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倫理學第二章第二章中國和西方
倫理思想的演變
本章教學要點:1.了解中國倫理思想的演變過程。2.了解西方倫理思想的演變過程。3.掌握中國傳統倫理思想的主要特點。4.掌握西方倫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倫理學第二章本章主要內容:第一節中國倫理思想的演變
第二節西方倫理思想的演變第三節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概論倫理學第二章第一節中國倫理思想的演變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倫理思想二、秦漢至清代時期的倫理思想三、清末到“五四”前時期的倫理思想四、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主要特點五、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的現代啟示倫理學第二章
一、春秋戰國時期的倫理思想(一)儒家倫理思想:以孔子、孟子為代表。孔子:建立了以仁和禮為核心的人道理論,也是最高的道德準則和道德境界。孟子:提出了性善論倫理學第二章(二)道家倫理思想:以老子、莊子為代表
老子:人生哲學主張清靜寡欲、與世無爭。要求人們做到無欲(即沒有欲望)、無為(即保持清靜而無所作為)和無爭(即不為天下先)。莊子:將老子清靜無為的倫理思想發展為悲觀厭世的虛無主義。認為人生在世不要追求名譽和智慧,不要追求知識和功業,即“無為而尊,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
倫理學第二章(三)墨家倫理思想:以墨子為代表
提倡“兼愛”的倫理原則。在道德評價上,提出“志功”統一的主張。在義利關系上,主張把義利統一起來,認為“重利”就是“貴義”。
倫理學第二章(四)法家倫理思想:以韓非子為代表
強調法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主張以法代德,即“不務德而務法”。
倫理學第二章二、秦漢至清代時期的倫理思想
(一)秦漢時期:是中國封建制度全面確立和逐漸鞏固的時期,形成了以“三綱五常”為核心的完整的倫理思想體系。主要代表有西漢的董仲舒和東漢的王充。倫理學第二章董仲舒:
認為“天”是一個有人格的主宰一切的神,它本身就具有道德屬性。人性問題上,提出了成性說,即人性無所謂善惡。人倫關系上,明確提出了作為封建道德核心內容和人們行為基本準則的“三綱五常”學說。倫理學第二章王充:
強調后天環境和教育對人性的影響。認為道德水平的高低是由物質生活狀況決定的。
倫理學第二章(二)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動亂分裂的時期。在思想文化領域形成以儒家為主,儒、道、佛三者逐步融合的局面。倫理學第二章道教:
倫理思想的核心是勸善成仙,即把道德行為與個人的長生不死相結合,道德是求得不死而成仙的重要手段。為達到這一神圣目的,道教倫理要求信徒清靜無為,與世無爭,清心寡欲。倫理學第二章佛教:倫理的核心是勸人在今世行善,以求得來世的好報,或者在死后進入佛的極樂世界。佛教倫理的理論前提是:人生是一個“苦海”,苦難的根源在于人自身的精神世界,即在于人“無明”。倫理學第二章(三)隋唐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兩個統一的王朝,表面上是儒、道、佛三教并用,實際上最注重儒家,以韓愈為代表。倫理學第二章(四)宋至明中葉:統治者為維護封建的倫理綱常,提出以“天理”為宇宙本體和道德本源,把正統的儒家倫理思想發展到最高階段。分為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兩大學派,以朱熹和王守仁最為突出。
程朱倫理思想是封建倫理思想的系統化主要表現在:
1.倫理本體化或倫理宇宙化。
2.全面系統地提出了封建禁欲主義。
3.使儒家道德修養理論達到完備程度。倫理學第二章
(五)明末清初:隨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出現了以王夫之、顏元和清代中期的戴震等一批思想家為代表的具有一定啟蒙意義的倫理思想。他們提出自然及其規律是可以為人所認識的,反對滅人欲的禁欲主義觀點。提出抬高人的價值,要求個性解放。提倡功利主義,強調人的自然欲望和物質利益。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啟蒙作用。倫理學第二章三、清末到“五四”前時期
的倫理思想
(一)醞釀萌芽階段:鴉片戰爭前后,在地主階級內部,以龔自珍和魏源等人為代表的思想家,對封建制度和綱常名教進行了批判。他們竭力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明確提出向西方學習。倫理學第二章(二)初步形成時期:資產階級改良派在政治上提出君主立憲,在思想文化上,主張廢科舉,興學堂,宣傳西方資產階級社會政治學說和倫理觀念。其中以康有為、譚嗣同、嚴復最為突出。倫理學第二章(三)發展成熟時期:資產階級革命派取代了改良派,革命派先后提出“道德革命”、“三綱革命”的口號,強調自由、平等和博愛乃是“根于心理”的真道德,論述了“自利利人”的“合理利己主義”思想。其中以章太炎、孫中山最有代表性。。倫理學第二章四、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
的主要特點(一)在道德價值的最終目標上,追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境界。
(二)在道德價值的應用上,重視道德思想與政治思想的融合。倫理學第二章(三)在道德價值的導向上,為維護血緣關系、宗法制度和君主專制,強調個體服從整體。
(四)在道德價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間的性質。
(五)在道德價值的取向上,具有“重義輕利”、“貴義賤利”的傾向。倫理學第二章五、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思想
的現代啟示
(一)重視整體精神,強調為社會、民族、國家而奮斗的愛國主義思想。(二)推崇仁愛原則,強調建立“厚德載物”的和諧人際關系。(三)提倡人倫價值,強調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等美德。(四)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倫理學第二章第二節西方倫理思想的演變一、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倫理思想二、中世紀的倫理思想三、近代資產階級倫理思想四、現代西方倫理思想及特征五、西方倫理思想的基本精神倫理學第二章一、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倫理思想
(一)蘇格拉底時期:古代奴隸制的形成時期,為后階段思想發展作初步準備。主要代表人物有:畢達哥拉斯: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認為世界的來源是一種精神性的“數”,用“數”來說明人的本性和社會道德。強調古希臘的傳統美德——中庸,反對過分的行為和欲望。注重靈魂的凈化。
倫理學第二章赫拉克利特:
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認為物質性的火是萬物的來源,“火”及其運行規律“邏各斯”是道德的本源。在幸福問題上,是最早提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的思想家。在善惡關系上,認為二者是對立的統一,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倫理學第二章德謨克利特:
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倫理思想的根本原則是快樂主義,是西方倫理思想史上第一個明確把“快樂”或“幸福”宣布為行為標準的思想家。倫理學第二章(二)從蘇格拉底經柏拉圖到亞里士多德時期:其思想已建立完整體系,達到古代倫理思想發展的頂峰。主要代表人物有:蘇格拉底: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的老師。倫理思想的主要內容是提出了“美德即知識”的命題。認為人有了知識就有道德,就會選擇善行。在人生問題上進一步提出了“認識你自己”的要求。倫理學第二章柏拉圖:
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認為道德來源于一種客觀精神的“善本體”。在社會倫理觀上,提出了“三等級、四立德”的思想。對古希臘傳統的“四大德目”作了系統的歸納和論證。倫理學第二章亞里士多德:
古希臘倫理思想的集大成者,在西方倫理思想史上第一個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倫理思想體系。倫理學第二章(三)后亞里士多德時期:倫理思想向消極方面發展,為中世紀基督教倫理學的興起奠定了思想基礎。主要代表人物有伊壁鳩魯(快樂主義)。倫理學第二章二、中世紀的倫理思想
主要討論人與神的關系,產生了中世紀神學倫理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奧古斯丁和托馬斯.阿奎那。倫理學第二章奧古斯丁:教父神學的主要代表,基督教奠定基人,全面系統地闡述和發揮了基督教的世界觀的教義和倫理思想,對中世紀以及后來的西方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托馬斯·阿奎那:經院神學的代表,其倫理思想的最大特點是把基督教教義與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調和起來,創建起龐大的天主教思想體系。
倫理學第二章三、近代資產階級倫理思想
由于社會歷史領域發生了根本變革,引起了人們道德觀念的極大變化,形成了強烈的個人主義思潮和急功近利的趨向。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愛爾維修、邊沁、康德、黑格爾等。倫理學第二章
霍布斯:提出了人性惡的觀點,認為“人對人是狼”,并闡述了利己主義人性理論。
愛爾維修:認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是追求肉體感官的快樂。并提出了“人是環境的產物”的著名論斷。
邊沁:功利主義的主要代表。功利主義公式:能夠增進利益,就是道德原則,反之則不能成為道德原則。提出了“最大幸福”原則。倫理學第二章康德:德國古典哲學的創始人,也是18世紀歐洲理性主義倫理思想的集大成者。認為理性是道德的基礎,理性表現為善良意志,是道德行為的來源,又是道德評價的根據。一種行為是否合乎道德,關鍵在于是否出于“善良意志”的動機。所謂“善良意志”就是對道德規律的尊重。包括三條原則:一是行為必須具有普遍性。二是行為人必須以人為目的。三是道德自律。倫理學第二章
黑格爾:德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繼承和發展了康德的倫理思想,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理性主義倫理思想體系。在《法哲學原理》中,黑格爾將整個倫理體系分為三個階段:抽象法階段(客觀階段,講人格的實現和尊嚴)、道德階段(主觀階段,講內心的信念和規定)和倫理階段(主觀階段和客觀階段的統一,是客觀精神的真實體現)。倫理學第二章四、現代西方倫理思想及特征(一)現代西方倫理思想的發展階段(二)現代西方倫理思想的特征倫理學第二章
第一階段:從19世紀中后期到20世紀初。這是西方倫理思想由古典向現代發展的過渡時期,是現代西方倫理思想孕育和形成時期。主要表現在:從理性主義走向非理性主義,從傳統經驗主義規范倫理學的現實主義模式走向現代邏輯經驗主義元倫理學的形成主義模式。(一)現代西方倫理思想的發展階段倫理學第二章
第二階段:從20世初至60年代末,是現代西方倫理思想的全面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倫理思想具有更多的人文特征,于是人本主義、科學主義、宗教倫理學便成為這一階段倫理思想發展的主線。
倫理學第二章第三階段:從20世紀60年代至現在。一些傳統的道德觀念和理論又重新受到人們的重視,開始了某些新的復歸,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倫理學流派,比如行為主義,生物倫理學等。倫理學第二章1.非理性主義是現代西方倫理思想的普遍特征。2.形式主義是現代西方倫理思想的另一特征。3.道德相對主義是現代西方倫理思想的重要特征。4.個人本位主義是現代西方倫理思想的又一突出特征。(二)現代西方倫理思想的特征倫理學第二章五、西方倫理思想的主要特征1.重視人和人的價值2.重視個性和個人發展,提倡個人主義和利已主義3.道德和政治緊密結合,把道德看作是一種社會革命的手段4.重視道德理論研究,追求真善美的統一倫理學第二章六、西方倫理思想的基本精神(一)個人主義:高度重視個人自由,廣泛強調自我選擇、自我控制的個人或自我。認為只有個人得到充分發展,才能有社會的發展。倫理學第二章(二)人道主義:以人類利益和價值為中心的一種學說。它反對超自然主義,把人看作是自然對象,肯定人的基本尊嚴和價值,以及人運用理性和科學方法獲得自我完善的能力。倫理學第二章(三)敬畏上帝:
體現在西方人的價值觀念和日常生活方式之中,構成了西方人的精神支撐,也是西方自然科學發展的巨大精神動力。敬畏上帝是西方人通向精神信仰和終極關懷之門。倫理學第二章第三節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概論
一、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形成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的主要內容三、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特征四、馬克思主義倫理學在道德學說史上的變革倫理學第二章一、馬克思主義倫理思想的形成第一階段:由舊倫理學向新倫理學的過渡第二階段:倫理學的革命變革的實現第三階段:馬恩倫理思想的深化和發展倫理學第二章二、馬克思主義倫理學
的主要內容1、道德的社會經濟基礎道德受社會關系制約。本質不同的社會關系會引起不同的道德類型。存在著四大類型的道德,表現為從對人的依賴到對物的依賴到聯合起來的個人的自由的社會關系。倫理學第二章2、道德的相對獨立性
道德有其自身的發展趨勢,能加速或者延緩社會發展的進程。道德是在實踐關系中給人們指引方向的價值總和。這是關于善惡、生活意義、尊嚴、榮譽、個人與社會的整個關系體系的理想、標準、原則和觀點。倫理學第二章3、道德的階級性和全人類性階級性:社會關系的性質決定道德的內容,而在階級社會中這些關系首先表現為階級關系,反映社會關系的道德也就打上了階級的烙印。全人類性:某一階級在歷史上通過自己的特殊道德對人類道德經驗所作出的積極貢獻。全人類性表現于階級性中并通過階級性而表現出。倫理學第二章4、集體與個人的辯證關系
人只有在集體中,才能獲得其個人發展和自由的條件。個人的全面和諧的發展是社會的最高價值和最高目的。倫理學第二章5.未來的共產主義道德(1)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道德狀況。(2)共產主義道德宣揚社會利益高于個人利益,但是并不把它們相互對立起來。(3)人的自由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印度文化課件
- 2025年中國手動封壓鉗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應急電源照明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酚類化合物的性質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中國多功能擦地機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地暖管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啟動電容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雙軸立體仿型車床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臥室家私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包氟塑膠O型圈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土木工程實習報告與日志
- 杭港地鐵施工培訓課件
- PBL項目化學習教學課件
- 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課件
- 藍色卡通風太陽系八大行星知識天文知識科普宣傳
- 電磁感應與電磁能量轉化實驗
- 面部整骨培訓課件
- 小班兒歌:水珠寶寶
- 全國中學語文青年教師教學展示活動一等獎《變形記》教學展示課件
- 保安服務標準及工作流程
- 馬工程版《中國經濟史》各章思考題答題要點及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