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開挖技術交底_第1頁
土方開挖技術交底_第2頁
土方開挖技術交底_第3頁
土方開挖技術交底_第4頁
土方開挖技術交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技術交底記錄施04編號No:單位工程樂清灣港區海洋經濟產業配套分部(分項)土方開挖名稱 服務中心建設工程 工程名稱施工圖號圍施-19交底依據:《圍護結構》施工圖紙《深基坑施工方案》相關規范、規程交底內容:一、施工準備主要機具:(1)挖土機械有:挖土機、推土機、自卸汽車等。(2)通常機具備:鐵鍬、手推車、水泵、小白線或20號鉛絲和鋼卷尺以及坡度尺等。(3)其余配套有:路基板、鋼板等。二、施工工藝內支撐圍護結構施工和土方開挖步驟:(1)平整場地,放樣;(2)先施工水泥攪拌樁,再施工鉆孔灌注樁;(3)上部放坡開挖至壓頂梁底,施工壓頂梁、支撐、坡面噴射砼和坡頂排水溝;(4)待壓頂梁和支撐砼強度達成設計強度80%以后,分層開挖到基礎底墊層底標高;(5)底板墊層、地梁、承臺土方人工開挖,邊開挖土體邊施工墊層;(6)先施工底板和圍護樁之間建換撐,再施工基礎底板;(7)待基礎底板砼強度達成設計強度80%后,拆除砼支撐。土方開挖基本要求基坑周圍10m范圍內堆載不得超出15kPa,禁止將土方堆放于基坑四面。支撐和圍檁上禁止堆載,挖土機不得直接在支撐上行走,應先在支撐兩側填土,填土高度須高出支撐頂面300mm,然后在其上鋪設路基箱,方可在上面通行機械車輛。當支護結構構件強度達成開挖階段設計強度時,方可向下開挖;噴射混凝土面層養護時間大于2d后,方可開挖下層土方;挖土秩序嚴格遵照“分層開挖、先撐后挖、禁止超挖”及“大基坑,小開挖”標準,依照后澆帶位置及基坑挖深分區、分段開挖。挖土至基礎板底標高后,二十四小時內必須施工完成素砼墊層,墊層應延伸至圍護樁邊,并抓緊施工承臺及基礎底板。在前一區塊完成土方開挖及墊層施工后,才能進行相鄰區塊開挖。坑內相鄰分區間暫時放坡坡度應小于1:3(高寬比)、高差小于2m。最終機挖標高定在底板底,底板墊層底以下土方采取隔一承臺人工開挖,并盡可能確保土體原狀性。基坑開挖必須遵照先設計后施工標準;按照分層、分段、分塊、對稱、均衡、限時方法,確定開挖次序。土方開挖預防碰撞支護結構。基坑開挖前,支護結構、基坑土體加固、降水等達成設計和施工要求。基坑挖土方法:采取“五邊”法,即邊挖土、邊鑿去工程樁上渙散多出部分、邊鋪片石灌砂基層、邊澆素砼墊層、邊砌地梁承臺低于底板底磚胎模。開槽施工冠梁和鋼筋混凝土內支撐,待圍護樁混凝土達成設計強度,冠梁和支撐混凝土強度達成80%設計強度后,先分層、分塊對稱挖土至基礎板底標高,再開挖地梁、承臺和局部深坑土方。控制每層開挖深度,預防工程樁產生較大側向變形。基坑土方開挖遵照分層、分段、跳槽開挖標準,每層開挖厚度不能過大,淤泥中不超出1.0m,禁止超挖。每次開挖長度不超出20m,在淤泥土中不得超出10m。暫時放坡坡率小于1:3,禁止一次開挖范圍過大。開挖出工作面后應立刻進行坡面噴射砼施工,坑壁暴露時間不超出12h。最終30cm土方人工開挖,禁止超挖,應盡可能降低對坑底土擾動,挖土至坑底二十四小時內須施工完成混凝土墊層;混凝土墊層應延伸至圍護樁邊,并抓緊施工承臺和基礎底板。(三)軟土基坑開挖技術要求應按分層、分段、對稱、均衡、適時標準開挖;當主體結構釆用樁基礎且基礎樁已施工完成時,應依照開挖面下軟土性狀,限制每層開挖厚度;對采取內支撐支護結構,采取開槽方法澆筑混凝土支撐;開挖到支撐作業面后,應及時進行支撐施工;對重力式水泥土墻,沿水泥土墻方向應分區段開挖,每一開挖區段長度小于20m。當基坑開挖面上方支撐未達成設計要求時,禁止向下超挖土方。采取支撐支護結構,在未達成設計要求拆除條件時,禁止拆除支撐。基坑周圍施工材料、設施或車輛荷載禁止超出設計要求地面荷載限值。在軟土地基上開挖基坑,應預防挖土機械作業時下陷。當在軟土場地上挖土機械不能正常行走和作業時,應對挖土機械行走路線用鋪設渣土或砂石等方法進行硬化。開挖坡度和深度應確保軟土邊坡穩定,預防塌陷。(四)運輸道路:施工場地修整道路應確保載重量不低于20噸施工用車正常行駛。道路寬度應依照車流量進行設計且不少于雙車道,坡度不得大(陡)于1:3.5。用挖機扎實,在土方開挖施工時,要定時對汽車坡道檢査,預防坡道土方渙散、出現滑坡現象。路面高于施工場地時,設置顯著可見路險警示牌,路面高差超出1米時應設置堅固耐用安全防護欄。挖土機不得直接在支撐上行走,應先在支撐兩側填土高出支撐頂面300mm,在其上鋪設路基板,方可在上面通行機械車輛。混凝土支撐上施工荷載嚴格控制在5KPa內,禁止超載,進出場地路口應設置車輛清潔段和清洗設備。基坑內設置暫時汽車運輸坡道,坡道寬8米,路面采取50cm礦渣填筑扎實,再鋪設20mm鋼板或路基板。施工現場道路應平整通暢,排水系統處于良好使用狀態,無人作業區溝井坎穴應設覆蓋物和防護標志。(五)選擇開挖方式1、島式土方開挖(1)邊部土方開挖范圍依照支撐布置形式、圍護墻變形控制等原因確定;邊部土方應采取分段開挖方法,應減小圍護墻無支撐或無墊層暴露時間。(2)中部島狀土體高度小于4m。高度大于4m時,應采取二級放坡形式,坡間放坡平臺寬度不應小于4m,每級邊坡坡度小于1:1.3,總邊坡坡度不應大于1:1.5。高度小于4m時,可采取單級放坡形式,坡度不宜大于1:1.3。(3)中部島狀土體開挖應均衡對稱進行;高度大于4m時,應采取分層開挖方法。2、盆式土方開挖(1)中部土方可挖范圍應依照支撐形式、圍護墻變形控制、坑邊土體加固等原因確定;中部有支撐時先完成中部支撐,再開挖盆邊土方。(2)盆邊土體高度不宜大于4m,盆邊上口寬度大于8m;盆邊土體高度大于4m時,應釆用二級放坡形式,坡間放坡平臺寬度不應小于3m,每級邊坡坡度小于1:1.3,總邊坡坡度不應大于1:1.5;高度小于4m時,可釆取單級放坡形式,坡度不宜大于1:1.3;二級放坡城間放坡平臺寬度不應小于5.0m,采取單級放坡形式坡度不宜大于1:1.3。(3)盆邊土體應分塊對稱開挖,分塊大小應依照支撐平面布置確定,應限時完成支撐。(4)盆式開挖邊坡必要時可采取降水、護坡、土體加固等方法。(六)操作工藝:(技術參數詳見基坑設計概況)1、土方開挖施工方法及施工技術要求(1)圍護結構施工前,先挖運出自然地面以上設計標高部分土方(-1.00m),施工挖土時必須堅持“大基坑、小開挖、開槽設撐、先撐后挖、分層分段開挖、禁止超挖”標準;土方開挖標高定在墊層底(包含人工清理0.30m),承臺土方采取跳挖方式,采取隔一承臺開挖方式,并盡可能確保土體原狀性;挖至標高底后,應立刻對基坑進行封閉,預防水侵和暴露,及時鋪設片石和澆筑墊層澆筑墊層后方可進行相鄰區塊土方開挖;坑內相鄰分區間暫時放坡坡度小于1:2.5、高差小于1.0m。(4)基坑挖土方法:采取五邊法,即邊挖土,邊鑿去工程樁上渙散多出部分,邊鋪片石灌砂基層,邊澆素砼墊層,邊砌地梁承臺低于底板底磚胎膜。工藝流程:確定開挖次序和坡度→分段分層平均下挖→修邊和清底。坡度確實定:1:2.5.土方分段開挖次序:依照后澆帶位置確定對應分區,共分8個區塊,土方開挖由西北角開始,以利于土方外運、材料運輸。土方開挖從西北角開始,南面結束。詳細施工次序詳見挖土次序平面圖。首先,基坑土方開挖前,先排出自然地坪積水,去除樁基工程遺留下土渣。自然地坪標高控制在設計標高-1.0米范圍內。土方開挖及基礎工程施工布署:因為施工現場狹窄,計劃先施工主樓(左右兩邊),待主樓施工至地下室頂板,有一定施工場地作業面,再把木工和鋼筋加工及材料堆場轉移出去,再施工中部基礎土方和地下室。土方先挖1、2、3、4區塊,再挖5、7區塊。最終施工6、8區塊。基礎土方豎向施工分層及次序:第一層(開槽):從自然地坪至冠梁墊層底(-1.00~-2.70)實際開挖厚度1.70m,分兩層開挖,每層厚度0.7m,包含人工清理0.3m。第二層:從冠差墊層底至底板墊層底(-2.70~-5.90)實際開挖厚度3.20m,包含人工清理0.3m,分三層開挖,每層開挖厚度分別為1m、1m、0.9m,大機在上小機在下采取接力式挖土、分層、臺階式放坡挖掘,塔吊配合清理。第三層:從底板墊層底至承臺墊層底(-5.9~-7.00(-7.30)m)實際開挖厚度1.10(1.40)m承臺土方采取人工跳挖萬式,隔一承臺開挖方式,塔吊配合清理)。第四層:從底板墊層底至電梯井底板墊層底(-5.9~-9.80m)實際開挖厚度3.9m,包含人工清理0.30m。大機在上小機在下采取接力式挖土轉運、分層、臺階式放坡挖掘,塔吊配合清理。土方開挖剖面圖見附圖。(七)底板開挖、人工修土及收尾1、基坑支撐挖土要分層、對稱、均勻開挖,沿周圍分層對稱臺階式開挖。2、伴隨挖土進程,地下室底板面積不停擴大,修土人數及時增加(底板標高30公分余土人工修挖,不破壞原土),本工程人工修土方量大(約9000m3),需配置10~15個修土人員。土方挖掘時碰到高出地面較多、影響挖機作工程樁及時鑿掉。群樁、集水井部位余土由人工修挖、塔吊配合運輸。在整個挖土過程中,嚴格按挖土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不得猛挖,碰撞支撐、角撐、圍護、工程樁、立柱等。禁止超挖,破壞原土。組合臺階式傳遞式挖掘,深度通常每層臺階為1.0m左右,挖機平臺宜5.0~7.5m。各挖土階段分層數、分層厚度、坡度及平臺寬度均應依照實際情況進行施工,在淤泥層,厚度不宜超出1.0m,坡度不超出1:3;平臺寬度應依照有利于暫時邊坡穩定和挖機控制半徑進行施工。依照情況隨時增減挖機,大挖機在上,小挖機在下,挖機底下鋪路基鋼板,按施工段進行合理安排施工次序。人工修土備足修土工具、雨具。嚴格按標高進行修土,跟上挖機進度,集水井、電梯井余土修挖時,及時放樣測量標高。遇支撐、角撐下面余土較多跟不上挖機時,配合人工清理。混凝土墊層施工基坑土方挖出后,人工清理基底時就進行基槽驗收,一經驗收合格且不超出120㎡,先鋪設碎石墊層,后立刻進行混凝土墊層施工。混凝土用砼車直接運至現場,采取塔吊或汽車泵搖臂布料將混凝土卸入基坑,先從圍護樁往內側軸線方向澆搗,理層澆筑應密實澆筑至圍護體邊。截樁工程為確保工程樁在土方施工期間防止受損,截樁施工必須穿插在土方施工全過程中,即按土方施工工藝分層開挖,截樁也必須跟隨分段截樁。在挖土施工中,截樁人員必須緊隨其后,一旦工程樁暴露出來就要進行先截樁段。開挖時樁頂部應要善保護,預防挖土機械撞擊破壞工程樁。鑿下塊石隨土方一起外運。禁止將截下樁堆放在圍護樁上方或場地內。如截樁人員未把樁鑿斷時,絕對不允許使用挖土機鏟斗將樁身拉拔出,以免損壞工程樁。坑中坑土方開挖坑中坑底板墊層標高為-9.80m,底板墊層底標高為-5.90m,高差約3.90m,坑中坑采取水泥土重力式擋墻支護,四面采取5排水泥攪拌樁加固,水泥攪拌樁樁徑為Φ600,間距為500mm,樁間搭接100mm,樁長8.0m,樁頂標高-5.90m。挖土機停在基礎底板墊層基土上,挖土機底鋪設箱式鋼板,沿坑中坑長方向將坑中坑土方一次性挖至坑中坑(電梯基礎)底板墊層標高,并人工配合清理。再由第二臺挖機采取接力式挖土轉運,大機在上小機在下組合傳遞、分層、臺階式放坡挖掘,并將土方及時運出,(坑中坑施工方法示意圖見附圖)。出土口本工程出土口加固處按車輛載重50t設計。出土口長2.60米,寬6.10米,圍護釆用Φ600@800鉆孔灌注樁,樁長16.6米,主動區采取Φ600@500水泥攪拌樁加固,樁長8.80m,樁頂面上壓密素填土,按1:10放坡,澆筑混凝土現澆板,厚度150,配筋雙層雙向Φ8@l50;基坑內道路鋪設走道鋼板。詳見出土口一、二。(見附圖)三、基坑開挖應符合以下安全要求:基坑周圍、放坡平臺施工荷載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控制:基坑開挖土方不應在鄰近建筑及基坑周圍影響范圍內堆放,并應及時外運;基坑開挖應采取全方面分層開挖或臺階式分層開挖方式;分層厚度按土層類別確定,開挖寬度(橫向)小于20米,分層高差小于1.0米;開挖過程中暫時邊坡坡度按計算確定;機械挖土時,坑底以上200mm~300mm范圍內土方應采取人工修底方法挖除,放坡開挖基坑邊坡采取人工修坡方法挖除,禁止超挖。基坑開挖至坑底標高及時進行墊層施工,墊層澆筑到基坑圍護墻邊或放坡開挖基坑坡腳墊層澆筑到基坑圍護墻邊或放坡開挖基坑坡腳;4、挖土機不得直接在支撐上行走,應先在支撐兩側填土高出支撐頂面300mm,在其上鋪設路基板,方可在上面通行機械車輛。混凝土支撐上施工荷載嚴格控制在5KPa內,禁止超載;5、鄰近基坑邊局部深坑在大面積墊層完成后開挖;6、機械挖土應防止對工程樁產生不利影響挖土機械不得直接在工程樁頂部行走;挖土機械禁止碰撞工程樁、圍護樁、支撐、立柱和立注樁、降水井管、監測點等,其周圍200mm~300mm范圍內土方應采取人工挖除;7、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內有地下水時,應采取有效降水與排水方法,確保地下水在每層土方開挖面以下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