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機密★啟用前
雅禮中學2025屆高三月考試卷(七)
地理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
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
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2014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允許各城市自主制定落戶政策。
很多城市紛紛完善人才引進計劃,用“落戶”“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不同層次的人才。下表為我國部分
城市的常住人口、主要優勢產業與城鎮化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城2014年常住人2023年常住人2023年年末常住人
目前主要優勢產業
市口(萬人)口(萬人)口城鎮化率(%)
西航天航空、電子信
862.751307.8279.88
安息、文化創意等
杭數字經濟、互聯網科
889.21252.284.2
州技、高端軟件等
鄭制造業、物流業、旅
937.81300.880.0
州游業、金融業等
武光電子信息、汽車、
1033.81377.484.79
漢高端裝備制造等
天石油化工、鋼鐵工
1516.81136485.49
津業、汽車工業等
1.各城市積極引進人才的主要目的有()
①響應國家政策②助推城市產業升級③拉動城市內需④增加戶籍人口數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2.與2014年相比,2023年天津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優惠政策少B.就業機會減少C.宜居環境差D.文化底蘊薄弱
3.根據城鎮化的一般進程,未來()
A.西安城鎮化加速B.杭州城市環境污染嚴重
C,鄭州城鎮化趨緩D,武漢新興產業大量外遷
數據中心是通過特定設備在互聯網上傳輸、存儲數據信息的場所,其運行和散熱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
和冷卻水。“陸數海算”是指將陸地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安裝在密封的壓力容器中,放置在海底,利用海水
的巨量流動對設備運行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熱冷卻,實現數據運算與存儲。有專家認為,該系統宜與海上風
電產業融合,將海洋風電轉化為算力。完成下面小題。
4.與陸地數據中心相比,海底數據中心的優勢是()
A.投資回報周期短B.系統運行散熱量小
C,占用土地資源少D.建設與維護難度低
5.海底數據中心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有利于()
A,消除災害的影響,增強抗災力B.提高能源利用率,助力碳中和
C.實現立體用海,改變產業結構D.擴大風能市場,保障能源安全
暗景,巖溶洼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境內,洼地流域面積2.3km\地表、地下水通過落水洞進入
地下河后流出。洼底土壤較厚,以種植農作物為主,洪澇災害頻發;坡地土壤零星分布于巖石溝槽中,植
被以灌叢為主。圖1為暗裁巖溶洼地示意圖,圖2為地下河出口處水文站2023年部分監測時段的流量變化
圖。完成下面小題。
地
下河25o
性
季節
流
河
洼底00o
流域
落水
一
洞.
s75o
水文
騁
納栽j
諭
;潴50O
250-
500mo-P^—
2023/4/272023/5/112023/5/25
圖I圖2
6.監測時段的流量變化表明該洼地所在流域()
A.河流徑流穩定B.植被截留作用強C.地表蓄水能力差D.地下水補給占比高
7.該洼地洪澇災害頻發的地形原因是()
A.裂隙發育B.坡地較緩C.溝谷密集D.洼底狹窄
德國中部羅恩山降雪豐富,坡地分布有凍融作用形成的巨大礫石堆積體。該堆積體10m深度范圍內孔
隙度高,當地冬季與夏季平均氣溫分別是-0.7。(2和16.2(。夏季該堆積體前緣表面存在溫度明顯較低的
“冷點”現象。圖示意該堆積體表面不同觀測點冬夏平均溫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題。
A0.2
海拔/m
-820
-800
-780
-760
-740
8.冬季該堆積體表面溫度高于氣溫的原因是(
A.積雪保溫作用強B.礫石導熱率低C,陽坡太陽輻射強D.地面吸熱量高
9.“冷點”現象形成的原因是()
A.冷點處地表坡度較小B.堆積體植被覆蓋度高
C.冷點處堆積體厚度大D.堆積體內冷空氣下沉
10.在路基建設和保護中,“冷點”現象可應用于我國()
A.東北沼澤區橋梁B.西北沙漠區公路C.青藏高寒區鐵路D.東南丘陵區隧道
中華大蟾蛛體型較大,后肢有一定的挖掘能力。我國亞熱帶某山地的中華大蟾蛛自10月下旬開始為
期4個月的冬眠,冬眠點大多自行挖掘而成,具有保溫、保濕、隱蔽的特點。冬眠初期,部分中華大蟾蛛
會出現更換冬眠點及攝食行為,進入深度冬眠后對外界干擾完全無反應。圖示意不同冬眠點環境溫度對應
的越冬洞穴挖掘深度。完成下面小題。
°575~10~1Z5~15
環境溫度/"C
II.最適宜該地中華大蟾蛛冬眠的冬眠點環境溫度約為()
A.6℃B.8℃C.10℃D.12℃
12.若想監測中華大蟾蛛結束冬眠的最早時間,監測地點可以選擇在()
A.東南坡的碎石灘B.東南坡的苔辭地
C.西南坡的雜草地D,西南坡的密林地
13.冬眠初期,部分中華大蟾蛛會出現更換冬眠點及攝食行為,可能是因為()
A,洞穴內部食物充足B,越冬食物儲備不足
C.山區地質災害頻發D,環境溫度波動較大
安徽黃山短尾猴喜食樹葉、果實,尤喜嫩芽、嫩葉。棲息地依賴于植物的生長發育,其海拔范圍隨季
節變化有明顯的差異。下圖示意黃山短尾猴各季節棲息地的海拔范圍與林帶的關系(圖中I、II、III、IV
代表四個季節黃山短尾猴活動的海拔范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000-1
回山地草甸
500-回山地域林
回落葉阿葉林
<,
囹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日常綠闊葉林
叵]馬尾松林
500-
14.短尾猴食物供給最豐富的林帶是()
A常綠闊葉林B.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C.落葉闊葉林D.山地矮林
15.代表夏季短尾猴活動范圍的是()
A.IB.IIC.IIID.IV
16.當地開墾森林種植大面積的竹林和茶園,可能對短尾猴造成的影響是()
A.利于種群優化B.棲息地碎片化C.種群數量減少D.食物種類減少
第n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合肥市是皖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近年來,GDP增速躍居全國前列,人口數量在城市群中逆勢增長。
左圖為合肥產業演化迭代示意圖,右圖為皖江城市群示意圖。
(I)皖江城市帶中,簡析合肥市承接上海市輻射帶動的優勢。
(2)說明2009年后,當地政府引進的產業對合肥市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
(3)說明全產業鏈招商對提高合肥市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南地區為我國第二大天然林區,植被中闊葉林可燃性較低,針葉林可燃性較高。研究表明,野火對
某些植物生長有促進作用,但會對森林造成破壞、引發大氣污染和危害人類社會。圖1示意西南地區林火
的空間分布與年際變化,圖2示意林火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平均分布情況。
(1)據圖1描述西南林火的時空分布特征。
(2)分別指出導致2010年林火頻發的氣候和可燃物條件。
(3)分析與800?2000米相比,西南地區800米以下區域年均林火次數較少的原因。
(4)從自然環境角度推測野火對植物生長的有利影響。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國華南沿海地區的漁民利用潮汐規律在天然紅樹林灘地上筑堤圍塘發展養殖業。經過多年養殖,沿
海養殖塘嚴重退化,紅樹林景觀也遭到了嚴重破壞。為了落實國家退塘還林政策,科研人員選擇了某廢棄
養殖塘開展生態種養模式試驗,目前該模式取得了不錯的綜合效益。圖一示意傳統納潮養殖模式,圖二示
意廢棄養殖塘生態種養模式。
(1)分析華南沿海地區傳統納潮養殖模式造成紅樹林景觀破壞的原因。
(2)推測科研人員降低養殖塘基礎水位、塘底開溝、塘內建臺地的目的。
(3)簡述在東南沿海地區推廣廢棄養殖塘生態種養模式的意義。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2014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允許各城市自主制定落戶政策。
很多城市紛紛完善人才引進計劃,用“落戶”“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不同層次的人才。下表為我國部分
城市的常住人口、主要優勢產業與城鎮化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城2014年常住人2023年常住人2023年年末常住人
目前主要優勢產業
市口(萬人)口(萬人)口城鎮化率(%)
西航天航空、電子信
862.751307.8279.88
安思、文化創意等
杭數字經濟、互聯網科
889.21252.284.2
州技、高端軟件等
鄭937.81300.8制造業、物流業、旅80.0
州游業、金融業等
武光電子信息、汽車、
1033.81377484.79
漢高端裝備制造等
天石油化工、鋼鐵工
1516.81136485.49
津業、汽車工業等
1.各城市積極引進人才的主要目的有()
①響應國家政策②助推城市產業升級③拉動城市內需④增加戶籍人口數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③
2.與2014年相比,2023年天津常住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優惠政策少B.就業機會減少C.宜居環境差D.文化底蘊薄弱
3.根據城鎮化的一般進程,未來()
A.西安城鎮化加速B.杭州城市環境污染嚴重
C,鄭州城鎮化趨緩D,武漢新興產業大量外遷
【答案】LD2.B3.C
【解析】
[1題詳解】
不同類型的人才可以為城市的各類產業注入新活力,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助力新興產業
崛起,實現產業升級,②正確;引進人才可推動產業發展,人才匯聚帶來收入增長,進而刺激消費,拉動
城市內需,③正確;各城市用“落戶”“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不同層次的人才(不同學歷和年齡的勞動
力),響應了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也能增加城市戶籍人口數量,但不是
其主要目的,①④錯誤。D對,排除ABC。故選D。
【2題詳解】
與2014年相比,2023年天津常住人口數量減少。與其他城市相比,天津以石油化工等重化工業為主,在
城市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部分產業外遷,一些新的產業未能及時發展,就業機會減少,一些常住人口流
失,B對;天津是濱海城市,宜居環境好;其發展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經濟發展水平高,也曾出臺
“海河英才計劃”等優惠政策,ACD錯。故選B。
【3題詳解】
從表中各城市的城鎮化率來看,都處于城鎮化的后期階段,城鎮化將趨緩甚至停滯,C對,A錯;杭州以
高技術產業為主,不會造成城市環境的嚴重污染,B錯;新興產業以高附加值、高技術為主要特點,是城
市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會大量外遷,D錯。故選C。
【點睛】城市化的歷史進程可以用一條稍被拉平的“S”形曲線來表示。“S”形曲線將城市化的過程分為
初期階段、中期階段、后期階段三個階段。
數據中心是通過特定設備在互聯網上傳輸、存儲數據信息的場所,其運行和散熱需要消耗大量的電能
和冷卻水。“陸數海算”是指將陸地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安裝在密封的壓力容器中,放置在海底,利用海水
的巨量流動對設備運行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熱冷卻,實現數據運算與存儲。有專家認為,該系統宜與海上風
電產業融合,將海洋風電轉化為算力。完成下面小題。
4.與陸地數據中心相比,海底數據中心的優勢是()
A.投資回報周期短B.系統運行散熱量小
C.占用土地資源少D,建設與維護難度低
5.海底數據中心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有利于()
A,消除災害的影響,增強抗災力B,提高能源利用率,助力碳中和
C.實現立體用海,改變產業結構D.擴大風能市場,保障能源安全
【答案】4.C5.B
【解析】
【4題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海底數據中心位于海上,占用土地資源少,C正確;陸上數據、海底數據中心投資回報周
期、散熱量無差別,AB錯誤;海底數據與陸上數據中心相比,海低數據建設與維護難度大,D錯誤。故
選C。
【5題詳解】
海底數據中心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率助力碳中和,B正確;海底數據中心與海上風
電融合發展,不能消除災害的影響,A錯誤;海底數據中心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有利于實現立體用海,
但不會改變產業結構,C錯誤;海底數據中心與海上風電融合發展,有利于擴大風能市場,但不會保障能
源安全,D錯誤。故選B。
【點睛】數據中心通常是指在一個物理空間內實現信息的集中處理、存儲、傳輸、交換、管理,而計算機
設備、服務器設備、網絡設備、存儲設備等通常認為是網絡核心機房的關鍵設備。關鍵設備運行所需要的
環境因素,如供電系統、制冷系統、機柜系統、消防系統、監控系統等通常被認為是關鍵物理基礎設施。
暗箴巖溶洼地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境內,洼地流域面積2.3km2,地表、地下水通過落水洞進入
地下河后流出。洼底土壤較厚,以種植農作物為主,洪澇災害頻發;坡地土壤零星分布于巖石溝槽中,植
被以灌叢為主。圖1為暗羲巖溶洼地示意圖,圖2為地下河出口處水文站2023年部分監測時段的流量變化
圖。完成下面小題。
3地下河25o
性
季節
流
河
洼底
0i00o
流域
落水
洞-
?
。s
75o
水文
騁j
她
*箴
渝
/搐50O
2023/4/272023/5/112023/5/25
年/月/日
圖2
6.監測時段的流量變化表明該洼地所在流域()
A.河流徑流穩定B.植被截留作用強C.地表蓄水能力差D.地下水補給占比高
7.該洼地洪澇災害頻發的地形原因是()
A裂隙發育B,坡地較緩C.溝谷密集D.洼底狹窄
【答案】6.C7.D
【解析】
【6題詳解】
由圖可知,地下河出口處的流量變化很大,說明該河流徑流不穩定,植被的截留作用弱,AB錯誤;地下
水補給占比高,徑流穩定,D錯誤;地表、地下水通過落水洞進入地下河后流出,說明地表蓄水能力差,
C正確。故選C。
【7題詳解】
裂隙發育,地表水漏失快,不易產生洪澇災害,A錯誤;坡地較緩,不易形成地表徑流,不易產生洪澇災
害,B錯誤;坡地土壤零星分布于巖石溝槽中,溝谷不是很密集,C錯誤;由圖可知,巖溶洼地的洼地狹
窄,流水不暢,易發生洪澇災害,D正確。故選D。
【點睛】溶蝕洼地指石灰巖區經溶蝕而形成一定面積的閉塞盆地。其內具有孤峰、落水洞、溶蝕漏斗、殘
丘等喀斯特地貌,底部平坦,有松散堆積物。一般寬數十米至數百米,長數千米至數十千米。面積較大的
溶蝕洼地稱“坡立谷”。溶蝕洼地和坡立谷的形成,主要是溶蝕漏斗逐漸擴大,相鄰溶洞發生塌落合并而
成,有的則與斷層分布有關。
德國中部羅恩山降雪豐富,坡地分布有凍融作用形成的巨大礫石堆積體。該堆積體10m深度范圍內孔
隙度高,當地冬季與夏季平均氣溫分別是-07C和16.2。以夏季該堆積體前緣表面存在溫度明顯較低的
“冷點”現象。圖示意該堆積體表面不同觀測點冬夏平均溫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題。
A0.2
海拔/m
-820
-800
-780
-760
-740
8.冬季該堆積體表面溫度高于氣溫的原因是(
A.積雪保溫作用強B.礫石導熱率低C,陽坡太陽輻射強D.地面吸熱量高
9.“冷點”現象形成的原因是()
A.冷點處地表坡度較小B,堆積體植被覆蓋度高
C.冷點處堆積體厚度大D.堆積體內冷空氣下沉
10.在路基建設和保護中,“冷點”現象可應用于我國()
A.東北沼澤區橋梁B,西北沙漠區公路C.青藏高寒區鐵路D.東南丘陵區隧道
【答案】8.A9,D10.C
【解析】
【8題詳解】
結合材料可知,德國中部羅恩山降雪豐富,且當地冬季平均氣溫是-0.7。(2,低于0°C,溫度低,積雪不易
融化,積雪覆蓋在該堆積體表面,對堆積體起到保溫作用,因此堆積體溫度受外界大氣溫度影響較小,冬
季表面溫度高于氣溫,A正確;礫石的導熱率低不易使堆積體內部熱量向上傳遞,不是堆積體表面溫度高
于氣溫的主要原因,B錯誤;該堆積體位于西北坡,不屬于陽坡,C錯誤;冬季太陽高度較小,晝長短,
且該堆積體位于西北坡,地面吸熱少,D錯誤。故選A。
【9題詳解】
該堆積體10m深度范圍內孔隙度高,透氣性較好,堆積體內冷空氣下沉,受其影響,該堆積體前緣表面存
在溫度明顯較低的“冷點”現象,D正確;“冷點”現象出現在該堆積體前緣表面,讀圖可知,該處地表
坡度并不小,堆積體前緣厚度也較薄,AC錯誤;圖中信息沒有體現堆積體的植被覆蓋度狀況,且根據材料
“凍融作用形成的巨大礫石堆積體”可知,該處有明顯的凍融作用,不利于植被生長,堆積體植被覆蓋度
應較低,B錯誤。故選D。
【10題詳解】
“冷點”現象出現于受凍融作用形成的巨大礫石堆積體的前緣表面,四個選項中,青藏高寒區鐵路在路基
建設和保護中也面臨著凍土的凍融問題,與冷點處的環境最為相似,因此“冷點”現象可應用于我國青藏
高寒區鐵路,C正確;東北沼澤區橋梁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沼澤的濕陷問題,A錯誤;西北沙漠區公路主要
問題是風沙,B錯誤;東南丘陵區隧道面臨的主要問題地形起伏和水土流失等問題,D錯誤。故選C。
【點睛】凍土問題是修建青藏鐵路面臨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凍土的反復凍結、反復融化會影響路基穩定,
因此如何使凍土保持“沉睡”狀態不亂動成為關鍵。青藏鐵路采用了“主動冷卻”路基的技術,通過調控
輻射、傳導和對流,解決了凍土相關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于2006年通車。
中華大蟾蛛體型較大,后肢有一定的挖掘能力。我國亞熱帶某山地的中華大蟾蛛自10月下旬開始為
期4個月的冬眠,冬眠點大多自行挖掘而成,具有保溫、保濕、隱蔽的特點。冬眠初期,部分中華大蟾蛛
會出現更換冬眠點及攝食行為,進入深度冬眠后對外界干擾完全無反應。圖示意不同冬眠點環境溫度對應
的越冬洞穴挖掘深度。完成下面小題。
20T-------------------:----------1
l
u
n15
150
al聒
M
匡
057.51012.515
環境溫度rc
11.最適宜該地中華大蟾蛛冬眠的冬眠點環境溫度約為()
A.6℃B.8℃C.10℃D.12℃
12.若想監測中華大蟾蛛結束冬眠的最早時間,監測地點可以選擇在()
A,東南坡的碎石灘B,東南坡的苔群地
C.西南坡的雜草地D.西南坡的密林地
13.冬眠初期,部分中華大蟾蛛會出現更換冬眠點及攝食行為,可能是因為()
A,洞穴內部食物充足B,越冬食物儲備不足
C.山區地質災害頻發D.環境溫度波動較大
【答案】n.C12.C13.D
【解析】
【11題詳解】
由圖可知,當溫度為10℃時,中華大蟾蛛的洞穴深度最淺,且深度的變化幅度最小,符合進入深度冬眠后
對外界干擾完全無反應的特點,C正確;由圖可知,其余溫度中華大蟾蛛洞穴深度的變化幅度較大,不符
合深度冬眠的特征,ABD錯誤。故選C。
【12題詳解】
監測中華大蟾蛛結束冬眠的最早時間,其環境溫度較高,東南坡上午接受陽光照射,西南坡下午接受陽光
照射,東南坡溫度下降的速度較快,西南坡溫度下降的速度較慢,溫度更高,且碎石灘和苔辭地隱蔽性較
差,不符合中華大蟾蛛的冬眠環境,AB錯誤;雜草地相對于密林來說,其土質更疏松,利于挖掘,且保
溫、保濕效果更好,C正確,D錯誤。故選C。
【13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冬眠初期,部分中華大蟾蟻會出現更換冬眠點及攝食行為,進入深度冬眠后對外界干擾完全
無反應,由此推斷,冬眠初期環境溫度波動較大,因此洞穴的深度變化幅度較大,D正確;洞穴內部食物
充足就不會更換冬眠點,A錯誤;越冬食物儲備不足與更換冬眠點無直接關系,進入深度冬眠后,停止進
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B錯誤;山區地質災害頻發在材料中無法體現,C錯誤。
故選Do
【點睛】霜降后,氣溫降到i(rc以下,蟾蛛隱蔽在土中或鉆入洞穴中,也有的在池塘深水處集群冬眠。越
冬期間,池塘要保持一定水位;陸地上洞穴要覆蓋柴草保溫。次年驚蟄水溫回升到10。(2以上時,蟾繪開始
醒眠、活動、覓食,這時應抓緊投喂。
安徽黃山短尾猴喜食樹葉、果實,尤喜嫩芽、嫩葉。棲息地依賴于植物的生長發育,其海拔范圍隨季
節變化有明顯的差異。下圖示意黃山短尾猴各季節棲息地的海拔范圍與林帶的關系(圖中I、II、III、IV
代表四個季節黃山短尾猴活動的海拔范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海拔
20001
回山地草甸
I500-但[山地矮林
II回落葉闊葉林
1000-囹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日常綠闊葉林
回馬尾松林
500-
14.短尾猴食物供給最豐富的林帶是()
A.常綠闊葉林B.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C.落葉闊葉林D.山地矮林
15.代表夏季短尾猴活動范圍的是()
A.IB.IIC.IIID.IV
16.當地開墾森林種植大面積的竹林和茶園,可能對短尾猴造成的影響是()
A.利于種群優化B.棲息地碎片化C.種群數量減少D.食物種類減少
【答案】14.A15.C16.B
【解析】
【14題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安徽黃山短尾猴喜食樹葉、果實,尤喜嫩芽、嫩葉。由此可知在常綠闊葉林中,一年四季
植被常綠,水熱條件相對較好,植被的數量和密度都相對較大,可以為短尾猴提供最穩定和豐富的食物供
給,A正確;而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和山地矮林植被并不是四季常綠,植被的密度和數量也
相對較少,不能為短尾猴提供豐富和穩定的食物來源,BCD錯誤。故選A。
【15題詳解】
夏季由于黃山地區氣溫較高,海拔相對較高處氣候也較為適宜,故短尾猴可以在海拔更高處進行覓食和活
動,而且在夏季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落葉闊葉林中嫩芽和果實數量在此季節相對較多,吸引短尾猴前往
覓食活動,所以對應的區域為m,C正確;而I、II處海拔較低,多集中在常綠闊葉林范圍內,一般是氣
溫較低時短尾猴的活動區域,不是夏季短尾猴理想的活動區域,AB錯誤;IV區域范圍過大,不能體現出夏
季短尾猴前往海拔更高處采食新鮮嫩芽果實的特點,D錯誤。故選C。
【16題詳解】
當地開墾森林種植大面積的竹林和茶園,使得自然植被減少,短尾猴棲息地面積縮小,同時竹林和茶園的
建立分隔了連片的自然植被,使短尾猴的棲息地逐漸碎片化,B正確;由于短尾猴棲息地面積縮小,活動
范圍減小,種群間的交流變得困難,不利于種群的優化,A錯誤;黃山短尾猴是二級保護動物,雖然人類
建設竹林和茶園,但不會直接捕殺短尾猴,且人類建設竹林和茶園并不會直接使短尾猴種群數量減少,C
錯誤;雖然人類建設竹林和茶園使自然植被和生物數量減少可能導致短尾猴的食物數量減少,但一般不會
使植被和生物的種類減少,故短尾猴的食物種類應該不會減少,D錯誤。故選B。
【點睛】濫砍濫伐、毀林開荒、毀草開荒、超載放牧等,導致生境破碎和生物多樣性下降。這些活動不僅
直接破壞了自然生態系統,還導致了森林、草地等自然棲息地的退化,從而影響了動植物的生存環境。
第n卷、非選擇題(共52分)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合肥市是皖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近年來,GDP增速躍居全國前列,人口數量在城市群中逆勢增長。
左圖為合肥產業演化迭代示意圖,右圖為皖江城市群示意圖。
IIMiw*-keoMCeuuiiui—
(1)皖江城市帶中,簡析合肥市承接上海市輻射帶動的優勢。
(2)說明2009年后,當地政府引進的產業對合肥市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
(3)說明全產業鏈招商對提高合肥市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答案】(1)城市等級高、規模大,承接產業轉移能力強;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善,利于生產要素流動;科
技和教育發達,人才眾多,接受輻射能力強。
(2)半導體、顯示屏等延長了傳統家電的產業鏈,提高了附加值;發展了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傳統家電產
業的優化、升級;2015年以后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了區域產業結構多元化/迭代。
(3)企業之間產品互補,可以降低企業的倉儲費用和運輸成本;企業之間相互協作,促進創新;利于形成
規模效應和產業集群,提高企業競爭力。
【解析】
【分析】本題以皖江城市群相關材料為背景,設置3道題目,知識點涉及上海的輻射帶動作用、等內容,
考查學生地理知識的遷移與調動能力,蘊含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小問1詳解】
合肥市是皖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城市等級相對較高,規模較大,城市功能完善、經濟承載能力大,承接
產業轉移能力強,合肥位于鐵路沿線等交通樞紐位置,交通等基礎設施完善。良好的交通條件有利于生產
要素,在合肥與上海之間以及合肥內部的快速流動和高效配置;合肥科技和教育發達,擁有眾多高校和科
研機構,人才眾多,接受輻射能力強。
【小問2詳解】
半導體、顯示屏等產業的引進,延長了傳統家電的產業鏈,產品的附加值得到了提高,企業能夠獲得更高
的利潤,推動了產業向高端化發展。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為合肥市的產業結構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
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使合肥市的產業從傳統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實現了傳統家電產業的優化、
升級。2015年以后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生物醫藥、量子信息、深空探測等高新技術產業,這些產業與之
前的產業有較大差異,實現了區域產業結構的多元化。
【小問3詳解】
全產業鏈招商使得企業之間產品互補,在一個相對集中的區域內,上下游企業緊密相連。這樣可以減少企
業之間的物流距離,降低企業的倉儲費用和運輸成本;企業之間相互協作更加緊密,便于信息交流和技術
共享,不同企業在產業鏈上的分工合作,能夠促進知識的傳播和創新的產生;全產業鏈招商使得眾多相關
企業在合肥集聚,有利于形成規模效應和產業集群,吸引更多的資源和要素向該地區集中,促使企業不斷
提高自身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進而提高整個合肥市企業的競爭力。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南地區為我國第二大天然林區,植被中闊葉林可燃性較低,針葉林可燃性較高。研究表明,野火對
某些植物生長有促進作用,但會對森林造成破壞、引發大氣污染和危害人類社會。圖1示意西南地區林火
的空間分布與年際變化,圖2示意林火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的平均分布情況。
(1)據圖1描述西南林火的時空分布特征。
(2)分別指出導致2010年林火頻發的氣候和可燃物條件。
(3)分析與800-2000米相比,西南地區800米以下區域年均林火次數較少的原因。
(4)從自然環境角度推測野火對植物生長的有利影響。
【答案】(1)時間:整體波動下降。空間:整體分布不均,由南向北呈減少趨勢,云南南部、四川南部林
火密度大。
(2)2010年西南地區氣候暖干,林內可燃物數量多,導致當年林火頻發。
(3)800米以下地區,海拔較低,多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濕度較大,可燃性較低的闊葉
林多,故林火少。
(4)提高土壤溫度,使某些植物獲得特定的生長條件;燒掉枯枝落葉,產生草木灰,為植物生長提供有利
的土壤條件;燒死病菌、害蟲,減少植物病蟲害;燒掉密集的灌木、草叢,減少遮擋,保證新生植物獲得
較多光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外技術轉讓合同書
- 思維拓展農業植保員考試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職業生涯規劃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知識共享裁判員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的備戰策略試題及答案
- 中國傳統刺繡文化探析
- 2024年項目管理資格的核心知識試題及答案
- 老年人護理安全管理
- 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資格考試的備考方法試題及答案2024
- 模具設計師資格考試較量關鍵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貴航貴陽醫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廣州民用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求職信撰寫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金融云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發展趨勢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家庭暖通合同協議
- 心力衰竭填空試題及答案
- 【MOOC期末】《創新創業與管理基礎》(東南大學)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鐵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企業運輸員培訓
- MOOC 交通運輸法規-中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DB11-T 527-2021配電室安全管理規范
- (精校版)甲方對施工單位的安全質量進度管理規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