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_第1頁
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_第2頁
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_第3頁
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_第4頁
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滿分80分時間60分鐘1、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前期的相同點是()

A.女子在經濟中的地位B.婚姻關系C.商品生產已經出現D.財產公有2.貨幣被稱為一個國家的“名片”。它不僅具有經濟價值,它那精美的圖案上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它集流通、觀賞、收藏、研究等價值于一身。那么,你知道右圖這張精美的紙幣應是A.美元

B.英鎊

C.埃及鎊

D.印度盧比3.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下列與古印度無關的是ABCD4.周杰倫歌曲《愛在西元前》的歌詞寫道:“古巴比倫王朝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巖,距今已經____多年。”請推算出應該在空白處填上的數字是()A.三千七百B.兩千八百C.一千八百D.一千七百5、雅典的一個家庭要去參加公民大會,選舉首席將軍。這個家庭有一名男主人、一名女主人、一名小男孩、一名小女孩、一名男奴隸、一名女奴隸。這個家庭可以投()A.1票B.2票C.3票D.4票6.古代希臘、羅馬是西方文明之源。下列有關古代希臘、羅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伯利克里當政期間,雅典達到全盛B.布匿戰爭是希臘與迦太基之間的戰爭C.公元前30年,屋大維建立羅馬帝國D.公元2世紀,羅馬成為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7.下列關聯中不正確的一項是A.日耳曼人──西羅馬帝國滅亡

B.蒙古騎兵——阿拉伯帝國C.奧斯曼土耳其──東羅馬帝國滅亡D.希臘──波斯帝國滅亡8.右圖顯示的是哪一宗教的傳播路線A.基督教B.佛教

C.伊斯蘭教D.猶太教9、三大宗教在古代都曾被統治者所利用,因為這些宗教教義中有一些共同點有利于統治者維護其統治。這一共同點主要是指()A.宣揚眾生平等B.教人忍受苦難,放棄斗爭C.主張教徒皆兄弟D.認為人死后靈魂能升入天堂10、下面屬于古希臘文明成就的是:()eq\o\ac(○,1)《荷馬史詩》eq\o\ac(○,2)太陽歷eq\o\ac(○,3)《天方夜譚》eq\o\ac(○,4)《俄底浦斯王》Aeq\o\ac(○,1)eq\o\ac(○,4)B.eq\o\ac(○,1)eq\o\ac(○,3)C.eq\o\ac(○,1)eq\o\ac(○,2)Deq\o\ac(○,2)eq\o\ac(○,3)11、關于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與人物搭配不當的一組是()A、杠桿原理——阿基米德B、《幾何原本》——歐幾里得C、擲鐵餅者——波力克利D、《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埃斯庫羅斯12、西歐封建社會時期,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是()A.封建君主B.大封建主C.羅馬教廷D.當時最富裕的商人13、歷史課上,同學們針對文藝復興運動的實戰展開討論,最后認定其實質就體現在“興”上,你認為這個“興”的涵義是指()A.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復興B.神學文化的復興C.封建文化的重新興盛D.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14、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根本目的是()A.推翻斯圖亞特王朝B.限制王權C.確立資產階級政權D.發展資本主義15、.右圖是一幅漫畫,畫中的人和馬分別是英國殖民者和名為“美利堅”的烈馬。這匹烈馬要將騎在它身上的英國殖民者掀翻在地。與漫畫反映的主題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A.美國南北戰爭

B.美國獨立戰爭

C.英國革命

D.美國黑人民權運動16、學習世界近代史時,李華同學發現1804~1814年間歐洲的國界發生了巨大變化。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B.法國大革命C.第一次世界大戰D.拿破侖戰爭二、、讀圖回答題(共10分;17題3分;18題3分19題4分)17、仔細觀察下圖的古文字,它們分別是什么人創造的。(1)(2)(3)古文字(1)(2)(3)創造者18、仔細觀察下面三幅圖,回答問題。圖一圖二圖三(1)圖一是希臘建筑藝術的杰出代表,是希臘本土最大、最完美的建筑,它是。(2)、圖二的建筑是位于阿拉伯半島的,它是伊斯蘭教的第一大寺。(3)圖三的建筑位于法國的巴黎,屬于典型的式建筑。19.仔細觀察圖片,回答問題。

(1)圖一塑像中的人物是誰?他的活動起了什么作用?(2分)

(2)圖二中人物是誰?他的活動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什么特征?(2分)三、材料分析題(本題共38分;20題6分;21題8分;22題12分;23題12分;)20.依據材料,回答問題(每小題1分,共6分)材料一:早在戰國時期,我國人民就用天然石制成了一種指南儀器——“司南”。北宋時期,人們又發明了“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事業。南宋時,指南針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材料二:蔡倫改進造紙術后,為人們提供了便宜、輕便的書寫材料。中國的造紙術首先傳到亞洲東部的越南、朝鮮、日本等國,后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15—17世紀,造紙術又橫渡大西洋,傳入美洲。材料三: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畢升發明了陶活字印刷術。15世紀中葉,德意志人谷騰堡等人受到活字印刷術的啟發,造出了合金活字印刷機。印刷機的出現,使書籍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材料四:火藥是我國煉丹家發明的。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蒙古軍隊在大舉征戰中,將他們掌握的火藥、火器知識和制作技術傳往中亞、西亞和歐洲。(1)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重要條件的是哪一項發明?(2)寫出造紙術在各大州的傳播順序。(3)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比歐洲的活字印刷機大約早幾個世紀?(4)我國的火藥和火器是通過什么方式傳到歐洲的?(5)從材料中摘錄一句話,證明阿拉伯人是東西文明交流的使者。(摘錄原句)(6)哪些發明便利了人類文化的繼承、積累和傳播?21.閱讀下列材料:(8分)材料一: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征收賦稅。材料二:改變以前無條件賞賜土地的做法,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須為封主服兵役。

請回答:(1)上述兩則材料分別反映了歷史上哪次改革的內容?(2分)

(2)材料一反映的改革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1分)這次改革發生時,中國在位的杰出的政治家是誰?(1分)

(3)材料二反映的改革發生在哪個國家?(1分)產生了怎樣的影響?(1分)

(4)“比較”是歷史學習和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材料一所反映的改革與材料二所反映的改革相比較,共同之處在于()(2分)A.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

B.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C.實行有條件的土地分封

D.是封建性質的改革,促進本國封建制度的形成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共12分)達·芬奇(1452-1519)和哥倫布(1451-1506)是同時代的人,在時代精神的影響下,他們在各自不同的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材料一

“一個畫家應該描繪兩件主要的東西:人和人的思想意圖。”達·芬奇在論述繪畫的宗旨時強調指出。他在繪畫中著眼于生活,努力創作真實而生動的藝術形象。一次,他作為助手和老師合作一幅畫卷,老師由于跳不出宗教神學觀念的束縛,所繪作的部分枯燥無味,毫無生氣;而達·芬奇所繪的一個天使,神態自然,栩栩如生,兩者成鮮明對比,老師看后自嘆不如。

材料二

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東西。”

材料三

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區史或國別史的拼湊;之所以如此,絕不是因為歷史學家們無能,而是由于那時的世界尚未連成一片。新航路開辟以后,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

(1)材料一表明,達·芬奇的繪畫體現了什么“時代精神”?并請列舉其一幅代表性的美術作品。與其同時代的杰出藝術家你還知道誰?(3分)

(2)最先實現材料二中“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誰?材料二反映了他去的目的是什么?請在下圖中用箭頭繪出哥倫布遠航的大致方向。(3分)(3)結合此材料三,談談哥倫布遠航對美洲的影響。(2分)(4)史學界有人認為:16世紀是“人”和“世界”被發現的世紀,根據所學知識,請你解釋這兩個發現的含義。(4分)23、17—19世紀世界歷史發生了重大變化,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2分)材料一:世界大事年表

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9年英國國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斷頭臺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權利法案》1776年《獨立宣言》通過,美利堅合眾國誕生1787年美國制定三權分立的憲法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1792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斷頭臺材料二:馬克思在《資產階級和反革命》一書中說:“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國的革命和法國的革命,這是歐洲范圍的革命。它們是是社會中某一階級對舊政治制度的勝利,他們產生了歐洲新社會的政治制度。”材料三:“人生來始終是自由的,在權利上是平等的……這些權利就是自由、財產、安全和反抗壓迫。”--《權利法案》“所有公民都有權親自或經過代表參與制訂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獨立宣言》“財產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人權宣言》(1)材料一反映出17—18世紀歐洲的王權發生了什么變化(2分)(2)、材料二中的“舊政治制度”指什么?“新政治制度”指什么?(2分)(3)材料三中的文獻是其民主法制進程的有力見證,體現了怎樣的理念?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4)你認為17—18世紀英法美三國資產階級革命在原因、性質和影響上有何相同之處?(4分)(5)17—19世紀上半期,歐美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征是什么?(2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本題滿分32分)1——5、DC.DA.A6——10、BDBBA11——16CCDDBD二、讀圖回答題(本題滿分10分)17、(本題滿分3分)古文字(1)(2)(3)創造者埃及人蘇美爾人商朝人(中國人)18、(本題滿分3分)(1)帕特農神廟;(2)麥加清真寺;(3)哥特式;19、(本題滿分4分)(1)亞歷山大;使希臘與東方文化獲得了直接交流融合的機會。(2)馬可·波羅;反映古代文明交往中和平交流方式的特征。三、材料分析題(本題滿分38分)20、(本題滿分6分)(1)指南針(1分)(2)亞洲、歐洲、美洲(1分)(3)4個世紀(1分)(4)戰爭。或:暴力(1分)(5)①南宋時,指南針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②中國的造紙術首先傳到亞洲東部的越南、朝鮮、日本等國,后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考生摘錄①或②都可得分。)(1分)(6)造紙術、印刷術(1分)21.(本題滿分8分)(1)日本大化改新;西歐查里·馬特改革(或采邑改革)(2)(2)影響: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1分);唐太宗(1分)(3)法蘭克王國(1分)影響:西歐逐漸形成了從國王到騎士的金字塔形的封建等級制度。(1分)(4)D(2分)22.(本題滿分12分)(1)人文主義(或重視人、人性);(1分)《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1分)米開朗琪羅(拉斐爾)(1分)(2)哥倫布。渴望得到黃金(到東方掠奪黃金、財富等)。圖如下(3分)(3)打破了美洲與外部世界的隔絕狀態,加強了美洲與世界的聯系;(1分)但也給美洲帶去了殖民侵略和掠奪。(1分)(4)、人被發現是指14世紀初意大利開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然后掀起的一場宣揚人文主義的運動--文藝復興,沖破了幾百年來封建制度和神學思想對人的束縛,解放了人的思想;(意思正確即可得分)(2分)

世界被發現是指新航路開辟后,打破了世界各地區間封閉和孤立狀態,把新大陸和舊大陸聯系在一起,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