詩詞填空
(1)《靜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空13][空14][空15]
(2)《登飛來峰》宋代王安石:[空1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空17][空18]
4.歷史背景相關填空
(1)《出塞》唐代王昌齡: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空19][空20]
(2)《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空21][空22]
5.詩歌意象相關填空
(1)《江雪》唐代柳宗元:千山鳥飛絕,[空23][空24]
(2)《夜泊牛渚懷古》唐代張繼:[空25]牛渚西江夜泊船,[空26][空27]
6.詩歌情感相關填空
(1)《望岳》唐代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空28][空29]
(2)《登高》唐代杜甫:無邊落木蕭蕭下,[空30][空31]
7.詩歌語言相關填空
(1)《登高》唐代杜甫: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空32][空33]
(2)《賦得古原草送別》唐代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空34][空35]
8.詩歌結構相關填空
(1)《登鸛雀樓》唐代王之渙:[空36]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空37][空38]
(2)《靜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空39][空40]
答案及解題思路:
1.古代詩詞填空
(1)答案: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對壯麗山河的贊美之情。
(2)答案: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表達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氛圍。
2.近現代詩詞填空
(1)答案: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象,表達了對壯麗山河的贊美之情。
(2)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3.名家詩詞填空
(1)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2)答案:登飛來峰,觀潮聽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描繪登高遠望的景象,表達了對追求理想的堅定信念。
4.歷史背景相關填空
(1)答案: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對歷史的回顧,表達了對英雄壯麗事跡的贊美之情。
(2)答案: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對歷史的回顧,表達了對英雄壯麗事跡的贊美之情。
5.詩歌意象相關填空
(1)答案: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描繪荒涼的景象,表達了對人世滄桑的感慨。
(2)答案:牛渚西江夜泊船,客行雖云樂,不如早還家。醉后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表達了對離別的哀愁之情。
6.詩歌情感相關填空
(1)答案: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描繪登高遠望的景象,表達了對追求理想的堅定信念。
(2)答案: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象,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悟。
7.詩歌語言相關填空
(1)答案: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運用生動的詞匯和形象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艱辛的感慨。
(2)答案: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詞匯和生動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頑強不息的贊美。
8.詩歌結構相關填空
(1)答案: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運用對比、排比等修辭手法,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贊美之情。
(2)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解題思路:通過觀察詩句,了解作者通過運用對仗、排比等修辭手法,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四、詩歌改寫題1.古代詩詞改寫
(1)請將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改寫成一首現代詩。
(2)請將宋代詩人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改寫成一首散文詩。
2.近現代詩詞改寫
(1)請將現代詩人毛澤東的《沁園春·雪》改寫成一首七言絕句。
(2)請將近現代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改寫成一首現代詩。
3.名家詩詞改寫
(1)請將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改寫成一首現代詩。
(2)請將宋代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改寫成一首散文詩。
4.詩歌主題改寫
(1)請將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改寫成一首描繪夏日景色的詩。
(2)請將宋代詩人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改寫成一首描繪冬日景色的詩。
5.詩歌意境改寫
(1)請將唐代詩人王維的《鹿柴》改寫成一首描繪山水之美的詩。
(2)請將宋代詩人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改寫成一首描繪田園風光的詩。
6.詩歌情感改寫
(1)請將唐代詩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改寫成一首表達離愁別緒的詩。
(2)請將宋代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改寫成一首表達思鄉之情的詩。
7.詩歌語言改寫
(1)請將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改寫成一首白話文詩。
(2)請將宋代詩人岳飛的《滿江紅》改寫成一首現代詩。
8.詩歌結構改寫
(1)請將唐代詩人杜牧的《秋夕》改寫成一首采用排比句式的詩。
(2)請將宋代詩人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改寫成一首采用對仗句式的詩。
答案及解題思路:
1.古代詩詞改寫
(1)登鸛雀樓(現代詩)
登高望遠,心曠神怡。
碧水長流,白云飄渺。
江山如畫,歲月如梭。
(2)念奴嬌·赤壁懷古(散文詩)
遙想當年,赤壁之戰。
烽火連天,戰鼓擂響。
英雄豪杰,英勇奮斗。
今朝重游,感慨萬千。
2.近現代詩詞改寫
(1)沁園春·雪(七言絕句)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一片蒼茫。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2)再別康橋(現代詩)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3.名家詩詞改寫
(1)靜夜思(現代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青玉案·元夕(散文詩)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4.詩歌主題改寫
(1)春望(夏日景色詩)
夏日炎炎,綠樹成蔭。
碧水蕩漾,魚兒嬉戲。
鳥兒飛翔,歡歌笑語。
(2)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冬日景色詩)
冬日寒風,雪花飄飛。
紅梅傲雪,暗香浮動。
遠處炊煙,溫暖如春。
5.詩歌意境改寫
(1)鹿柴(山水之美詩)
山靜水清,林深時見鹿。
石徑斜,草色新。
(2)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田園風光詩)
晨曦初照,田野風光。
綠樹成蔭,鳥語花香。
6.詩歌情感改寫
(1)如夢令(離愁別緒詩)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2)青玉案·元夕(思鄉之情詩)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7.詩歌語言改寫
(1)琵琶行(白話文詩)
琵琶聲聲,如訴離殤。
江水悠悠,共度時光。
夜深人靜,淚濕羅裳。
(2)滿江紅(現代詩)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8.詩歌結構改寫
(1)秋夕(排比句式詩)
月兒彎彎,星兒閃閃。
樹葉沙沙,蟲兒鳴鳴。
夜風輕輕,花香淡淡。
(2)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對仗句式詩)
籬門半掩,涼風習習。
明月當空,清輝灑灑。五、詩歌續寫題1.古代詩詞續寫
題目:請根據《登鸛雀樓》的意境,續寫一首五言絕句。
解題思路:要理解《登鸛雀樓》的意境,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續寫,保持與原詩的意境相符合。
答案: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2.近現代詩詞續寫
題目:請以“歲月靜好”為主題,續寫一首七言絕句。
解題思路:以“歲月靜好”為主題,表達對寧靜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歲月靜好春意濃,
閑花落地滿徑紅。
閑云野鶴悠然過,
悠然見南山。
3.名家詩詞續寫
題目:請根據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意境,續寫一首五言絕句。
解題思路:理解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的意境,在此基礎上進行續寫。
答案: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4.詩歌主題續寫
題目:請以“家鄉”為主題,續寫一首五言律詩。
解題思路:以“家鄉”為主題,表達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答案:
悠悠家鄉水,
潺潺繞山川。
夢里歸故里,
夢醒思綿綿。
5.詩歌意境續寫
題目:請根據《靜夜思》的意境,續寫一首七言絕句。
解題思路:理解《靜夜思》的意境,在此基礎上進行續寫。
答案: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6.詩歌情感續寫
題目:請以“離愁”為主題,續寫一首五言絕句。
解題思路:以“離愁”為主題,表達離別時的哀愁之情。
答案:
離愁滿江水,
千里共嬋娟。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7.詩歌語言續寫
題目:請根據《春曉》的語言風格,續寫一首七言絕句。
解題思路:理解《春曉》的語言風格,在此基礎上進行續寫。
答案: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8.詩歌結構續寫
題目:請以“山水田園”為主題,續寫一首五言律詩。
解題思路:以“山水田園”為主題,描繪山水田園的美麗景色。
答案:
青山綠水間,
白云悠悠閑。
鳥語花香里,
漁舟唱晚還。六、詩歌比較分析題1.古代詩詞比較
題目1:比較李白的《將進酒》與杜甫的《春望》,分析兩首詩在題材、情感表達和藝術手法上的異同。
題目2:分析《詩經》中的《關雎》與《離騷》在詩歌結構、修辭手法和主題思想上的區別。
2.近現代詩詞比較
題目3:比較魯迅的《夢》與郭沫若的《女神》,探討兩首詩在表現手法、思想內容和時代背景上的差異。
題目4:分析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與余光中的《鄉愁》,比較兩首詩在情感表達、意象運用和語言風格上的特點。
3.名家詩詞比較
題目5:比較蘇軾的《赤壁賦》與辛棄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分析兩篇散文詩在結構布局、情感抒發和哲理深度上的異同。
題目6:分析李清照的《如夢令》與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探討兩首詞在韻律、意境和情感表達上的區別。
4.詩歌主題比較
題目7:比較王之渙的《登鸛雀樓》與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分析兩首詩在主題思想、情感態度和藝術手法上的共同點與不同點。
題目8:分析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與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探討兩首詩在愛國情懷、民族精神上的表現。
5.詩歌意境比較
題目9:比較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與王維的《鹿柴》,分析兩篇詩歌在描繪自然景觀、營造意境上的異同。
題目10:分析李白的《廬山謠》與杜甫的《望岳》,探討兩首詩在表現山水意境、抒發詩人情感上的特點。
6.詩歌情感比較
題目11:比較李白的《將進酒》與杜甫的《春望》,分析兩首詩在情感表達、情感深度和情感基調上的區別。
題目12:分析李煜的《虞美人》與柳永的《雨霖鈴·寒蟬凄切》,探討兩首詞在抒發愛情悲歡、情感變化上的特點。
7.詩歌語言比較
題目13:比較李白的《將進酒》與杜甫的《春望》,分析兩首詩在語言風格、修辭手法和韻律上的差異。
題目14:分析白居易的《琵琶行》與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探討兩首詩在語言表達、意象運用和情感傳達上的特點。
8.詩歌結構比較
題目15:比較《詩經》中的《關雎》與《離騷》,分析兩首詩在結構布局、章節安排和敘事手法上的異同。
題目16:分析蘇軾的《赤壁賦》與辛棄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探討兩篇散文詩在篇章結構、情感發展上的特點。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題目1:李白《將進酒》與杜甫《春望》在題材上分別表現了豪放與憂國憂民,情感表達上前者激昂,后者悲壯,藝術手法上前者多用夸張,后者多含蓄。
題目2:《詩經》的《關雎》以抒情為主,結構簡單,修辭手法以比興為主;而《離騷》結構復雜,修辭手法多樣,主題思想深刻。
題目3:魯迅《夢》與郭沫若《女神》在表現手法上,前者以諷刺為主,后者以浪漫主義為主;思想內容上,前者批判社會,后者歌頌人性。
題目4:徐志摩《再別康橋》與余光中《鄉愁》在情感表達上,前者以離別之情為主,后者以思鄉之情為主;意象運用上,前者以自然景觀為主,后者以生活細節為主。
解題思路:
對于古代詩詞比較題,首先要明確兩首詩的作者背景、題材特點,然后從情感表達、藝術手法、語言風格等方面進行分析。
近現代詩詞比較題,需要關注詩人所處的歷史背景、社會環境以及詩歌的創作背景,分析詩歌的主題思想、情感表達和藝術特色。
名家詩詞比較題,要深入理解每位詩人的創作風格和個性特點,對比分析其作品在結構、語言、意境等方面的差異。
詩歌主題、意境、情感、語言和結構比較題,都需要結合具體的詩歌文本,從多個角度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比較。七、詩歌創新題1.古代詩詞創新
題目:請以《詩經》中的《關雎》為藍本,創作一首現代風格的詩歌,要求保留原詩的意境,同時融入現代生活元素。
解題思路:首先分析《關雎》的意境和結構,然后結合現代生活,選擇合適的意象和表達方式,保持原詩的情感基調,同時創新表達手法。
2.近現代詩詞創新
題目:以“五四運動”為背景,創作一首七言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5594-2025超高性能混凝土非承重構件性能試驗方法
- GB/T 45514-2025紡織品定量化學分析聚芳酯纖維與某些其他纖維的混合物
- 材料能源物理重點基礎知識點
- 電子氣體 六氟化鎢 征求意見稿
- 行政法學多樣化試題及答案分析
- 綠色政策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遏制通貨膨脹政策與經濟增長的互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用戶體驗設計試題及答案
- 小學發生大火災應急預案(3篇)
- 網絡監控和維護試題及答案
- 《揭開貨幣神秘面紗》課件
-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練習題
- 系統云遷移方案
- 山東省醫院護理服務質量評價細則
- HSK六級真題與答案下載(第一套)
- 工程量確認單
- CISP-PTE認證培訓考試復習題庫(附答案)
- 無機化學之錫鉛重要化合物介紹課件
- 分析色覺檢查圖讓色弱色盲不再痛苦
- 初三綜合素質評價自我陳述報告(16篇)
- 酒店住宿水單模板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