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七年級(下)第一次學情調查生物學試卷(本試卷共18道題滿分30分生物學和地理考試時間共9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12分)本部分共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玉米是東北的主要農作物之一,你認為貯藏玉米的最佳環境條件是()A.高溫、潮濕 B.低溫、潮濕 C.低溫、干燥 D.高溫、干燥2.小麥種子萌發成幼苗過程是()①種子吸收水分②胚根發育,突破種皮,發育成根③胚乳里的營養物質運輸到胚④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⑤幼苗獨立生活A.①③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④② D.③①④②⑤3.如圖為花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和②構成雌蕊,②中含有花粉B.③表示的傳粉方式是自花傳粉C.④是花柱,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發D.該花的主要結構由④⑤⑥組成4.向日葵在開花季節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導致葵瓜子減產,造成減產的主要原因是()A.傳粉不足 B.氣溫過低 C.肥料不足 D.水分過多5.西瓜口感出類拔萃,紅沙瓤香甜,品質佳。下列能發育成西瓜果肉的結構是()A.胚珠 B.胚 C.子房壁 D.子房6.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的兩個必要的生理過程依次是()A.開花和受精 B.傳粉和結果 C.開花和傳粉 D.傳粉和受精7.植物蒸騰作用的意義是()A.降低植物葉表面溫度 B.有利于水和無機鹽的運輸C.促進根對水的吸收 D.以上三項都是8.農諺“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糞土作為有機肥其作用主要是給農作物提供()A.無機鹽 B.水分 C.氧氣 D.有機物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中的蓮葉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是()A.葉肉細胞 B.氣孔 C.保衛細胞 D.表皮細胞10.《齊民要術》中記載“反斧斑駁椎之,名曰嫁棗”,即用斧背捶打樹干,破壞棗樹的部分結構a,阻止物質b向下運輸,進而提高產量。其中a和b分別是()A.導管、無機物 B.導管、有機物 C.篩管、有機物 D.篩管、無機物11.光合作用的實質是()A.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B.分解有機物,儲存能量C.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 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12.栽培植物的實踐活動中,采取的措施與主要目的不相符的是()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帶土移栽——保護幼根和根毛C.修剪枝葉——提高蒸騰作用效率 D.樹木移栽后“打針輸液”——補充水和無機鹽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18分)本部分共包括5小題,每空0.5分,[]內填序號,______上填文字。13.圖甲是根尖的結構,圖乙和圖丙分別是葉芽的結構及其發育而成的枝條,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植物幼根的生長是通過圖甲中[]______區細胞數量的增多和[]______區細胞體積的增大實現的。吸收水和無機鹽的部位是______(填字母)。(2)植物枝條的形成依賴于葉芽______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圖丙中枝條的葉是由圖乙中的[]____發育而來的。14.番茄是廣泛栽培的作物之一,通常在清明節前后種植,圖甲是番茄幼苗,圖乙是番茄花,圖丙是番茄花的雌蕊,圖丁是番茄果實。請據圖回答問題。(1)室外種植番茄一般松土后播種,是因為種子的萌發需要______。(2)番茄種子里面有______,是幼小的生命體。種子萌發長成幼苗,幼苗生長到一定階段后要進行移栽,移栽一般選在傍晚或陰天進行,主要是為了降低植物的______(填生理作用)。(3)番茄生長到一定時期會開花,花藥成熟后,其中的花粉落到圖丙的[]___上,長出的花粉管到達胚珠,胚珠里的______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4)圖丁中有許多種子,是因為圖丙的子房內有很多[d]____。15.小麥是人類最早種植的糧食作物,原產于北非或者西亞。中國小麥發現最早遺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研究人員在樓蘭的小河墓地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現今小麥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下表是某地小麥不同發育期的天數和需水總量的統計,請分析回答:發育期天數需水總量(米3/公頃)返青期29635拔節期23876抽穗期20956灌漿期311192(1)從表中數據可知,小麥在不同的發育期內的需水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請按照水分由土壤經過植物到達大氣的過程,補充完整水分途徑的路線:土壤中的水→根毛→根內的導管→______內的導管→葉片的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3)小麥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_____作用。當小麥植株進行該生理作用時,其葉表皮的氣孔處于______(填“張開”或“閉合”)狀態。(4)小麥生長發育過程中還需要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大的三種是______。16.圖一為葉片結構示意圖,圖二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的①和⑤合稱為______,其細胞排列緊密,無色透明,對葉片具有保護作用。(2)圖一中,④______細胞中有許多葉綠體,能制造有機物,因此④屬于______組織。(3)圖二中,B是______,它是通過圖⑥______中的______進行運輸的。17.探究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小組選取一株有白斑葉片和正常綠色葉片的牽牛花進行了圖1所示的實驗(提示:二氧化碳氣體易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請你回答相關問題:(1)實驗前應先將這株牽牛花進行暗處理,目是______,然后按圖1所示方式處置后移至光下數小時,再將a、b、c、d四片葉子取下,分別放入圖2裝置中加熱,該步驟的目的是使______溶解,待葉片變成黃白色后,取出葉片漂洗,進行圖3所示的處理:向這四片葉子滴加碘液,觀察顏色變化。(2)若a葉鋁箔遮蓋部分不變藍,c葉白斑部分不變藍。a、c葉中其它綠色部分都變藍,則說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和葉綠體。(3)本實驗中b葉和d葉形成了一組對照實驗,該對照實驗的變量是______,觀察葉片顏色變化,變藍的是______(填字母)葉,則說明了光合作用需要______。(4)若取出d裝置里葉片產生的氣體,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檢測,觀察到的現象是木條復燃,說明d葉片在光下放出了______。18.種子的萌發需要哪些環境條件呢?下面是相關探究:材料用具:大豆種子60粒、培養皿、棉花、清水等。實驗過程:取大小相同的3個培養皿并標記為甲、乙、丙;在培養皿底鋪等量的棉花;甲培養皿內棉花保持干燥,乙、丙培養皿內均滴入等量的清水,并保持棉花潮濕;將60粒大豆種子平均分成三份,分別放在甲、乙、丙培養皿中的棉花上。實驗記錄如下:培養皿甲乙丙花干濕狀態保持干燥保持潮濕保持潮濕種子數量各20粒放置環境25℃光照25℃光照25℃黑暗實驗時間5天萌發數量01819請根據實驗記錄回答下列問題。(1)每組實驗選用20粒大豆種子而不用1粒目的是______。(2)如果將表中乙、丙兩組作為對照實驗,控制的實驗變量是______。(3)如果要探究“水是大豆種子萌發需要的環境條件嗎?”應選擇______兩組作為對照實驗。(4)依據實驗現象分析得出:大豆種子萌發需要______;______不是大豆種子萌發需要的環境條件。(5)大豆種子萌發的過程中,提供營養物質的結構是______。(6)乙、丙兩組中有個別種子沒有發芽,可能的自身原因是______(寫出一條即可)。
2025年七年級(下)第一次學情調查生物學試卷(本試卷共18道題滿分30分生物學和地理考試時間共9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選擇題(共12分)本部分共包括12小題,每小題1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玉米是東北的主要農作物之一,你認為貯藏玉米的最佳環境條件是()A.高溫、潮濕 B.低溫、潮濕 C.低溫、干燥 D.高溫、干燥【答案】C【解析】【分析】呼吸作用要消耗小麥種子內儲存的有機物,因此在種子的儲藏過程中要設法抑制種子的呼吸作用。【詳解】A.種子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有機物,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種子的呼吸作用強,消耗的有機物多,不利于小麥的儲藏,A不符合題意。B.低溫、潮濕的環境中水分較多,容易引起小麥霉爛,B不符合題意。C.低溫、干燥的環境能夠減弱種子的呼吸作用,利于小麥的儲藏,C符合題意。D.高溫促進種子的呼吸作用,增強種子自身的有機物的消耗,不利于小麥的儲藏,D不符合題意。故選C。2.小麥種子萌發成幼苗的過程是()①種子吸收水分②胚根發育,突破種皮,發育成根③胚乳里的營養物質運輸到胚④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⑤幼苗獨立生活A.①③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④② D.③①④②⑤【答案】A【解析】【分析】種子萌發是種子的胚從相對靜止狀態變為生理活躍狀態。種子萌發的過程:種子吸水,把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運給胚根、胚軸、胚芽;胚根發育,首先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胚芽發育成芽,芽進一步發育成莖和葉。【詳解】結合分析可知,小麥種子萌發時,第一步是①種子吸收水分,使種皮變軟,為后續物質轉運和胚的發育提供條件;接著③胚乳里的營養物質運輸到胚,因為小麥種子是單子葉植物,胚乳儲存營養物質,為胚的發育提供能量;然后②胚根發育,突破種皮,發育成根,根可以固定植物并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再④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形成幼苗的基本形態;最后⑤幼苗獨立生活,當幼苗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時,就不再依賴種子內儲存的營養。可見,正確順序是①③②④⑤,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3.如圖為花的結構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①和②構成雌蕊,②中含有花粉B.③表示的傳粉方式是自花傳粉C.④是花柱,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發D.該花的主要結構由④⑤⑥組成【答案】B【解析】【分析】觀圖可知,圖中①是花絲,②是花藥,③是傳粉,④是柱頭,⑤是花柱,⑥是子房。【詳解】A.雄蕊包括①花絲和②花藥,②花藥中含有花粉,A錯誤。B.花粉從花藥散放出來,落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叫傳粉,自花傳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從花藥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頭上的傳粉現象,所以③表示的傳粉方式是自花傳粉,B正確。C.花粉落到柱頭上后,受④柱頭分泌的黏液的刺激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C錯誤。D.花的主要結構是雄蕊和雌蕊,所以該花的主要結構由④柱頭、⑤花柱、⑥子房構成的雌蕊以及①花絲、②花藥構成的雄蕊組成,D錯誤。故選B。4.向日葵在開花季節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導致葵瓜子減產,造成減產的主要原因是()A.傳粉不足 B.氣溫過低 C.肥料不足 D.水分過多【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開花后,花粉從花藥里散發出來,通過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柱頭上,這個過程叫傳粉。【詳解】異花傳粉往往容易受到環境條件的限制,得不到傳粉的機會,如風媒傳粉沒有風,蟲媒傳粉因風大或氣溫低,而缺少足夠昆蟲飛出活動傳粉等,從而降低傳粉和受精的機會,影響到果實和種子的產量。向日葵是異花傳粉,向日葵開花如果遇到連綿陰雨,影響了昆蟲的活動,從而影響到傳粉,會導致葵瓜子減產。為了彌補自然下狀態傳粉不足,經常輔以人工輔助授粉。故選A。5.西瓜口感出類拔萃,紅沙瓤香甜,品質佳。下列能發育成西瓜果肉的結構是()A.胚珠 B.胚 C.子房壁 D.子房【答案】C【解析】【分析】一般當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后只有子房進一步發育為果實。子房受精后的發育情況為:【詳解】由分析可知,西瓜中“果肉”屬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的,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6.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的兩個必要的生理過程依次是()A.開花和受精 B.傳粉和結果 C.開花和傳粉 D.傳粉和受精【答案】D【解析】【分析】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開花、傳粉、受精、結果的過程。【詳解】綠色開花植物生長到一定時期就會開花,雄蕊花粉成熟后散落出來落到雌蕊柱頭上,這就是傳粉。花粉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隨花粉管的伸長而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胚珠里的卵細胞,與來自花粉管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稱為受精。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頭和花柱都完成了“歷史使命”,因而紛紛凋落。子房繼續發育成為果實,其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因此,一株綠色開花植物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完成的兩個生理活動是傳粉和受精,ABC錯誤,D正確。故選D。7.植物蒸騰作用的意義是()A.降低植物葉表面溫度 B.有利于水和無機鹽的運輸C.促進根對水的吸收 D.以上三項都是【答案】D【解析】【分析】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詳解】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子)以水蒸氣狀態通過氣孔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還能降低溫度,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約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騰作用還能增加大氣濕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氣溫度,調節氣候,促進了地球的水循環。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8.農諺“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糞土作為有機肥其作用主要是給農作物提供()A.無機鹽 B.水分 C.氧氣 D.有機物【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含磷、含鉀的無機鹽。【詳解】糞等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其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有機物產生水和無機鹽,施肥的目的就是給植物提供生長必需的無機鹽,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9.“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中的蓮葉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是()A.葉肉細胞 B.氣孔 C.保衛細胞 D.表皮細胞【答案】B【解析】【分析】氣孔是由保衛細胞之間形成的小孔,它也是葉片與外界相通的唯一通道。【詳解】氣孔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等氣體代謝中,成為空氣和水蒸氣的通路,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被稱為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故蓮葉和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窗口”是氣孔,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10.《齊民要術》中記載“反斧斑駁椎之,名曰嫁棗”,即用斧背捶打樹干,破壞棗樹的部分結構a,阻止物質b向下運輸,進而提高產量。其中a和b分別是()A.導管、無機物 B.導管、有機物 C.篩管、有機物 D.篩管、無機物【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體內的輸導組織根據其構造和功能的不同,分為兩類。導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運輸水和無機鹽。篩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運輸有機物。【詳解】分析題干,用斧背狠敲棗樹樹干,樹皮被打得傷痕累累,有機物向下的運輸通道篩管一部分被割斷,減少了有機物向根部的運輸,能使有機物集中運輸到果實,增加坐果量,提高產量。因此,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1.光合作用的實質是()A.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B.分解有機物,儲存能量C.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 D.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答案】A【解析】【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生物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出能量,供生物進行生理活動的需要。【詳解】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利用光能在葉綠體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無機物合成有機物,釋放氧氣,同時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合成的有機物中的過程,可見光合作用就是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的過程,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12.栽培植物的實踐活動中,采取的措施與主要目的不相符的是()A.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B.帶土移栽——保護幼根和根毛C.修剪枝葉——提高蒸騰作用效率 D.樹木移栽后“打針輸液”——補充水和無機鹽【答案】C【解析】【分析】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表面(主要是葉片)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詳解】A.合理密植能使植物充分接受光照,避免植株過密導致光照不足,以及過稀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從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A正確。B.植物的幼根和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帶土移栽可以減少對幼根和根毛的損傷,有利于移栽后植株盡快恢復吸收功能,提高成活率,B正確。C.修剪枝葉是為了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植物水分的散失。因為移栽后植物的根系吸水能力較弱,通過修剪枝葉可避免因蒸騰作用過強導致植物缺水,C錯誤。D.樹木移栽后,根系受損,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能力下降。通過“打針輸液”可以直接為樹木補充水和無機鹽,幫助樹木更快地恢復生機,D正確。故選C。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18分)本部分共包括5小題,每空0.5分,[]內填序號,______上填文字。13.圖甲是根尖的結構,圖乙和圖丙分別是葉芽的結構及其發育而成的枝條,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植物幼根的生長是通過圖甲中[]______區細胞數量的增多和[]______區細胞體積的增大實現的。吸收水和無機鹽的部位是______(填字母)。(2)植物枝條的形成依賴于葉芽______組織的細胞分裂和分化,圖丙中枝條的葉是由圖乙中的[]____發育而來的。【答案】(1)①.C分生②.B伸長③.A(2)①.分生②.①幼葉【解析】【分析】圖甲中A成熟區、B伸長區、C分生區、D根冠;圖乙中①幼葉,將來發育成葉片,②芽軸,將來發育成莖,③芽原基,將來發育成側芽【小問1詳解】植物根尖分生區細胞可以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伸長區細胞能夠不斷伸長,因此植物根的生長是通過分生區細胞不斷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加,伸長區細胞生長,細胞體積增大實現的。成熟區的根毛細胞數量多、體積大,且細胞壁薄、細胞質少、液泡大,這使得它們具有很強的吸水能力。因此水和無機鹽主要通過圖甲中A成熟區的根毛細胞來吸收。【小問2詳解】植物的芽主要是分生組織,具有很強的分裂分化能力。植物的枝條就是由枝芽不斷地分裂分化發育成的。圖乙中①幼葉,將來發育成葉片,②芽軸,將來發育成莖,③芽原基,將來發育成側芽。14.番茄是廣泛栽培的作物之一,通常在清明節前后種植,圖甲是番茄幼苗,圖乙是番茄花,圖丙是番茄花的雌蕊,圖丁是番茄果實。請據圖回答問題。(1)室外種植番茄一般松土后播種,是因為種子的萌發需要______。(2)番茄種子里面有______,是幼小的生命體。種子萌發長成幼苗,幼苗生長到一定階段后要進行移栽,移栽一般選在傍晚或陰天進行,主要是為了降低植物的______(填生理作用)。(3)番茄生長到一定時期會開花,花藥成熟后,其中的花粉落到圖丙的[]___上,長出的花粉管到達胚珠,胚珠里的______與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4)圖丁中有許多種子,是因為圖丙的子房內有很多[d]____。【答案】(1)充足的空氣(2)①.胚②.蒸騰作用(3)①.a柱頭②.卵細胞(4)胚珠【解析】【分析】圖中a柱頭,b花柱,c子房,d胚珠。【小問1詳解】種子在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都具備時才能萌發;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夠的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室外種植番茄一般松土后播種,是因為種子的萌發需要充足的空氣。【小問2詳解】番茄種子里面有胚,胚是幼小的生命體,將來發育成新的植株。移栽一般選在傍晚或陰天進行,主要是為了減弱蒸騰作用,減少水的散失。【小問3詳解】花藥成熟后,其中的花粉粒落到圖丙雌蕊的a柱頭上,萌發長出的花粉管到達胚珠,其中一個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另一個精子與極核融合形成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小問4詳解】傳粉和受精完成后,受精卵發育成胚。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所以圖丁中有許多種子,是因為圖丙的子房內有很多d胚珠。15.小麥是人類最早種植的糧食作物,原產于北非或者西亞。中國小麥發現最早遺址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研究人員在樓蘭的小河墓地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現今小麥已經成為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下表是某地小麥不同發育期的天數和需水總量的統計,請分析回答:發育期天數需水總量(米3/公頃)返青期29635拔節期23876抽穗期20956灌漿期311192(1)從表中數據可知,小麥在不同的發育期內的需水量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請按照水分由土壤經過植物到達大氣的過程,補充完整水分途徑的路線:土壤中的水→根毛→根內的導管→______內的導管→葉片的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3)小麥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_____作用。當小麥植株進行該生理作用時,其葉表皮的氣孔處于______(填“張開”或“閉合”)狀態。(4)小麥生長發育過程中還需要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大的三種是______。【答案】(1)不同(2)莖(3)①.蒸騰②.張開(4)氮、磷、鉀【解析】【分析】植物生長的時期不同,它的需水量也不同,分析表中的數據答題。【小問1詳解】據表中的數據分析可見:小麥各個發育時期的需水總量按發育期的先后順序遞增。可見不同發育時期的需水總量不同。由表中的數據可知小麥不同時期每天的需水量也不同,返青期:635÷29=21.9(立方米/公頃/天),拔節期:876÷23=38.1(立方米/公頃/天),抽穗期:956÷20=47.8(立方米/公頃/天),灌漿期:1192÷31=38.5(立方米/公頃/天)。由此可見:小麥的抽穗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最大。【小問2詳解】小麥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區,成熟區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水分由土壤經過植物到達大氣的路線重新排列為:土壤中的水→根毛→根內的導管→莖內的導管→葉片的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水蒸氣)。【小問3詳解】水分以氣體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蒸騰作用。植物的蒸騰作用主要在葉片進行,水蒸氣通過氣孔外出,氣孔的張開和閉合受保衛細胞的控制,蒸騰作用旺盛時,植物葉表皮的氣孔處于開放狀態。【小問4詳解】植物的生長還需要多種無機鹽,無機鹽必須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無機鹽是含氮、磷、含鉀的無機鹽。16.圖一為葉片的結構示意圖,圖二植物光合作用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的①和⑤合稱為______,其細胞排列緊密,無色透明,對葉片具有保護作用。(2)圖一中,④______的細胞中有許多葉綠體,能制造有機物,因此④屬于______組織。(3)圖二中,B是______,它是通過圖⑥______中的______進行運輸的。【答案】(1)表皮(2)①.葉肉②.營養(3)①.水②.葉脈③.導管【解析】【分析】(1)葉片由表皮、葉肉和葉脈組成。圖一中,①上表皮、②柵欄組織、③海綿組織、④葉肉、⑤下表皮、⑥葉脈、⑦氣孔。(2)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圖二中,A二氧化碳、B水、C氧氣、D有機物。【小問1詳解】圖中的①上表皮和⑤下表皮合稱為表皮,其細胞排列緊密,無色透明,對葉片具有保護作用,屬于保護組織。【小問2詳解】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圖一中,④是葉肉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能制造有機物,所以④葉肉屬于營養組織。【小問3詳解】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植物體通過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所以B是水,葉脈里含有導管和篩管,可以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具有支持和輸導作用,屬于輸導組織。故水通過葉片中⑥葉脈內的導管運輸的。17.探究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生物小組選取一株有白斑葉片和正常綠色葉片的牽牛花進行了圖1所示的實驗(提示:二氧化碳氣體易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請你回答相關問題:(1)實驗前應先將這株牽牛花進行暗處理,目的是______,然后按圖1所示方式處置后移至光下數小時,再將a、b、c、d四片葉子取下,分別放入圖2裝置中加熱,該步驟的目的是使______溶解,待葉片變成黃白色后,取出葉片漂洗,進行圖3所示的處理:向這四片葉子滴加碘液,觀察顏色變化。(2)若a葉鋁箔遮蓋部分不變藍,c葉白斑部分不變藍。a、c葉中其它綠色部分都變藍,則說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和葉綠體。(3)本實驗中b葉和d葉形成了一組對照實驗,該對照實驗變量是______,觀察葉片顏色變化,變藍的是______(填字母)葉,則說明了光合作用需要______。(4)若取出d裝置里葉片產生的氣體,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檢測,觀察到的現象是木條復燃,說明d葉片在光下放出了______。【答案】(1)①.把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耗盡②.葉綠素(2)光(3)①.二氧化碳##CO2②.d③.二氧化碳##CO2(4)氧氣##O2【解析】【分析】該實驗的方法步驟:暗處理→遮光處理后,光照射→幾小時后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液→沖洗觀察葉色現象。圖1所示的實驗中有3組對照實驗,分別是a葉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變量是光;c葉的白色部分和綠色部分,變量是葉綠體;b葉所在瓶中的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d葉所在瓶中放的是清水,b和d是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二氧化碳;圖2中①大燒杯盛有清水,②小燒杯盛有酒精;圖3表示滴加碘液染色過程。【小問1詳解】實驗前先將這株牽牛花進行暗處理,這樣處理的目的是利用綠色植物進行的呼吸作用,將葉片內原有的淀粉運走或耗盡,防止對實驗造成干擾。把經過暗處理的牽牛花植株按圖1所示方式處置后移至光下數小時,再將a、b、c、d四片葉子取下,分別放入圖2裝置的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該步驟的目的是使葉綠素溶解在酒精中,以免葉綠素影響顏色的觀察;待葉片變成黃白色后,取出葉片漂洗,進行圖3所示的處理:向這四片葉子滴加碘液,觀察顏色變化。【小問2詳解】a葉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對照,變量是光;c葉的白色部分和綠色部分形成對照,變量是葉綠體,若a葉鋁箔遮蓋部分不變藍,c葉白斑部分不變藍。a、c葉中其它綠色部分都變藍,說明光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條件;若c葉白斑部分不變藍,其他綠色部分都變藍,則說明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因此若圖1中a葉鋁箔遮蓋部分不變藍,c葉白斑部分不變藍,a、c葉中其它綠色部分都變藍,則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葉綠體。【小問3詳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水和二氧化碳在有光條件下,在葉綠體內生成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原料就是二氧化碳,b葉所在瓶中二氧化碳被吸收,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本實驗中b葉所在瓶中有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d葉所在瓶中是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形成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二氧化碳。實驗結果b葉片遇碘液不變藍,d葉片遇碘液變藍,則說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小問4詳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水和二氧化碳在有光條件下,在葉綠體內生成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氧氣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若取出d裝置里的葉片產生的氣體,用帶火星的木條插入檢測,觀察到的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藥物市場區分策略分析試題及答案
- 藥劑考試重點試題及答案
- 電工應聘面試題及答案
- 研究文化產業管理重點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交互題目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高效工作方式探索試題及答案
- 穩步推進2025年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備考策略的靈活運用與知識點復習試題及答案
- 系統架構設計師考試設計思維題目及答案
- 西醫臨床考試中的思維導圖應用與試題及答案
- 湖南省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長郡二十校)高三第二次預熱演練數學試題
- 咨詢公司費用報銷制度及流程標準
- 2025-2030年中國乳膠醫用手套市場前景規劃及投資潛力分析報告
- 2025數據要素可信共享交換標準規范
- 鄉村老年人活動中心建設方案
- 川教版(2024)小學信息技術三年級上冊《跨學科主題活動-在線健康小達人》教學實錄
- 2025年上海外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英語課堂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策略研究
- 新文化運動課件
- 糖尿病合并輸尿管結石
- 管線標志樁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