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摘要:本文以海南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某通識班的來華留學生為研究對象。為了深入了解留學生在線上線下環境中漢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和特點,本文對Oxford語言學習策略量表進行微調,并據此進行了問卷調查。隨后,本文通過了SPSS23.0和Excel2019這兩個數據分析工具,對收集到的問卷數據進行了系統的統計分析,旨在全面揭示留學生在不同學習環境下漢語學習策略的運用狀況、特點以及因素。根據研究結果,希望該班留學生們在漢語學習中加強對補償策略、情感策略和認知策略這三種策略的使用頻率,以提高漢語學習效率。關鍵詞:漢語學習;學習策略;線上課堂;線下課堂緒論(一)研究背景及意義當前,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科技水平的持續提升,我國與全球各國的交流互動愈發頻繁。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等領域的深入交流均以語言為媒介,漢語學習在全球范圍內備受重視,越來越多的國家鼓勵并支持其公民學習漢語,也有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華學習。因此,研究留學生的漢語學習策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變得尤為必要。這是本文選題的一個宏觀背景。值得強調的是,線上的國際中文教育在疫情爆發前已具備一定的規模,線上中文教學并非新生事物。然而,疫情后,對于高校管理層、執教教師及學生而言,大范圍的線上授課成為了疫情后的一種無奈之選。徐悅.新冠疫情下國際學生線上中文學習現狀調查研究[D].吉林:吉林外國語大學.2022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們,因寒假契機,在疫情初起時紛紛回到了自己的祖國。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阻礙了他們如期返校學習的計劃。因此,這些留學生被迫持續采用線上學習的模式,且這種模式可能會長期持續,漢語學習同樣受此影響。現在,徐悅.新冠疫情下國際學生線上中文學習現狀調查研究[D].吉林:吉林外國語大學.2022現代教育技術克服了傳統教學知識結構線性的缺陷,加之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廣闊的思路與更多的可能性。線上學習方式的興起,既為師生引入了新的教學模式,也伴隨著新的挑戰。對于留學生而言,線上學習與傳統的線下學習方式存在哪些差異?它們各自具備哪些優點和不足?應該如何應對線上線下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以及不同的學習模式又能帶來哪些深刻的啟示?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從理論層面分析,現有的線上中文教學研究多聚焦于高校管理層面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然而,關于學習者當前學習狀況的研究仍顯不足。本研究旨在從學習者的視角出發,深入探討留學生在線上與線下環境中漢語學習策略的動態對比。希望通過這項研究,能為留學生在不同授課模式下漢語學習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思路,并為留學生在后疫情時代的漢語學習貢獻一份力量。從實踐層面分析,本研究以某通識班留學生為主體,深入探索其在線上和線下的漢語學習策略。通過系統的調查研究得出一些結論,旨在為留學生提供關于在線漢語學習的具體建議。因此,學生可以根據研究結果,預先了解在不同授課模式的學習中可能碰到的難題,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從而更有效地適應未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漢語學習模式。(二)研究內容首先通過問卷調查來了解某高校通識班留學生在不同授課模式下漢語學習策略使用基本情況;接著對比研究留學生們線上線下漢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最后提出針對性意見,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漢語學習效率,為后續留學生的漢語學習提供經驗。(三)研究綜述1.關于學習策略的研究(1)學習策略的定義截至目前,關于學習策略的定義在國內外學術界尚未形成統一共識,然而,眾多學者已從各自的角度對學習策略進行了闡釋。Bialystok(1978)指出,第二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有意識地借助有效信息,以優化其第二語言學習能力的關鍵方法。Bialystok.E.ATheoreticalmodelofsecondlanguagelearning[J].LanguageLearning.1978(28):69-84.Tarone(1983)進一步深化了對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理解,他指出這些策略實際上是學習者在提升語言能力的過程中,在目標語言的學習和社交應用上所做出的積極努力。Rubin(1987)則強調,第二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更有效地構建和發展自身語言系統而采用的策略,涵蓋了學習者為了掌握所學知識而使用的各種操作、方法和技巧。劉君妍.阿拉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9.Oxford(1989)給出的定義是,第二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達到學習目標而采取的一系列行為,這些行為旨在讓語言學習過程更加成功、自主和有趣。Oxford,R.L.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M].NewYork:NewburyHouse.1990.而O’malley和Chamot(1990)則提出,第二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用來增強語言學習和使用效果的特定方法、手段或行為。劉君妍Bialystok.E.ATheoreticalmodelofsecondlanguagelearning[J].LanguageLearning.1978(28):69-84.劉君妍.阿拉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9.Oxford,R.L.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M].NewYork:NewburyHouse.1990.劉君妍.阿拉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9.劉君妍.阿拉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9.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對學習策略給出了解釋。文秋芳(1995)指出,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采用的措施和策略,旨在提高學習效率;秦曉晴(1996)則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生在習得第二語言時采用的具體行為、步驟或技能,它們不僅有助于促進學習進步,還能加速第二語言的內化、存儲、提取和使用;劉君妍.阿拉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9.劉君妍.阿拉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9.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上述定義從不同角度揭示了學習策略的特性,可將其概括為以下幾點:①學習策略既可能體現為內在的心理活動;又可能表現為外在的操作順序和流程;②學習策略既可以概括為整體的學習思路與特征,也可以具體到執行特定任務時采用的技能;③對學習的影響不同,有的策略直接作用于學習過程,如記憶策略;有的則間接影響,如社會和情感策略;④策略的選取與應用既可能是有意識的決策,也可能是無意識的自然反應;⑤學習策略的目的性明確,其核心目標始終聚焦于解決問題,為學習者提供了清晰的指導方向;⑥策略不僅涉及語言活動,也包含非語言活動;⑦在語言策略的運用中,學習者能夠有效地運用母語和外語兩種語言資源,實現跨語言交流的目標,從而提升語言學習效果;⑧策略的運用具有高度的個性化特征,因個體差異和任務需求而異。不同學者對于語言學習策略的定義或許有所出入,但他們都普遍認同一點:無論是學習者的技巧與手段、學習進程、自我調節能力,還是隱含的規則架構與明確的操作順序,都可以被歸納到語言學習策略的范疇之中。這些策略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具有動態性,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與優化。語言學習策略的運用,正是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具體體現。(2)學習策略的分類對于學習策略的分類,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幾種:O’Malley和Chamot(1990)基于信息處理的相關理論,將策略細分為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和社會/情感策略三大類。O’Malley.J&Chamot.A.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CUP,1990.O’Malley.J&Chamot.A.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CUP,1990.錢玉蓮.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分類及相關問題[J].漢語學習,2005(06):59-63.相較于此,Oxford(1990)根據策略與語言材料的關聯度,將策略劃分為直接策略和間接策略。Oxford,R.Oxford,R.L.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M].NewYork:NewburyHouse.1990.周靂.國內外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5(07):145-147.然而,這兩種分類方法均存在共同的問題:未能將這些策略整合到一個統一的體系中,學習者可能會產生誤解,誤以為策略使用的頻率越高,學習效果便越顯著。這種理解忽視了策略間的相互關聯和影響,以及不同策略在不同情境下的適用性。因此,建立一個統一的策略系統,全面而深入地考察各類策略,對于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至關重要。同時,這些分類方式還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來為其提供支撐。Cohen(1998)基于策略應用的目的,將策略分為語言學習策略和語言使用策略兩類。盡管此分類在表面上顯得清晰,但實際界限卻較為模糊。舉例來說,與第二語言的母語使用者交流,這既可以被看作是語言學習的行為,也可作為語言使用的實際操作。另外,Cohen的分類中遺漏了極為關鍵的元認知策略。我國學者文秋芳,在Skehan(1989)的觀點基礎上,將策略進一步細化為管理策略和語言學習策略。周靂.國內外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5(07):145-147.周靂.國內外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5(07):145-147.綜上所述,由于研究者的劃分標準和研究視角各異,學習策略的分類各有其合理性,但同時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其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學習策略的分類應當基于堅實的理論基礎進行深入分析,而非僅憑經驗進行推斷;其次,需要全面關注學習策略的整體過程,深入探究不同水平的學習者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其學習策略的使用是否會發生變化;最后,信息技術與教學的不斷融合,創設了很多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這使學習的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基于信息技術的學習策略研究還特別有限,應著力加強。盡管關于學習策略分類還有尚未解決的問題,但策略分類研究在構建全面學習策略體系、搭建合理學習策略框架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它為深入研究學習策略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提供了堅實的實驗設計基礎,同時也為系統地開展策略訓練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些努力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理解學習策略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為優化語言學習過程、提升學習效果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2.關于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后期,對外漢語教學逐步發展,有學者開始研究以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策略。首先是國外學者,他們最先研究漢字學習策略。McGinnis(1995)在研究漢語學習者的自我報告時發現學生們在掌握漢字時采取了多種多樣的策略。然而,在眾多方法中,機械重復和編造與漢字學習無直接關聯的故事這兩種策略尤為常見,被廣大學生所青睞。Ke(1998)對一年級對外漢語學習者在學習漢字時采用的不同漢字學習方法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通過深入分析問卷調查數據,他發現學生在漢字學習方面普遍認為記憶策略是更為有效的。這些記憶策略涵蓋了多個方面,諸如學習和應用漢字的構成部件、通過反復抄寫以增強記憶,以及采用新舊字結合的方式進行聯合記憶等方法。為滿足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需求,學者們把漢語作為外語進行漢語學習策略的研究,致力于探尋最適合學習者學習中文方法。在研究進程中,主要運用微觀分析和實證研究的手段,開展了深入且系統的調查研究,旨在發掘出高效的學習策略。楊翼(1998)《高級漢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與學習效果的關系》最早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策略。曹景樂.近五年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青年文學家.2019當前,國內關于漢語學習策略的研究呈日益增多的趨勢。這些研究大致可分為宏觀和微觀兩類。宏觀層面上主要關注漢語學習策略的整體狀況,常用的調查手段包括問卷調查和訪談。而微觀層面則側重于對特定語言技能的學習策略研究,或是針對某一類漢語學習者的學習策略進行深入探討。(1)宏觀研究:徐子亮在1999年的研究《外國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認知心理分析》中,對外國學生在漢語學習中的策略選擇進行了深入探究。研究發現,外國學生在漢語學習過程中,更傾向于采用注意策略和記憶策略。他們注重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通過反復復習和預習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這種策略選擇反映了外國學生在漢語學習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他們希望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實踐,提高自己的漢語水平。然而,相較于注意策略和記憶策略,外國學生在漢語學習中使用補償策略和回避策略的頻率較低。這反映了他們在面對漢語學習中的困難和挑戰時,更傾向于直接面對和解決,而不是采取回避或補償的方式。江新在2000年的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策略初探》中,深入探討了漢語學習策略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發現,學習策略的選擇并非受學習者性別的影響,而是與學習者的漢語學習時間、漢語水平以及母語背景等個體因素緊密相關。這一發現打破了以往對學習策略選擇影響因素的刻板印象,揭示了學習策略選擇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2004年的研究中,吳勇毅和陳鈺指出,雖然社交策略在學習者中廣泛使用,但那些“成功的漢語學習者”更傾向于使用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同年的另一項研究,李麗娜的《關于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調查報告》揭示了高低年級學生在學習策略使用上的差異,指出高年級學生更擅長運用功能策略和管理策略。陳小芬在2008年的研究中發現,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同時受到學習者的母語和其個人學習動機的雙重影響。這一發現強調了不同因素在學習策略選擇中的重要角色,揭示了學習策略使用頻率的復雜性。然而,姚怡如在2009年的研究《漢語學習策略與個體因素的相關性研究》中得出了不同的結論。她發現,學習策略的選擇主要與學習者的漢語水平相關,而與其性別、年齡、母語背景以及學習漢語的時間長短等因素并無直接聯系。這一發現為理解學習策略的選擇提供了新的視角,強調了漢語水平在策略選擇中的核心作用。(2)微觀研究江新與趙果(2001)針對初級階段的外國留學生,深入研究了他們的漢字學習策略。其研究成果表明,外國留學生在漢字學習的進程中,普遍傾向于采用多種策略。具體而言,他們更偏愛使用筆畫策略來構建漢字的基本框架,通過音義聯系策略加深漢字的記憶,利用整體字形認知策略來把握漢字的整體結構,并借助復習策略鞏固學習成果。此外,該研究還進一步對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學生進行了比對,結果顯示,來自“漢字圈”的留學生相較于“非漢字圈”的留學生,更傾向于使用元認知策略。吳勇毅(2008)利用采訪等方法調查研究了意大利學生在漢語口語學習過程中采用的學習策略,為了深入探究學習者著重使用某一策略的原因和他們習得漢語口語的過程,他采用了個案研究的研究范式。陳盈新.近十年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語文學刊.2009.6劉湘憶(2009)綜合運用問卷調查與訪談兩種研究方法,對49名留學生展開了深入且系統的調查。同時,他還對不同語音熟練度、學習環境以及母語背景的學習者在漢語語音學習策略選擇上的差異性進行了周密的考察和分析。另一方面,錢玉蓮(2010)的研究揭示了中國中學生與韓國留學生在中文閱讀學習策略上的異同。在閱讀中文文本時,兩國學生普遍傾向于采用語境策略和推測策略,這體現了他們在閱讀過程中注重上下文理解和意義推斷的能力。然而,相較于這兩種策略,他們較少運用互動策略和母語策略,這可能反映出在中文閱讀學習中,學生對于互動交流和利用母語輔助理解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一發現對于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學生在中文閱讀學習策略上的異同具有重要意義。徐衡(2013)以南通大學醫學院的印度留學生為例,調查研究了印度留學生在漢語語法使用上偏向于使用人際策略和輸出監控策略,并且性別因素對語法學習策略沒有太顯著的影響陳盈新.近十年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語文學刊.2009.6馬瑤.中東地區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東留學生為例[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9.根據上述研究成果,可以明確看出,國內在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策略方面的探究,主要從宏觀或微觀的視角出發,針對不同國家(如歐美、日韓、東南亞等)以及不同漢語水平(初級、中級、高級)的留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策略研究分析。在這些研究中,以宏觀層面的分析居多,微觀層面的研究則相對較少。至今為止,國內關于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具體來說,首先,現有的研究多傾向于對留學生群體進行整體性的全面調查,而對于個體的深入研究則顯得不足。其次,目前的研究中,比較研究和基于特定理論或視角的漢語學習策略研究相對較少。再者,雖然研究者們對研究群體進行了多方面的全面調查,但在某些關鍵要素上的深入分析卻仍舊欠缺。最后,關于漢語學習策略的國別研究,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歐美、日韓、東南亞等地區留學生的學習策略上,而對于這些地區以外國家的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使用情況則關注不足。盡管對不同個人背景進行了一定的分類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如研究對象的群體規模較小,樣本量不足等問題。3.關于國際中文線上教學的研究線上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近年來也備受關注。在線國際中文教學研究始于1991年,中國知網數據庫中出版日期最早的論文是徐娟、袁志芳、谷虹合作的《基于因特網的遠程中文教學現狀綜述》,論文綜述了當時全球中文網絡上遠程教學的發展狀況和趨勢,并整理了國內、國外的主要中文教育站點,對其進行分類,論文還簡要總結了2000以前的全球范圍的在線中文教學情況。2012年,在線國際中文教學研究成果有了一些突破,在這一時期,學者們的關注焦點主要集中在線上教學所帶來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及各種中文教學應用軟件的研究方面,趙雪梅從提升漢語遠程教學的視角,深入探討了視頻會議系統在漢語教學中的關鍵作用。在疫情爆發前的幾年里,以慕課為研究焦點的線上中文教學相關研究成果在數量上占據了主導地位,在《漢語教學慕課發展現狀研究》一文中,王帥和康可意將慕課教學形式界定為“互聯網+教育實踐”,并系統地概括了慕課中文教學的發展特征。辛平則對近五年的中文教學慕課研究成果進行了詳盡的統計,對比分析了初級中文教學慕課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互動模式。他指出,現有的慕課在培養漢語學習者實際交際能力方面尚顯不足,且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針對性。在疫情背景之下,線上教學的優化策略已然成為研究的重中之重。目前,相關研究主要圍繞教學APP的對比分析展開,深入探討其實際應用效果,并關注線上資源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以期通過這一系列研究找到提升線上教學效果的最佳策略。杜迎潔(2019)指出,線上漢語教學的核心在于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并應重點關注交互設計的完善,以此優化學習過程。這樣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提升線上漢語教學的效果。韓欣楠(2020)深入剖析了疫情期間線上課堂的教學模式及其主流APP的運用情況。她進一步指出,疫情過后,若繼續沿用線上教學方式,將能有效緩解因地域差異導致的漢語教師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從而優化教育資源的分配。這一觀點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不僅體現了線上教學的優勢,也為未來漢語教育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孫瑞(2020)提出,疫情期間,可以采用經過改良的“翻轉課堂”模式進行廣泛的線上對外漢語教學,可以確保在教學環節中實現高效的師生互動。徐德珊.新冠疫情期間安徽大學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研究[D].安徽:安徽大學,2021.分析顯示,線上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在網絡教學模式的探討以及網絡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鑒于疫情的影響,線上教學已成為2020年及未來數年的主流教學方式,因此,線上教學的研究也呈現出日益多元化的趨勢。然而,線上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目前針對學生如何適應線上學習環境、調整學習策略的研究尚顯不足。(四)研究方法1.文獻分析法本文在設計調查問卷前主要采用文獻法對學習策略、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研究以及國際中文線上教學等相關領域的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總結,梳理與研究相關的研究概況。此外,在現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進行線上線下漢語學習策略的對比研究,進一步明確研究內容,確定研究方法以及思路。2.問卷調查法本文基于Oxford(1990)提出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SILL)”,并結合漢語作為目標語言的實際情境,設計了調查問卷。該問卷的回答方式采用了李克特五點量表,總計包含40個問題。3.數據分析法本研究采用SPSS23.0軟件對問卷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重點進行了描述性統計,包括計算六類策略的平均值和標準差等關鍵指標,并對所得數據資料進行整理,借助Excel2019制作圖表。一、留學生線上線下漢語學習策略運用狀況的調查(一)調查對象及其學習背景本次問卷調查對象為某高校通識班留學生。該通識班學生來自東南亞各個國家,其中泰國留學生最多。他們年紀在18-30之間,大部分為18、19歲,剛剛高中畢業進入大學。他們曾經在自己國家進行過基礎的線上漢語學習,可以進行基本的交流,大部分同學還未有機會參加HSK考試,但也有部分同學已達到HSK5級甚至6級的水平。該班學生恰為疫情后招收的學生,同時經歷過線上和線下兩種授課方式,對兩種教學方式都有體驗。(二)問卷設計本次問卷設計分為兩大部分。問卷的第一部分為背景調查,主要涉及通識班學生的性別比例、國籍背景、年齡分布、母語種類、學習動機以及HSK考試等級等多個方面,以期全面掌握受調查者的基礎信息。第二部分則是漢語學習策略評估量表。該量表的構建借鑒了美國語言學家Oxford所編制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SILL)。然而,由于原量表主要是針對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設計,因此在應用于以漢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時,筆者根據漢語的特點及線上線下對比研究的需求對該量表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優化,以適應不同的語言學習環境和需求。量表根據語言學習策略分為記憶策略、認知策略、補償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六類,分別對該通識班學生進行調查研究。在量表中,1至7題為記憶策略相關題目,8至16題涉及認知策略,17至22題為補償策略類題目,23至30題為元認知策略相關題目,情感策略類題目為31至35,而36至40題則屬于社交策略類。整個量表共計包含40道題目。問卷的回答方式采取美國心理學家李克特的5分量表,要求被試者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在每一題后選擇合適的數字(1-5)來表示自己對該問題的認可情況,第一個空代表線上學習時(網絡課堂)自己與該陳述的符合情況,在第二個空代表線下學習時(現實課堂)自己與該陳述的符合情況。具體數字代表情況如下:1—從來或幾乎不這樣做;(表示符合該陳述的頻率在0%-25%)2—通常都不這樣做;(表示符合該陳述的頻率在25%-50%)3—有時候這樣做;(表示符合該陳述的頻率在50%)4—通常都這樣做;(表示符合該陳述的頻率在50%-75%)5—經常這樣做,或是幾乎一向如此。(表示符合該陳述的頻率在75%-100%)(三)問卷分析1.問卷整體情況分析本次共發出問卷50份,有效問卷34份(線上線下學習策略存在差別),無效問卷16份(未完成問卷或線上線下學習不存在差別),問卷有效率為68%。其中女生有27人,占比79.41%;泰國人有19名,占比55.88%。17未參加過HSK等級考試,6人有HSK5級。本次問卷利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2.問卷信度檢測信度,亦稱為可靠性,是衡量樣本回答結果穩定性的關鍵指標,旨在探究樣本是否真實、準確地完成了量表類題項。信度分析主要是針對定量數據進行處理的一種方法。在信度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重測信度法、復本信度法、折半信度法,以及α信度系數法。本次信度檢測選擇了α信度系數法作為主要的分析手段,具體以克隆巴赫信度系數(即Cronbachα系數值)作為評判的基準。表2-1信度檢驗統計量學習策略授課模式Cronbach’sAlpha記憶策略線上0.902線下0.910認知策略線上0.895線下0.838補償策略線上0.830線下0.616元認知策略線上0.934線下0.896情感策略線上0.885線下0.766社交策略線上0.894線下0.780問卷總信度線上及線下0.982Cronbachα系數是衡量測驗或量表信度的重要指標。若其值高于0.8,則該測驗或量表的信度表現優異,可視為非常可靠;若系數在0.7至0.8之間,盡管信度并非最佳,但該量表仍可接受并具備一定的使用價值;當系數處于0.6至0.7范圍時,量表雖需進行修訂以提升其信度,但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如果系數低于0.6,那么意味著量表的信度不夠,需要對量表進行重新設計以提高其信度。由上表可知,該問卷的總信度是0.982,所有學習策略線上線下的Cronbachα系數值均大于0.6,絕大部分大于0.8,因此,可以判斷出該問卷的信度系數很好。二、留學生線上線下漢語學習策略使用情況調查(一)漢語學習策略的總體情況依據Oxford(1990)對語言學習策略運用頻率的劃分標準,策略的平均值可反映其被使用的頻繁程度。具體而言,策略的平均值較高意味著該策略的使用頻率也相對較高;若平均值較低,則表明該策略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具體的分類標準如表3-1:表3-1Oxford學習策略平均值含義平均值1.0-1.41.5-2.42.5-3.43.5-4.44.5-5.4意義從來或幾乎不運用該策略偶爾會運用該策略有時候會運用該策略經常會運用該策略總是運用該策略通常情況下,若某一策略的應用平均值超過3.5,本文即判定該策略的使用頻率為高,即達到了高頻使用的標準。表3-2展示了留學生在學習漢語過程中對六種不同策略應用的總體狀況:表3-2六大漢語學習策略使用的使用情況表描述統計量N極小值極大值均值標準差方差排序記憶策略341.935.003.51470.662580.4392認知策略342.114.563.36440.609070.3714補償策略342.424.923.28430.523490.2746元認知策略342.315.003.49630.697660.4873情感策略341.605.003.35880.784750.6165社交策略342.705.003.75000.639250.4091有效的N34圖3-1六大策略總體使用情況條形圖通過表3-2和圖3-1可以清晰地看到,該通識班留學生在漢語學習過程中,六大策略的使用頻率呈現出以下排序:社交策略的使用頻率高于記憶策略,記憶策略高于元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高于認知策略,認知策略高于情感策略,而情感策略的使用頻率則高于補償策略。其中社交策略和記憶策略的均值大于3.5,分別為3.75和3.5147,因此這兩種策略的使用頻率較高,達到高頻,也即該班留學生們在學習漢語時經常會運用這兩種策略。元認知策略的均值為3.4963,介于“有時候會運用該策略”和“經常會運用該策略”兩者之間。而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補償策略的平均值依次為3.3644、3.3588和3.2843。這些數值表明,這三種學習策略均處于“有時候會運用該策略”的狀態,其中補償策略的使用頻率相對最低。從整體來看,六大學習策略的平均值均超過3,這意味著該班級的留學生在漢語學習過程中,對各種學習策略的應用都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水平。(二)線上線下學習策略使用情況的動態對比在對線上線下課堂學習策略運用的總體情況進行分析后,接下來,還將對具體的學習策略進行深入分析。除了進行描述性統計外,本文還采用了更加直觀可見的條形圖來輔助分析。1.記憶策略對比分析記憶策略常常用在語言學習領域,是指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為了提高記憶效率和效果而采用的各種方法和技巧。這些策略可以幫助個體更好地組織、編碼、存儲和回憶信息,主要有機械記憶策略、具體詞匯記憶策略、自我測試與重復學習等。表3-3記憶策略具體描述統計題號題目具體描述線上平均值線上標準差線下平均值線下標準差1我會去思考學過的和新學的漢語之間的關系。2.791.1754.030.8342我用造句的方式來記憶生詞。3.181.0863.790.9143我會將單詞的語音、字形、詞義結合起來記憶。3.291.0603.910.9004我會通過想象具體情境來記憶單詞。3.381.1013.910.9315我借助身體動作或具體物品來記憶生詞。3.091.0833.710.9706我借助單詞在書或黑板上的具體位置來記憶生詞。2.941.1793.410.9887我通過反復讀生詞和寫生詞來進行記憶。3.561.1864.210.914圖3-2記憶策略中各項策略得分條形圖結合表3-3和圖3-2可以看出,在線下課堂中,留學生們明顯比在線上課堂中更頻繁的使用記憶策略。線上課堂中記憶策略運用的均值多在2.4到3.4之間,表示“有時候會運用該策略”;線下課堂中記憶策略運用的均值多大于3.5,表示“經常運用該策略”,達到了高頻的程度。這說明在線下課堂中,無論是出于考試的要求還是日常交流的需要,留學生們對于漢語識記的需求更高。記憶策略總共有七題,分別涉及到留學生們的知識聯想記憶、語境記憶,形象記憶,情景記憶,道具記憶,定位記憶和重復記憶。羅茜羅茜.非洲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現狀調查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9.2.認知策略對比分析認知策略作為一種學習策略,其核心在于幫助學習者有效地處理信息。它涉及對所學的語言知識或技能進行辨識、輸入、理解、組織和總結,以便最終能夠掌握所學內容,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表3-4認知策略具體描述統計題號題目具體描述線上平均值線上標準差線下平均值線下標準差8我盡力讓我的發音、用詞像一個漢語母語者一樣。3.291.3154.290.7199我經常練習漢語發音。3.441.1864.030.93710我會用各種方法練習學過的漢語。3.291.1423.820.86911我經常用漢語跟人們交談。2.971.2913.850.89212我常常看中文節目或漢語電影。3.181.2673.411.28213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會用漢語記筆記、寫信或作報告等。2.971.2183.321.24914我會在我的母語里找尋和漢語相同的生字。3.151,1843.651.09815我在課堂上一般不使用翻譯軟件。2.471.2122.741.23816我說漢語時,努力直接說漢語,而不是先用母語來想。3.151.2823.531.261圖3-3認知策略中各項策略得分條形圖通過表3-4和圖3-3可以發現,留學生們在線下課堂運用認知策略的頻率明顯高于在線上課堂運用認知策略的頻率。線上課堂中認知策略運用的均值多在2.4到3.4之間,表示“有時候會運用該策略”;認知課堂中記憶策略運用的均值多大于3.5,表示“經常運用該策略”,達到了高頻的程度。這說明留學生們在線下課堂中學習漢語時輸入得更多,同時,他們會更加積極地整理歸納新接觸的語言知識及語言技能,因此相比于線上課堂,他們的語言能力能夠更快地得到提升。認知策略共有九題,分別涉及模仿認知、反復認知、多手段認知、實踐認知、娛樂認知、記錄認知、推論認知、創造性認知和直接運用認知。羅茜.非洲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現狀調查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9.在線上教學環境中,反復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位居首位。對于漢語水平較低的留學生而言,這一策略顯得尤為重要,反復練習可以將漢語中遇到的生詞或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在線下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模仿認知,這是因為線下課堂中由于環境的作用,可以很自然的模仿老師的口型、發音以及羅茜.非洲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現狀調查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9.3.補償策略對比分析在語言學習中,補償策略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它幫助學習者在面對語言障礙時,通過使用替代的、非標準的語言形式來實現溝通的目的。這些策略可以是詞匯上的、語法上的或語音上的,旨在彌補語言知識的不足,提高交際能力。表3-5補償策略具體描述統計題號題目具體描述線上平均值線上標準差線下平均值線下標準差17當遇到生詞或不熟悉的單詞時我一般先猜測詞義。3.561.0503.970.90418當我用漢語交流時,如果我碰到不會說的詞語時,我會借助肢體動作或神態表情來表達意思。3.291.3154.210.94619如果我無法想起準確的單詞來表達意思,我就用意思差不多的詞語來代替。3.651.1784.001.04420在閱讀中文文章時,我不會去查每個生詞的意思。2.471.3312.681.34221在漢語對話中,我會去猜測說話人接下來所說的話。2.621.0743.441.18622當我不知道正確表達的時候,我就自己創造新詞。2.561.1332.971.114圖3-4補償策略中各項策略得分條形圖通過表3-5和圖3-4的對比可以發現,線下課堂中補償策略的使用頻率大部分都明顯高于線上課堂。但問題17、問題20、問題22與線下課堂相比,使用頻率雖有所上升,但總體來看差距不大。這說明留學生們對于這幾項具體策略的選擇受授課模式影響較小。在線下課堂中,留學生們更傾向于使用補償策略,這表明他們地運用漢語進行交流的更加頻繁。當交流遇到障礙時,他們能夠更加靈活地采用替代性的、非標準的語言形式等補償手段,以確保溝通的順暢進行。補償策略一共六題,所代表的具體策略分別為猜測補償、動作替代補償、語言替代補償、查詢補償、預測補償以及臆造補償。羅茜.非洲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現狀調查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9.線上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語言替代補償,線下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是動作替代補償。這是由于在線上課堂中,師生們只能通過網絡進行交流,難以借助肢體動作或神態表情來表達意思,只能通過詞匯或語音中進行補充;而線下課堂則是面對面的交流,給借助肢體動作和神態表情來表達意思提供了空間,留學生們自然選擇通過直觀的動作來使交際順利地進行。無論是在線上課堂還是線下課堂,使用頻率最低的都是查詢補償,這表明在漢語學習過程中,留學生們更傾向于使用簡單易操作的補償策略,而逐字逐句地查找則耗時耗力。另外,羅茜.非洲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現狀調查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9.4.元認知策略對比分析元認知策略指的是學習者能夠有意識地計劃、監控和評估自身學習過程的能力。這種策略不僅有助于學習者更科學地規劃和組織學習活動,還能在學習過程中對自身行為進行及時的調整與監控,從而實現學習過程的優化管理。除此之外,對學習成效的評估也是元認知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元認知策略還會對學習效果進行評估,這有助于學習者識別自己的強項和弱點,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學習方法。表3-6元認知策略具體描述統計題號題目具體描述線上平均值線上標準差線下平均值線下標準差23我抓緊一切時機來練習漢語。3.091.1903.760.98724我會記錄并整理我在運用漢語時的錯誤,避免下次再犯。3.321.2243.531.05125在日常的生活中,我會非常關注別人說的漢語。3.740.9944.090.83026為了保證漢語學習時間,我會有計劃的安排學習時間表。3.001.3483.531.21227我會找那些我可以用漢語跟他進行交流的人。3.121.2503.621.07428我盡量找機會多閱讀漢語。3.441.1333.790.80829對于如何取得語言學習的進步我有很清晰的目標。3.321.0363.940.91930對于學習過程中取得的進步和出現的問題我都進行總結。3.121.1223.531.051圖3-5元認知策略中各項策略得分條形圖表3-6和圖3-5表明,在線下課堂中元認知策略的使用頻率略高于線上課堂中的使用頻率,同時達到了高頻的程度,而線上課堂中元認知策略的使用大多數都未達到高頻。這說明在線下課堂中,留學生們對自己的認知過程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和重視,他們側重于監控、管理和評估自身的學習過程,從而能夠更有效地規劃和組織學習活動。元認知策略一共八題,分別涉及機會尋求策略、自我意識策略、專注策略、時間管理策略、應用策略、練習策略、目標策略以及總結反思策略。羅茜羅茜.非洲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現狀調查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9.5.情感策略對比分析 情感策略是指通過管理和利用學習者的情感反應來促進語言學習的過程,它包括識別和表達情感、調整情感狀態以及利用情感作為學習動力。情感是影響第二語言習得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僅影響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態度,還與學習效果密切相關。表3-7情感策略具體描述統計題號題目具體描述線上平均值線上標準差線下平均值線下標準差31當我在使用漢語覺得緊張時,我會盡力使自己平靜下來。3.181.0863.711.08832盡管我擔心出錯,但是我依舊告訴自己去多多練習。3.590.9883.910.99633在學習過程中,當我獲得老師的表揚或取得好成績時,我會給自己準備一個獎品。2.881.3203.061.30134我會記錄下自己每天的學習心得和體驗。3.181.2903.321.19935在學習過程中,我會和別人分享我的感想。3.321.2493.441.236圖3-6情感策略中各項策略得分條形圖通過表3-7和圖3-6的對比可以發現,兩種授課模式下,情感策略的運用均未達到高頻,但在線下課堂中較多的運用情感策略,在線上課堂中情感策略的運用則較少。這表明,留學生們在線下課堂中若遇到學習難題并因此產生心理焦慮,他們能更自如地運用情感策略來調整自身情緒,以保持對學習濃厚的熱情和興趣。情感策略共有五題,分別涉及緊張緩解策略、鼓勵暗示策略、自我獎勵策略、日記傾訴策略和互相交流策略。羅茜.非洲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現狀調查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9.羅茜.非洲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現狀調查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9.6.社交策略對比分析社交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克服交流障礙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這些策略可以幫助學習者在面對語言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更有效地進行交際和學習。培養社交策略,不僅能夠增強學習者的語言輸出能力,還能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文化意識。因此社交策略的學習不僅僅是語言技能的提升,也是對學習者綜合素質的培養。表3-8社交策略具體描述統計題號題目具體描述線上平均值線上標準差線下平均值線下標準差36假如我無法理解說話人的意思,我會要求他說得慢一點兒或是再說一遍。3.851.0484.320.80637每當口語練習得時候,我請漢語母語者或老師來糾正我的錯誤。3.291.0604.000.88838我經常和別的同學或是室友一同說漢語。2.911.3113.591.15839如果有不懂的,我就向我的漢語老師或漢語母語者求助。3.651.0414.001.01540我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很感興趣。3.821.0294.060.919圖3-7社交策略中各項策略得分條形圖通過觀察表3-8和圖3-7可以得知,線下課堂中社交策略的使用頻率明顯高于線上課堂中社交策略的使用頻率,除線上學習中“常與同學或是室友一同說漢語”外,其他策略的運用均達到了高頻。這說明無論教學環境如何或是否發生變化,留學生們都會選擇使用社交策略來學習漢語。社會策略共五道題,分別為請求重復策略、接受改正策略、模擬練習策略、尋求幫助策略以及興趣策略。羅茜羅茜.非洲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現狀調查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9.(三)小結為了找到能夠提高漢語水平的學習策略,本章首先對某通識班的留學生在線上課堂和線下課堂中所采用的學習策略進行了全面的總體分析和細致的策略對比。隨后,進一步探討了在不同教學模式下,留學生們對各種學習策略使用頻率的高低,以及在不同模式下,他們所偏好的常用策略與避免使用的策略之間的異同點,還比較了策略的總體趨勢。通過統計數據、深入分析以及綜合比較,大致可以推導出以下結論:1.從整體來看,盡管被試者們的漢語水平普遍偏低,但他們對漢語學習的態度卻是相當積極的。雖然各種策略的使用頻率存在差異,但每一種策略都得到了應用。從六大策略的總體對比來看,無論授課模式如何,各分策略的均值皆在3.2以上,表示“有時候運用該策略”或“經常運用該策略”。從分量表中每道題的描述分析和對比分析來看,最小值為2.47,表示接近“有時候會使用該策略”,其他各題皆為“有時候運用該策略”或“經常運用該策略”。學習策略的運用對具體的語言學習起到一定的作用。2.從部分來看,第一,無論是什么學習策略,線下課堂的使用頻率總體高于線上課堂的使用頻率,這說明線下課堂中面對面的教學對留學生們更有約束力,他們的參與感更強,語言水平的提升更快。第二,在六大策略中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的線上線下的最大值、最小值的項都相同;認知策略和補償策略的線上線下的最小值的項相同,最大值的項則不同;記憶策略的線上線下的最大值的項相同,而最小值的項卻不同。這說明即使在同一策略中,不同授課模式下的留學生在各項具體策略的選擇上也存在一定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可能與動機、性別、年齡、漢語水平、學習環境等方面的不同有關。三、漢語學習策略使用建議(一)整體建議鑒于該班級的留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對補償策略、情感策略和認知策略的運用頻率相對較低,因此建議他們在漢語學習過程中應更加重視并加強這三種策略的運用。補償策略有助于彌補母語與目標語言之間的差異,留學生們可以在學習中遇到不會的地方多聯系語境猜測詞義,減少對工具書和翻譯軟件的依賴。情感策略在語言學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留學生們可以通過積極參與課堂討論、與同學合作完成項目等方式,培養對漢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也可以通過設定個人學習目標、記錄學習進步、分享學習經驗等方式,自我激勵,提高學習動力;還可以通過參與國際交流項目、觀看中文電影和電視劇、閱讀中國文學作品等方式,增加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和興趣。認知策略,涉及學習者信息加工的方法和技術,留學生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和練習等方式,有針對性地提升對認知策略的運用頻率。考慮到目前留學生的漢語水平仍處于初級階段,他們在漢語學習過程中尚未充分意識到運用學習策略的重要性,未完全形成運用學習策略的意識。因此,學習者應更加關注并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同時著重培養自身對學習策略的認知和運用能力。在漢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應自覺地應用學習策略,不斷進行自我調整、深刻反思和客觀評價,以便及時改進和完善自身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二)線上學習策略建議從記憶策略來看,線上課堂中,留學生們應該更注重知識聯想記憶的運用,具體表現為“思考學過的和新學的漢語之間的關系”,可以將之前學到的知識與新知識進行對比和聯系,這種對比有助于加深對語言結構、詞匯、語法等的理解和記憶。持續的學習和思考過程,不僅能夠提升學習者的語言技能,還能夠促進其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發展。從認知策略來看,線上課堂中,留學生們應該更注重模仿認知和實踐認知,具體表現為“盡力讓自己的發音、用詞像漢語母語者”以及“經常用漢語跟人們交談”。通過模仿漢語母語者的發音和用詞習慣,學習者可以更快地掌握漢語,減少語音偏誤,提高發音的準確性,提高學習效率。在非漢語環境下,許多中高級水平的漢語學習者常常面臨提升學習能力的困境和瓶頸。然而,真實的漢語語境卻是突破這一瓶頸的有效途徑。與此同時,利用漢語交流環境可以消除母語環境對漢語學習的干擾,顯著提升學習者的漢語水平。這就要求留學生們在線上課堂中仔細聆聽老師的漢語發音進行模仿,并積極參與線上課堂交流,與同學、老師多多對話。從補償策略來看,留學生們在線上課堂中可以多關注動作替代補償的使用,具體表現為“碰到不會說的詞語時,借助肢體動作或神態表情來表達”。動作替代補償可以幫助學習者在面對語言障礙時,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增強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從而提高學習者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線上課堂無法面對面互動的先天弊端決定了這一策略的使用頻率并不會很高,但留學生們仍應該在課堂中打開攝像頭盡可能的使用動作替代補償。從元認知策略來看,線上課堂中,留學生們應該注重機會尋求策略的使用,具體表現為“抓緊一切機會來練習漢語”。在課堂上抓緊一切時機聯系漢語對語言學習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這樣可以提高對外漢語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還能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提升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漢語素養。線上課堂中,由于老師無法看到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留學生們的學習驅動力難免會有所降低,因此要盡力克服環境的局限性,在課堂上抓緊機會練習漢語。從情感策略來看,線上課堂中,留學生們應該注重緊張緩解策略的使用,具體表現為“當使用漢語覺得緊張時,盡力使自己平靜下來”。留學生們需要克服不敢發聲的心理障礙,不克服心理障礙漢語表達能力就不會提高,因此學習者應該主動使用漢語交流,克服心理緊張,營造比較活潑開朗的漢語交流氣氛,。從社交策略來看,線上課堂中,留學生們應注重接受改正策略的使用,具體表現為“在練習口語時,請漢語母語者或老師來糾正錯誤”。通過糾錯,留學生們可以從糾正反饋中習得正確語言形式,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和口語交際能力至關重要。因此留學生們在輸出漢語時多多請教老師或漢語母語者。(三)線下學習策略建議從記憶策略來看,線下課堂中,留學生們應注重道具記憶的使用,具體表現為“借助身體動作或具體物品來記憶單詞”。線下課堂可以更容易的將抽象的概念與具體的物品聯系起來,將抽象的識記材料轉換成生動形象的事物,學習者可以更容易地記住單詞的意義和用法。從認知策略來看,線下課堂中,留學生們可以加強娛樂認知的使用,具體表現為“觀看中國節目或漢語電影”。影視作品以其生動直觀的特點,能夠激發留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習過程更加輕松愉快。同時,中文影視作品能夠提供真實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習者提高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通過觀看,學習者可以模仿劇中人物的發音和語調,從而提高自己的語音、詞匯和語法水平。從補償策略來看,線下課堂中,留學生們應該注重查詢補償的使用,具體表現為“在閱讀文章時查詢每個生詞的意思”。查詢生詞的意思有助于詞匯量的積累,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如何聯系上下文來掌握文章的大意以及如何通過猜詞來理解語言的能力,從而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上下文和整體意義,有助于學習者克服逐詞閱讀的習慣,培養閱讀的習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從元認知策略來看,線下課堂中,留學生們應該注重自我意識策略的使用,具體表現為“記錄并整理在運用漢語時的錯誤,避免下次再犯”。通過對錯誤進行總結和歸納,留學生們可以識別出自己在漢語學習中的常見問題和弱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加強,在未來的語言實踐中避免重復犯錯,從而提高漢語學習的效率和效果。從情感策略來看,線下課堂中,留學生們應該注重互相交流策略的使用,具體表現為“在學習過程中和同學互相分享感想”。在與同學的交流中,留學生們可以通過討論不同的觀點和方法來解決漢語學習的問題,這種互動有助于深化對漢語的理解和應用。同時,學習者可以感受到同伴的支持和鼓勵,這對于增強學習動機和減少學習焦慮非常重要。從社交策略來看,線下課堂中,留學生們應該注重興趣策略的使用,具體表現為“培養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的興趣”。留學生們應該積極參與到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歷史的課程學習中,也可以多多參加個體、集體、對話等多種形式的體驗式教學、地域特色教學等活動,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國文化,從而培養自己對中國文化和歷史的興趣。這種興趣可以顯著提高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隨著留學生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的提高,漢語學習動機也會增強,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同時,對中國文化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漢語。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通過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學習者能夠更準確地理解漢語中的語用問題,如招呼用語、稱謂語等,這對于提高語言運用能力至關重要。四、余論(一)研究總結此次研究以某高校通識班的留學生為研究對象,對Oxford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進行修改并設計了調查問卷。筆者根據SPSS2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并用Excel2019軟件制作出更加直觀清晰的條形圖進行比較,以期了解留學生們在不同授課模式下對不同漢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首先,本文對六大學習策略的總體情況進行對比,發現使用頻率最高的是社交策略,使用頻率最低的是補償策略。接著對每一策略的具體描述進行線上線下的對比,發現每一種學習策略在線下課堂的使用頻率都高于線上課堂的使用頻率。從記憶策略來看,在兩種授課模式中,留學生們運用頻率最高的記憶策略都是重復記憶,在線上課堂中,使用頻率最低的記憶策略是知識聯想記憶,而在線下課堂中,使用頻率最低的記憶策略是定位記憶。從認知策略來看,在線上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認知策略的是反復認知,在線下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認知策略是模仿認知,兩種授課模式使用頻率最低的認知策略都是創造性認知。從補償策略來看,線上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補償策略是語言替代補償,線下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補償策略是動作替代補償,無論是在線上課堂還是線下課堂,使用頻率最低的補償策略都是查詢補償。從元認知策略來看,在線上和線下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都是專注策略,使用頻率最低的是時間管理策略。從情感策略來看,在線上課堂還是在線下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情感策略都是鼓勵暗示策略,使用頻率最低的都是日記傾訴策略。從社交策略來看,在線上課堂和線下課堂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均為請求重復策略,使用頻率最低的均為模擬練習策略。最后,針對這些比較的結果,本文從總體學習、線上學習、線下學習三個維度出發,為留學生的漢語學習提供建議,旨在提升他們學習漢語的效率。(二)研究不足雖然本文對不同授課模式下留學生們漢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但本文還存在著一些不足。首先,研究對象的局限性。本文的研究對象為某高校通識班的留學生們,一方面,被試的數量較少,該班有50位同學,收到有效問有34份;另一方面,由于被試在國籍、性別、年齡、漢語水平等方面存在差異,難以對這些變量進行控制。其次,問卷設計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被試漢語水平有限且母語各異,筆者只能提供中英對照版的問卷,被試們在個別題目上的理解可能存在誤區;另一方面,鑒于被試者的閱讀能力和填寫問卷的耐心有限,本文在每項策略的調查中都精簡了問題數量,這可能導致某些信息的缺失。最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一方面,本文僅采用問卷調查這一種研究方法,形式較為單一,因此可能未能全面反映線上線下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使用的真實狀況;另一方面,由于筆者缺乏統計學方面專業和系統訓練,僅通過觀看相關視頻和閱讀部分書籍進行學習,所以只進行了“平均值”、“標準差”等一些初步的數據分析,而沒有運用更多的統計模式,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三)研究展望考慮到本文在研究對象、問卷設計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筆者對未來的研究提出以下期望。首先,在研究對象上,希望可以獲取更大樣本數量的被試,并對國籍、母語、性別、年齡、漢語水平等方面的變量進行控制,以得到更合理的研究結果。其次,在問卷設計上,可以給國籍相同的、漢語水平相近的留學生提供中文版和與他們母語相對應的問卷,避免他們在問卷理解上出現問題;同時,在確保被試閱讀水平和問卷填寫耐心程度的基礎上,盡可能完整的呈現每個策略的問題,避免遺漏,以期得到更全面、更完整、更可信的研究結果。再次,在研究方法上,筆者希望可以學習更專業、更系統的統計方法,對學習策略的數據進行更有效的分析;同時,除了采取問卷調查法外,還可以把訪談法、課堂觀察法等與問卷調查法得到的結論結合起來互相參證,增加結論的可信性。最后,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期望能將學習策略的建議付諸實踐,以驗證其可行性與最終成效。綜上所述,希望本文有助于留學生們在不同授課模式下學習策略的選擇,并提高他們漢語學習的效率和漢語水平。參考文獻[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2]顧世民,臧淑梅.國內語言學習策略研究:回顧、思考和展望[J].外語電化教學,2017(02):84-90.[3]羅睿.語言學習策略和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綜述[J].海外英語,2012(03):248-249.[4]楊佳睿.中國國內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教育現代化,2018,5(51):145-146.[5]周靂.國內外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教學),2015(07):145-147.[6]鄒妍影.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綜述及其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0):159-160[7]秦曉晴.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J].國外外語教學,1996,(4).[8]錢玉蓮.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分類及相關問題[J].漢語學習,2005(06):59-63.[9]錢玉蓮.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的現狀與前瞻[J].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004(03):36-43.[10]陳盈新.近十年來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語文學刊.2009.6[11]江新.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策略初探[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0(4).[12]江新、趙果.初級階段外國留學生漢字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4).[13]王迪.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策略研究綜述(2007-2012)[C].北京地區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2013.5[14]曹景樂.近五年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策略研究綜述[J].青年文學家.2019[15]陳小芬.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08.[16]李麗娜.關于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調查報告[J].漢語學習,2004(3).[17]吳勇毅.不同環境下的外國人漢語學習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7.[18]孫珠珠.本碩階段漢語二語者網絡課堂焦慮與學習策略調查[D].北京:中央財經大學.2022[19]朱欣.線上國際中文教學發展現狀調查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學.2022[20]魏龍欣.線上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現狀及其對策研究——以日本、韓國孔子學院為例[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報.2023.4:148-150[21]徐悅.新冠疫情下國際學生線上中文學習現狀調查研究[D].吉林:吉林外國語大學.2022[22]徐德珊.新冠疫情期間安徽大學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21[23]馬日特.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留學生線上學習情況調查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24]文碩.論疫情防控期間網課對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的影響[J].時代報告(奔流).2021(02).[25]羅茜.非洲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現狀調查研究[D].江蘇:南京師范大學,2019.[26]劉君妍.阿拉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9.[27]馬瑤.中東地區來華留學生漢語學習策略調查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中東留學生為例[D].西安外國語大學,2019.[28]Bialystok.E.ATheoreticalmodelofsecondlanguagelearning[J].LanguageLearning.1978(28):69-84.[29]O'Malley,J.M.&A.U.Chamot.Learning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30]Oxford,R.L.LanguageLearningStrategies:whateveryteachershouldknow[M].NewYork:NewburyHouse.1990.附錄留學生線上線下漢語學習策略運用狀況的調查問卷說明:您好!本問卷涉及到您的漢語學習策略問題,您的回答對本次調查十分重要,預計將花費您10-15分鐘時間,請您獨立完成這些問題,您的個人信息,我們將保密,謝謝您的合作!Declaration:Hello!ThisquestionnaireisaboutyourChineselearningstrategy.Youranswersareveryimportantforthissurvey,whichisexpectedtotakeyou10-15minutes.Pleasecompletethesequestionsindependently.Yourpersonalinformationwillbekeptconfidential.Thankyouforyourcooperation!一、背景信息(Background)1.年齡(age):____________2.性別(gender):_________________3.國籍(Nationality):__________________4.母語(Nativelanguage):____________5.HSK水平(HSKlevel):____________6.是否有除漢語外其他外語學習經歷(如果有,請填寫所學的外語;如果無,請跳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DoyouhaveotherforeignlanguagelearningexperiencesexceptforChinese?(Ifyouhave,pleasewritedowntheforeignlanguageyouhavelearn.Ifyouhaven't,skipit.)7.學習漢語的動機(ThemotivationforlearningChinese):____________A.興趣InterestB.工具性動機(例如,找工作需要中文)Instrumentalmotivation(forexample,findajobneedChinese)C.成就性動機(比如,學習中文使我快樂)Achievementmotivation(forexample,leaningChinesemakesmehappy)D.其他(如果選擇D,請寫出具體動機)Others(IfyouchooseD,pleasewritedownyourmotivation)二、學習策略調查(LearningstrategiesSurvey)請閱讀下面說明并根據您的實際情況填寫問卷。Pleasereadthestatementsandanswerthesequestionsaccordingtoyourrealsituation.說明(Statements):1—從來或幾乎不這樣做;(表示符合該陳述的頻率在0%-25%)Neveroralmostnevertrueofme.2—通常都不這樣做;(表示符合該陳述的頻率在25%-50%)Usuallynottrueofme.3—有時候這樣做;(表示符合該陳述的頻率在50%)Somewhattrueofme.4—通常都這樣做;(表示符合該陳述的頻率在50%-75%)Usuallytrueofme.5—經常這樣做,或是幾乎一向如此。(表示符合該陳述的頻率在75%-100%)Alwaysoralmostalwaystrueofme.在每個陳述后面有兩個空格,請在第一個空格中填寫線上學習時(網絡課堂)自己與該陳述的符合程度,在第二個空格中填寫線下學習時(現實課堂)自己與該陳述的符合程度。這些陳述并沒有對或錯的標準答案,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Aftereachstatementtherearetwoparentheses,pleasefillinthefirstboxhowcloselyyouagreewiththestatementwhenyoustudyonline(onlineclass)andthesecondboxhowcloselyyouagreewiththestatementwhenyoustudyoffline(realclass).Thereisnorightorwronganswertothesestatements,pleasefillthemoutaccordingtoyouractualsituation.PART1記憶策略1.我會去思考學過的和新學的漢語之間的關系。()()lthinkofrelationshipsbetweenwhatIalreadyknowandnewthingsIlearninChinese.2.我用造句的方式來記憶生詞。()()lmemorizethenewwordsbymakingsentenceswiththenewword.3.我會將單詞的語音、字形、詞義結合起來記憶。()()lcombinethepronunciation,writing(especiallyradicalsinChinesecharacters)andthemeaningofthenewwordinordertobearinmymind.4.我會通過想象具體情境來記憶單詞。()()Irememberwordsbyimaginingspecificsituations.5.我借助身體動作或具體物品來記憶生詞。()()Byusingactionsortheproductsthatlcanbearwordsinmymind.6.我借助單詞在書或黑板上的具體位置來記憶生詞。()()Byknowingtheword'slocationonthepageofourbooksorontheblackboard,thatlcanbearwordsinmymind.7.我通過反復讀生詞和寫生詞來進行記憶。()()Byreadingandwritingrepeatedly,thatlcanbearwordsinmymind.PART2認知策略8.我盡力讓我的發音、用詞像一個漢語母語者一樣。()()ItrymybesttopronounceandusewordslikeanativeChinesespeaker.9.我經常練習漢語發音。()()IalwaysexerciseMandarinpronunciation.10.我會用各種方法練習學過的漢語。()()lusealotofwaystopracticeMandarinwordswhichlhavelearned.11.我經常用漢語跟人們交談。()()lalwaysuseMandarintotalkwithsomebody.12.我常常看中文節目或漢語電影。()()lalwayswatchsomeMandarintelevisionprogramsorMandarinmovies.13.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用漢語記筆記、寫信或是作報告等。()()ltakenotes,writelettersorreportersinMandarinintheusuallife.14.我會在我的母語里找尋和漢語相同的生字。()()Ilookforwordsinmyownlanguagethataresimilartonew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肉類購貨協議書
- 現金補償協議書
- 罷訪息訴協議書
- 脫歐后備協議書
- 樣板間軟裝銷售協議書
- 和好朋友做生意協議書
- 房屋過度費補償協議書
- 送養子女協議書
- 環境建設協議書
- 幼兒放學后托管協議書
- 2025年春季《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第二次平時作業-國開(XJ)-參考資料
- 第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單元測試(原卷)2024-2025學年湘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
- 股權終止合作協議書
- 2025園林景觀設計合同范本
- 《海南三亞西島景區營銷現狀問卷調查及營銷問題和優化對策》12000字
- 江蘇省蘇、錫、常、鎮2025屆高考仿真模擬生物試卷含解析
- 2024年河南鄭州航空港投資集團招聘真題
- 社會規則核心是分配:-上層按權分配-中層按資分配-下層按勞分配
- 2025年云南省昆明市初中學業質量統一檢測化學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經濟合同審核試題及答案
- 《全瓷冠牙體預備》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